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农技推广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技推广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技推广重要性

第1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农机;重要性;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快农机技术推广,才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农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必然要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依托进行应用推广,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小劳动强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2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放农村劳动力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1合收割机几乎可以取代200个劳动力,1台大型挖掘机甚至可以取代多达600个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传统由劳动力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会向第2、3产业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跨地区作业,更加突显了农机的使用效益,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节返乡的后顾之忧。

1.3 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习惯,推动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机技术推广不单只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过去,农民习惯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农民逐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农民更是“解放”自己,外出到城镇或大城市务工,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渐渐可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2.1 加大农机技术宣传力度

农民作为人的因素影响着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因此,农机技术要大力推广,关键还在于解放农民思想,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科技意识匮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想观念偏向保守,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这就需要大力借助广播、板报、标语、农技人员培训、派发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农机技术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转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2.2 完善农机技术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农民服务,因此,在帮助农民购买农机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信息的服务,将正确的驾驶、维护知识传授给农民,定期做好农机操作培训、示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农机技术指导手册并向农民发放,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农机设备损坏报废。同时,对于农机的“三包”,要保持与制造厂商和销售部门的联系,切实履行“三包”承诺,并且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最新的农机技术。

2.3 通过补贴优化农机装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补贴种类有所增加,目前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惠及更多农民,就要不断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以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优化农机装备,使农机化向着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发展。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要把握推广的主动性,落实指导性生产,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2.4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与推广队伍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现代化农机技术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来推广。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需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推广队伍来实施。推广队伍要积极参加农业部或省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进修学习,通过到外地考察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推广经验,或邀请农技专家开课,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坚持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农机推广队伍。

2.5 设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地理环境,设立多种类型的推广示范基地,为各式先进的农机技术提供使用的场所,使更多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注农机,从而积极利用农机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的同时,农机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各种民间组织、种植大户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形成合力,构建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比如依靠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在乡镇范围内有针对性地选取10个种植大户,利用项目推广资金给予其适当的补贴设立若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形成对农民群众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机推广工作牵涉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果断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予以落实,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

第2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经济发展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新时期,要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全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

一、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全国农民的文化素养不是特别高,这是农业机械使用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机械使用率低,又使农业生产率得不到提升,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所以,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推广的作用,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辅助条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1、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国家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反应,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辅助。国家提倡要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而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最重要措施。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更好的应用新型农业技术和机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全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刻不容缓[1]。3、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条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在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地区,农业机械能够增强农民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让这些农业劳动力去从事其他职业,实现农业跟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全国的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也使得生产过程变得更加优化,让农民的劳动时间大大减少,生产效率却能大幅度提高。

二、新时期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举措

1、完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建立农业机械推广实验田,在试点中先行建设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并且安置一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技术人员,把工作制度制定出来,还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探索相对比较有效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使其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从而满足农民在这方面的需求,让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宣传。如前文所述,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观念也比较守旧,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低。加上新型农业机械在操作的时候也有难度,农业机械推广会受到阻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经济面貌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发家致富、解放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农业机械推广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知道农业机械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束缚。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前提,提高农民的认识,能够主动接受新的技术和知识,从而享受农业机械带来的成效[2]。3、强化农业机械技术员的培育力度。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更新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对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建立技术人员培训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农业机械推广成效。具体做法如下:要结合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的特点,包括其年龄层面、知识结构层面,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跟得上时展,提高其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此外,还可以跟技术院校合作,让工作人员去学校强化理论知识学习,让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得到提高,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健全农业机械补贴制度。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农业机械的购置以及燃油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补贴。但是,很多农民的收入还不是很高,就当前的补贴水平来看,跟农村的实际消费还有距离,甚至有的地区还存在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被挪用或者被挤占的状况,这些都会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推广。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除了要加大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还要强化农业机械购置及燃油等方面补贴的监察机制,让国家相关财政补贴能够真正的惠及到民众,从而促使现代农业的发展[3]。5、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所谓农机合作社,属于一种互助组织,组成人员是农机大户以及农机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能够更快的接受新的机械与技术,而且他们比普通百姓对农业机械与技术有着更强的需求,在农业机械推广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因此,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要鼓励各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并在政策上对其有所倾斜,让农机合作社等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各个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的农业机械推广新模式,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作者:高增焜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胡旺胜.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途径[J].河北农机,2015(10).

第3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为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加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促使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步入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国发〔*〕30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办发〔*〕130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构建我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是政府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分别制订下发了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政策意见。我市各级政府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可有可无、可以削弱甚至放弃的错误思想,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围绕增强服务功能、服务实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二、加快改革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自省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发〔〕31号)、《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浙政发〔〕32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市各地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经或即将制订完成农技体制改革方案,但绝大部分停留在方案制订和编制落实上,人员基本未到位。部分县(市)存在力度不够大、政策到位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各县(市、区)要对改革进行“回头看”,对农技体制改革工作作一次认真回顾总结,查漏补缺。方案制订、定编定岗以及人员基本落实的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巩固完善工作,深化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对方案制订、定编定岗已完成,人员未落实的县(市、区),要求在6月30日前完成人员落实工作;对改革工作未启动的县(市、区),要及时查找原因,争取在5月底前制订改革方案,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定编定岗及人员落实,确保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创新推广机制,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

各地要按照浙政办发〔*〕130号文件精神,围绕建立“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目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为农服务手段。要规范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管理,建立由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的考核管理制度。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四级”农技推广体系责任制度的要求,先确定1个以上乡镇或行业开展试点,然后全面实施农技推广体系责任制度,力争到今年底全面建成。

第4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一、目标任务

本次轮训的对象是乡镇在岗的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其中包括畜牧、水产、农机等技术推广人员)。轮训的目标任务是更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益意识;优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技能结构,强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提升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等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及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成为受农民欢迎的复合型服务人才。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分公共知识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公共知识部分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涉农法律法规、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知识部分主要包括粮食等大宗作物、蔬菜、园艺、茶叶和蚕桑等特色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培训教材由省农委组织统一编印,各地可结合生产实际增加培训内容。

三、培训组织方式

此次轮训以分期分批集中办班为主要培训形式,由县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每期培训班不少于40学时。

四、经费

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经费由各县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按每人200元标准一并解决。

五、组织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步伐,关系到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关系到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进程。各地要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把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各地要明确领导分工,确定专人负责,建立监督、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情况,作为基层农技人员承担农民培训和优先承担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重要依据,推进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三)制定方案,抓好落实

各县要根据本地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培训机构,有序推进。有关单位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在20*年9月30日前完成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轮训工作。

第5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技推广现代农业 农业竞争 重要措施

农技的推广的含义是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中,从而让农产品得到更好的收成,提高农民的利益。所以,积极做好农技推广工作,不仅能让我国农产品的收入不断的提高,最主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目标,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1、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搞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1.1 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保障工作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与应用是关键,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是社会效益很好,但自身效益不佳,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转化需要以国家持续不断投入为基础。因此,应加大农技推广机构经费投入,适当增加农技推广的财政预算,加强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乡、镇基层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发挥才干,增强农村科技服务功能,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与待遇。

1.2 要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作为首要目标,特别是强调对农村青少年的培养。要建立有效机制,整合各级农业推广、科研和教学等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科、教部门联合优势,从单纯技术推广向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围绕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进村入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对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和推广示范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扩散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2、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以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需求,也暴露出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和问题。在实地调查了解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现状的基础上,我分析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对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1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突出抓点示范

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千的主要场所之一,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和窗口,农技推广单位要按照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我发展共生存的发展思路积极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

2.2 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

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建基地,农民积极来参与,农技人员搞服务。形成农民、企业和农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2.3 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能力。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内部的推广潜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要鼓励高素质农民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中,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要采取优惠措施充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力量,各类农业科研、教育及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队伍培训力度。

2.4 农业技术推广应做到推广队伍多元化

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农村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参与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3、农技推广的实施策略及建议

当前我国,要逐步完成利国利民的宏大目标,就必须对农技推广加深认识。针对农技推广现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个人的有效策略及建议:

3.1 科学设立岗位

农业综合服务站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创收来源,期待界定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增强充实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科学设岗。确保农技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对在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提高服务效率

第6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一、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学习

农技推广人员想要肩负起对新农村进行建设的重任,实现将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的目标,就需要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保证自己精通气象监测、政策法规、互联网信息化、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在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完善,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新知识诞生,立足于当今社会的这一现状,农技推广人员想要保证对农业新技术的大力推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农技推广人员需要明确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自我加压的方式,保证学习的高效开展。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专业书籍或杂志进行阅读,定期参加单位开展的专业培训,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形成相应的论文在专业杂志上进行发表。除此之外,针对在农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且与同事进行交流,也是保证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

二、大力实施宣传工作,提升农民对推广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农民和有关推广部门是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力军,但事实上农民才是属于整个农业推广的重要参与者,缺其不可。因此,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过程而言是主角。因我国农村在经济方面发展并不理想,信息传达速度也不快,交通还存在泥路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我国农民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存在普遍低下的情况,对于科技认知极为薄弱,思想理念过于守旧,仍然习惯于传统理念上的耕耘?谧鳌6?这样的情况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是有着很大弊端的。因此,必须要对相关部门的技术推广人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ε┟袷凳┧枷肷系淖?变,对农民加大农业技术引导和宣传,让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相关媒体渠道,来增强对农业新机器的熟悉和新技术的了解,让他们改变对农业新技术的看法,从思想上明白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用自己所看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大脑,让传统的小农经济思维产生转变,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理念。

三、对推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

想要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不仅需要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学习,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推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对党和国家现阶段针对三农所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内容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尤其是针对市级、区级和县级的人民政府,农技推广人员应当将自己了解并掌握的方针政策内容向农民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供农民在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安排的过程中进行参考;结合我国国情,农技推广人员应当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对科学施肥观念和技术进行推广的方面,保证农业技术具有的优势可以被最完整的呈现出来;农技推广人员应当结合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农民主动对农业新技术进行应用。例如,农技推广人员所在区域如果存在干旱的情况,农技推广人员就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推广,引导农民对该项技术进行应用,降低干旱带来的多种农业生产问题;农技推广人员应当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新技术开展相应的示范以及培训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想要保证农业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最重要的核心步骤在于针对新技术所开展的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培训工作。

四、改善理念,提升队伍力量构建速度

第7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乡镇 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032-02

最近几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脚步从没有停歇,其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乡镇农业技术作为农业持久高效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强化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形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但是,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这为现代农业的建设健全设置了屏障。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技术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强化推广质量的对策进行研究。

1 列举目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机制完善性缺乏

管理体机制完善性的缺乏,可以被视为目前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的大型障碍,其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程体现出迟缓性,地域之间、专业站之间发展参差不齐。管理机制完善性的缺乏还体现在部分农技推广站为多个乡镇共同所有,或者一个推广站是由4~5个分站所共同构建的等方面上。因为机制的不完善性,致使推广组织机构在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性这一问题衍生出来,农技推广人员肩负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在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环节上投入的精力普遍性缺乏。

1.2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科研工作始终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储备军”,新型科研成果在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协助农民压缩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体力劳动量,使他们获得了实质性利益。但是目前国内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主要是由于农技推广机制存在缺陷导致的,此时推广站专员数量逐年呈现下滑趋势,这为新型农技覆盖率与应用率的大幅度提升设置了厚重的屏障[2]。此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还体现在指导专员的缺乏,这样农民在应用新型种植技术之时若遇到困难,是极为迷茫的,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指导。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影响农技推广质量是必然的实施,也加大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难度系数。

1.3 资金短缺

对于云南省偏远地区而言,资金供应量不足已经是众多农技推广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通常来讲,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机构在开展推广工作之时,经费是相对充足的,其来源渠道也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是借助上级财政专门拨款与同级财政拨款等多样化方式。然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推广资金的获得方面是不容乐观的,具体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整体水平相对低下这一方面上,此时大多数推广人员借用经营方式去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不能全身心的为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产品种植管理等方面提供公益内容,为新型农业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应用设置了屏障。

2 提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职责明确化与增强管理力度

这一措施的提出与落实,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堡垒性作用。所以,在明确乡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从而使其能够切实的对农技类型进行管理,对农民种植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若要在宣威市宝山镇推广农技,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责可以被细化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技术推广;二是应用要点演示;三是对主要种植物疾病的防治。农技推广机构职责的明确化,确保了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生态以及信息服务等多样化工作的落实。并且职责的明确化,使推广机构增添了盈利性色彩以及公众性职能,具体是在资源供应、推广经费获取等环节体现出来。之所以认为农技推广机构职责的明确化加速了农技在贫困地区推广与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是这在某些管理机制与工作体制的协助下,农推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利站、农机站整合在一起,相互配合,以管理为基准创设出县乡同步发展机制,为农技推广人员营造优质的工作氛围,为农技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贡献力量。

2.2 改良技术推广方法方式

这一措施可以被视为农技推广工作实现整体化落实的保障。具体是结合宝山镇位于宣威市东部,面积为224.4平方千米,人口高达6.0万,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与生姜等特色农作物等实况,整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参照各类特色产品在经济市场运行的态势,从根本上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拓展率与达标率。

对农技推广服务形式实施调整改良对策,这是优化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行径之一,以此途径去使农技实效性彰显出来,本地域农民群众在农业种植上将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例如,玉米栽培农业技术在宝山镇推广之时采用的是科技示范形式与营利形式,使农民群众掌握了合理轮作环节的要点(浅翻12~15cm,深翻18~20cm),以及正确选种处理的方式方法,并认识到田间管理与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据相关资料记载,2014年宝山镇耕地面积高达6705.7公顷,玉米作物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农村积极收入总值为6.26亿元。可见农技推广手段的调整所取得的实效性是巨大的。

2.3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服务质量

为了确保农技在云南省贫困地区顺利推广与发展,加大Y金投入数额是极为必要的,从而达到强化技术推广人员服务水平这一目标。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财政机构细致的统合与农技推广工作相关的经费,以及服务性单位的项目经费、个体经费,将其整体性的规整进财政预算系统中,依照福利体系、人头经费和本地公务员收入水平,确保农技推广经费的充裕性以及按需到位性[3]。其实增强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服务质量的对策是多样化的,例如合理有效的应用农技推广资源,拓宽资金来源途径 借助支农资金、财政拨款等方式为农技顺利推广注入能量。

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并且农技的开发、推广、发展与应用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所以,农技推广人员应该在实践中积极的探寻强化技术推广质量的措施,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优质化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申佳.常宁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J].福建农业,2014,10:135-136.

[2]何汉松.新农村下大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有效性提升探析[J].北京农业,2015,09:316.

第8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农机农艺;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88-1

随着乡镇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所的改革工作已步入深层次阶段。根据中发[2011]5号《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吉办发[2012]5号《关于进一步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意见》精神,乡镇站所的改革工作已势在必行。

1 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乡镇站所也经历过几次机构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注入了新的内涵,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就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而言,八十年代初,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生产责任的需要,原乡镇农机站更名为农机管理服务站,机构职能着重强调了管理和服务。随着各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不断弱化,许多地方将农机管理服务站下放到乡镇,有的实行县乡双重管理(人员编制归县主管部门管,人员经费由乡镇财政负责)。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农业,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丧失了行政管理职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又更名为农机服务中心(或农机技术推广站),主要作用是技术推广、培训、指导和服务。总之,乡镇农技推广站通过多次机构改革后,机构的工作效能不但没得到整体提升,相反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环境保障不足等因素,造成人心涣散、队伍不稳,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犹如纸上谈兵,效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 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就是现代科技协作的农业,各部门的协作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全局。现代农业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两项基本要素:一是农艺;二是农机。现代农业注重农艺与农机的协同发展,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要有系统规范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机械新技术的跟进。现代农艺技术的发展是以“操作简便、节省成本、稳产高产”为目标,而现代农机技术的发展是为作物生长、收获及加工等提供所需的生产机具,是以“满足农艺要求,因地制宜使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切入点的,二者有着很强的互补作用。只有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让农业机械发挥更好地的效能,才能使农艺技术得到有效的实施、延伸,农业效益得到提升。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农业设备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高效、服务体系完美等。因此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产能,增加效益。如果没有现代农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就无法实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践证明,农机农艺相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者的结合应该是客观的、科学的、规范的。农机与农艺不仅是理论上的结合,更需要农机与农艺科研部门及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结合,也是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结合。只有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益,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是人口多,耕地少的农业人口大国,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推动乡镇农机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现行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已经适应不了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人站或两人站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事双重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弊端,这种管理制度既缺乏科学性,又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困难的乡镇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十分简陋,既没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又没有常规的试验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加之农机农业两个部门,势单力薄,各自为战,难免给人们留下无所作为,形同虚设的印象。

第9篇: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我委于8月19日至23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燕华、陈恩强的率领下,围绕如何增强我市农业科技含量,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课题,对目前我市农业科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调研中,我们听取了市科技局的汇报,分别召开了市农业局、海洋渔业局、林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科技人员代表座谈会,实地察看了市畜科所、水产所、农科所、农技推广中心、惠州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博罗龙溪镇农技站、惠城区九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业科技的状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和市科技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对农业科技工作比较重视,能较好地贯彻落实《农业科技推广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农业科技的龙头企业,研究推广了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已显示出巨大活力和种种特色,如花生“粤油7号”、甜玉米“惠甜2号”、专用型马铃薯、桔小实蝇控制技术等,大大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我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45%,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46.5%。但仍然存在着高级农业科技专家缺乏、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经费紧张、科技项目投入少、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技术开发组织不健全、科研人员较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影响农业科技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农业科技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业科技机构是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但目前,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领导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不重视农业科技机构的建设,经常抽调农科人员从事非农技服务工作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不少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农技人员每年被安排参与和完成镇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的时间多达100多天,相当部分被长期安排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非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岗位。部分乡镇为“卸包袱”,把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推向市场。据了解,我市现有的93个推广服务机构中实行自给自足的共有11个,占11.8%。这些农技推广机构终日忙于经营种子(苗)、化肥、农药、兽药等,通过办经济实体创收,解决职工生活待遇问题,导致经营性职能和公益性职能不分,农业科技机构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近三年来,市直投入农业科技经费为492万元、惠城区28万元、惠阳区30万元、博罗县40万元、惠东县77万元、龙门县51万元,全市合计仅为718万元。由于投入不足,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农技人员基本待遇无法保障。据统计,乡镇农技人员有80%以上无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的政策待遇,近50%的乡镇农技人员的待遇低于同级公务员标准;二是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和进修,适应不了现代化农业的需要;三是农技推广设施、设备简陋,农技推广机构面临困境。长期以来,农技人员只能采取“鉴定靠目测、推广凭经验、服务靠嘴巴”的原始推广方法和服务手段,难于科学地开展地力监测、作物养分分析、种子、肥料、农药质量检验等科技推广服务。

(三)思想观念滞后,未形成科学管理体制。目前,我市部分农技推广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仍未形成科学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上仍习惯过去的“计划+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限制了农业产品走向市场。

(四)从事农技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过去的机构改革中,农技站多数是在原老单位基础上组建,推广机构人员膨胀、超编严重。*年,市、县、镇三级农技推广机构人数平均超编10.6%。机构超编,难以调进或吸收所需专业人才。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农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中高级技术人员少,技术骨干老化,推广队伍青黄不接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全市科研机构总人数为74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仅有12人、中级职称的43人、初级职称的95人,其他人员94人,退休人员225人。

三、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而科技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段。因此,针对我市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没有农业科学技术,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各级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这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因此,各级农业推广机构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严格考核、竞争上岗、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的新型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要继续抓好我市城区和博罗两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扶持一批类似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要有重点选择一批类似甜玉米、花生“粤油7号”等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把农业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在履行好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科技机构活力和实力。

(三)要依靠市场,选准项目,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我国加入WTO后,我市农产品仍存在污染、农药残留成分高、品种单一、品质不优、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难于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动态,了解我市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情况,加快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包装、保鲜、储藏、深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科技研究上要注重面向市场,选准项目,着眼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并集中力量,组织攻关。

(四)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科技队伍整体素质。

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农业科技推广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农业推广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农业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的规定,制定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通过竞争上岗,改善队伍结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农业科技管理干部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

(五)要加大投入,支持农业科技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第六条关于“各级人民政府每年都应在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百分之十和在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百分之十五以上的资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由同级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规定,增加投入,设立农业科技发展资金,改善科技人员待遇,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提高服务手段;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万元建立和完善全市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网络。要按照省政府颁发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67号)中关于“区域农业试验中心的经常性事业经费所在市人民政府必须以*年初下达的经常性事业经费预算为基数计算,予以稳定的支持,每年要以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增长”的规定,落实对全省16个区域农业试验中心之一的我市农科所的研究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