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讨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循相应原则,形成自己的专业规范。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来衡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性的培养标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N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国家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学的农林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双双.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81-02
Agriculture and Forest Specialty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U Qing-fang CHENG Zhen JIANG Zi-hong JIANG Sheng-qu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
Abstract Social service is one of the du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ity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uch as do not closely contact with industry,service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the service ability is insufficient,social service operational mechanism is imperfect.Thus,it can serv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way such as defining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carrying out vocational training,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y;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ocial services;approach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责。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立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1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1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1]。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体现了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1.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价值所在
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提高地方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是政府举办高职院校的意义所在,也是高职院校自身价值的所在[2]。如果不能够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难以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
1.3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定会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大力发展。这样,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就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发展与进步。由于办学成本高,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只有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3]。没有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失去了政府、企业等的支持,高职院校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
目前,农林类专业主要包括农学、林学、园林、园艺、茶学、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野生植物资源等。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并没有对当地的产业和市场需求展开必要的调研,而是根据自身的师资、部分领导及教师的意愿等来设专业,使得开设的专业不能很好地对接地方产业的需求。这就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用武之地,而公司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2 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很多农林类的高职院校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紧抓教研、科研工作,将教学、科研成果等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而服务地方经济的这项职能往往被学校和教师忽略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2.3 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往往需要长期在实验室或试验田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结果。不少高职院校r林类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科研条件有限,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激励体制不成熟,都制约了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
2.4 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
从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组织和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即使有教师有参与社会服务的想法,也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很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使得社会服务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影响服务效果和服务品牌[4]。另外,很多社会服务的成果无法量化、难以度量,也给社会服务的考核和评价造成困难。这些都需要学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运行机制。
3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3.1 深入农村基层,服务“三农”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与带动下,参与各种类型的服务“三农”的活动,如百名技术专家下农村、一村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农业项目一对一技术帮扶等。专业教师作为技术指导人员,深入农村基层第一线,走进农村、服务农业,根据农村生产与发展需要,利于发挥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增强工作经验,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另外,也可以和农村生产大户联合,创办示范性种苗繁育基地、花木栽培示范基地、果园、生态园等,形成了示范性产业联合体[1]。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所长,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还能使专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培养双师型教师。
3.2 专业教师联系农林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除了直接服务农村、农民、农业之外,高职农林类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农林类企业,深入企业,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解决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当地的农业产业园、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优质苗木生产公司、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公司、植物组织培养公司、茶生产及制作公司等。在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在公司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场地与机会。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科研项目带动方式服务社会。即专业教师主动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根据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引进或自主设计开发科研项目,并在实施生产项目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然后将科研项目研究的成果交与农林类企业开展合作,并及时转化成生产力。
3.3 通过校企合作、校办工厂等途径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可以和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农林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发展校办产业,支持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多的农林类专业创办经济实体,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以各类培训为契机,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政府或市场需要,给各类人员开展培训,如农林类企业员工专业技术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前培训、农民提高劳动技能及创业培训、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等。根据学员特点,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趣味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达到良好培训效果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5 成立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组建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为需要的公司和个人提供农林类技术资料;同时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现场答疑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社会服务,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4.1 明确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强化服务意识
办学定位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2]。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尤其是突出“地方性”“高等性”“职业性”的特点。农林类专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选用等都要围绕办学定位来进行。
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对接。地方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判断职业与岗位需求,从而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直接对接当地产业,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正常开展工作和培养学生的基础,高职农林类专业的实践性均较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均较高,但是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指导水平较弱,不仅影响了对高技能型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且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有所欠缺,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关键。具体可通过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从企业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聘请高职称及高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4.3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应该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推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质量控制。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这需要高职院校做到育人理念与用人理念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质量标准对接。
4.4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正在发展建设中,实践教学条件简陋,资金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农林类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为提高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4.5 产、学、研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资金的限制,大多未建成独立、完善的实训教学基地。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往往设备齐全且先进,但缺乏全面掌握系统性理论知识的人员。因此,可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环境和生产设备,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另外,学校也可以和企业开发企业所需的专业和课程,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还可以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及人才相互渗透,推动校企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高职农林类专业只有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拓宽办学思路,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职业教育中彰显吸引力和竞争力。
4.6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广泛参与职业培训工作,为当地的农林类企业员工、下岗工人等提供职业培训,丰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在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5 结语
总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动力,是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林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6 参考文献
[1] 梁继华.高职涉农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5,82(1):24-26.
[2]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分析
毋庸置疑, 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但是,由于教育的滞后性以及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距离。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完全匹配按照与产业的相关度分别归类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将高职各专业大类与产业结构进行匹配性分析,2008 年至 2011 年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比见表 1。 可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二产和三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倒挂严重,正负差在 20 个左右百分点。 专业设置主要聚集在第三产业中,必将导致第三产业人才培养严重过剩, 而第二产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2.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滞后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证,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的人才培养缺乏。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 2011 年只有 319 人,电力技术类只有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能源类的专业只有制冷与冷藏技术, 基本没有与新能源相关的专业, 更无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这与广东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极不适应,应引起高度关注。 此外,与半导体照明(LED)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广东发展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重点在于突破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开发新一代节能灯具。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0 年开始招收光伏应用技术40 人,2011 年招生 130 人,2011 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下设立自主 LED 与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只招收了 20 人。 因此,对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是不足的,应引起高度重视。3.文化娱乐服务事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拉动内需和消费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全省的城镇化率已超过 50%,人们的消费层次在不断提高,从生活消费、旅游消费更多地转向休闲保健、文化娱乐等消费。 广东已提出加快培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重大节庆等消费热点。 由此,公共服务管理、信息服务、旅游、酒店、餐饮、会展策划、文化娱乐、休闲保健等方面人才需求势必加大。 高职培养文化娱乐服务事业相关的专业大类有文化教育大类、 电子信息大类、艺术传媒大类、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共服务大类等,从规模上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从结构上看, 文化教育大类和公共服务大类存在结构性短缺。 文化教育大类专业占 14%,居第二大规模,年培养能力达 35 000 人,但其中的语言文化和教育占 97%,体育类只占 3%,体育类培养的是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保健、 运动训练、 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 而且体育类专业从 2009 年的 1 300 多人的培养能力下降到 2011 年的不足 1 000 人。 公共服务大类专业虽占 2%的比重,可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专业只有家政服务一个专业,专业单一,文化内涵欠缺。 可见,针对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调整高职文化娱乐服务事业相关的文化教育大类和公共服务大类的专业结构非常重要。
优化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
[关键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农民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15-02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农民培训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推广各个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农民培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鉴于此,应该结合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总结一些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下农民培训的具体模式,为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提供若干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1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模式
1.1 培训对象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对象,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基层干部。
1.2 培训目标
帮助基层干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总体目标要求,初步掌握现代农业、市场与乡村治理等基本知识,强化其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带头人。
1.3 实施主体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实施主体以农业院校的教师为主,也可以从政府相关部门选择一些了解农村实际、熟悉农民状况的人员担任老师。另外,一些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也可以现身说法,传授经验。
1.4 培训内容
在编写教材之前,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村干部和广大的农民的需求,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新编教材。教材力求切合实际,内容涉及乡村建设规划、乡村治理、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1.5 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与方法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互动讨论、村官论坛“四位一体”方式进 行。课堂教学中坚持互动式教学,保证每堂课都有一定的交流研讨时间。理论课之后穿插现场教学。举办“村干论坛”,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身说法,与参加培训的村干部分享创业经验。另外,建立“训后服务”机制,建立村官个人资料及所在村子的基本情况、产业特点的信息库。学校开通了训后跟踪服务热线电话,实现专家、基地、政府和村干部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农业技术骨干培训模式
2.1 培训对象
农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对象包括县、乡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专业示范户和一些乡土人才。
2.2 培训目标
帮助培训对象成为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带动一般农户接受新观念,采用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培训层次
农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层次为学历教育。对于参加培训的农业技术人员,要求其获得成人大专学历。专业户和乡土人才以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中专或者大专学历。
2.4 实施主体
农业技术骨干培训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和分布各地的试验站、示范基地等野外工作平台。
2.5 培训内容
主要课程设置有:①基础文化知识;②传播基础理论课程;③人文素质教育;④职业专项技术、技能课程;⑤体育与健康课程。
2.6 培训方式
由于农业技术骨干培训有不同的培训层次,因此,这种培训适宜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工作。对于学历教育和证书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习、互动交流与讨论等方法来进行。
3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模式
3.1 培训对象
年龄在20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农民。
3.2 培训目标
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该项技术的各个环节,完成培训后够能将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3.3 实施主体
实施机构主要是学校示范基地、试验站以及当地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试验站、示范基地利用自身的教室、实习基地以及其他必要的硬件条件可以很好地完成培训工作。当地政府原有的农业推广网络比较完善、健全,也可以加以充分利用。
3.4 培训内容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专业可以根据各地主导产业来确定。例如,在白水以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在阎良主要进行甜瓜种植技术培训,在眉县进行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在山阳则以板栗、核桃种植技术为主。
3.5 培训方式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更加多样化,集中面授、下乡入户、远程多媒体教学、现场观摩实习等各种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可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4 创业培植培训模式
4.1 培训对象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长期从事农业或者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市场意识,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有创业基本条件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和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服务企业负责人,也可以选择部分没有就业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
4.2 培训目标
通过创业培植,使受培训农民成长为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企业家。
4.3 实施主体
农民创业培植模式的实施机构仍然是学校的试验站、示范基地等野外工作平台以及当地农业推广部门。但是这种模式的培训师资需要更多的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如市场学、销售学、会计学以及法律、工商、税务等。
4.4 培训内容
①专业技能培训,如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②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如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③创业相关知识和能力培训;④创业过程的指导。
4.5 培训方式
创业培植模式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以短期的非正式的培训为主,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等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5 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培训模式
5.1 培训对象
农民综合素质培训面向普通农民,但是要求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5.2 培训目标
使培训对象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现代观念,从而提升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提高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水平。
5.3 实施主体
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的实施机构以学校为主,政府也负责部分培训任务,但主要为培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协调工作。
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通过培训需要和教师的参与意愿相结合,从农业院校的文、法等相关学科中选择培训教师。
5.4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法律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和健康、卫生知识。
5.5 培训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地点在学校试验站、示范基地的培训教室以及各乡镇、村里的文化活动场所。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除了教师讲授外,还可以采取师生互动、交流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展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牌定位;品牌特色;品牌经营
一、品牌定位:高职教育走品牌之路的前提条件
“定位”一词是由美国人艾尔·里斯和杰克·屈特劳在1972年首先提出并以推广应用的。品牌定位的出现,是品牌经营运作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品牌定位的主要目标是从竞争品牌中突现自己,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忠诚,使消费者加以选择并且重复购买。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的引入,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在严酷的竞争中寻求生机。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竞争的状态能激励一些院校像企业那样去寻找特色,并从中取得利益。”[1]因此,高职院校要找准其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高职院校走品牌之路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院校的品牌定位就是一所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能力、优势以及应发挥的特色所确立的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品牌定位,具体包括三个层次:①高职教育品牌的社会定位。在讨论高职院校的属性定位之前,先要弄清高职毕业生的出路在哪里。近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高职毕业生的出路在“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的结合部。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既可以加入劳动者大军,又可以加入专门人才队伍。其次,从实践层面看,产业服务是将产业开发的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各种管理领域中去。虽然除高职以外的其他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也会驻足产业服务,但只有高等职业教育将产业服务作为教师社会实践环境的主要领域。高职院校通过产业服务与其他相关产业联结,进行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难得的社会实践环境。因此我们说,高职院校的社会定位在于产教结合。②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教育无非就是高职教育与非高职教育的区别。笔者认为,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定位在高等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即为社会发展培养成千上万职业技术型的应用人才。笔者赞同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郭扬老师的看法,如果从新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应把我国高职教育定位在ISCED5B,学制上包括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因为5B的课程计划是一种“定向于某个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对学习完全合格者通常授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more practically oriented and Occupationally specific)的一种特定类型。③各种高职院校的品牌定位。笔者认为,这是高职院校在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集中体现在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上。
二、品牌特色:高职院校走品牌之路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品牌特色是指学校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其品牌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观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品牌特色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表现,也是高职院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
首先,特色的办学目标定位。几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各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其办学目标定位。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定位于“瞄准世界一流,保持国内领先”的宏伟发展目标,力争成为与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效益和教学质量较高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学院;厦门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技工培训基地”,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培训并重,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办学特色;近来办得比较成功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则定位为“立足港城,面向全省,产学结合,争创一流,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性本科院校”。各高职院校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对自己定位时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创造品牌的差异化优势,才能使品牌引起教育消费者的注意和认知兴趣,并在消费者心智上占据与众不同的有利位置。
其次,突出品牌的地方色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形式,主要在地方政府办学中得到推广和加强,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面向地方培养合格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以恩施职院为例,恩施自治州是一个农业州,但由于区位、交通条件较差,自治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抓农林特产品的深加工,着力打造“晒都”地方特色,以推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恩施职院调整和建设专业时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地方特色。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将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柱产业,其中可能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也可能存在现代化程度不等的传统工、农业和其他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加工业。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有的放矢地挖掘地方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2]
再次,深化校企合作,共同锻造特色品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若仅仅停留在企业提供训练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层面上,便不能深化产学结合内涵,也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近几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独有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校努力办出特色。敏孚机械有限公司以其名冠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系,系主任由敏孚企业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担任。机电一体化与应用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组织专家提出方案,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调整。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新分配来的研究生一律到企业工作半年到一年。此外,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还十分重视把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从而对学生起到影响和教育作用。[3]
三、品牌经营:实现高职院校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的品牌经营是学校围绕其特色品牌的中心目标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形式的总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品牌经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品牌经营服务意识
世界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服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被《华尔街日报》盛赞的服务管理专家阿布里奇指出:“服务,服务,服务,服务是企业成长的秘密武器。”[4]我们同样要把这种服务意识引进高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学校是为学生、家长服务的,要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现在教育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变了,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也变了,过去那种等客上门的办学模式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服务方式必须改变。学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和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关注顾客的期望和要求,注重学生满意度的调查,持续改进学校品牌经营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精品人才。
(二)树立品牌诚信意识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人们修身养性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之本质”。在现代社
会,诚信更为重要。“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到了信息时代,信用几乎是电子商务的灵魂”[5]。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有良好的品牌诚信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可以起到减低生均成本、吸引教育消费者、降低同类高校竞争威胁度等作用。是否对社会保持诚信是高校能否获得良好声誉的重要一环。只有坚持对社会和学生的诚信原则,学校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高职院校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还不具有良好诚信机制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地实践诚信原则不是件容易的事。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品牌诚信度,比如,正确对待、接近消费者,提供附加的教育服务等。
(三)建立有效的品牌经营支持体系
品牌经营支撑体系是一项整体性企划工作,包括品牌发展战略支撑体系、高职院校内部品牌管理体系、品牌包装支撑体系及广告宣传支持体系等。这些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笔者认为,品牌战略发展支撑体系具体至少应包括: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缩短教材的更新时间;建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高瞻远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创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等。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影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一个核心观念是持续的质量提高和“消费者中心”,强调全校一切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在全体员工永无止境的追求中不断提高,从而确保学校的品牌经营。
(四)致力于经营品牌关系的建设
品牌不仅是高职院校自己的东西和一种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标识,还是与教育消费者和利益关系人息息相关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为教育消费者创造价值,带来好处。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不仅代表着教育服务的品质,还是一种仪式,一种偶像,一种社会地位,甚至是一个无私关怀自己的朋友。具体说,有这么几个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教育消费者的关系;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成为维持高职院校与外界环境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高职品牌的拓展、外延的延伸及组成品牌的各要素如学校所处位置、地位、办学主题、办学理念、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等都与外界有着繁多的联系。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高职院校在经营品牌的过程中要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参与社会生活,与公众发生各种不同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利于打造品牌、经营好品牌。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54.
[2]金显平,方 圆.高职教育应以地方经济建设为立足点[J].职教论坛,2002,(21).
[3]李燕铭.高职“亲近”企业办出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1—09—19.
[4]周朝琦,侯龙文.品牌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06.
关键词:大众化背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2-02
一、基本概念的辨析
创新是指在已经创造出一些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提出新的见解、做出新的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事物或者做出创造性的应用。从这一角度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的创新素质。农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农业行业和农村地域开创新的事业的人才。农村创新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气和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能在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把知识、科技创新的成果物化为一种新产品、新服务,开发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创建出新的涉农企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构状态以及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是由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主要表现是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回顾
我国从20世纪就开始号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或者创造型人才。其中某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版过名叫《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资料,但是说到研究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境况的发展与繁荣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讲话推动了其快速发展。在这段时期里也出现了许多著作专门研究教育创新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如李金松等写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孟天雄编著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孙玉朱等主编的《知识经济与创造型人才培养》,等等。
在国际环境中,在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的文件指出:“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和学术领域问题的思考批判能力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也是对在现在复杂的世界,培养出会思考有能力的公民,并对维护民主社会都有其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博耶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委员会也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一个大学的核心。在这些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研究型大学本应是综合教育”、“培养出一群有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富有探索精神并且能够解决问题,还要掌握清晰思维以及交流技巧,累积丰富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也发表了《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向21世纪迈进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白皮书,书中提到:“在当今这种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及学术活动要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必须看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教育,且包括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首先就是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我们必须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我们的教育改革。地方高校都要以创新的精神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大学本身建设,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以普及知识灌输为主的理念,树立结合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要转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性教育观念,树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观念;总结而言,创新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大学建设的主线,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郝克明曾提出:中国的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应该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目标必须多样化;其次,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是要发挥高校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卢铁城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一文中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坚持创新教育,必须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把学校教学的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其次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学校提倡个性化教学,树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大连理工大学高教所张秀萍副教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大学教育创新》的文章提到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的内容包括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素质特征。同时她还提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探索能够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国际上所认可的创新概念也认为,创新本身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具体来说,创新一直伴随新的科学研究开始,然后是产品开发、生产和进入市场,最后随着新的产品、工艺与服务的成功销售而终止。
3.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内容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是以课程知识的传授体现出来的。前面提出的课程包括了课程表中所规定的知识课程,以及配合课堂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和校园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在国内来说,人才培养内容的设置在地方高校农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的主要的地位的。但是由于长期课程设置的僵硬,课程内容的陈旧,以及校园创新文化的滞后都成了培养过程中的阻碍。于是鉴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建造新的课程体系其中主要以“平台+模块”的形式为特色,平台中包括了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以及专业方向三个不同层次。在平台课程的设置中要注重理、工、经、文内容的相互渗透,还要设置一些关于综合知识和跨学科课程。模块指的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和自己专业发展趋势来设置的针对性的课程,表现在每个学科的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个性要求,培养方式采用大学人才的分流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一些农业院校的人才宽口径培养与社会分工的接口的问题。在国外方面,从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一些世纪的一流大学一直在社会变迁和自我完善中改变本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且不断进行一次次的教育改革来实现其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最为突出的课程改革就是是美国大学教育改革。其中课程内容的变化是美国大学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美国多次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都是围绕课程改革展开。另外,欧美一些国家的高校在精神教育上非常崇尚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所以学校在自身的教学方法上就提倡启发、诱导的方式。在日本历史上提出的《教育基本法》在第2条规定中强调过,日本的教育出发点都须实现教育目的,应该尊重学生,从现实的情景出发,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并要求相互尊敬与协作。
4.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指的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培养人才可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改革中最为活跃的一页内容。如今,中国的高校管理中还存在着的行政管理色彩浓厚、制度构建存在缺陷以及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加快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的速度,从实际管理中实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是中国高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不仅如此还要深化高校内部结构式改革,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保证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除了管理制度的改革之外,农业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和社会因素存在很大不同造成学生自我实现目标也有所不同。其中有的希望成为农业科学家,有的希望成为农业企业家,还有的愿意作为服务基层的农业一线人员,正是由于这些目标的不同导致学生努力的方向和成就的方面也就不一样,于是单一的目标制定和划一的评价手段不能完好的匹配个性化教育人才评价。所以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是否合格,不能单单以成绩的好坏来论,而是应该看他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否有创新的欲望与意志品质。国际上大多数地区在发展农业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到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再需要单一性封闭形的农业教学,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农业教育开始渐渐向综合化方向的道路转变。以美国的教育为例子,美国各高校在学业上,普遍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的结合,开设大量跨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自己很大的发展空间。思想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课程体系上由通识课程、专业课和任选课组成,学校学生不仅要进行专门学术专业的训练外,还应受到更为宽广范围的教育。在美国还有一种结合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机制。具体是指通过州立大学农学院这一中间环节,把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和推广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机制,一方面,确保了专家教授及技术人员可以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到科研部门,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平萍,王秀梅.设立创新实验班,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2]颜进.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1).
[3]陈伟民,汤红东,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变革路径;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山东汶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章志平(1967-),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33-04
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一直被排拒在中等职业教育之外。在终身教育理念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接受教育。为此,构建一种全新的“非学校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恰如伊万・伊利奇所言,我们必须将目前对于各种新型学校的探索,转变为对那些在制度上与学校截然相背的教育渠道的探索,即探索能够增加每个人的机遇的各种教育网络(educational webs),这种机遇使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成为学习、共享及互助的阶段[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出台,正是对“非学校化”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方式,为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敞开了大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本身也面临发展的困境,生源严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民学员有利于解除自身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亟需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可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乃双赢之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探索自身变革的路径,以及国家政府为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从而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
一、现实之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以来,又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农民工每年仍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造成农村劳动力由富余变为结构性短缺,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隐患。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而且,从农林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由于农林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想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摆脱“农民”身份的欲望更加强烈,与回归“农门”相比,踏入“龙门”,在城市扎根生活显然更有吸引力。据调查,农业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县城就业的占到4.4%,到乡镇就业的仅占1.1%,到村里就业的则寥寥无几;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弃农现象很严重,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2]。农业专门人才的流失,导致农业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长此以往,“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
目前,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亿元,增长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无论是增加值、增长速度,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现代化而言,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农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然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不甚合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近五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3]。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4]。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经阶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言,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推进现代农业转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5]。鉴于此,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双赢之策: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壮大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了《培养方案》,此举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把中职教育的优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6]。因此,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双赢之策,无论是对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还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发展阶段上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强调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配置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一书中所言,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7]。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要依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严格按照其培养目标进行培养。要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8]。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培训不等于教育,培训往往只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服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职业道德等综合领域的教育培养,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难以有效改变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比而言,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具有优势,学习体系也更加开放、灵活、互通,它可以从观念、道德、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具有丰富的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场所,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质量都有保障,而且可以针对不同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了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系统性、专业性、实效性的优势,进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规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在2006年-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起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仍有12663所,但招生数已经从2010年高峰时的868.14万人下降到754.13万人。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困境。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产能过剩”,亟需扩大招生对象。生源不足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适龄人口下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有限的生源大多被普通教育吸引过去;另一方面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定位不准,存在“唯学生生源论”的现象,这是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唯学生生源论”的指导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仅限于初、高中毕业生,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源定式,将大批渴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拒之门外。尽管国家政策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民实施注册入学,但现实中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未真正大量招录农民学员。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却由于针对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年龄、时间、场所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培养方案》的出台为中等职业教育变革指明了新方向。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扩大招生对象,将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正如学者程伟所言,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和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因为社会的认可是职业院校的生命支柱和立身之本,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职业院校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国家培育职业农民大军的责任与使命[9]。此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更加强调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相应的职业教育的对象也更加广泛了。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允许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正是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体现。总之,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且可以破除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困境。
三、培育之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培养方案》颁布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但是由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而且目前仍然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所以,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需要学校自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更为开阔的视角做出变革,也需要国家政府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项光荣的事业提供制度政策层面的保障。只有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才能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大批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培育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变革,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其一,教育内容的变革。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根据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规格。所以,必须严格依据《培养方案》变革教育内容。《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类别,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同时,《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在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学校资源优势等变革教育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本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产业、项目,根据需求状况,设置不同规模的专业类别,切不可“平均主义”,不然可能造成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却“供过于求”。还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优势所在,开发特色农业相关专业,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农业产前和产后课程内容,也允许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综合考虑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并依据《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变革教育内容,才能培育出真正服务于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其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育方式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农业产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经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农学结合为原则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方案》规定,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理论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习、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织方式。由于农民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授课形式,根据农时季节特点安排教学,农忙时通过实践教学指导生产,农闲时则集中安排理论教学。而且,由于农民居住地一般比较分散,集中到同一个场所学习比较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采取远程教学、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务。另外,由于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该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加强与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部门的联系,引导农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其三,师资队伍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是在职的和潜在的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特殊群体,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加快师资队伍的变革。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吸纳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土专家”参与教学,聘请有关机构专家做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对农民有感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建设:一是立足自身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职业教育规律,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政策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兼职教师;三是加快培养一支既懂生产,又熟悉政策法规,能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健全与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良好机制[10]。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其四,考核评价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考核评价不同于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速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探索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方案》规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对农民的学习过程做出测评,终结性考核是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生产经营技能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学分制,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构成,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2720学时,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课程学分是农民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学习获得的学分,认定学分的范畴涉及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从业经历等方面。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培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践成果的考核,以此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外,对于学分的认定要更加灵活,充分考虑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允许农民以生产技能、学习培训经历等折抵学分,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学分与学时的对接,达到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2.
[2]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
[3]张祺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破困前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3(24):66.
[4]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6.
[5]韩长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J].农村工作通讯,2013(24):18.
[6]袁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新路径[N].农民日报,2014-05-07.
[7]Schultz,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334.
[8]卫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须回答三个问题[N].工人日报,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