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幼儿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情商教育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例如:我校幼儿园全部幼儿都出生在农村.所接受到的东西不如城里的幼儿多.农村中好多庸俗.无聊的话语容易被幼儿带入园内传诵,行成顺口溜,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难改口语而流传下来.至于某些下流式的动作.有些幼儿也会模仿.甚至在老师面前也胆做作.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讲讲自己对洗手的看法,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我曾今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时,孩子看到地上有一根羽毛,孩子蹲在地上把玩,妈妈看到了就制止孩子“不要玩,太脏了”,孩子被妈妈拉着走时还不停的回头张望。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另外一对母子身上,那位母亲的做法是“你怎么发现这根羽毛的啊?你的眼睛真厉害,可是它太脏了,我们把它带回去洗个澡,让它变漂亮”孩子高高兴兴地带着羽毛回家了,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小玩具,不仅家长尊重了孩子还让家长和孩子有了一次亲子活动的机会。一件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种教育机制比较好呢?
4、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融合;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20-01
一、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
(一)基本乐理
在内容上,基本乐理具有音乐美学和史学、声学等内容,作为一种音乐基础知识,制定和总结基本乐理相关内容是建立在音乐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将基本乐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掌握,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影响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同时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基本乐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的学习,对于音乐才能和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①。
(二)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同基本乐理相同,它们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训练学生音乐技能等内容的过程中,主要靠学生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了读谱、唱歌和发声等内容。现阶段,我国在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在借鉴国外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听觉训练和视唱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两大内容板块②。
二、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分开教学。然而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发现,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对学科的深入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实行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方法,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学科,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结合理论与实际,实现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基本乐科,传统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强调,实际的音响内容被忽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同时还严重限制了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于音响效果的实际感受严重缺乏;视唱练耳课程则与基础乐理课程完全相反,学生能够对音响进行充分的感受,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直观的表达。因此,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课堂中音响效果的完整和准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经常能力的提高,长时间坚持下去,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更大的提高。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不再感到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两者进行互补,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只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更加注重学生表演技能的提高,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将二者进行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主动的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利用基础乐理知识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视唱练耳的技能,从而带动音乐表演能力的提高,形成更好的音乐审美能力④。
三、结论
近年来,我国不断针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努力,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当中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进行了融合,通过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金世余,马达.走向多维视角的基本乐科课程研究――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145-148.
②陈雅先.多维立体地开展基本乐科学术研究――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述评[J].人民音乐,2011(06):62-63.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26-0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的教育名言:我所谓教育就是指对儿童适当的习惯给与善端的培养;当把快乐、友谊、痛快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性质固然还不能明白;但一旦获得理性,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相和谐的,这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时,即是道德。古人尚且如此重视德育,新时期人们又如何看待德育呢?党的十关于最新的教育方针是这样表述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人都说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好做,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把农村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对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近年来,许多农村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许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照管的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而无法跟孩子沟通,孩子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处于一个自我形成的状态,无法得到较好地引导。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给学生带来思想与学习上的负担,生活上的冲击等,对学生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极大。一些父母自我改造差,手脚不地道,偷蒙拐骗锒铛入狱,给正在成长的孩子造成了心灵创伤。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在发展和适应方面就比正常家庭子女有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有90%以上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很多学校一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上了主课。有的学校第二学期很少组织德育活动。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直言:“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学校德育弱化会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班级成员间的分歧、财物失窃、打架斗殴、厌学辍学等。
3.农村小学生自身德育现状
由于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从心里产生偏科现象。部分学生还缺少基本的礼貌,爱说脏话、谎话、欺侮弱小同学,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的感受,自私、任性、集体观念淡薄,心理失衡现象严重,诸如嫉妒心理,虚荣心理,猜疑心理,反感心理等。
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人的全面发展依靠德育奠基
各类中小学都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中小学德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德育欠佳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个危险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小学生涉世之初,教育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什么样的种子,直接决定这孩子前途和命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脾气性格等尚未成型,可塑性非常强,在成长的黄金期如果忽视德育,“根正苗红”就是一句空话。就像一颗幼苗,当长出斜枝时就要及时修剪扶正,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靠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箴言深入人心,并内化为每一位社会主义公民的行动指南,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学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周会、晨会、队会等德育方式,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展览、班级黑板报等德育阵地对广大学生循循善诱,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真切感受到什么是诚信,做人不诚信有哪些危害;什么是友善,怎样做才是爱国、敬业;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3.良好的行为习惯依靠德育养成
一个没有道德品质的人就不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定有较高的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相辅相成的。恶劣的行为习惯其实来源于羞耻心的泯灭,因为羞耻心是道德的源泉。因此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培育羞耻心。寡廉鲜耻的人丧尽天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一个做了错事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到后悔、羞愧,就证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自己行为习惯的不当,就会下决心改正。一旦做了错事毫无羞愧感,自己认为合情合理,这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改正了。如当全体同学列队或集会时都保持安静,某位同学会不会在队列中大声喧哗?在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下一般是不会的。当某一位同学自控能力极差实在忍不住喧哗一声,就会遭到无数鄙夷的目光像利刃一样灼烧他,他就会羞愧难当,自动屈服,约束自己的行为。
4.卓越的情商依靠德育培植
【摘要】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没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重任。在自身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实现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国家确立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和以培养应用能力。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和流派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目标仍定在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的层面上,对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无太大提高,“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英语教学现状较为普遍。要扭转这种局面,特别是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就得从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抓起,要着眼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及与社会主义建设、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整体英语素质的提高。本文拟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英语学科特点,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为提高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的高职高专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阅读、翻译,轻听力、口语的现象。据笔者了解,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里,公共外语课均没有开设英语口语这门课程,有的甚至连听力课都没有开,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有机会学习英语口语。因此,全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生口语能力普遍很差,他们既没有机会学习口语,又没有环境练习口语,对于他们,要想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比上天还难,就更不知道什么叫口语考试及口语考试的内容、要求了。这样做的恶果是:学生只会看英语,不会说英语,难怪有人说我们的学生学的是聋子英语,是哑巴英语。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学英语,教师被动地教英语,英语课成了十足的阅读课、翻译课,英语完全失去了其作为一门语言的交流和交际功能。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失,他们不再像开始时那样主动、积极了,他们也不愿在课堂上发言了,这严重地挫伤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其负面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因此,在许多高职高专学生的眼里,口语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他们根本用不着它。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十分明确:取得过级证书。可是语言即言语。它是人类在日常的社会劳动中,为了实现彼此间的交流而产生的。它产生的原因和归宿都是为了人类思想、意识和情感的交流。语言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声音和基于声音的面部表情、体态的变化及手势等。世界上也有很多种语言因为使用人群稀少而得不到广泛传播,已经或正在走向灭绝,空留下一些像画似字的“死”语言,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保护和复原:但通过口头相传却流传下无数的故事和美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当然可以成文成书,泽被后世,然而其生命力如此强大恐怕与它被世界范围的人广泛说道和便于理解交流关系更大。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上使用得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它作为一种世界语言的地位是其它任何语言都无法取代的。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将英语列入本国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在因特网上、交流的信息,绝大多数是英语,如果你不懂英语,你就无法了解、获取最新的信息。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在你追我赶,蓬勃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一年比一年高,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渴望走出家门,到国外去看看,看看外国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可到了外国又觉得举步维艰,处处不顺;有的人想到国外去工作、探亲,可就是过不了语言关,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如果我们的高职高专学生学好了英语口语,他们就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他人带来方便,为自己创造机会。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我国旅游、参观、访问或工作,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懂汉语或懂得很少,生活、工作极不方便,如果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一批合适的外语人才,既方便了他们,又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找到工作的机会,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其次,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办厂,开展业务,合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的毕业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他们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多机会就会从他们的眼前一晃而过,失之交臂,那岂不可惜?英语口语的能力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能力。它既相对独立.同时又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毕竟口语表达时学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更不要说还得面对众多听众的不同反映而随机应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英语口语学习的含金量要比其他英语能力要高得多。而且在当前英语普及的前提下,做些英语题目,说些简单英语已经不足为奇,如果要体现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恐怕最好的衡量办法是看英语口语能力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目标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面对挑战,处变不惊。
关键词:英语角 口语 学生 活动
英语角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真正办好英语角活动有其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英语角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学习英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由于中小学一味侧重英语笔试的重要性,缺乏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怯于开口说英语。英语角作为学生自发组织,自发参与的活动,是喜爱英语、想要学好英语的同学们的乐园。在纯英语的交流中,同学们逐渐习惯用英语思维模式思考问题、进行对话,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二)英语角能营造校园英语学习的氛围
一所高校英语角规模大小往往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英语学习氛围的浓淡。英语角活动作为校园里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开展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使用英语交流的习惯,从而推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英语学习交流的队伍中去,营造出全校学生学英语的良好氛围。
(三)英语角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
热情是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课堂上种种因素的限制,同学们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学生常常会抱怨“哑巴英语”式的课堂教授模式。英语角将英语课搬到室外,让学生暂别枯燥的课堂,在活动中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通过安排一些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同学们逐渐在快乐的活动中“爱”上英语,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英语角能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课堂教学是专业、系统的,但45分钟的时间往往限制了教学的内容,因此要获取更多英语方面的知识还有赖于平时的英语交流和课外阅读,而英语角恰恰给了学生一个丰富课外知识的平台。英语角的随意性特点包含了人员随意性、话题随意性。因而在交流中,学生往往能从对方身上获取许多有关西方社会背景、文化差异、流行趋势等课外内容。
(五)英语角能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参加英语角不仅是学生的专利,也是老师丰富课余生活的方法之一。正所谓“教、学相长也。”老师与学生间的英语沟通交流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也能促进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与相互沟通。另外,开展英语角能够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结交更多朋友,帮助自己打开人际关系,学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二、当前大学英语角面临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英语学习方式早已不再单一:在线听力训练、在线英语交流、英语语音聊天室等等相继运营而生,加之学生对各种英语培训机构竞相追逐,使得英语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上英语角VS传统英语角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网上英语角的出现亦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传统英语角与高科技共同发展的结果。与传统英语角相比,网上英语角的优势、劣势在于哪里呢?网上英语角与传统英语角比,网上英语角参加自由度大,能交到更多朋友,时间更具弹性,信息及时,资源共享性大资料储备丰富,指导更为专业。但网上英语角缺少彼此互动,缺乏学习氛围,且需要硬件支持,普及性不够高,而且网络存在不稳定性等。网上英语角自由度大、时间弹性大的特点被肯定。连贯性与持之以恒正是一个人学好英语的关键与基础。传统的英语角可能会受到天气、地域、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许多人无法坚持参加英语角活动;而网上英语角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随时都可以参加,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但网络终究是虚拟世界,很难让人真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如面对面来得直接。此外,由于计算机是网上英语角的载体和硬件基础,因此只有在拥有计算机的条件下才能享受网上英语角带来的便利。
(二)英语辅导班VS传统英语角
如今社会上各类英语辅导班层出不穷,它们价格不菲,但学员报名之势却毫无退减之意。这不禁让人疑惑:传统英语角与英语辅导班相比究竟存在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呢?传统英语角与英语辅导班之比较,英语角能免费参加,省下开支,成本较小,且现场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口语水平,其互动性强,更易激发练习口语热情。当然,它的不足之处是 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传统英语角还是有着英语辅导班所无可替代的优势。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英语角的价格。英语辅导机构价格都在1000左右,而且不一定能够收到预想中的效果。但是英语角能免费参加,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心情,调节紧张生活节奏。同时,英语辅导班课时紧张,侧重笔试能力,加之学员人数较多,效果无法保证。此外,英语辅导班有如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因而缺乏应有的互动环节,学生可能产生听课疲劳;而英语角开放式的对话方式使学生间多了互动,少了上下级的听课模式,因而更易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当然,辅导班存在的一些优势也是英语角无法替代的,那就是辅导班的专业性指导和系统性、全面性的培训。英语的学习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如果缺少了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单纯依靠自己摸索,那么英语学习者就难免绕一些弯路;而英语辅导班的教师一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能够给予学生专业的指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自己的经验,恰好扮演着照明灯的角色。
三、开展英语角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英语角活动质量
既然英语角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扭转英语角下滑的趋势,提高英语角活动的质量便成为中心任务。
“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是英语角活动开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英语角活动质量的最佳方案。如何丰富活动形式呢?1.可以邀请外籍老师一齐加入英语角活动。外教作为专业教师不但能够纠正学生口语中的错误,还能对学生循循善诱,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自信心,如果组织者能够请到外教一起参加英语角,势必会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参加。2.可以举办假面舞会等集体活动吸引学生。假面舞会是国外传入的舞会形式,在双方互不知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交流英语,可以使学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紧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练习英语口语。但由于要成功举办一次舞会需要资金、场地、人员等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因此举办这样的舞会机会比较少。3.开展英语短剧表演等英语文艺演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短剧排演中同样能够练习口语,并且这还是展示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好机会。4.开展小型比赛,并且给予适当奖励。这也是丰富活动形式的方法之一,小型比赛如英语歌曲比赛、配音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活动方式,同学们可以在比赛中积累经验,锻炼自己。5.可以开展其他活动形式。例如:组织英语讲座、英语学习交流会等。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英语角关注度”是英语角活动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参与度。那么如何加强宣传力度呢?“开辟英语角专栏,及时传递最新活动信息,也可采用BBS、广播台进行系统性、循环性宣传,BBS和广播台都是不错的宣传手段,要学会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集思广益,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精确传递英语角活动信息。在寝室楼下、食堂门口张贴各种宣传海报是最为传统的方法。英语课上进行宣传是另一种选择。通过英语课科任老师,在课上进行宣传,那么英语角的知晓率会迅速上升,普及面也会更广,值得尝试。
“完善管理方式,确保活动组织严密”是英语角活动的重要保证,有助于净化英语角空气,使之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净土,因此只有在完善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下,才能将英语角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社团。
“鼓励教师参与,从而吸引更多学生”是开展活动的重要手段。英语角活动只有在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规模,确立机制。目前英语角活动基本是学生参加,教师很少会参加这类活动。如果组织者能够鼓励教师参与,一定会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这样教师有更多机会向学生传授经验,讲述经历,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讲述学习生活中的困惑。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物质资源充足”是活动开展的物质保证。举办假面舞会,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其中包含了服装、道具、灯光、影响等设备,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如果能够真正办好一次英语角活动,势必会激发更多学生参加英语角的热情。
“邀请其他兄弟院校联合开展活动”是扩大英语角规模的方法之一。将英语角活动搬出校园,与其他兄弟院校联手打造英语角能更有效促进资源共享、校区联动机制,在提高英语角知名度的同时,可以加强各校沟通、共创和谐校区。
(二)其他相关建议
1.真正实行纯英语交流,不流于表面。英语角是用纯英语交流的地方,这本是毋庸质疑的。但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心,难免会用中英文夹杂的方式进行交流。有一位被访者透露:“第一次去英语角时,不太敢开口说英语,因此复杂的对话就会用中文代替,而对方也没有提出反对。”长此以往,英语角就成了纯粹交友之地,导致英语口语提高不明显。
2.适当调整时间地点。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地点选择很重要。教室环境活动范围小,而且光线太亮,不易去掉学生的怯场心理,活动氛围也不好调动。我们可以将时间选定在周四晚,这个时间上选修课的人数较少,而且靠近周末,功课压力较小,活动地点选择在室外进行也许效果更好,室外进出活动地点也不易引人注意,容易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觉自如的氛围。可以找一个环境优美又比较安全的校园一角,比如绿色长廊之类的靠近教学楼的地方。这样,既安全方便,又可以吸引上下自习从旁经过的学生来参与活动。
3.持续开展活动。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英语角活动时间地点相对固定就尤为重要。如果活动断断续续,难免给学生以组织不严密,管理不善的感觉,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作用就很有限,只有在坚持开展活动的情况下,加上台阶式的学习模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音标教学;语言能力
一、现状分析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四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鉴于小学课程设置的原因,对英语学习关注不够。虽然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加入了音标的学习,但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准确,有些学生甚至无法自己去读单词,必须由老师教读后才会读。有一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导致英语汉语化的现象。若是像supermarket,interesting等多音节的单词,学生不知道依照读音规则来拼读和记忆单词,会给学生学英语造成一定障碍。
二、新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言知识五级标准里,对语音教学做了明确描述: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在日常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三、新教材安排
新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Study skills里,增设了音标教学,从单个因素到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以及语音语调进行了系统安排,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也正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
四、学好音标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学会音标有利于帮助学生预习生词
不能掌握音标,学生对单词的预习只能依赖于教师,学习缺乏主动性。一些学习工具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效果不一定好。掌握音标后,学生可以自主朗读,这既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学会音标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并记忆单词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达到“听其音而知其形,见其形而知其音”的效果。和汉语这种表意的文字不同,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和拼读知识,可尽快牢记单词,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忆更多的单词。
3.学会音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听不懂、说不出是学生学英语面临的最大问题。追根溯源,不能正确朗读单词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音标的学习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创新精神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81-01
创新是人类突破原有思想的局限,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的能力。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要贯彻创新精神,以推动素质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教育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思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灵活地以英语语言作为教学媒体,把新思想、新方法融汇于英语课程改革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主体性,不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是时展的要求
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英语的词汇日益增多,语法结构也在变化发展,它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基础,它早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时代的发展又使英语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英语语言优秀作品都凝聚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批能够灵活运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专业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娴熟地使用英语的高水平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对外政治文化科技交往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是时展的要求,它为我国在国际化竞争的浪潮中保持有利地位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是优化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英语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学生刚接触英语时会感到好奇,学习热情也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应试压力的增大,一些学生会逐渐的把英语学习当成负担,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当前,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另外,由于考试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非常少。这些因素导致了英语教学模式停滞不前,教学质量水平普遍不高。我们要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稳步前进,就必须在改革英语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发扬创新精神,寻求创新试点,实现创新教育。
三、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师自身具备创新精神是在英语教学在发扬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首先要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其次,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发现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会精心设计教学环境,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会发现预设的教学情节与实际教学状况是有出入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根据教学实际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下课后,教师通过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反思把成功的经验固定下来,作为今后教学的参考。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经过长期的锻炼,教师会在创新过程中得到成长。
四、在英语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要途径
1.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流活动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的问题,让学生在此范围内去探求不同的答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
例如,在初中七年级Unit 4 Where’s Amy?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Amy?”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这个提问会比“What do you think of Amy?”的效果好,因为后者太过笼统。在学生略读课文之后,教师利用挂图继续询问学生:“Where are they?”和 “What are they doing?”通过这些具体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场所、位置介系词适当的使用情形。
2.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自学是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努力缩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成功地学习提供服务,使英语教学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英语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还是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强调学生“have a try”,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鼓励学生要敢于“try”。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How to Be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Reading Provides Necessary Survival Skills》、《The Time Message》、《Controlling Your Concentration》等图书,指导学生如何依靠自己自学、怎样运用前后语境猜测生词含义、怎样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和安排时间、怎样调整情绪和集中精力等等。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陈出新,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通过英语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歇后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hinese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U Ling, LIU Hua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is one kind of idiom phrase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which is rarely involv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some of textbooks even not choice as teaching contents. But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fro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is a very good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1 以歇后语特点为角度
1.1 歇后语独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歇后语主要流传在老百姓的口头,所以与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有很多联系,其中蕴藏的传统民俗文化就更具独特性和丰富性。所以,歇后语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的重要载体,又是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第一,修辞美——歇后语语言生动,形象俏皮。巧用比喻:比喻可使事物形象描写的更加鲜明,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人产生丰富的美的联想,从而感悟其话语里的哲理。 如:“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妙用双关:前一部分都是隐语,后一部分运用谐音构成双关,表层意思引出深层意义,听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咀嚼再三,过耳难忘。如:“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善用拟人:运用拟人修辞法赋予动物、事物以人的情感,使语言俏皮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癞蛤蟆穿大红袍——只可远看,不能近瞧”。喜用夸张:歇后语除了较多运用以上修辞手法之外,还有意识地突出、夸大事物的情状,渲染事物的本质,将抽象的道理生动化,给人以非常真实之感,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第二,含蓄美——歇后语表意委婉,迂回曲折。“含蓄”是文学作品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审美目标 。古人有云:“文贵远,远必含蓄。”含蓄被公认为汉语表达的较高境界。歇后语深得含蓄委婉之妙,含而不露。在语言活动中,或前后都说,或只说出前半段,不说后半段,而要听者通过审美联想活动,从前半段中“悟”出后半段的意蕴所在。第三,凝练美——歇后语简洁明快,词约意丰。歇后语的语言形式高度凝练,简洁明快,用字大都保持在五六个字以内,很少有超过十个字的。歇后语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谜面,隐住后面谜底部分。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会造成一种突出的戏剧效果,不但强化了受话人对语义的了解,而且引出一种美妙的意境。第四,韵律美——歇后语讲究节奏,音韵和谐。在节奏上: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并不工整,不像成语那样整齐。前一部分有四字格的、五字格的、六七字格的,后一部分多为两字格、三字格或四字格,读起来前后呼应,自然流畅。在音律上:汉字有阴、阳、上、去四种不同的音调,在歇后语中,四种音调参差组合,平仄相间,犹如古诗词一样讲究音律,朗读起来有异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易诵易记,又富有音乐的韵律美。
2 以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角度
2.1 小学生需要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等。首先,对求知、认识需要。这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尤其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他们更渴求知识。这种求知的需要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其次,交往的需要。今天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基本上处于缺乏儿童伙伴的状态,但他们从内心来讲却很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谊,需要集体给予的温暖。
歇后语教学首先满足了小学生群体对知识,对认识的需要,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交往的机会,实际上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需要的特点。
2.2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景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又称交往内驱力,指学生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根据以上动机特点可知,教师合理的教学引导,同伴之间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语言学习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思维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鲜活的语言学习,来促进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特点,学生可以从歇后语学习和实践中可以较好地发展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歇后语学习和实践过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抓住机会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3 对歇后语教学实施的构想
第一,教师进行歇后语随堂教学。即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进行教材所编入的歇后语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入课外歇后语资源。小学生对歇后语这种鲜活的语言形式是非常喜爱的,教师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累歇后语,学习,理解,鉴赏,应用歇后语。
第二,学生自主收集,积累歇后语。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深入生活,收集歇后语。可以采用三种收集方式:(1)个人访问。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充分挖掘社会关系网,随时随地向身边的人征收歇后语,如长辈、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等。(2)小组采访。学生自发组成采访小组,以小记者身份主动接触周围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物、知识分子等,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歇后语。(3)到文化馆、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下载等方式拓宽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歇后语。
第三,开展歇后语趣味活动。可以采取各种活动形式,如歇后语主题班会,办歇后语手抄报,歇后语黑板报等。这类活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在正确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歇后语的积累和学习融入到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四,探究出适合小学生的歇后语校本课程,进行系统的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包括收集歇后语以编写歇后语教材,设计课程结构,建构歇后语课程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此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歇后语教学过程,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和完善,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既可以缓解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又可以使学生在开展歇后语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走入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并认识应用社会资源,同时也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 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
[2] 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 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5] 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关键词:旅游,英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
1.1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范畴。根据Jordan(1997)二分法的原则,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分支。而旅游英
语涵盖了职业和学术两个层面。笔者根据多年旅游英语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认为旅游英语与普通英语在教学原则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而在教学内容、方法上更应与学生将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旅游管理本身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各旅游企业也都从基层做起;同时它又具有涉外性质,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
1.2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学习旅游英语的主要对象是未来的导游,导游与游客进行交流,目的是引起游客在情感、观念及行为上的互动。游客对语言的理解会影响信息的传递,导游和游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双方互相沟通的障碍,而消除这种障碍已成为旅游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2.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
2.1旅游英语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手段。
学习旅游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外国游客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与他们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在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使未来的旅游人才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便成为旅游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涉外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更要求中西文化并重,使之有机结合,兼收并蓄。因此,文化渗透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1]
2.2中英文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2.2.1汉英文化中的俗语差异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汉英文化中俗语差异的比较是渗透跨文化因素的方法之一。语言交际的目的是文化上的沟通,而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化误解。例如,中文里的“东风”是指严冬过后,从东面大海吹来的和暖春风,是春天的象征,也有“有利的形势”之意。此外,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喻指“破坏爱情生活的人”,如在陆游的《钗头凤》中“东风恶,欢情薄”中所指。而英国的地理环境正好与中国的相反,由东面欧洲大陆吹来的是寒冷的东风,令人讨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那首Ode to the West Wind中所颂扬的“西风”则与中文中“东风”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人在形容女子红润光洁的肤色时常用“面 若 桃 花”,而 英 语 中 则 常 用 apple blossom(苹果花),或者直接用 peach(桃子)来指代。在象征远离尘世烦恼的世界时,我们常用“世外桃源”,而英语中 lotus land有同等意义。又如,英文中 heath(石南)是英国特有的生命力非常强的常青灌木,代表顽强的生命力之意,而在中国则用松树表示此意义。这些英汉俗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其中的差异并能灵活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2.2.2灵活运用典故和俗语处理翻译问题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典故和俗语来处理翻译问题是渗透跨文化因素的方法之二。典故和俗语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是社会文化和民族情感在语言中的浓缩。虽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俗语和典故,但是总体来说人类的文化是相通的,所以熟练和创新地使用这些典故和俗语是减少文化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翻译“中国美女西施”时,如果只是译成“Chinese beauty Xishi”则显得单薄、平白,对于没有此文化背景的人来讲,如果不加入一大段历史故事介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在情感上的认知的;而译为“A Chinese Cleopatra”,西方人就会很容易理解,因为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女王是西方人熟知的通过美色控制权力的人物。这个翻译虽然在意境上不能完全重合,但只需稍加补充就能快速达到交际功能。又如,翻译中国名酒杜康酒时,译为 “Dukang,a Chinese Bacchus”,因为Bacchus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这样就能非常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熟悉英语典故“Barmecide feast”的人,就会知道它所表达的意境和中文里的画饼充饥是一样的。中国人常说的“富不过三代”,直接用英语谚语“The father buys, the son bigs, the grandchild sells, and his son thigs”就非常贴切。又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英语中就有两种谚语可来表达:“The finger that touches rouge will be red”和 “Keep good men company and you shall be of the number”。由此可见,掌握英语中的典故和谚语并在翻译中灵活应用,是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3.教学中增加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互相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2]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中文素养,增加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经典书籍的双语阅读量;培养学生对于汉英文化中俗语差异的比较意识;加强学生灵活应用典故来处理翻译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教学中增加文化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1、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学生的专业及职业需求,教学内容与方法应以此为基础。应以听、说为主,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旅游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提高专业阅读和翻译能力。
2、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 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
化视野。[3]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与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忠.浅谈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