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幼儿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学方法

第1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从国家对少年儿童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对少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已经迫不容缓,教师需要全方面的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校老师不仅仅应该光讲授交通法规,更要带着学生亲自实践,使之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牢固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对待幼儿的教育就要寓教于乐

(一)方法

现在的情境教学已普遍用于课堂教学,从实践情况来看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并且我在看过不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后,注意到很多的学校都把情境教学模式“嫁接”到交通安全宣传中来。因此,我也接受了启发开展“交通规则在我心”这一套少儿活动方案让孩子们能够在听过由自己尊敬的交警叔叔所做的交通讲座,并且通过可亲身参加的游戏,和自主创作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作业,这些教学活动都能够有力的帮助学校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今的社会是极其重视少儿交通教育的社会,那么加强每个幼儿安全教育就是一个必要的教育,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让幼儿学习交通常识是当代教师应尽的职责。学校老师不仅仅应该光讲授交通法规,更要带着幼儿亲自实践,使之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牢固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从小抓起。考虑到交通宣传教育应抓住幼儿的心理,不断出新、出奇,吸引孩子的目光,震憾孩子的心灵,以触发学法兴趣,增强意识。所以应摒弃过去一次讲座、一块图版、一份信件机械的、呆板的宣传方式,多策划一些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广大中小幼儿的交通文明素质。

(二)过程

1.“交通规则在我心”讲座

(1)由教师(或交警)开“交通规则在我心”的讲座,分析现在的交通状况。

(2)图片及案例的讲说,加深学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过的印象。

(3)引出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把交通规则放在心中时时牢记。教授小幼儿交通安全集锦,通过图片及文字加深孩子对交通规则的记忆。

(4)指出对错,通过一系列图片让孩子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实际操作

开完讲座,由教师带领到操场,开展交通规则练习活动在操场上建立起临时道路(斑马线,红绿灯牌,路栅栏……)幼儿开展实际训练。例,有幼儿手拿汽车模型,代表车辆;有幼儿举红绿灯牌,代表红绿灯;其他幼儿代表行人。按红绿灯指示车辆穿越斑马线,行人穿过马路。可以分成小组开展比赛,每顺利穿过一次马路得一分,而且做对的得分,错的减分,比比哪组小朋友更遵守交通规则。

3.作业

让小朋友和父母出门的时候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则行走。可拍DV、照片。教师选取较好作品在班内做展示墙,播放优秀DV。

三、在寓教于乐中,孩子们自我主动练习,在玩中可以收获更多规则的认识。

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幼儿要遵守规则,就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遵守体育游戏中的规则是幼儿认识社会规则的有效准备,对于幼儿未来社会规则的认识与理解及自律行为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竞争与合作。只要是比赛就可能存在竞争与合作,也许是个体与个体间的,也可能是小组与小组间的,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努力拼搏后取得胜利的荣誉,也可以体验到个体对团队的影响,团队对个体的接纳,以及同伴间的互助亦或者是强者对弱者的帮助所带来的快乐。总之,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能体验到各种情感,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态度,这些都将促进幼儿对自身与同伴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竞争,学会合作。不论是规则意识、自律行为亦或是竞争的态度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倘若都只是依靠教师的权威和灌输强加给幼儿,而不是幼儿自己去感受和发现的,那么幼儿的头脑中不仅被灌入了他们所不理解的东西,而且还可能形成依赖教师,依赖权威的习惯,更因此幼儿自主的、理智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我们倡导在体育活动中运用发现教学法让幼儿在身体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健康的心理也能得到同样的发展。采用多维“变形式”,寓教于乐。在加强幼儿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习惯,采取多维的宣传形式,寓教于乐。一是采用造型可爱逼真的卡通连环画或童话片宣传,或在条件成熟的交通安全学校配备图板、图片等宣传资料,设置标志、标线等宣传模型,宣传奥运知识,营造良好交环境。二是组织幼儿观看典型案例剖析,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增强他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消化吸收。三是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激发教育更多的幼儿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同时,采取游戏形式,让同学面对面交流,感受身边事,由双方互动式替代过去单调的交巡警说讲式,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采取浓厚“氛围式”,开辟阵地。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活泼的交通游戏活动,来积淀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依法交通的自觉性。通过留课后作业,并在学校中建立安全橱窗,设立交通宣传专栏,刊登幼儿的交通安全宣传画、文章、照片,播放幼儿自己的“遵规”DV片,多让幼儿自己在校园宣传栏“露露面”,鼓励一个幼儿,带动一个班级,波及整个幼儿园,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四、教育的方法决定的教育的结果

第2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设 阅读环境 阅读悬念 游戏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58-01

一直以来,我园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把好书请到身边,把故事请到身边”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创造一种全方位的阅读空间,拓展早期阅读的范围和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那么,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良好的作用呢?

1 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良好环境

组织绘本教学,是培养幼儿阅读的良好途径。教师首先要对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要有激情和亲和力,讲述故事时声情并貌,有感染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自由的语言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与同伴分享早期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适合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幼儿阅读的个别需要,为幼儿提供恰当的帮助。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采用师生共读、师生交流、同伴交流的方式,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对阅读感兴趣,喜欢阅读、爱阅读。

另外,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教师的角色特征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阅读,轻松愉快、精神饱满地与幼儿交流,共同猜测故事、诗歌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情节等,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阅读氛围。在组织阅读活动动时,教师要重视非语言的交流,如,抚摸、微笑、竖大拇指等,让幼儿体验到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关爱、鼓励,从而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2 组织语言活动时,教师恰当的为故事制造悬念,促使幼儿积极阅读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怎样促使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诗歌时,可以把重点问题抛给幼儿,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设置悬念吸引幼儿积极阅读,寻求答案,看看自己猜想的与原文结果是否一样。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三心二意的小蚂蚁安安》时,我让幼儿猜最后安安到底把饼干还是蜂蜜糖果搬回家了呢?结果出人意料,安安什么也没搬成,反而三心二意来来去去在森林里迷路了!由此幼儿获得经验,三心二意是不好的习惯,要坚定不移才能成功!这样幼儿就对故事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想知道到底自己猜的对不对,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

3 教师为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自由的“接近”活动内容

在阅读活涌始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幼儿自己阅读。这一步骤将阅读活动学习的书面语言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自由地“接近”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观察自己的认识对象,获得有关的信息。在幼儿结束自主阅读活动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将幼儿的阅读效果进行呈现,同时,教师将幼儿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串联,构成故事的大框架。例如,在教学绘本《信口开河的小河马皮皮》时,我让幼儿先自由阅读,初步了解皮皮总是没有根据随口乱说,从来不管会有什么后果,惹得朋友们都很生气,一起向河马妈妈告状。随后抛出问题,大家是以什么办法惩罚了皮皮,让他明白信口开河的坏习惯是不好的?小朋友通过故事阅读,懂得了信口开河乱说一气会没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的!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讲述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然,为幼儿提供自己阅读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闻不问。恰恰相反,在幼儿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起到引导作用。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和个别幼儿进行轻声的交流,对幼儿的阅读效果作简单的了解。同时,提醒阅读方法不正确的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教师引导幼儿,师幼一起亲密阅读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实际上是在幼儿自己观察认识接触到的书面语言信息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领幼儿来进一步学习理解这些书面语言信息。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将要求幼儿掌握的书面语言信息贯穿到阅读的过程中去。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幼儿明确此次早期阅读内容,并正确地掌握书面语言的信息。当然,在这一环节活动中,教师不必着重“告诉”幼儿什么,而是根据根据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平行”的方式,和幼儿一起阅读。

5 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巧妙运用游戏应突出一个“巧”字,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就要突出一个“巧”字,即游戏与阅读环境、阅读内容、阅读形式巧妙结合起来。将教学的目的隐藏在游戏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3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师;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歌舞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能够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如何教育好幼儿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翅膀。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兴趣性教学呢?安排教学进度应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1.小班应以我国汉族、北方民族舞蹈为主,且内容多是与幼儿生活情趣吻合的

以儿童民间游戏为主的舞蹈,如“跑竹马”、“花狐狸”、“霸王鞭”、“舞狮子”等;中班则以我国的汉族民间舞蹈为主,如“高跷”、“跑旱船”、“龙舞”等,但也欣赏一些江南地区的民族舞蹈,如“采茶舞”等;而大班则以我国少数民族舞为主,如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等民族舞蹈,同时还欣赏部分世界上典型的民族舞蹈,如西班牙舞、印度舞等。

2.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我们每天生活在幼儿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游戏,生活会给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教他们一些有关美丽大自然的小舞蹈,《可爱的太阳》、《树叶飘飘》、《风吹大地》等。又如在进行劳动以后,教他们《洗手帕》、《种树、浇水》等。这些舞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仅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3.教学过程需贯穿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气氛,让幼儿在游戏中 学,使他们忘记训练的疲劳和痛苦

在教学中要创设意境,让幼儿展开联想的翅膀,教师在游戏中教,幼儿在游戏中学。例如律动《小鸟儿》,我和幼儿分别扮演角色鸟妈妈和小鸟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蓝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蓝的天空里,鸟妈妈带着小鸟们学飞。”幼儿听着音乐,跟着我有时学小鸟飞,有时学小鸟跳。在练习的过程中,看到某幼儿手的动作不对就说:“哎呀,我的小鸟怎么啦?翅膀抬不起来,飞不动了?”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手的动作不对,很快就自觉改过来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游戏不仅使幼儿学会舞蹈,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4.深入幼儿生活,了解、熟悉他们,知道他们的爱与恨、追求与希望,正确地培养他们、表现他们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根植于幼儿生活,童化自己,多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及其表现方式。对于成人舞蹈,我们不能照搬,要学习、借鉴,更重要的是将幼儿特点结合进去,变成幼儿可理解可接受的东西,这样,幼儿才喜欢学、愿意跳,才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例如《草莓娃》就是我们根据幼儿爱吃草莓创编的一个歌舞,正因为草莓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水果,而我们又把草莓拟人化,因此这个歌舞他们都爱唱爱跳,把草莓娃顽皮可爱的形象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充满童趣。

5.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教学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幼儿与幼儿之间有着年龄的差异,而同龄之间的幼儿又有着水平的差异,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来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在教学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既能保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又让他们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如《采茶舞》,先教采茶的手指动作,因为这是个难点,然后让幼儿坐着学习采茶舞的过程,熟悉采茶的方向及各种采茶的动作,最后教拨开树枝采茶的动作,加上脚的踏点步。这样,幼儿基本上都学会了《采茶舞》,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达到了要求,他们的兴趣也会很高的。

第4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通过12年的武术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幼儿武术课堂中,科学巧妙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方法要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形成兴趣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我在课堂实践中的心得与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先新授后复习,先集体后个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的生理特点,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前15分钟的黄金注意力时间。先进行重点的新授内容,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再进行复习。在幼儿的注意力最佳状态时,先集体练习;在幼儿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则采取对幼儿的个体辅导。例如:课堂前半节课集体学习了抡臂砸拳,后半节课老师可以组织幼儿逐一表演,其他幼儿当观众,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对其辅导,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

教师用儿童化形象化的语言将动作情境化,从而加深动作印象,对小班的幼儿尤为重要。如:勾手比喻成小鸡的嘴巴,练习用力下勾动作是“小鸡低下头来才能吃到米”;马步就是“骑大马”, 你的马是什么颜色的?通过类似的语言,幼儿会更快地记住动作且记忆犹新。

武术套路情景化。为了让幼儿更快地记住动作顺序与要领,我把武术套路编成故事。如:大班五步拳编成“奥特曼打败三只怪兽”的故事。抱拳――奥特曼准备出发!;马步出掌――奥特曼骑马并抓住一只怪兽;弓步冲拳――后腿蹬直,再打一拳,第一只怪兽被打败;弹腿――又来了一只,先踢一脚再打一拳;起身抡盖掌――把它抓过来,右手用力拍,第二只被打败了;歇步冲拳――用脚当小板凳,坐下歇一歇;提膝穿掌――房项上还有第三只怪兽,一脚站得高高的,用掌把它插到地上!仆步穿掌――把它切成两半;虚步挑掌――胜利了,做一个漂亮的动作庆祝!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幼儿就容易记住动作要领和顺序了。

充分利用发声也是一种情境化教学,发声对幼儿来说这是一种释放和享受,是幼儿运动时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如“嗨”“呼”“嘿”等有力的发声会让幼儿精神振奋,“唰”“哧”“嗖”等象声词会让幼儿感觉自己的动作优美漂亮。

音乐配合进行情境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幼儿喜欢的音乐编排出形象的武术动作,比枯燥的语言教学更具吸引力。如,我为孩子们编排的音乐武术《中国功夫》,虽然是一首老歌,但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管在什么场所,听到该音乐就情不自禁的表演起来……

三、动作的分解整合教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较复杂的动作要先分解再整合。如:中小幼儿学习扑步时,部分幼儿不能直接蹲成扑步。我让幼儿先双腿全蹲,然后伸直一条腿练习扑步的肢体感觉,然后再练习直接下蹲成扑步,效果明显。先分解再整合的教学方法是幼儿学习复杂动作的必经之路,否则幼儿会因为“难”而不喜欢武术课堂了。

四、动作讲解教学法:

为孩子讲解动作的攻防原理也是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大班的幼儿,他们已经有了很强的理解能力与动作摹仿能力,他们对动作的攻防原理非常感兴趣,喜欢实践。一些简单而又安全的动作,老师可以让幼儿去实践体会动作要领。如:两人一组练习冲拳,击打对方手心来体会拳面击打物体的感觉,理解拳面 “平”的含义。通过动作实践,既能提高幼儿的训练积极性,又能提高幼儿的动作能力。

五、组织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

第5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听力教学法 歌曲韵文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游戏法

在组织幼儿英语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活泼多样的方法实施教学,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积极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我们在幼儿园快乐英语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尝试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4L”听力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所听内容确定目标和任务,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景,巧妙引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使幼儿完成相应的听力任务。

(1)“Pre-listening(预听)”。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具体指教师根据所听内容,利用问题、投影、图片、实物、游戏等进行巧妙导入,以引发幼儿积极倾听的动机。

(2)“Listen attentively(倾听)。”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具体指让幼儿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包括“略听”、“精听”等环节,它是语言信息输入、接收、理解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3)“Post-listening(听后练习)”。教师从幼儿口头及肢体反馈的信息,核实所听目标、要求是否达到,同时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弱读、连读、变音等言语要领,及推测、判断等语言技能,体现“以培养技能为主”的原则。

(4)“Re-listening(复听)”。是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将全部内容进行复听。这是一个巩固阶段,这一过程体现了心理学中记忆的再认和回忆性。

“4L”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其中“预听”是关键,“倾听”是核心,“听后练习”和“复听”是重点,贯穿于整个听力教学过程的始终,教法与学法、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的统一。

2.歌曲韵文教学法: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唱英语歌曲可以增强幼儿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ABC Song、Happy Birthday To You到Happy New Year,这些歌曲几乎每个稚龄儿童都能琅琅上口,就像我们从小会说的儿歌一样。

音乐还是营造教学气氛的灵丹妙药。活动前唱几首英语歌曲,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为幼儿的英语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活动中唱一首与内容相关的英语歌曲,能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维持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歌曲中辅以相关的动作,还能发挥暗示性的教育意义。比如,在唱歌曲How Do You Do?时,加上握手的动作,可以让幼儿从动作中的暗示,理解How Do You Do?的含义是双方见面时相互问候对方。在唱If You are Happy一歌时,辅以拍手、跺脚、眨眼动作,可以让幼儿理解clap your hands,stamp you feet,wink your eyes的含义。唱到head shoulder knees foot时分别指到相应的位置,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单词的意义等。另外,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易理解、韵律强的英语儿歌,如Rain Rain Go Away、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等,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发展幼儿语感,还可以纠正幼儿的发音。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视觉辅助物的依赖性很强。因此,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等,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活动内容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

创设的语言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创设由教师以所为主的语言情境,通过教师的道具、手势及提示词,设计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近的英语世界,让幼儿身临其中,充分感受英语的氛围。如在Tree and Flower的活动中,教师边说边表演树和花,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扮演树和花,教师扮演浇水的园丁,水浇到哪,树就长大,花就开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来观察幼儿对儿歌的理解情况。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幼儿在午睡穿脱衣服时有时免不了要让教师帮忙,这时教师可自然提出要求,让每位需要帮助的幼儿在寻求帮助时要说Give me your hand,please?类似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肢体反应教学法:简称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主要是以身体动作对听说的英语作出反应,并通过师生肢体的相互交流、表现,帮助幼儿理解英语所表达的意思。

比如,在认识人体器官的英语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口令、说儿歌,让幼儿听后作出相应的动作,使幼儿在愉快的肢体游戏中掌握活动内容。在有些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夸张的动作或肢体语言引导幼儿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在进行小班儿歌《Cry and Laugh》,教师可以用自己哭和笑的脸部动作引导幼儿理解“Cry”和“Laugh”各表示的意思,然后用《Yes or No》的游戏,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来判断对错,以此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5.游戏法:游戏是英语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或目的。

第6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一)音乐激情法

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阅读材料所表现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两只小象》 (《字宝宝乐园——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同心出版社2002;以下阅读材料同)时,首先播放儿童歌曲《两只小象》,让幼儿充分体会一对小象像朋友一样在河边玩耍的情景,并尽情想像小象扬鼻子、 “握手”等动作。幼儿在优美的旋律里学习汉字和词语,进行阅读,妙趣横生且阅读效果良好。

(二)亲身体验法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阅读的相关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从而获得有关的信息。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多页图书的制作,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知道按顺序翻书和仔细阅读的道理,从而避免幼儿飞快“浏览”、频繁换书的现象。教师还可以先讲故事或朗读阅读材料中的部分篇目,然后让幼儿把这些内容从材料中找出来,最终指导幼儿根据材料内容有顺序地阅读。

(三)画面展示法

画面展示法是指利用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把事物展现在幼儿面前。目前可以利用的媒体有挂图、投影、录像等。画面展示法可以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讲卫生》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小鸭、小鸡、小狗等形象的幻灯片,组织小朋友看“小电影”,通过投影展示,把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路、小鸡捉虫、小狗摇尾巴的样子展现在幼儿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学习课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环境布置法

在幼儿的阅读课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教学环境,使幼儿身临其境,常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下雨的时候》一文时,教师在教室布置了课文场景,张贴一些小动物的对话,摆上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可扮演小白兔顶着一片大树叶,边讲故事边请小朋友扮成小动物进行表演。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课文,阅读课文,其乐融融。

(五)动静表现法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引导幼儿理解阅读材料,将静态画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具体地说,就是为幼儿创设图画故事的情景,让幼儿在动态的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表演故事,然后将接受到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去。例如学习《拔萝卜》一文时,在学习词语、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别让幼儿扮演“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等人物及动物,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巩固阅读的成果、了解故事内容的目的。

(六)经验迁移法

经验迁移法是教师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条件,让幼儿将已经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例如,在学习《秋天》一文后,可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果园、稻田、树林,让幼儿根据在阅读中获得的已有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开展“小小诗人颂秋天”活动,给幼儿一块表现创造才华的园地,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

第7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识字;脑先发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09-01

幼儿识字活动虽然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一部分,属于前识字经验,但与那种正式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要求幼儿机械的记忆和认读那些文字,不能象教中、小学生那样让幼儿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学,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幼儿不仅坐不住,也听不懂,而且效果不佳,甚至会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是在设定的情境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为幼儿提供文字信息,把识字揉和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以及教学活动中。不讲究形式,不向幼儿交待任务,不给幼儿任何压力,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玩耍中轻松愉快地、自然而然地识字。他们在活动中一边做,一边玩,一边识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帮助理解和记忆词汇。为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基础。同时,在幼儿园阶段,依据幼儿"脑先发育,动作滞后"的生理特点,识字的目的要明确,那就是为了尽早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让孩子间接地感知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开阔幼儿的视野,为接受开创性素质教育奠定基础。那么,到底如何能让幼儿轻松愉悦的进行识字呢?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 语言文字环境中识字

单个字的认识既不利于幼儿记忆,也不利于幼儿理解字意,放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幼儿更易理解接受。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幼儿识字和朗读两环节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幼儿对朗读活动兴趣的浓厚,直接影响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游戏的选择,教师也应多动脑,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游戏中,从而提高幼儿认读汉字的速度。儿歌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朗朗上口,尤为幼儿喜爱,利用幼儿熟背的儿歌教幼儿识字更易于记忆,如:小班儿歌《红气球绿气球》,红气球,绿气球,长长尾巴圆圆头,好像只只花蝌蚪,跟着个个小朋友,小朋友,一松手,蝌蚪就向天空走。首先教师出示文字儿歌时,把"红"字写成红色,"绿"字写成绿色,幼儿背诵儿歌时教师根据幼儿所读指出所读字,让幼儿直接接触字,接着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和"红"、"绿"、"气球"字大卡片,让幼儿反复读,最后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请幼儿找出"红"、"绿""气球"字小卡片。通过背诵儿歌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会汉字"红"、"绿""气球"等。

故事对幼儿来说百听不厌,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应将识字阅读运用在其中来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通过欣赏、跟读、朗读及识字游戏不同重点来进行,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重复中认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要求。尤其是故事中重复出现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制作成字卡让幼儿认读。故事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故事,初步掌握故事内容后,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进行指读练习,来丰富和扩展幼儿的识字阅读内容。

2 图片、语言、动作的有机结合

依据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图片、语言、动作有机结合,在游戏中体现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对图片很感兴趣,利用图与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识字,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每次认字时,都应出示相关图片,幼儿看到图片,往往会自发的做出各种动作,比如:在认识"跑"这个字时,幼儿一见到图片,就会做出跑的动作来。还有通过老师做动作,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等。这种语言同动作的协调能力是幼儿日常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一种创造。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先出示生字,再出示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如:先出示汉字"花",当幼儿不认识"花"时,再出示"花"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这是什么?"幼儿会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再在知晓并认识物体的基础上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花?"这时,幼儿会凭老师所提供的"花"图片以及耳闻目染的实物印象,进行对应性联想,他们会回答:"美丽的花、香香的花、漂亮的花"。在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循循善诱的语言提示下,幼儿的思维活动变得活跃,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美妙过程。

3 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

第8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37

幼儿科学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形成一定的认识,重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教育是幼儿最开始接触科学的学科,让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好科学对幼儿以后的学习都很有好处,所以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呢?以下是我的几点见解,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因为年龄的限制,幼儿天生好动且注意力不能集中太久,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幼小所以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不用深入教导,他们也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幼儿的成长特点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幼儿保持安静,尽可能的延长幼儿的注意力,而教学的吸引力就是幼儿注意力集中的关键。孩子的兴趣很广泛,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喜欢的东西,这样更能使他们认真听课,学习新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也是如此,只有让他们对学习科学产生了兴趣,教师的课堂才能开展起来。因此教师需要把课堂设计活,把知识的讲解注入鲜活的场景,让幼儿可以在课堂中动一动手,摸一摸要学的东西,让他们听听关于科学的神奇之处,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幼儿开展的课堂形式要以游戏为主,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吸引人的,也是很好玩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这样也可以慢慢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并且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锻炼。玩游戏就是情景式教学的一种,实践证明,游戏教学十分受幼儿欢迎。

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准备好相关材料,在教学中注重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以便让幼儿都参与到这一环节,让他们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去体验这一过程的快乐。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不仅会集中,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学习物体沉浮的问题,通过情景式的教学,幼儿可以实际观察到物体沉浮的样子,对此他们也会非常感兴趣,也会发散他们的思维想象考虑更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想到把一个物体放在盐水里面会不会沉,放在泥水里会不会沉,放在油里会不会沉?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去假设更多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也会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幼儿的学习压力不大,每天有大量的时间玩耍,这其中就有很多学习的素材,比如“太阳和影子”,一天中不同时间在同一个地方的影子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中通过讲课幼儿可能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一下,去亲身体验一下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幼儿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心,通过观察身边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从而丰富幼儿的视野。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春游等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多事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收集植物做成标本,让他们体验动手的乐趣也为了以后他们能观察自己所收集的植物的变化,让他们看到科学的力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不断地去引导幼儿观察,要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让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形形,这些都可以帮助幼儿积累学习经验,积累科学经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幼儿通过这些感知活动认识事物,时间久了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定的印象,但因为幼儿好动,即时记忆好,但是常常是过了一会就忘记了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督促幼儿反复记忆,要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去记住它们,目的是什么,记住了有什么好处。幼儿往往有很多为什么,想象力也很丰富,在他们表达的时候教师尽量不要去打断他们,在他们说完以后教师就可以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方面,鼓励他们正确的地方,通过不断的说话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利用已有教学条件开展教学

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注重实践,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教学条件有限,素材不能俱全,所以教师要利用好已有的教学器材,利用好身边的物品。科学教育是关于生活和自然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是非常适合的,也因为此,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科学学科的教学素材,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已有的教学条件中,也会发现很多的教学器材,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对于教好幼儿科学这一学科就足够了。

第9篇:幼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途径

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识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创造宽松的氛围,运用恰当的方法,创造有效的途径,引导幼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眼中所见、表达心中所想,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一、激情引趣、放飞幼儿美术学习的梦想

1.多维了解幼儿爱好。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和事物认知的懵懂时期,针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呵护其稚嫩的创作热情,激发创新灵感,如此就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幼儿谈心交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把握幼儿的发展脉搏,了解他们的喜好,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因材施教,让幼儿用美术表达所想、所思,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催生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引导幼儿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美术学习。在美术活动中,不断更新观念,厘清思路,创设能激发幼儿好奇和兴趣的环境,使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如在调色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和小瓶,教会幼儿方法,在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让幼儿任取颜色相互搭配、调和,孩子通过实践发现瓶中的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一会变绿,一会变紫,十分奇妙,孩子们一下子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朋友们兴奋地说:“我成魔术师了。”

3.创设宽松教学环境。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学中,我通过选择一些儿童美术作品,组织幼儿进行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美、发现美中找出美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幼儿的作品都集中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在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孩子在线条、色彩、内容等方面的不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

二、激发想象、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提供幼儿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指对事物的联想能力,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放飞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是一张白纸,想象力往往会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更创新,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利用,合理地引导。我在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教学中,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汽车的功能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形状和功能。孩子根据我的指点,大胆现象、合理创造,设计了能自动抓小偷的新警车、能起飞的急救车、拥有各种功能的游乐车,幼儿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2.鼓励幼儿参与实践。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求新知,体会成长是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给每个幼儿不同的彩纸,启发孩子们用彩色纸折、拼、剪出图形、图案。在我的指点下,孩子们有的折出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有的撕出了雪花、树叶、五角星等不规则的图案,我因势利导,组织小朋友玩组合图形,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实践,盖起了红房、折出五彩鱼、拼贴春天的景象等。幼儿的创造思维、发散得到了展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3.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在生活和学习中,大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长,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在美术课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不断扩散思维、活跃思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改进制作方法、表现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激励施教、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1.形式多样灵活施教。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并进行有益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究,运用所学的新技能、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在美术学习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的过程成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