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政府政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国外来看,随着更多的国家加入WTO,贸易全球化更加凸显,发达国家的落后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转移以寻求更加廉价的资源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实际上反映了经济主体活动中的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所转移产业原在地已经不适应该产业的政策及相关需要,一个是转移标的地区的劳动生产力效率的提高和本身劳动力的富余以及当地的落后型技术禀赋。由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有序的由沿海到沿江到内陆的招商,带来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差异,促使一批落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皖江经济带江南和江北产业集中区由此应运而生。
一、江南和江北产业集中区现状
截至2016年5月,江北集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5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26.4亿元。累计注册企业400余家。新能源新材料、金融及总部经济、电子信息三大集聚区建设基本完成,产出效应初步显现;江南集中区管委会所给资料显示,目前已经入园或将要入园的企业计划投资总产值为1074.42亿元,计划或已入园企业116家,其中第三产业企业数29家,第二产业数87家(其中电子类型18家,生物医药3家,新能源14家,新材料27家,装备业37家,食品行业2家,纺织服装3家,有重复统计)。
就江北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分工格局。并且有一定的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对周边的失地农民进行劳动力的吸收,彻底或逐渐改变当地部分居民的生产或生活方式,从某一程度促进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当地政府补偿政策
(一)征地补偿标准
江北集中区关于土地的补偿标准是每亩补偿29600元,每人扣除6600元养老保险,实际每亩只能领到23000元,而江南产业集中区征地补偿标准如表1:
(二)失地农民保障情况
通过走访当地百姓,我们得知,除去征地及房屋拆迁一次性补贴,那么对于江南产业集中区实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实行每月142元额养老补贴,即养老金收益。江北集中区具体补贴金额和补贴年龄无法查询。但是根据江北集中区拆迁收取每亩6600元养老金来看,存在老人保障补助。
而对于中青年剩余劳动力来看,政府主要是通过再就业培训机会和提供招聘信息来促使被动性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变。
关于当地的教育情况,由于短期内区域环境的急剧改变,江南和江北集中区的师资资源和教育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江北集中区宝能安师大附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规划总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江北地区最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卓越教育品质、强劲品牌张力的15年一贯制综合性精品学校,可容纳5000人同时就学,为江北片区的教育配套资源提供实力保障。而江南产业集中区也新建了江南中学。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教育环境的改变。
根据调研得知江北产业集中区宝能城和弋矶山医院将在江北合作办院,建成后成为芜湖市第四医疗集团。记者从芜湖宝能方面获悉,这座即将建设的国家级三甲综合医院,位于江北产业集中区长河南路与和谐路交叉口,计划在今年3月由宝能集团动工建设。医院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成后将成为江北医疗环境最优越、医疗设备最齐全、临床学科最完善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而江南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也在谋划打造的安徽江南医药综合体(集医、疗、检、养、修为一体)、佛教医药体系(研发、产业、销售、医疗产业链)和江南医院(专科三甲)建设等项目推进事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是通过调研不难得知,当地失地农民享受的主要还是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
三、政府政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劳动力劳动结构急剧变化
根据调研得知,江南和江北集中区被征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被动性从第一产业为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布转变为第一产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布,以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
由图1、图2可知,图1和图2分别为征地前和征地后当地劳动力从事行业转变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征地政策使得当地劳动力劳动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务农为主向技术类、个体户和临时工转。
(二)短期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根据调研得知,江南和江北集中区由于拆迁补偿政策和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带来的收入结构变化特别明显,其中大部分当地居民的年收入和短期可支配收入开始增加,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由于一些中年劳动力在失去土地之后由于没有专业技能无法寻找一个合适的行业,短期内存在收入下降的情况。
(三)社会保障制度局部改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江北和江南集中区都有一项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即从征地款项中扣除一部分,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同时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分布也有了一些改变:
如图3、图4所示,我们对两个集中区进行了数据收集,通过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社会保障主要还是定性为农民范围的保障,实际上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住进小区,可以尝试参照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养老和失业及工伤保障均有提升。
四、政府政策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足
(一)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保障措施不足
根据调研得知,两地集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针对因为被征地而被动力剩余的劳动力的再就业保障措施不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在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其中一部分从事原有职业(由短期农民和技术工的转换变为纯技术工类型,如瓦匠等),另一部分失去生产资料加上年龄因素成为失业人群,其中很大一部分自己在找寻工作,但是苦于没有就业机会。正如我们走进园区一家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领跑鞋业调研显示“该厂对当地劳动力吸收安置的情况,该厂目前在厂职工200多人(大部分为当地人),目前由于劳动力紧缺,只能开启一条生产线,薪资分为2050/月(普通工人),2600/月(男劳动力),2950元/月(初级技术工),3250元/月(中高级技术工),同时强制买工伤保险(300元/月),企业老总反映目前招工很难招。”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在被动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保障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当地居民想找工作没有途径,当地政府积极从事就业培训工作但收效甚微,更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在集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所享有的主要还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失地保障这两块,其中医疗方面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养老保障方面以失地农民保障为主(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但是由于征地而成为被动性剩余转移的劳动力从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成本有了较大提高,相对来讲,这些居民所享有的保障制度和政策不合理,存在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居民在入住小区之后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具体的来讲就是物价水平过高,政府补贴和补偿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有些居民进入企业之后,也会享有工伤保险。
五、政府政策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足的建议
(一)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机制
从上文我们得知,在当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原有的生产资料和方式已经不适应转移后的现状,在工业企业入住园区之后,怎样衔接好剩余劳动力向企业转移对于政府来说是个考验,过去基于政绩考核需要形式化的再就业培训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劳动力就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应该着手于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当地企业实际需求和居民工作需求及能力等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平台,使得招聘信息更加公开化和及时化,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有效获取职位信息,同时政府要对于企业进行补偿,鼓励企业负责就业再培训部分职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除去促使劳动力向企业进行转移,政府可以出台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使得当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在择业道路上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结合当地劳动力转移诉求,建立合理科学的保障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地居民失去土地进入小区之后,已经成为城镇居民,但是我们了解到当前这些居民还只是享受以前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生活诉求和保障政策不匹配,阻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调整,建立合理科学的保障制度。即不仅实现人的物理转移,还要实现软件的升级,使得当地失地农民有一种制度获得感,愿意并积极地投入集中区建设。
所以政府应当着手于对当前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后所享有的保障政策进行改革,适当提高当地医疗保障水平和生活保障补贴,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从而促进劳动力转移。
当然,承接产业转移的辐射面不应该仅仅涉及集中区地理范围内,我们的政府应该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非集中区剩余劳动力向集中区集中,更好盘活整个皖江经济带的劳动力转移,更好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皖江的经济发展。
六、结语
由研究可知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补偿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影效应,在此过程中,一些政策的实施还存在一些缺陷,我们的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做一些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改变,更好地服务于集中区劳动力转移和人的城镇化,从而给皖江经济带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对华贸易救济 产业同构 中拉贸易
发展中国家发动的对华贸易救济特征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我国出口3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我国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性增长势头。但是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传统的美欧反倾销调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也陆续登场,如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印度对中国产农药用化学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做出反倾销仲裁,墨西哥继续对原产于我国的高碳锰铁征收21%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哥伦比亚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打汁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等等。发展中国家发动的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逐渐增加,特点如下:
(一)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对华贸易救济主要形式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而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0年一季度,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启动22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10起,占比45.4%;涉华保障措施10起,占比45.4%,,特别保障措施1起,占比4.5%。在对华启动的10起反倾销调查中,发展中国家就占8个,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数占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比重为81.8%。在对华启动的10起反倾销调查中,印度启动3起,位居首位;其次是阿根廷和欧盟,均为2起;位居第三位的是巴西、美国和土耳其,均为1起。在10起涉华保障措施调查中,印尼启动4起,位居首位,占比18.2%;其次是印度和俄罗斯,为3起,占比13.6%;位居第三位的是乌克兰,为2起。
(二)拉美国家位居启动对华贸易救济调查首位
近年来,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升势明显。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统计,2008-2009年,拉美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的60%都是针对中国的。以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为例,2009年,阿根廷对华启动19起反倾销调查,占同期阿根廷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65.6%,比2008年增长了111.1%,巴西对华启动4起反倾销调查,占其全球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44.4%,墨西哥2009年启动3起反倾销调查,全部都是针对中国产品(裘红萍,2010)。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9年,拉美国家对华启动36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8年同期增加8起,是2007年的3.6倍。其中,反倾销29起,同比增长16%;保障措施6起,是2008年的6倍;特别保障措施1起,同比下降50%。截止目前,34个拉美国家中已有13个对我国出口产品启动了贸易救济调查。拉美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运用了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3种贸易救济措施。
自1979-2010年4月,国外对华共启动了137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拉美国家启动318起,占比23.1%。在318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反倾销256起,涉华保障措施50起,特别保障措施12起。反倾销仍是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在256起的反倾销调查中,阿根廷启动81起,居首位,占比31.6%;其次是墨西哥,65起,占比25.4%;巴西位居第三,占比19.1%;第四是秘鲁,24起,占比9.4%;轻工、机械和纺织品是拉美国家反倾销调查的重点,涉华保障措施调查中约1/3涉及轻工产品,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数为75起,据首位,占比29.3%。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是涉华保障措施调查和特别保障措施调查的主要发起者。在50起涉华保障措施调查措施中,由哥伦比亚发起的据首位,10起,占比20%;其次是厄瓜多尔,8起,占比16%;第三位是阿根廷,7起,占比14%;第四是智利和委内瑞拉,各6起,占比12%;在拉美国家启动的12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中,纺织产品是调查的重点。
(三)冶金产品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产品
2010年度,22起涉华贸易救济调查共涉及纺织、化工、建材、轻工、金属制品、冶金和造纸7个行业。其中冶金的案件位居首位,为7起,占比31.8%。在涉及冶金产品的7起贸易救济调查中,保障措施4起,反倾销2起,反补贴1起(罗蓉,2010)。
发展中国家启动对华贸易救济的原因
(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同构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间贸易。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发展水平低、经济底子薄、发展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经济结构相近或雷同等问题。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仍将日趋激烈,同时由于我国与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同或者相似,在国际市场上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部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同质性趋强,竞争面扩大,必然产生贸易摩擦现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这也限制了双方的分工水平和分工档次。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逐步增多的趋势。
(二)中拉贸易存在结构和流向的不平衡
从2002年开始,我国一直处于对拉贸易的整体逆差地位,但逆差主要源自初级产品,而在工业制造品上我方却保持着顺差,尤其是在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顺差明显,对同样具有劳动力国际竞争优势的拉美国家形成了竞争。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主要集中在墨、巴西、智、阿、哥伦比亚和委等少数国家,我国出口产品对拉美同类产品的冲击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金融危机后,一方面,各国内需疲软,国际市场萎缩,企业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这些国家对我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中拉贸易摩擦主要集中于双方外贸产品竞争的领域,被拉美施以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餐具等。在这一领域,中拉国际竞争优势都较为突出,竞争力的同似性造成产品的相互排斥,产生摩擦的焦点产品与其竞争性之间明显相关。
(三)与中国企业经营行为的不规范有关
我国一些企业主要依赖低价竞争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而拉美国家对进口的监管又没有完全到位,从而诱发我国某些出口企业低价报关等行为,因而刺激了拉美国家反倾销的发起。在反倾销调查开始后,由于拉美反倾销金额普遍较小,又存在文化、语言、法律等方面的障碍,我企业应诉率相对较低。其结果是,审理机构采信“最佳可获得信息”,依据反倾销申请方提供的资料,对我产品施加过高的反倾销税。
应对策略
中国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贸易救济和维护产业安全形势,国外企业为了转嫁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还会增加,中国产业受损现象还将进一步凸显。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面对不断升起的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在政府层面应该给予重视,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充分警惕,我国政府与企业如何积极谋求应对之良策,增强防御能力,避免处于被动境地十分重要。分析目前的形势与困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警惕贸易保护且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将会持续。在全球贸易摩擦剧增的背景下,我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抓住世界产业大重组大洗牌的机遇,优化出口结构,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促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促使我国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向节能、低碳和绿色环保方向调整,从技术上突破贸易壁垒,以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同时应将现有救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形成合力,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形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交政策以及法律手段的协调机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国加大了贸易救济和维护产业安全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国内受损产业的合法权益。未来中国将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对外贸易调查与救济的措施和方法,以有效应对贸易摩擦。
(二)适时调整我国对拉出口战略以发展中拉和谐贸易
在出口市场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拉美各国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在出口产品方面,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竞争情况,实施市场细分,如对墨这样与我国竞争冲突较强的国家,应加大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对阿、巴、委等与我国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国家,应强化互补合作,在竞争性产品上适当让利;对中美洲和安第斯地区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又以纺织业为潜力产业的国家,我国应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减少与它们在纺织品上的正面冲突;在出口方式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可通过在拉美投资设厂,变产品输出为资本、设备、管理和服务的出口。
(三)调整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结构
要注重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摒弃低价竞争策略,打造自己的名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实现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增加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同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加多边贸易谈判。我国政府应该继续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增强集体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通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在多边、区域和双边合作层面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对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立法和修改问题上,我国更是应该积极参与谈判,使反倾销的规则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四)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
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规范经营,完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一旦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可借助法律人士、相关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积极加以应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有:一是规范我国企业自身的管理。我国企业应熟练运用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从财务制度、资金分配、人事制度等方面做起规范管理,向国际规则靠拢。二是积极应诉。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特别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很多企业往往是消极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的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只有进行应诉才会有机会争取有利的结果,否则就只能遭受损失。三是开展国际化经营。在过去的几年,我国的外贸企业遭受着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资源、能源及市场容量方面都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但是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方面则落后于我国,我国企业应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展国际化营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EB/OL].cacs.省略/DefaultWebApp/index.htm.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矛盾凸现。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关 键 词】民营经济;就业;对策。
【作者简介】欧钰娟,河北省法制研究中心经济师,经济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人力资源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逐渐成为安置社会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经济已成为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文件,使得河北省民营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河北省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5%,上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的64.5%。截至2012年7月,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近233.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805.5万人,实现增加值为7743.16亿元,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320.5亿元。河北省民营经济涉及领域宽泛,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适合河北省就业群体的特点,因此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省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并且将逐步发展成为主要渠道。
二、河北省民营企业在安置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非公平竞争,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民营企业安置就业能力的发挥。一是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在一些行业门槛仍然很高,特别是在有利益关联的行业,民营企业很难加入进去,参加合法的竞争;二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不起来,造成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广大中小企业包括对农民致富有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关键时刻很难得到贷款支持,企业发展不了,创造出来的就业岗位白白地丧失掉。各界人士早就通过各种渠道呼吁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部分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后享受不到相应的优惠政策。由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情况各异,使许多吸纳安置了大量下岗职工的民营企业,享受不到应有的政策优惠,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民营企业安置就业能力的发挥。
2.行业结构不尽合理,限制了民营企业安置就业的空间。河北省的民营企业在行业选择上,往往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其中一些民营企业选择的是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项目,使企业得不到支持和发展。还有一些企业选择的项目,多家趋于一致,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内部竞争激烈,企业难以发展,进而限制了民营企业安置就业空间的稳定扩展。
3.就业人员择业观念落后,给民营企业实施就业安置工作造成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生思想观念、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民营企业发展屡屡遭遇人才瓶颈,一方面老员工频繁跳槽;另一方面新的人才很难招到,“首选进机关,无奈去国企,实在不行到私企”。大学毕业生中流行的这句“顺口溜”,折射了他们对民营企业认同感较差、信任感不足的心态。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软肋,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也阻碍了民营企业带动就业的能力。
4.民营企业自身缺陷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安置就业能力的发挥。河北省的民营企业从整体来讲,一是管理水平偏低,经营理念还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劳资状况有待改善,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没有为职工办全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合同签订率不高,薪酬福利制度不规范,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亟需完善。因此造成许多人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民营企业有岗缺人现象常常出现。
三、对策与建议
1.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中央文件,使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河北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措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部门业务范围,制定相关细则,落实好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其招聘新生劳动力。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广大空间,发挥民营企业在就业安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同等条件下,鼓励民营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安置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在贷款申请、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更多、更好的政策上优惠和扶持,以提高民营企业招聘新生劳动力的积极性,改善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形势。
2.鼓励和支持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吸纳就业保障措施。(1)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首先要坚决贯彻“非禁即入”的思想,放开所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合法竞争;其次是要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条件,降低准入的门槛。(2)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与企业双重推动,加快出台面向民营企业的融资优惠措施,建立民营企业融资绿色通道;更多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开发风险基金,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和新产品开发风险大等问题;大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领域,组建民营的投资担保公司,多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资金要素制约。(3)鼓励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要下大力办好各级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充分发挥县区基地在政策解读、咨询服务、创业创新培训、项目包装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创业启动基金”,制定“民营企业创业支持法规”,支持劳动者积极创业,从而扩大就业。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利益平衡机制,而且也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社会保障其功效发挥出来之后,不但保障社会,而且对企业有着巨大的保障作用。一是要教育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按要求为员工交纳社会保险,实行必要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保障员工应有的权利。二是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依法推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对于社会保障搞得好的民营企业,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同时在贷款、减免有关税费等方面,按政策给予优惠。
4.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民营企业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素质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必须重视对就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失业人员素质,开展专业化培训,为此一定要建立培训体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根据市场就业需求,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学和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面向“新失业群体”开展旨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职业培训,同时,鼓励广大用人企业开展针对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及岗位技能的内部短期培训。创造具有河北省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扩大知名度,提高劳动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强服务 解难题 帮企业 保增长——访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孙际林》,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2年第3期。
以科斯(Coase,R.) 、诺思(North,D.)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结成着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不能够做什么,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规则性和秩序性,增大信息流量,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便有效地利用一国资源。
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制度的作用无处不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利于产权界定,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激励,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经济发展活动的一部分,使经济发展的愿望变成现实。
可见,有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何等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打破旧制度低效约束,用有效的制度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节约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在实践中,制度创新的作用已为众多人士所共识,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就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而言,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比较优势理凸显出严重缺陷,而且,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越发表现出不适应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外贸及整个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外贸实行制度创新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必然性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严重缺陷。“传统贸易理论”主要是指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即“两利取重,两害取轻”。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认为: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成功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现象,从而成为国际分工与贸易主流学说。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显现出严重缺陷: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当今越来越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当今国际市场上除了少数的初级产品外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垄断,比较优势理论完全竞争与无规模经济的假设前提基本不能成立;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自由贸易,而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则有增无减;……。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突出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就能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
“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而比较优势理论假设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此时,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产品才可能具有垄断优势。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假定条件不复存在。首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通过投资和新技术的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这表明,除了一部分原料生产国如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从而捅有这些比较优势的产品也难以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
2.企业对贸易形式的能动作用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得不到充分的反映。
比较优势理论假设市场为完全竞争,并以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企业之间的贸易。但实际上,国际贸易是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并且不仅国际市场常常具有不完全竞争的属性,各国内部的市场也常常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条件。具体表现为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诸方面可能不同,产品质量可能有差异而不具有完全替代性,生产要素的特化(specificity)也会使要素在产品和企业之间不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些使得有的企业利用了本国比较优势而有的企业没有利用,还有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弥补本国的资源缺陷,出口本国的比较劣势产品。因此,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考察贸易形式的决定,不能忽略对企业能动作用特别是创新活动的考察。另外,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
我国一直强调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开展对外贸易上我国长期采取比较优势战略。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1.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下降。
(1)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首先,出口扩张难度增加。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巨大,2002年达到6207.9亿美元。而且每年的发展速度均达到20%以上,这使得我国出口扩张难度增加,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国家的贸易额,这显然不易达到。其次,贸易摩擦加剧。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从1979到2002年,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共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仅2001年,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宗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近11.4亿美元。加入WTO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机遇,但贸易磨擦却始终成为我国外贸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针对我国的特别保障措施案。第三,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目前,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产品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又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从而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更何况90年代以来我国与几个大的贸易伙伴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贸易顺差,出口商品价格的人为调整可能引致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乃至保护主义举动。
(2)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为继。工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克鲁格认为,“如果一国要素/租金比率偏高,那么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用资本较为密集的技术来生产更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将会有利可图”(克鲁格,1995)。目前,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而工资增长很快(特别是沿海地区),工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效益的增长,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工资/租金比率提高的结果,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或者是资本替代劳动,使丰富的劳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刘易斯在研究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时指出:“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为快一些”。就是说,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从而对发达国家过度依附,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从需求上看,初级产品出口面对的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从供给上看,由于技术落后,开发成本增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生产将面临收益递减困境。因此,我国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2.世界贸易格局逐渐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将世界贸易的主导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步代替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据OECD年统计表明,2001年,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转变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目前已接近40%。这表明,传统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已有限,高新技术产品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3.比较优势战略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日趋减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比较优势退位”日益显现,比较优势战略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外贸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根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我国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外贸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
1.制度创新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国的制度创新能够更多地激励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由此导致该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财富的增多,则能使它有更强的能力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因此,“由制度创新所致的人力资本增多可以构成一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的‘内生变量’”。新贸易理论认为“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而企业的规模实际上是企业家能力的函数。企业家能力的发挥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可见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经济史表明,在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制度安排中,产权明晰界定且可得到明确保障是最有效的。
2.制度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需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产权明晰的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得以进行的根本条件和逻辑起点是允许并鼓励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合法的追求,并通过制度对人们以贡献性努力而得到的正当利益予以维护。舍此,经济主体就会失去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动力,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的活力源泉就会被堵塞。产权明晰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探索建立一种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生产费用和组织费用的新的组织结构。其二是资产重组的效率导向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托拉斯还是康采恩,其形成的主要动因就是人们对提高经济效率的追求。对于参与国际经贸的大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股权或契约等方式将自己的产销活动纳入大企业(集团)的经营体系,还可以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相互支持、补充、服务的横向联系,以形成某种“群效应”(clustering),从而大大降低参与国际商务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以全镇各行政村(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镇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升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功能,为实现“个个都有好工作”、建设“幸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创建目标和标准
创建标准:充分就业镇村指镇、村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80%以上;镇、村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就业困难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对全镇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村村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全畅通。到年末,全镇100%的行政村(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村”,镇创建成“充分就业镇”。
三、创建工作保障措施
(一)大力开发农村就业岗位
各村(社区)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用工情况,开发辖区企业内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大力挖掘和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4045”失业人员、单亲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被征地无业农民和农村低保家庭失业人员等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加大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适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特点的免费培训;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宣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
(三)切实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1)加强平台建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认真抓好劳动保障专管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镇、村(社区)两级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村村通”信息平台,确保就业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2)加强基础管理。开展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有劳动能、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就业状况、技能情况、求职意向、培训意愿和参保情况,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基础台帐、培训专项台账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台账,对各类人员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及时就业培训信息,充分利用和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3)建立援助机制。对各类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提供菜单式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采集空岗信息,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和推荐介绍工作,大力开展“一对一“零距离跟踪服务,建立定期走访、回访制度。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施“131”就业服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就业信息和一次职业培训,确保实现就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政策宣传等主题活动,为农村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挖掘和宣传自主创业典型,引导更多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总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农经中心、农服中心、财政所、教育科、妇联、共青团、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所,由劳动保障所所长任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督促协调。各村要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创建工作。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以全镇各行政村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镇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升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功能,为实现“个个有个好工作”、打造“欧洲小镇“、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创建目标和标准
创建标准:充分就业镇、村指镇、村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80%以上;镇、村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就业困难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对全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村村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全畅通。到年末,我镇创建成“充分就业镇”,80%以上行政村创建成“充分就业村”;到年末,90%以上行政就业村创建成“充分就业村”。
三、创建工作保障措施
(一)大力开发农村就业岗位
各村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各类企业用工情况,开发村内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大力挖掘和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4045”失业人员、单亲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被征地无业农民和农村低保家庭失业人员等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加大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组织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对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适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特点的免费培训;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宣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
(三)切实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1)加强平台建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认真抓好村内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素质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村村通”信息平台,确保就业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
(2)加强基础管理。开展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就业状况、技能情况、求职意向、培训意愿和参保情况,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基础台帐、培训专项台帐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台帐,对各类人员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及时就业培训信息,充分利用和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3)建立援助机制。对各类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提供菜单式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采集空岗信息,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和推荐介绍工作,大力开展“一对一”零距离跟踪服务,建立定期走访、回访制度。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施“131”就业服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就业信息和一次职业培训,确保实现就业。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政策宣传等主题活动,为农村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挖掘和宣传自主创业典型,引导更多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所,由劳动保障部门分管领导任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地规划指导和督促协调。各村要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创建工作。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淮滨县;收益分析
1关于土地流转分析现状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讨论分析,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对农村土地流转持支持态度,认为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土地碎片化、土地利用率低、阻碍新技术应用和劳动力流动等问题,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整理,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由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专业化农业方向发展,从而还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经济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另一种学者持相反态度,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工商资本下乡存在隐患,资本介入不可逆的土地流转使农民退无可退,农民失去土地后,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再就业失败等原因,会使农村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尽管对于土地流转,大家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谨慎地推行大规模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
2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浅析
2.1解放农村劳动力
从农民角度来看,促进其流转土地的主要动机是利益。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很大一部分专业农民从小农生产中被解脱出来。当前,很多农民尤其是新一代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在比较农业和非农产业相对利润大小之后的主要选择,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降低。我国“人口红利”中的大部分劳动力是由农村提供的,这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2促进规模种植增产
土地流转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后,会减少单位土地投入,土地租户有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土地单位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会有效增加社会农产品供给,以货币表现为社会总经济量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淮滨县典型的流转模式是把土地流转工作与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农村土地由分散性、小宗地、亲邻间流转,逐渐向整体性、大宗地、区域间流转过渡。目前,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万亩流转大户3个,千亩流转大户97个,百亩流转大户822个。
2.3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出路
过去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土地只是作为农民维持生计的普遍手段。广大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很少可以靠农业种植发家致富,大多数都是农忙时间在土地上劳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土地集约经营创造了专业农民,为农村部分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解放了更多青壮年劳动力。
2.4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在个体经营背景下,农民没有动机也没有经济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表现为农村土地经营中典型的“靠天吃饭”。土地流转后,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或者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化身专业农民的农户,为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会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路、通水利等,实施基本的农田改造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淮滨县在2015年引进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流转费用支付以及道路、水利、电力、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5有利于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小户经营下的农业生产只能保证农民生存需要,明显带有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倾向。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规模产业,提升农产品特色产业辐射力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兴产业、创品牌,拉大茁壮特色农业“骨架”,是淮滨县特色农业支撑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早在2015年,淮滨县投入扶持特色产业扶贫资金2080万元,扶持发展了弱筋小麦、花生、蔬菜、中草药等54个特色产业,使农业生产向合作化、品牌化、高效益化过渡,大大提升了特色产业辐射能力。
3结语
土地流转在淮滨县的成效为我们今后的土地流转进程提供了“淮滨样本”,可见土地流转对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旧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流转制度与保障措施等问题,这都需要政府在安排土地政策时,提高流转的规范程度,建立公开高效的流转程序,对农户土地流转做好激励和引导,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利益。一是政府规范流转程序,建立健全流转机制,引导农民进行正规的土地流转;二是培育特色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土地流转,可以在不同地区开展试验,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产业;三是示范区带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工作与现代农业种植相结合,成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指导小组,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四是要处理好失去土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既要帮助其增强再就业技能,也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袁国龙,林金忠.农业土地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转型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许昌县尚集镇位于许昌市区北部,共有26个村庄,8976户;现在被征地的村庄有22个,约7805户;现有耕地面积3466.67公顷,人均耕地1.26亩。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0份,有效问卷324份,回收率85%,有效回答率95.3%。
应答对象中的年龄在21~35岁的占33%,36~55岁者占40%,56~70岁的占27%。文化水平以初高中为主,初中文化占42.5%,高中文化占27.5%。家庭劳动力以2个为主的家庭占57.3%,3个劳动力的家庭占23.2%。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分析
1.男女比例
男:173人,占53%,女:151人,占47%。
2.被征土地的比例
尚集镇失地农民中土地全部被征收的约有1155户,1/4土地被征收的约有3325户,1/3土地被征收的约有3325户,其余为1/2土地被征收的约有54户。
3.土地被征用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61%的失地农民都是被政府强制征用,4%是与用地单位直接协商,35%是政府出面协商。被调查的失地农民共失地991.7亩,估计尚集镇农民共失地23891.1亩。
4.失地后农民的生活水平
失地后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持平或下降,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给自足,生活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随着物价上涨,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据了解,有些失地农民利用土地补偿金自主创业,生活基本稳定或者有所提高。还有一些失地农民失地前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保障生活,现在土地被征收,来源被切断,所以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相内容内容详见下图:
■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1.失地后有关部门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的帮助
由统计信息可知(参见下图),相关部门几乎没有做任何事情去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数量相当少的一部分就业安置农民,短时间内就下岗,农民基本上以自谋职业为生。据调查显示,失地后农民基本上和以前的生活状况一样,绝大多数都是继续外出打工。约有33.3%的失地农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况表示一般满意,33.6%的失地农民不太满意,只有1.54%的失地农民对现在的状况比较满意。
■
在对政府有无必要为其提供免费培训方面,64%的失地农民认为政府非常有必要为其提供免费就业培训,18.6%的失地农民认为有必要,4.7%的失地农民认为不必要,6.2%的失地农民认为完全没必要。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希望政府提供一定的就业培训。一直以来,农民都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相对落后的群体,失地后,政府理应为他们增设培训辅导及就业引导,在土地需求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不仅顺应了广大农民的需求,也是现今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详见下表。
■
2.失地后农民希望的就业安排形式
失地后,虽然有大量补偿金,但只有12.54%的失地农民不愿意工作,绝大多数希望被安排就业。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都是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以及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详细统计数据见下图:
■
三、社会保障问题
据调查显示,只有23.5%的失地农民有领取过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现金补助。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的保障措施也只是提供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和部分低保,而且补偿金的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16.88%被完全落实,21.25%落实一半以上,13.13%是完全没有落实。
1.征地后政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相关宣传
■
失地前,大多数农民不清楚失地后享受什么社会保障,也没有意识去了解。失地后,社会保障工作不到位,低保覆盖面较窄。一部分原因是社会保障工作在农村开展的较慢,普及面较窄,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低,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不甚了解。一开始许多农民只是在等征地单位或政府主动给与,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参加社会保障。
2.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面朝黄土的农民,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脊梁,倘若失去土地且合法权益又没有得到相应保障,他们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调查显示,20.5%的失地农民会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5.8%选择保持沉默,39.4%选择从众,0.25%选择使用暴力,其余的则选择通过相关部门来调解。
■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尚集镇失地农民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就业方面,相关部门没有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对征地后社会保障工作的相关宣传不到位。
调查过程中,笔者对失地农民提出了一些关于他们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
一是土地补偿金尽快落实,青苗补偿费能适当提高。
二是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全部无条件的享受低保。
三是失地后,就业保障应该引起政府重视。有些农民失地后无工作,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应为农民提供招聘信息或一些就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