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以来,**市针对本市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带动这一薄弱环节,紧紧抓住省委突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集中力量突破**市工业化的重大机遇,坚持培植与引进并举,集中精力实施大项目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1-5月份,该市新引进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2.4亿美元;新引进过亿元的内资项目13个,总投资24亿元;重点扶持的10大龙头企业、50家骨干企业和330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大项目的带动下,该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5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20.2;完成工业总产值207.9亿元,增长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1亿元,增长8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32元,增长13.2。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一、搞好大项目培植,做大做强重点企业
一是膨胀规模。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规模以上企业扩张的发展思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直接融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企业规模低成本、裂变式扩张。重点分三个梯队推进:
第一梯队,培植10家“旗舰”企业,使大者更强。重点扶持海尔冰箱、海信空调、青啤三公司、碱业化肥等10大企业膨胀规模、提高效益、做大做强。对10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土地使用、税费收取、优惠政策、资金协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到20__年1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6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1-6月份,除淄柴博洋外,9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特别是光明轮胎和宏泰铜业2家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光明轮胎销售收入增幅高达153.2,利税增幅53.4;宏泰铜业销售收入增幅81.8,利税增幅113.8。宏泰铜业目前铜管产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吸引加拿大客商投资1000万美元,总投资3亿元,扩大出口铜管规模。目前,26000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10月份竣工投产。投产后,可年产铜管8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第二梯队,培植50家“双倍增”骨干企业,实现“规模扩倍、效益增倍”。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组织领导、优惠政策、土地利用等方面全力扶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1-5月份,49家骨干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分别增长28.2、32.6、13.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1.6、51.9、44.5。
第三梯队,培植330家规模以上成长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紧张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从土地、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企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税8.3亿元,同比增长54.1,三项指标增幅均超过50。
二是创新技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海尔车载冰箱、海信空调实验室改造、碱业化肥精细化工等15项技术创新项目。1-5月份,全市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1项、***市科技项目13项,其中2项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6项列入***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技术创新项目26项,申报***市技术中心4家。全市1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1.1亿元、销售收入30.6亿元、利税9308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6.4、23、11.2。
三是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重点培植,催生一批品牌产品和名牌企业。1-5月份,已申报了5家企业的5种产品争创省名牌产品,正在组织4家企业申报***市名牌产品;新申报省著名商标2家,正在申报***市著名商标5家。文秘站版权所有
二、抓好大项目引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坚持把招引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和关键,始终紧紧抓住不放松,大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面向知名企业招引大项目。积极把握全球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资本转移带来的机遇,突出招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在招商方向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号企业、绩优上市公司、山东100强、***“十大集团”、“十强企业”。在招商地域上,对外主攻韩国、日本和港台地区,开拓欧美;对内主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招商策略上,认真分析国内外大企业投资趋势,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心包装项目,实施定向招商。1-5月份,由市级领导牵头,先后拜访了世界500强驻京、驻沪机构(办事处)和日本、韩国等500强企业以及中粮、中农发、中材科工等国内500强企业60多家。目前,世界500强项目韩国现代金属(3000万美元)、日本三菱食品(3000万美元)、住友食品(1000万美元)近期签约;“国”字号企业,投资2.5亿元的中农发淄柴博洋柴油机项目8月份投产,投资5亿元的中材科工集团水泥项目正在完善项目建议书,投资3亿元的中粮集团花生加工项目正在完善项目承接方案;“青”字号大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海信空调二期工程、11.2亿元的碱业工业园等12个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全市过亿元的在谈内资项目18个,总投资42.5亿元;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12.5亿元,投资3亿元的雅坤陶瓷和投资1.35亿元的宜美木业9月份投产、投资1.5亿元的东森家纺10月份投产;7月底前拟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5亿元;新投产项目2个,总投资2.9亿元。过千万美元的在谈外资项目25个,总投资4.5亿美元,投资6000万美元的加拿大秸秆发电项目5月31日签约,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定点、勘察设计;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2.4亿美元,投资1057万美元的金龙包装厂房已竣工,投资1200万美元的邦德纺织一期7400平方米厂房 投入使用、二期20__0平方米厂房正在安装钢结构;拟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4亿美元;新投产项目5个,总投资7470万美元。
二是围绕产业集群招引大项目。以***支持**建设***电子家电、汽车配件、出口食品、橡胶化工、机械铸造、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为契机,细化产业重点,突出产业优势,围绕家电电子、机械铸造、汽车配件、橡胶化工、食品加工五大产业,发挥**制造业基础实、后劲足、吸引力大的优势,强化中下游企业招商,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配套产业专业化,提升五大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1-5月份,新引进电子家电项目25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宏辉磁文秘站版权所有电7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120万美元的中莹电子10月份投产,投资20__万美元的tdk电子进入试生产,投资1500万美元的诚汶电子已投产。新引进机械铸造项目84个,投资2亿元的开拓集团机械加工7月初开工,投资1亿元的海汇机械7月底开工。新引进汽车配件项目16个,投资20__万美元的机械已签约,投资1000万美元的裕信汽车配件10月份投产。新引进橡胶化工项目21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速力达橡胶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投资1.1亿元的光明轮胎热电联供11月份投产。新引进食品加工项目112个,投资2970万美元的三统万福6月7日投产。
三是利用现有企业招引大项目。引导企业主动出击,增强与国际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结洋亲”的胆略和气魄,加快由单纯的贸易合作关系转向以资产和市场为纽带的战略伙伴关系,自觉融入到世界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求生存、求发展,构筑企业招商引资的新平台。海信空调发挥全国最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的优势,引进了开拓集团机械项目,3个配套项目近期也将签约。三莹电子年产铝基电容器60亿只,产量世界第一,先后引进了三新电子、诚汶电子等7家配套企业,并大力吸引总部投资,力争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同样规模的新三莹。北苑家俱引进加拿大环球林产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合资建设英特沃木业项目,7月底将投产。即将竣工投产的淄柴博洋柴油机项目已引进配套项目3个,总投资1.8亿元,在谈配套项目5个。随着配套企业的跟进,环环咬合其产业链条,将带动**整个机械制造产业的腾飞。
三、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大项目集聚“洼地”
一是大力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推进三大机制,下大气力做好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后的服务,真正让投资者满意。1、政策导引机制。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培植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三年行动纲要及年度操作性计划》等一系列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特别对培植和招引大项目制定了具体详细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招引和培植大项目。2、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具体项目抓环境建设,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减少内部运转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按照“有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大企业提供日益完善的“直通车”服务;成立新型工业化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明确了14家企业由市级领导帮包,帮助企业加快发展。3、协调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市长、副市长等组成的大项目综合协调小组,协调重大项目的签约、开工和投产,定期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对外资过千万美元和内资过亿元的大项目逐一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二是积极推进大项目集群式发展。按照“布局科学、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坚持以现有工业园区为引领、以产业集聚为主导,高起点建设三大工业板块:以省级开发区、华侨科技园、同和为主体建设城区工业板块;以农业试验区、南村、仁兆镇为主体建设平南工业板块;以明村、田庄、新河镇为主体建设平西特色工业板块。对三大工业板块坚持统筹规划设计、统筹设施配套、统筹产业布局、统筹生态建设,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承载力。1-5月份,三大板块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一批道路、电力、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新批准外资项目102个、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55.4、73.5和69.3。
遂宁市 坚持省委给遂宁提出的“五个战略定位”不动摇,注重全域规划、顶层设计。加大项目攻坚、招大引强,加快推进全市80个重点项目和40个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工业化要抓好专业园区、高端产业、大企业集团,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定位,打造“一城三区七组团”,抓好河东二期永兴片区核心区、经济开发区凤台组团核心区、蓬溪金桥新区核心区等新区新城的启动,提高城市承载力
内江市 一要突出规划引领,实现规划全域、全程、全覆盖。二要突出“五个集中”,大力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镇和村落集中、建设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集镇集中,抓点带线促面。三要突出现代产业支撑。四要突出产城互动融合。五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南充市 牢固树立“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理念,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力求在新型工业化上求突破。对传统优势产业,扶优扶强;着力培育石油天然气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未来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新型城镇化上求突破,要坚持把中心城区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龙头”,大力发展县级城市,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宜宾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奋力建设产业宜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做到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兼顾,建设好人居宜宾;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总规修编,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工作,全力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三化”联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物流中心建设;高度重视金融中心的打造;加快发展旅游业、餐饮业,做好产业规划,提高行业素质;狠抓大项目推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着力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法治宜宾
资阳市 坚定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突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资阳将加快推进百威英博啤酒、四川现代汽车、南车玉柴西部发动机、浙粤节能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高标准建设城南、成资、渝资3个“两化”互动示范园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坚定推进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着力构建以大带小的新型城镇化体系。资阳将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一城三区”建设,不断加快资阳新型城镇化进程
广安市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工业化道路。二是以打造城市人口100万、面积100平方公里“双百”城市为支撑,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三是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注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达州市 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具体推进实施中,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坚持增量调结构、创新转方式,分类推进产城一体个性发展,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扩规模、强主业、突特色、抓关联,因地制宜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个性发展之路。实施主城区带动战略,加速构建“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架构”的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以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为统领,加快科学重建、统筹城乡发展
雅安市 该市着力实践六个“强化”理念,深刻领会“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基本要求,避免“空心、片面、粗放、无序、被动”的城镇化,探索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是雅安市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该市要求市级各部门结合各自领域深入研究,大胆开拓。各县区要比学赶帮超,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中突出特色和亮点
眉山市 在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建设中实施“四箭齐发”,尽快启动建设眉山工业大道、岷东大道、滨江大道、天府仁寿大道;眉山现代工业新城建设着力打造6大百亿产业、6个百亿园区,力争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建设岷东新区,再造一座“眉山新城”;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天府仁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3大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投资拉动,确保全年项目投入540亿元,力争实现600亿元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模式选择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部署,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特色新型小(城)镇,有机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然而,保定市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仍面存在许多问题,如乡村优质人力资源外流、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改善。为此,如何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保定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调查研究保定市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探究保定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以期对推进保定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系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一是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工业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工业化水平的高度发展,通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征收纳税来带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开拓空间。二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发展中小城镇,因而为新农村建设积聚生产要素,推动城市化建设重心下移,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地增加农村返乡人口,但限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发展,必然农村人口中“出”的比例仍然很高,推动城市化发展。三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为我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往城镇转移,而工业化是指农业劳动力往非农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支持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2保定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城市化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1新农村建设欠缺职业农民
新农村的建设势必需要人力、财力的聚集,而城镇化的发展,又使人才等优质资源向城市聚拢。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已近乎中断,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整体水平能力的欠缺是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虽然依靠政府的帮助,不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等相关活动,但是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此,提高职业农民数量,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技能水平成了当务之急,也是制约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2.2新农村建设科技水平含量较低
农业科技含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水平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规模效益不够高,产业培育和形成滞后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发展缓慢,抗灾能力不强。
2.3城镇化发展未突出区位产业优势
一方面随着保定市不断在周边设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城市周边的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河北省旅发大会的开展,使得涞源、涞水、易县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然而,保定市并未充分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发挥周围城镇群以及主干公路沿线的城镇特色产业。
2.4新型城镇化减少优质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而保定市人多地少情况严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优质耕地资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而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保定市的优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土地资源锐减的严重性。
2.5城市化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愿景。然而,工业排放废水、居民生活垃圾、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超标等现象将严重影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部分村镇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生产流程中部分环节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而村镇干部对该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相关配套措施又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农村的村容村貌并未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3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促进。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依据保定市的区位、资源、产业特点,本文提出以下三种主要的模式选择。第一,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利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虽然保定市属于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系统的辐射作用。但随着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市区周边工业园区的开发,使得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城市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因此,城市的扩张辐射在带动周边郊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了生产要素向周边村镇的聚集,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利用区位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也是弱质性产业,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定市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领导对农业的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精准农业。通过横向延伸产业链,纵向推进三产融合,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效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是有利推动了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第三,以优质资源为抓手,发展当地经济,促进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有效途径是通过开发地区优质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经济。保定市县区拥有数量较多,而部分县区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如易县、顺平、阜平、涞源等。发挥农业多功能效应,以优质旅游资源为抓手,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优质资源带动经济,以服务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4结语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现实的迫切需求。如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做好规划,通过各种模式发展经济,消除城乡差距。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提升,运用产业支撑,加快城乡建设。
参考文献
[1]曾燕南.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策略选择--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94-97.
[2]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1,32(8):156-160.
[3]张艳.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4]孙正林.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日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求是学刊,2008,35(1):66-70.
“四化”同步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然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二是城乡结构不协调,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区域平衡、城乡及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大趋势,要全面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统筹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江苏自然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偏重,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的国际话语权;着力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和生产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产品、管理、服务和业态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业整体质效提升。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型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为城镇化奠定基础和增添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集聚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要素和文化建设,重构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和良好环境。江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进一步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新路的条件和需要。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城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应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坚持特色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用协调发展理念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把工业和农业、城镇与农村、市民与农民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统筹考虑,加强城乡工业协作,优化农村工业布局,推动农村工业集约集聚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业,全面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总理多次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的起点在于农业现代化。李总理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指出,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五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江苏“十二五”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为补足短板,必须立足省情,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用协调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现代化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民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强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自然、文化和民俗特点,充分挖掘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自然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把珍贵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议的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对接产业转移和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会上,晓平市长将作专题讲话,吉海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领会精神
春贤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
春贤书记的讲话,对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明确提出,当前要着眼富民强省,坚持科学发展,加速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要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功夫。深化,就是要深化对走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深化对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的认识,深化对我省省情和工业化所处阶段的认识,深化对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认识。加速,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主要是加快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养锻炼一支爱工业、懂工业的干部队伍。带动,就是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如何实现“深化、加速、带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概括起来讲,就是“突出一件大事,突破三个制约,把握五个关系,抓好七个着力”:
突出一件大事: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当前的突出大事来抓。要求全省各地,一要抢抓机遇、主动对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规模大、时间短,竞争激烈,务必把握时机,主动出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统筹,合理布局,有序承接。三要创新招商方式。重视专业化招商,推行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商会招商、企业家招商,开展专项招商。四要加强承接载体建设。提高交通、物流、通关的便捷程度,建立健全商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尽快形成大通关的格局。
突破三个制约:一是要突破思想观念的制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解放思想破解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和障碍。二是要突破生产要素的制约。着力破解电力、资金和土地这三大要素的制约。三是要突破发展环境的制约。对现有审批、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全省总体上要削减20%。要实行项目审批限时制,一般项目在法定时限内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要减少对企业的检查。
把握五个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内生发展与外向拓展的关系;产业发展与园区集聚的关系;优势优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抓好七个着力:一是着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两型”化和高新化;二是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三是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骨干企业,整合提升现有配套园区的功能,组织好关键零部件攻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四是着力用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五是着力推进产业集中和企业集群,突出抓重大项目,打造一批重点园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六是着力加强“三个基础”,加强以综合运输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现代能源产业为重点的基础产业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七是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完善服务体系。
省长讲话的主要精神:
省长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二要加强各类园区建设,使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三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集中精力抓好影响全局、支撑长远发展的信息产业大项目;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科技企业;五要大力发展生产业,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网络等服务业的发展;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省长强调,必须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一化三基”的重大措施,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一要加强规划,分类指导,特别是要有选择地承接,决不能引进损害环境的产业;二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引进与我省优势产业相配套的产业、带动力强的产业,大力发展本地配套协作企业;三要高水平建设承接基地,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高水平建设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地;四要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招商途径,加快园区招商创新步伐;五要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重点解决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制约。
省长在会上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下半年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要求各级各部门坚定信心,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不动摇,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要切实做到“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回落,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防止CPI继续走高,确保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
春贤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措施具体,要求严格。全市上下务必认真领会、积极贯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对接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抓出成效来。
二、认清形势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基本要求
1、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内容。只有完成人的城镇化、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才名至实归。包括发展理念、方式、政策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2、现代农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推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加快城市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农业生产和发展要素的逆向流动,才能够有效发展现代农业,进而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3、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是人口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经济的集中和规模化,不仅能引发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人口等向一定地域集中,还能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就业岗位,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相适应的格局,支撑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4、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牵引:首先,能够为城镇经济提供强劲动力;其次,能够提高城镇社会管理效率;三是能够加快市民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智慧型城市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强有力的牵引,将大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5、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是新型城镇化的保障
城镇化发展有三种模式:首先,放任式模式,即一种完全让市场调节的模式;其次,政府主导式模式;最后,政府引导式模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才是最佳选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6、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
实现城乡发展由分割态转为融合态,城乡关系的互补协调、和谐共荣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同时也要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设良好的环境,是一种能够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发展、吸纳农民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二、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1、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剥离户籍的福利属性等;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利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三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集约利用等;四是完善财政金融体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地方税收体系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建设多渠道投融资平台;五是加快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坚持走“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
“四化两型”是指: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途径,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两型”引领“四化”、“四化”带动“两型”,就是要求按照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促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城市越大问题越突出,有些城市已经濒临承载极限。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实现既有城市的生态更新,使城市碳排放量逐步降低。争取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称号,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逐步进行改造,逐步使城市的建造、交通、垃圾处理、水处理都能够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其次,城市的产业也要实现逐步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业。最后,对于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要有非常好的应对措施。
4、城乡统筹、互利双赢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突破旧的思想意识惯性和体制惯性的内生循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科学规划、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只有这样,才能释放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改革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姚冬琴.城镇化≠土地城镇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3-04-17.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高质量城镇化”调研组.应高度重视城镇化推进中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3-04-22.
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找出稳妥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一、在新型工业化中,提高认识和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抛弃传统的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资源的平等配置,并且形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要使人们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真正领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必须大力加强全民的素质教育,使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其次,要科学界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澄清模糊认识。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界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第三。要完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设。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有一个量化的评判标准,必须完善这样的指标体系的建设。
二、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可塑造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社会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原则,明确提出要坚持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有机统一,可以克服工业化模式从剥削阶级集团或血缘、地缘的局部利益出发,无视整体与个体,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另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社会物质文明与人的精神状态,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要同步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等等,可以为新型工业化塑造其所需的综合价值目标体系,使人们在实施新型工业化中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自觉地对经济体制进行思考和改革,真正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建构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伦理道德。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内容看,它不仅十分注重倡导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及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倡导满足社会需要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既考虑到当代人的需要和发展,也考虑到后代人的需要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构造的这种伦理道德,正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伦理道德观。随着社会成员的“三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的增强,对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我们可以不断克服主体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干扰,不断克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和法制不健全而出现的某些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社会风气败坏、伦理道德沦丧、生活行为野蛮、腐败受贿等不文明现象及其所导致经济行为病态、野蛮失控和混乱,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等不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权利与保护自然资源的义务,把经济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增强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影响新型工业化实现的重大问题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品“含金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加强科学领域的研究,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通过提高科学水平,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利用它们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我国能在消耗极少资源的情况下,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并且通过科学研究,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无害化技术、低消耗技术、资源可再生技术等,克服粗放经营和急功近利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结构、人文结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要制定出有力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具有蒙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是贯彻中央关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总体部署的下全力推动实施的。蒙东地区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科学调整生产力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领先、重点突出的产业开发方向,增强工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求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中,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布局集群化,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蒙东五盟市是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以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对解决蒙东地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当前,蒙东地区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近年来,蒙东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矿产等资源型产业的带动,而这些产业往往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大,如果照此发展,势必导致蒙东地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丧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的全部环节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蒙东地区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比较优势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因而需要在实施工业发展战略中切实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努力增强蒙东地区的发展后劲。近年来,在既要实现经济转型与发展而又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下,东部地区在工业布局上推动集群化布局,走出了一条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新路。蒙东地区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涌现出像通辽经济开发区、赤峰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发育较好的工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延伸升级、集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在推进具有蒙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把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以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目标,把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绿色经济作为战略支点,立足资源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谋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之中。具体运作别要注重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完善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机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整体效益,重点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把各类企业都办成“环保工厂”,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以资源转化为重点,以非资源产业为补充,提升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蒙东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国家能源、新型煤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蒙东地区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推进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依托富集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及邻近能源市场的优势,着力推进煤炭、电力、化工和有色金属加工产业耦合共生。把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增加附加值作为最主要的着力点,生态开采、系列开发、精深加工、注重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在具体运作中坚持整装勘查、系统规划、合理有序、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高效环保的原则,走资源换资本、资本换产业、产业换发展空间的路子。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能源和矿产资源产业基地,包括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等,使能源和矿产资源经济成为增强蒙东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稳定要素。
根据有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演变的规律,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1998年标准)。按现行汇率计算,2009年,长沙市人均GDP为56620元,已超过8000美元,据此可以判断长沙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2009年,长沙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6∶44.6,根据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的研究成果,当第一产业比重降至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且在GDP中占最大份额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二阶段。另外,2009年1~10月,长沙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27.71亿元和471.06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为47.6∶52.4,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大于轻工业和服务业。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理论揭示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当前长沙工业化水平大致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逐步推进的时期,即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型工业化是一种现代经济理念。它不是简单地建工厂、办企业,而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演进;不仅包括工业发展提供的国民收入、创造的就业岗位的增加,而且包括经济总量规模扩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
1.在产业发展上,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正呈现出融合度不断加深的趋势。制造业不仅具有较高的产业比重,而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服务业的支撑。加之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许多跨国公司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国际化生产,专注掌控价值增值环节的核心业务,大量外包生产运营环节的各类服务,显示出制造业转移带动研发等服务的转移、核心企业转移带动产业集群的转移、金融业务转移带动金融机构的转移等整体联动趋势。长沙市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但与工业相关的生产业发育还不充分。作为中部内陆城市,长沙抢抓承接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加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生发展。注意在促进产业融合中实现产业升级,优先抓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在产业细分上创新突破,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会展等生产业,实现集成配套,提升产业能级;同时,通过拓宽产业选择的视野,从产业内和产业间两个层面来强化区域的产业服务功能,既着重抓生产业的发展,又注意抓消费业的发展,为加速推进长沙新型工业化铺就更为宽阔的道路。
2.在产业布局上,注重“重化型”与“加工型”的延伸
重化工业项目体量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础。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竞争力、支撑力、牵引力强的“重化型”大项目,推动长沙工业上体量、扩规模、增能级。整合、优化、提升现有“两区八园”,按“核心区、产业带”的层级来展开,点轴开发与网状开发相结合,构建起放射状的“三区三带”工业经济新布局,增强产业空间开放度和产业资源吸附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沙致力于发挥吸纳、聚合作用,在更大的半径来汲取产业资源,以更优的效率来配置生产要素,从更高的层面来激活发展能量。着眼于周边城市产业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多次增值,通过城际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价值链、利润链的延伸,走“精深重工”和“高效轻工”之路,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衍生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产业规模转化为经济规模。
3.在实现途径上,做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
工业化和城市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工业化不仅直接推动城市化,为城市建设与功能升级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而且还带动一产业,提升三产业,由此引发三次产业的链式反应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城市化不但通过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与聚集,引导区域合理分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创造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加快自身扩张。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在工业化的早中期,主要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主要是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目前,长沙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阶段,工业化的速度决定城市化的速度,工业化的模式决定城市化的模式。因此,长沙注重发挥新型工业化带动作用,以产业布局的优化来推动城市布局的优化,以产业发展的提质来推动城市发展的提质,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来推动城乡结构的升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功能分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设施配套,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各具特色的产业街区,真正实现集合要素、集聚辐射、集约发展。
工业园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
区域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从长沙的实践来看,增长极理论已经得到了验证。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技术转化的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城市发展的水平。
1.转变发展方式
就长沙工业园区来说,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集约发展。通过发挥园区的载体作用,做到集约经营,节约资源。新上项目重投资强度、重节能环保、重产出效益,落户企业主要抓技术创新、抓市场品牌、抓产业升级,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生产要素的聚合率。二是集群发展。积极培育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蓄能电站、数控机床、精密制造、光伏能源、航空航天、环保节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划、成片开发,形成一个优势产业、一批骨干企业和一组知名品牌的集群发展。高度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在推进产业细分上提升能级,在强化产业关联中做大规模,实施集成配套,实现集群发展。三是集聚发展。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观点,区域发展是一个循环积累和自我增强的过程,集聚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拥有资源固然难得,但整合资源更为重要。整合就是经济要素和生产资源的协调统一。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资源先天不足,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非常丰富。怎么来整合资源,实现集聚发展,这不仅是园区发展,而是长沙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就是通过系统整合,促进要素聚合,避免同城竞争,减少资源浪费,从根本上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经济贡献度。
2.理顺园区体制
立足于放权、放手、放活,对全市的园区体制问题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全力破除束缚实现新跨越的体制障碍,使园区既要成为产业创新的基地,又要成为体制创新的高地。在领导体制方面,按照分级领导、分类指导的思路,有步聚、有条件的实现区区合一,使经济管理向园区倾斜和转移,社会管理向县区倾斜和转移。在财政体制方面,完善园区一级的财政体系,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扶持机制,逐步形成园区循环积累、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为实现新跨越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管理体制方面,按照“管辖权让位于发展权”的原则,对园区充分授权,切实解决了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问题。对一些部门权力的运用、权力的行使适当调整,充分的放权,理顺职能部门和工业园区的关系,确保园区自主发展权得到充分落实,使园区管委会能够担负起统一管控、建设的职能。按照企业化管理要求,科学设置园区机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办事效率,切实纠正行政化倾向,使园区管理始终按市场规律运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3.优化规划布局
工业园区既是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切实把握好园区工业化与区域城市化的关系,把产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统一起来,把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统一起来,把基础功能与产业功能统一起来。以产业链作为目标来组合产业的发展、推进园区的建设。发挥好园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功能辐射效应、区域带动效应,促进园区从极核点轴开发向点轴网状开发扩展。按照“三区三带”的发展要求,谋划产业布局。努力创造大项目、大企业落户的优势条件,增强产业的空间开放度和产业资源吸附力。促进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配套建设拓展。把握园区建设开发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促进产业集聚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生产方式由流水线向模块化发展,构筑增值高效的产业发展链、配套扩散链和市场分工链,引导产业向科技化、特色化、集聚化方向发展。
4.创新运作机制
推动工业园区由政府主导型向自主经营型转变,形成实体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机制。创新投资机制,推进实体化经营。发挥园区开发公司的职能,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实现园区增值。敢于用最好的资源和优势,重点打造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新材料等4大千亿产业,抓好比亚迪、广汽菲亚特、陕汽重卡、北汽福田、中铁轨道、中电太阳能、威胜电子、晟通科技、山河智能、蓝思科技等十大百亿企业。吸引外资、民资、国资和各种产业基金投资园区的建设、开发,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构建园区风险投资和投资担保体系,扶持园区企业做强做大。
5.突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