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税务会计实习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会计实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税务会计实习报告

第1篇: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我于2008年8月5日至8月19日在武汉市地方税务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实习。在这半个月里,通过受理企业纳税申报、纳税登记和注销和对企业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稽查等操作性极强的工作,结合所学会计专业理论,使我更系统地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加强了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知和认同;培养了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是个好的开始,为我走向社会奠定初步基础。

武汉市地方税务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成立于1996年,地处美丽的东湖湖畔,系武汉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全局担负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600余户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堤防费、平抑副食品价格基金、地方教育发展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社会保险规费以及外资企业城市房地产税、车辆使用牌照税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 分局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普及计算机联网办公,推行电子申报纳税等多种纳税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方便纳税人。

8月5日,到达实习单位的第一天。在税务局相关人员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内容之后,我就投入了工作之中。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重点户的纳税申报情况,办理企业纳税申报,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和税务注销以及下达企业检查进行税务稽查。

纳税重点户一般指年税收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对于地税局来说,所负责的只是地方性税收的征收,国税征收由国税局办理。我负责检查的三家重点户分别是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凡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图像分公司2003年的纳税申报情况。检查顺序一般是: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及其他针对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基金的税收项目。营业税税率因行业不同而不同,针对纳税人营业额征收。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计税依据,分别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缴纳。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针对车船和房屋等固定资产企业占有和使用行为征收。所得税针对个人所得和企业利润征收。企业一般应在一月终了后下月上旬报送财务报表,申报纳税。通过对企业每月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逐项核对营业税及其他税收项目。通过检查2003年12月份华工科技财务报表发现,平抑副食品价格基金和地方教育发展费的计税基础与销售收入相差300万元,这似乎意味着这两项漏缴税收合计6000元。另外其利润表列示:管理费用 -1320675.42,财务费用 -1005455.96,两者皆为负数直接导致本来营业利润为负的结果被改写,反而有了巨额的利润。管理费用的巨额负数可以直接归属于坏帐准备的冲回,财务费用的巨额负数可能是因为资金外拆、汇兑收益大或存款大于借款,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的收账政策改进,外币收支收支较多,且资金富余。

从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企业的资本资产结构没我们想象的那般稳定,企业的资本机构变化非常频繁而且幅度较大。一定程度上显示投资者出入频繁,也表明资本的活跃。不过较概括的情况是: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结构稳定之上的,如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资产总额变动频繁,但资本结构却比较稳定,资产负债率变动幅度极小。

第2篇: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会计模拟实验 课程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2]周凤.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02-21.

第3篇: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素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普通院校会计本科的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韩愈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也强调:“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就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的实际情况与定位,结合生源特点,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既有别于高职教育,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会计教育,其目标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即在高职教育培养的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较为厚实的会计专业基础,以保障学生有提升的后劲,具有逐步成为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人员的素质。结合这个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普通院校会计本科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今会计信息失真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二)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是会计人才能否提升的关键,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共识。

(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依据现有的会计法律和规范,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正确、合理的职业判断是当今会计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

(四)较强的实践能力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普通院校会计本科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除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五)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经济业务也将日益复杂,会计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的变化。

要培养具备上述要求的会计人才,就应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着手,建立起相应的会计教学体系,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门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于一身的应用经济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进程,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会计人才,建立科学、系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现行会计教学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践教学是指通过校内实验模拟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手段,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会计实践教学虽然在我国普通院校会计本科教学中普遍实施,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将实践教学体现为知识的巩固,对相关能力的培养不够。

一是由于对会计实践教学认识上的偏差,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不够。在会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不注重系统性、连续性,科学性,实验目的主要是对课程知识的巩固。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就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从培养上述相关能力的角度系统组织实践教学。

二是会计实践内容仍停留在手工模拟上,且实验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全面;实验项目局限于会计核算上,省略会计审核、监督等环节,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训练。

三是当前很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手段都停留在手工阶段,没有将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也只是基本财务软件的操作,企业普遍使用的ERP软件操作较少。这样一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软件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水平的提高。

四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对象和考核形式单一,局限于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考核,且一般都仅以实践的最终结果作为考核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对素质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没有激励作用。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完善

(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现今社会对会计人才专业判断、分析、操作能力要求,会计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应具备的素质为导向,通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达到巩固理论基础、扩充知识、提高素质、增强专业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的综合目标。因此,会计实践教学应根据上述目标,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层次,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该目标。

(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为实现会计人才素质教育的目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注意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增加设计性教学内容,如成本核算方法设计、会计制度设计。单项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有效对接。

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可分为两部分: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校内模拟实验又分为单项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校外实习也可分为单项实习和毕业实习,如图1所示,会计各实践教学与主干课程的关系如表1所示。

1.校内实习

(1)单项模拟实习。单项实验(包括手工模拟和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验),主要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程,结合相关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实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时间较短。如《基础会计》课程实习一般安排校外单项实习与校内手工模拟实习相结合,校外主要参观财务工作岗位,了解财务工作的基本流程,观摩企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际会计资料。校内手工模拟实习主要安排学生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少量典型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建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账和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等实务操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验,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实验,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生成环节和相关手续,了解账账、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掌握基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实习后,学生普遍反映对会计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了,提升了专业兴趣。

单项课程实习还包括财务管理课程实习、审计学课程实习等,在学生学习完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周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2)综合模拟实验。综合模拟实验一般在学生学完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验由于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如会计模拟实验在各高校开设最为普遍,该实验通常以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会计模拟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课程完成之后。按会计实务流程的模拟操作练习,即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报表”进行相关实验,会计核算内容应涵盖企业全面的经济业务,如成本核算、所得税核算等,不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相关内容。

会计模拟实习资料可以在后续财务管理课程后作为财务分析资料,并进行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政策的模拟处理;在审计学课程后作为审计资料。综合模拟实习也可以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为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好,区别于高职和应用本科层次的教学要求,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可以不进行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实习,而集中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以便学生感受会计核算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课程内容的综合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变化而进行会计核算,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

2.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认识性校外实习(单项课程后实习)和毕业实习,是指让学生走进企业,去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或在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工作。

单项实验课程如成本会计核算设计中的企业工艺流程观摩,与企业共建ERP实验室,是让学生走进企业,接触实际。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实习学生应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自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在毕业实习的毕业论文阶段,应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同时毕业答辩对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

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因此,学校应该在手工会计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共同进行,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是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包括对学生的考勤、纪律、模拟实验资料(凭证、账簿、报表)和实习报告等内容的全方位进行考核。学校应积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实验软件对学生进行及时考核,以提高效率、节约考核成本。

【参考文献】

[1] 黄爱湘.现代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J].中国人才,2004(3):86

-87.

[2] 陈金花.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之我见[J].机械管理开发,2007(6):151-152.

第4篇: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实务界普遍认为高校会计教育与社会要求相脱节,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导致社会需求和学校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要求高等教育要切实做好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顶岗实习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技能的重要途径,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提出改进会计专业学生前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技能

据教育部网站2013年6月公布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显示,会计专业是全国高校招生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在高职院校中也是属于热门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业务娴熟、技能综合、职业道德水准高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知识与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顶岗实习就是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顶岗实习有效性,在当前专业教育面临着主要问题。

一、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一)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早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就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9号)、《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一系列文件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因此,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

(二)顶岗实习具有其他实习的不可替代性顶岗实习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它要求实习者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使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体验未来工作岗位的氛围,接受严格的工作制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操作流程的薰淘,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对接、课程教学与岗位对接、技能训练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经过一系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后体验专业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学生能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掌握会计专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即就业奠定基础。

(三)顶岗实习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会计岗位是一个需要实战经验的岗位,企业在选择会计人才时通常会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应届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持怀疑态度,这对于刚走出校门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要想就业必须向企业展示自己实践技术技能和操作能力。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企业了解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尽快熟悉企业岗位工作和业务流程的重要途径,毕业生工作上手快,减少上岗前培训环节,这对注重经济效益、工作效益的企业来说,是他们用人决策的优先条件。所以,顶岗实习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角色,向用人单位展示实践能力,向企业推介自己,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

二、现阶段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实现会计工作的岗位轮换会计工作的综合技能需要多岗位轮岗锻炼,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分有出纳、销售会计、税务会计、薪酬核算等岗位。学校和合作企业在安排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时,都未予以考虑到会计岗位的轮岗问题。目前,社会上愿意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也越来越少,一些单位认为接纳实习学生会增加单位负担,担心顶岗实习的学生工作中出现差错,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运行风险等。有实习单位给实习生安排了实习岗位,认为也算完成任务了,学生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和跟踪不到位,学生往往就只能在一个会计岗位上实习,实习中期也不能更换实习岗位,对会计岗位的技能锻炼也仅限于其中的某个岗位,远远达不到综合实习的效果。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真实账务由于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各实习企业往往不愿意让顶岗实习的学生接触真实的会计信息,即使顶岗实习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账务处理,但单位认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毕竟不是单位的员工,接纳单位因为商业秘密的原因,不愿意让实习学生接触真实财务资料。实习生更多的只是在一旁看,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只能做一些类似文秘的杂事。现在大部分单位都使用了会计信息化,岗位分工明确,实习生没有身份口令更是无法看到其他岗位的账务处理情况的,甚至连基本的凭证和账簿都看不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若能自己翻看已有的一些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也只是撑握一些零星、表面的技能,与顶岗实习的目标相差甚远,难以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技能。

(三)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缺少指导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教和做都是学生撑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是提高学生动手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些学校将学生送到实习企业和单位后,很少去实习企业和单位进行指导和检查,实习结束后仅凭学生提交的毕业实习报告评定成绩;一些学校安排指导教师带学生赴外地毕业实习或者中途去探望实习学生也是走过场,对实习业务不闻不问;一些学校虽然指派有指导老师,但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有限,很多教都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功底深厚,但对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不了解,对银行、财政、税务业务生疏。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日常事务烦忙,也不可能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解答,理论知识无法运用于实际工作。

三、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改革和创新

(一)优化校内实习环境和内容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可以通过校内仿真实训教学得到有效提升,实训教学按教学层次的推进分阶段进行,在初级会计学教学阶段让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基本流程、基本核算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阶段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账务处理全过程,掌握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等。学校通过仿真的财务内部环境,让学生能够接触到高仿真的凭证、账簿等实务资料;通过工商、银行、税务等仿真的公司外部环境,让学生在会计实训教学实现会计工作的多岗位技能操作,弥补外出顶岗实习岗位单一、真实业务不足的问题。基于顶岗实习的目标要求,从完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入手,实习资料要具备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选取的业务也要有企业代表性,以获取某企业的真实资料为基础,进行加工和整理,设计成模拟实习资料,使实习内容具有仿真度高。此外,尽可能开发各行各业的实习资料,比如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业、事业单位、金融行业、房地产企业会计实验资料等等,让学生选择与自己未来就业意向相关的行业会计进行实习,并在实习中由指导老师组织分组分岗位角色实习。甚至可以设置一些临时资料,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模拟实习单位某一些临时问题业务,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调账或者会计预测、财务分析的实习。

(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一是托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紧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与行业企业结成产学共同体,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的交流和互动促进行业企业有着承担行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对接;二是依托学校在经济开发区办学的区位优势,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扶持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帮助开发区中小企业发展,紧密学校和开发区内企业的联系,在开发区建立起一批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实现学生在真实岗位上顶岗实习。一方面学校积极主动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合作,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借助企业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主动承担实习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把学校的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与实习单位实行共享,免费向实习单位的会计人员开放。同时,学校还聘请实习单位的资深会计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指导学习进行顶岗实习。长此以往,学校与这些实习单位之间就建立了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收获一批固定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顶岗实习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对于专业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既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在选择指导老师时,应考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因素。为保证指导教师业务知识的更新,学校要加大指导老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指导老师进行会计业务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和素质提升工程,使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同时,还要聘请实习单位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学历背景的在职工作人员作为学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并定期进行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

(四)结合高校落实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校内设立企业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学生以创新为前提去创业,创业带来的企业则可以作为推动会计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改革的突破口。高校的创新创业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改变过去的创业跟专业两张皮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要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全体学生、全部理念。通过给学生开辟基础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开设学生创新创业试验课和实训课。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参与运作,学生可以通过创业的平台实现自己的创业理念。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学校创业园区后,老师和学生联合成立公司,也可以把有社会行业背景的企业带到学校的创业园区,教师和学生经过参与企业两年的运作得到训练和成长。学校依托企业行业的背景,企业依托高校的科研背景,合作实现双赢。每一个创业项目形成的经济主体都对会计人员有需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创新创业过程中得到比模拟实习更真实岗位工作经历。企业的很多工作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创业的梦想,还有可能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中就业,把毕业变成了就业。创业项目公司也可以形成学校学生的实习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2).

[2]赵文英.立足园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

第5篇:税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情况下,按照现有的社会法律、法规和会计原则的要求,根据会计理财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经济业务性质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最终的财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始终,涉及方方面面。会计职业判断大致表现为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实务的运作等方面。会计职业判断同时也贯穿于各种职业层次,无论是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还是一般的会计人员都需要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加强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会计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重学历轻实践经验,缺乏职业判断能力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近几年来通过中职转型、重组、合并等形式组成的,因此师资的层次、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差较大。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学校师资严重短缺,多数学校在引进教师时往往以学历达标作为基本标准,教师多是走出课堂就走上讲台,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虽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仅仅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并未真正引导教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其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就不强,往往只是把会计作为一种定论灌输给学生,学生接触到的仅是具有固定模式的会计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具体会计岗位工作,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已经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形成了共识。课程设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培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具

体体现。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本科压缩型”现象或强调学科型的倾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理论,轻实践。有些院校虽已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重视得还不够。此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管理、金融、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具体会计事项做出判断,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而目前,多数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仍停留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传统的会计课程上,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大多也是理论型的,很难产生效果。致使学生不能宏观地从经济学、管理学的领域对经济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三)教学手段、方法重理论讲解轻能力培养

尽管多数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已经认识到运用实物模拟、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导致教学设备跟不上,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导致其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目前,大部分高职会计教学都还是“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老师只管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准则、法律法规和条文,根本不管学生究竟能否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会计判断,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四)实践教学与实务脱节,不利于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大多是采用产品制造企业会计的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实训项目基本上都是局限在会计核算上。由于在模拟实训中不存在具体的会计环境,所给出的问题都是十分规范的,基本上把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要素作为已知条件给出,实训课程往往变成了验证性训练,学生根本不需要进行判断,也就无法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五)课程考核不规范,阻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会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考核中,大多以笔试闭卷为主,更多地侧重于让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这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实践能力的训练松懈下来,更谈不上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造成在校各门功课全优的学生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却表现得无所适从。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前提

任何阶段教育都应该有其培养目标,我国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向社会培养会计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未来会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必须在学校中予以培养和锻炼,如果在校期间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学生就业后由于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就很难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这样的高职会计职业教育是不成功的。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应注意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在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使学生牢牢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职业道德的权衡过程,在形成职业判断能力的同时也考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二)改革课程设置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

为了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进行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分成四个模块:一是基础知识模块,是学习专业模块的基础,主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二是专业知识模块,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可将现有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等课程,按照企业常见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划分为几大模块(如出纳、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报税、成本核算等),并针对每一技能模块提出明确其培养目标及技能要求。三是技能训练模块,该模块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包括书法、珠算、应用文写作、计算机操作等技能的训练。四是辅助模块,该模块是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的必要补充,包括《统计学》、《经济法》、《金融学》、《管理学》等课程。

课程设置模块化,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才有全面而扎实的基本保证。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

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作为教学主体的专业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教师只有自身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才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教师在课程安排上打破教研室的界限,避免长期只上一两门课的状况。在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派会计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管理,保证教师真正进入实习单位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会计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从企业、事业单位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在会计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处理经验,可以把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传授给学生。通过他们把企业最新的技能,最新的管理理念带到学校,使教师和学生从中能接受良好的职业熏陶。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并在实训课程中融入职业判断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会计职业判断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

1.尝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安排在实训室,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边讲边练,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

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利用原有的资料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操作,将手工操作与电脑操作相结合,从形式、内容、速度、结果等方面比较手工操作与电脑操作的异同点。这样,既掌握传统的操作技能,又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应用技巧,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教学是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使学生亲临工作一线,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可选择不同行业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要尽可能取得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给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五)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及多角度思维方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也有助于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学方法应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教学”的转变。会计教学方式应当由单一方式向多元方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甚至多向交流转化,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由重视记忆训练转变为原理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采用互动方式讨论、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他们的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给予重视,使学生在案例中领悟会计职业判断。教师还可将教学软件引入课堂,在教学中使用实物、图片等作为教学工具,这样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还可以配套使用财务会计软件,如用友、金碟等会计财务软件,讲完一部分理论之后,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软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这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六)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保障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是一种“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

高职会计专业的考试内容,应依据专业教学大纲和社会对会计人才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会计知识的职业能力考核,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应根据会计专业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建立一套灵活的、开放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对一些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可以既进行理论考核又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一些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则可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对于操作技能考试,还可以操作和口试相结合。例如,对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实训能力的考核以及对其校外实习的考核,教师应在检查实习作业、实习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通过提问或答辩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甄别学生对实习内容掌握和了解的程度,从而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分。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教师要时刻不忘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力和适应力及职业判断技能,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2): 10-12.

[2] 杨有红.二十一世纪的会计和会计教育[J].会计研究,2000(8):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