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新型工业化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工业化战略

第1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名牌战略;产业集群;福建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145-02

实施名牌战略,是加快产业集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进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做好福建省品牌工作,实施品牌战略,是凸显福建在全国区域生产力布局中的区位特点和优势,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加快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之一。

1 福建省工业化进程评析

工业化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整个社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按照国际惯例,工业化进程一般是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衡量。

1.1 人均GDP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划分标准,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060-2120美元,中期为2120-4230美元,后期为4230-7940美元按。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075.16亿元,首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人均GDP为25424元。按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90:1换算,福建省人均GDP为3685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

1.2 产业结构

按照西蒙o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阶段对比,工业化初期一次产业比重高于20%;到工业化中期,一次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且二次产业比重高于三次产业比重;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一次产业比重降到10%,二次产业上升到最高水平后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而三次产业比重处于上升阶段。

2007年,福建省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1.3 就业结构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将由一次产业转向二次产业,再由二次产业转向三次产业。据配第-克拉克的劳动力产业分布表条件可以判定,福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1978年75.1:13.4:11.5转变为2007年32.7:35.1:32.23,这反映了福建省工业化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1.4 城乡结构

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至2007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48.7%。这说明福建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与国际水平比较还处于较低水平。

2 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现状分析

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共有100个中国名牌产品、66个中国驰名商标,267个国家免检产品,1026个福建名牌产品,1148个福建著名商标,18家企业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有23个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及出口名牌的数量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并因此跻身名牌大省行列。

在我省历年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中,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旅游鞋、水暖器材、食品等都拥有“中国名牌”。产业集中度高并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主要有三类:旅游鞋产品占全国同类中国名牌产品的80%;纺织服装产品约占全国同类中国名牌产品的10%;水暖器材的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5%,经销量占近60%。

2.2 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争创中国名牌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位次在全国也居前列,但与广东、浙江等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的名牌产品在数量、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2.1 名牌企业整体规模较小

我省获中国名牌产品数虽处于全国第五位,但与第四位的江苏省比相差1倍多,并有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而与第六位的上海没有拉开距离。同时,名牌企业的整体规模也较小。2007年,全省41个中国名牌产品,2006年总销售额为556亿元,每项平均年市场销售额为13.56亿元。2007年的中国世界名牌评选,我省企业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能够达到年市场销售额达100亿元、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的申报条件要求。

2.2.2 劳动密集型的名牌产品居多

我省的中国名牌产品有三分之二以上为鞋服、伞、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容易受到市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2.2.3 品牌运营能力不强

部分名牌企业还停留在争“名牌产品”称号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进行品牌运营和产品技术创新。

2.2.4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我省名牌产品群体的情况看,全省东西两翼区域的差距拉大,泉州、厦门、福州、莆田成为我省中国名牌的主要集中地,4个设区市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占全省的88%,泉州市占到全省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46%,其他地区则较为分散。

3 实施名牌战略对福建省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度分析

3.1 实施名牌战略对培育产业集群的作用

福建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企业,带动了产业聚集,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质量。

3.1.1 引导培育了以福建重点产业集群为主力的名牌企业

厦华、福耀、龙工、七匹狼、安踏、达利园等一批著名品牌名扬全国,在名牌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出现了诸如“纺织城”、“鞋都”、“水暖城”、“瓷都”等极具产业特点的区域品牌。

3.1.2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名牌产品带动效应的发挥,推进名牌企业增加投入、资产重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了福建经济发展。

3.2 培育产业集群对促进福建工业化进程的作用

3.2.1 有力推动各县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在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后,以产业集群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截止2005年底,福建省已初步形成大小产业集群60个,其中产值超百亿的14个,比上年增加3个。同年,32个重点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2.6%,比上年增长19.7%;完成出货值126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48.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5个百分点。目前福建省已形成了石材、石雕,鞋业、服装,电子、汽车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且初具规模,已成为福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提高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节约制造成本。以晋江为例,晋江有制鞋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年产鞋7亿多双,其中运动休闲鞋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20%以上。在晋江,皮革、炬胶、吹塑、EVA、电脑制绣、织标等各种与鞋有关的产业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3.2.3 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共享道路交通、电力设施、专业市场、信息、人才等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集群企业竞争优势。

4 以名牌战略推动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思考

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力,全社会参与,打造“品牌福建”形象。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首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一要切实增强名牌意识,二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三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其次,坚持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继续推进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做好名牌产品的创建工作;要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扶持和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第三,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要扩大名牌宣传,二要加大名牌保护力度,三要建立和完善名牌战略社会化服务体系。第四,实施品牌战略要重点突出。一是要突出具有经济“优势”的行业和产品,二是要突出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如陶瓷、工艺品、竹木制品等特色产品的企业。三是要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

4.2 围绕发展产业集群,加大名牌培育力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做好名牌发展战略规划和名牌培育工作。推动优势产业集聚,着力塑造石雕石制品、纺织服装鞋业、工艺美术品、休闲食品、建筑陶瓷、水暖器材、电机电器等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品牌,在这些优势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中培育一批中国名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4.3 强化名牌产品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对获“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管理。首先,督促企业持续加强质量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名牌企业持续苦练内功,强化质量管理;其次,加强质量跟踪。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加强对名牌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督促名牌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第三,实施年度回访制度。

4.4 成立品牌竞争力研究机构,推进“品牌福建”建设

为推动福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帮助福建企业更好地建立自主品牌,我们建议成立“福建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可充分发挥福建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立法执法机关、舆论机关、咨询机构等多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为品牌精英提供一个研究性的交流平台和引入合作机制,并针对福建市场进行专业、独立及客观的品牌价值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第2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业化 内涵发展

现代职业学校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及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改革和德育管理创新,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使学校的整个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达到建设现代职业学校的目标。

一、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专业群

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品牌建设中应以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教育特色,创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我市在产业发展上,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好工业园区这一载体,实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这样,在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中,针对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依托正阳工业园区,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产品生产、特色食品、物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相关专业;针对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培养人才,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旅游基地;中国物流节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城市和民族特色名城),抓住黔江列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机遇,实施“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旅游、物流、会展、健身等消费热点设置专业。职业教育通过服务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助推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二、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初级实践人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其特点强调实践性、职业性、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其课程设置的取向应坚持以职业个性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标。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因素:课程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具体来说:一是开发课程的主体多元化。既然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服务就业目标的,根据专业类别,不同企业、行业都应该成为参与者,并且学校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二是课程目标是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设置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共性要求,还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有明确的定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必须有机统一,才能使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有能力投入到工作岗位,有效率地完成企业、事业单位、工厂的工作安排,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三是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为考核基本点。所设置的课程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而言的,教学既要满足从业者对某一职业岗位的到前要求,还要重视从业者对这一职业岗位的未来需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职业技术训练,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四是课程结构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类课程、专业素质类课程和岗位技能类课程,其设置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纯熟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为目标。

三、实施以培养发展性人才为目标的德育管理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存,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作为就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个人终生教育的一个环节,还承担个人素质提升的功能。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构建德育网络,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连接为一体,发动多方力量共同育人。由于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家庭的子女,其家庭教育本来就缺乏,加上社会上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果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家庭父母的配合、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干部队伍,提高德育管理能力。可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训练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优秀的德育干部队伍。第三,实施参与式德育管理,使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可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使学生接受知识、树立观念的同时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职业学校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第四,通过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实施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方向是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上,相应减少了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增加了实践课,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使用上,创新教材应用,增加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在教学实际执行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一转、二定、三设”上。“一转”,即转换学习领域。对已确定的工作任务按相同一致的原则进行梳理和厘清,将工作岗位应学、应会、应做的具有教学意义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使之转化成学习领域的课程,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二定”,即确定工作任务,对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将其中出现频率高、技能程度强、承载知识密的列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三设”,即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根据完整过程、同一范畴和职业特征的要求,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分解,分别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实施基于操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学习。在对学业的考核方式上,由传统的重理论考试向理论、技能并重的方式转变,鼓励学生报考多种技能等级证书。

五、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

要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共述、联办”等方式加强建设,推动规模化办学。要依托区域内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与企业实施合作,促进学校、企业、行业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职业学校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而。要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要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质量管理;战略

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们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在量和质这两方面都实现了空前的飞跃,如何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质量的概念在不断深化,质量管理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质量管理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化肥、农药、新领域精细化工、无机盐、有机原料、橡胶加工、氯碱、化工新材料等化工实物产品,还包括交货时间、服务水平等抽象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1化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质量观念陈旧一些化工企业对质量的理解仅停留在传统的“狭义质量(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其核心要求是质量的符合性)”;和“广义质量(指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其核心要求是质量的适用性)”;阶段,没有建立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的“全面质量”;的现代质量观念,因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1.2质量意识急待提高一些化工企业领导只注重市场开发,对质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化工企业领导从未参加过质量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没有直接参与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企业的基础管理逐年滑坡,员工质量意识普遍下降,产品质量低劣。

1.3全员参与程度偏低企业员工对质量管理的参与大多是被动的,主动关心企业、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情况不普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1.4缺乏超前的质量战略由于部分企业领导介入质量管理活动的程度不高,自我感觉良好,不通过质量战略的创新适应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使企业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5质量管理手段落后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局限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质量检验仍是控制质量的最常用的手段,未能真正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1.6没有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许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影响了相互之间在市场分析、产品开发、过程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支持、参与和合作,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

第4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2007年底,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起来,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促进。

到2010年底,四川省工业化率达到43.8%,城镇化率达到40.3%,工业和城镇化进入“双加速”时期,主动有为地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四川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1年7月下旬,四川省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促进“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具体举措,并讨论了《关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10月21日,四川省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非农就业比重达到62%左右,非农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9.8%,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到2020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力争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以“四大城市群”与“五大经济区”为依托促进“两化”互动。在7月中旬召开的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目前,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同时,建立起成都经济区、川南、攀西、川东北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为此,《意见》要求,要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经济区”,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要坚持工业化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意见》涉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构建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城镇及社区建设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等内容;在保障措施上,《意见》就提高土地供给保障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环境支撑,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等做了具体要求。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促进“三化”联动。今年7月19日,四川省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此次的“两化”互动文件出台后,四川省紧接着于11月4日召开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城乡统筹、“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与促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农村新型社区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关链接]

江西省党代会强调

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第5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第6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段重要论述是对“四化”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也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同时,也鲜明地指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即“四化”同步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后做出的战略决策。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在全面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基础上确立的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国家又都是工业化落后的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必然不同。从世界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他们大体上是一批一批地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第二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德国、日本和俄国(前苏联)等国家;第三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是“亚洲四小龙”。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英美等国相比较有很多明显的差别。他们是在落后就要挨打、在未来挑战面前急急忙忙搞工业革命的。所以,落后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绝对不可能照搬传统工业化的方法,只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才能完成工业化的任务。

第二,传统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尖锐对立和冲突。传统的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及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广大工人阶级的剥削与对落后民族的掠夺,同时也离不开其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肆意掠夺与毁坏。因此,尽管传统的工业化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与方便快捷,但同时,这一传统工业化进程也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中国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上意味着对这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辩证否定。

第三,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先有工业化,而后才有信息化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纵观世界上一些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在实现工业化以后水到渠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果我们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就永远只能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蹒跚而行,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我们必须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客观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的小康,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业依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生态破坏,农产品价格低等,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在某些方面还在恶化。在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我们就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资源相对贫乏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人口数量近十三亿,虽然一些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在未来二十年中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大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积极应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确立的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经济知识化和信息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两股潮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冶金等)正向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国际产业调整中,如能抓住机会,就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努力促进体制创新,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7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一、新工业化内涵及目标

(一)国内外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划分法

以钱纳里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家,把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即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即发达经济初级、高级阶段。

国内经济学家把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分为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阶段。

(二)新工业化内涵

新工业化实际上是为了应对传统工业的危机而出现的,突破了传统工业化的界限而进入了比传统工业社会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有完整的新科技体系作为科技支撑和完整的新产业体系作为生产方式。

新工业化作为一种比传统工业化更高级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并不仅仅是一两种高科技成果及产业化,而是通过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等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完整的新科技支撑体系,并通过产业化而形成了更深物资层次、更大活动时空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把人类从传统工业时代推进到新工业时代。新工业化是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忽视新工业化这个根本方向。

(三)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的区别

新型工业化中既包含高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因素,同时也仍然包含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新”在它不再是完全的传统工业化,“新”在它包含了新工业化的因素。因此,新型工业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新工业化。即从内容看,新型工业化具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两重性,是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过渡状态,它已明确指向了新工业化,它既是在中国未实现工业化之前所采取的工业化调整发展战略,又是一种包含了新工业化内核的新发展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史线索看,工业文明之后走向新工业文明。因此,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再到新工业化,是我国2l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新工业化的目标

新工业化的目标是: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关键科技支撑体系,以深层次循环式人工化学生产为主导生产方式,以有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为根本经济体制,以崇尚创造、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新工业文明社会。

二、以新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是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范围看,由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导致的工业危机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世界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智力(技术、管理、信息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物质投入的量和弹性系数趋于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也明显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引起整个工业化发展本质及其特征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和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比重向新型服务业转化,我国工业化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此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它们并不是在工业化框架内寻求发展,而是突破了工业化进入了新工业化。我们的发展观也必须走出工业化的桎梏,建立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工业化发展观。

新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给经济加速爬坡阶段的吉林省经济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使我们有了能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一些次要的或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而尽快走向新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经济由追赶型向先导型转变,必须以新工业化理念超前谋划发展,这是实现吉林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以新工业化理念促进吉林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树立新工业化和新工业产业发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与分工。发达国家的很多传统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大力开拓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来充实国内的产业,以此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事实表明,吉林省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不能完全依赖于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低层次化转移,应在新工业化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新产业革命,发展新工业产业。虽然我们还很难在短时期内摆脱工业结构落后的现状,但我们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充分认识到新工业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必须以推进新工业产业为主导,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到工业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

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是吉林省走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1.加快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推动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过去的注重人才使用转变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体制建设上来,依靠教育出人才、依靠体制出人才,依靠竞争出人才。

(2)加快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明确企业参与培养教育的责任。并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规定。

(3)鼓励高素质留学人员来吉林工作。探索建立有效的吸引留学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加快构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加大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充分发挥在吉林省的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战略高地作用,努力吸引、聘用更多的境外高级专门人才。

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工业创新体系

(1)构建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集中优势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力量,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建设优秀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文化,促进创新活动。依据吉林省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

(2)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引进技术的整体性和消化吸收,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向科技产业转型。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创业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新产品开发活动,使中小企业进行联合行销、联合投资、联合研发,实现资源共享。

(3)成立由产学研联合的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这一管理机构,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总结交流运行经验,并对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监控。引入评估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研究中心给予进一步的资助,对不能发挥作用的中心不再予以支持。

(三)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属于新工业化经济体系,它是比工业经济体系更完善更进步的经济体系,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在克服工业危机的同时实现了真正的生态化。

1.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

实现新工业化,必须树立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观念,走重质量、重生态、重创造,深层化、效率化、循环化、减量化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吉林省仍处在工业化建设之中,不可能完全依靠循环生产来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应从实际出发,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1)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一些污染严重的领域加快建立循环生产体系,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防治污染;(2)在一些自然资源紧缺而开发较大、社会资源总量较多、依靠循环利用可较好满足经济需要的领域,应坚决走循环生产的道路,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满足经济需求;(3)随着新工业化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基本实现,资源的社会总量已趋于稳定,应毫不动摇地全面建设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

2.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这主要包括深层微观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要抓住科技创新环节,以科技突破推动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

(四)实施政府推动战略

1.政府引导,积极推动新工业产业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往往是一些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战略产业,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未来层面上,即关系地区的发展前途及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并不一定在短期内直接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利益;而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一定的高新技术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各方面配合等,企业尚处在被动状态。因此,发展新工业产业,必须实施政府推动战略,要在地区未来发展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全面的战略安排和运作框架;要有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有效投入;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要有积极的法规和政策引导与保障。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工业产业才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得到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认可,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2.超前谋划,科学引导

以创新为动力,用新工业化眼光谋划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组织社会资源,加强经济发展规律性研究和对产业发展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研究。紧紧把握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变化,以创新思维,超前谋划项目。要突出项目谋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谋划平台产品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同时,也要注重产业间的关联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立足比较优势,谋划一批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项目,适时提出指导意见,为企业提供信息和项目咨询,引导企业科学决策,以达到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必要时,对重点项目,政府可委托社会专业咨询机构,按照国际标准做好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引导省内外金融部门、企业集团和外商外资的投入。

3.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重点突破

第8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第9篇:新型工业化战略范文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从人口状况来说,虽然我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未来十几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万左右,这无疑给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资源状况来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过去粗放经营,高投入、高消耗,造成资源浪费与低效率利用,不仅影响了当前的经济效益,而且导致今后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从环境状况来说,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这种现状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从社会和人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把可持续发展同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结合起来,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繁荣向社会全面进步并举,向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转变,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发展模式的新选择,标志着我们党和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可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全社会对“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深切关怀,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华民族对全球未来的积极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

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也付出了资源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遭到大规模破坏的代价。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也在一直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限制,推动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过去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又加剧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难度。造成我国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利用率低。虽然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有别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而且也区别于那种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人为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路子。其本质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前提,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创新。

三、提升全民学习力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和人民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却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有赖于把我国数量众多的人口资源转化为高效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全民学习力。只有提升全民学习力,才能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可能,从而使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提升全民学习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个角度来重新理解学习型社会,能够深刻领会到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