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招商局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大跨越发展为主题,围绕“十一五”规划总目标,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发挥**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改进招商办法,优化招商环境,提高招商实效。强化激励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开展全民招商、全社会招商活动,全方位、深层次加快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全市新签约项目500个,实际引进内资93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7580万美元,同比增长15%。力争全市园区项目落地200个,完成投资20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实施“183”工程,即确保100个项目入园(其中市直60个),完成投资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
三、主要工作
(一)着力强化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招商平台。调整、充实并不断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各区县、**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市直六大板块招商牵头部门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行业特点,整理、论证、包装一批新的招商项目,在4月底前集中报送市招商局,以建立统一的项目库。为提高招商项目的时效性,各地、各部门报送的招商项目要做到每季度更新一次。市委宣传部要会同市招商局根据我市发展的新形势,重新编制“新**、古徽州”音像宣传光碟,用以对外招商活动宣传。市和区县招商部门要编制新的招商引资指南和招商手册,印发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单位和招商工作人员。
(二)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
一是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业(包括国际国内旅行社、星级宾馆酒店、各景区景点和导游人员)在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桥梁媒介作用,鼓励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广泛吸引到我市旅游的外地企业家和有实力的人士来我市投资兴业。市招商局会同市旅委制定激励办法。
二是创办**招商网站,推行网上招商。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信息广、查询方便的优势,采用相对固定和及时更新的方式,宣传我市资源、物产、政策和环境优势,公布我市招商项目和招商工作动态,努力把招商网站建成永不落幕的“招商推介会”、“项目会”。区县和**经济开发区也要建立和完善各自的招商网站,并与市网链接,以方便国内外投资者查询了解我市招商引资信息,吸引他们更多更好地来我市投资兴业。
三是推行委托招商,鼓励以商招商。通过各种渠道,在江、浙、沪和其他重点城市有选择地聘请有实力、有资源的企业家、知名人士、商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招商引资代表,签订合同、委托招商,其酬劳按《**市引荐外来投资奖励暂行办法》(黄政〔2006〕11号)有关规定,与实际引进项目资金相挂钩。在已落户我市外来投资者和投资企业中选聘招商引荐代表,采取同样办法,委托鼓励他们帮助联系和介绍新的朋友来**投资置业。
四是坚持以板块招商为主要抓手,大力组织合力招商。各板块牵头部门要继续履行职责,牵头研究制定各板块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和项目册,主动搞好工作部署、协调、业务指导、项目对接、跟踪服务。支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对外招商,努力招大商,引进大项目,对于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可计若干部门招商任务,但单位个均不低于2000万元。
五是继续搞好挂职招商。市和区县外派挂职干部,都要把宣传推介**,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挂职学习锻炼主要任务之一。
(三)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
一是请进来。要依托**这一“中国名片”,组织开展招商活动,广泛邀请国际、国内企业家、投资商和知名人士到**来观光、研讨、交流。将节庆与招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利用我市举办的各项重要节庆活动或重要会议、会展,把招商引资作为其活动内容之一,力求与外来客商认真接触,抓住一切时机举办招商引资推介、经贸洽谈活动,宣传**,寻求合作,招来投资。
二是走出去。市委、市政府组织出访、考察活动,招商引资工作都要精心准备参与其中;对于国家级、区域性博览会、交易会和贸洽会,区县政府、经济开发区和招商部门都要予以密切关注,适时有选择地组织参加,力求多开展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招商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市招商引资年工作领导组”调整为“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另发文),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二)继续实行领导带头招商、服务招商。招商引资工作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带头抓项目引进、资金到位和落地开工。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都要争取当年各引进一个项目,并力争落地开工建设。市直及驻黄单位要全力围绕**经济开发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争取引进60个项目入驻园区,每个项目协议资金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当年到位不少于30%。
(三)创优环境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市内各媒体要常年把我市对外招商引资活动作为宣传报道主题之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招商引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优化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工作,继续实行联合会审、全程、一站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以提高效率,真正做到客商满意在**。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引商、安商、富商”意识,把各项扶持、激励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外商投资企业身上,把有关奖励资金和经费兑现到招商有功人员身上。市效能办要把为外商服务作为机关效能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之一,严格督查,严格考核。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昌委发[2009]9号文件和昌委办[2009]127号关于《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试行)》的通知精神,认真有序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整洁优美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推动我县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环境相结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县招商局《关于切实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人员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专人具体负责对口联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将任务按阶段落实到人头,与年终的个人考评和奖惩挂钩。形成了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认真抓好包段区域及挂联村的环境综治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我局包段区域镇公园巷和挂联村兴隆村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我局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先后多次深系社区和村庄,实地查看了解街道及村庄的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居民行为规范等相关情况,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两个挂联点各捐资1000元给予帮助。指导、督促搞好环境综合治理,清除卫生死角,铲除牛皮癣,劝导各类不文明行为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将宣传任务分解落到各负责包段的责任人,今年以来,编发了关于县城乡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简报5期、散发宣传资料1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抓好自身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我局自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一是广泛动员发动职工和家属从自身做起,改变陋习,开展文明劝导,搞好环境卫生,制定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工作方案》;二是大力抓好办公楼和周边环境的卫生、绿化美化等。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每天公布上墙实行责任到人,挂牌督办;三是督导干部职工在平常生活中开展文明劝导、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理牛皮癣等。今年初,我们与包段区域镇公园巷的户主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使责任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四是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0.5万元用于办公区域环境条件的治理。
2009年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离县委、县政府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待在2010年创新举措,提高认识,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的目标任务。
二、2010年工作打算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1、进一步整治办公场地,规范化管理办公区域。一是认真落实办公区域“门前三包”责任制,杜绝垃圾死角,确保环境整洁卫生。二是巩固现有成果,继续整治办公区域的乱丢、乱贴、乱堆、乱放现象。三是认真落实好昌委办[2009]127号关于《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试行)》的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全面开展爱卫生、做文明人活动,培养和教育干部、职工增强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形成“人人讲文明、事事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2、积极主动与县级相关部门配合,扎实整治包段区域的顽症。一是清理卫生死角,督促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确保责任街区清扫保洁无缝隙全覆盖。二是督促车辆停放归位,严禁乱停乱放。三是治理乱摆摊点、越门出摊占道经营。四是清理户外不规范广告牌、电线杆及街头“牛皮癣”。五是治理污水四溢,乱排乱放行为。
(二)加强领导,严格考核
为继续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经济合作办、综合信息办、外来企业服务办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落实。继续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目标任务纳入了对各室的2010年度目标考核。
(三)加强宣传,全民动员
整洁优美的环境是树立我县良好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前提,因此我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充分利用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办简报、网络信息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并举的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目的意义。
一、对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总体认识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营造自身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十分重视,始终把优化环境放在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落实优化“三个环境”的优惠政策,以优化投资软环境推动全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依托职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依法行政,落实优惠政策,增强服务意识,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区经贸委本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扶持、服务上优化的指导思想,切实解决非公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的问题,满腔热情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区联服办简化审批程序,为来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免费代办服务,大大缩短了办证周期;区招商局不断转变观念,强化诚信服务,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区建设局以硬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硬环境建设促进投资软环境建设;区城管局彻底转变职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投资软环境建设有实招;区物价局不断规范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切实加大对影响投资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政事业性违规收费案件的查处力度,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工商七里河分局通过实行“四公开一承诺”制度和“首问首办责任制”,提高了办事效率,营造了优越的服务环境。通过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管理办法,规范了收费管理,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通过文明执法、合理执法,维护了有序的法制环境。通过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帮扶企业,积极营造了优越的创业环境;区地税局进一步完善了定额报批程序、审批权限、定额调整、发票使用、超定额补税五项规定,增加了定额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文明诚信创建活动,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兰州供电局等单位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为主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便民措施,彻底改变电老大的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近几年来,虽然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在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思想观念还不够新,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职能的力度还不够大,管理机制的创新还不够快,行政执法还不够规范,办事效率还不够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还不够高等一些突出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区投资软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据一些国外机构和企业对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最新调查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国外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软环境还不是很满意。例如,有40%以上的日资企业认为,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还不够显著,这个比例比较高。而国内的一份调查,更令人触动,外资企业对我国东部某大城市的投资软环境进行评分,满分是6分,该市在政府机关办事透明度方面只得了1.5分,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仅为1.6分,机关办事效率仅为2.4分,就是说还不及格。去年,国家外资司与部分地方计委联合对中西部地区8个省(区)、市的外商投资软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外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也反映出相当多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够宽松、不够和谐的投资软环境是目前制约我国改革开放的瓶颈之一,对于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是如此,就我们内陆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更是如此。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
二、关于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要素构成
调研期间,委员们一致认为,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面宽。同时,投资软环境还带有很大的隐性特征,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虽然投资软环境建设这一概念各地都在频繁使用,但它所包含的主要要素尚无一个明确答案,目前仍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理论课题。
综合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实施情况,我们认为,投资软环境主要指人文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秩序以及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软环境建设是相对硬环境建设而言的。硬环境建设是软环境的基础,软环境建设是硬环境建设的条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加强硬环境建设不能忽视软环境,改善软环境也必须以增强硬环境为基础。
三、对发展我区投资软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他县区与我区的政策差异进一步缩小,靠优惠政策扩大开放的优势明显减弱,必须把着眼点从依靠政策为主转向以创造一流的环境为主上来,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根据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建议:
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环境决定发展,政府创造环境。政府作为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的执行机关,与企业和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在环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我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政府在职能转变上的任务仍很艰巨,必须把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抓实抓好。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摆正位置,不能既“吹哨子”又“踢球”。政府的职能应当转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投资决策权和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交给群众自行依法办理。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着力解决以审批代替管理的问题,改变部分行业中存在的“管理就是审批、审批就是收费”的现象。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要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快将有关审批项目转为核准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坚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要合理划分和调整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行政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强和改善管理,强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赋予行政机关及审批人审批权时,规定其相应的审批责任,明确行政审批每一环节的权限和责任。对于审批事项审批后的监督也要实行监督责任制,明确规定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和人员,赋予监督部门和人员依法监督权,并规定其相应的监督责任。对不依法履行监督责任或监督不力、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一流的企业经营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对各种收费、检查的管理,为企业创造透明、稳定和低成本的经营环境。
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管理。对现有各类收费要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合法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区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公开收费内容和标准,简化收费方式,增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透明度。加大对企业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超范围收费以及以保证金、抵押金等方式变相收费等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应加强和完善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推行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建立成本约束机制,降低水、电、燃料等价格。
严格控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区政府应该对面向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末经核准的检查评比,企业有权拒绝。对企业的行政检查,同一部门不应进行多级重复检查或同一项目多次重复检查,以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㈢、文明公正执法,创造一流的法治环境
行政执法队伍及其人员作为行政执法的主体,能否依法行政,文明公正执法,在法治环境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以罚代法、粗暴执法甚至贪赃枉法的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严格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塑造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发证,不持证者不能执法。应将那些不适宜行政执法的人员调整出执法队伍。临时聘用的合同工、临时工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对执法犯法、循私枉法的执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员,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创造一流的人文信用环境
诚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基石,也是发展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大局。要坚持一手抓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一手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诚信氛围。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行政公信力
(1)、建立行政决策的社会咨询机制,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克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
(2)、继续完善、推广政府采购、价格听证、信息公示、公开承诺等政务公开制度,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4)、继续完善行政监察、行政投诉制度,加强监察部门、社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监督力度。
(5)、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内外监督,改进机关作风,规范公务员行为。
(6)、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改进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2、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推动企业走诚信经营道路
(1)、应借鉴兄弟县区成熟经验,建立七里河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该系统以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为基础,以区财政、审计、税务、工商、质监、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提供记录的各类企业信用信息为内容,为区政府各部门监督管理企业行为提供依据,逐步实现部门监控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综合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传递、管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应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遵循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区政府网站及各有关部门工作网站,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2)、积极引导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开展信用信息咨询和信用评级活动,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咨询服务等的社会化网络体系。
(3)、继续清理整顿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的中介活动,建立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公信力。
(4)、积极引导、教育各类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建立对企业经营者定期教育培训制度,帮助企业增强信用意识,自觉维护企业信用;引导和帮助各类企业建立健全能够强化企业自身信用的各项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5)、试行企业经营信用记录公示制度。有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企业经营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并将认定的经营信用良好的企业和经营信用不良的企业在网上向社会公示。
3、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夯实全社会信用基础
坚持思想教育、舆论监督和制度建设并举,大力开展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全社会强烈的信用意识和文化氛围;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表彰守信誉、讲信用的先进典型,对破坏市场信用的企业及个人,要严厉批评、曝光,提高舆论、社会监督的力度、水平,使不讲信用者无处藏身,寸步难行;要尽快研究制定包括数据采集、披露、评估、使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个人信用联合诚信制度,促进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规范完善。
4、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治、守信奖励的机制
(1)、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行对失信的联合惩治。对严重的失信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依法公布、曝光或给予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特别恶劣的,要坚决追究失信者法律责任,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
(2)、对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可在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先、便利或一定形式嘉奖,以促进形成守信受益的社会局面。
5、加快信用体系的电子化建设步伐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逐步实现信用信息体系网络化和社会化,并确保信用信息规范、准确、完整、适时。要按“统一规划、联合共建、互联互通”的原则,尽量利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资源,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㈤、制定发展软环境评估考核制度,形成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动态提升的过程。制定发展软环境评估考核办法,可以避免以往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短期性、阵风式、难以持久的弊端,把它纳入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有利于促进各部门改进作风,积极参与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