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市场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有所回落2002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88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从全年各月的增长趋势来看,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在2、5和10月份分别形成三个增长波峰(如图1)。
图1
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2年1~11期。
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高于GDP增长,增速差距为0.8个百分点,与上年增速差距2.8个百分点相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据测算,2002年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比上年回落约5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
从2001年11月开始,特别是进入200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又表现出新一轮下降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2002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下降0.8%,其中4月份下降幅度达1.3%,为199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1999年8月为1.3%)。对消费品市场运行影响较大的商品零售价格,2002年1~11月份的下降幅度为1.4%,比上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价格的14类价格中,除中西药品、书报杂志、燃料3类商品价格比上年略有上涨外,其他11类商品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和食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21%、6%、5.5%和4.2%。
(三)供过于求的总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据国家经贸委对国内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跟踪分析,2002年上半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86.3%,比2001年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由2001年下半年的17%下降到目前的12%。与1999年上半年的情况相比,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比重上升了14.1个百分点,而供求平衡的比重则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可见,自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中供过于求的结构矛盾一直在持续发展,且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尖锐的程度。
(四)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然存在结构差异
首先,城乡市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和。2002年城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零售总额为2354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比上年低1.6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发展速度始终徘徊在6~7%的区间内,全年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05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差距为3.1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了1.1个百分点,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1%和28.9%。
其次,消费品市场行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行业结构来看,2002年1~10月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1%、16.4%和3.4%,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增长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70.4%和21.6%。上述数据表明,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不同行业发展速度相差接近1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比上年扩大2个百分点。
(五)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进入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新消费热点和领域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一,假日消费仍是带动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围绕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长假期的假日消费活动日趋活跃和成熟,三个节假日所在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9.1%、9.3%和9.4%(见图1),成为2002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三个黄金时段。
第二,新型消费品销售加速发展。2002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住房装修装潢用品、汽车、通信工具、娱乐用品、文化用品等多种新型消费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据对1~11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汽车销售增长45.4%,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53.6%,石油及制品增长28.8%,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27.9%,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7.5%,书报杂志类增长11%。
第三,信用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至2002年底,全国各类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990亿元,比年初增加2755亿元,同比多增16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82亿元,同比多增353亿元。2002年汽车消费贷款增长最为迅速,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8月末,北京市各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83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加64亿元。1至8月累计支持居民购车42106辆,比2001年同期增加30530辆,增长2.64倍。
(六)连锁商业等现代化消费品流通方式正在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连锁商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规模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是推进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时期内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连锁企业已有1124家,店铺总数为2.2万个,零售总额为15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10%。如北京2002年1~11月份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到了17.1%,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连锁经营的覆盖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50多个业种。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正在成为我国零售市场的骨干与龙头企业。据调查,中国连锁企业销售额前20名企业,200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633.32亿元,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44.9%,是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8.6%的5倍多。20家连锁企业的店铺总数为5997个,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59.24%。其中有三家企业的店铺数增长超过了100%。
二、2002年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成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背景下,2002年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消费者信心稳定等因素的支持。但增速与往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其成因值得深入分析。
(一)2002年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
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有所提高。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00元,比上年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来自工薪的收入增长迅速,人均达到5287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0%,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0.5%。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0元,比上年增长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以上。其中现金收入达到2200多元,比上年增长4.8%。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37%,比1996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91个百分点,与1985~1995年10年间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0.34个百分点相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仍在较高水平上徘徊,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1999~2001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5个百分点,比1990~1998年的年均下降速度加快了1.77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特征是,消费重点已从基本生活消费品转向了以住、行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从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37.1%、9.3%和6.3%,上述三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合计为5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95个百分点。而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居住的支出比重为10%、6.8%、16%和11.4%,上述四项支出比重合计为44.2%,比2001年的39%又提高了5.2个百分点。再从支出增长来看,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降幅为9.2%;而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幅非常大,分别增长了32.5%、26.6%、40.8%和22.7%,可见住、行、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
同样,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在加速调整的过程中。从农村居民现金支出结构变化来看,一是住房支出稳定增长,1~3季度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支出为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用于住房装饰、装修的支出增长了21.3%;二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扭转了上年下滑的势头,前3季度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为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三是交通通讯费用和学杂费支出增长较快,1~3季度人均交通通讯费和学杂费支出分别为89元和124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2%和9.1%,其增加额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的21.5%和18.7%。此外,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可见,虽然食品消费仍是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重点,但非食品类的各种新的消费内容已经表现出稳定乃至快速的增长势头。
关键词:大学生;营销;问题;对策
一在大学生消费市场中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商家缺乏开发大学生市场的眼光和能力
有时商家对大学生消费市场反应非常迟缓,导致很多商机的流失。一方面是因为商家没有开发年轻人市场的观念,表现在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太了解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是没有相应的能力,缺乏前卫而又敏感的洞察力。
(二)营销宣传和公共关系的力度不足
营销宣传和公共关系活动是商家宣传产品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商家在这方面做的是不足的。例如,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参与到营销队伍中,缺乏更广泛的公益性活动。另外,商家的广告宣传活动主要在校外,在校院里的促销活动非常少,商品在学生中的认识率较低,影响十分有限,导致大学生对企业的文化了解较少。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树立。
(三)营销方面缺少市场细分策略
很多商家经营的多是有品牌,有档次的产品,而没有考虑大学生自身的真实情况。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是不同的。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高档次的商品是他们的最爱,而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对这些高档商品是可遇而不可求。他们多是购买符合自己消费水平的商品。在这方面,商家缺少市场细分,没有很好地制定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价格,缺少经营针对大学生不同消费层次的商品。
二、大学生消费市场中营销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商家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消费市场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
大学生群体和稳定增长的购买力使大学生消费市场发展迅速。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特点。在校大学生虽然年龄相仿,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这样一个消费群体既有相同的特点,又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商家可针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有特征,进行市场细分,经营一些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同时,商家也应意识到商场如战场,在营销商战中,自然也是攻心为上。所以,商家要把握好大学生的需求、欲望、感情、趣味和态度,对症下药般地开发各种产品,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更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大学生的特性。大学生在购物时,往往考虑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美观价值和创新价值。所以产品的设计,无论从外观、包装还是功能,要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文化元素,以适应大学生求实和需求多样性的消费心理。同时商家也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大学生。譬如,深入大学生的宿舍,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对产品的认知满意度等市场调研内容,制定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价格,同时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从而使商家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力。另外,允许大学生定制产品,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所需产品的颜色、外观、包装。这充分体现了商家尊重、重视大学生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
(二)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电视广播对大学生的促销作用一般不大,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杂志、校园海报、宣传单等了解更多的信息。所以,商家在广告宣传上要动之以情,诱之以物,以新颖的商品,良好的性能,引发大学生的购买欲望。譬如,我院多处设置的公告栏,就是专门为一些校园海报、宣传信息准备的设施。
(三)采用零售终端和厂家直销的分销策略
采取批发、零售、直销相结合的分销渠道,直接向开在学校附近的超市、零售店铺货。同时,中间商可以对小摊小店小批发,来扩大产品的覆盖率。商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努力开辟多种销售渠道,才能赢得更多更大的利润。例如,在每学期的开学时段,很多商家直接在校园里做促销活动。像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日用品公司、化妆品公司等商家几乎每学期都会在高校搞一些促销活动,来刺激大学生的消费。
三、结语
大学生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肥沃的土地.所以对于商家,要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特点,积极开发针对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价格,寻求使产品顺利达到大学生手中的分销渠道,并通过促销宣传,刺激大学生采取购买行为。同时制定灵活,务实,创新的营销组合策略,积极挖掘大学生消费市场。从我们省内各高校周边繁荣的市场景象来看,谁抓住了大学生消费市场,谁就抓住了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谁就抓住了今后的生财之路。
参考文献:
[1]万后芬.市场营销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磊,黄建陵.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J].消费经济,2007
[3]温孝卿,史有春.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经济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根据经济状况把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细分为四个:煤矿业主类、煤炭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服务业私营业主、煤炭行业和服务业工薪阶层、耕种农民。煤矿业主类消费需求特点煤炭开采和加工产业业主消费主要有四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在家乡修建豪宅,在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及度假别墅。奢侈品消费:购买豪车以及高档奢侈的服装饰品。非法及不道德消费:煤矿业主经营中短期利益为主,不提高经营管理和设备水平,而是常常希望通过行贿来延续生产;在日常生活中,豪吃海喝,不知节制,很多富豪更涉足赌毒不道德消费。教育消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市场经营的风险使得这些富豪意识到煤炭资源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他们乐意在子女教育上进行高额投入。与其他地区富豪相比,煤炭业主富豪的消费结构感性而落后,除子女教育外,其他消费都是一种炫富、攀比夸张的盲目消费。他们在以损害当地环境致富后,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对于推动发展当地文化事业等企业社会责任极为不重视;大多数煤炭富豪对于捐款、慈善等社会公益活动丝毫没有参与积极性。煤炭行业和服务业工薪阶层消费需求特点煤炭资源地区农村务工人员的消费主要包含:吃、穿、用、教、储这五个方面。调研发现,一般劳动者消费现状为:1)食品营养消费占其消费支出的30%;2)家庭耐用品和服装方面的消费约占15%~20%;3)储蓄:外乡矿工储蓄额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约为70%~80%,而本土矿工和本地其他行业劳动者大约将30%的工资进行储蓄;4)文化教育消费上升最为明显,娱乐消费增长迅速。子女教育是中年工薪家庭最大的开支之一,而年轻工薪阶层倾向于娱乐消费。工薪阶层经济收入有限,只能勤俭持家,将部分资金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商品选择上不讲求品牌和舒适感,只要样式流行,价格偏低就会是他们的目标消费品。1.2.3煤炭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服务业私营业主消费需求特点煤炭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服务业私营业主年收入50万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比较理性。一方面经济收入丰厚,更加注重子女教育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毕竟有限,所以注重储蓄;他们在固定资产投资和金银等奢侈品购买时更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炫富攀比。耕种农民消费需求特点由于煤炭生产污染环境,当地水土破坏严重,耕地面积快速缩减,耕种人数不断减少,以耕种为生的农村居民比重很少,而且以老年人为主。由于近年政府对农村老人的扶助政策,这些老人所种作物大都自给自足,很少出售。老人收入少支出也少,大部分老人一年内几乎除医疗外无任何额外支出。
2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主要由教育文化产业、医疗保健产业、休闲娱乐旅游产业和零售行业四部分组成,由于煤炭资源地区农村经济的稳步提高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这四个行业均得到快速增长,经济富裕的煤炭资源地区农村市场已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但由于大多数企业长期把市场营销重点放在城市,很少考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特点,对于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运营开发存在诸多问题。1)企业经营不能灵活适应农村市场实际。由于企业对于该市场重视程度不够和调研匮乏,对消费者需求特点了解不够透彻,导致企业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当地市场,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2)企业不重视员工能力及道德素养提升,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过分注重口才和外表,顾客感觉服务员油嘴滑舌,无法建立对企业的信赖感。同时员工培训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不能为顾客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灵石县某大型超市本是当地行业巨头,但店面服务员对待顾客态度冷淡,检查更换货品不及时,货架充斥过期或包装破损的产品,最终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过期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的形象,造成该店无人问津的局面。奖惩严明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保证。但是由于经营者水平有限,大部分企业没有体系完善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分工混乱,权责不清,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不及时,消费者怨声载道。3)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突出。多数商家将农村市场视为推销城市积压商品场所,产品品类较少,档次低。假冒伪劣过期商品充斥市场,欺诈骗销问题突出,消费者消费信心丧失。其中假酒、假烟、过期变质食品等市场表现最为明显[2]。服务顾客理念也没有很好体现。产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给予消费者以修理等服务;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在购买和安装使用中出现断链,消费者不能及时享受到购买的商品。价格策略不灵活,没有根据相应的市场主体定价。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产品并没有按照消费者细分做出相应的产品划分,使得经济富裕者认为其不合乎身份,无法满足其炫富的消费心理,而工薪阶层又认为价格档次较高,望而怯步。企业对于农村地区的市场调研比较缺乏,常用的营销宣传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市场效应。很多企业在没有认真了解消费环境,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心理下开拓农村,无法弄清消费缺口,真正满足农村消费者消费需求。不只如此,新产品的开发也并未与煤炭资源农村地区的消费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布局不合理,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物流行业发展缓慢,中通、申通、圆通等快递行业并未延伸入农村消费市场,无法适应农村消费者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
3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策略
针对煤炭资源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重视农村市场,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从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结合煤炭资源地区特定的消费环境提出开拓措施,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
3.1更新经营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面对假冒伪劣盛行的农村市场,企业要抛弃短期经营思想和做法,更新经营理念,做好发展规划,围绕为顾客服务,招聘培训员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素质、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针对煤炭资源地区农村员工消极的工作态度,懒散的生活习惯,企业需要创新员工激励机制,采取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惩罚多种手段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针对现有员工权责不清导致企业内部经营混乱,企业应进行岗位分析,形成完备的岗位说明书,使员工充分明晰自己岗位职责,各司其职,互相制衡但不干涉,为企业建立有序稳定的运营环境。
3.2准确市场定位,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根据企业优势和竞争环境,明确企业服务的目标客户群,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吸引顾客。产品价格策略煤炭资源地区农村四类消费者喜欢的商品、愿接受的价格和消费心理有着巨大区别,企业要首先明确自己农村市场目标消费群,深入调研目标消费群需求,根据所服务目标顾客经济收入水平和消费心理,进行产品和服务设计,同时制定适合的价格。比如对于消费能力较强的业主和高层管理者,企业可根据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个性化比较看重,对价格不敏感等特点,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专门设计高端产品,同时通过适当的市场宣传,强调产品的高附加值,让目标消费群体接受高端定价。针对工薪阶层消费者注重实惠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特点,可以通过先进的供应链管理,选定质量可靠的稳定供应商,降低成本,解决他们最为关注的商品质量和价格问题。根据农村消费者从众、模仿和节日消费突出特点,可以通过季节折扣及团购折扣等方式,让利于消费者,刺激消费。促销策略注重口碑营销。煤炭资源地区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对于广告等不太信任,农村居住特点也决定了口碑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企业可以通过赠送样品、产品展销等营销推广方式赢得消费者口碑宣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树立良好公共形象。企业赞助并积极参加当地的文化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加深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从而引导消费。针对农村消费者消费知识相对匮乏、文化素养较低、非理性消费、消费者与商家互不信任等抑制着消费者消费热情的问题,企业可以举办一些不以盈利不以推销产品为目的的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详细解析产品消费知识,增加消费者鉴别产品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诚信经营逐步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从而达到双赢。渠道策略做好市场调查,选择合格经销商和商。加强终端建设力度,更新硬件设施,提高对终端市场服务质量的控制,认真培训考核渠道工作人员,确保其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还可以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特点,建立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提高信息透明度,提供价廉物美商品给顾客。积极发展物流行业,适应农村消费者网上购物需要,降低运输成本。
文章标题:个人消费栏目策划案
《数字家园·流行风》[个人消费栏目]策划案
1、栏目名称:《数字家园·流行风》
2、栏目主旨:本栏主要介绍分析西北地区当前个人消费热点及消费趋势;对当前西北地区主导产品(从高端到低端,从主机到周边)做全面性能分析评价;随着西北地区广大的个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及对个人IT消费产品的需求特点从低端(低价)逐步向中高端(精品、时尚)转化,向他们推介优秀IT产品;并对西北地区个人消费市场作综合分析评论。
3、栏目版式:拟采用整版方式。
1/3--1/2版:作个人消费市场分析评论。
1/4--1/3版:作个人近期热点产品诠释(配合表格)。
1/4版:预留广告。
不定期开办“回音壁”、“读者点评”栏目。
4、与联想的合作方式:
与联想合办,可加上“联想协办”或是副标题:“联想数字家园”。
“找文章,到查字典网]个人消费市场分析评论”下有一个联想的LOGO.
“分析评论”对西北个人消费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点评,每期突出一类产品。文章撰写以记者为主,联想为辅。
“回音壁”、“读者点评”栏目,通过读者的使用心得,小技巧的交流,以使读者有更强的参与感。
5、适合报道内容:家用IT精品
整机、视讯产品(显示器、视频电话)、手持设备(PDA、手机等)、影像产品(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等)、存储类产品(移动存储、DVD驱动器、光盘刻录机等)、输入设备(键盘、手写板、鼠标等)、软件(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游戏等)、上网设备(ADSL、modem、ISDN等)
6、这个版我们采取独家协办的方式,其中栏目冠名“联想数字家园”、LOGO、1/4版广告、导读提示等合计3000元/期(优惠价)。
版面大小为全版。
合作期限最短半年,每周一次。
每合作半年时间,赠全版彩色广告一则。
本栏目优先选用联想提供的文章和市场数据。
【关键词】 汽车 消费 市场现状 对策
一、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特点
(一)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显
受国家优惠政策及全市公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特别是2009年起受汽车购置税和“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影响,城乡居民购车热情高涨,武汉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其中以私家车增长的速度最为明显,价格以10至20万元的为主。2006年以来,每年新上牌的汽车数量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0年上半年,机动车新上牌数量就增加了约60~70万辆,其中小汽车约30~40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新增数量的70%。2009年,武汉市汽车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其它消费。汽车消费逐渐成为了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对消费品市场增长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二)市场潜能有待开发,汽车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武汉市现共有驾校约有30所,截止2010年6月底,持有各类驾驶证约80多万人,其中C证30万人,汽车总数占持有驾驶证人数(不含摩托车驾驶证)的27%,仍约有近10万持证人员有证无车。这样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根据国内外发展规律,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汽车消费逐步进入中等收入家庭,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主要以城市的居民为主)加入了有车一族。目前国内汽车平均保有量为每千人24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保有量为5500万辆左右,以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今后5年左右,武汉市千人汽车拥有量将超过80~90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汽车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二、影响和制约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投入不足,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比较滞后
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宁德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环境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市场建设起步比较迟,市场基础还比较薄弱,目前武汉市只有几家汽车4S店,远满足不了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及服务等还需进一步完善,汽车消费的相关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加强,整个市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系。
(二)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汽车消费行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汽车消费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城市建设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消费,特别是停车难问题已成为严重困扰武汉市有车族和影响消费者购车欲望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武汉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的问题也进一步突显。新开发的居民小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愿意在小区规划中规划较多的土地作为停车场的使用地。如今全市各城区所有的公用停车场地都是占用相当拥挤的街道路面,此举进一步加重了城市交通压力,更不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三)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偏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武汉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档次有了较大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上的小康、从总体上的小康到享受消费的发展,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建设发展还比较慢,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农民的现金收入总体上偏低,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车价约占汽车消费费用的25%,汽车耗油、维修、保养、美容等售后消费却占总消费70%以上,这给消费的延续造成很大压力,也让一部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心存顾虑。城乡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影响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轿车进入家庭的时机已经成熟,需要在规划、交通、市场、金融、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市场的培育建设,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发展。高度重视汽车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建设。汽车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热点,但汽车消费的高峰期尚未到来。据业内人士分析,汽车消费有10年的高速增长期,而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才不过3~4年。谁先把握住这一先机,谁就拥有未来市场的主动权。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立足本市、兼顾周边,进一步拓宽思路和视野,把握汽车消费市场先机,把培育建设汽车消费市场列入议事日程,使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成为武汉市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立足实际,切实做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划
随着汽车销售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销售将进入买方市场,汽车消费市场正向综合化、超市化方向发展。要把握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项目发展规划。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介、招商项目推介会等平台,加大项目宣传力度。
(二)搞好服务,加强汽车消费市场的配套建设
汽车消费市场是一个配套服务完善的市场,必须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检测、旧车交易、评估置换、租赁拍卖、网络售购、技术咨询和展示博览等功能为一体。要建立汽车销售人才和维修、保养等售后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汽车职业教育,鼓励部分大中专院校设立汽车销售相关专业,或采取委托培训方式增加人才供应,也可以由市汽车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建立培训机构,进行上岗培训,确保汽车销售人才保证汽车销售的健康发展需要。
(三)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
积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完善保障体系,在养车、规划、交通、市场、金融制度、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台配套措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健康发展。要借鉴外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公、一条龙购车市场管理经验,研究和制定汽车消费市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服务措施。对开发建设的汽车市场项目一律实行“免费区”管理,减免环保费、消防费、城建配套费、工程监督费等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要加大对汽车销售企业的信贷支持,制定差别化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强新闻媒体对汽车消费市场的跟踪服务力度,积极支持汽车协会开展活动,通过举办汽车会展,品牌推介会等,将消费政策、产品促销与汽车文化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加大汽车专业市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要加快汽车专业市场的建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中高档轿车和客车销售为主,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4S专卖店,提高车市档次;汽车品牌要多样化,满足各种需求。要使各种交易主体和经营方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确保大型汽车专业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并迅速做大做强。要制定管理措施,加强汽车交易、服务市场的管理和行业自律;要成立汽车交易相关协会组织,整合汽车销售资源,统一营销管理,避免相互之间无序竞争和各自为战。要加强二手车市场建设,发展专业二手车经销企业,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梯度发展的汽车消费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购车需求,使低收入的人拥有低价的二手车,高收入的人可以经常更换和使用新轿车,既可以促进轿车的循环使用,也可以活跃汽车消费市场。要加强旧车市场扶持及监管力度,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县城区集中建立报废汽车破碎中心。加快旧车市场与公安交警部门电脑网络系统的点对点连接,提供旧车收购、咨询评估、价格认证、过户转出、验车拓印及领取行驶证等一条龙服务,杜绝走私车、拼装车、报废车、套牌车流入市场,促进旧车交易市场的繁荣。
(五)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为挖掘消费潜力打牢基础
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当前,要保持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持武汉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要切实把民生工程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千方百计稳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和居民即期消费倾向,通过改善民生着力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城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汽车消费打牢基础。
(六)加大开拓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力度
在中央的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武汉市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2009年,武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有5千多元。随着农村改革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潜力巨大的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尤其是低速汽车、微型车、低端客车、经济型轿车和农用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要尽快研究出台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汽车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汽车销售服务和回收网络,确保“汽车下乡”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将“汽车下乡”的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制定专项措施防止出现下乡车型涨价局面,引导销售企业在服务增值、宣传促销等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以质取胜之路。
四、结语
目前,武汉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仍较滞后,已不能适应汽车大量进入居民家庭生活的要求。要在大到城区城镇规划,中到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商业中心等功能区布局,小到社区规划建设等多方面体现适度超前的思想,充分考虑汽车消费的发展前景,提高城市发展的容量,扩展城市发展的空间,为汽车消费的普及提供外部条件。在道路交通建设上,要继续加快城区主干线道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大快速道路建设力度,切实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卡口路段多等行车难问题。在配套设施建设上,要从新建项目设计和规划上入手,提高建设项目、特别是新建住宅区的配建停车场标准。改造和完善现有汽车配套设施,在主要商业中心地带增建一批停车场,改善用车环境,方便有车一族的出行,着力解决停车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auto.省略/a/20100414/000274
[2]杨永华.论汽车营销模式中的中国文化因素[J].商业经济文荟.2004
[3]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4]刘庆福,王国松.妨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
[5]周立.中国经济型轿车消费分析[J].对策研究.2003
新产品,作为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根本保证,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方式之一,也是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的方法之一。
站在当今宠物消费市场营销的角度去理解新产品,笔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是在目前新产品之前没有研发生产出来的具有超越以前产品特点的产品都可以叫做是新产品”这种产品的特点或是在原材料上的特点超越、或是在产品功能上的特点超越、或是在产品使用概念上的特点超越,只要是超越了以前的产品,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新品。
为什么企业会开发新产品呢?笔者在以下总结了企业开发新品的四个原由。
A、 为了在行业中争取一定的领先地位,企业通过在研发上、创意上的投入来实现超越同行其它企业的目标。近来,在宠物食品行业中发展速度迅猛的上海诺瑞公司推出了以汉方作为概念诉求的优本系列中草药处方宠物粮,这是宠物行业中第一个引入汉方概念的品牌。汉方是使用中草药治病的一种方法,其实它的简称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医”,但在海外,人们常称为“汉方”。目前汉方概念诉求在中国多应用于医药、养生、化妆品领域,应用在宠物消费市场的品牌,汉方优本还属于第一个,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上海诺瑞公司超越了同行中以玛氏、雀巢为代表的所有企业。
B、 企业在发展了一个阶段后,感觉到原有品牌发展已趋于成熟,业绩有些停滞不前,这时,企业则想起了利用开发新产品来提振业绩的方法。笔者曾遇到了像这样很多的现实案例,最开始A企业可能是做犬粮的,当犬粮做到一定的业绩感到难以增长时,则又决定开发猫粮新品,当猫粮业绩停滞不前时,A企业又会去做宠物零食,但最后的结果是A企业做了很多年后却发现,自己没有哪个产品在同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产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稍微有一点竞争力袭来,就难以抵挡,则A企业老板一直处于困顿中……
C、 企业规模较小,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做不到位,导致产品品质始终是个存在的问题,但企业还得生存,还得继续经营下去,所以新产品还得继续或者说是持续开发下去。在宠物食品市场上,我们也时常遇到这样的产品,一个包装新颖的宠物粮卖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踪影,但过几天又会出现一个新牌子。宠物主人购买了这样的产品,回家给宠物吃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一些异样,则今后不会再买这个品牌了,可下次再去购买时则看不到这个牌子的产品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或者几个新品。由此我们看出,新品的频繁更新也是维持企业生存的一个方法,但最终的结果是做了很多年,也一直很努力,但是始终在原地踏步走或是企业陷入困境,因为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新产品越来越难推了!
D、 我们也看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在开发新品时显的非常有策略性和针对性,在他们眼里一个新品的推出一定是慎重并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的。玛氏公司作为中国宠物消费市场的开创者,为整个行业教育引导了一大批宠物消费市场消费者,但随着善于灵活运用时机的劲敌雀巢公司的进入,使得这个宠物食品业的巨人在近几年的形象有点黯然失色,或许是为了重塑玛氏在中国宠物消费市场的领导地位,2010年玛氏推出了两个新品,犬粮品牌佳贝和猫粮品牌喵趣,并同时进入大众和现代两大零售渠道,从在终端零售店的陈列形象方面观察,玛氏在一天天扩张。
在笔者看来,开发新品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同样也是危机!
一个企业从最初开创一个品牌至今,可能经历了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上百年的品牌价值沉淀,对于宠物消费市场的企业,如何将品牌给消费者的感觉印入消费者心智中是一个庞大的课题,而且这不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可以完成的,如果单充为了短期业绩盲目开发新品,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在最需要推广的新品上,随之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老品依然新品暗淡”。近几年发展快速的王老吉品牌其实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王老吉几年间在饮料界创造了从1亿元到120亿元的神话,仅靠的是王老吉一个商标!仅仅靠的是一个红罐包装!笔者认为:“开发新品需细细思量!”
[关键词] 体育 消费 现状
近几年,辽宁省体育旅游围绕大型体育比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假日旅游业悄然兴起,许多投资者也抓住这有利时机,开展滑冰、滑雪、游泳等项目。它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功效,因此,研究沈阳市体育旅游市场消费市场现状是更好地发展辽宁经济的需要。
一、辽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在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体育旅游项目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辽宁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良好的旅游资源为辽宁的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市县区积极开发本地资源、整合区域体育优势,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居民的健身热情。如鞍山的千山国际登山节、旅游节、梨花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大连的长兴岛每年举行的环岛自行车赛,不仅参赛的人数多达3千~5千人,更为壮观的是全岛3、4万居民全部走出家门观看比赛,其场面令主办单位和主持者大为震惊。资料显示,辽宁省目前的体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上海、浙江。
二、制约辽宁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1.经济因素
(1)人们收人水平对体育旅游市场消费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中,一级城市体育旅游消费人群与二、三级城市体育旅游的差别非常大,辽宁省目前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主要经济来源靠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沈阳、大连,省内中小型城市体育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这种不平衡就限制了整体旅游消费市场产业链的延伸。
(2)人们收人增长的波动性对体育旅游市场消费水平的影响。个人收入增长是具有波动性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人们的收入增长率大幅增加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就会随之增加,相对用于体育消费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人们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水平就有所上升。反之,就会降低。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也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波动,这对体育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2.体育旅游人才因素
(1)辽宁省体育旅游人才匮乏。调查显示,随着辽宁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急需大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但目前辽宁省极少有专业人员从事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致使辽宁省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难以被科学的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胜地;其次,缺乏体育旅游营销人才,导致体育旅游市场难以做大;最后,辽宁省体育旅游的组织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导游人员的体育旅游经验匮乏,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旅游的功能即因此不能得以真正发挥,从而严重影响辽宁省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奖金短缺是困扰和阻碍辽宁省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来看,南方经济发达省市的资金投入要明显高于辽宁省。
目前我国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能对体育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的人更屈指可数。而到2010年,我国至少需要1万名体育经营人才,作为奥运城市的沈阳也同样面临着体育经营人才匮乏的现状。
(2)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解决。体育经营人才的素质决定体育产业的未来。现阶段辽宁省体育旅游市场人才短缺的现状可以解决首先通过整合全球人力资源,营造有利于体育经营人才成长的环境,选派国内优秀人才到海外学习世界先进的经营理念,辽宁省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合适的留学归国人才或者具有在外企工作经验的人才,也可直接引进国外成功的体育经纪人,以解燃眉之急。其次,通过省内高校的适当配合,在省内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灵活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精通多学科知识的学院派人才,甚至推出体育经济类的MBA项目。再次是在“实战”中成长。
三、结论与建议
1.发展辽宁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新兴体育行业
积极开拓群众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兴趣体育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开发组织不同层次体育旅游消费品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光明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体育旅游行业,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户外拓展训练等。积极发展这些新兴项目,不但可以促进体育旅游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引导人们体育旅游消费观念
首先,应重视大众体育旅游项目的组织和开展,仓储良好条件,提供必要帮助,以积极稳妥的途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旅游消费。其次,积极引导家庭体育旅游消费。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家庭和亲情的民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因此针对不同家庭需求开发多种组织形式的体育旅游,丰富大众的消费热情。
3.保护消费者权益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观念,消费者是现代体育市场经济的主体,因而必须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再次加强体育旅游市场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平、竞争有序。针对体育旅游中存在的拉客、宰客、收费不标准等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市场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以促进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步入良性循环机制。只有体育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证,才能提高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旅游市场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 结构 趋势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918万。其中,农村居民总数为6345万,占总人口比重为64%。如此庞大的农村消费空间,在城市耐用消费品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势在必行。据统计,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44.2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837.4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约是农村居民的3倍。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医疗保健消费、娱乐文教消费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存在也表明农村居民具有潜在的消费需求,一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日益完善,农村居民就必将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大的活力,从而使农村消费市场得到更好发展。
二、扩大河南农村消费市场的障碍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
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为2870.58元、3261.03元、3851.6元,2007年较2006年增长18.1%,2008年较2007年增长15.6%。虽然农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其基数低,增长速度慢,占社会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农村市场消费能力明显偏弱。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收入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消费能力。因此,使农村消费市场更好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基础设施完善度不高,市场开拓受阻
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电网设施、自来水、电信设施等的完善必将使农村机电产品消费量大大提高。像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些机电产品是电力依托型产品,电力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这些产品能否投入农村,开拓更大的消费市场。作为全国劳动力输出大省,电话是联系外出务工者和留守者最方便的工具,其成本也较低,一旦电信设施在农村覆盖起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景象必将覆盖农村。所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但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大大限制了农村地区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
(三)农村销售点种类不全,消费需求难以满足
河南省农村消费市场同其他省农村消费市场存在一定共性,那就是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市场网络仍未建立,商业网点少,农村消费市场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农民多形式的消费需求。另外,农村消费市场上很多产品质量也不能保证,售后服务不到位,这就让农民无法放心购买所需品,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三、改善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一)积极推广科技下乡,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政府提高农民收入最基本有效的做法是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河南省既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又是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其粮食、棉花、油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据统计,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机械播种面积分别为6212千公顷,6564千公顷,7714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分别为43.8%、46.6%、54.4%;机械收获面积分别为5142千公顷、5419千公顷、5992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分别为36.2%、38.5%、42.3%。河南省机播率和机械收割率在不断提高,但其增长速度较慢。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利用科技力量促进农业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农村消费结构,促进河南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发展河南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农产品具有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基础。但河南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企业规模小、散、实力不强;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都成为制约河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学习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农产品初级加工转变到精加工。再者,对那些在管理上比较落后的企业,需要招纳先进的管理人才,在技术、管理体系方面日益完善,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发展河南特色经济的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从而带来农村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村居民放心消费
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养老、医疗、教育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村居民,使他们不得不增加储蓄,这就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2008年,河南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比例为9.48%,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8.41%。如果政府能有效完善包括养老金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就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农民的消费信心,释放了其消费需求。河南省农村人口多、消费空间大、潜力足的特点将为农村市场的扩大和发展提供可能。
四、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趋势分析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医疗卫生消费增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的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河南省开展了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愿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8年年底,农民参合率达91.8%,实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3665.70万人从中受益。随着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一方面,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他们可以减少储蓄量,增加当前消费;另一方面,河南农村农民在医疗卫生消费上也不再是以前的“小病抗,大病躺”的状态,可以拿较少的钱进行医疗保健消费。而医疗保健消费也将日益显现其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地位,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电下乡提高农民消费高科技产品的能力
家电下乡活动主要是为了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为农民提供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对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2007年12月,河南省作为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4个增到8个,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都享受13%的补贴。家电下乡产品一直受到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欢迎,已成为农民购买家电的首选,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变为强大的现实购买力。家电下乡不仅直接增强了农村的消费能力,调动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也真正把农村消费带动起来。
(三)“村村通”计划的实施使居民的交通消费成为另一增长点
考虑到河南省农村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省政府连续3年将“村村通”建设列为十大实事之一,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力度,以“村村通”工程为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到2008年,全省公路增加到24.06万公里,各种民用车辆拥有量合计12183637辆。其中,载客汽车1803136辆,载货汽车592516辆,三轮车721011辆,摩托车5009763辆,拖拉机3691203辆。“村村通”计划已大大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由于交通便利,农村居民消费就不必局限于自己所处乡镇,可以去城镇购买所需商品,消费热情更高,增加了农村居民消费量;另外,农村居民交通消费量在其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农村消费的又一增长点。
[论文摘 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以高校大学生为消费主体的消费品市场也将成为一个独特而有潜力的细分市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依赖学生生存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我通过对粤东地区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市场存在明显的消费特点。比如,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且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趋于理性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并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针对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来说,如果想抢占大学生市场,获得巨大的回报,就必须在认真分析和了解大学生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确定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营销组合,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组合。以下我就自己的观点提几点营销建议:
一、产品组合策略
企业应开发适合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力求进行产品创新,以激发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比如,目前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企业可以提供多种风格、多种款式和色彩的系列手机装饰产品,供不同偏好的同学选择,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再如,电脑、MP3、数码相机等商品在大学生中拥有率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适合大学生市场的产品。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大学生休闲产品的开发,调查显示,40%的学生休息时间是在睡觉和上网,一些具有商业价值而又有益于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项目却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比如说课外培训教育及旅游项目等。企业在产品提供上要有针对性,使产品组合丰富多彩并能及时更新以适应大学生多样且多变的消费性格。
另外,在服务性行业,如自助洗衣店、熨烫、缝补衣物的服务店,以经营各类考试用书、学习用书为主的书店等等,都是大学生急需的。特色的小餐馆、美发店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思路中,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外,还要考虑产品的包装,品牌以及所有附加利益和服务等整体价值。大学生消费注重产品的实用方便,对服务要求不高,但被人尊重的心理比较强烈,有较强的品牌感。企业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作为顾客的优越感,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的顾客意见反馈系统,及时妥善地处理大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产品定价策略
由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经济上尚未独立,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使得针对大学生而开发设计的产品的定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因此,企业在产品定价时应注重产品的市场规模,而不是产品的单价。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产品定价应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并且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优良。
三、渠道创新战略
调查发现超市是大学生最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因为超市的商品品种全、价格低、购物环境轻松。校园内的便利店通常集中在食堂、宿舍楼附近,非常方便大学生应急型购买。日常用品的销售渠道应当以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渠道。另外,网上销售、直销及团购等方式,也是非常适合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销售方式。网络上最适合的产品是流行性高和新潮的产品,如书籍报刊、软件、数码产品等。采用这些销售方式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比如与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实践机会给大学生,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强关系营销及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针对性的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应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建议企业重点不放在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而转向针对性强的互联网广告、校园卖场的POP广告等。而激发热情的互动性活动策划将是大学生市场促销的非常有效的形式。各种形式的竞赛、文体活动、讲座、晚会和各类社团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是企业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加深对品牌的印象的时机。加强与高校有关部门和各种学生组织的联络,将当前最新的商品信息和消费动态,及时在学生中进行宣传,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品牌的建设。
作为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吸引学生认购企业的产品,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消费引导,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基本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是大学生中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现象。有些消费项目与缺乏理财能力和追求物质享受等因素有关。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但却不容忽视。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的感受等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关注大学生市场的企业而言,应当主动承担传播健康消费观念的责任,而非抓住大学生心理的弱点,借机谋取暴利。企业也应当看到,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在学生生涯中并未完全体现,但却是品牌忠诚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而是以创造顾客满意与长期社会福利为企业目标。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需要配合学校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共同推进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的建设。这对于培育大学生市场,扩大社会消费以及促进社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提高企业的利润和销售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更有益于指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程玉桂 艾 军 陈晓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与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