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

第1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一、活动背景

从我园现有的课程实施来分析,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能考虑到生活化、游戏化,但对幼儿园各课程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性的问题仍然不是很清晰,我们也想在这样的“一课多磨”活动中有新的突破,尝试着让教师成为有智慧、有创意的新型幼儿教师。我们将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机制、策略进行探索。

围绕我园的省级课题“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我们首先考察我园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全面了解生活化、游戏化在幼儿园整个课程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以一些重要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探索,以形成相关的实践策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课题组从教育教学活动入手,在各个年龄段开展了“一课多磨”教研活动。

课题组认为,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其次要为教师提供博采众长的机会,让所有的教师都能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科研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得到专业化成长。我们在课题研讨中将“一课多磨”作为研讨的重要手段,围绕课题重点,从教育教学活动入手,开展多人讲同一内容,共同针对同一个重点的教学环节进行观摩、看活动录像研讨、反思和调整。在共同反思、相互学习、深入研讨、反复实践等环节中,共同来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

二、活动过程

我们首先在大班年龄段开展了“好玩的皮球”一课多磨活动。磨课前课题组以及上课的两位老师对活动方案进行了精心设计,包括目标的制定,教具的准备,各个环节之间的编排、衔接等,几天后,第一稿已定。

(一)磨课一(青年教师陈老师执教)

大二班陈老师执教,园长、业务园长、课题组组长、另两位执教老师和各班老师观摩活动并评议。活动结束后,在课题组组长的引领下,大家立刻进行了讨论与反思。首先陈老师阐述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自己觉得存在的不足与优点。

1.教学目标方面。

陈老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让幼儿自主探索球的玩法,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和掌握新的玩球方法作为活动的重难点。

2.教学环节方面。

环节一: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抱球进场热身,激发幼儿的兴趣;环节二:陈老师让幼儿独自自由探索球的玩法,这一环节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老师只是适当指导。在这个环节出现了孩子抱球、拍球满操场跑的问题,我们观摩活动的老师发现此处是因为教师指导性的语言欠考虑,造成了该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第二环节老师小结个人探索球的玩法时,少部分幼儿根本没有参加到小结这一环节中。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幼儿两两结对找朋友玩球,让其中一个孩子把球放到篓中后,继续探索两人玩一个皮球的玩法。这时我们发现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都不愿将自己手中的皮球丢下,怎么办?只有老师出面协调解决,但部分协商好的孩子无效等待,时间就显得过长。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学习两两抛接球、集中传球以及定点投篮;最后一环节是将幼儿分为苹果、香蕉两队竞赛,巩固本节活动中的传球、抛接球、定点投球的玩法。

3.评议与反思。

通过陈老师的自我反思以及大家的评议,认为本节活动存在的问题有:

(1)热身前的提问与活动无关,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的指导性语言不当,造成部分幼儿离开老师的视线,自由探索活动超出规定范围。

(2)活动的每个环节衔接不是很自然,整节活动中幼儿学习新的技能太多,不易掌握。

(3)没有预先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应变能力较弱。

(二)磨课二(骨干教师赵老师执教)

1.教学片断。

赵老师是我园的一位青年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组织能力,她的活动从热身运动――球操开始,然后让幼儿自由探索一人玩皮球,创新皮球的多种玩法,教师观察,然后集中讨论刚才所玩的方法;接着重点学习拍球走和投篮动作;最后幼儿两两合作玩球,教师捕捉与众不同的玩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供其他幼儿学习;探索多人玩球的方法,教幼儿头上传球、胯下传球及手上传球;分组进行一人玩球、两人玩球及多人玩球的比赛;最后教师小结,放松活动。

2.评议与反思。

听了两节活动,大家感触很多,赵老师自己也反思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安排的内容过多,造成活动时间过长,特别是一人玩球时花样多,让幼儿拍球走这一环节对于没有前期技能训练的幼儿有一定的难度,活动的第一环节占据时间过多,有头重脚轻之感。

(2)在比赛的这一环节中,比赛的思路有点繁琐,显得有点混乱;

(3)结束时戛然而止,显得急促。

听了两节活动后,课题组集体对两位老师活动进行“解析”,大家从总体中判断了一些问题,对一些环节提出质疑,大家共同修订,两位执教老师和磨课小组也达成共识,及时整理。两位老师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探讨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一磨”后的活动方案进行修改,尝试后发现幼儿对定点投篮很感兴趣,大胆地进行创新,形成了大班健康活动“好玩的皮球”二稿。

以赵老师这节活动为例,活动原有目标:

1.喜欢玩皮球,探索皮球的多种玩法。

2.重点练习投篮、拍球走,提高动作协调性。

3.学会多种玩法后,能愉快地和幼儿一起游戏。

一磨后目标调整为:

1.喜欢玩皮球,探索皮球的多种玩法。

2.学会投篮的基本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3.学会多种玩法后,能愉快地和幼儿一起游戏。

二磨后目标调整为:

1.喜欢玩皮球,探索皮球的多种玩法。

2.学会投篮的基本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3.能愉快地和幼儿一起游戏,有初步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合作意识。

调整分析:

1.原定目标中,能力目标内容多,且难度过大。为此,一磨讨论后将拍球走删去,将目标定位在投篮上。

2.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者表述不清,二磨后作了适当修改,将情感目标定位于有初步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后的收获

在磨课中,我们发现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切实地解决了健康活动“好玩的球”中的一些困惑,大胆尝试了投篮的技能学习。两位老师在多次展开“好玩的皮球”活动后,在每一次的反思中,两位老师之间及其他老师都能取长补短,互相吸取他人的精华,提升了自我研究的能力。在多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同班级的幼儿,能力有所不同、合作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一节节“磨课”活动中,六个大班的幼儿在两位老师的不同组织形式下也各有所获,活动中幼儿和教师同成长。年轻的陈老师已经能在活动中灵活应变各种问题,在自我反思时也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增强了自信心,游戏活动时如同大孩子带小孩子在嬉戏,完全沉浸其中,温馨的场面让人感动。骨干教师赵老师的最后一磨活动已成为我园的示范课,整个活动过程轻松自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一人玩球到两人玩球再到集体玩球,思路清晰,活动过程流畅,每位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了赵老师的关心,在她激励的语言和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提示之下,顺利地完成了活动目标。活动中赵老师关注全体,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及遇到问题的应变能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部分年轻教师受启发后在课题组的帮助下在小班、中班开展了健康活动“好玩的皮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三、活动收获

我园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研究活动,以前的教研活动开展不是很规范,只有少部分老师参加,大部分的教师,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自从我园课题申报立项后,课题组组长首先想到在全园开展“一课多磨”的教研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自我展示和成长的舞台。俗话说:“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在此次“一课多磨”活动中,我们发现每位教师在反思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课题研讨时老教师的经验式建议会让大家茅塞顿开,年轻教师的创新也会让大家竖起大拇指“赞”一下,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2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课堂实录回放

近日,在“一人一课”研讨活动中,一位大班教师执教了一节美术活动,课题是《制作体育节海报》。活动开始时,教者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小朋友,你们喜欢运动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待幼儿交流反馈后,接着教者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大家:老师今天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幼儿园马上要举办“体育节和亲子运动会”,想请我们大班小朋友帮忙设计一张“体育节海报”,交代课题后,教师请幼儿讨论:你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海报?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海报的方法,如:运动人物要画在什么地方?海报的色彩怎样?待老师小结后,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并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肯定个别幼儿作品后结束了本次活动。

课堂诊断分析

课后,我们由中心教研组组织了听后研讨:

教师1:本课选材比较好,能结合我园开展的体育节活动,精心设计园本活动方案,这一点值得推广,但张老师没有走出旧模式:先教师示范、讲解,再让幼儿模仿进行简单的创作,结果作品比较雷同,缺乏个性化作品。

教师2:本课的导入部分,教者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实际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调动,我个人认为很好,但班上大多数幼儿对制作海报没有经验,教师不了解本课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如:为什么要制作海报?画面应在海报的什么地方?

教师3:从孩子的作品来看,大多数孩子的作品都能以“运动”为主题,这一点还不错,但画面上缺少“氛围”,色彩和造型上还要突出夸张的特点。

教师4:本课《制作体育节海报》材料单一,教者只为幼儿提供了一张纸和一盒水彩笔供幼儿制作,幼儿创作形式的多样化和作品的多样化就很难实现。

教师5:作品评价时,教师只关注了个别幼儿的作品,又怎能让每个幼儿分享到成功的快乐呢?

课堂诊断良方

1.理论引领。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后,我们积极探讨改进的策略,组织全园教师重读《纲要》中的指导要点,把《纲要》中的“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孩子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等理论精髓,进行学习讨论,从而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2.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

依据我园众多教师的把脉问诊,从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经验,围绕幼儿的需求和他们的问题来考虑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对原有活动方案设计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1)创设氛围 丰富经验。课前,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电影海报布置活动室;活动开始,组织幼儿参观、欣赏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电影海报,电脑课件里制作的动物海报,集中幼儿,让幼儿交流反馈参观后的感受,并说说刚才欣赏的电影海报、动物海报的画面的主要内容在海报的什么地方?它的色彩怎样?通过这一环节的欣赏交流,一是丰富幼儿创作经验,为幼儿的创作打下基础;二是让幼儿意会,海报的主要内容必须在画面醒目的地方,色彩鲜艳,一下子能吸引着人的眼球。

(2)材料多元 作品丰富。在本次园本教研活动研讨中,参与听课的老师都一致认为,材料的多元化是幼儿创作的源泉,古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一改单一化的材料为多元化。为幼儿提供了五组不同的材料,即:第一组:用记号笔、油画棒在卡纸上设计“体育节海报”。第二组:为幼儿提供香烟盒、牙膏盒、即时贴让幼儿拼搭各种立体运动造型,用双面胶在卡纸上固定,最后用即时贴进行装饰。第三组:提供卡纸、油画棒、水粉颜料、牙刷等材料,引导幼儿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制作“体育节海报”。第四组:提供火柴棒、麦秆、稻草、果壳等材料进行造型设计、粘贴制作等。第五组:提供一次性塑料盘、白瓷砖、记号笔让幼儿在塑料盘上、瓷砖上设计海报。

以上材料的提供较好地成为幼儿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不仅调动了幼儿“设计海报”的兴趣,而且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幼儿创作设计出来的作品定会丰富多彩,充满个性。

第3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一、绿色教育及其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何谓“绿色教育”、它与课程整合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①2001年11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为“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作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时,提出“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我的理解,这是——“健康、文明、自然、和谐”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升华,旨在“绿色”的氛围中,追求完善的人格培养,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可持续发展。②课程的整合即利用两种以上事物之间赋有相关内在联系的特点,以系统整体的观点,从内容到形式及展示的功能价值有机地组合,使之成为一种赋有教育新品质的整体。所以,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特色活动、随机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孩子们绿色和谐的意识,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绿色和谐的环境。并以绿色教育为突破口,打破各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师生之间的界限,将创建的绿色和谐的教育理念有机地与各学科相互交融组合,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

二、尝试主题管理,保障课程实施

我园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是将园本课程的理念、内容通过教师的实践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在不同层次上有最大发展。我园在课程管理中尝试实施了主题项目合作方式,班级中两位教师对主题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全面负责。幼儿园则重点从主题实施的质量与课程创造性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跟踪评价。

(1)优势互补,合作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明确主题价值、携手合作、完善内容的过程。学期初,班级两位教师针对主题内容进行协商、研讨,明确主题的核心价值、展开线索与活动内容后,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携手合作,共同完善主题内容。针对一个主题,平行班教师又自然形成一个小组,分头探索、智慧共享,为课程的高效实施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关注的是对主题内容的研讨过程,使大家对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心中有数,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智慧共享,优化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设计主题实施方案、集体研讨审议、确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实施前,教师对主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新的方案。同时小组研讨,整合大家的智慧和优势,确定最优主题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对主题进行优化的过程,它为课程从文本到一日活动的实践搭建了桥梁,使绿色教育课程从平面到立体,课程实施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建构,为课程发展注入活力。

(3)组织调控,实施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进行任务分解、实施调控、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的过程。主题项目实施计划一旦确立,教师就像一位负责工程的总指挥,将计划分解、落实到班级成员身上。主题实施中还要随时评价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的效果,及时挖掘实践中的问题,组织研讨,随时调整活动方案,有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我们关注的是主题实施的质量和目标的达成,引导项目负责人关注幼儿在主题中的发展。为保证活动的质量,幼儿园通过一日五巡、主题环境材料检查、教案审阅、听课评课、半日活动跟踪等方法进行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保证实施过程顺利进行。

(4)反思提升,完善主题。这一环节是小结反思、梳理提升、成果分享、修订主题的过程。主题实施接近尾声,主题负责人对本主题实施情况进行小结、反思,撰写反思报告,提出此主题的修改意见,同时收集所有主题相关资料,提供清单、目录,进行资料归档,为下一年主题实施提供借鉴和资料支持。

学期末幼儿园将组织进行分享交流活动,使教师们在分享、借鉴中引发进一步反思。这一过程我们关注的是大家对实施过程的回顾、反思与总结,在实践到理论的攀升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实施

我们强调打造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力求营造一个开放整合的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教育价值,达到教育的均衡,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①开展多样社区活动,扩展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努力提高一日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机制,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应。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开展多样性的社区活动。引领家长走进课程,成为课程的实施主角。如果能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势必会增进家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实现家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4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学科在学前教育培养方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上承“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这几门课程,下启教育实习及学前教育专业招聘考试及教师招考的面试,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在校学生说课、授课能力的实训课程。本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教学活动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日后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科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现代型幼儿教师应有的“写、说、授、评”几种能力。写,即学会书写规范的教育活动方案及说课稿;说,即掌握说课的技能;授,即能够组织实施教育活动;评,即对看到的教育活动给予评价。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实际,学前教育专业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改革尝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门课程,从提出到加入培养方案再到开始实施,经历了摸索和反复的思考过程。至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学科已经在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进行了实践教学。为了让本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实行小组项目任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在开展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实行小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头脑风暴,共同去研讨授课的教学方案,收集模拟授课时要用到的教学材料,一起去研讨书写规范的说课稿件。在模拟课堂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说课,另一名同学来模拟讲课,其他同学配合讲课。小组项目任务对于班容量大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组成的小组尽量是以宿舍为单位,这样便于同学之间交流想法,集思广益,避免课后偷懒。

2.运用四步教学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教学能力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提高。鉴于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去实际教学基地观摩实习不便,这门课程在开展时采用了四步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首先,选取经典的案例来观看分析。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要求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相对地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选取这五个领域当中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视频观看,分析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程序环节设计、教育的准备、实施时所使用的教学游戏等方面进行分析,透彻分析优秀的教学视频为学生后面的教育活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教育活动方案要求目标表述准确、格式规范。第三,进行模拟教学。这个环节是展示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要求学生把前面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以授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第四,反思提升。模拟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和同学一起来评价此次教学活动,从内容的选取、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的准备、教学组织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升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四步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材知道如何去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均有一定的好处。

3.开展教育活动设计技能比赛

目前学院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班容量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本门课程通过开展说课比赛、晒教案、教学能力展示的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工作任务强度大,有难度,但教师仍克服各种困难组织比赛,实践证明竞赛的方式的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说课,厘清学生对教育活动教学组织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晒教案的形式,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教案格式,形成不同形式的教案。教学能力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课堂的组织能力。技能比赛的形式,激励了学生的斗志,互相之间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要更加认真地做相应的准备。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夯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说课能力

说课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的一种形式。在本门学科教学改革中,把说课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说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自己要讲授的内容,吃透教材。在写说课稿的过程中,为了说清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从而提高了理论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授课能力

模拟试教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具体场景,学生在这种场景中模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良好的授课能力包含一定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课堂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幼儿的观察能力等,这些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的练习才能提高,而它恰恰是学生所缺乏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授课能力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促进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

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他们上岗就能上手,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到目前为止,2009级毕业生有77%的学生入编,2010级有67%的学生考取事业编制。良好的就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训课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反馈信息,面试时除了弹唱跳技能的考核之外,主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而考核的方式就是说课和试讲。这两种方式恰恰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两个方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就业赢得了很好的机会。

四、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质量的相关建议

第5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上学期我们在开展季节、节日主题的主题活动中,认真总结了教研工作中的不足点,通过了一系列实践的研讨、反馈、总结,取得了一定进展,教师们的教育观、教研观有了新的认识。周日计划逐步完善,每天都进行活动后的反思记录,但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反思内容常停留在表面,效果不显著。教师们的水平不同,有的不是幼师专业,有时不知如何结合和实施教材,在选课上存在一定问题。从环境创设方面分析,教师对“纲要”的理解还是比较缺乏,环境创设没有真正体现为孩子服务,孩子自主参与性不够。教研组活动虽保证学习时间,但教师参与不强,学习、讨论氛围不热,教师本身不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体意识不强,自我反思、自我钻研缺乏。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突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2、利用多渠道的学习“纲要”的精神,结合旗教研室“创新课、优质课”评选活动,开展“每师一课”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研组在研究、实践教材的基础上,开展说教材评比活动,从而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

3、继续采用案例引导、对话讨论、引导探索、设疑问答、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有目的学习研讨。

4、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二)加强专题研究提升教研水平。

领会课程理念,积极探索,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

1、开展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评比,提高本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并组织案例评比活动。

2、区域活动以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并积极创设活动环境,有目的的投放区域材料,中途进行材料评比。

(三)重视检查反馈及时提高保教质量

1、以幼儿园各项活动计划为主线,进行有效检查。加强考核力度,注重活动效益。

2、经常进行日常工作、记录的检查,便于交流和学习。

第6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做课题研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调查分析、深入了解、考察数据、研究思考、认真撰写。在这其中教师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真实的、具有可查性、经验型。一个课题之后,教师会对各种幼儿的内心世界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传授出来,会促使园内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作为从事幼教工作30多年,走上行政岗位20多年的幼教工作者,我认为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园参加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课题实施方案、各班课题计划、定期研讨、实践、再研讨、撰写与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教学反思、活动方案、幼儿评价等,是课题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要建立在对幼儿负责的基础上。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敬业精神。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这种精神在不断地成长和升华。回想教师对幼儿原始的爱更多处于喜爱,很多教师是因为喜欢孩子选择幼教,但是教育幼儿的工作不能只建立在此基础上。因为他们身心需要发展、各方面要和谐、健康的成长,还需要成人更多理智的爱――教育爱,它是建立在喜欢孩子的基础上更深刻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时时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其中包括思维发展规律。所以,只有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时,才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借助这个载体,直接把观察了解到幼儿现状加以分析总结与反思,深刻领会关心热爱幼儿的理念,并把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的儿童观演绎得更加深刻,这更加符合《纲要》《指南》的要求。只有正确理解幼儿的发展能力,才能恰当地把握幼儿发展的进程,才会实施有效地教育。

二、积极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园领导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课题发展的大方向,以年级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本年级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小组成员分工等,为教师创造自主、开放、和谐、互动,使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此同时大力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张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激发和释放出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幼儿园领导自身也获得成长。

三、课题研究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是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利用自身的教育技能来醋精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原来一提到教师的技能,大家就会理解为唱歌、舞蹈、绘画、弹琴等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技能,教师经常参加各种技能技巧比赛。但是在具体教育时间中我们发现,这些技巧好的教师并不一定说明她就是具备教育好幼儿的本领。因为这展示的知识个人技能技巧的水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让她们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些技能技巧对于教育而言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随着幼教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是关系受教育者今后成长的着眼点。当教师的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她的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幼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因为有需要才会主动,例如:在进行环保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观察记录。从表面看,作为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问题,她们认为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并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便更细致的观察幼儿,我认为这正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了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花火,这时我发现教师已处在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因为思考了,所以教育幼儿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是《纲要》《指南》中对现代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的教育技能,是在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这种分析与研究的能力是新时期幼儿教师必备的、需要重新学习与思考的,整个课题工作对教师这种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7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周五为幼儿园全体教师会,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

2、加强了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每周三为幼儿园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时间,由教研组长负责,老师们轮流主持,发表看法,互相探讨,相互指导,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3、坚持以德为首,制订园德育目标及日常工作中教师的行为规范,提高了教师的道德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

二、加强教研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树立目标意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了教育活动。本期以集中教研为主,大家就教材内容各抒己见,共同讨论出最适合的方法,然后由一人执笔写出教案,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2、根据所我园开设的特色课程和实验课题,开展听、讲、评达标课活动。通过自己备课上课、听别人上课、别人为自己评课、为别人评课,许多老师发现了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今后提高的方向。通过园长、业务园长以及老师们的打分,获得一类课的老师有:王秋萍、陈淑爱、司玲玲、周世婷、王文利、荆国香、宋桂琴、王利晓。

3、多方面进行幼儿评估,提高教学质量。本期期中我们进行了一次英语和早期阅读的调研。小五、小三、中四、中三、大四、大二、大三班的英语成绩不错,小四、小五、小一、中一、中四、大四、大三班的早期阅读成绩不错。

期末我们对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科目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说,孩子们掌握的相当好。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给教研组长加压,充分下放权利,让她们负责本组的教育教研任务。每周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由她们负责组织并领导讨论,期初写出科研课题计划,期末写出课题总结。

第8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自制玩具 幼儿大班 社会性情感教育

1.引言

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交互与渗透作用。为什么从前的孩子家长随手自制的小玩具,孩子们能百玩不厌?在自制玩具逐渐消失的今天,我们怎样利用自制玩具让幼儿学而戏之,不亦悦乎呢?而且能够渗透进社会性情感教育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除了营造以自制教玩具为特色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环境;实施多样化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形式,搭建积极参与的平台之外,还可以采取利用自制教玩具开展主题性活动的办法。本文下面以自制玩具为载体对大班幼儿开展社会性情感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2.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实际意义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成人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材料或成品玩具进行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教育因素设计后的产物。改造后的物品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更能体现幼儿的发展需要,在教育运用上更为灵活,教育手段更为丰富,教育因素更为突出,并能集中运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反映出当地的民俗特色、社会文化。由于不存在商品玩具在生产与销售中成本和利润上的忧虑,自制玩教具能极大地体现玩具设计的时代感与教师的创造才能。此外,自制玩教具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就可以吸引幼儿参与制作,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热情,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3.社会性情感教育的含义

社会性情感教育,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时受到的教育。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情感教育,会产生什么教育效果呢?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而社会性情感教育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而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社会性情感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4.大班中以自制玩具为载体开展社会性情感教育的实践

社会性情感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适宜的活动场所和多样化的器械设施。我园开展的教师自制教玩具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成效十分显著。自制教玩具既丰富了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又弥补了以往户外活动中器械单一、教玩具缺少的局面。丰富多样的自制教玩具,给幼儿园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在实践中,下面介绍一下利用自制教玩具开展主题性活动的一些具体做法。

《纲要》指出,幼儿园社会性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社会性情感教育课是实现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总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园为了充分开发自制教玩具在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中的功能和价值,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我们开展了《自制玩具真开心》主题性教学活动设计和观摩研讨活动。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利用自制教玩具为幼儿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并开展公开课展示和课后的互动式交流研讨活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四种设计方法:

自由设计法: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园现有的自制教玩具,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自由选择适合的教玩具设计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方案。这种设计方法形式比较宽松、简单,我们运用于主题设计活动的开始阶段。

同材异设法:教师们根据相同的自制教玩具,进行不同主题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例如自制教玩具彩球:大一班的×老师把它设计成一个《小兔真勇敢》的活动。把彩球喻为石头,让幼儿以小兔的身份用“石头”练习投掷的本领;而大二班的×老师却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猴娃摘桃》的活动,把彩球喻为桃子。活动中以小猴们帮大王孙悟空(老师)为西天取经的师傅和师兄弟们寻找食物为情景,进行猴娃摘桃的活动。望着在“桃树”下蹦跳着来回向上窜,不把桃子摘完不肯休的“小猴”们,把听课老师也带进了这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和孩子们一起乐了一回。

同材多设法:是要求每位教师根据相同的材料设计几个不同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可以是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游戏或综合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

异材同构法:教师应用不同的材料来构成同一个主题。如投掷练习:有的教师让小朋友学做,把纸球当作炸药弹,进行炸毁敌人碉堡的游戏;有的教师用纸飞机,以飞机飞过不同的云层来组织幼儿学习投掷;有的……

通过《自制玩具真开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快乐的活动中,身体技能、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自制教玩具在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5.体会与反思

第9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一、核心概念和界定

递进式教学:是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引导―体验―建构”三个环节相扣递进式教学。

教学序列: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从学科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角度出发,再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得出的学科教学的程序性、策略性的内容。

二、课题的实施与操作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丰富幼儿的阅读环境是丰富幼儿阅读能力的根本。既然农村孩子的家庭不能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材料,那么我们就利用幼儿园的阅读资源和集体活动的优势来为孩子创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幼儿每周在园的五天,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材料和环境。

(1)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有兴趣的参与阅读

为了让幼儿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创造了温馨的阅读环境:首先,我们在阅览室的一侧铺上了软垫,添置了抱枕和靠垫,另一侧放置花朵形的阅览桌和小圆椅,因造出温馨如家般的阅读环境,让幼儿愿意放松身心、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其次,我们利用园内的走廊和楼梯布置优秀的绘本内容和书目,让幼儿每天来园后在幼儿园的公共环境都能感受到优秀的阅读内容,从而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再次,我们在幼儿园开辟亲子阅读区域,在区域内放置推荐图书供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并定期更换,保证幼儿的阅读兴趣。

(2)丰富的书籍,让幼儿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幼儿园定期通过向教师、家询,书店推荐和网上书评的方式,添置优秀的阅读内容,丰富书籍的数量,补充和更新阅读内容的资源,满足幼儿对图书阅读量不断提高的需要。这些内容丰富的书籍为幼儿构建了良好阅读能力的物质基础。

(3)教师的力量,让幼儿有适宜的阅读指导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她们拥有较强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能根据幼儿的阅读现状和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缺少正确引导和渴求学习的农村幼儿来说,教师是他们走进阅读世界的领路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幼儿拥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后援力量。由教师提供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持续、阅读技能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4)活动的渗透,让幼儿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良好的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它需要幼儿在日常的阅读中逐渐积累形成。如,晨间的自主阅读;集体的阅读教学;区域的图书馆游戏;午睡前的故事欣赏等等,凭借活动中的渗透可以确保幼儿的阅读时间,多样的阅读形式可以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课题课研讨”,检验措施的有效性

我们深知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课堂实践,于是我们选择了最能检验措施有效性的形式――课题课,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为了让课题真正发挥它在实践研究中的作用,在内容的选择、开展的形式、效果的汇总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创新。

(1)寻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开展课题课活动

课题组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有目的地结合主题、季节等因素选择阅读内容(绘本)作为课题课的内容,由课题小组先行研讨,制定合适的目标、措施以及观察项目后,进行课题组的研讨(观摩)活动,由所有课题组的教师们在观摩与研讨中确定内容的适合性和农村幼儿园在该次活动中目标的达成和措施的有效性,为更好地建构阅读教学序列积累宝贵的资源。

(2)结合课题观察表有针对地观察记录

为了更有效地说明教学措施的有效性,我们将课题课与“农村幼儿阅读素养水平测评表”有机结合,制定出专项课题课观察表,采取一对一的观察方式,及时记录幼儿在研讨活动中阅读兴趣、习惯、理解能力上的表现,结合观察实效和汇总数据展开有针对的研讨。

(3)课题活动后及时汇总、研讨,修正调整

通过课题研讨课与课题观察表紧密结合这样的形式,我们获得课题研讨课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检验措施的有效性和目标定位的准确度,从而发现最适合我们农村幼儿园的阅读教学措施和目标,及时修正、调整相应序列的设置,做好阅读教学序列资料的沉淀与积累。

3.搭建“阅读节”平台,拓展幼儿的阅读体验

除了日常的绘本教学(课题课)活动,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投入其中,将幼儿园阅览室的阅读书籍全面流入班级、家庭,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阅读活动。

(1)小百灵讲故事――让幼儿“传递”阅读

阅读节里我们成立“小百灵”故事团,让孩子参与到阅读的传递队伍之中,借助幼儿榜样的力量,使阅读节活动更具实效性,“小百灵”走进班级传递好听的故事,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讲故事带来的快乐,这样大大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从会阅读逐渐到爱阅读,会表达。

(2)绘本表演――让幼儿“展示”阅读

在幼儿园大量的阅读指导之下,孩子们愿意说、能说、也很想说,于是我们借助绘本剧这个载体,让孩子在已有的绘本阅读活动基础上,进行绘本剧表演活动,幼儿在绘本表演中更深层次地感受绘本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3)自制图书――让家庭“动手”阅读

在阅读节我们还开展亲子制作图书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制作一本属于孩子的图书,这一活动得到了家长的热情参与,孩子们对于自己动手制作的图书特别感兴趣,都愿意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形成了好书大家看的愉悦读书氛围。更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美好回忆。

(4)图书漂流――让家庭“共享”阅读

针对农村家庭幼儿阅读材料的不适宜与缺失,将幼儿园丰富的书籍与幼儿家庭共享,通过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孩子带书回家,在弥补家庭阅读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弥补了幼儿在园时间的局限,把幼儿的阅读由校园带回家,让家长有更多的亲子阅读机会,带动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培养中来。

(5)评选书香家庭――让社会“参与”阅读

家长们亲身参与了阅读活动并从中收获了很多阅读的经验,我们以评选“书香家庭”为平台,邀请家长把好的亲子阅读经验与更多的家庭分享,带动身边和社区的家庭一起有效行动起来。家长们亲身的经历为其他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增进了家长间的交流,带动了更多的人一起参与阅读。

三、课题的成效与收获

1.促进农村幼儿的阅读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幼儿园开展了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阅读节活动中,幼儿的阅读素养水平获得了全面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幼儿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兴趣待提高的比例从前测时的53.01%下降到了2.43%,提高了50.58个百分点;阅读兴趣达到优秀等级的幼儿从5.71%上升到了47.15%,上升了41.44个百分点,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显著提高;②幼儿的阅读习惯养成有成效。待提高的幼儿从前测时的25.71%到后测时已降到0,水平优秀的幼儿显著增加,从前侧的0提升到84.56%,提升了84.56个百分点,实验措施成效明显;③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显著提高。水平幼儿的幼儿增长了74.80%,待提高的幼儿从53.33%下降为0,幼儿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实验班幼儿阅读素养水平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比班,具体体现在后测的优秀率对比中:阅读兴趣实验班为47.15%,对比班为28.74%,高于对比班18.41个百分点;阅读习惯实验班为84.56%,对比班为22.22%,高了62.34个百分点;在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评中实验班为74.80%,对比班仅19.75%,高了55.05个百分点。“自身发展对比”和“年龄段对比”这两项客观数据均证明了本次课题研究有效促进了我园农村幼儿的阅读素养水平的提高。

2.建立适合本园农村幼儿的递进式阅读教学序列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阅读目标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实践有效的措施。课题组以小班为基础,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研究,将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共享,中班在小班时的基础上制定、修正自己年龄段的阅读目标、内容和措施,又为大班提供借鉴,真正体现“递进式”培养的意义。

(1)理论学习帮助阅读目标序列的设置

在阅读目标序列制定的初期,课题组深刻地认识到理论支撑对一个课题的重要性,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相关研究领域的专著理论、杂志文章,认真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阅读的相关要求,从中截取我们需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使得阅读目标序列的制定思路逐渐清晰且可操作,形成阅读目标序列初稿。

(2)专项研讨助推阅读内容序列的设置

在课题实施初期,课题组根据专家、书评和教师的推荐,梳理出阅读内容资源库,由课题组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有目的地结合主题、季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绘本)制定出小、中、大班的第一稿阅读内容序列。

为了检验阅读内容序列的设置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最能检验有效性的形式――课题课,作为我们研究、选定各年龄段阅读内容的重要形式。借助课题专项研讨,来检验阅读内容序列设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课题小组先行研讨阅读内容,结合目标序列制定课题课活动方案,组织课题课观摩研讨活动,检验阅读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及阅读内容对农村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无实效。在实践、观察、研讨、汇总的基础上,对第一稿阅读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形成下一稿;在实践研究中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形成适合农村小、中、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阅读内容序列。

(3)实践反思完善阅读措施序列的设置

在架构了我园的阅读措施序列框架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说明教学措施的有效性,我们将课题课与“农村幼儿阅读素养水平测评表”有机结合,制定出专项课题课观察表观测措施的有效性。明确每次课题课的观察任务,采取一对一的观察方式,在课题观察表上及时记录下幼儿在措施实施中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上的表现,并采取课后个别交谈的方式完善观察表的数据,得到更客观的结果。通过课题研讨课与课题观察表紧密结合这样的形式,我们得到了阅读措施成效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我们将这些宝贵的数据进行及时地汇总、分析、反思,结合课后的研讨活动,得出措施实施中的有效性和目标定位的准确度,从而发现最适合不同年龄段农村幼儿的阅读教学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相应的措施序列,做好阅读措施序列设置的积累与沉淀。

经过近四年的不断实践、修正和完善,我们整理出了一套可供教师使用、借鉴的阅读教学序列,使之在幼儿阅读培养中实现“高质量”。

3.形成一套有效观察测评幼儿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

本课题是基于行动的教学研究,我们将阅读素养水平分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六十四个三级指标的测评项,为教师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阅读行为和能力提供了更为细化,更具操作的参考依据,用规范、有效的测评标准检测农村幼儿的阅读发展。

4.收获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科研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