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新型工业化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工业化特征

第1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两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102

1 文献综述

工业化理论主要产生于发展经济学理论。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他们都是从结构转变意义上解释工业化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

也有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汪斌,余冬筠(2004)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估计了信息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张继良、杨仁发(2008)阐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创新、动力机制,提出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自1980年创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因此研究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深圳抓住了两次机遇,直接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深圳市在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加大。通过两次产业转移,深圳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当前,深圳正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现代服务业在这个过渡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动、调整和提升,也是深圳特区迈向“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高比重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式,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产品的垄断性、创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对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增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抑制进行效率、利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补偿,使深圳特区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末期顺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城市经济时代的重要转型。

5 总结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其特征,分析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组织形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两化融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为例,说明其工业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何让它付诸于实践,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4]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7]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7783.[8]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第2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第3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第4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一、精心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促进优势产业迅速聚集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截止目前,开发区已入驻各类企业415家,其中工业企业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已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工业增加值6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完成税收15.4亿元。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导方向。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为开发区更好更快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引进 “全国五百强、上市公司”15家,其中世界500强1家,中国500强6家。

(三)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工、冶金、电力、光伏、纺织、仓储物流等产业体系,即将形成1000万吨/年重油加工、80万吨/年乙烯、70万吨/年尿素、40万吨/年合成氨、120万吨/年硫酸、30万吨/年EPS,200万吨/年钢铁、100万吨/年钢管、100万锭/年纺织、10万吨/年碳化硅、300万吨/年水泥的生产能力。

(四)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改善发展环境的动力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实现了30平方公里绿化、亮化、供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配套建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2012年,计划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5亿元,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投资环境。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源泉。开发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政策扶持,不断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实施开发区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开发区26家企业、52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4种产品荣获新疆名牌产品称号,60个项目获得专利。

二、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一)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创造了客观条件

奎屯市作为自治区范围内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最佳传导区域,可作为乌鲁木齐向西沿边沿线开放的重要补充,连接起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产业,在北疆形成乌鲁木齐—奎屯—霍尔果斯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和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奎屯农家乐综合保税库封关运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交易所在开发区挂牌运营,欧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中亚金谷国际物流中心等一批仓储物流项目正在建设,开发区六条铁路专用线按计划推进建设中,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区在北疆的物资集散功能,为商贸物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优势产业的快速聚集,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随着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一批龙头项目全速推进,一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将在开发区蓬勃发展。一是一批化工产业龙头项目快速集聚。800万吨/年重油制烯烃/芳烃、15万吨/年TDI和30万吨/年MDI 、15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6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等龙头项目正在建设。新疆科源化工聚合催化助剂项目、蓝山屯河12万吨/年EPS项目、兴达伟业15万吨/年EPS项目等一批化工产业已投产运营。二是煤化工产业不断壮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项目已投产,投资120亿元2×150万吨/年尿素升级项目拟近期开工建设。三是冶金发展迅猛。4.5万吨/年铬铁合金项目、100万吨/年直缝焊接钢管项目、3×30万吨/年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已经投产,200万吨/年特钢项目年底前投产,52万吨/尾矿综合利用焙烧项目正在建设。四是光伏产业逐渐增强。开发区现已建成国内较大规模的碳化硅冶炼和碳化硅微粉生产基地,年碳化硅生产规模超10万吨,年碳化硅微粉生产规模5万吨。后期计划发展单晶硅、多晶硅及太阳能光板项目。五是机械制造业蓄势待发。徐工集团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立起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六是纺织产业初具规模。开发区现有纺织企业10余家,已形成环锭纺30万锭、气流纺2932头、棉浆粕3.6万吨的生产能力。七是仓储物流业快速发展。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交易所在开发区挂牌运营,欧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中亚金谷国际物流中心等11个仓储物流项目正在建设,进一步激活和强化了开发区物资集散功能,努力打造北疆物流中心。

第5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实国情的选择

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 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 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 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 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而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3. 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 赤潮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 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4. 我国还面临着国际竞争。 目前国际局势的主流是和平,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在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紧密。在面临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工业制造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 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却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其二是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 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

4. 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 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1. 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

3. 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跟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

第6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钟海燕,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FO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34-008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推动着经济发展重心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从而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以及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镇化就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这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乡两大空间载体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非农经济活动和非农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中城镇人口消费群体显著增加,农村景观逐步演化成城市景观,农村空间向城镇空间转化,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成为社会文化主体。可见,城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全方位的变化,是多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在空间结构上必须经历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经历工业化,二者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按照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相伴随关系,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及经济发展趋于一致的同步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超越了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型城镇化。经济学中大量文献揭示,在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致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最著名的当属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和莫伊思·赛尔昆(Moises Syrquin)在1975年做出的模型,他们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一书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0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通过对与发展密切相关的27个变量与人均GNP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以人均GN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他们的回归分析证明了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根据他们的研究,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1964年美元)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初级生产部门;当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时,这些过渡过程才告结束。

可见,城镇化和工业化演变的关系具有阶段l生特点。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会伴随着工业就业比重增长而上升;进人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将超过集聚效应,城镇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钱纳里的研究解释了城镇化不同阶段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应关系。

空间经济则揭示了城镇空间集聚和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人物的空间经济学针对区域经济学中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弥补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研究的不足。克氏提出了3个模型,即:“中心-”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

中心模型是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农业和制造业),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区域,从而揭示了城镇集聚和产业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城市层级演化模型中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周围被农业腹地包围。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而城市结构的未来趋势取决于“市场潜力”参数,拥有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经济体演化出一个包含“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的城市层级体系。国际贸易模型将空间经济理论运用到关注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得的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解释了城镇空间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等级序列形成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引入西方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王晓君(2006)以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人口食品支出比重为自变量,工业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了人均GDP与工业化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曲丹婷、蔡果兰(2011)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民族城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坐标四分法下民族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二者不协调。该领域的代表著作为郑长德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该书分别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进行了1979—2004年西部民族11个省区1979—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面板回归分析,证实了该区域符合卡尔多增长规律;1978—2005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城镇化率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中大都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且实证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多、面板数据分析少,实证分析中大都分别进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分析,缺乏构建模型同时对三方面变量进行分析的成果,引入空间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

二、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民族地区2000—2010年数据进行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建立以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为自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借以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反映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采用工业化率的产值结构指标衡量工业化水平,即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不变价计)反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系民族八省区范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云南、广西、贵州。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族八省区的地方统计年鉴。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2000—2010年间,无论是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看,民族地区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发展中呈现两个“扩大的差距”和一个“缩小的差距”。十年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中的差距不断扩大。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01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八省区的产业结构除了、贵州为三二一型外(并非产业结构更优,而是工业增长乏力),其它省区均为二三一型,近年来在内蒙古、宁夏、云南等省区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全国工业化率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相反的,2000至2010年间,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近年来,全国整体状况呈现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到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转折迹象,仅从时间序列分析看民族地区这一趋势并不明显。按照诺瑟姆(Northa)提出的城镇化演进“S”型曲线,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非农经济活动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民族地区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初期。

通过图2中2000—2010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对比,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呈现滞后型城镇化特征,但这十年期间民族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工业为动力的城镇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违背了工业化规律的城镇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善,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造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动力不足,难以形成空间集聚、规模经济。而民族地区城镇布局分散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又影响到该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前期相关文献显示,民族地区工业化对经济拉动作用大于城镇化。近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

(三)民族地区的模型分析

考虑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未建立多元模型,而是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别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一元线性模型。其中,Y为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ε是随机误差,β0、β1为系数,X分别为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

Y=β0+β1X+e

(1)

SPSS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均显著正相关,并且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率的回归系数(7.006)小于城镇化率的回归系数(16.813),表明2000-2010年间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化带动,本文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靠城镇化拉动的趋势明显。

(四)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分析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建立2000-2010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首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确认面板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运用LLC检验,发现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三个变量的面板数据水平值不平稳,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满足了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后进一步分析。接着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变量问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相关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Yikαik+βikXik+εik

(2)

上式中,Yik代表民族八省区中第i个省区(依次为1-内蒙古、2-宁夏、3-青海、4-、5-新疆、6-广西、7-贵州、8-云南)第k年(2000-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αβik是常数项,βik代表历年各省区相关变量的回归系数,Xik=(lnINDik,lnURBik)表示民族地区第i个省区第k年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自然对数,其中,IND代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URB代表民族地区城镇化率。

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通过hausman统计量检测的P值,选择用Eviews6.0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模型分析结果如下表。同上文的结论一致,高判定系数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各回归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说明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效应,因而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板分析的结果同样显示民族地区2000—2010年城镇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效应大于工业化率的作用。下表截面固定值差异较大,说明各省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推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

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将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一时期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从消费角度看,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家投资需求驱动的特征,提高消费需求;针对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从注重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到注重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生产角度看,将从靠高投入、高能耗,自然资源、土地成本、劳动投入到提升产业素质转型,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发展将从主要靠低端初级加工业,特别是资源型工业转向三产协调带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变。

(二)城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民族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创造内需空间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是从民族地区区情出发的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农民消费转变为市民消费,由于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卫生和对其他消费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与全国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长期滞后。城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升级和总量扩张,拉动最终消费增长。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改造和建设,将推动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又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消费和生产。民族地区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消费和投资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需驱动力。

特殊的资源要素禀赋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资源供给地和初级产品供给地的角色,城镇化有助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积累和地域分工角色的改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中的主要新产业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能推动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低碳、低能耗特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性工业带动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其规模效应会大幅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城镇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也是知识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知识积累条件,加之城镇化发展中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说过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推进,近十年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简单的将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而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新时期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要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产业优化转型。民族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加速期,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传统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信息化,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走向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发挥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业载体。新型城镇化也会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现代城镇与产业互融联动,对于拓展产业空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乡统筹。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看,城乡结构是随城镇发展自然形成的,面对城镇和乡村这两大空间载体,应当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有赖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状态。民族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该区域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也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原因。在民族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骤中,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城乡统筹。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调整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筑城乡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经济空间集聚。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分散,城镇和产业布局密度低,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进行适度集聚,促进社会经济集约发展。空间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快速集聚,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性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或经济活动趋于集中,形成城镇或城镇近郊产业的空间集聚,且这种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城镇不仅是区域人口的高度集聚区,而且是区域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城镇化伴随着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城镇具有集聚经济效益,能促进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布局和新型工业布局协调,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可以实现“产城一体”,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第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镇等级序列协调和城市群发展。民族地区正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上,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型城市景观和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应当积极培育城市群。其次,城市群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经济、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同时,按照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城镇等级结构。

第五,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将低碳理念贯穿到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方式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其中发展低碳产业是重要环节。传统工业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工业化的高碳经济模型造成的,只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业、节能建筑、新能源产业等低碳产业,才能打造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和谐统一的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段学军,虞孝感,陆大道.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2010(2).

第7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业化,战略支撑产业,河南



而战略支撑产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现实支柱产业,它是面向未来、同时具有引领作用和支柱作用的产业。培育这样的产业,不仅要关注一般微观意义上的高增长、高关联、高劳动生产率和高技术水平等要义,还必须着眼于国家和区域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的眼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方位感中选择和把握产业,以期总体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产业成长方向,倾向于发展那些高新技术支撑的、需求潜力巨大的前沿产业,或者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引领某个阶段的主流产业。如,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电子信息产业、生命产业等,我国沿海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倾力发展的石化产业和汽车工业等。然而,长期以来我省在这方面的觉醒和把握是不足的,先后错过了诸如消费类电子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通讯设备、软件创意产业高速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我省丰富的石油资源则长期成为邻省石化工业的原料,以至于在的国内产业演进及地区竞争中多处于下风。同时在我们大步迈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战略支撑产业也隐蕴其中、并大放光芒。



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判定



“十五”时期以来,河南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构调整等,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环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终高端产品,拉长产品链条,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多策并举,全省工业经济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十五”时期,全省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0%,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7.0和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并基本确立了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



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反映工业化进程的衡量指标,在国际上常用的指标和方法有:(a)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5%以下;(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c)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农业增加值比重极不协调,这是由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率低下造成的,因此,在参照国际通用指标和方法确定我国所属的工业化阶段时,一定要考虑我国所具有的特殊性。



河南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大省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大省。“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仍需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实现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统一,目前我们首先要正确判断全省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方向。



第一,从产业结构看,河南省工业化进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早期(a)H·钱纳里提出的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按1970年美元价格计算),见下表1:



人均收入水平



工业化阶段



140--280美元



初级产品生产时期



280--560美元



工业化初期



560--1120美元



工业化中期



1120--2100美元



工业化成熟期



2100--3360美元



工业化发达期



3360--5040美元



发达经济阶段



据《2008河南统计年鉴》,河南人均收入水平达到20935元,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4932元,河南在全国的排名是23位。从这个数据上按照H·钱纳里的划分标准来看,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早期阶段。



(b)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等专家经研究后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在农业与工业“二元结构”之间转化。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当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表2:全国和河南省部分1978-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参照《2008河南统计年鉴》)



年 份



全 国



河 南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39.8



42.6



17.6



1980



30.1



48.5



21.4



40.7



41.2



18.1



1985



28.4



43.1



28.5



38.4



37.6



24.0



1990



27.1



41.6



31.3



34.9



35.5



29.6



1995



20.5



48.8



30.7



25.4



47.3



27.3



2000



15.9



50.9



33.2



22.6



47.0



30.4



2001



15.8



50.1



34.1



22.3



45.4



32.3



2002



15.3



50.4



34.3



21.3



45.9



32.8



2003



14.4



52.2



33.4



17.5



48.2



34.3



2004



15.2



52.9



31.9



19.3



48.9



31.8



2005



12.4



47.3



40.3



17.9



52.1



30.0



2006



11.7



48.9



40.4



16.4



53.8



29.8



2007



11.3



48.6



40.1



14.8



55.2



30.0



由表2看,河南省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8:55.2:30.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已降到14.8%,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5.2%,超过全国水平,尤其是工业成为河南经济的主导产业,表明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早期。另外,从下表也可得出,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5%以下,符合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标准。



第二,从就业结构看,河南省人口就业程度呈现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特征



表3:河南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比例(参照《2008河南统计年鉴》)



从业人员产业结构



19

95



1997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第一产业



62.4



60.3



64.0



61.5



55.4



53.3



50.6



第二产业



20.6



21.0



17.5



18.8



22.1



23.6



25.8



第三产业



17.0



18.7



18.5



19.7



22.5



23.1



23.6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从1995到2007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近10%,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都明显增加。



第三,对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整体判定



根据工业化实现的标准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我们给出评价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的计算表4。



表4: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分年表



年 份



非农人口比重



二、三产业



从业比重



二、三产业比重



工业化实现程度



1978



8.07



19.40



60.20



32.15



1985



11.48



27.00



61.60



36.70



1990



12.86



30.70



65.10



39.84



1995



16.24



37.60



74.60



47.09



2000



19.00



36.00



77.40



48.55



2002



25.80



38.50



79.20



52.62



2003



20.17



39.80



82.40



52.20



2005



21.75



44.56



82.10



54.42



2007



22.83



49.47



84.51



56.33



从表4结果看,从改革开放以来,即从1978年到2007年间,非农人口比重逐年提高,且第二、三产业从业比重和所占产业比重也在逐年提升,工业化实现程度由32.15%提高到56.33%,29年提高24.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表明河南省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综合分析,整体上河南省目前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据此,虽然河南省总体趋势是向工业化逐年迈进,但将河南省放在全国的大环境中看,河南工业化进程还比较落后。2007年,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为56.33%,远远落后于排在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天津。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比重大:2005年河南省非农产业劳动者的比重和非农人口比重在全国分别排第27位和30位。这严重制约了河南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提高。



二、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统一



1、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情况



“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使工业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水平大幅提高,总量连年稳居全国前列,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十一五”时期以来,是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既好又快的一个时期。此前三年,河南工业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从河南工业统计指标看,原油、原煤、发电量、成品钢材等,雄居中部六省工业“龙头”地位,在全国排名也不同层次的保持在前六位。



第二,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指数快速提高。到2007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高达7508.34,同比2000年提高了5463.19亿元,工业增加值指数提高了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一位。(单位:亿元)



表5:



年 份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工业增加值



2045.15



2508.73



4896.01



6031.21



7508.34



工业增加值指数



111.6



112.3



118.7



118.7



119.6



资料来源:《2008河南统计年鉴》。



第三,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逐步增大。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提升,特别是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7年的55.2%,快速拉动全省GDP的增长。



由此可见,河南省在调整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工业经济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已基本确立,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统一



选定全省战略支撑项目,必须科学审慎:一是导向性强。必须适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重点选择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化工业项目。二是竞争力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所选择项目应在资源、区位、技术水平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点。三是带动力强。从消费角度看,其产品应拥有很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容量,企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生产角度看,应当具有很强的产业延展性,能够创造出较长的产业链,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全省项目建设中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得出,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必须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统一起来。正确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能更快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也同时对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起了关键作用。以下是河南省“十一五”时期做大做强的六大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的单位数和工业增加值。



表6:



行 业



单位数(个)



工业增加值



合 计



7834



2790.51



食品



2238



747.9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88



384.87



食品制造业



419



160.18



饮料制造业



313



98.81



烟草制品业



18



104.08



有色金属



702



560.5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90



160.3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2



400.16



化工



1084



474.8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78



130.3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66



293.81



橡胶制品业



140



50.69



汽车及零部件



287



110.23



汽车制造



233



95.98



摩托车制造



54



14.25



装备制造业



2461



647.81



金属制品业



412



77.6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41



211.7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64



172.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0



18.3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85



130.1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9



37.89



纺织服装



1062



249.24



纺织业



851



195.9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78



34.35



化学纤维制造业



33



18.97



据此表可以得出,河南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建立了以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为主体,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努力发展具有河南特色的战略支撑产业体系,如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是中国最大农机制造企业,平顶山神马帘子布集团是中国最大帘子布生产企业。按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有选择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起重大作用的164个标志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加快了优势工业品基地建设和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拉长了产品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麦、畜产品和铝工业三大产业链,提升了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努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的规模效益。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相继成长壮大,“双汇”火腿肠、 “新飞”冰箱和冰柜、“金星”啤酒等相继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政新.河南战略支撑产业成长的条件与途径[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12)

[2]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杜瑞平. 支柱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撑分析[J]. 西部金融,2007,(12)

[3]章小军.关于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支柱产业的思考[J]. 新疆财经, 1999,(05)

[4]喻新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J]. 企业活力,2003,(01)

[5]邱恩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点思考[J]. 经济视角,2003,(05)

第8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疆;经济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

传统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是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来分析,无法揭示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内生增长理论特别是新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源泉,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指出方向。索洛指出,美国长期人均收入增长中,技术进步起到了80%的作用,投资增加只解释了余下的20%。正如克鲁格曼指出的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一样,经济取得了卓越的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经济的增长大部分是资源投入,而不是效率提升的结果。

当前,新疆正处于大发展的新时期,面临历史性重大机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新疆要实现中央制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传统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新疆经济增长方式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1978年的39.0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574.54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0.4%。新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三化”建设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新疆经济增长方式仍存在增量不增质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高一低”特征明显,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具体表现为:

(一)资源性产业支撑经济,产业长期处于低端化,产业利润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虽然新疆产业已经融入国际国内产业体系中,但是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上。新疆石油石化产业仍占主导地位。2011年,石油石化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加上矿产业合计约为67%)。2011年新疆原煤、原油产量分别为1.12、0.26亿吨,分别增长20.8%和2.2%。2011年新疆重点监测的十大产业中,资源类的有色、化学、煤炭、钢铁工业分别增长32.9%、31.2%、22.5%、17.7%,而装备制造工业则下降3.3%。

(二)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重化工业特征明显

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省区相比,新疆的整体产业结构明显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2011年,新疆的第一产业占GDP的17.3%,第二产业占50%左右,服务业占32.7%。相比2002年18.9︰37.4︰43.7的结构,近十年产业结构呈逆向调整,当前进一步强化了重化工业化趋势,第三产业则呈下降趋势。横向与全国产业结构10︰47︰43相比,也呈现出第一二产业过高,第三产业偏低的特征。2010年新疆轻重工业比例为13.7:86.3,重工业中加工制造业仅占工业增加值的8.3%,说明新疆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发育不完备。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不足

新疆2005年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比全国晚了3年,是以农业为重点向以现代工业为重点的重大战略转型。但当前的工业增长仍然依赖于石油开采、化工、电力等传统行业。在信息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绝对发展迅猛,相对发展不足。全国新型工业化战略持续稳步上升,但新疆尚处于起步阶段。按照胡毅与邢瑞军(2011)的综合新型工业化指数,新疆从2001年的52分降低至2008年的43分。以新疆风电产业为例,风电装机量增长缓慢,从2000年的7.3万KW,增加到2009年的100.3万KW,但占全国份额却从21.08%下降到3.89%。

(四)高投入与高消耗并存

2011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712.77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从1978年的33%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72%。这反映出新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支撑的。新疆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这种格局决定了其经济增长必然要依赖相当大的资源与要素投入。新疆的石油加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四分之三。2009年,新疆万元GDP能耗为1.93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10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新疆属于典型的高耗能工业。

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疆经济增长分析

探讨和描述经济增长方式的文献非常多,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和视角有多种增长方式,但从定量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方法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方法。TFP方法是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具,估算TFP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确定增长的可持续性。TFP的增长是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全要素生产率

第9篇:新型工业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