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互联网消费市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消费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消费市场

第1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深度影响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创新。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我们通常说的“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

一是“用户思维”,在整体价值琏的每个环节运营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就是目标消费群体体系的构建、培育、维护、拓展、提升。二是“简约思维”,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集中力量,聚焦专业。三是“极致思维”,把产品、服务、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四是“迭代思维”,以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立足“细微”,追求卓越。五是“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市场的体量、分量、存量。六是“社会化思维”,现代化商业的重心转移至网络,公司面对的客户是以网络形式而存在,改变企业生产、营销、服务等整体商业生态,是大势所趋。七是“大数据思维”,这是对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等各类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与优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八是“平台思维”,这是互联网开放、共享、共赢的新思维,其精髓在于打造多主体、共赢互利的市场生态圈。九是“跨界思维”,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融合与发展的边界不再局限企业和行业本身,可以携“用户”以令诸侯,掌握用户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

“互联网思维”,无疑是一种现代科技思维,正是这种极度开放的现代科技思维,透视出大思维、大产业、大市场、大战略、大境界,不仅对传统产业理论具有颠覆性的突破,而且,对产业思维、产业形态、产业战略、产业转型等领域,具有导向性的“新常态”思维。进入“互联网+”时代,就进入一种新的经济格局;既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与创新速度融合于各个产业领域,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跨界融合,互联互通,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从而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时代的深度融合,跨界对接、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经济均衡、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思维的导向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思维,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思维,具有产业发展战略导向特征。因为,在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的条件下,产业转型思维势在必行,势在必转,转则活,转则新,转则兴。

一是“互联网+”环境下,将传统产业推向一个十字路口,只有那些具有突破传统经济理论思维,具有和谐经济、生态经济、互联网经济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才能敏锐找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感”,才能归位到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时代深度融合、跨界发展,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传统产业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新产品,从而带来独特的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市场。

三是“互联网+”时代,产业可以更大程度地开放、整合、优化、跨界配置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准、产品质量及产业形象,从而聚合更多更好的优质产业资源,大幅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形成新经济、新常态产业格局,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愿景。因为,互联网市场把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强力推销到国内国际市场前沿,产品可以寻找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和消费群体;市场无边界,可纵深发展。这种互联网市场冲击波和拓展力,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思维导向探寻

对传统产业理论的颠覆与构建。传统产业理论,往往注重单个企业或产业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注重企业与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资源共享共赢的关联度和融合度;缺乏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意识。“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理论的形成与构建,是个很大的突破;产业“转型”思维理论,对传统产业“转型”战略和发展的实践,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可以说,产业“转型”思维,是“互联网+”时代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和核心价值观。

对GDP质量的产业导向思维。从中国传统产业格局中不难看出,在追求GDP数量的投资拉动效应情况下,往往不注重GDP的质量。年度的GDP数据主要依靠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建设拉动,或者是依赖房地产业的支撑与拉动,而国民消费等第三产业形成“洼地”。2014年,发达国家的GDP数据中,消费占整个GDP的70%以上,而中国的国民消费占整个GDP的51%左右。这就说明,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支柱型制造产业、消费服务型产业,整体趋于弱势,从而导致扩大内需动力不足,活力不够。

“互联网+”时代,中国GDP质量会有很大的改观。这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将会强力拉动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并以“转型”思维、创新思维、用户思维,品牌思维、消费思维等,来推动和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尤其是互联网的强大促销与导购功能,大大激活了国内外两大消费市场,将使消费成为GDP数据中的权重支柱产业。

对制造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业逐步迈入互联网产业平台,数以万计的产品制造商开始将产品“嫁接”互联网,或者与天猫、淘宝、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深度合作,或者自营网络销售平台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使适销对路的产品直接由工厂价“搬”到了互联网“国际大卖场”,从而实现了产业、品牌、消费、增值服务等领域的跨界营销,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产业从“互联网+”时代的超级电商平台中体会到:“互联网+”时代,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无疑是倒逼企业融合“互联网思维”,必须拥有产业“转型”思维和创新思维,必须拥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是“代加工”,制造的产品是产业链条中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其他多项生产环节、诸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价格)等,话语权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以玩具“芭比娃娃”产品制造为例: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产品,只能赚1美元的加工费,而“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要卖10美元,美国赚9美元,这就印证了经济学家总结的非常“6+1”的产业经济理论。

由此可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事实上,由于产业类型的差异,制造业的整体产业链的构成与延伸,远远不止于上述的“6+1”产业链;不同品类的制造企业应该拥有不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产业链的交织、整合、延伸,将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链,不仅仅限于生产环节中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产品进入互联网营销平台流通后,又会产生新的消费服务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在于整体产业链的掌控与延伸。这种掌控和话语权,充溢着“互联网思维”各种资源和要素。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掌控整体产业链的构建与操控,产业话语权、市场话语权即在这里。

对消费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消费产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各类产品进入互联网平台流通,不仅大幅推进和拉动了内需消费,进一步激活了国内外两大消费市场,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甚至改变了现代生活方式。“互联网+消费”,深度激活了电商的市场爆发力和冲击力,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甚至对商业地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以“天猫(淘宝)”为代表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商帝国”,仅在2014年11月11日一天,销售额高达571亿元。在此之前的2013年“双11”销售350亿,曾引发地产大咖的“狂踩”,有大咖就直言不讳地说:“300亿也就是几块地钱。”马云的本意并不在意“天猫”市场销售数字的多少,而是在意“试将房产价格压下去”,虽然看起来是个“一厢情愿”的事,但对商业地产也确实有一定震撼和影响。地产大咖得意的是,房地产业是大宗商品,价值高,可暴利;而日用消费品与房地产产品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地产大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全民消费的潮流和“众筹”消费的巨大能量。

众多电商所激发出来的大众消费热情,确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电商也很大程度刺激了中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拉长的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能是一种房地产业可以比拟的?房地产作为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产业“转型”思维。传统消费观念认为:房地产是当下支柱型产业,商品房乃“刚需”,所以多年来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即便是步入市场低谷,仍在指望“市长救市”,而忽视“市场救市”。“刚需”归“刚需”,一二线城市房价奇高攀升,真正“刚需”的普通百姓买不起,投资“炒房”者因当下多种原因不敢冒险“炒房”;三四线城市房源产能过剩,空置率居高不下,房地产消费开始回归理性,拿热钱“炒房”者越来越谨慎了。

其实,马云的“商业帝国”最大的价值,不仅是提醒人们房产消费时要认清房地产“泡沫”,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强化房地产业开发与消费的“转型”思维,而且是与时俱进地找准了用户的“刚需”和产业的“刚需”,围绕消费市场构建和延伸服务产业链和价值链;不仅激活了城市消费市场,而且也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甚至拓展了国外电商消费市场。如此,电商的消费火种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消费激情,且呈星火燎原之势;这种互联网主导下的商业模式,不仅促使产品流通由传统的“渠道为王”转变为“平台为王”,从而带动金融、包装、物流、运输、快递、通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消费支柱产业体系;有效调整了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强力拉动生态经济平衡发展。

对资本经济的导向思维。站在“互联网+”时代的高度看产业“转型”,将“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与最近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举措联系起来,无论是看“顶层设计”,还是看民间资本驱动,不难看出,中国产业经济正在由市场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的“转型”,更需要依托资本运作与技术升级两轮驱动。

一是由“印钞票”转型为“印股票”模式。这种“股票”不是股民在四级市场流通购买的股票,而是产业“转型” 后的股权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转型”产业,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资本动力与活动。

二是由“债权经济”向“股权经济”转型。“债权”主导时,资本移动的功能,主要是“借”钱给企业,多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进入“股权”主导时,资金移动的功能,主要是把钱“投”给企业,占企业股份,拥有一定的“股权”,资本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给企业带来后劲,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股权资本的“人格化”,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产业链的系统整合,还是产业模式的构建、市场营销与拓展,“股权”主导型产业将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健康走向和标志。

总之,“互联网+”时代,还会产生更新、更多的股权企业模式。各种新的股权产业模式的涌现,表明了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

对文化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思维、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现代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互联网+”时代,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势在必行。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高融合性、高成长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符合中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特别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对于提升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等等,都具有重要的“软实力”发挥助推作用。

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文化产业还是创新、创意型文化产业,其发展思路均应具备“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意识;文化产业的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等环节,与互联网平台紧密结合,在产品质量、品牌内涵、营销方式、传播速度、受众效果、品牌影响力、市场渗透力等方面,均需依托“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卖场平台”,重新构建和整合相关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还要考虑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创新思路。

对国际贸易的导向思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战略调整与变革,网络贸易(Trade on the Internet)大行其道,形成国际网络贸易市场形态。国际贸易融合互联网平台,转变和简化传统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拓展贸易市场,缩短贸易距离和时间,促使国际贸易市场智能化、简捷化、人性化,有效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更好地优化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模式也同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厂家对产品的营销、订货、支付、运输、服务等环节,都可以在线网络的贸易形态完成。由此看来,中国传统产业无论是外向型或者内向型,在打通国际市场、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过程中,厂商要考虑产业模式、产品品质、市场营销、贸易服务等国际化企业发展战略,更要考虑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整体产业链的构成与掌控。这才是“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的国际化产业运营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经济进入巅峰时代,同时也昭示着:中国产业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经济,已经全面进入“拐点”时期,即产业“转型”的导向时期;包括“大众创业、全民创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在内,以及产业理论的突破、产业结构的调整、内需消费的扩大、资本经济的谋划、文化产业的促进、国际贸易的“转型”等等,都将在“互联网+产业”平台的引领之下,做出客观、全面、适应性的产业转型思维,这无疑是中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2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发展 未来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这给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一个很好的发展契合点,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服务性行业正在成为解决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平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逐年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等都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加大对消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希望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来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互联网巨头将迎来发展的新风口。

(二)选题的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在今后的几年中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消费金融市场主体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市场主体年轻化、服务场景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市场范围也变的更大。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进一步的研究,全面了解消费金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为创新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最终提高我国消费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

孔晓文在《浅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中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消费金融是非常重要的增长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市场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必须要对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消费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的不断创新。最终提高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市场竞争力。

张雪在《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和趋势》中指出了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几种模式,并且对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互联网金融出现改变了用户接触传统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方式。80、90后成为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用户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相比传统消费金融有了很大进步。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层次化,消费者对品质、品牌、服务的需求急求提升。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开始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由传统型消费向新型消费、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转变。社会主流的消费模式由传统的理性保守消费转变为提前消费、信用消费,消费金融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互网消费金融扩大了消费市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消费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不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有差距。各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不同,给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阻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金融的主体覆盖范围更加广阔,许多中低收入群体像农民、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消费金融服务,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更具普惠性。消费金融的服务场景也逐步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购物、餐饮、旅游等服务场景,又包括教育、租房等传统消费金融覆盖不到的方面,这大大的扩大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市场扩容量。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改变了市场布局

互联网技术为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许多传统消费金融无法覆盖的群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得到更快更好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众多资本追逐的对象。企业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布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服务群体方面来看,重点布局18~35岁的年轻群体,特别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对消费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然后针对该群体的核心消费商品来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大学生群体,主要消费商品像电子产品、助学贷款等,针对这一场景的提供服务的平台包括分期乐、人人分期等。

从经营业务来看,教育、医疗、养老、旅游、装修等行业都纷纷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相结合,进行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我国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支持各细分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探索发展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消费服务品种将从低端到高端全面覆盖,养老消费面临升级。

从核心竞争力方面看,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重点发展大数据和征信系统。这对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长期发展大有裨益。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监管将是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能有效的释放消费,助力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经济增速放缓、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和经济结构调整期“三期叠加”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很难由原来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此国家开始实行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消费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消费经济来拉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必经之路。消费金融的发展程度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能有效的扩大金融消费市场,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活动的成本,为零散的大众需求筹集资金,推动经济发展。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延续至今,许多的企业都开始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使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战场形成了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在未来的几年内,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一)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更加紧密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当前,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的结合正在使消费金融的面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金融产业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一方面国内消费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平台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依托技术和平台开始渗透到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中国金融产业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到服务模式再到风险管理,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消费金融服务的各个阶段。良好的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大有裨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领域的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网络征信系统也将日趋完善,金融行业在现实发展中遭遇到的种种瓶颈也将能够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的结合得以解决。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范围更具延续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是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的重点,我们不仅要考虑它在短期内的发展战略,而且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拓展其发展空间。

从时间上来看:互联网金融不能仅仅着眼于目前的消费需求,我们应该伴随着消费金融用户一起成长,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将消费金融服务渗透到租房、买车、结婚、装修等消费场景中去。从开始就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将消费金融的服务深入到用户长期生活中去。

从空间上来看: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服务场景还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转变,将深入到更多的领域中去。只要是人们能够想得到的,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消费金融服务。

(三)大数据助力互联网消费金融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重塑金融竞争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l展,给整个的金融体系带来创新活力。

首先,从客户营销方面,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大数据搜集和了解客户的信息,这不仅包括金融消费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到客户在各种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各个生活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全方位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习惯,从而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其次,从风险管理来看,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搜集网络上的各类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对于用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信用评价模型,更精准、更有效的评价客户,完善我国的网络征信系统,从而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最后,从资源配置和产品创新来看,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企业的自身状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业务发展和管理流程,提高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速度,更有效的进行资源管理和产品创新。

(四)垂直化发展

纵观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近年来的变化,垂直化发展将是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大趋势。

1、行业垂直化

从传统消费金融的住房、汽车等到现在的医疗、养老、旅游、家电等许多细分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行业结构和运行模式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要兼具各行业经营和互联网消费经营的能力,对于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了解市场发展需求,不断的积累发展经验。

2、客户层次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互联网消费金融会根据各个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精准的市场定位,为用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第3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一、关于大数据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所谓大数据,是与传统意义下通过市场调研、研究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规模和容量都非常有限的传统数据相对而言的。百度百科将大数据界定为:“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1]如今的营销策略很多都以数据作为战略发展的根据,比如现今很火的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女神的新衣》。这档以明星真人秀为主的娱乐节目,是制作方携手赞助商自己的“明星衣橱”APP让观众在羡慕女神的同时,实现即看,即买,即搭的全新商业合作模式。《女神的新衣》是将线下的消费能力引导到线上,再通过线上的互动影响力带动线下的娱乐节目,可谓是开创了一种新颖的独特节目形式。

《女神的新衣》用大数据编织了一张细密的网,这张网能随时捕捉观众、用户在线上线下对节目的及时反馈。《明星衣橱》活跃的社区也提供了更为生动的用户互动,能方便地洞悉用户背后的真实想法。这种基于用户的大数据与专业网站的实时、精准分析,为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观众转化为用户,再将用户转化为流量,完成粉丝、观众。用户的无缝连接,实现电视到电商、移动互联的转化。

二、数据如何影响消费市场

大数据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消费市场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背景下,消费市场原有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消费市场调研方法中,消费者是作为被动的行动者,其行动信息和关系只能依靠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经过筛选,并在数据分析和所得结论中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分析需要进行构建。通过市场调查,深入分析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倾向,内心诉求,来挖掘其市场需求,从而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品牌形象建立和维持提供依据[2]。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互联网作为交易的平台,每天都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数据。尤其是APP商业模式的迅猛发展,消费者、产品销售者通过自己个性化的、不间断的行动在创造着数据。移动客户端就会把主人的行动轨迹泄露地“一览无余”。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卖方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可以很容易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轨迹,以此洞察和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所属群体的消费偏好。

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的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中显示:据统计,至少有64%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玩手机,拥有上网行为的用户占比更多。从节目播出的三期来看,在栏目开播20分钟后,百度与天猫的搜索指数同步上升。节目播出第三期,据伊芙丽买手介绍:其旗舰店访客量较之前增长100%,成交额增长50%,其中无线端访量占比75%,成交占比47%。看电视买衣服,占有用户视线,打动用户心理,刺激上网购物,《女神的新衣》作为一档电视栏目,做到了互联网的事情——观众导入、用户经营,视线流量转化。

“明星衣橱”APP是在数据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移动应用,可以自动解读、关联时尚数据,实现时尚与大众消费间的有效对接——这就是独创的“时尚DNA系统”,它将非结构化的时尚数据结构化,然后在时尚大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时尚购物应用。用户借此可以在时尚的直接引导下购物,用户无需再在海量商品中费力地搜寻、发现,也无需自身具有出众的时尚眼光,却可以沿着线索定向地买到时尚的穿搭。

三、女神的新衣的商业模式与明星衣橱APP营销

所谓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性资源,结合市场状况与合作伙伴的利益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商业运行组织,这种商业运行组织一般会设计到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终端商以及消费者等综合性利益。因此,商业模式是一种多赢价值体系下,主导企业一种战略性构思。商业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渠道策略,更多地是一种基于利润结构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性设计,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渠道铺货策略。

商业模式简单的分为两类:一是运营性商业模式;二是策略性商业模式。策略性商业模式是对运营性商业模式的加以扩展和利用。应该说策略性商业模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每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都意味着一种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机会的出现。

女神的新衣属于策略性商业模式,采用APP营销模式,利用手机APP所进行的营销互动。这种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3]APP商业模式是基于客户群基础,完成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主要的目标用户是追求时尚、流行、对互联网等娱乐应用有较强需求的客户群体。

明星衣橱基于满足普通人羡慕明星着装方式的心理需求,抓住了用户的追随心理,以APP为平台,以用户需求为主,每天提供海量的图片,最明星范儿的搭配,直接引导用户无需费心搜索,也不用考虑是否具有专业的眼光,只需按图片搭配好的方式买到称心如意的服饰,并跟随明星学会穿衣搭配的技巧。女神的新衣与明星衣橱的合作刷新了传统而僵硬的品牌合作模式,不仅为品牌提高了知名度,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了双赢。

四、数据指导服装设计潮流走向

如果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女神们的设计买单,看天猫上的销售量和收藏量便知。“奋进女神”尚雯婕是众女神中第一个感受大数据力量的人。在第三期节目的跳跃传奇之校园轻时光系列中,尚雯婕专程到天猫商场上查看消费数据,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一系列服装。第三期9月6日节目播出当晚,根据天猫数据,尚雯婕同款礼服连衣裙尽管在零售价高达1299元,截止当晚八点,该款裙收藏量达12362次,销量72件。这种以用户为导向的思想,让她所设计的服装更具市场性。

这是一次成功的设计。但是,今后如何做好大数据导向,也是商家和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获取用户最真实的想法?如何挖掘数据面纱下隐藏的消费市场?如何用数据指导设计潮流风向?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第4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商业管理;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接受互联网思维,尤其在传统商业管理改革中,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商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如火如荼,能够有效的帮助传统商业管理事业企业转型,有利于商业稳定,保障良好的商业管理秩序。本文在互联网内涵的基础上,浅谈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影响,做出如下总结分析。

一、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含义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成为商业管理企业热搜名词,在百度百科搜素引擎的解释为: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不断发展、成熟的背景下,人们对整个商业生态(包括市场、用户、价值链等)进行重新审视的一种新型的思考方式。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互联网思维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商业管理转型的主要思想。传统商业管理启用互联网思维,能够带动传统商业企业转型热情,部分实力强大的商业企业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经营管理。如:国美、苏宁,均实行了网上商城,且取得了一定的经营管理效果。总的来说,传统商业企业管理应当抓住改革契机,在管理思维上进行改变,做出重新管理部署,才能顺利的实现商业企业转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影响

(一)影响传统商业管理战略部署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管理,需要做好用户的体验式服务,摒弃传统的价格战。传统商业管理模式认为降价是商品促销的法宝,往往容易演变为激烈的价格战,但是最终起不到实质性的管理效果,甚至会造成商品价格体系崩溃。因此,传统的商业管理应当摒弃传统的价格战,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促使人们更加关关注商品的使用舒服度,商业企业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完整的用户体验系统,针对用户体验之后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适当的商品生产、销售调整,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用户体验做成视频,在各大卖场、网上平台等进行流动式播放,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并且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商品的介绍文字、图片做的比较唯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但是不得过于夸张,过于夸张便会适得其反,更多的注意力应当投入到用户商品的真实体验,实施先体验后购买销售模式,也可以进行换货退货,做好售后维护工作,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内在要求,从而,便可以有效的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而且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能够有效的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能够促使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转化为购买行动力,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商品应有的价值。因此,商业企业要与各大消费市场进行销售理念的统一协调,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强化体验服务,并保证体验服务质量,可以发挥商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将传统的价格战销售理念革新,全面的推进体验式消费理念的应用,不以销售额作为最终目标,要以满足消费内在体验需求为目的,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形成良好的商品生产、销售秩序,保持良好的管理氛围,获取最大收益。

(二)影响消费群的改变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企业管理,其消费群的地位必须要有针对性、明确性,特定商品只能满足特定年龄段的消费群体,这样,能够增强商品的凝聚力,稳固消费人群,也可以将潜在客户拉拢过来,软性的扩大消费群体,如针对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商品的设计理念要新颖、大胆、突出个性,而针对具有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冲动消费的几率比较小,可以主打高质量、高品位的商品销售。但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下,使得各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自身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如部分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不在一味的追求经济实惠,也追求品味、个性,针对他们,商业企业可以专门打造一批融合时尚与经济的商品,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这样在无形之中,也扩大了消费市场,扩大了消费群。因此,利用互联网思维,及时的调整消费群体定位,避免遗漏部门潜在的客户群,这样,新型的商业企业管理发展模式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在适当的时机,商业企业可以适当的降低商品适用的普遍性,增强针对性、具象性,推动传统商业管理革新,激活消费市场。

(三)影响广告投入,更加注重社会信誉度的提升

互联网技术为商业企业管理转型提供了诸多便捷的服务,同时,也拓宽了商品信息的渠道,传统的商业企业管理,往往注重产品广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广告费之中,但是获益较小,且存在广告越多,月引起人们质疑的可能,而利用互联网思维,摒弃巨额的广告投入,将企业管理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信誉度的提升上,也就是利用良好的口碑限制过渡的广告投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广告费损失,而且能够有效的转变商业企业管理方向,以森辉信誉度为核心,从商品销售环境、服务流程、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细节部位做起,保证服务质量,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接受,甚至超越用户对产品的期待值,便可以更加深刻的、全方位的打造良好的社会口碑,节省广告支出,甚至可以有效的吸纳广告公司免费帮助商业企业做广告,降低商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扩大广告的投放渠道,如,可以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互动平台、论坛等打造良好的商品口碑,而且口碑营销是商业且产品销售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有效的服务于用户体验,使得用户在感受产品的美好的同时,不自觉的与朋友分享,使得产品得到推广,企业获取较强的社会信誉度,即销售口碑,从而实现商业企业口碑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传统商业管理改革,促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影响“顾客至上”销售思想的转变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品营销,是不断的培养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忠诚度及信任度,不再是传统的“顾客至上”,提高了商品销售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其工作人员保持工作热情,降低工作人员变动率,工作人员的稳定,也是关系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这样的改变是有益的。传统的商品管理,往往对消费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顾客就是上帝,这是建立在工作岗位不对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利于销售工作人员的人权保障,不利于商业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商业企业不再一味的奉行顾客至上的销售理念,不断的提升是销售工作人员与其他工作岗位人群的人权对等,保障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使得销售行业的从事人员感受到社会、企业的关爱,有利于销售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在尊重的基础上,全面的提升自身修养,这些对于稳定桑叶企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应当大力实施互联网思维下的销售秩序,摒弃传统顾客是上帝的消费、销售理念,全面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推动商业企业管理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不应当只考虑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还要保障销售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实现双方的利益均衡,才能保证商业企业管理革新的顺利开展,引领健康的消费市场。

三、结语

总之,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主要的是及时的纠正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正确的商业企业管理理念的支持下,才能实现各个方面的革新与转变,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内在消费需求,保障人前,稳定商业发展秩序,使得我国的商业发展处在良好的发展空间及背景之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实现最大收益。本文的分析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能忽视其研究价值,期望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作者:张沁瑶 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遊.浅议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冲击[J].江苏商论,2015,(1):33-35.

[2]冯雪飞,董大海,张瑞雪等.互联网思维:中国传统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捷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4):20-23.

[4]高铎.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经理和管理模式[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4):90-90.

[5]冯仑:用互联网思维转变商业模式[J].城市开发(物业管理),2014,(2):14-15.

[6]MouTzu.WiththehelpofInternetthinkingtocreatetrainingnewsituation"tothecustomervalueorientedmarketingseminar"Journalofpractice[J].PetroleumandChemicalManagementCadreInstitute,2014,(4):29-32.

第5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在我看来,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更方便快捷,这有利于企业或品牌的宣传推广,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来推广传播公司文化、公司理念或是新产品、新项目等,让更多客户及时了解诺斯贝尔的新动向。

此外,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渠道,还会提供给消费者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化妆品企业也通过互联网增加销售渠道,拓宽销售范围,弥补传统零售渠道在地域上的局限性。移动端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成为现今零售行业的重要命题。现在有很多品牌都是线上+线下的结合形式,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信息时代的转变要求我们跟上步伐,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在公司推广方面也更多元化,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渠道进行实时新闻等形式。我们更为新产品制作专用微信页面,使客户能更简易更・陕捷地获取我们的最新资讯。

而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90后逐渐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富有个性,爱好新鲜创意,但同时缺乏耐心,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不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体验是生活方式之一,购物消费习惯更加务实,比较相信口碑效应、价格与品质并重。

因而,在这个“扁、平、快”发展的社会,年轻群体的市场容量与消费潜力不容忽视,他们已逐渐成为护肤品消费的核心群体,特别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全面到来,价值观、社群化、数字化是品牌商在互联网时代掌握年轻市场的基本要素,抓住90后的消费心理,就是抓住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90后是伴随互联网和国产品牌一起成长的一代人,因此我们可以从高性价比的产品、有创意的产品外观、更新颖的推广模式上去吸引90后消费群体。

第6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既为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又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互联网企业激烈的竞争,社会对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互联网营销面对新的挑战,目前互联网营销中确实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进行研究,探讨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发展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

互联网企业是近几年信息发展和媒体发展的综合产物,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企业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行业,其是影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保障互联网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中具备有效的营销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比较重视的问题,促使互联网营销迫切面临重大的改革,适应现代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保障互联网企业的实际效益。

1 互联网企业的简介

新媒体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运营环境,新媒体环境具备更新、创新的特性,其对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具有实际的推进作用[1]。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来源主要是网络,其包含的行业类型有:商务类、软件类等,在新媒体环境的约束下,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所以互联网行业衍生出多样性的类型,例如:新浪、搜狐门户网站;百度、搜狗搜索引擎;BBS、facebook社区;MSN、QQ通讯;b2b、b2c商务;盛大、武易游戏等。可见:互联网企业获益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其必须依据有效的营销模式,才能提高互联网企业在网络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综合能力,保障互联网企业获取更多、更大的效益。

2 互联网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在进行营销时,一方面可为用户的生活提供方便和乐趣,同时其在营销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互联网企业的信誉度,影响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针对互联网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2.1 模糊互联网营销的市场定位

互联网企业只有找准市场营销的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才可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目前互联网企业的消费市场结构多样、层次不一,但是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单一,不能使用市场需求,进而无法保障企业具备自身的特色[2]。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市场基本出现模仿、偏重性等特点,缺乏创新的市场定位,既不能保证互联网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又不能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

2.2 互联网营销观念的落后

互联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仍然保持传统的营销模式,即将企业的利益做最大程度的放大,忽视消费者在互联网市场中的重要性。消费者的心理趋向,决定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在营销模式中,互联网企业单纯注重效益的追求,其在产生效益的过程中,失去大量消费用户,进而无法产生大规模的效益。

2.3 营销行为缺乏约束性

互联网企业的市场资源呈现一定的限度,导致有限的资源被多方互联网企业进行配置,导致互联网企业在进行竞争时,采取不法手段或不透明的行为,例如:域名抢注、钓鱼网站等等,互联网营销市场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由此导致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行为极其缺乏约束性。

3 互联网企业中营销模式的改进

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针对互联网企业在营销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适合互联网企业收益的营销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3.1 端正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市场定位

创新是营销模式对互联网市场最正确的定位,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制定的市场导向[3]。因此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营销活动力,例如:互联网企业可重点培养网络人才,通过人才对市场的视角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提高互联网企业对营销市场的定位能力。首先企业中需引进高技术和高素质的网络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利用网络人才对国内外的互联网走势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市场定位,避免出现偏离市场的现象;然后企业重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21世纪是电子商务的时代,其为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发展机遇不可估量,利用电子商务发现互联网营销的市场商机;最后互联网企业通过对市场的明确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保障其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以便根据市场消费者群体的变动,及时更改市场营销模式。

3.2 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营销观念

树立互联网企业以新媒体环境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不仅可发挥企业营销模式的指导性,而且可保持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观念具备时代性和发展性。在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中,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首先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以此制定相关的营销模式,发挥消费者在营销模式中的影响力,将消费者的心理放在企业营销的首位,以此可为企业的营销模式提供效益依据;其次提高互联网企业营销的服务观念,企业的服务意识是营销模式中的形象,其为消费者带去的不仅企业的尊重,更是企业的关怀,由此实现消费者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最后通过营销模式观念挖掘新媒体环境中发展能力较强的消费方式,例如:游戏网站、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等是互联网企业中消费较高的模式,企业可通过观念的培养,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效益能力。

3.3 保障营销模式执行的监管

互联网企业中设立监管部门或监管条例,可强化营销模式的执行力,众多互联网在新媒体环境中,为保障获取利益,忽视了网络资源需进行合理的配置,促使互联网企业形成依赖性的发展,为此,必须针对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对营销模式的监管条例,为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运营提供法制环境保障,采取规范化的措施干预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发展[4]。例如:国家可颁布类似《互联网企业行为管理条例》等内容的制度,约束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行为,监管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市场或网络平台,严格控制互联网企业出现不良行为或不法行为,一方面提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质量;另一方面保障网络消费者的个人利益。

4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本身具备多样性和多变性,其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营销模式,才可保障互联网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互联网企业抓住用户的心理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讯息、资讯,由此,不仅可以保障互联网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而且可促使企业内在理念保持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成阳.企业网络新媒体营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23).

[2]魏继平.基于微博的企业网络营销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02).

第7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关键词:消费金融;创新发展;服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004-05

一、消费金融发展状况

当前由于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都呈现出疲软之态,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消费金融机构较快发展

消费金融,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四大领域:房贷、汽车金融、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形成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参与的多元化消费金融业态。消费金融机构在融资的便利性、及时性上更加优越和快捷,一方面扩展了贷款的投放范围,另一方面有效刺激需求,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2015年末,我国共有25家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强化公司治理能力建设,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发挥促进汽车生产和销售、满足居民购车和升级换代需求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实现业务稳健发展。2015年,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经销商批发贷款6210.25亿元,对应车辆超365万台;累计发放零售贷款2572.87亿元,对应车辆近293万台;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贷款21.21亿元,同比增长94.94%,对应车辆11592台。

2015年末,我国共有12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面向消费领域提供融资。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发挥差异化金融服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将业务拓展至三四线城市,重点满足消费者在耐用消费品、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信贷需求,提高了消费信贷产品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2015年,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过71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598.71亿元。其中,5万元以下的989万笔,占全部贷款的94.05%。

(二)房地产信贷、网贷、信用卡快速增长

当前房地产信贷的金额最大,远远超出汽车金融、信用卡和消费贷款。这与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高企,房屋总价要远高于汽车、旅游、教育以及日常支出有关。截至2015年末,房地产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2%。

随着我国网贷行业监管政策及实施细则逐步落实,网贷行业不断整合,行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业务总体呈现扩张趋势。截至2016年6月末,运营平台2943家,贷款余额5957亿元,比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7393亿元;运营平台累计参与人数2833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474万人。

2015年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4.42亿张,同比增长10.25%;受理市场环境持续完善,全年银行卡渗透率47.96%,比上年上升0.26个百分点。信用卡信贷规模继续增长,授信总额7.08万亿,同比增长26.43% ;期末偿信贷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05%。

二、消费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从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传统观念还是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消费金融这种提前消费的观念在中国还并不能被大众群体接受。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认为,观念的东西都有很大的 “刚性”,短期内可以视为一个不变的量。从消费习惯上来看,中国人依然对“透支未来”持谨慎心理。

例如,我国信用卡的参与率高,这说明信用卡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选择信用卡作为日常支付的手段。但统计显示,信用卡信贷负债额度比较低,占家庭每月平均支出总额的 13.5%,这一方面说明在日常消费中,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受到了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说明信用卡的信贷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前更多地是承担支付的功能,其信贷功能仍有深度挖掘的空间。

汽车金融的参与率最低,仅有2.3%,金额也远远低于房贷,这可能是由于汽车本身价值相对较低,而且保值功能远远低于住房,多数家庭购买汽车仅仅为了消费,而不会像购买住房时具有投资的动机,所以在购买汽车时会倾向于选择全额购买或者不购买。

(二)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加快创新步伐

目前,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法规障碍。虽然有关法规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行做了相关规定,但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在短期内还难以完成。由于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时间较短,因此缺乏相关的例如借款人违约处理、客户信用状况查询等体系和制度法规,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是信用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落后的市场往往存在道德风险,由于消费金融涉及的贷款量大、贷款人群的层次不高,收入相对较低,所以道德风险就显得尤为突出。面对道德风险,金融系统往往采取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降低损失,但这样会引起另外一种风险――逆向选择,从而吸引了更多有信用瑕疵的群体,最终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借贷市场变成了“柠檬市场”。

三是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等问题。消费金融公司按有关规定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除了自己的资本金之外,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以及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消费金融公司自身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的困境。

四是自身信贷体系不完善。一个具有良好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还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办法。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下,专业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很难与传统银行进行竞争。

五是产品定位有一定局限性。相对于其他金融信贷产品,消费金融公司的最大特点是小额、短期、无担保和抵押,这决定了其业务范围不能包含汽车和房屋等金额高、风险大的大宗商品,而只面向家电、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市场80%以上是房贷和汽车贷款,其他消费信贷,如教育、旅游、婚庆等,一般的商业银行也提供相关服务,所以从产品覆盖范围上看,消费金融公司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消费金融发展前景

(一)消费金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经济增长和转型促使消费金融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担当了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作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头架马车,消费升级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数据显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就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我国人均GDP约合8016美元,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城镇化、消费观念加快转变,消费金融市场未来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2.政策利好促进消费金融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2016年3月17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健全以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3月30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从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央行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成长。通过“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狭义货币(M1)余额4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3%。

3.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改变促进消费金融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消费增长的机会。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比达到16.2%。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会有4亿老年人口;同时,保障基金的抚养比例将由当前的3:1变为1.3:1。老龄化社会需要养老、住房、医疗,以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消费,同时由于中国养老准备不足,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推出对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税收的支持和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人在税收激励下为未来养老做准备。各项政策措施将会促进中国养老基金的快速增长,也会释放出消费金融的巨大空间。

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促使消费升级。在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消费金融正迎来大发展时期。高中低端各层次客户人群的消费习惯更加开放,也敢于尝试新的消费方式,讲究效率。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在多样化,消费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正好使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空白得到弥补。

4.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消费金融发展。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推进速度非常快,牌照的管制越来越放松,将会促进消费金融创新和运营模式多样化。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99.2万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末达到208.6万亿元。2015年末,保险业总资产12.4万亿元。2015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迈入15万亿时代;全国39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总资产近1.5万亿元;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贷款规模也迅速增加。消费金融市场上不同期限、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各种产品也越来越多,促进消费金融多样化发展。

(二)消费金融加快创新发展

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8.4%,这一比例在近10年来首超50%。2016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环比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1-8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6.7%。消费市场的扩张带动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客户群体增长迅速,消费贷款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消费信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是一个几十万亿级的市场;国内消费金融渗透率可以在未来十年从目前的10%提高至30%甚至更高。

1.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一是银行加快创新和发展。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个人消费金融将成为银行业务增长的下一个蓝海。个人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占比逐步提升,客户需求挖掘和风险管控能力成为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我国汽车消费金融的市场余额将超过1万亿,以汽车消费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将能稳固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二是消费金融公司谋求深度发展。消费市场的欣欣向荣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广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截至2015年末,包括北银、中银、捷信、海尔和苏宁等20家以上消费金融公司已获得银监会颁发的消费金融牌照,其中由银行主导或者银行参股的占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为商业银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是小额信贷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加快发展。小额信贷公司从事消费金融业务有先发的优势,尤其是拥有大数据信用审核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的互联网公司,如开辟了国内网络借贷行业的超小额、超短期细分市场的手机贷等。

四是消费企业在消费金融市场将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由于受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尤其是现在的农村市场,表现出了较以往较强的消费趋势,很多的大型消费品企业开展了一轮又一轮针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攻势,并且都收到了良好效果。综合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京东、天猫的研究案例,以及海外的消费金融企业美国运通、日本乐天的发展状况,消费流通企业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地位将逐步提升,并成为未来该领域的核心增长力量。而这种产业链地位的提升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主开发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来自于消费金融公司与消费流通企业之间合作的愈加紧密。

2.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随着我国各种不同领域企业参与消费金融市场,消费金融从业者的业务模式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消费金融企业的垂直化发展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垂直化包括两个维度的垂直化,行业垂直化和用户层级垂直化。一方面来自于行业的垂直化,了解行业。消费金融领域横跨众多产业,如汽车、旅行、教育、数码、家电、家具、房产等等,各细分领域之间的生产经营模式、产业链格局均有不同发展特征,这对消费金融企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一细分领域的垂直化耕耘也更加适合于中小型消费金融企业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用户层级的垂直化,了解用户。将用户进行分层,分为高中低收入群体,以便明确自身的目标市场定位,了解不同用户的综合性需求。垂直化发展在专业化、需求把握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所处产业整体衰退或高消费经济下滑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风险的影响。

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银行为适应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纷纷加紧推出线上信贷产品,其中比较活跃的有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

消费金融公司在深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自身风险管理措施的完善,而且需要同其他金融工具相结合进行金融创新来谋求深度发展,其竞争优势在于围绕特定消费产品,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全能化的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通过分支机构网点营业不同,它广泛依托零售商渠道直接对接客户,与商户合作发挥协同效应,能够迅速扩大业务的涵盖范围,并且也为商户留住了那些本来无力一次性付款消费的客户,形成了良性互利共赢关系。例如,它可以与商户合作,将消费金融的申请、使用环节嵌入到消费环境中,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户,也可以由消费者直接向其申请贷款,审核通过后贷款资金直接打入消费者的银行账户。

消费流通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用户。用户的日常行为更多发生在消费流通企业中,因此消费流通企业更容易把控用户的消费行为,包括品类的偏好、价格的偏好以及其他数字化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消费流通企业可以快速发现用户的消费金融需求、了解用户的消费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还款能力。二是掌控交易。无论资金来自于哪里,交易环节一定是发生在消费流通企业的势能范围内的。一方面是对于产品、物流等信息的掌握,另外一方面掌控交易则进一步明确了贷款资金的实际用途。因此,消费流通企业在产业链上依然有明确的发展优势,并将逐步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

小额信贷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模式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分期购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分期购物、取现、O2O商户交易、充值等服务,也有部分公司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如手机贷已经与网购、租房、招聘、教育、社交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为它们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后者则依托自身平台而推出类信用卡产品。

3.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程度逐步加深。消费金融产业的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包括产品的互联网化、风险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

一是互联网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的渗透逐步增强,互联网生态本身存在大量的尚未开发的金融需求,覆盖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等诸多传统金融领域,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要求在迅速提升。

二是互联网企业全面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也是互联网化程度加深的重要表现。互联网企业将对现有的消费金融体系产生正向的刺激作用。包括对于用户的教育和使用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产品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等等。

三是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包括支付的方式、消费的场景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传统金融必须在服务模式和渠道方面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用户对于服务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将拓宽企业的服务能力、服务广度和宽度,提升服务效率。

四是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线下经济的渗透,未来所有的数据都将是可数据化、可被记录的,而数据资产则成为在金融商业模式下可变现的重要资产,数据模型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工具。

4.加强风控管理和提高效率。互联网在消费金融领域中的快速渗透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形式和风险管理模式。消费金融产品的单笔交易金额小、应用场景比较分散,风险管控难度大,一些盲目跟风的从业者,因为对风险控制的理解和准备不足,以致很快就被过高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拖垮。因此,消费金融从业者的风控管理能力很重要。如果对每一个消费者都做到贷前贷后线下审查,可能这个过程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这就与传统贷款无异。然而,小额、快速、便捷才是消费金融产品的精髓所在及生存之道。因此,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以后将会更多依赖于大数据的分析运用,以达到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高效风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琼.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金融,2009,(20):60-63。

[2]王江.消费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01):5-29。

[3]许清林.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02):14-24。

[4]余丽莎.浅谈消费金融及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2016,(06):116-119。

[5]张学江.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5-4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hina’s Consumer Finance

LI D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00)

第8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余额宝与微信红包

例如,手机余额宝、微信红包等,马年春节前后着实让国人领教了移动互联网的厉害。为了抢占手机移动客户市场,运营商让用户感受到了移动互联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好处。在享有PC版余额宝同等的活期存款高收益的前提下,手机余额宝较PC端余额宝更有优势,转账免收手续费,转账5万元以下,2小时内就到账,还可以实时查看收益。与民俗结合的微信红包,春节象“瘟疫”一样传播,商家、明星、企业老总,乃至公司员工间、朋友间,纷纷尝试用微信发红包。

上述案例,恰恰让人读到的是运营商对“用户思维”的贯彻,即在市场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环节,都“以用户为中心”。运营商发现:目前尚没有哪种商品可以像手机一样,24小时“黏”着国人,PC电脑或书籍都与之相差甚远。这就是所谓的“钱包可以丢,但手机不能丢”。

当春节到来时,运营商又抓住了“中国成年人,人人过节发红包”这一个点,玩起了“发红包”的民俗牌。微信红包一下就火遍了大街小巷,几乎成为马年春节的市场奇观。

消费者时代到来

信息时代不同于工业时代。由于信息透明,厂商无法通过信息不对称挣钱。市场已经由厂商主导演变成了消费者主导,即“消费者时代”真正到来。当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会很惊奇地发现,商家占领市场是如此容易,一夜之间便可以达到目的。

例如,iPad之所以风靡全球,在于其触屏、画面清晰。手机的各类应用,首先在于运营商将“触屏技术”这一让消费者感受舒适的技术“拿来”,消费者爱用手机、离不开手机,各类应用便纷至踏来,打车、购物、买机票,乃至交友、征婚、专业交流、教育等,不难想象,一切与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都会在移动互联网上逐步出现或已经出现,并一次次地掀起消费热潮。

印刷业正在加速探索互联网的应用

用户舒服、用户方便,用户需要,用户省钱,用户挣钱,解决用户问题……这些都是印刷人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的因素。

当下印刷业利润薄,而且在“去产能化”的形势下内需不足,不少中小印企面临生存危机。

这时,通过网络接单的合版印刷的出现恰逢其时,可以帮助客户大大节省成本费用。这是一种“合版后摊薄成本费用”的方式,可实现“价格≤成本+费用”的颠覆性定价模式,而传统定价模式是“价格≥成本+费用”。目前,不仅有台湾白纱、健豪、香港E-PRINT等成功案例,就连海德堡、小森、利优比、大族冠华等国内外厂商也在积极研发推广这种盈利模式。

此外,为了提高印刷厂的时间效率和规模效益,方正推出了以方正生产管理平台为核心,将网络印刷平台和自动化生产管理平台融合的生产系统的“全能印厂”。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海德堡推出了“印通掌上通”软件模块,可以让印刷包装厂老板和专业人员通过iPhone或iPad,在指掌间完成对印刷厂的管理和监控。涂书网也曾推出过手机APP,面向手机照片印刷的“印吧”,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关闭,但其探索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也精准地切中了客户的需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第9篇:互联网消费市场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创新策略;发展需求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个性化特征,消费市场被详细划分,与国际市场的发展联系密切。营销方式的改变和更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本文根据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现状以及如何创新进行以下分析和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1.市场营销的范围不断扩大

与传统市场营销相比较,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营销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涉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互联网时代有效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和意识。不同年龄阶段对互联网时代了解程度不同,大互联网时代被不同年龄阶段的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为市场营销带来方便,同时有效促进了国民消费和社会的发展。

2.支付与交易手段多种多样

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是传统市场营销的交易手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支付宝、微信和网上银行等一系列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支付与教育手段多样化和便捷,也大大提高了支付与交易的安全系数。先进的手段为消费者的购物提供了极大便利,这对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平台成为目前最佳支付与交易的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欢迎和喜爱。

3.市场营销日趋国际化

随着经济和政治全球化格局的开展,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也逐步向国际化迈进。经济全球化带动商品走向世界和各国,想要享受国际化资源就必须与世界加强联系,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得经济利益。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的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动了企业向国际贸易市场迈进。

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策略

营销策略的国际化可以方便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国目前市场营销现状,对现有营销策略进行不断创新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增强我国市场经济和市场营销活力的有效办法。

1.提高市场营销优越性

网络是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基础平台,为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大的便捷和优势条件。企业首先必须注重消费者的价值,传统市场营销注重量的销售,而忽略了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强调与消费者建立和培养长期的合作关系,注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需求。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设计相应的环节反映消费者的心声,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和完善购物流程,对消费者给予交易的评价要高度重视,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策略调整。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营销最大的优势是互动性,增加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机会,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个性化差异,在积极有效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市场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动态方向,对自身的商品和市场营销方略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产品的信息内容和价值存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并提高企业的发展。同种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做到良性竞争,对现有资源可以进行共享,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互联网赋予市场经济更多的互动优势,我们需要借用这种优势不断提高市场营销策略的质量和效率。

2.市场营销机制同步性

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均衡和不协调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调和和调整,降低供需之间的矛盾。市场营销策略需要相应的营销机制同步,从而增强经营的协调性,找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主体和目标,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费者加入营销活动的参与度。在活动中,应该多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想法,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消费者才有机会倾听企业的声音。互联网为消费者和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企业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生产活动又基于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