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

第1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 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 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19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00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 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 加速生态建设,2017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18年2800亩,2019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 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 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 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 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 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 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 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 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 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 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第2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察北管理区紧依207国道,张石高速纵贯全区,交通通畅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物产丰富,农作物特点明显,山药、莜面享誉全国,走向国际。草壮水美,畜牧业发达,乳业产业集群化。夏季凉爽宜居,是南方人避暑的理想圣地。宜居、宜业、宜游。

一、建设特色小城市 留住最美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国家通过培育特色小镇、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推进城镇化建设,让人们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也能在山水田园中放松身心。可以预见,即将跃然纸上的,是一幅城镇之中的山水画。

二、挖掘自身优势 塑造独特品牌

“特”在品牌意识。特色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带有其独特的品牌印象。通过品牌的打造,使得特色小镇的“特色”更加深入人心。

“特”在文化底蕴。文化特色是小城市的灵魂,不媚外、不随众,尊重现有格局,顺应地形地貌,融入山水要素,彰显高低错落,传承生活方式。

三、产业兴百姓富 实施乡村振兴

把本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牧”,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北方地区生态农业颇具特色,有着筹建农业类“绿色小镇”的独特优势。以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绿色果蔬贸易和特产经营为特色,以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产业支撑,以周边旅游景区为配套景点,打响生态绿色小镇的品牌。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注入“生态”理念,赋予小城市生态旅游功能。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第3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西方,与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我国乡村旅游真正的发展并被市场所认可是最近10多年的事。

乡村旅游指的是以乡村生活、乡村风景、乡村习俗、乡村文化为载体的一种融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休闲型、娱乐性、度假性为一体的旅游方式。该方式往往以农村老百姓为主要经营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通过旅行社组织或自驾游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

苏州市乡村旅游起步于9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本世纪初期,振兴于十一五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各级旅游及涉农部门的辛勤努力下,通过政府推动、农旅结合、村镇互动、农民参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喜人态势,走出了一条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互动发展之路,乡村旅游已成为苏州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苏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1.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苏州市“三区三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和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区三城”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乡生态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纽带,能起到很好的串联作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引领乡村旅游规范化、品牌化、品质化建设,从而助推文化旅游城市和最佳宜居城市建设。

2.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这为乡村旅游发展赋予了新内涵、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

3.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苏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008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苏州成为承接世博效应最好的城市,旅游业三大指标远远超过预期。在这个高平台上如何突破,就需要以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为主线,实现古城旅游再提升、新城旅游再培育、乡村旅游再推进,推动全市旅游业整体升级、跨越发展。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上升空间较大,潜力无限、前景广阔,随着人们追求自然、崇尚休闲意识的增强和散客时代的到来,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乡村旅游发展有序管理的几点要求

1.要处理好规划引导与有序发展的关系

当前,苏州市给区县乡镇对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性高、投入大,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引领性的乡村旅游区点,特别是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新农村发展思路,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为乡村旅游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提供了很好借鉴。旺山、永联等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并进的新路子。面对这样的良好态势,要继续巩固和不断完善,坚持统筹谋划、有序发展、合理布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切实解决乡村旅游景区点粗放型、同质化问题,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要处理好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的关系

项目建设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如何把项目转化成产品需要深入研究和精心包装。乡村旅游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以重视、甄别和遴选。任何一个旅游项目只有经过包装、转变为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才能健康长久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需要立足实际、统筹谋划,认真梳理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和建立项目库,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开发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同质竞争,要做到仔仔细细深研究、扎扎实实抓策划、认认真真搞开发,努力以新项目创造新亮点。要把已经形成的、具有影响力的产品,抓紧编排和设计精品线路,进行有机串联,以新特色打造新品牌,以新品牌培育新优势,打造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形成互补并进的经营格局,尽量延长旅游产业链,切实提升乡村旅游产品高附加值。

3.要处理好规范管理与强化服务的关系

当前,苏州市上下正全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旅游标准化工作其实质是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苏州市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施行的省级乡村游标准正是苏州经验的推广,《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引领企业及从业人员诚实守信服务起到了很好效果。

第4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区共辖**个街道,涉农的有**个街道,共计***个规划村,北部主要集中在***沿线,南部分散在山区街道。其中,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有**个行政村,占***;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有**个行政村,占***村;搬迁撤并村**个,占***;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占***;乡村振兴示范村**个,占***;其他村庄**个,占***。这些村的村内道路多数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修建时没有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农户院落内产生的污水散排到道路上,致使污水漫流,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身体健康;排到道路上的污水径流后,或积淤在坑塘渗透蒸发或直排到临近河道和水库内,对小清河、水库和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部署及目标要求,**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美丽乡村及***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先期启动了***个村的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计划自****年起至****年,分四期完成***个村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根据分期分批、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期、二期**个村的管网部分于****年实施,主体已竣工,目前进入收尾阶段;一期、二期入户部分已完成四个村;一期、二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现已完成**处;三期实施**个村,正在实施的有******三个村,其余村管网将于****年完成;****年底前完成四期剩余**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目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竣工已开展污水收集治理的有**个村。按照规划,经过2至3年的治理,**将实现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为全区域水生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自身实施难度大。一是农村污水排放量不稳定。从目前**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污水水量随季节变化、特定时间激增等排放特点。二是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整体规划,院落建设参差不齐,管网铺设时,开挖水泥路面多,涉及农户也多,管路走向复杂,施工难度大,群众工作难做,要按要求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的80%以上有一定难度。三是庭院内污水收集管网情况不统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主要实施庭院外收集管网建设,已经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好。没有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差。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改厕项目,厕所污水以街道为责任主体外运处理,没有接庭院外污水管网,对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四是施工进展缓慢。该项目主要污水收集管线施工现场多为背街小巷,施工工作面狭窄,施工准备、劳力计划、机械设备调换等均受到极大影响。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目前,**农村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燃气入户、厕所改造、供水提升和污水收集等。区域内多项目交叉,政策要求又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影响,重复施工,协调难度很大。施工中,项目需迁移的地下管线的拆除与恢复,临河一侧各主管线的横穿对接,挖掘已建成的道路与交通部门的协调配合,村庄内因巷道狭窄需进行的人工挖掘与恢复,特殊情况导致管线及管位位移需要的申请与变更等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污水部分已经实施的管网多为合流管网,管径小,淤堵严重,建有合流管网的背街小巷因道路狭窄已没有空间再新建污水管道,再加上该项目至今未能验收,致使涉及这些项目的户内污水无法收集到村庄主管道内。

(三)施工环境具有一定制约性。根据现场情况及设计方案,部分村庄设计采用村内化粪池,小型一体化设备和庭院式人工湿地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因其建设位置距住户较近,村民以污水治理池里的污水会散发臭气易滋生蚊蝇为由,不让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村民老旧房屋村舍墙体会造成下沉裂缝等影响,涉及村民夸大损失,漫天要价,影响施工。部分施工设计不符合村民的主观愿望,农户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施工。一些群众因对该项目认识不足,理解上存在偏差,阻挠施工。个别村村“两委”不团结,意见不统一,对项目不支持,导致工程队迟迟不能进场。这些因素的存在,挫伤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难度,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四)财政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随着物价、务工人员工资的飞涨,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保障。因前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再加上具体的项目施工单位不具备应有的垫资施工能力,“等米下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影响了施工进度。第三期户外项目资金虽得到解决,但户内污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还没有着落,至今无法动工。只解决户外管网建设,不解决户内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就不能彻底完工,农村污水就不能全部收集,国家、省、市部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就不能圆满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针对**农村多个项目存在施工内容重叠,重复施工现象,不但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相互影响工期,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建议***统筹管理各个项目实施单位,科学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协调推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在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民生项目。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群众观念。该项目虽为公益性惠民项目,但由于施工场地均为村内道路,施工过程中管网铺设对群众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职能部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齐力推进治污的态势;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和示范村带动等形式,让村民感受到治污的好处,并从节水的角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让群众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源头排放。

(三)加大财政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村庄较多,范围较广,资金缺口大,如不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要统筹协调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实施中相关职能部门作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

(四)优化设计方案,规范项目建设。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严格项目管理,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的方针,依据“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管理简单”的设计理念,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严格项目施工质量及进度管理,合理建设、避免浪费,做好项目督导检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顺利竣工,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第5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生态林业是在某一区域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起来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当代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

生态林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适应性广的现带林业经营模式,同时又以我国传统林业中具有生态萌芽的东西为起点,易于取得实效。在这一点上,生态林业为现代林业发展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统一的矛盾。这正是龙口市大力发展生态林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差距

有些乡镇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是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不系统,进度不快,法律保障落实难,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达到全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二)缺乏统一规划

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和相关产业综合考虑、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三)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少

一些地方的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者虽有林业站,但是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四)资金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去多是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造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物价不断上涨,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三、关于生态林发展的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提高认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

生态林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各乡镇生态林建设必须服从全市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做到“全市一盘棋”的布局局面,实现总体利益最优化、长远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其次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重视科技,搞好试点

增加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员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增加林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加速先进适用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要深化科技服务,市、区县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要与项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示范点、示范片、示范林带,引导农户象种庄稼那样种树栽竹,象管庄稼那样管林、管竹,大力提高生态林业经济效益。

(三)加强资源保护,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态林工程的实施,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保护面积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严。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野保、纪检等执法、执纪部门的作用,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要强化监督,规范执法。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惩处,确保森林资源、林区社会治安安全,为我市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林建设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措施的正确制订。寻求造林和作者,允许承包经营转让,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尊重承包者的经营自,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经营者特别是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实行以国有林业和集体林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经营分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林场和股份合作林场,兴办绿色企业、专业户造林、合作造林、联营造林及股份制造林。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林,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五)引进技术人员,充实技术队伍

第6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以煤补农”是*特色的“以工补农”,因为我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企业或非煤企业,反哺农业唯有依靠煤炭企业。“以煤补农”总体说是一个农业投入问题,其内容就是将我县部分煤炭收入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煤农二元结构”问题。

1、产业带动。就是依托煤炭企业去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倡导鼓励煤矿企业“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一矿办一企,一矿带一业”,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格局。郑村镇湘峪村办煤矿,连续几年,几乎把煤矿的所有收入都拿出来,共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搬迁民居、整修城堡、修建广场牌楼、停车场等,使明代建筑“三都古城”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加丰镇仅87平方、公里面积,境内有年产几十万吨到l000万吨大小煤矿十座,是矿井最密集的地区,他们把“以煤补农"资金捆绑使用,扶持非产煤村,积极发展畜牧产业,扶持建立了养猪、养鸡、养羊等四个养殖园区。卧虎庄村20*年投资350万元,成立惠丰科技养殖公司,生猪饲养量4000头,年出栏一万头。上坪村鸡场养鸡1.5万只,年销售土鸡蛋18万斤,年收入l*万元。全国十佳小康村之一的长畛村,依托村办煤矿,兴办第三产业,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龙城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搞得十分红火。端氏、加丰、侯村等l3座煤矿建立坑口瓦斯发电站,在给煤矿增加收益的同时,也给附近村民送上了洁净的生活用气,全县目前约有8900户居民使用了煤层气。其中加丰、郑村等3个乡镇18个村3600户农民免费用气。

2、兴办公益。就是鼓励煤矿企业出资捐款参与农村交通、供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文体、卫生、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全县煤矿用于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累计约1亿元左右。郑村镇20*年利用“以煤补农”资金,投资6000余万元,修建了贯通全镇的一级出境公路,平坦宽广,标准高,水泥铺面,质量好。今年,又投资400万元,动工建设覆盖十几个村,涉及数千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侯村、夏荷、永安、长畛、五里庙等产煤村,从煤炭收入中拿出不等资金,采用不同形式,补贴移民新村建设和农民住房建设,这些地方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统一标准,统一格调的农民新居气派大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中村镇的所属煤矿,近年来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各村的绿化、美化、整修等工作,这些举措,改善了生态环境,尽到了资源型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结对帮扶。就是引导煤炭企业跨区域与无煤乡村结对子,开展“一矿帮一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县共有246个行政村,其中有煤矿的村仅35个,就有200余个村既无煤矿,也无企业,这些纯农业乡村,基础条件较差,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以“穷富结对,企村联姻”的办法,采取“协商自愿,循序渐进,结对帮扶,互利双赢”的形式,鼓励引导煤炭企业自选区域,自择项目帮助纯农业乡村发展经济。郑村镇半峪煤矿近几年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在固县乡云首村和当地联合办起了“万头”种猪繁育场和“万头育肥场”两个大型养猪厂,无论规模技术和效益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带动了柿庄、十里等五个乡镇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4、基金助弱。就是凭借煤矿企业的资金优势,建立“扶困济弱”的帮扶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学生就学、特困人群救助、残疾人员帮扶、农民大病医治、农村老党员和卸任村干部补贴等方面。据县煤炭局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年,全县煤矿用于助学方面基金约260万元,用于特困、残疾人群救助资金约380万元,用于社会赈灾资金约2000余万元,对工龄达一定年限的农村干部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都有一定数额的补贴。凡有煤矿的村,对本村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给予1000—2000元奖励,对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500—600元补贴。

二、在煤矿整合过程中“以煤补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煤炭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煤炭属一次性能源,总有挖完的时候,所以煤炭企业一般都会经历起步一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我县煤炭产业,真正起步还没几年,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兴盛阶段。正处于上升时期,今年以来,根据《山西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走势及我县煤炭企业的目前情况,不仅以“以煤补农”受到冲击,煤炭产业自身都受到严重影响。具体是:

1、煤炭企业面临产业整合的考验,开工不足。我县44座煤矿中,除5座县营煤矿2002年改制外,其余39座,乡村煤矿(占85%),普遍存在起步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办),规模小、产能低、设备差“先天不足”的缺陷,绝大多数因整合而关闭,煤矿数量锐减,开工严重不足,春节后几乎没有生产。从09年省政府制定的煤矿复产条件看,安全门槛空前提高,一些持有“六证”的煤矿也因短期内整改无法达到复产标准而放弃复产念头,即便有条件有信心整改也因无法预测未来整合的政策变数思想动摇。目前全县44座煤矿仅复产7座,占生产矿井27%,还是最近才批准生产。煤炭企业有波动、有担心、有牢骚、有怨言,似乎前途未卜,既影响了有煤矿的的乡村“以煤补农”工作,又暂时影响了全县的财政收入。

2、煤炭经济呈现减收下行压力,出现亏损。煤炭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可谓“一桩擎天”,煤矿数量减少,煤炭产量下降,势必出现行业亏损,最终会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据业内人士称,去年全县年产煤500多万吨,今年半年时间即将过去,估计全县煤炭产量很难达到400万吨,减收三成已是定局。原来依靠煤矿支撑和发展并且相当富裕的尉迟、加丰、五里庙等产煤村,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车辆封存停驶、欠费造成停电,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全依靠煤炭经济维系的县级财政到底会受多大程度的波击,恐怕在后半年至年底就会显现出来。

3、“以煤补农”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以煤补农”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有范围、区域限制,时间不长,受众不广,分布不均,但毕竟还是惠及了一些地区农村和一方百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乡村煤矿在“以煤补农”方面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它除了按政策规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利税后,所有收入基本上都用于了“补农”,没有过多的消耗和“跑冒滴漏”,较之其它形式的“补农”效果更明显。但在整合过程中,恰恰是乡村煤矿这一块受影响最大,煤矿企业自身难保,“以煤补农”不会不受冲击。产煤乡村一下子可能“由富返贫”,新农村建设缺乏动力支撑,可能中途停滞;农村富裕劳力失去就业岗位,农民增收困难;靠煤炭带动的其它产业如运输等也会受到影响;“以煤补农”工作失去财力源泉,会举步维艰;财政收入成在煤,败也在煤,会出现大起大落。我县“三农"发展面临潜在危机,甚至诱发不稳定因素。

4、产业结构必须面对调整的痛苦挟择,应尽早谋划科学发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多元化的,如果只靠一种资源一个产业去支撑,不仅是危险的,而且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县产业结构中“一业独大”、“一柱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全省产业整合的大趋势,不能在“危”中寻“机”,果断转身,发展煤炭的接替产业,很容易使经济发展由大起走向大落,出现“经济衰败,财政崩盘”。当然,一个产业在最赚钱的时候要放弃,去寻找另一产业去创业发展,是会很艰难痛苦的。但煤炭产业调整的大政策,大走向,整合重组的大趋势、大格局迫使你不得不去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是早调整还是晚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提前调整还是滞后调整,是局部调整还是全方位调整,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浴火重生”的痛苦抉择。

三、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近年来,县乡村都出台了“以煤补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煤矿企业服务“三农”搭建了一个平台;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一个载体;为企村共建新农村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说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政府对企业的硬约束,那么“以煤补农”政策机制则颇具可持续发展的软效应。为了使煤炭产业在整合中健康发展,引导煤炭企业积聚更多的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积极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1、要加强政府引导。“以煤补农”的前提和基础是兴煤稳企,没有煤炭企业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以煤补农”的财源动力。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政府虽不是主体,但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在当前煤炭企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帮助煤炭企业寻找接替产业,支持它们投资发展非煤产业项目,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逐步走向经济多元化。我县煤炭及其延伸产业是在全县人民及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多年努力做出重大奉献和牺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议省政府对*这样的重点产煤县当前煤炭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和波击的情况,予以关注,可否从非煤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和引导*县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煤向非煤产业的平稳过渡,避免县域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第7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一是搞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离、稳定放活”,就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核心是实现“两个保护”,就是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好耕地,深化农村,必须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要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具体细化和界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权责、权益,从制度上强化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确保农民能顺畅行使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等权利。通过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扶持具有较高农艺技能、信誉好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技人员,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纳更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促进品牌农产品发展。扶持务工返乡人员发挥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农业创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兴办规模较大、标准化较高的农业基地。财政应对农业规模经营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奖励。金融部门应采取农业贷款贴息、村民联保互保、土地经营权担保等形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强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全农机服务网络,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强化农村金融创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形成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加快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建立健全乡村经营服务体系,确保服务农业接地气、连农民、高效率、强农业。

四是强化粮食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确保种粮务农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并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在财政政策上,千方百计扩大盘子、增加投入农业总量,优化资源财政整合;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在金融政策上,推进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探索金融支农的有效途径。在价格政策上,综合考虑农产品供求、农业生产成本变化、农民生产收益以及物价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分类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要重点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大种粮务农的转移支付,使补贴和投入的增量倾斜给真正规模种粮者,或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提供支持。应通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等,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保险全覆盖,降低种粮务农的风险成本。

第8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去年12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是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即每个县有一个省级领导定点扶贫,一个有实力的部门帮助扶贫,一个重点企业参与扶贫,每年省财政拨付一千万资金专项扶贫)的思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38位省领导带头到联系点开展扶贫工作,各市、县领导也明确了各自扶贫联系点,落实了帮扶责任。对口帮扶领导和部门、企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尽心尽力帮助发展,对口帮扶的县、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了新进展。

二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全省落实了181个省直单位和110个省属单位定点扶贫,市县两级完成了部门单位定点扶贫组织实施,实现了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积极争取中直单位的支持,实现了21个重点县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全省动员和组织了10万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结对帮扶贫困户10万户。启动了2012年爱心包裹项目,1万余名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得到爱心捐赠。

三是扶贫攻坚重点工作有效推进。编制完成了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3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稳步实施。支持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3.8亿元、整村推进扶贫资金3.4亿元已安排下达。扶贫移民搬迁进展顺利,84.7%的年度搬迁计划对象得到落实。“雨露计划”培训人员2.0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7%。其他各项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深刻领会中央决策精神,准确把握推进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去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包括罗霄山区在内的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予以重点支持;今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两项重大决策,明确了新形势下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天参加会议的38个县(市、区)都属于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这些地区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加快推进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是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迫切需要;是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

(一)明确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力争通过2到3年的努力,使原中央苏区和特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县域经济实力有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有明显优化、自我发展能力有明显增强,为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攻坚目标、根本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扶贫攻坚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要把握好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扶贫攻坚,促进片区加快发展,使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先行先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三是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协调。四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五是坚持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大国家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明确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结合省里实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扶贫攻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9篇: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范文

关键词:绿色产业 山区经济 梅州市 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06-03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总面积大约占到国土面积的2/3,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对于发展山区经济,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实施了很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总的来说,仍缺乏从总体上对山区进行战略性规划和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如何在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山区经济,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要么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么就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由于山区的贫困落后、经济欠发达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循环关系,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必须探索出一条能够发挥山区资源禀赋优势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为研究样本,该市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广东省东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土地面积的86.7%,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77.88亿元,梅州人口、土地分别占广东的6.11%、8.9%,但GDP总量仅占广东省的1.34%,人均GDP只有11600元,仅及广东全省人均GDP的30.86%,是一个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梅州市正面临着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和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作为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的梅州,面临山区发展战略抉择,探索一条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对梅州乃至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全国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绿色产业的概念界定

对于绿色产业的概念在理论界展有不同的看法,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陈飞翔、石兴梅认为,从狭义的角度看,绿色产业指直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产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被广泛接受,派生出直接从事环境保护活动来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和产业,如,在美国,许多州把资源再生利用一类的产业称为绿色产业;从广义的角度看,绿色产业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既包括狭义的绿色产业,还包括其它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即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中对环境友好的产业。胡援东、揭益寿认为,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类其它生活用品等,由于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事物在国际上都冠以“绿色”,为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因此,又称“绿色产业工程”,它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刘小清认为,绿色产业也称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绿色产业旨在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又有实用价值的新兴产业。曾建民认为,所谓绿色产业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活动并能获取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产业群体。它应包括环境保护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技术产业、绿色旅游产业、绿色农业产业、绿色服务产业和绿色贸易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

尽管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绿色产业的统一概念,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绿色产业与环境密切相关。所谓“绿色”,是“环境保护”或“无公害、无污染”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解释,“绿色(Green)”意味着自然的、无污染的状态。所谓“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在市场上表现为这些企业的相同或相近的经济活动,表现为需求指向相同或相近、技术特征相近、生产对象相近。

由此,本文将绿色产业定义为:是指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应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增进人类健康,有利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讲,一切传统产业中,凡实施绿色技术改造、采用绿色科技创新、其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有益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产业,都可以进入绿色产业之列,其外延包括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旅游、绿色医药及环保工业等等。从特定意义上讲,所谓绿色产业是指一切依托于生物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而且其产出物是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的产业。

二、梅州市发展绿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1.产业发展定位不清,绿色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招商引资急功近利。欠发达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迫切希望通过发展大工业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招商引资冲动,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出现“饥不择食”的现象。当前,广东省正在实施“双转移战略”,政府在引导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很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而不少县区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并没有加以甄别,有急功近利发展经济的倾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其次,在当前梅州市绿色产业中,绿色农业所占份额较大,绿色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绿色工业则发展缓慢。由于梅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较大,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104.75亿元,占比为21.9%,其中的大部分可以归为绿色农业范畴;绿色服务业中的主体是绿色旅游业,2008年旅游总收入为46.4亿元,主要来自于绿色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的贡献;而绿色工业的贡献值却不到GDP总量的5%,绿色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2.经营者对“绿色”意识淡薄,尚未摆脱对传统观念的束博。其一,企业对“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淡薄,对绿色品牌优势缺乏认识。主要表现在: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认为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只是一种口号和宣传,花了钱,但不会带来多少实际好处。目前,梅州市的绿色产品生产者和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且缺乏比较成熟的品牌运作方式。除少数企业实施了品牌战略外,大量的绿色产品由于没有注册品牌或者缺乏品牌优势,虽然产品的品质优良,但产品的知名度有限,市场占有率低,造成绿色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

其二,农民、专业户对绿色生产和品牌意识不强。农民、专业户进行生产时,仍然是重量而不重质,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对依赖性很大。所以当发展绿色产品生产与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发生冲突时,农民为提高产量仍然施用它们,却放弃生产绿色产品应遵守的规程,例如梅州市的主导农产品――梅州金柚的生产,在90年代后期就凸显这一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了持续多年的金柚销售市场萎靡不振。

3.绿色投入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绿色投入欠缺。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产业具有正的外部性,非绿色产业具有负的外部性。绿色产业对产业本身及他人有益但与非绿色产业相比,其生产成本要高得多,如要求对绿色品种、绿色资源、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等进行投资。因此,客观上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优惠等政策,而目前梅州市在资金倾斜、科技投入、价格保护方面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扶持措施,没有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作用力小,措施乏力,从而制约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使绿色产品开发者的生产热情没有充分发挥,各地的绿色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绿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没得到充分体现,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绿色投资渠道单一。从梅州市绿色产业的目前投资渠道来看,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和私人投资所占比例较少,还未形成多渠道的投资方式。这种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狭窄资金来源渠道,既无法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巨额的资金需求,又不能给企业以激励和约束,难以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目前,梅州市绿色投资大部分投向环境污染治理,而且基本上用于末端污染治理,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4.缺乏绿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绿色市场开发相对滞后。绿色产品品牌化和绿色龙头企业规模化是绿色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必经之路。但从梅州市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企业的现状来看,缺乏拉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龙头企业和绿色品牌产品。还达不到“保护一片水土,振兴一批企业,富裕一方百姓,拉动一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目前, 梅州市除少数企业和地区实施了品牌战略外,大量的绿色产品由于没有注册品牌或者缺乏品牌优势,虽然产品的品质优良,但产品的知名度有限,市场占有率低,造成绿色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在这种局面下,绿色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绿色产品专业流通渠道、营销网络的建设滞后。一般而言,绿色消费以绿色营销为前提, 绿色营销反过来又会带动绿色消费。而目前,梅州市还未建立一家绿色产品市场和销售网络,主流零售业还未加入到绿色产品的销售体系中来,还未建立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畅通渠道,大多数绿色产品只能通过普通流通渠道进入市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影响绿色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绿色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三、构建梅州市绿色产业体系的思路

从绿色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和区域看,各类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生产水平、技术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效益及需求程度的差异很大。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市的梅州市,应该重点发展那些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产品和技术。

1.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梅州山区山清水秀,空气、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较好,水土污染程度低,对于发展环保型绿色农业有较好的天然环境。同时,梅州市是农业大市,部分主要农作物生产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上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梅县金柚种植面积28.6万亩,总产量达29.7万吨,种植规模和产量上位居全国同类品种第一位;梅州茶叶种植面积16.84万亩,总产量1.08万吨,占广东省1/5,位居全省首位,梅州市发展绿色农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资源状况,应重点发展壮大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主导产品,打造广东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

在巩固和继续推广小庄园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必须按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大胆试验,创出各具特色、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目前的实践基础条件,今后应重点发展六种模式:(1)运用立体种养技术的多层利用型模式;(2)实施林业持续发展的自净型模式;(3)以建设生态村为主的循环利用模式;(4)以建设生态果、油、茶园为重点的综合增值利用型模式;(5)以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的复合经营型模式;(6)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绿色旅游型生态模式。

2.着力打造绿色高新技术工业。当前,梅州市的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农业是属于弱势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对当地的经济拉动力小,要根本改变山区经济的落后状况,没有高附加值的工业发展是难于实现的。笔者认为,梅州经济的崛起,关键在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高新工业。根据梅州市的资源禀赋状况,可以选择生物医药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两个子行业作为绿色工业的龙头。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作为原材料,产业链条比较长,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这类绿色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够拉动绿色农业的大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链。

目前,梅州市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已经有所发展,但除了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规模化企业以外,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显著,难以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笔者认为,生物医药业应该作为梅州市主导产业的首选,依据是:(1)生物医药属于新兴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价值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逆市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440亿元,同比增长21.18%。近8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复合平均增长率为20.45%,比全球药品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长,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大。(3)梅州市具有良好的南药种植基础,区内拥有药用植物785种,蕴藏量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主要种类有50多种,农民有种植南药的传统,同时,区域内已经有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嘉应制药股份公司、新南方青嵩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有实力的生物医药公司进驻,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吸引国内、国际知名医药生产巨头进驻,以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3.发展以绿色生态环境和绿色农业为基础的绿色生态旅游业。梅州山地丘陵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70.6%,境内有48个自然保护区和60个森林公园,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绿色农业发展良好,特别是小庄园和三高农业发展规模大、水平高,享有“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誉。梅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景观资源,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既有以阴那山、天柱山、七目嶂、王寿山代表的花岗岩、变质岩山地旅游景观,又有以五指石、南台山为代表的丹霞山地景观等,还有古朴、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客家文化。优越的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地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梅州市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业的良好资源。

开发策略方面,应该遵循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以旅游需求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生态农业和地域文化为基础,对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科学的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在农业观光旅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旅游农业产品开发中,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提升挖掘,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保持乡村旅游的原真性,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四、梅州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梅州市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梅州市绿色产业的发展:

1.加强生态建设,营造绿色环境。绿色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和基础。没有绿色环境,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绿色产业就是失去了立足之地。千万不能一味强调发展经济去“征服自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掠夺性开采开发自然资源。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梅州市重要的比较优势,无论是发展以生物医药业为龙头的绿色工业,还是发展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绿色服务业,都必须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现有绿色环境资源,禁止乱采滥挖行为。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使农民自身的经济目标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提高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施行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同时要控制和减少水、空气的污染,制定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执行“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制度,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更新观念,树立“绿色”意识。目前在我国,整个绿色产业的创建和开发,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者、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了解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性,并把提高环保意识、生存意识、生命健康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并促使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把绿色产业列入优先发展地位,引导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针对广大公众对绿色产品的消费意识淡薄的现象,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绿色”品质的宣传,传播绿色消费知识,及时将企业提供的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信息迅速传递给消费者,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重视,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进行绿色消费的自觉性,并产生购买欲望。加强对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让他们知道绿色消费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健康的、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为启动和加速梅州市的绿色产业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

其次,提高企业对发展绿色产品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推动和普及绿色生产的意识,诱导企业敢于投资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对非绿色生产企业提高税收和排污费,从而促进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政府的绿色发展意识也不容忽视。要建立环保教育和宣传制度,将环保知识引入教科书,对各级干部实施环保知识轮训。还要建立领导干部环境考核制度,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环境目标责任制,并作为政绩加以考核。以便于指导生产者和消费者,树立和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

3.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加快梅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梅州绿色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的投入产出机制、科技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国内外的开发,广开筹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支持绿色产业的绿色经济。同时各级政府应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行业界限,通过制定和实施工商、税收、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实行“一条龙”服务,营造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创造广阔的空间。

发挥高新技术是绿色产业生产、加工中的主导力量,而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管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要把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一是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二是在有关的高等院校增设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

4.培育绿色龙头企业,推进绿色产品名牌战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品牌化决定了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因此,要打造梅州绿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政府推进和市场引导促进绿色产业集团的形成,鼓励企业以资金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和联合,培育绿色龙头企业,增强绿色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促进”的品牌推进模式,进一步完善品牌扶持、奖励、培育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等,以品牌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推进“绿色名牌产品――绿色龙头企业――绿色产业”联袂互动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红,陈新川.中国绿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5(12)

2.梅州市统计局.梅州市统计年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