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农技推广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技推广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技推广措施

第1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㈠职责不清,知识老化从近年来的推广工作情况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职责不清,知识老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不顺;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四是农村专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㈡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推广力度不够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技术力量薄弱,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设施简陋,有相当数量的乡镇推广机构有办公场所,但无必需的仪器设备,没有稳定实验基地,科技推广仍处于眼看、手摸、耳闻的阶段。乡镇没有专业科技人员,科技推广更无从谈起。

㈢科技推广后备人才不足现有在职人员素质不高,后备人才不足。据了解,目前,很多职业学校虽然设有农村急需的种植、养殖等专业,但学生毕业后都会被送到大城市的企业去打工,基本上没有实现学有所用;又由于编制有限,非专业人员充斥着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同时,推广工作比较辛苦,许多大中专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很少选择到基层推广部门工作,这使得农技推广服务部门人才断档,后继乏人。

㈣技术服务方式落后实地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少,大部分仍停留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等传统农技推广模式。农民急需的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等方面的科技人才缺乏,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滞后,对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不掌握,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道的很少,导致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㈠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素质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根据情况分类处理,对空缺的岗位及时补充人员,对长期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予以执行。对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在认证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鼓励涉农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

㈡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一是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做好科技示范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增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二是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特别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㈢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充实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载体,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依靠。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二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解决农技人员的下乡补贴等,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四是转变观念,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五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时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全程市场信息服务;六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

㈣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有效整合各种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全方位对农民特别是产业大户进行分期全员培训,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组织短期培训,发挥城郊乡(镇)村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州农业科技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开设专题讲座,把农民迫切需要的新技术送到他们手中,运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部门建立“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多形式地向农村干部群众推广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及时提供农业政策法规、病虫害情况通报、市场行情和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技术信息等,建立咨询信箱和联系电话,方便广大农民学习和查询,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库等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和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及时为农民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第2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措施;河北枣强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04-01

河北省枣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的衡水市中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5°35′~115°58′,北纬37°08′~37°35′,总面积为892 km2,现辖6镇5乡,553个行政村,91 830户,总人口39.7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15万hm2,其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7万hm2,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县。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需求正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拓展[1-2]。近年来,各类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以产业链为载体提供农技服务、解决生产问题,成为一股相当强大的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3-4]。为此,枣强县一方面不断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1 建立健全县、乡、村3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主导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等文件精神,2007年完成了枣强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三定”方案,2008年12月河北省政府对“枣强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2009年该县被列为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

1.1 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枣强县实际情况,整合原技术站、土肥站、植保站、生产办等业务站,组成了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技术人员38名,其中高级农艺师5名,农艺师25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制订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1.2 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经上级批准,枣强县成立6个乡镇区域站,即城关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枣强镇、肖张镇)、张秀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张秀屯乡、恩察镇镇)、王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王均乡、唐林乡、加会镇)、马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马屯镇、王常乡)、大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大营镇)、新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新屯乡)。全县6个乡镇区域站基本实现农业部制定的“七有”标准,即有文件、有职能、有机构、有责任、有编制、有财政保障、有工作制度。

乡镇区域站是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原在乡镇管理的25名农业技术人员2009年4月已经全部调回县局管理,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作为县农牧局的派出机构,实行了“县办县管、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其人事、财务、业务工作等关系由县局统一管理,确保了区域站技术人员专职搞好技术推广工作。种植业区域站编制65名,原有人员25名,缺编40人。针对上述情况,县政府在2011年公开招录了1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涉农专业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区域站工作。

1.3 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

根据村耕地面积多少,每个村发展5~10户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积极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带动本村农民科学种田。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主要承担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农业技术宣传和培训,先后承担小麦、玉米、棉花万亩高产示范方6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阳光培训项目。

2 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依托枣强县金太阳甘薯合作社及双丰红薯种植合作社,发展紫薯和红薯666.67 hm2。依托枣强县君康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马铃薯与胡萝卜复种高效栽培72.00 hm2。依托枣强县东太湖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西瓜20.00 hm2。依托枣强县芍药无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发展温室黄瓜20.00 hm2。依托枣强县唐林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果蔬666.67 hm2。

3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生产

枣强县华润面粉有限公司是衡水市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面粉10万t,为了提高枣强县小麦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县农牧局与其联合发展强筋麦“藁优2018”订单农业1 333.33 hm2。对强筋麦示范方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1 kg强筋麦比普通小麦收购价高10%~15%,平均增收1 500~2 250元/hm2,共计增收200万元以上。枣强县茂源养殖场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示范场,是枣强县奶牛养殖业龙头企业,2012年枣强县农牧局与国家牧草产业体系衡水试验站联合,通过枣强县茂源养殖场发展牧草订单农业20.00 hm2,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牛奶质量。

4 发挥农资经营单位作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农资经营单位对农业技术推广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整合现有农资经营单位资源优势,县农牧局联合经营规模较大,经营网点较多,经营诚信较好的枣强县生产资料公司、枣强县种子有限公司、枣强县一点通农业技术信息中心、枣强县兄弟农资等单位,成立了枣强县农资经营协会,在枣强县电视台设立了“农情信息”、“农业直通车”、“经济与生活”、“枣强农业”等农业技术专栏,宣传新种子、新农药、新肥料及新技术。通过技物结合的形式推广农业技术。

5 发挥科研院校优势,加快新技术推广速度

为了提高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发挥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县农牧局积极与河北农业大学、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河北省农科院、衡水市农科院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和推广了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谷子轻简栽培技术、牧草高产栽培技术等6项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逾3 333.33 hm2,增加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邀请农业专家来枣强县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次。

6 实行特派员和联系点制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枣强县选派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水平高、推广能力强的20名农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到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示范村,全年下乡不少于100 d,帮助驻点单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示范。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及河北省农业厅开展的“百、千、万”下基层、搞服务活动,枣强县抽调100名技术人员分包全县553个村,做到每村1名农业技术员。在包村基础上实现联系点制度,每个技术员联系1~2户作为联系点,每周至少去1次,进行技术指导,做到引进1个新品种、推广1项新技术、探讨1种新模式。

7 利用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全覆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不断创新,枣强县建立了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网和农业技术推广群,利用网络农业信息、传播农业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枣强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专家系统,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和农业专家面对面,学到所需的农业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8 参考文献

[1] 王慧军,李友华.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S1):9-13.

[2]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3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改善措施

0引言

人们对农业的要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产量要增加,还要求农作物要有更高的品质与口感,这样才能够满足国民对饮食日益增长的要求。要确保这个目的的实践,其前提就是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改善粗放型的传统农业现状,为我国农业生产化、规模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就我国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而言,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造成了阻碍。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推广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制不健全

就目前我国各地区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而言,情况堪忧。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信息不畅通、费用不到位等问题,对正常农业推广技术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甚至还有个别农业技术推广站出现了胡乱编制岗位、在编不在岗等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条件较差、工资待遇水平的原因,从而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吸纳相关的专业人才参与工作。此外,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内部不健全的管理体制,竞争、奖罚激励、监督等体制相对缺少,从而使得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1.2相关技术人员与农民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条件较差,从而导致部分农技人员不愿继续工作纷纷离开原来的岗位,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相对欠缺。同时,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因工作条件、待遇等问题不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农民群众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手体,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从事从业生产的多位老弱妇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接收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从而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造成了阻碍。

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效果差、不配套

在农业技术推广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问题,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生产得到不到推广与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个别单位重视科研实验研究,忽略实际生产的需求,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与生产发展不同步且不被农民群众接收。二是因为技术不配套从而导致了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效果低下。三是由于相关农业技术的研究经费相对不足,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领域的应用过程造成了阻碍。从一定程度来讲,第三个原因是目前影响我国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2改善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措施

2.1加大经费补贴提高推广应用积极性

一方面,需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绩效补贴扶持,根据推广人员的推广业绩、所在地区新技术普及程度为其提供合理的经济补贴,或是予其以评优、职位动迁等方面的优先福利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推广区域农民、农业企业适当的补贴扶持,比如设立新技术应用的保障保险机制,确保固定收益,或是给予农业技术推广相应的经费补贴,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荐优先采购等等[1]。通过实际利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从业人员能够积极运用新技术,提升农业技术的利用效率。

2.2加大对推广人员与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力度

就目前存在的农民群众素质偏低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对其的农民技术培训,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可以于农闲时节以培训班、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其科技意识,丰富其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其农业生产之中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提升其专业技能,确保其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2.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关部门应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基金的支持,确保每个科研项目各阶段资金应配套。加大对配套资金合理利用的研究,确保有效资金不被滥用,能够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积极通过立法等手段鼓励农业生产大企业、大集团、相关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农业研究巩固关系机构,予以风险投资[2]。研究喝过允许有限的垄断,结合风险与效益拓宽科研成果转化道路。

3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品质化的进程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此,农业部门、地方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思维理念,积极提升农业技术的应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调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祺,林燕.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探析[J].南方农业,2016,(12):135-136.

第4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 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化农业技术推广,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最终目的。作为乡镇最基层的农业技术工作者,就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广大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是,农业技术在推广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第一,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近几年来年,机构改革,成立农业服务中心,与镇机关工作人员合并使用,因政府抽用,使得镇农业部门人员本来就少的,显得更加紧缺,造成镇农业技术人员下村指导农民的时间相对少,经常只能应对上级部门或者当地政府安排的工作。

第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相对低。学校毕业的年轻专业性农技推广人才不能分配到乡镇基层,乡镇农技人员多数都是老的农技工作者,缺乏专业培训,专业能力较低,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第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意识不强。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工作繁杂,地方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多,专业工作时间极少,可以说徒有虚名,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第四,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相对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居住的地方相对分散、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低,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老年人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养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较大的阻力。

第五,个别领导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得到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个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必要的物质与资金上的支持,挫伤了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因此给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改进措施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种种方法,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作用,了解农业技术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将好的农业种养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无论是领导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的配合,但是个别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还很浅薄或是根本没有认识。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让所有人都真正的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为推广工作扫清障碍。

第二,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培训。在推广过程中,由于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基本上是老农技工作者,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培训,以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因此,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认识和业务水平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5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存在问题;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农业机械应运而生,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农民不再担心农业生产问题,逐渐向城镇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向广大农民推广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如国家出台相关的购机补助政策、为农民开办农业机械化培训班,组织专业人士为农民讲解机械化生产知识及操作方法,这些行为有效地加快了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

1农业机械推广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主要包含农林牧副鱼五个部分,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我国农业生产面积、农业人口数量和农业经济,在国家整体面积、人口、经济比重中都占有较高的比重。农业机械推广有利于农民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推广有利于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生活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新时展的产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当前促进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农业机械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经费不足的问题

农业机械在基层的顺利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同时也需要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庞大资金的维持运转。比如说农机化技术的引进、宣传工作的开展、示范园基地的建设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资金注入。在新型农机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上,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对设备和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完毕后还需要试验田对新技术进行试验操作,试验田是必须要建设的,没有试验田新型机械设备的性能就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另外,政府机构每年也会组织农民群众进行新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培训,相关培训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各项活动就会被制约。但目前来看资金依旧是农机推广的短板所在,这也影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薪水发放,导致岗位编制短缺。

2.2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

由于基层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在基层待下去,加之一些地区在评定职称的时候注重学历不注重工作经历,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并不吃香,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基层留住人才难的情况。很多紧缺基层专业由于人才短缺新鲜血液注入不及时,基层老龄化现象也比较突出,在基层工作的老同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适应新技术,这也是新机械设备不能有效推广的一方面原因[1]。

2.3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需要许多相关的配套设施进行支撑。试验田、机械设备、车辆、房屋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很多乡村的推广部门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其他的相关设施更加不能保障。很多基层的工作人员尚未认识到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在推广工作的致力上有所懈怠,相关资金都用来用作其他建设,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迟迟不能配套到位。

3农机推广的相关意见建议

3.1建设好完备的管理体制

要在基层乡镇建立完备的农机体制,将农机推广责任落实到相关个人,同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新技术的引进和宣传推广上。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的宣传力度,在基层营造良好的农机推广使用氛围[2]。同时联系相关生产厂家在乡镇农机采购上给与一定的惠农政策,让购买使用的广大乡镇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3.2改善当地经济环境

要针对不同的地域实施不同的农机推广手段,才能确保农机推广的顺利实施。对于一些较为偏僻交通闭塞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基本的生活保障勉强维持,这样的地区立即推广新型农机设备是不切合实际的。推广部门必须要根据现行政策合理作出规划,比如说新农村建设正在实行全覆盖,国家对农村乡镇都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推广能够带动生活生产水平的农机设备,如此方可实现实际意义的推广。

3.3要转变思想观念

试验和示范是农机推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相关环节[3]。任何一项新设备或者新技术的引入对于广大从事农业的群众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它们时刻担心着新设备能否提升生产效率或者影响生产进度。只有提前把相关试验工作做好把新设备技术性能研究透彻才能在推广的时候有底数,才能确保新设备的安全与使用价值。但总体来讲,在试验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突况,比如资金短缺的问题、设备故障的问题、人才流失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大力的扶持,在鼓励农户使用新型农机上提供客观的优惠政策,调动人们使用的积极性。

3.4加大农机推广的宣传力度

农机推广关键还是要靠农民,一定要在广大农民群体中打开知名度,推广人员要做好日常性的宣传工作,同时要推陈出新多利用现代化手段做好宣传,在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普及上下功夫。同时还应引进高技术人才,在这方面一定要给与足够的福利以待遇确保基层留得住人才,用得起人才。

3.5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农机在广大乡镇得到有效推广的保障,新技术的引进、新设备的试验和演示都需要经费的支撑,只有加大经费的投入相关部门在推广上才不会显得捉襟见肘。首先财政部门在年初的预算上要做好统筹,审核部门在审核上要降低门槛确保经费能够顺利到位。

第6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措施

现阶段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加快农业机械不断推广应用的步伐,加大信息化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以此来不断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和市场化发展。

1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1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意识不够强烈

缺乏强烈的农业推广应用意识是阻碍农业机械不断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加强农业机械不断推广应用过程中,作为重要推广应用部门的农业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一部分农业部门对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关注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进程停滞不前。缺乏强烈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意识,导致各种农业机械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利用,且推广难度大。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分政府部门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致使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各项政策理念不够完善,因此,阻碍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1.2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体系是保证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当前农业机械推广人员所掌握的技术还处于相对传统陈旧的阶段,对先进的技术明显掌握不足,因此无法适应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一些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受到阻碍,农民不能获取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无法加快农作物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

1.3农民掌握的农业机械技术不够先进

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应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而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成果最终取决于应用这些农业机械的农民。但是当前部分农民依然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农业用具,有些地区甚至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耕作,对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认识不足,并没有加强对现代化新型农业技术的学习利用。因此,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

2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措施

2.1积极转变推广应用理念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农业生产也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利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是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产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应加强对各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意识,以便更多的农业机械被运用到农作物耕作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高效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除此之外,针对现阶段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应及时解决,比如,加强农业机械推广部门推广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福利保障,从而加强农业机械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2.2加强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和制度建设

加强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和制度建设,主要就是把现代化的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到农民中间,并能使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进行耕作,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首先,在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建立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用具、现代化农业成果的展示窗口,从而使更多的农民了解。其次,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可以建立现代化农业机械的试验基地以及培训场所,加快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深入了解,并能合理有效的运用,尽快改掉还利用传统方式进行耕作的落后面貌。最后,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人员培训模式,实现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全面提升,还可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对进步较快或者成绩较好的推广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各推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其更加致力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

2.3提高农民掌握并运用新型农机技术的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力量。由于部分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强烈,导致农业机械推广进程停滞不前。对此要加强农民对新型农机技术的认识,提高其运用新型农机技术的能力。一方面,新型农机推广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使得农民能够对新型农机技术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定期举行新型技术宣讲会或者免费的新型技术培训班,并可以实时指导他们对各项技术进行现场实践,从而提高新型农机技术的运用,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推广农业机械工作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了其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推广意识不强烈、推广体系不完善以及不能向农民普及新型农机技术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转变推广观念、加强推广体系和制度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掌握并运用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的能力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科学规范的开展新型技术推广的工作,进而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发展,并能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陶丽华.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6(02):115-116.

第7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成效;浙江平湖;曹桥街道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66-01

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特别是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农业生物灾害发生日益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得害虫抗药性大大提高,而且对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残留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曹桥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2013年在全街道示范推广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2013年共实现水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面积701.33 hm2,涉及农户1 890户,建立核心示范坊10个,其中愚桥村建立1个千亩示范坊,其余9个村各建立1个百亩示范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简介如下。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街道分管领导牵头、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和村分管农业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并加强督促检查。成立技术指导组,整合农业推广、土肥、植保等方面的资源,加强技术指导工作[1]。

1.2 加强技术指导与宣传培训

中心相关人员多次实地查看各减量控害增效示范方病虫发生情况,在防治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头,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在病虫防治时间和药剂选择上,做好分类防控工作,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同时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指导,通过广播、农民信箱等向广大农民宣传病虫防治信息。

1.3 加强人员协作,注重实效

切实做好与种子粮油、土肥、农机、农资销售等人员的联系沟通,把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与粮食功能区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机械化育插秧等示范推广工作相结合,实现资源整合、技术融合、协调配套、共同推进。

1.4 加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与市农业执法大队密切配合,多次开展农药专项整治,以农资连锁配送为依托,全力打造放心农资平台,确保曹桥街道农业投入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2]。

1.5 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

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3家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组织,拥有各类机动喷雾机77台(架),作业机手123人。形成了以植保(粮油)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专业化、社会化病虫统防服务组织体系。目前,全街道3个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共与652户农户签订了水稻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协议,其中散户占比达98.31%,水稻病虫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77.95 hm2。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协调运用各项农业健身栽培技术,结合水稻高产创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机械化育插秧等措施,全面推广抗病、高产、优质良种,如秀水134、秀水12等,抓好种子处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水,增强水稻植株抗逆力。

2.2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与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加强以水稻“两迁”害虫为重点的病虫监测与预警,及时分析田间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时病虫预警预报,提出防治策略、技术措施,指导防治工作开展,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共病虫情报6期,印发病虫情报逾100份。

2.3 狠抓关键技术落实

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及时召开由各村农业主任、配药站人员参加的病虫情会商会,分析主要病虫发生和防治工作动态,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目标任务和技术意见,统一思想,统一防治技术方案,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农民信箱、黑板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加强防治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的落实到位[3-4]。

2.4 制定科学防治决策,合理用药

根据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确定以“两迁”害虫和纹枯病、穗期综合病为重点,在确保农作物病虫草为害控制在允许损失的前提下,放宽前期、重视中后期。大力示范推广高效长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采取一次性用药兼顾病虫,7月底前尽量利用天敌控害,做到少用或不用农药,以减少全年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实现控害、减药、安全、增效之目的。

3 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水稻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通过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在水稻病虫化学防治技术上,以纹枯病和“两迁”害虫、穗期综合病为重点,在确保农作物病虫草为害控制在允许损失的前提下,放宽前期、重视中后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实现减量控害增效之目的。

3.2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防治成本

截至目前,全街道减量增效示范区防病治虫平均用药次数为4.7次,与非实施区平均用药5.6次相比,用药次数减少了0.9次。平均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成分)示范区为1 502.85 g/hm2,比非实施区2 084.25 g/hm2减少581.40 g/hm2,减少27.89%。农药成本1 417.65元/hm2,比非实施区1 603.20元/hm2减少185.55元/hm2,人工732元/hm2,比周边1 008元/hm2减少276元/hm2。

3.3 增效作用明显

据实施区调查,平均产量达8 955 kg/hm2,比非实施区平均产量8 550 kg/hm2增产405 kg/hm2,按照2.8元/kg的价格计算,增产增收1 134元/hm2。

3.4 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区全面应用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土壤等环境的污染,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4 参考文献

[1] 王瑞海.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及其成效[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1):46-49.

[2] 张国鸣,张国娟,石春华.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J].中国植保导刊,2007,27(5):45-47.

第8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存在问题 措施

农机安全建设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农机主管部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农机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矛盾日益凸现。在农机安全监督方面,监督手段单一,监督措施缺乏力度,新机手技术水平普遍低下,群众安全意识较低,致使农机事故频繁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的作业形式呈多样性发展,农机拥有量也逐年增长。因此,必须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来实现安全作业,以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

1.监管职责存在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农业主管部门是农机行业的主管单位,交通法赋予的四大职责,没有赋予农机部门上路执法的监管职责。农机部门没有上路执法权限,出现了监管缺位。拖拉机管理资源未能与交警共享,导致交警纠违处罚落不到实,拖拉机驾驶人无处交纳罚款,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农机安全员形同虚设,并多数为兼职,履行的主要工作任务不在安全上,基于多种原因安全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

2.宣传教育培训滞后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数地方、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因接受培训需要较大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入,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几乎从未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实践证明,有无培训教育,情况大不一样。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农民着想,这是最重要的着想对农民负责,这是最重大的责任。

3.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性质、级别、财政拨款体制混乱,经费困难。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本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监理工作变成了一种部门行为,特别是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人头事业经费均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致使监理工作经费短缺,导致农机监理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农机监理业务装备不规范,一是农机监理车无统一的标志;二是农机监理服装制式不统一;三是农机监理检测设备不齐全完备,基层农机监理计算机技术装备水平低。

二、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可持续发展

创建平安农机需有一支政治思想好、法律法规精通、业务技能精湛、作风正、守纪律的农机安全监管队伍,要突出抓好农机安全稽查组织建设和农机监理人员及村级农机安全协管人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创建平安农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要从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出发,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农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工作不到位的现象。要围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要求,抓好在职在岗人员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确保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可持续发展。

2.抓好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安农机建设夯实基础

农机安全监管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质量。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思考、谋划和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基本设施配套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安全监管单位应具备安全监管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要由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予以保证,以确保基层农机安全监管机构有统一执勤标志(服装),有交通和通讯工具,有考核、检测和事故处理设备,有农机安全监理服务窗口和安全监管及培训基地,从而为平安农机建设夯实基础。

3.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

从国家到县级都专门设立了农机监理机构,配齐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开展农机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乡村农机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乡村组织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配齐人员和设备,在工作经费上给予保障,加强农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素质。真正全面地掌握和监控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生产情况,从而以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来保障农机安全作业生产。

4.提高群体安全生产意识。

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们增强法制观念和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是调节农机安全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通过举办农机员培训、驾驶员考证培训、农机修理工培训等方式,培训各类农业机械操作手,进一步提高农机户的操作使用维修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安全作业生产意识。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要特别强调安全宣传教育,坚持安全教育领先于法规管理,并寓于法规管理中。

参考文献:

[1]李文通.农机管理的首要责任是安全生产[J].河北农机,2008,(03) .

第9篇:农技推广措施范文

关键词:原州区;基层农机管理;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农机安全

随着原州区农业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农用机械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原州区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和谐发展,就成了原州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的重要责任。作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就要必须积极探讨农业机械在原州区农业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探析原州区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管理措施。

1 乡镇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的作用

乡镇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是原州区各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的基层站所,做好各个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体系,是原州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各个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农牧局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2 当前原州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2.1 各个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技术力量薄弱

原州区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他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不够健全,很多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有名无实,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陋,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2 各个乡镇农机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农机人员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同时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知识不能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原州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3 农机服务扶持工作不到位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人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没有资金来源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乡镇农机化的发展。

3 提高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一定要大力宣传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2 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3.2.1 健全体制 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乡镇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他工作。

3.2.2 职权法定 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原州区农牧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3 提高各个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个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各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业务培训。

4 加强各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建设

4.1 制定工作制度 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

4.2 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5 结语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安全”和服务原州区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