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二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
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
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
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最后,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实质上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联系,并且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走以工厂为企业组织典型形式、以机器大工业为基本特征的近代工业化之路,还是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走以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它们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我们今天走市场导向、产业系列、农工商一体化、经济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还是过去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实际上都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1.新型城镇化定义。新型城市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比较丰富,全面,不仅是从单一的层面来分析把握,而应从其共性及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这是新的城市化特点的一般意义;此外,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不同形式的情况下,这是新的城镇个性内涵。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
2.新型城镇化内容。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本质揭示上,提炼出新型城镇化内容如下:
在人口转移的方面上可以分析出未来情况,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扩大。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的新类型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农民向市民的一些外部条件,为农民创造的全面发展;农民向市民的关键是农民是否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收入是否能承担城镇生活成本。
(1)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的经济集聚新型城镇化。集聚要素,不管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方面的资本,都需要不断地集聚于城市;集聚生产,通过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个方面的集聚;三是交换集聚,城市为人们交换行为提供市场方面的体系、便利交通及信息方面条件;集聚消费,也就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的结果。
(2)在当前一个时期行业的变化时期内,城市产业或将绿色的高度专业化,集团化,全球化,变换,两个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品牌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
1.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效率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完善区域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国企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基于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相关信息,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可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工业化的知识相结合,突出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区域经济必须立足于新的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新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的新城镇,新的城市化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第一产业的转型,第二产业,第三,在设置在该镇的人口,这可能在农村土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发展新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升级,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对区域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如县,乡镇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低于城市设施指标的平均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发展不前,反映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较低的文化,通信,投资。工业化的有效的城市发展水平缺乏,城市本身是没有吸引力。高估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的不懂管理,没有镇作为真正的企业生存的载体,工业化及城镇化关系失衡。
(2)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农民收入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水平达不到吸引的充分就业水平,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规模小,区域的吸引力,提供就业机会不多,只能在一个行业的农民意识到生存的需要,出现虚高城市化率。在该地区的企业不多,使特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政府的领导。政府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基础上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合理有效新型城镇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核心城市,完善中等城市功能,推进小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扩散和辐射能力,从而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各类城镇要大力发展城需型产业,加强对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带动作用。
2.加快制度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如:户籍,金融,科技体制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相应改革,促进合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金融投资体系,改变单方面的国家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活跃农村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大量金融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选择合适的区域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按照这种理论,农业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可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就是所谓农村的“推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地理集中,工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从而能够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及区域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区域产业整合、企业平均规模壮大、消费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经济要素方面的有效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提高区域人口素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强与教育和农村青年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许多青年成为能够平等和农业生产者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对话。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芬.《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43.
[2]赵莹.城市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1,(7):102-103.
[3]崔红好.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3):104-106.
[4]赵文静.《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3-25.
据2015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综合面积为545亿平方米,其中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我国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仍高达16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以如此建设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如果再不注重建筑节能设计,改变建造方式,加强“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的使用,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指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因此,下一步建筑业的重点任务就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作为建筑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的步伐,实现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
一、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建筑能耗如此之大,高能耗建筑如此之多,建筑工业化就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筑工业化就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应用”的方式,改变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
首先,与发达国家的现状进行对比: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在70%以上,我国的比例尚不足7%,可见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可观的。
其次,我国人口红利已不在,以密集劳动力为主要作业工人的建筑模式已很难持续,新型的建造方式既是时展的召唤也是发展的必然。
再次,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的高污染、高耗能已不满足我国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要求。国家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也给出了明确的指标,总理2016政府年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从政策上讲: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前,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滞后,产量有限,钢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致使钢结构及其知识的普及远远不如钢混结构,以致我国已成为世界钢产量第一时,一讲装配化就是钢混结构,忘掉了与生俱来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这一点应该引起建筑业界的高度关注。
从社会环境讲: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来城镇快速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建筑需求将持续,而建筑工业化契合了节能减排的需求,传统的高能耗建筑方式必须改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越来越严重的建筑人工紧缺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带来建筑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需求的提升,从而使过去制约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建造成本高的制约逐渐消失。
从节能优势上讲: 据统计采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一次节能就能带来可观的效益:即无须搭设脚手架,不用传统木模板、木方,节约木材90%;节约用水65%左右;节约钢材5%-8%;节约混凝土10%左右;减少现场施工垃圾90%;施工阶段,现场基本无粉尘污染;减少现场施工场地50%左右;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以上;减少现场生活垃圾50%以上。
三、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点
1.注重系统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生命,人才是关键。未来科技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研究机构,主动和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专门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机制。财政科技经费也要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科研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等工作。同时要高度关注人才的培养,我们既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管理经营人才,同时不能忽视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
2.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同时调和标准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我国目前建筑行业标准的监管存在缺失,制定的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行业强制性准则,产业链中很多环节并未实际按照标准执行。而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建筑产品的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也是大幅降低工业化成本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讲,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够极大地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制订工业化建筑全过程、主要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而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体系与通用化接口技术研发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要需求。
另一方面,目前标准化体系设计方面还处于设计定型、构件统一、规格少且强调标准化与通用化阶段,而现在消费者需求的是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在今后标准的设定中应更多的注重灵活性以及解决标准领域的制约瓶颈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3.注意结构体系的完备性
目前,社会上普遍缺少对结构体系的认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对钢混结构了解较多,对钢结构知之甚少。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结构、组合结构,使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落到实处。
4.注重工业化发展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施工、设计、生产、监督、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共同进步,如传统的建筑业中“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对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协同设计、施工、部品建造与装饰装修紧密的结合。从部品生产角度,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构件上,需要大量产业链环节之间接口集成的问题,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标准化设计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建材企业、安装施工企业等一起配合完成。因此建筑工业化必须是全产业链的工业化,建筑从设计出图、生产制造、运输配送、施工安装、到验收运营的全过程都要实现工业化。
四、建筑门窗幕墙的工业化
在建筑领域,我国门窗每年有五亿平方米的产量,它的产值超过了两千亿元人民币;幕墙每年有八千到九千万平方米的产量,产值超过一千亿元。就产业化程度而言,幕墙相对比较高,大型建筑和公共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单元式幕墙使用率80%,一般幕墙安装方式无法实现。而门窗作为一种工业化产品,工业化的生产、加工、安装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的定义就是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手段替代传统的、分散式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其特征在于以门窗幕墙系统的设计标准化为前提、工厂生产集约化为手段、现场施工装配化与标准化为核心、组织管理科学化为保证。在建筑门窗幕墙系统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建筑门窗幕墙的工业化,进而达到产品化的目标,是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门窗企业的工业化发展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门窗需要设计系统化、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工艺化;施工机械化、装配化,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门窗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门窗企业要注意工艺标准化、设备标准化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并且得到提高。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标准规格的门窗产品整樘出厂。对于建筑标准规格外的门窗采用标准附框或专用附框进行安装。附框内口的宽、高构造尺寸应与门窗洞口标志尺寸一致,在洞口装修阶段或装修完成后采用标准的方法进行整体安装,从而最大程度的解决标准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使门窗产品更适合于建筑工业化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智能化工厂。将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与柔性定制化生产相结合。满足后工业化时代不同层次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2.幕墙企业的工业化发展
应对建筑工业化,幕墙企业要从设计、生产、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寻求发展与突破。从设计开始,BIM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贯穿于幕墙工程始终,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设计与产品生产中注重研发,推广单元式幕墙的应用,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使部件、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换性得以提高。同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注重预制建筑节点的延性和防水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从而达到各环节整体发展,提升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进行的速度。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之路,建筑业发展要走绿色化之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必然选择。新型建筑工业化就是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首选之路,她为门窗幕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产品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绿色的需求等等,只有抓住机遇、走在前列的企业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主动力:新型城市化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强活力的关键,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主要引擎
新型城市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社会体系、现代生态体系和深化改革开放等各个方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发展战略。
新型城市化是稳增长的关键。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稳增长,既要靠稳定外需,更要靠扩大内需,真正把增长的动力转到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需求上来。城市化恰恰是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一方面,城市化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载体。研究表明,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从我省实际看,城镇以上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2000年为68?郾3%,2005年为71?郾8%,2011年达到73?郾5%,占比逐年增长。接下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都蕴藏着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城市化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农民市民化,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潜力的释放。据研究,我省市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2倍以上,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可以拉动住房、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10万元以上。2012年,我省还有2000多万农村人口。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人口占比在5%以上,如果我省再向城镇转移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想而知。
新型城市化是调结构的关键。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既要速度、更要质量。这个质量,主要是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化恰恰是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动力源。以产业结构为例,近年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存在二产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首先,城市化是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动力。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业需求;城市生产要素的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业需求。据有关研究,浙江城市化率与服务业比重的相关系数高达0?郾923,意味着服务业比重变动90%左右的原因可以用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来解释。另据实证分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郾74%,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0?郾74个百分点。其次,城市化是提升工业化的重要依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器。”浙江工业化从农村起步,在创造块状经济、县域经济特色的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的“低、小、散”问题。到目前为止,浙江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以从城市化滞后中找到根源。只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才能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绍兴和义乌、杭州、宁波等地由于城市规划和配套建设起点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好;而温州、乐清等地则受制于相对滞后的城市化,高端要素外流现象较为严重,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我们应该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便于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新型城市化是惠民生的关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选择。特别要看到,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必然要求缩小城乡差距,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应该是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2年和28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比全国低一个百分点。但是还应清醒看到,对照共同富裕的标准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省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2012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郾37∶1。城乡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扭曲,太多的人口在农村创造和分配相对少的财富,较少的人口在城市创造和分配相对多的财富。以全国为例,2009年农村居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郾385,城镇居民为0?郾4左右,两项综合则达到0?郾49。可以看出,城乡结构扭曲造成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财富分配不公平别重要的影响因素。我省2012年城市化率为61?郾62%,滞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近10个百分点;户籍城市化率只有31%,存在着严重的“半城市化”和“伪城市化”问题。要真正解决贫富差距,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大转移农民力度,加快人口城市化速度,以城乡结构调整带动收入结构调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
新型城市化是增活力的关键。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浙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增强发展活力。这个活力,主要来自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新型城市化恰恰是深化改革的主阵地。当前,浙江深化改革的领域包括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但重大突破口应是围绕新型城市化的统筹城乡改革。第一,统筹城乡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领域包括城乡户籍制度、社会就业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要素供给制度、投资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带动性。第二,统筹城乡改革有基础有条件。近年来,浙江扎实推进杭州、温州、嘉兴等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开展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在诸多领域初步形成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改革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统筹城乡改革有机遇有潜力。从全国范围看,统筹城乡改革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从全省范围看,我们这些年建立的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多数是“一事两制、城乡二元”的过渡性制度,尚未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体制。这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中央大力推进城市化、中农办确定我省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等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再造浙江改革发展新辉煌。
总之,在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在我省人均GDP从10000美元向20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新型城市化在推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必须摆上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全力加以推进。
主方向:需要正确把握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质量等重大关系,牢牢把握产城融合、城乡统筹、质量为重的发展方向
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国情和省情的实际,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客观规律出发,深刻认识若干重大关系,切实做到全面把握、正确驾驭。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以城市化为依托,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协同发展。日本、韩国等国家,由于很好地协调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现代化。一些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没能跟进,企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创业问题解决不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甚至停滞。当然,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综合判断,浙江面临的问题,一是工业化相对超前、城市化相对滞后,城市化是“两化同步”中的短腿。二是浙江工业化正处于从中期向后期迈进的关键时期,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既要把新型城市化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尽快把短腿补长;又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省、强市、强县、强区建设之路,推动工业做大做强。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新型城市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协调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加快推进城市化,正是要为工业化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抓城市化,就是促工业化。我们推进的新型城市化,本质上应当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城乡、产业、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城市化,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正确认识和处理把握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人口学的定义,城市化,就是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经济的过程;按照社会学的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无论哪一种定义,城市化都内在地包含了“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重视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城市化,才是真正完整的城市化;只有在新型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才是名至实归的新农村建设。我们不能只重视城市、忽视了农村,只重视工业、忽视了农业,只重视城市收入提高、忽视了农民增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融合发展。同时应该看到,城乡均衡用力、均衡发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持续下降,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农村随着人口向城市迁移而萎缩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将更多的农村人口从产出日益降低的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到城市,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我们统筹城乡发展,不要简单地加大农村投入和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而要借鉴国际经验,顺应发展规律,跳出“三农”抓“三农”,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有效减少农民,使少量的农民拥有相对多的农业资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由农业小生产向工业化大生产的转换,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
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质量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为重的城市化。2012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63?郾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但低于同等发达国家水平10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约20个百分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浙江城市化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区间。同时更应看到,当前需要把提升城市化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涉及内容较多,有三个方面需要特别重视:一是城市化形态。要坚定不移地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主体形态,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注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浙江已经初步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三大城市群,但存在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小城镇集约程度不高等不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二是城市化目的。城市化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从浙江实际看,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不到28?郾30%。据有关研究,按照生活居住、就业收入、基础设施、城市参与、社会保障等五方面衡量,当前我省农民转移化程度仅为57?郾3%,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进程不够快。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各类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着力解决伪城市化、半城市化和被城市化问题,推动农民的就业转移、居住转移和身份转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三是城市化理念。新型城市化强调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市化全过程,突出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突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对照这样的要求,浙江城市化还存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不佳等突出问题。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建设集约城市、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努力走出一条城市化的新路子。
主抓手:新型城市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牵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抓在关键处,以踏石留印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力度,集中精力攻难关、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前,浙江正处于加快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提升新型城市化质量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
围绕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区发展,稳妥调整行政区划、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城市群和都市区发展的障碍,重点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适时调整行政区划。要适时进行撤县设区工作,适当增加长三角中心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的设区数量,除杭州、宁波外,争取其它各市设3—5个区,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实力,引导高端要素和创新活动向中心城市集聚。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实践层面看,制约城市群和都市区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行政管理体制。基于地方利益考虑,各地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非合作博弈,使得各地城市政府的横向合作关系发展受到阻碍。部分地方有意识地限制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制约了区域性的公平、有序与自由竞争的统一市场形成,限制了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育壮大。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并向两头延伸,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配置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能,赋予强镇城市建设综合执法权以及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就业保障等社会管理权限,区域相对独立、实力相对雄厚的县(市)可探索进行省直管县试点工作,区强县弱、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可探索市管县财政体制。
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切实强化产业平台的城市功能和城市新区的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是不可持续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功能配套的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要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切实强化“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真正构建起城市提升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机制。一要强化产业平台的城市功能。省级产业集聚区、各类开发区(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乡镇工业功能区等,都要坚持造区与造城相统一,做到产业平台和城市建设有机衔接,既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又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注重综合功能配套,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城市配套、科技支撑、生态保障和生产生活业等功能,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产城一体的城市新区。二要强化城市新区的产业支撑。城市新区是承接老城区产业、人口迁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省城市新区发展迅速,杭州新城、宁波东部新城、温州瓯江口新区、金义都市区新区等强势推进,一些中小城市也开辟新区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城市新区,既要高起点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又要发展相关现代产业、强化产业支撑,防止出现所谓的空城、唱“空城计”和“鬼城”,实现产城联动发展。
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核心是农民市民化,关键是以改革促发展。要抓住中农办确定我省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的契机,总结借鉴温州、嘉兴等地经验,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重要节点,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改革的重点,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对股权享有自由处置权,可以没有牵绊地自由流动。二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分为农用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农用地要在权属性质不变、用途不变、量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促进土地相对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宅基地用益物权可以变现,也可以跨村(镇)异地置换城镇房产或异地建房,实现房产增值,降低入城成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国有建设用地一样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把农村建设用地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要素,充分激发城市化的动力和潜能。三要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依附在户口制度上的身份、职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附属功能,还原户口本来的社会管理功能。通过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注重之后,农民和市民没有区别,同等享有城镇居民的待遇,同时保护农民在原来农村享有的正当权益,坚持自愿原则推进农民转变为市民。需要说明的是,浙江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之一,2012年我省农民工总数约有2100万人,初高中文化程度约占60%。对于外省流入人口,应坚持区别对待、稳步实施,防止造成后患。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79-02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而且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天涯若比邻已是不争的事实,上万亿的交易轻点鼠标即可实现。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世界各国许多企业都在制定应对策略,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组织模式的分析研究,试图说明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组织保障。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信息化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举措的重要基础之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主要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按照这个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做好企业信息化工作。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来看,企业只有实现了信息化企业才能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的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国家工业化实现了,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所以,企业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2.企业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
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从世界科技发展来看,科技创新需要科技资源共享[2]。企业信息化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和保证。只有企业信息化搞好了,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因而,企业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
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科研、生产、经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和互补,使企业一项或几项业务达到所在行业一流水平、使其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3]。推进企业信息化至少可以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科学决策速度与水平。同时,对内可以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全部放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者和员工都可以随时查阅,对照执行,从而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因而,吴邦国同志曾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
4.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走出去”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要求企业“走出去”,实行企业国际化运营。企业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挑战。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是同步的,企业要发展必须参与国际竞争,没有信息化,企业就不能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其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这就需要我国的企业加快其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迈向国际市场。
二、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企业组织模式探析
要推行企业信息化,企业要有一个好的组织模式来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实现。纵观目前企业组织模式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企业组织模式有。
1.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德・圣吉教授提出的,又称DLO(动态学习型组织)。所谓DLO强调的是组织通过自身的学习机制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即能迅速开发出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方法。如当信息技术出现后,为了获得竞争优势,组织必须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有针对性的来改造传统的组织结构,使企业能够很快地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推行企业信息化来适应这种变化。该概念提出后迅速在全球走红,各类学习型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结构上看DLO具有扁平化的特征。相对于传统的高耸型组织结构而言,其最大不同是纵向管理层较少,组织的上下沟通更快捷,使公司能更迅速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响应。
2.扁平化组织
扁平化组织与学习型组织有相似之处,都是纵向管理层较少。但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员的学习。而扁平化组织则注重分权和削减公司规模。事实上,这也是一些美国大型企业发展总结出来的模式。比如当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为了克服“大企业病”(机构臃肿、人员庞大、反应迟钝),有意将企业分割成多个较小的二级单位或控股公司,从而使组织的纵向管理层次和机关管理人员大幅减少,组织结构更“扁平”,整个公司也变得更轻巧灵活。
3.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是扁平化组织的另一种形式,其共同点也是为了削减企业规模。虚拟组织的“虚拟”通常是指将公司大部分较不重要的或不具优势的业务活动转包出去。虚拟的主要形式就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合同或企业联盟的方式把那些次要的业务“虚拟”出去,而只保留其核心业务和协调、控制和资源管理人员。它是以低成本和高质量快速向顾客输送产品或服务为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4.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也称N型组织,其最大特点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在结构上就像一张网,中间有一个很小的中心小组,周围则是众多独立的创新经营单位,这些经营单位除了彼此保持紧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外,同时还由中心小组统一协调,从而形成一种网络。这种组织倡导自由交流和传播知识,强调打破内部的部门界限或边界,能有效克服M型组织的权力和等级层次障碍。
5.商业生态系统组织
商业生态系统组织简称E型组织,是企业相互合作共赢的产物。从定义上看,它是一个系统组织,由客户、主要的生产厂家、供应商、中间商、资金提供者、行业协会、政府及其他关联组织或群体组成。一般来说,其形成往往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有时甚至是偶然形成的。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优势互补、共生共存。其成员各自做出贡献,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三、学习型组织是我国推行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保障
从上面常见的组织模式介绍来看,我国企业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确保信息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从定义和本质上看,学习型组织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且能实行信息化。学习型组织有几个基本点,组织共同学习、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这些都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并且有利于实施信息化。推行信息化需要组织共同学习,有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企业就能够察觉外部环境的微小变化,并能迅速传递到管理层。就像我国管理学专家张声雄教授说的:所谓学习型组织,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信息系统[4]。从本质上看, 学习型组织要求的共同学习、团队学习、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等能确保实现信息化。
另一方面,学习型组织兼有扁平化组织、虚拟组织、网络组织、商业生态系统组织的部分特点,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很容易转变为其他类型的先进组织。
一是学习型组织与扁平化组织、虚拟组织的结构都是扁平化的。从最上决策层到最下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较少,能够形成一个互相学习、整体互相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进而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二是学习型组织与虚拟组织、网络组织都富有弹性。这些组织的上下沟通更快捷,能够形成不断变动的有机结构。三是学习型组织与扁平化组织、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一样都能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的共享。四是学习型组织与商业生态系统组织都能不断地学习。能在系统研究项目和产品中进行学习。
由于学习型组织更能适应环境和业务的变化并兼有扁平化组织、虚拟组织、网络组织、商业生态系统组织的部分特点,因此学习型组织是实施信息化的理想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业界动态(厂商稿). 企业研究院:核心竞争力之源[EB/OL]. 小熊在线,2002-01-28.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域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而对于建筑节能,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与推广。同时,通过对新型建材的使用,建筑节能也将取的显著成效。
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国内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工业化必将是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国内外条件给中国提供了“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对这历史机遇的深刻认识,给我们展示出一条在今后20年内把这一历史机遇付之实践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条对传统工业化予以扬弃的道路,即对传统工业化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道路。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突飞猛进,与发达国家的高度工业化水平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这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建筑,必须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三、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人类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建筑是一个规划、施工、运行和后期装修入户的过程,最后拆迁,这是建筑的一个生命周期。除了规划设计,其他阶段伴随着资源的理工、和能源的输入。还有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建筑的增多,建筑生命周期更像是建筑本身能量的堆砌。
(一)新型节能建材是区别于传统的的建材
在新型节能建材中砖瓦、灰沙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行业内将新型建筑材料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四大类。它生产耗能低,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而且还具有节土、节地、环保、利废、隔热保温、防火、轻质、减少运输费用、施工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建筑评价标准》中有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实用的空间,并且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以下特点:第一,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耗能大大降低;第二,绿色建筑更好的符合所在地的人文、气候、和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所以没有既定的建筑模式和建筑规则;第三,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更好的利用自然环境,如阳光、空气、阳光和雨水,更加注重内外部的资源利用,其多元化的布局相对于传统建筑布局有很大的区别。
(二)绿色建筑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发展绿色建筑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能节约资源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同时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据统计,全球近半的能源用于建筑行业,同时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近半的物料也用于建造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设施,比如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等,这种利用是周而复始的。第二,传统建筑会引起空气污染,同时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我国的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越来越多的人口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机会涌入城市,这对城市的住宅、道路等公共设施要求越来越严峻,同时所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能源、资源现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在建筑过程中,对电能、柴油、汽油的消耗,都附属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如建筑运输过程中,车辆燃烧柴油、汽油产生的二氧化碳,电能产生过程中燃烧煤产生的,这些巨大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巨大。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消费状况的升级,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均能耗也越来越高,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是相悖的。
(三)绿色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之所以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决定的。绿色建筑的内容不仅仅是建筑本体,还包含了建筑内部的环境和建筑外部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安全的构建、健康稳定的的生态服务体系和生态维护功能系统。就室外环境而言,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了绿色配置、采光、自然通风、新能源、水循环系统、和低能耗围护墙结构和绿色建筑材料等智能控制的高等科技。具有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舒适、建筑功能灵活、低排放低有害和规范选址合理规划的特点。这些建筑环境在本质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通过绿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从规划、设计到环境配置的手法入手,通过绿色科技手段合理的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保障人类的生活健康,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四、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体现了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是光明的,但是道路也是崎岖的。
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建筑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正在大量涌现;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由所突破。各类建设科研单位采取了相关措施,控制设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扬尘,噪音,建筑垃圾等.利用雨水、生活用水等。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又促使设计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的目标。
当然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还不能盲目的乐观,我们要注意到一下几个不利因素:绿色建筑目前还是高端建筑,并没有走入寻常家庭,其价值没有大量体现;绿色建筑是长期的投入,短期内收到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另外,绿色建筑往往意味着不能建设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又是解决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一个好的办法。毫无疑问,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受到了各个阶层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节约资源,有效的达到资源的自然循环。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发展。
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难题与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问题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通过官方统计来看,公用建筑关注的比较多,那些乡村建筑和家庭自用的建筑关注的不多,在很多地区有很大一部分政府人员,尤其是某些当地的建筑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大的问题和困难,目光短浅从眼前利益出发,非常不积极的态度。当地政府部门在建筑行业开发中,占据主导作用,在建筑行业当中会克服更多的困难,逐渐的把建筑事业发展和整治好。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依法、以政策来推动发展,否则就会出现本行业发展的很多问题,绿色建筑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第二,由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比较高,建筑理念和建筑材料成本高出普通建筑,对于购买或者租赁节能建筑来看,老百姓肯定是经济条件上有限制。普通的家庭在衣食行以及教育方面以及投入了很多,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经费来用到住上面。所以,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限制总得来说还是需要经济利益来刺激、来推动,只有这样才会长远持续的发展。第三,在建筑行业,组织机构管理条例和法规不是很完善,很难将现有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挪用到节能建筑上面上来,问题一旦出现,包括政府部门和建筑投资方的推动就很缓慢。第四,在建筑内部取暖和空调系统方面,提供的设施节能标准不是很高,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建议是我们国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必依。使得节能建筑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六、快速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议
1、坚强政府组织力度,组织好健全节能工作方案。国家要根据建筑机构研究的机构,以高效科学的手段来开展建筑行业行之有效的发展,比如:联合建筑科学研究生所,勘察设计院,建设部工程院、学校建筑行业研发人员等,联合起来将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市场价值研究透彻,使得建筑单位在进行动工时,能很好的把握成本,降低建筑费用,共同努力把节能建筑做到实惠实用,使更多的老百姓家庭能接纳。
2、务必加强建筑行业从始到完工过程节能方面的监管,着重的把建筑节能从规划、审核、设计、监管、质量监督、收尾检验的整个完工过程的监督,需要的可对某开发商的整个工程段进行封闭的监管管理,要着重的监管整个过程当中的节能方面,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使得节能真能“节能”上。
3、加强绿色节能的建筑产业结构。主要的是要把科技新方法利用到建筑行业中,以高效专业的方法把建筑大力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一. 农业工业化内涵分析
(一)工业化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中指出: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①这个定义,比大多数其他学者所用的解释要广泛得多,可以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内。同时,张培刚教授在该书中指出:农业经营如同任何其他消费品工业一样,必定要同样受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影响和控制。只有依照这种解释,工业化才可以将制造业的工业化及农场经营的工业化都包括在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工业化定义,这些学者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斯威齐(Paul M.Sweezy)。他将工业化定义为新工业的建立,或新生产方法的创用。斯威齐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有我们通常称为‘基本’工业的,都以新工业的姿态出现。”斯威齐的定义或解释可以归纳为:工业化过程其实是新工业的建立或新生产方法的创用过程。②
(二)农业工业化
根据上述诸多经济学家关于“工业化”的阐述,可把农业工业化定义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多种随着企业机械化、建立新工业、开发新市场以及开拓新领域而带来的基本变化。这些变化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农业工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过程。据张培刚教授以及斯威齐对工业化的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工业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农业工业化的灵魂。而这儿所说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管理对象的商品化。随着工业化过程进展,农业经济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农业产后各部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把农业生产直接推向市场,开始了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二是农业经营主体的企业化。他们独立自主自负盈亏,面临市场的重重变化进行科学、合理决策。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化要求家庭农场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也要求对农业企业的管理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加以调控。三是农业技术生物化。工业化是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变化的过程,而在这变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是新技术应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预言,21世纪的农业将是知识最密集的产业,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
2.农业工业化是农业资本利用深化的过程. 张培刚教授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一书第142页指出:“工业化多少也可说是扩大利用资本和加深利用资本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提高每个人及每单位土地的生产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农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相互结合,彼此依存,从而出现了销或农工商等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农业生产链通过加工、储存、销售等各部门不断延长深化,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在农业资本利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农业是核心,但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却是非农经济部门。可以认为,农业工业化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之一。
3.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过程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其实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宏观上讲,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地区专业化;二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集中化、商品化,扩大了农前、农中、农后各产业部门和各类农场的分工,从而促进了部门专业化和农场专业化;三是从微观来看,农业部门和农场专业化的发展,又把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都分成了专项生产,推动了农业生产工艺专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在这三个层次上的发展,才可能延长农业生产链,使科学的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新技术运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二、加快改革,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
农业工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内生的生产方式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制度因素影响。所以只有加快诸如农户组织制度,农业投资体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才会促进农业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一)农户组织制度创新——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前提
人们通常认为,农业的变革主要归结于生产组织的改变。制度和农户实际上处于一种互动的链条中。制度安排决定了农户经济行为的选择,并通过影响经济行为决定经济运行的绩效;经济运行的绩效会反过来反馈给农户,使农户行为做出适度的调整,从而反作用于相关制度安排,甚至引起制度创新。而我国现行农户经营组织,大都超小型规模经营,从而和大市场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也难以适应农业工业化的内在制度变迁的需要。据农业工业化内涵分析,农业工业化是一种逐渐市场化、规模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要形成规模化的发展,首先农户组织制度要创新,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有效途径,是因为它能够解决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带来的种种弊端:一是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社会化生产,有利于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进入市场,克服以前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先进技术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并且在一体化经营过程中,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农业产业化使农民成了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农工商各方面、各环节由此结成牢固的利润共同体,具体地体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农业产业化制度创新方面主要应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允许和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化,不能强求一律。龙头企业可是以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可以是农民联合自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合作经营组织,可以是具有辐射能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是以为农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科研、教育、推广及农资供应的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农办实体,也可以是中大中型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第二,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依托和“第一车间”。基地建设要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突出特色、围绕龙头,连片开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基地建设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布局,但不能动摇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基础,不得侵犯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处理好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关键是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可以是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也可以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注意保持和增进农户的利益。应鼓励产销联合,推动产销合同制,通过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应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应积极探索农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
(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核心
在农业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知识化革命给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契机。中国是资源禀赋并不充裕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尤显至关重要。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体制,不仅是实现新阶段发展预期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首先把科教兴农融入农业产业化战略之中。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而推进农业工业化的基础是科技,加快科技进步的基础是教育。在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农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与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联姻,用经济手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适用人才,对基本实现农业工业化,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创造企业与农业科技结合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应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方式与管理制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教育、推广单位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应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和渠道。鼓励、支持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提供资金、基地、人才等各种形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研究乃至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科技工作。最后,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在切实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投入渠道,建立国家、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系。鼓励各类企业投资农业科技。加强科技与金融对接,继续拓宽金融资金渠道,增加农业科技贷款规模。积极引导农民应用科技、投资科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城乡管理体制创新——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动力
我们认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农业工业化又是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内容,农业工业化同时又受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推进小城镇发展的任何政策、体制与制度安排,都应有利于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首先,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的协同发展。从表面上看,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工业化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范畴的概念。然而,透过概念的表象,从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机制考察,两者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贸易的聚集场所,缓解劳动力剩余和农产品剩余的压力,从而可促进农业工业化发展。而要想加快农业工业化速度,关键是在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优化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可见,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运行能够产生多重协同效应,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乡地域的优势互补。其次,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拆除城乡藩篱,打破城乡分割,推动农村城镇化,核心问题是要对束缚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旧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取消“农转非”式的户籍迁移方式,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允许居民在辖区内自由流动。二是对于不管哪类型的户口,除为减轻大中城市人口压力,目前由国家政策规定的迁移条件限制以外,对已在建制镇登记落户的进城农民,实行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取消人为原因形成的子女入学、就业以及参加养老、医疗、就业、保险等方面的差异。三是禁止对进入小城镇落户的农民收取或变相收取各项费用,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再次,完善土地制度,促进农民的非农转移,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中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民向非农的转移和农业规模化的实现。而农业规模化又是农业工业化的前提。所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关键。提倡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促证农民稳定的、长期的土地收益;鼓励进城农民有偿转让土地,把土地转让金的部分或全部交与社会保障机构,以“土地保障”换“老年保障”。这样,既有利于农民的非农转移,又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为农业工业化创造基础。
(四)人力资源创新——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源泉
人力资本不仅在工业经济中,而且在农业经济中也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据测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由物质资本投资所引起的,其余80%主要是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作用。农业工业化过程需要相当规模投资,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广,而有效地组织农民学习、掌握和运用科技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基础,势在必行。一是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决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劳动在具备起码的文化知识。特别要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等社会弱势人群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次,重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应把农民初等学校发展放在农民中专、农业中学的同等位置,使得农业劳动者能在短期内视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学习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同时,应进一步改革招生录取和分配制度,面向农村,面向农业,使更多的优秀农村青年有机会进入学校接受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或农业专门技术学习。抓好农民的技术培训,采取电视函授、职业教育、科普讲座、技术夜校以及农业中专等多种形式。二是采用多形式选拔培育农业企业家。随着农业工业化过程推进,将会使农业走向规模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业企业家来导航。所以,应选拔有一定基础的农民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这里所说的有一定基础包括:已经是农业企业经营者;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有一定的科技优势;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渠道;有一定的群众威信和组织能力。国家也可采取相关政策,鼓励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在农业产业化中大展身手,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经济贸易类专业毕业生,从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三是完善分配方式,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有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早在80年代的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向周边乡村地区的流动,催化了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和繁荣。如今,下乡务农又成为部分城镇居民的一种新选择,“园艺经济”、“养殖经济”、“个人牧场”等成为这些眼光独到的城市创业者的投资新方向。乡村经济可塑性强,投资乡村,知识支农,既可发挥个潜力,又能解决部分就业,还可在大都市郊区创造出农业项目的利润率远高于工业项目的生动范例。
(五)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时期,风险过大,农业工业化水平很低,在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之间、农户与公司之间,有关的制度、法律和法规不健全。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快农业工业化的步伐。首先,构建有利于农业工业化的市场体系。中国农村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环境不佳已经成为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障碍。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一是培育和建设农村各类商品市场,并使之形成结构适宜、功能配套、协调产销的有机体系,使各类市场能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二是培育和建设要素市场,以促进生产要素在农村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农村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水平。三是建立市场宏观预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对全国及各地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和传导,以指导农户生产和消费,调节供求,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和形成川流不息的农产品市场大流通。其次,强化法制意识,构建完整农业立法体系。农业工业化进展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提供保障。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的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因此,加快法制建设,能顺利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一是依法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民的负担问题在现实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方面立法的难度较大。虽然1993年中央就提出了立法的要求,而且社会各界要求立法的呼声很高,但过去几年这方面立法的进展并不大。该立法的重点应是深化农村税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税轻费重、费大于税的现象。完善农业税收政策,代之以统一的农业“土地税+产品税”形式;明确规定农民负担的项目,三提五统外不允许有其他向农民收费的项目,三提五统要严格限制在农民纯收入5%以下。二是依法规范农村经济组织,尽快推进农业工业化。组织建设法制化是发达国家对经济组织实行宏观管理而运用的最重要的调控制度,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农村组织的健康发展。中国还没有关于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专门法律,这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微观经济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应尽早制定农村经济组织法,为政府对其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活动提供有效的法律规范,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茂松等.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湖南出版社,1991.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发展曲线;比较静态;聚类分析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09KJ
CX053)“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的城镇化战略,不仅是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和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还对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和低碳化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总的来说,东部好于西部、沿海好于内地,导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呈现同样的特征。自然条件优越、国家政策倾斜、市场趋利导向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比较好,城镇化率也比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就比较低,这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如何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研究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对全面提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本思路、指标介绍与具体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主要有两类: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为了便于测度区域城镇化水平,选择对城镇化表征意义最强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主要有人口比重指标、土地利用指标和产业发展指标。复合指标为了弥补单一指标在反映区域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选用与城镇化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度,但由于很难给出一套令人信服的指标体系,因而通用性较差。本文认为,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主要由城镇的人口、经济、地域、社会、环境和城市开放度等因素反映,但城市经济发展是驱动力,城市人口增长是载体。因此,本文主要依据主要指标法中的人口和经济指标对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发展进行综合测量,涉及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聚类分析方法是研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全国区域经济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基本思想是在样本之间定义距离,在变量之间定义相似系数,距离或相似系数代表样本或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按相似程度的大小,将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关系密切的类聚集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然后逐步扩大,使得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的样品或变量都聚集完毕,形成一个表示亲疏关系的谱系图,依次按照某些要求对样品或变量进行分类。
三、2008年各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根据2008年各省城镇人口比重、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省区划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地区:北京、上海、天津;
第二类地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
第三类地区:广西、云南、安徽、湖南、四川、江西、湖北、河北、河南;
第四类地区:青海、宁夏、黑龙江、陕西、吉林、重庆、内蒙、贵州、甘肃、新疆、、辽宁、福建、山西;
第五类地区:海南。
聚类的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天津属于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三大直辖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城镇人口占比、人均GDP、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优势十分明显,这类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类地区的产业结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三、二、一”产业格局比较稳固(天津属于工业中心,仍然处于“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就业结构也与之相适应。第二,这些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比也远远超过其他省区,已经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第三,由于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大、产业高度集中,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方面压力较大。
属于第二类地区的有江苏、广东、山东、浙江。这类省区城镇化水平的各项指标发展都比较均衡,绝大多数指标处于上游或中上游水平,城镇化水平基本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主要特征是:第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四省区的人均GDP指标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经济发育程度高而且具有规模特征;第二,四省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发达,但仍然呈现“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这类地区从城镇化率提高趋势和目前的城镇人口占比来看,发展比较迅速,属于全国前列。
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有广西、云南、安徽、湖南、四川、江西、湖北、河北、河南。该类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各方面指标处于全国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主要特点有:第一,这类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比和人均GDP都相对偏低,但又相对平衡;第二,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但第一产业相对其他地区偏高,第一产业吸纳了较多的社会劳动力。
属于第四类地区的省份有青海、宁夏、黑龙江、陕西、吉林、重庆、内蒙、贵州、甘肃、新疆、、辽宁、福建、山西,这类地区各方面指标处于全国中等或较低水平,城镇化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海南是第五类唯一的省份,情况更为特殊,究其原因,海南三大产业比例依次为30%、29.8%和40.2%,经济结构呈现出仅有的“三、一、二”格局。典型的是,在工业化发育不足的基础上强行推进第三产业,反而适得其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单独一类。
总的来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个别省份发展异常,城镇化发展极度不平衡。
四、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1、在第一、二类地区中构建以大都市区为主体的城镇体系。第一、二类地区具有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北京、上海,均已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所以未来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潜力并不大,而更主要的是依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城市发展方面,在已有的城市圈的基础上建立全球性的大都市区已成为这类地区的必然选择。这类地区的特征是,核心区与周围地区存在极为密切的产业联系及合理的空间结构:核心区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服务业高地的功能,是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和人才聚集地,也是公司总部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的集中地,而周围地区则体现为制造业基地的功能;空间上表现为由高速通道连接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庞大城市群。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并开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这正是建立全球性的大都市区、打造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举措。在城镇化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有必要建立大都市区,通过建立卫星城形成多层次经济增长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在第三、四类地区中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型城市群。第三、四类地区中的大部分省区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将成为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类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城镇化水平不高,需要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城市群落。一是要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规划和协调。打破原有的行政框架,形成跨部门、跨区域的规划协调机制,协调各地政府行为,这是推进新型城市群假设的前提;二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保险机制,解决新一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问题。新一代农民工长期定居城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农民工居住、就业、就医和子女教育问题,这是扩大内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三是产业调整与升级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农业占比较高的地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工业占比较高的地区更是国家富强的主导力量,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分别发展新型农业和新型工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和加强工业自主创新,政府在新兴产业空间配置、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四是要大规模建设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部的高速交通设施网络,加快发展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使之成为保障全国各城市群高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五是要严格遏制城市粗放式扩张蔓延发展,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保障城市空气质量、水源,合理解决城市扩张的同时带来的交通堵塞、住宅拥挤问题,在现有经验和条件下建设宜居型的新型绿色城市。
3、对城镇化发展过度“滞后”的地区,国家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学术界通常用IU比和NU比这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发展关系。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只有北京、上海两地区没有滞后现象,说明中国城镇化发展整体滞后,但这种滞后既是现实问题又是过程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可以依靠内生的力量以较快的增长速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但是,对于经济总量非常低、经济结构极度不合理、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地区,特别是城镇化率还没有超过30%的省份,政府有必要给予宏观指导和经济支持,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这些省份尽快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
4、关于城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当的工业规模基础之上的讨论。城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离不开工业化,在工业化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服务业的繁荣也将推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具备工业化条件,即达到一定的工业规模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第三产业运作成本较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少,也能拉动城镇化发展,于是有些地区开始探索一条非常规的发展路径,即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依靠第三产业繁荣区域经济,如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但对海南城镇化发展分析的结果表明,海南在这种跳跃路径下发展的确相对滞后。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是,当在第一产业仍然占相当比重、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基础上依靠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城镇化,经济是不是就一定增长缓慢,是不是只有当工业化基本完成,农业占比水平相对较低时,才能依靠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循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几乎在同时期,在中国广大的乡镇地区,相继提出过这种模式,但结果大多没有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一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靠实体经济立命的地区则较快地发展起来。但就此得出跳跃式发展模式行不通的论断却过于草率,还需要对国民整体的消费习惯和收入水平、城镇化发展阶段、本地区与外部经济发展的联系等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严谨的结论。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关键词:研究与开发;经济增长
一、R&D概念及其经费投入作用
(一)关于R&D的概念界定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或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的缩写,在我国通常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简称为“研发”。目前,国际上对R&D的定义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R&D的定义为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UNESCO从科技活动(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的角度给出定义,科技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Nature Science,包括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中,科技知识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和科技服务(STS)。这个定义是很宽泛的,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囊括了主要的学术领域和知识或学科的门类。这个定义不仅表明科技活动所包含的诸多方面,还强调指出科技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知识产生、发展(现译为开发)、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这个定义界定了科技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特别指出了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R&D活动包括3大类研究活动: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和试验开发(experiment development)。
2、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OECD自成立以来就将R&D的定义与统计作为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的重点,1963年,OECD各国的专家们同意为R&D支出给出一个国际定义并编写了《弗拉斯卡蒂手册》。根据标准化的程序一些国家进行了几年的定期调查以后,OECD建立了拥有可靠国际数据的数据库,使得对R&D经费和其他一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成为可能。OECD对R&D活动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其中包括有关人文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发明新的用途。
3、我国关于R&D的相关概念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科学技术部的概念界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二)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为了研究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丹尼森等人利用“索罗余值”的测算方法,得出技术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6%左右(1948-1981年)。我国学者沈坤荣通过对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并在1996-1997年达到了56.5%。
在我国,梁莱歆等(2005)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对R&D经费投入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R&D经费投入与产出滞后一定时期的条件下,我国高科技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较显著,但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的贡献偏小。
许晓雯等(2004)针对R&D活动绩效评价中大多没有将R&D经费投入作为成本看待的做法,引入经济效率概念,指出在R&D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中应贯彻产出/投入分析的思想。并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投入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3大地区投入绩效的差异。
柳卸林(1995)对我国投资品工业、消费品工业R&D支出及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外开放政策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进步又与R&D支出密不可分。因此,促进公司R&D经费投入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R&D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从R&D经费投入规模的角度来看,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10年来,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并且增长幅度不断加大,这与我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我国R&D经费投入在GDP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并于2002年首次突破1%。近年来更是快速增长,2007年达到了1.49%(见图1)。基于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态势和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有望于2010年突破2%。
因此,无论从R&D经费投入总量的绝对额还是从其强度相对数来看,我国的R&D经费投入规模都呈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方面体现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另一方面也与国家近年来鼓励科技与创新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具有明显偏低特点。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主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高生产资料投入的粗放型方式为主,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数据研究显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R&D经费投入强度约为1.5-2.5%;工业化高级阶段,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大于2.0%。我国2007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9%,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尾声,即将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要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此其中,首先要在保持R&D经费投入总量增长的前提下,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份额。其次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此外,还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纳入国家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调查手册[M].新华出版社,2000.
2、凯文・布赖恩特.科技指标的发展:从R&D到知识经济, 科技指标及其在政策中的应用[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Z].
4、丹尼森.美国生产力增长的终断[J].经济学家杂志,1983(3).
5、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7(10).
6、梁莱歆,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5(2).
7、许晓雯,蔡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