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

第1篇: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

关键词: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材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构成经济信息系统重要部分的会计与财务系统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原有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学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企业还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工作,都需要懂得会计与财务知识。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再组织十分必要。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应用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的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知识体系成为研究的关键。如何对这些非会计专业学生实施会计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我校非会计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93年以前,课程建设的起步和初始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已形成共识,我校管理类专业也开设了会计课程。与当时按行业制订会计制度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相适应,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管理类专业开设了《会计学基础》和《商业会计》课程。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总体上虽然与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类似,但已开始探索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规律。1993年~1999年,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阶段。1993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取消了按行业和所有制制订的会计制度,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各高校开始改变以前按行业和所有制会计课程设置方法,重新构建会计课程体系。我校管理类专业也对原《会计学基础》和《商业会计》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会计学》课程。课程组对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研究,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并公开出版了适应新会计制度内容的《新编会计学》教材,1996年课程组教师开始编制了会计学课程的考试题库,并开始由题库命题实行教考分离。2000年至今,面向全校经济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课程的完善和成熟阶段。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我校各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等各本科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会计学课程成为学校的基础课程。课程组积极加强课程建设,继续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了一套区别于会计专业的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线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和会计制度改革对原《会计学》进行了修改并编写相配套的《会计学习题集》;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行“讲一、练二、读三”,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制作了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在考试方面,对考试题库进行了两次修改,常年坚持教考分离,提高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教师充实本课程的教学队伍。课程建设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二、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再组织研究

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会计学专业导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等。上述课程根据其使用者与作用通常分成以下知识体系:以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体系,包括会计学专业导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等;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决策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以对企业理财为主体,以风险与收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五类18个专业,这些专业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知道体系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经过研究,将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体系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管理基础层,设置“会计学”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课程包括了原有三个方面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以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决策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论、方法。提供了认识、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看懂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知识基础与技能。该课程适用于经济类(非会计学)各专业;二是工商管理提高层,设置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证券投资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以对经济活动的决策与控制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筹资、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类(工商管理类非会计)各专业可在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重新组织设置课程,与改革前只开设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广阔地包括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学课程改革

新设置会计学课程包括会计学专业的多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其学时数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对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提炼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加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供多种辅导学生学习手段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根据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我们认识到该课程的内容既不应是《初级会计学》的照搬,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和整合:第一部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主要讲述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等;第二部分为会计业务核算,以会计报表中会计要素为主线对各类企业通用、典型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三部分为会计报表与分析,主要介绍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含义、会计报表的结构、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等。具体的数学内容与学时的安排见(表1)。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为保证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其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进一步提炼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与重点,主要采取如下组织方式:一是课程总体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按照教学内容体系编写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和配套习题集;二是各专业具体教学

内容的针对性。每学期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教学内容,并填写教学日历(即教学计划表)。教师在具体组织教学时,授课重点与实例、讨论案例都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紧密,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保证了教学目的的实现;三是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变化较大,教师经常以教研活动的形式结合财会新动态开展教学内容的讨论,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会计兴趣和自主学习会计扩充性资料的能力,使教学内容除基础会计学与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涉及成本会计、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为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采取课堂教学、模拟实验和教学网站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增加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通过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外,针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数较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坚持实行教师课堂上精讲、学生课外多练、多读,在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上做到“讲一、练二、读三”,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重点讲会计思想、原则和主要方法。课后自学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通过结合本课程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安排部分教学内容、提商性内容和扩展性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对课后作业全面批改检查,学生自学后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论文,采用上课提问直接讨论、课外小组讨论和课堂集中等多种形式组织讨论。构建了会计学电子学习网站,完善了电子教案与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了网络教学实验手段,增加了学生学习习题库与考试试题库。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提升与拓展、案例分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与途径。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置了智能答疑与利用互联网会议交互系统开展网络会议式的集体答疑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实验与实践环节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保质保量地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我校不仅在校内建立会计教学模拟实验室,而且与社会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立会计生产教学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会计动手与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实验环节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实验系统,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资本市场信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分析实验的结果。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导一主体一主线”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先进的学习理论,在研究了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分析会计、财务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体系内容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会计、财务知识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教学案例、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网上协作探究式模式,主要包括: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模式;网上协作的主要途径有人机协作、学生协作、师生协作等途经。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完全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与科研能力为宗旨,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会计、财务知识完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提供选题一确定课题一组成课题组一实施研究一撰写报告一交流研讨一成果鉴定。

(二)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平台系统组建的教学平台系统主要为了便于以后课程的管理、维护更新、信息、远程控制等功能和管理学院整个教学网络各个频道栏目的整合。其运行核心包括“教学动态”、“学前导读”、“教学内容”、“练习测试”、“网络实验”、“师生交互”、“提升与拓展相关资料”等。这些板块的设计是将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网络会议答疑系统、智能答疑系统、网络论坛交流系统、网络练习测验系统、网络实验等引入教学,并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提升与拓展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钻研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与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将课堂学习与自学、理论学习与网络模拟实验、习题练习与提升及拓展学习课外读物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局限。会计学网络课程栏目设置和功能说明见(表2)。

五、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一)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再组织创新将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体系分成管理基础层与工商管理提高层二个层次。分别重新设置“会计学”与“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与改革前只开设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多地包含了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与合理。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为了更彻底地贯彻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的目标,经过立项研究,确定本课程的内容除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内容外,还包括财务报告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会计必须满足企业经济决策的需求为经济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更好地满足了培养经济(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教学改革思路的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财务知识课程加以整合,重塑会计、财务知识教学结构。以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认知工具理论、学习环境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培养能力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四)教学环境的创新由单一的“传统封闭型环境转变为多样化的多媒体网络开放型环境。开拓新的教育空间体现于:在教学上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构建过程;在师生交互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学习资源上,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造有效的学习情境;在学习体系上,实现教学环境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规律;在系统架构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考虑学科的内容特点,体现学科的教育规律。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由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网上协作探究式模式有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学生参与其中或相互竞争或积极协作,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到相互的学习状况,找出学习环节中的差距来加以改进。

第2篇: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笔者多次担任了保险学、财政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以及法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尚不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然而,在传统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会计教学目标的定位,没有严格区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难以把握会计对各非会计专业的作用,从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与特定的专业背景相联系,仅仅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浓缩版来处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会计学教学的主体,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然而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没有过多考虑各专业的特点,而是依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讲课,一方面造成教学内容空泛,内容上过于强调会计核算,另一方面无法将会计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们觉得会计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而且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差太远,消退了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热情。这种结果违背了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目前,授课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课堂讲解教学法,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有限的现代教学手段,很少给学生提供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缺乏鲜活的案例和有实证性的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对于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习显得枯燥而乏味,因此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四)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从心理上较重视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学这样的非专业课往往置若罔闻,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以后并不会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学习会计没有用。有这样的片面认识,归根于他们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如此对待非专业课程的盲目性和应付性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会计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而会计又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如果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势必导致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情形,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

(五)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一方面,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课程认识存在偏差,对于学习会计的必要性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习缺乏兴趣,必然导致学习态度不积极;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上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抄课堂笔记,却不思考、不动脑筋,课后也不及时复习,考前突击,更谈不上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被动、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这也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史密斯―雷根”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改进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第二代教学设计代表性模式,它是由史密斯和雷根于1993年提出来的,如图1所示。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明确指出要进行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等三类策略的设计,并把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策略的制定又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该模式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因此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笔者以“史密斯―雷根”教学系统模式为指导,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 “史密斯-雷根”模式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而且教学目标体现专业的特点和专业知识体系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非会计专业不是要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不是要教他们如何记账、算账和报账,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用账,要培养他们的会计思维方式,传授他们如何获得并使用会计信息,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即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把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并充分运用此工具。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提高师生对会计的认识 “史密斯-雷根”模式以对学习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为基础。授课教师应扩大知识面,关注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以及内容,立体思考会计学与各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学和其所学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会计学知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解决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态度上的怠慢,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优化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史密斯-雷根”模式强调要按照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由于会计学课时有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尽可能地多与专业负责人沟通,充分了解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哪些相关会计知识等,区分不同的专业,进行适合的教学内容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会计的基本核算知识,主要涉及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账户名称、简单的经济业务处理等;(2)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涉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循环过程,重点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3)财务分析,重点要求学生能读懂会计报表,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获取所需的信息;(4)各种会计规范,主要涉及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强调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史密斯-雷根”模式倡导开放型、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思考、边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充分利用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案例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及方法,提高他们利用会计信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理论讲述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开放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热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式、参与式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3)实践性教学。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后虽然不从事会计工作,但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实际操作、实验等,将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务操作处理转化为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养 培育 提升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中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历来重视人文教育。但是,近些年来,发生在作为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主力军的大学生身上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实都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离全面发展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这就要求当前高校包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在继续强化专业知识的教授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

1.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方向保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的是显性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对于隐性的人文素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只有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自身和他人命运、人格和尊严的关注,乃至对社会发展长远前途的关心。大学生如果只将精力放在智商的开发,不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塑造,将会是一个单向度的人,一个平面人。

2.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我国目前的高校有很多类别,但这些不同类别的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却都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和准确判断力、独立人格、有终极关怀价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简单地培养出一些只具有工具理性的机器。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受市场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影响,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了人才的实用型,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实现根本转变,既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3.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基本确立,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等已经深入所有社会成员的头脑。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至上、片面崇尚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等也已经极大地成为了我国科学发展的阻碍。在这个时期,社会极大地呼吁人文精神,呼吁人们之间的人文关怀,呼吁终极关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必然会造就一大批具有反思和批判和人文关怀的人,形成一股合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并影响全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相对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1.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简述

一是知识体系构成的实用化倾向明显。受就业形势的影响,也受教育被功利性理解的大环境影响,不少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和接受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从历年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可以看出,自愿选择人文学科没有多少;从高校学生对大学各门课程的兴趣和上课积极性来看,英语、计算机和经济类等课程,普遍受到学生重视,而一些基础学科,被许多同学认为是为了拿学分而不得已修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的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知识贫乏。即使是一些人文专业的学生,也把“修养”放到了一边,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忘却了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对社会、对人民、对自己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一代新人,完善的人。

二是价值观的功利化和自我倾向突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加之大学生又常因心智处于发展阶段而易产生出困惑乃至是迷茫。表现在对待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上,一些大学生以为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好工作,功利性相当强;在择业时过于趋向大城市,实惠行业;在人际交往时也习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甚至包括与老师交往也带有很重的功利性考虑;在人格上缺乏独立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乏应对各种挫折的技能和心理素质。另方面在处理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关系时,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自我倾向明显;在道德责任意识方面,心态浮躁,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三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由于生活环境的好转,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际交往能力不高、学习和就业存在困难、恋爱引起情感波动、人格养成存在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在这些学生身上,表现为意志力不够,情绪不稳定,言行不理性,容易冲动偏激,对挫折和压力的忍受力、持久力不强,很容易感到生活无目的、无价值、无意识,心态失衡、个性扭曲等问题日益突出。

2.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解析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许多因素综合出现的结果。在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诸多原因中,当前的社会环境和高校的教育模式、方式以及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自文艺复兴以来,启蒙运动将人类从神秘力量解脱出来并且赢得对自然界的控制。从那时起,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这种直线型的思维方式尽管在西方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批判,但对于刚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来说,却有某种必然性。中国改革开放30来年时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中国人对自然科技的神奇力量充满着崇拜。结果,人文学术与人文知识分子的作用被贬抑,人文学科被排挤。大学生同样重理轻文,尤其轻视那些不能带来立竿见影实效的长线专业如人文科学。

另方面,在科技理性的影响下,教育在不少人的眼中,异化成了国家和社会保稳定的工具,异化成了为大学生日后找个好工作的工具。这样一来,高等教育必然首先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市场,集中于学生的就业,集中于学校的维稳,相反,其内在的价值却被忽视。而自小学开始到大学的应试教育风气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倾向。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只注重升学考试内容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育。在大学阶段,虽然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再复制,但各种考证、各种过级考试依然存在。再加上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教师岗位基本实行的是逢进必考,而考核体系的纯量化,就更驱使大学生们将自己训练成考试机器,与考试无关的隐性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基本被放弃。

再方面,即使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人文学科教育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也是相对狭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为例,长期以来,高校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具性价值或者说是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的倾向。有的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操作层面,将大学生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提升和问题的解决简单化、形式化和表面化,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提升的路径

1.高校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前提。首先,高校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劳动工具,更是为了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放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经过教育能在更高的境界与层次上正确把握自身的价值。只有通过这种教育,大学生才能摆脱那种短视的成才理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身。其次,高校还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做法,从思想理念上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更高的位置,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提升人的理想、情操、道德的完善和提高。

2.建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机制

目前,高校专业课的教学一般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在大部分即60%以上,而且非常受学生重视。如果把这部分学习仅仅看成是纯专业性的,我们就会丢掉这块人文教育的阵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难以深入,也难以持久。因此,高校要重视发挥各专业学科的育人因素作用,要寓人文精神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教授专业课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和感受人生的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其次,高校还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尽可能开发学校的人文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各级学校要改变目前高校对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并未引起重视的现象,提高人文教育的地位,以必修课的形式,着重进行公共基础理论教育。同时,也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相关教师开设人文学科选修课,扩大人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和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来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3.重视教育者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改革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导者和先行者,他们的水平决定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因此,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精湛的教学艺术,还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要身体力行,让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坦荡的胸怀、良好的性格去渗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教师要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底蕴。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不断吸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并自觉运用在教学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让教师丰厚的人文知识,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并深刻感染学生的灵魂世界。

4.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知识的圣殿,所代表的是一种促进社会变革和前进的积极文化。高校的本质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努力营造出高品味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当中。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配合下,大学校园必将成为莘莘学子增加学识、提升人文素养的理想场所。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作为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是浅薄的,没有厚重感的。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努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一名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永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08(9)

[2]郑丽.孔子人才培养观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11)

[3]李成龙.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与综合素质低下辩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8)

[4]李成龙,冯东山.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