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资源环境效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源环境效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源环境效应

第1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 矿区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96-2

基金项目:2012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之称。其主体即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高寒脆弱区,地处世界最大的成矿带之一,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地质构造独特,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包括铬、铜、钼、铅、锌、铁、金、银、盐湖资源等,多数为国家紧缺的矿种,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10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数据的矿种41种,矿产地近3000处。其中,铬、铜和盐湖锂矿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鉴于铬、铜以及盐湖中的锂、钾等均为我国最主要的紧缺矿产,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

长期以来,矿产业发展落后,与其资源地位极不相称,但近年来,自治区矿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矿产开发管理薄弱,多数矿山属于盲目投资建设、盲目开采,采矿方式原始,采矿工艺落后,大多露天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而且只采富矿,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很低。这种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矿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随着对的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矿山迹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式矿山开发遗留的大量矿山迹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急需解决。矿山迹地也称矿山废弃地、采矿废弃地、矿区废弃地等,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以及受重金属污染而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土地等。本研究选取自治区的那曲地区为研究区域,试图阐明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壤、植被和水体的生态效应,为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研究区概况

那曲地区位于83°55'-95°5'E和29°55'-36°30'N之间,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主脊分水岭以北,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南,西与阿里地区为界,东缘与昌都地区毗邻,总面积达45多万平方公里。这里是长江和怒江的发源地,为青藏高原腹地。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属羌塘高原高山草原带和怒江上游高山灌丛草甸带。那曲是一个具有地热资源、水利资源、湖泊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现已发现著名的藏北、藏南两大超基性岩带,蕴藏着丰富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各种矿产,特别是我国急缺的矿种:金、铬、铜、钼、硼。目前,矿山已成为那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六大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了那曲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矿山的发展,还带动了那曲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的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那曲处于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一旦破坏,恢复起来相当缓慢,甚至不可逆,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和研究,为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研究方法

利用较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选取的典型矿产资源开发区内的主要地物进行判读,并指出环境破坏程度不同的区域;然后根据遥感信息判读结果,在不同破坏方式和破坏程度的区域进行实地监测研究。

为了调查矿产资源开发对地形地质、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在那曲那木切砂金矿附近,选择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取1m×1m草地样方进行调查,记录草地类型、物种组成、植被盖度、地形、草地退化程度等,测定土壤含水量,同时取0~30cm的表层土壤样品以备室内分析,采用刈割法获取植物样方地上部分,取回实验室后置于65℃下烘干后称重,得到地上生物量;使用根钻获取群落根系,用淘洗法将根系与土壤分离,在65℃下烘干后称重,得到地下生物量。共取得有代表性的草地样方和土壤样品各30个,分别代表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

使用样方调查数据统计物种数并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表征。Shannon-Wiener指数(H)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ni为第i个物种的株(丛)数,N为样方各物种株(丛)总数。

3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

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体、土壤(地质)、大气、植被和人类健康等5个方面。(1)矿产资源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地表河流和地下水污染,如矿山场滤液和有害物质流入河流,改变水质、硬度和pH值等;地下水水源枯竭。(2)矿产资源开发不仅破坏地质结构,导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裂缝,还可能引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的,引起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1],有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还会形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矿山开采后,长期暴露地表的固体废弃物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将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并使固体废弃物风化解体,形成碎屑、粘土和溶解物3类风化物质。这些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将产生风化扬尘,污染矿区大气环境。(4)矿区植被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矿山工业广场的建设、废弃物堆放、开山修路、地面塌陷与露天采矿剥离引起的。矿区的建设和生产改变了土地养分的初始条件,从而使植被生长量下降[2]。(5)矿山开采所引发的粉尘以及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都会影响人体健康[3]。

那曲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效应的特殊之处在于地处高寒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评价提供依据和对策。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判读,在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地质地貌、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3.1对区域地质地貌的影响

在采挖的过程中造成地面不均沉降,常引起地层变形,局部塌陷、生成不规则裂缝,此外大量废渣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形成局部人工地貌,破坏地表结构,易引起滑坡、地震、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矿区生态坏境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且很多矿区开采之后没有治理和恢复地貌,任由废矿和废渣堆放,严重破坏了地表景观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露天开采在矿区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露天采坑,其中小者一般深几米至十几米不等,长和宽一般为20~40m,而大者深可达数十米,长达数百米。采坑开挖边坡高度2.5~30m不等,坡度一般在60°~85°,个别地段呈近直立状态,崩塌隐患严重。地面露天开采占用和扰动地表面积规模大,弃土弃渣数量多,这又为水土流失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3.2对土壤的影响

采矿采挖的过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土壤的影响,矿区的土壤大部分都会遭到毁灭性的影响,此外,产生的废液、废渣、废气会污染当地土壤环境,通过对矿区土样进行分析,发现土壤矿化度、酸碱度和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周边地区,污染严重,且土质退化严重,极易造成土壤贫瘠和风沙化。通过对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土壤样品的分析,表明矿区土壤的碱解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粉粒和黏粒的含量低于未退化草地和退化草地,而砂粒含量则相比偏高。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碱解氮和全氮,仅有未退化草地的约40%,退化最不明显的是速效钾,分别为未退化草地的82%和退化草地的95%。矿区由于人工开挖表层土壤和矿渣占压地表植被,优良河谷草场破坏殆尽,砂卵砾石。有机质含量高的河谷草甸土表层土壤,经过采金冲洗以及风化、侵蚀等作用,弃渣土层中的大量粘(壤)质成分、有机质成分随之流失,其毛细作用大大降低,土壤肥力降低、土质恶化。另外,矿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随尾矿砂进入矿区周边土壤,土壤中绝大多数金属污染物都难以溶解,其生物有效性较低,植物难以吸收利用。同时由于受到因采矿引起水土流失的影响,矿区下游草场也受到影响,导致下游草地土壤沙化,草场退化。矿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植被一经破坏,自然恢复极其困难。因此,在自然状态下,露天开采对植被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由于露天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

3.3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采矿活动破坏了地表结构和土壤水体环境,也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植被面积减少,矿区周围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造成生境破碎和生物多样性受损,进而影响矿区植被群落的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相比未退化草地,矿区草地的单位面积物种数降低了51%,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了39%,盖度降低了46%,生物量降低了34%。

4矿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议

目前,我国矿区的生态重建主要在采矿造成的四种破坏类型上进行,即露天采矿场、废石场(排土场)、尾矿场(包括采煤中产生的矸石山)和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区。不同破坏类型的生态重建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高寒脆弱区因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其矿山迹地的环境治理有别于一般区域的治理经验。由于矿山矿体埋藏较浅,矿山多以地面露天开采为主,极少数为地下硐采,如砂金矿、铬铁矿、铁矿、铜矿、铅锌矿等,尤以砂金矿和铬铁矿露天开采留下的矿山迹地规模最大。粗放式矿山开发遗留的大量采坑和弃土弃渣等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及环境问题,增加了生态恢复难度[4]。针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生态安全战略对策,实施整体保护战略,建设国家生态公园

基于生态环境地位的重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综合考虑,提出对生态环境应实施整体保护和重点开发的生态安全战略,把那曲的部分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水平的我国国家级生态公园。把国家生态公园的性质、任务及其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4.2加大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

在国家生态公园框架下,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关键、特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实施重点保护的对策。加大高原高寒天然草地以及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和原始林保护的力度。

4.3加强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如下内容的研究: 在生态环境不稳定性与敏感性评价与研究基础上,开展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功能效益价值判断的研究;研究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和生态环境变化允许值的判定;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4.4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矿业结构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矿业环境的有效保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同类型矿业企业的地位与作用由于自然地理交通能源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矿业开发工作起步晚,起点低,部分矿山规模过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致使矿业开发成本加大,矿业开发受到严重限制因此,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联合开发的办法,提高矿业开发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方法,提高矿业开发的效益,降低矿业开发成本,提高矿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对落后的采矿技术和选冶工艺要进行限制,加快自治区矿业开发的步伐逐步清理关闭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下以及资源保证程度不足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的矿山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质量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严格禁止工艺落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区外矿业企业向区内转移,确保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4.5建立和完善法规建设,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特点,在国家出台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下,针对实际情况,完善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努力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就很好地遏制了矿山业主的破坏行为大力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性生态破坏问题,遏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改变矿山乱挖滥采浪费资源的现状,协调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矿业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实现高起点、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周忠轩,吴钢.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10:2144-2152.

[2]武强,薛东,连会青.矿山环境评价方法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03:84-88.

第2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高等学校;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51-02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具有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管理等优点,是一种现代创新的、可以使数字资源共享得到较好实现的服务技术[1]。它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技术的革新,更是代表一种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在云计算环境中,云用户只要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直接从云服务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云计算具有服务需求自助化、资源配置动态化以及应用扩展性强等优势。

根据当前云计算的应用与研究,典型的云体系架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基础架构如图1所示[2]。

二、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自建或购买的方式囤积了大量资源,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现有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通过购买厂商现有的资源应用平台及其资源,另一部分是自主开发建设的数字资源平台与资源。由于这些平台和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资源建设重复。

2.教学资源与平台共享程度低,缺乏整合

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封闭的数字资源平台,“资源孤岛”现象严重。

3.教学资源建设成本高

随着各个高校教学资源数量的急剧增多,各个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为自己开发的数字教学资源或购买的网络教学平台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来维持其运行。

4.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重点大学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能够获得丰富的软硬件教学资源,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受资金来源等因素的限制,软件硬件资源往往较贫乏,造成教学资源分布差异较大[3]。

三、云计算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1.云计算应用于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优势

与传统模式相比,采用云服务模式建设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实现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网络连接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构成一个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和调度,其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可以利用云技术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共享的云资源,有效缓解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云计算环境下,用户通过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同时,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建立自己的教学平台,一方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节省高校设备购置及软件升级的费用

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都存放在云端的服务器,资源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对用户使用的客户端没有较高的要求,用户的客户端只要能够连接网络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服务。各个高校在设备购置和软件升级方面的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且有利于避免资源平台的重复建设。

(4)为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云端服务器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资源存储能力。云计算技术通过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组合成一个超大计算机群,能够达到亿万次级别的超强运算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超级复杂的运算服务。同时,在云计算中,数据通过冗余存储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群中,数据存储具有分布式、大吞吐率和高传输的特点。云计算服务对数据进行多重保护,相比数据存储在各个客户端,安全性更高。

2.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架构模型

云计算通过网络把大量的虚拟化资源组合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4]。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平台设计的目标就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高校的教学资源及其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封装成一个资源池,完成各个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高校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并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供云服务。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平台架构模型分为4层,如图2所示。

云计算客户端是指用来访问云计算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通过这些终端设备就可以进入教学资源平台获取相关服务。

云计算应用服务层主要是整合现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以及个性化学习云服务平台等,并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互联网软件的服务与应用程序接口。

云计算平台服务层通常需要云基础设施并支撑上层云应用,它将解决方案或计算平台作为服务交付,一方面为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提供公共服务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另一方面也为系统集成与系统应用提供综合的管理功能。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是整个云计算体系架构的基础,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物理基础设施资源及其虚拟化资源两大部分,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为上层提供网络通讯、数据存储和计算等按需的云基础设施服务。

四、结束语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解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云计算技术飞速地发展与成熟,它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瑜龙.基于云计算的大学教学资源整合模型优化研究[J].科技通报,2013,29(7):201-203.

[2]王莉利,高新成,李瑞芳等.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37-40.

第3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进步对广东省经济―环境协调性的影响机制研究”(2011B070400015);2011年度中山大学川基金博士生重要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舒元(1949― ),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国际商学院院长,从事西方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研究;黄亮雄(1985― ),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环境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研究。

①数据根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整理而得。

②数据根据《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整理而得。

③下文简称为环境污染资源损失。

第27卷第3期2012年5月审计与经济研究JOURNAL OF AUDIT & ECONOMICSVol.27, No. 3May, 2012

[摘要]测量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损耗的经济价值(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是制定环境资源政策的关键。为此,沿用世界银行2011年的方法测量了我国30个省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分析了它的区域分布特点并验证了其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我国省区间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存在显著的正外溢效应。这种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损失程度相近的省区彼此集聚,在政策举措上表现为省区的环境资源政策行为相互模仿。这种外溢效应主要源于东部省区内部;其次源于中部与西部跨区之间;另外在中部省区内部以及东部与中部跨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外溢效应。

[关键词]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环境污染资源外溢效应;地区环境污染;省区环境污染;环境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2)03008611

一、 引言

我国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壮丽画卷背后,环境资源问题令人担忧。据国家的信息,2009年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大气污染方面,在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全国612个县级及以上城市中,仅4.2%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监测的48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高达258个,占52.9%。水污染方面,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Ⅲ类以下水质的断面比例仍高达42.7%。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Ⅲ类以下水质的有20个,占76.9%①。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愈发依赖,2009年全国天然气的开采量为85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9%;煤炭开采量为30.5亿吨,比上年增长16.4%②。可见,环境资源问题不容忽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衡量经济、环境与资源三者的关系;就要研究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多少环境污染损失,损耗了多少资源,也就是需要测量地区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和资源损耗的程度③。只有合理地测量出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程度,才能使人们认识到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验证环境资源政策的有效性,同时能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测量是衡量地区环境经济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其测量有非货币评价和货币评价两种评价模式。非货币评价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多维、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对环境资源的多个截面或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如1999年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1]。但这种衡量体系容易出现指标信息覆盖不全或指标间信息重叠两个问题。货币评价模式就是对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失、生产带来的资源损耗统一以货币的形式表示。这种模式通用性比较好,评价结果简明易懂。目前无论官方机构还是个人的研究多采用这种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过孝民和张惠勤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应用这种评价模式估算了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损失,指出1981―1985年间平均每年损失为380亿元,占1983年GNP的6.75%[2]。这项研究不但具有开创性,而且它使用的方法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后来被许多研究者沿用。夏光和赵毅红估算了我国1992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值约为986.1亿元,占当年GNP的4.04%[3]。郑易生等估算的我国1993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为1084.1亿元,占当年GNP的3%以上[4]。世界银行的估算结果令人吃惊,它指出1995年我国大气与水污染的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高达8%[5]。进入21世纪,国家环保总局和统计局对2004年我国绿色GDP作了详尽的核算,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6]。世界银行再次关注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经过估算后指出,2003年我国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损失占GDP的3.8%[7]。

上述的估算虽科学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深刻揭示了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严峻现状,但仍存在两点不足:(1)除了对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测算之外,其余研究则仅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损失进行估算,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事实上,自然资源诸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森林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再生周期较长,对其过度开发而取得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测量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同样重要。(2)很多研究仅估计了全国数据,而缺失对我国分地区的研究,例如对省区层面的研究。我国区域差异巨大,如果把估算细致到省区层面,将对制定地区政策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综合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损耗,把分析区域细致到省区层面,并参考世界银行2011年报告The Changing Wealth of Nations的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点。

地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可看作是该地区环境资源政策的体现。而我国省区政策的制定往往植根于省区的相互影响之中。那么,省区间的政策举措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模仿,还是相互对立?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探讨省区间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若不存在外溢效应,则省区间的政策举措是相互独立的;若存在正的外溢效应,省区间表现为相互模仿的政策互动;若存在负的外溢效应,省区间表现出相互对立的政策互动。科学地验证外溢效应的存在性并辨别其方向,有助于深刻了解我国区域关系,妥善处理好区域问题。这也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如下部分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阐述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针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区域分布分析;第四五部分为实证部分,验证我国省区间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外溢效应;第六部分为结论。

二、 测量方法

本文在参考了Hamilton、Clemens和世界银行2002年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世界银行2011年报告所使用的测量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程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一种货币评价模式方法[810]。相比于庞杂的评价体系,这种方法操作性更强,且较易拓展到省区层面。本文沿用该种方法,把环境资源损失分为自然资源损耗、二氧化碳排放的破坏与对环境破坏的治理投入三部分,具体核算可由以下公式表达:

DAM=∑Ri+CD+GE(1)

其中,DAM为环境污染资源损失,Ri为各项资源的损耗,CD为二氧化碳排放的破坏,GE为对环境破坏的治理投入。

各项资源损耗包括能源损耗、矿产损耗和森林损耗。各损耗=PV(利润以4%进行折旧)/T。其中,T为资源的寿命,PV为现值。T的选取因资源的不同而不同,但大部分资源的寿命都集中在20年―30年,故世界银行的评价有选择T=20[11],也有选择T=25[8],但本文选取T=25。

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是非再生资源,其中能源资源一般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而矿产资源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有关其利润,本文选取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和煤炭开采业的利润总额来表示能源资源的利润;选取黑色金属采矿业和有色金属采矿业的利润总额来表示矿产资源的利润。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至于森林财富,包括木材资源和非木材资源,但一般认为森林产品的利润率介于耕地和草地之间,而耕地的利润率大约为30%,草地产品的利润率大概是45%[8,12]。因此,本文选取35%,也就是说,森林利润是林业总产值的35%。另外,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每年大约有10%的森林可以再生,于是用原利润率减去再生率,可得森林资源损害等于林业总产值的25%。林业总产值的数据来源于各期《中国农业年鉴》。

二氧化碳的破坏(CD)=排放量(吨)×20美元(以2005年为基年折算成人民币为163.83元)[13]。至于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算法,可参看杜立民的做法,主要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4]。

对环境破坏的治理投入(GE),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环境污染治理总额包括工业污染源投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项,这三项数据主要来源于各期《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大部分省区在2004年以前都没有公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据,所以本文的测量年限为2004―2009年。。

三、 环境资源损失的区域分布

使用上节论述的方法,本节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限于数据的获得,这里不包括自治区。所有数据都使用GDP缩减指数进行平减,以2000年为基期。,并分析其在我国的区域分布。

2004―2009年,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愈加严重。如图1所示,2004年全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为771.58元30个省区的平均,下同。,2009年上升到1422.00元,年均增长10.7%,高于同期全国人均GDP年均9.5%的增长率。也就是说,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占GDP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事实上,2004年全国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占GDP的比重为6.7%,2009年上升为7.2%相比于《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我们的结果高出约两个百分点,因为前者没有计算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资源问题令人担忧。分区域来看,这六年来,东部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东中西部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6%、12.9%和11.6%。可见,近年来,中西部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程度愈渐追上东部地区,这与各地区的发展模式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低廉的劳动力,选择制造业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如长三角和珠三角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使得企业拥有自生能力,进而适应市场要求[15]。经过30年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初见成效,虽然对经济发展环境的破坏在加强,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却有所降低。中西部省区虽然没有东部省区的地理优势,也缺乏较好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自然资源越发成为稀缺资源,价格不断推高。在“标尺竞争”下,自身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省区,着力追赶东部省区,从而更关注于短期内对GDP增长有显著贡献的自然资源开采项目,而忽视开采自然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就造成中西部省区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增长愈快。

以泰尔指数泰尔指数Teil=∑{(gi/G)*ln[(gi /pi)/(G/P)]},其中gi为i地区的变量、pi为i地区的人口、G为全国变量、P为全国总人口。来反映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差异。如图2所示,2004―2007年泰尔指数由8.7%下降到8.3%,这是由于基数较大的东部,损失增长率放缓,中西部地区则增长迅速,局域差距缓慢下降。但2008年较为特别,泰尔指数大幅增长到11.0%,2009年又回落到8.7%,与2004年相当。也就是说,除了2008年之外,我国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区域差异基本稳定。

图3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分布(单位:元)

图3使用分位数来反映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分布。对比2004年与2009年可知,省区的集团间变化较少,特别是处于第一和第二集团(50%与75%百分位以后)的省区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仅是广东与海南由2004年的第二集团下降到2009年的第三集团(25%至50%百分位之间的省区),与此同时,陕西与福建由2004年的第三集团上升到2009年的第二集团。第一和第二集团大部分是沿海省区或是内陆拥有国际边界的省区,第三和第四集团省区则大部分是内陆省份。这样就形成了外圈套内圈的分布格局,其中,外圈是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较高的第一和第二集团省区,内圈则是损失较低的第三和第四集团省区。如此的区域分布与区域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有较强的联系。第一集团的省区多集中于与河北和内蒙古交界的省区,这些省区有的是能源或资源大省,如内蒙古和山西均是煤炭大省;有的是重工业基地,如河北和辽宁,这些省区一方面对资源索取较多,另一方面对环境污染也较重。第二集团多集中于沿海省区,也包括资源大省新疆和重工业基地黑龙江与吉林。沿海地区经济规模较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较大。特别地,北京、上海与天津这3个直辖市六年来都处于第一集团。三市辖区面积小,环境承载力有限,但由于其地位特殊,过去发展了不少重工业产业,如上海的宝钢等,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深究。不过,现在三市的排名已有所下降,同时损失的增长速度较慢,分别为3.4%,3.5%与3.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市的环境相对改善。

四、 实证方法

(一) 计量方法

上节的分析指出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分布呈集聚状态:沿海省区与拥有国际边界的省区构成的第一和第二集团形成外圈,中部与西南部的内陆省区构成的第三和第四集团形成内圈。这体现出地区经济地理行为间的空间依赖性。真实的空间依赖性反映了现实中存在的空间交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 Effects),比如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创新的扩散、技术溢出等。本文就是要构造计量模型来识别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空间依赖性。

在现实的经济地理研究中,许多涉及地理空间的数据普遍存在空间依赖性,例如一般认为空间上离的近的变量之间比在空间上离的远的变量之间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16]。传统的统计与计量理论忽视了这种空间依赖性,其统计与计量分析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17]。空间计量分析为这种研究打开了一扇窗。空间依赖性可以用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两种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刻画[18]。

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的表达式为:

y=ρWy+Xβ+ε(2)

其中,参数β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W为空间加权矩阵;空间滞后因变量Wy是一个内生变量,反映了空间距离对区域行为的作用;参数ρ衡量了样本观察值中的空间依赖作用,即相邻地区的观察值y对本地区观察值y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由于SLM模型与时间序列中自回归模型相类似,因此SLM也被称作空间自回归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AR)。特别地,SLM常用于讨论各变量在地区间是否有扩散现象(外溢效应)。本文也将检验我国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方程是否适用该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的数学表达式为:

Y=Xβ+ε(其中,ε=λWε+μ)(3)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阶的截面因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SEM中参数β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SEM的空间依赖作用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之中,λ度量了邻近地区关于因变量的误差冲击对本地区观察值的影响程度。鉴于SEM模型与时间序列中的序列相关问题类似,因此被称为空间自相关模型(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SAC)。

(二) 空间加权矩阵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引入空间加权矩阵来表达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加权矩阵W为一个n×n的对称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元素Wii被设为0,而Wij表示区域i和区域j在空间上相连接的原因。其权数的设定一般有两种规则:地理位置规则与空间距离规则。本文涉及的权数均采用这两种规则。地理位置规则使用Rook邻近空间加权矩阵(Wr),即当两个地区拥有共同边界时,wij=1,而当两个地区没有共同的边界时,wij=0为了避免“单个岛屿效应”,设定海南省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共同边界。。空间距离规则采用K值最邻近空间矩阵(Wk),具体为给定空间单元周围选择最邻近K个地区的权数为1,其余为0,一般地,K=4[19]。为了减少或消除区域间的外在影响,权值矩阵被标准化w*ij=wij/∑nj=1wij,从而使行元素之和为1。

五、 外溢效应的实证结果

(一) 数据描述

本节所使用的数据是2004―2009年30个省区各年的横截面数据,使用逐年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本节的实证步骤如下:首先是数据描述,其次进行SLM与SEM检验判别,最后得出回归结果并作时间比较。

因变量为上文测量的各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dam)。自变量方面,除了Wy或Wε,其余控制变量主要源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三效应模型[20],该模型经过Antweiler 等建立数理模型验证[21]。他们将影响环境的因素分为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指经济规模的增大,影响到环境污染资源的损失,用真实人均GDP及其平方项来反映。这些最早见于Grossman和Kruger的EKC假说[20]。后来,Copeland和Taylor为EKC假说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数理推导,并研究了南北贸易环境的关系,揭示了高收入地区选择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原因[22]。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变化,这里使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we2)来反映。技术效应是指因为技术的进步致使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改变,这里使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人员数量(rd)表示。另外,使用对外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ti)来捕捉污染产生的效应。为了反映政府保护环境的努力程度,本文采用类似于曾文慧提出的水污染有效征收率(Effective Levy Rate,EL),以总排污费除以未达标工业废水排放量来度量[23]。

综合各变量,以2009年为例,对其进行简要的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二) 实证结果

判断地区间空间相关性是否存在以及SLM和SEM哪个模型更恰当,一般可通过包括Morans I检验、两个拉格朗日乘数(Lagrange Multiplier)检验,LMLAG、LMERR及其稳健(Robust)的RLMERR、RLMLAG)等检验来实现。表2(见下页)列示了使用2009年省区数据进行的几项检验。

Morans I检验,无论是Wr还是Wk加权矩阵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各地区人均环境资源损失的分布出现了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即具有人均较高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地区相互临近,而具有较低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地区也相互临近。

尽管Morans I统计量表明我国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空间自相关作用是显著的,但是该统计量不能显示出高损失地区或低损失地区集聚的具体情况。我们使用Moran散点图来揭示这一现象。

Moran散点图以每个地区观测值的离差为横坐标,以其空间滞后值为纵坐标,四个不同的象限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局部空间相关关系。如图4(见下页)所示,以Wk权重为例,位于第一象限即HH(HighHigh)型地区以及第三象限即LL型(LowLow)地区的省区居多,导致拟合线的斜率为正。其中,第一象限包括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宁夏、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些省区本身具有较大的损失值,并且其附近的地区也具有较大的损失值。HH型地区和LL型地区表示地区间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且空间实体呈现空间集聚。

图4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Moran散点图(2009年)

至于SLM与SEM的选择,Anselin和Florax提出了如下判别准则:如果在空间依赖性的检验中发现LM(lag)较之LM(error)在统计上更加显著,且RLM(lag)显著而RLM(error)不显著,则可以断定适合的模型是SLM;相反,如果LM(error)比LM(lag)在统计上更加显著,且RLM(error)显著而RLM(lag)不显著,则可以断定SEM是恰当的模型。

从表2(见下页)可知,Wr加权矩阵中,LM(lag)检验显著而LM(error)检验不显著,因此选择SLM;Wk加权矩阵中,LM(lag)与LM(error)检验显著,但RLM(lag)检验显著而RLM(error)检验不显著,因此也选择SLM。那么,两个加权矩阵的空间回归模型均使用SLM。于是,回归模型设定为:

dam=β0+ρW・dam+β1pgdp+β2pgap2+β3we2+β4rd+β5ti+β6el+ε(4)

正是由于选择了SLM,(4)式可考察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外溢效应。式中ρ的符号决定了外溢效应的方向,其大小决定了效应的大小。若ρ=0,则不存在外溢效应,此时省区间的政策举措是相互独立的;若ρ>0,则存在正的外溢效应,此时省区间表现为相互模仿的政策互动或称政策互补;若ρ<0,则存在负的外溢效应,此时区间表现为差异化的政策互动或称之为政策替代。

空间计量模型存在自变量的内生性,这类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OLS,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因此需要通过IV、ML或GLS、GMM等其他方法来进行估计。Anselin建议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18]。另外,针对扰动项方差的设定不同,LeSage和Peace以贝叶斯的视角拓展了空间计量模型,并使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进行估计[25]。这里,我们使用两种空间加权矩阵,使用ML与MCMC两种方法分别估计各年的情况,其中2009年的回归结果见表3(见下页)所示表3只列示了2009年的回归结果,其余年份的结果可向作者索取。。

表3使用了两种空间加权矩阵和两种回归方法,共四个方程来验证我国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外溢效应使用修正拟合优度(Rbar^2)和最大似然值(ll)来判别,应选择方程(4)。,结果都显示ρ值显著为正,即存在正的外溢效应。这种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相近损失水平的省区集聚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图3所示的我国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外圈套内圈的空间分布,其中外圈是人均损失较大的沿海省区与拥有国际边界的省区,内圈是人均损失较小的内陆省区。在政策举措上,正的外溢效应表现为省区的环境资源政策行为相互模仿。那么,一省区采用减小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措施,其临近的省区也相应采取减小损失的措施。这样的现象与Huang等的榜样效应如出一辙[26]。

考察外溢效应的时间变动趋势。如图5所示,四个方程度量的ρ值都具有相仿的时间变动趋势。图中ML的估计值比MCMC的估计值大。LeSage指出ML与MCMC的估计差异在于模型的异方差大小[27]。空间加权矩阵Wk的ρ值大于Wr的ρ值,源于Wk赋予最近的4个省区的权数为1,而Wr则是赋予邻近省区的权数为1,而我国各省区平均拥有4.23个邻近省区。这样,最近4个省区的平均距离小于邻近省区指省区间的质心距离。。某省与其最近4个省区的紧密程度大于邻近省区时,其对最近4个省区的影响也与其邻近省区的影响相当。在时间变动上,2006年,ρ值达到峰值,其余Wk的ρ值较为稳定,ML估计一般在0.5的水平,MCMC估计一般在0.4水平。而Wr的ρ值在2008年有个明显的低谷,但ML估计基本维持在0.3,MCMC估计基本维持在0.2的水平。正是由于省区的正外溢效应普遍存在,省区间的环境资源政策相互模仿,导致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差异较为稳定,这点又与图2泰尔指数反映的结果相互印证。

控制变量方面,真实人均GDP的系数显著为正,其二次项的系数虽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即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EKC假说不成立,而是与真实人均GDP呈斜率为正的线性关系。以方程(4)为例,真实人均GDP每增长1万元,人均环境资源损失增加567.34元。按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新增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约占新增GDP的5.7%,再次说明了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结构效应中的二产占GDP比重(we2)虽然系数符号为正,但不显著,即二产比重的增加没有显著加大环境资源的损失。观察图3可知,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较高的省区,二产比重较高(如:山东、河北生产排污较为严重),但诸如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大省对资源的损耗较多,然二产比重不大,因此综合起来看,结构效应对二产比重的影响不显著。再者,对外依存度(ti)的系数不显著,表明污染天堂效应在我国不成立。而环保努力程度(el)的系数仅在方程(4)中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的环保效果不是很突出。捕捉技术效应的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rd)的系数显著为负,即技术进步能降低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全时人员当量每增加1单位,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降低0.004元。控制变量中三种效应的验证说明,当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降低对环境资源的负荷需要靠技术进步。因而,加大研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分地区比较外溢效应的情况。由于以Wk刻画空间相互作用,使用ML估计的效果较好,于是采用方程(4)对分地区进行检验MCMC的估计结果与ML一致,并不影响区域比较的属性。,结果由表4显示。从东中西三地区来看,东部省区内部的外溢效应显著为正,且系数较大,除了2008年外,ρ值都基本维持在0.8,比全国估计得出的表3的方程(4)大。与此同时,2004―2007年,中部的ρ值显著为正,此时中部省区内部也存在正外溢效应,但系数却比全国样本的小,而且2008―2009年的系数不显著,此时中部省区内部不存在外溢效应。西部的ρ值大多不显著,甚至在2005年和2006年显著为负,即在区域分布上,人均环境资源损失相当的省区会离散;在政策举措上,地区的行为恰好相反,某省区采用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措施,其临近的省区反而采用增大损失的措施。Huang等将这种效应称为转移效应。综合三地区来看,全国层面存在的正的外溢效应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在地区间竞争下,各省区追逐GDP的热情世界罕见[28],但短期内使GDP快速增长的措施,往往都是相仿的,如地方政府会选择大力发展二产、重视一产、忽视三产[29];地方政府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而忽视教育投资[30]。这种竞争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尤为激烈[31]。

再分析地区间的交互作用。东中部和中西部的ρ值显著为正,且中西部的值较大,那么中部与西部之间在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外溢效应强于东部与中部之间。东部与中部地区无论是在地理,还是在经济方面的差异都相对强于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地区间竞争,确定政绩的好坏,通常以实力相当的省区作对比。这样,某省区只会关心与其相仿的省区,即该省区对与其实力相当且临近的省区政策作出较快反应,但对与其差异很大的省区的反应就较为缓慢,甚至不作出反应,这样中部与西部省区间的外溢效应就强于东部与中部间的外溢效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性小于跨区间,其竞争激烈程度也高于跨区间省份的竞争,跨区的东中部和中西部的外溢效应强度均低于东部内部。另外,东西部的外溢效应不显著,东部与西部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这是由于一方面,西部省区离发达地区太远,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度有限,其影响范围不足以辐射到西部地区;另一方面,西部与东部差异大,并不是彼此竞争的对象,二者相互影响较少。

六、 结论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环境资源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合理地测量我国各省区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程度并分析其特征便成为了制定环境资源政策必先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沿用2011年世界银行对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货币评价模式,测量了我国30个省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分析了它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我国省区间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外溢效应的存在性,其结果表明:

第一,2004―2009年,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愈加严重,其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这其中中西部较快。由于东部基数较大,中部与西部的差距拉大,故总体上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差异基本稳定。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了损失严重的外圈套损失较小的内圈这一格局,外圈是东部沿海省区以及拥有国际边界的北方省区,内圈是中西部内陆省区。

第二,针对损失的区域分布特点,本文使用了空间计量回归的方法,验证了我国省区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存在正的外溢效应。这种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相近损失水平的省区集聚在一起;在政策举措上,表现为省区的环境资源政策行为相互模仿。从分地区来看,这种效应主要源于东部省区内部;从跨区域交互影响来看,这种效应主要源于中部与西部之间及东部与中部之间,且前者的外溢效应为大。

我国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存在的正外溢效应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妥善处理好区域问题。我国省区间的环境资源政策具有相互模仿的特征,那么确立榜样地区,使其发挥示范作用,就能产生连锁效应。同时,这种模仿特征更多地归根于地区竞争,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使得地方政府从竞争走向竞合是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过孝民,张慧勤.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夏光,赵毅红.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J].管理世界,1995(6):198205.

[4]郑易生,钱薏红,王世汶,李玉浸.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J].生态经济,1997(6):614.

[5]World Bank.China s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entury: clear water, blue skies[R]. World Bank,1997.

[6]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国家统计局,2006.

[7]World Bank. Cost of pollution in China[R]. World Bank,2007.

[8]World Bank .The changing wealth of nations[R]. World Bank,2011.

[9]Hamilton K, Clemens M. Genuine savings r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9(13) : 333356.

[10]Word Bank. Manual for calculating adjusted net savings[R]. World Bank,2002.

[11]World Bank. 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World Bank,1997.

[12]World Bank. Where Is the wealth of nations?Measuring capital for the 21st century[R]. World Bank,2006.

[13]Fankhauser.S. The economic costs of global warming damage: asurvey[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4(4):301309.

[14]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2033.

[15]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2128.

[16]Anselin L,Getis A.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 Ann. Regional Science,1992,7(2):1933.

[17]Anselin L,Griffith D A.Do spatial effects really matter in regression analysis?[J]. 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8,65(1):1134.

[18]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M].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19]Anselin L. Geoda 0.9 users guide[R].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Consumer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3.

[20]Grossman G M,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M]. Cambridge : The MIT Press,1993.

[21]Antweiler W, Copeland B, Taylor S.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 (4) :877 908.

[22]Copeland B,Taylor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 (3):755787.

[23]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2):447464.

[24]Anselin L,Florax R J. Small sample properties of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in regression models: some further results[J]. New Direction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1995,15(1): 2174.

[25]LeSage J P,Pace R K.Introduc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New York:Taylor and Francis,2009.

[26]Huang L X, Zhang L,Shu Y. Pollution spillover in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O2 emission[J]. Energy Procedia,2011,24(5) :10081013.

[27]LeSage J P.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atial econometrics[M]. University of Toledo :Department of Econmoics,1999.

[28]周黎安,李宏彬,陈烨.相对绩效考核:中国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一项经验研究[J].经济学报,2005(1):8396.

[29]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9):1831.

[30]孙敬水;陈稚蕊;李志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4):100104.

[31]张传国.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104112.

The Los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ources of Chinas

Provinces and Their Spillover Effects

SHU Yuan, HUANG Liangxiong

(School of Lingnan, D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第4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环境 高职高专 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

一、前言

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1月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这次改革首次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把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看作是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英语教学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概念与实质,特别是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特点,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时展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但高职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困难,如: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不足、教学理念落后等,导致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差、方法单一、缺乏策略意识,这些造成了现实教学成果与基本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规定了较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在高职英语课堂里完成培养任务却困难重重。(1)课堂教学时间偏少。国外一些语言教育家通过观察和研究证实:一个学生学习一门第二语言要达到中级水平需要2500个小时。众所周知,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不同,前者在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后者则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正规的学习逐渐掌握,由此可以推测,要达到同等水平,外语学习所需的时间肯定比第二语言习得所需的时间更长。在我国英语学习完全属于外语学习,因而达到中级水平所需的时间应该远远大于2500个小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高职学生毕业前英语学习的总学时一共只有1296学时(中学六年,1080学时;大学基础阶段,216学时),按每课时50分钟转换等于1080小时,课堂学习时间远远不够。(2)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学习状况堪忧。总体而言,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在08级新生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发现,50%以上学生的词汇量不足1000个,很多学生对常用词语的意义不清楚,且缺乏语法意识,大多数学生搞不清楚虚拟语气的句式;至于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就更差了。客观上,因为中学英语教学以应试为目标,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太少,基础较为薄弱。在各层次院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下,升学率直线上升,上大学较以前容易,经过多批次的筛选,被高职院校招收进来的学生,其总体成绩只属于高考学生的中下水平,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电子资料的出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便捷。网络资源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发挥网络作为教学平台和交流媒介的作用。网络资源下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如何学习。因此,网上自主学习,是指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支撑,通过建构必要的学习平台和知识导航系统,有效地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需求,有计划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主动营造有利的网络学习环境。

1.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针对教学目标确立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目标在时间上应该包括近期和中期的计划,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及词汇各方面的目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性格差异的基础上,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课堂教学,要对课堂任务的目标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收获。

2.对学生口头输出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多媒体大班课中设计的小组活动能克服大班课中有些学生不能充分参与语言输出活动的弊端,这些活动提供有意义的交际机会,是培养学生输出能力的有效途径。活动包括演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教师安排的一次活动至少要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交际目的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用已经学过的语言和新课文出现的词汇、表达形式去完成交际任务。

3.课堂活动的互动性。在课堂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行为、所使用的话语等都对课堂活动中的交际目标有重要影响。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的表现和进步。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强调准确、敏捷,对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要经常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说英语的信心。在这样具体的、以任务为基础的活动中,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的学生能协调地相互工作,后进生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可以从小组的支持中获得信心,胆小害羞的学生在小组中会表现得更自如一些,可以做得更好。

四、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解决高职高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针对我院学生自主性学习英语的能力还较低,特别是在学习调控和学习计划方面的表现更是不容乐观。鉴于此,从2005年7月起,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课程内容设置原来的课堂教学要完成《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两项内容。改革后,原来两课时的听力课改在多媒体自主学习教室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70%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协作学习等策略。

2.评估方式。我们对评估方式也作了一些调整,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由五部分组成:自主学习成绩占10%,口语成绩占10%,听力成绩占10%,平时的课堂表现占20%,期末考试占50%。

五、结语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会不断深入,自主式英语教学模式也将进一步完善。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由于习惯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知道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学习习惯和学习自我控制方面还不能适应网络学习发展的要求。部分学生对个性化自主学习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学习方面普遍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不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难以自觉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因此,大学英语网络教学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出符合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摸索出更具科学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Cohen,A.Language Learning:Insight for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康曦.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多元化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44-146.

[3]汪文秋.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7,(12):256-26.

[4]白树勤,荆江波.促进中国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从理论到实践[J].中国英语教学,2003,(9).

[5]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

[6]黄晓燕.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新探[J].湖南大学学报,2001,(2).

第5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也应运而生。应用型高校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和竞争力。应用型教育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上更加偏重实践教学的发展和运用。应用型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指借助传播媒介通过对视觉符号语言组合而成的视觉图形设计传达给消费者的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它受科技进步影响较多,尤其受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媒体等技术进步影响较大。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囊括的专业超越了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的范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表达更加科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性较强,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领域更加的广泛,社会将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这与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起步晚,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也变得更加受欢迎。在应用型教育的不断推广下,我国近千所高校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方面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开设的课程存在滞后性,其内容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不相适应;在教学模式上也是机械性对西方教学模式进行模仿,“模仿有余,创新太少”对我国实际情况联系过少,没有更好的考虑我国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要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基础课程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缺乏关注;针对学生的课题设计创新性不足,过于僵化与社会发展脱轨严重。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考虑课程资源如何获得,课程内容的丰富将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的获得途径

(一)增强专业课程间的横向联系。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艺术设计形式,其所要掌握的课程也较多,学生既要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和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了解绘画中各种表达技法,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学生还要掌握摄影及3D动画等方面的技能。要想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就需要学校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而不是对专业一知半解,避免能做广告设计,去不懂色彩的运用等情况的发生。专业课程的整合也是获取课程资源的一种途径。

(二)加强课程的实践内容设置。应用型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人才,秉着这个教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过去以理论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过去的“闭门造车”向“走出去”转变,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水平。应用型高校一般都会实行校企结合的模式,因此,能够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应多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去创作去设计,让学生的实践作品更加符合当前市场需要。

(三)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也为与科技水平联系紧密的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便利,信息技术的进步让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在传统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获得有效信息,获得更多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触更多真实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案例,并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和更多的老师、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四)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目前为止,我国设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近千所,因此,有进行学校交流的条件,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又决定了其多进行交流对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有诸多好处,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课题设计内容,增强课题的创新性,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第6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水利发电;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V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47

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体现的重要因素。水利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且无污染的重要能源,其发展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说可谓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利用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相较于其他能源的开发而言,污染更小,对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有利,因此各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重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评价是其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评价可以为已经产生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对于未发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在水利工程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监督和协调的作用,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体系的监督和指引,水利工程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1.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大量的水利工程的兴起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内在系统产生的各个分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内部各要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而产生不同的正负两级的反应。水利工程的建设纵然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促进了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但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局部的发展。如部分地区水文情势的变动、河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局部地区断流或沉积等,对人和各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其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注重在环境中的影响,要将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其高效发展。

1.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发达国家对于其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对本地区的水文情势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针对这些已经既得数据和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发达国家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开始得较早,且有一段较长的研究历史。而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则起步较晚,且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丰富的成果,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真正投入到实践运用中的却少之又少,实践中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应用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以现有的条件创造出更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方法,并将这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及其设计原则

2.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

水利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发展体系,其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因此,评价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自然生物的影响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其评价标准也要求科学、合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不同于建筑工程或者水电工程,其针对的是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对生物发展、自然发展规律和居住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评价主要由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组成,在这三个环节中又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有几个不同的指标体系,其采用的主要是主体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关联度等分析方法。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呈树状的结构,分为准则层、目标层和指标层。评价标准的选择要充分按照科学合理的目标来进行抉择,其主要从水利工程对人民居住环境、生物物种生存、水文情势等直接客观的方面进行评价,以这些客观的因素为评价标准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评价。就其评价方法而言,水利工程的评价方法要与其标准紧密相连,充分尊重水利工程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健康的同时,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时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而要根据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范围的广度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全面的评价结果。

2.2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的设计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体现就在于其对水利工程规划的影响。水利工程规划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三点:首先,遵循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水利工程兴建的原始目的在于防洪、发电、供水等,满足人类生存所必需条件,在工程设计时要严格规划其可以承受的自然力量,要保证工程发展的安全性,充分协调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外,在如今的发展中,水利工程除了要遵循这个发展目标外,同时也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要求,要争取以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将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机结合起来,且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安全性的保障才能为经济效益的取得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水利工程的规划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要在满足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上来进行,不能一味地追求人类的目的而忽视自然,要充分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最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水利工程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水利工程作为一种利用天然资源的无污染的浩大工程必将长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因此我们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当展,更要为今后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水利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

3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发展

水利工程在世界范围内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对水利工程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水利工程评价系统发展得晚,且对系统的评价模式来说来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我国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致力于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抉择要充分结合最直接、最现实的方面来确定。将水利工程与生存环境、水文情势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等因素充分融入评价标准中,要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的更深次因素,形成更加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也要进行新的探索,综合使用更多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使我国在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上取得更上一层的进步,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保障,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我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对其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方法保证其健康发展。水利工程虽属于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但其发展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联系紧密,其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若其发展对这些因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协调和改善,这个方法就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效应测评。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从这个评价的结果中去提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水利工程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环境效应评价还能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从而降低风险,保护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评价上要进行更多更加有效的研究,以此来丰富水利工程的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进华,钟儒刚.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2).

[2]赵来,崔淑卿,吕成文.黄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3).

[3]崔力拓,李志伟.河北省沿海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14,(7).

[4]张甘霖,朱永官,傅伯杰.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3,(3).

第7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 云南省 经济增长 环境效应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疆,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前沿和桥头堡;同时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等多个区域合作。优越的地缘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西部大开发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为云南省经济增长带来了无限的空间。自2000年以来,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8年的连续增长,更是在2006 年突破4000亿大关,2007年达到4721.77亿元。然而随着经济增长,云南省的环境却不容乐观,环境污染加重、每万元工业产值耗能大等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深入分析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将有利于指导云南省的未来经济发展,实现云南省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的表现

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集中表现在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中。这种影响有正反两方面:正方面通过三种途径实现改善环境,一是经济增长扩大了一国或地区的财政收入,从而使该国或地区有能力增加环境保护支出;二是经济增长促使一国或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伴随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使地区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反方面是指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也在增加,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各国或地区为了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加速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但是由于目前生产技术状况和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企业只顾本身的收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经济的外部性,加速了环境的破坏。

二、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的结构分析

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影响。鉴于此,本文把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而对规模效应最好的诠释是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该曲线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污染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潘玉君、童彦 (2007) 等根据云南省1985年~2003年的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与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呈逐步好转趋势。结构效应是指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体系内产业的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等。如果经济增长使一国产业结构越是倾向于服务型产业,那么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效应为正;相反,如果经济增长使一国产业结构越是倾向于纺织业、皮革、造纸业以及金属冶炼等对污染比较重的产业,那么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效应为负。先进的技术应用在改善环境上,那么技术效应为正;如果用来开采资源、实现大规模生产,将不利于环境,那么技术效应为负。

三、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模型构建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定性研究比较多。如尚兴娥指出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王、刘毅对国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作了四点总结:(1)对经济与环境作用机理的研究;(2)多学科、多角度对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3)对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相关因子研究;(4)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定量研究。而定量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很少,大部分仅仅是定量分析了环境与人均GDP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为了克服以上的缺陷,深入分析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必须重新构建实证模型。在借鉴Antweiler、Copeland和Taylor以及陈继勇、党玉婷等人的实证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云南省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如下的实证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Z表示历年的环境污染总量,包括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危险物的排放量。这样做克服了单独选择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作为环境污染量指标的不足。有助于全面把握云南省的环境污染总量,分析结果更可靠。

为了测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我们选择两个自变量来衡量。第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来表示云南省总的经济规模对环境的效应影响;第二个指标是对外开放程度(TR)――进出口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用来衡量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导致经济增长对云南省环境的影响。

同样我们选择了资本劳动比(KL)指标和每万元工业产值消耗标煤的数量(R)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技术效应。资本劳动比(KL)是固定资本投入额与就业人数之比,这个指标除了可以衡量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结构效应。因为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使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转向资本密集型。而每万元工业产值消耗标煤的数量(R)能够很好地体现由于改进设备、提高技术后产生同样多的工业产值对资源依赖程度。

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二产业总值的比(T)表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结构效应。一般来说,如果经济增长使一国或地区更加从事第三产业,那么经济增长的环境结构效应将为正。最后还选择了政府环保投入指标(G)――表示政府环保投入对环境的影响。若政府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四、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实证分析

1.数据与检验结果

计量检验需要的数据如下表:

注: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公报》

计量检验结果如下:

S=(7.21)(5.216)(0.52)(3.095)(2.145)(3.961)

R2=0.808207 F=0.702S.E=0.131928

2.结果分析

规模效应分析:从计量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系数符号为正,说明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为负。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与云南省目前的产业有很大的相关性。五大支柱产业:烟草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业、旅游业及电力产业中有两大产业是污染严重的产业,即烟草工业和矿产业。而电力产业中,云南省火电中小机组比重过大,造成煤耗高,对环境污染较重。对外开放程度指标系数符号为负,说明对外贸易改善了云南省的环境。这与云南省进出口贸易产品有关,进口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金属矿砂、木材和硫磺,而出口前三位是有色金属、农产品和黄磷。这种贸易结构将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结构效应分析:第三产业产值占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系数符号为负,说明结果效应为正。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或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会显著增加。而第三产业是指商业、银行、保险、不动产、政府机关、国防与其他服务业。这些产业是不构成对环境污染的。

技术效应分析:资本劳动比指标系数符号为负,说明随着云南省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向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技术效应得到很好的体现。云南省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与旅游业就是实行这种转变的很好体现。每万元工业产值耗媒指标系数符号为负,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在进步,对环境污染在减轻。

其他效应分析:政府环境保护投入指标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政府在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个结果与国家及地区对环境重视与环保投入关系密切。1992年开始云南省就出台了环境保护条例,明确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确定了环境保护的目标以及严格规定了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处罚。

五、今后策略

1.统筹发展五大支柱产业

五大支柱产业支撑着云南省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为负。所以为解决此问题须从五大支柱产业入手。目前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烟草产业在低焦油、低危害、高品质产品方面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矿产业深加工程度不够以及生物资源开发集中度低、技术创新不够等等。所以云南省在清醒认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各产业存在的问题时,应该针对各产业提出相应的措施。烟草业和矿产业都应该加大技术研究投入,争取技术突破、电力产业在发挥优势情况下,优化结构,推进大型水电发展。

2.加大投入、支持食品企业技术进步

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环境壁垒对云南省出口有相当的影响。为继续保持云南省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以及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改善作用,须加大投入支持食品企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农特产品加工业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

3.做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或区域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云南省须做好企业技术创新规划,以五年为一期,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作出具体的安排。

4.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当今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为40%~60%,在发展中国家为10%~20%。云南省今后应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挥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技术引进与进步,在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保障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和优先发展,继续改善经济结构对环境的结构效应。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循环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产品的同时产生污染的观念,把污染当成再生资源继续利用。云南省属于资源大省,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才是发展的长远出路。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M,Krueger A B.Environment Impacts of A Na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Woodrow Wilson school,NT.1992

[2]潘玉君 童彦等: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3~16

[3]尚兴娥: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J].经济问题,2006,(2):7~9

[4]王 刘 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32~36

第8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65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障。目前,社会中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概述

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效应的含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是指水利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内涵的确定,是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合理的选取指标,确定内容的覆盖范围,并建成一定的指标体系等,对最终的可靠性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在具体的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能逐步的体现出来,一些学者认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需要在生态基础上进行分析,但是并没有对社会和经济作出分析。

1.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出,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案,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但是针对具体的案例研究做的还不到位。在当前的研究中,对研究方案的选择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对工作的进度和效率影响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案。研究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问题,注意细节性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价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2 生态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指实现水利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水利工程的层次基本包括以下5个方面,提供饮水保障、防洪、经济发展、农业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这5个层次的实现,最终都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不断的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传统的发展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方面内容。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气候的异常变化等。比如东北地区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资源严重减少,导致粮食减产严重,给人们发出了一定的警告。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建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就是指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科学的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价,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科学的预测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2 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周围地区的动植物生长,避免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对鱼类的产卵和鸟类的栖居,所以需要优先考虑使用比较环保的技术措施。在建设的选材是,注重考虑对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有利于促进动植物的生长;水利工程的施工完成阶段,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对发现有不良的影响产生时,要及时的采取改进措施,将产生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就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水利工程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专项的资金,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9篇:资源环境效应范文

关键词:基坑工程;环境效应;机理;对策

收稿日期:2010-12-14

作者简介:吴玉光(1985―),男,山东淮坊人,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7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65-02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加大的开挖深度和复杂的施工条件以及众多的工程事故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基坑问题。近年来,基坑工程呈现出开挖越来越深、工程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同时由于基坑围护结构属临时性工程,人们不愿注入过多资金,更使得事故经常发生,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比较严重。基坑工程对环境效应的作用成为工程界比较热门的话题。

2 基坑工程的环境效应

2.1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

基坑开挖对地下水的处理有两条途径,包括基坑降水和基坑止水。为保证施工作业面的需要,对基坑直接进行坑内降水或坑外降水,或设置止水帷幕,隔断坑外地下水,形成水头差,锚杆施工可能发生漏水漏砂,均可发生水位下降。降低地下水引起的环境效应表现形式为:地面沉降、基坑坍塌、基土开裂。

2.2 支护结构变形和位移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

支护结构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水平和竖向变形,当基坑开挖较浅时,支护结构主要为水平变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土压力增大,支护结构变位逐渐回复,地表变形范围增大,最大变位量也增大,基坑深度再加深时,基坑应力释放量增大,往往会造成地下支护墙体向上变位,支护桩体的入土深度减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表现形式为:基坑失稳、基坑隆起和邻近建筑设施破坏。

2.3 支护结构施工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

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一方面是对基坑采取安全防护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基坑侧壁和地质环境进行破坏的过程。支护结构施工引起的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挤土效应、振动效应、环境化学效应。

3 基坑工程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

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主要是基坑开挖改变了地下水的渗流途径,破坏了土体的原始平衡状态,产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基坑开挖水、土压力变异与地质环境效应的关系分析如图1所示。

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很多,基坑深度、形状、地下水位的高低、土质特性、土压力、支挡结构形式与布置形式、支撑布置与预加应力情况、基坑地基加固情况、开挖工况及地面附加荷载的大小都将对变形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由于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了基坑变形机理的复杂性。

3.1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

3.1.1 地面沉降

水位降低,软弱土层压缩沉降;水位下降,孔隙水从土中排出,土体发生固结变形而压缩沉降;降水带出细小土颗粒,土骨架颗粒重新排列,引起地面沉降。

3.1.2 基坑坍塌

基坑开挖时,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存在一定的水头差,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基坑土发生流失、潜蚀等渗透破坏现象,导致岩土体结构松动和破坏,引起基坑坍塌。

3.1.3 基土开裂

当基坑内外水头差较大,或基坑下部有承压水存在,开挖基坑使原有土压力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于基坑底土体浮重力,形成管涌、流砂等基坑突涌现象,导致地基土开裂。

3.2 支护结构变形和位移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

3.2.1 基坑失稳

支护结构自身破坏,导致基坑失稳,表现为大面积的滑坡;支撑物受破坏或锚杆体系抗拔力不足,拉杆自身断裂或拉杆及锚座的连接不牢等引起支护结构体系承载力丧失;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地基土强度不够,桩侧土的滑动力作用形成整体滑动;基底水平面两侧荷载不均,坑底产生过量隆起。

3.2.2 基坑隆起

基坑开挖卸载改变坑底原始应力状态,土体中自重压力减少,土体的弹性效应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弹性隆起,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坑内外高差所形成的加载和地面各种超载的作用,使围护墙体外侧土体向坑内移动,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变形,支护结构整体破坏,导致基坑隆起。

3.2.3 邻近建筑设施破坏

基坑开挖卸载,基底隆起,支护结构变形,基坑周围产生较大的塑性区,引起地面沉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或基坑积水,使粘性土吸水体积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增大,由于粘性土的流变性,将增大被动压力区的土移和坑外土体向坑内的位移,引起支护结构位移,从而增加地表沉降;支护结构嵌入深度不足,引起基坑隆起,使地基土强度降低或丧失,支护结构位移,地面沉降开裂;基坑流砂和管涌在基坑外侧形成空洞,地面沉陷坍塌。地面沉降、开裂和坍塌导致基坑周边建筑物、管线和道路等设施的变形、位移或破坏。

3.3 支护结构施工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

3.3.1 挤土效应

当基坑围护结构或止水帷幕采用挤密型桩时,可能会引起桩周土发生一定的竖向和水平位移,导致支护桩的上浮、倾斜、变位,诱发周边管线、建筑设施等位移,地面开裂。

3.3.2 振动效应

在邻近基坑侧壁,由于车辆或机械施工振动等引起机械振动次数频繁,对周围一些较脆弱的建筑物,往往会引起疲劳破坏;砂土由于振动液化而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地面沉降。

3.3.3 环境化学效应

基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废弃泥浆、混凝土渣等。它们会侵占耕地、污染水源、影响土壤性质,造成周围环境的恶化;为防止管涌、流砂、基坑隆起或围护结构过大变形等问题,往往需要在坑底或围护结构后侧灌浆以形成加固区,而这些化学灌浆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特别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环氧树脂、乙二胺、苯酚等,这些注浆进入土体后,通过溶滤、离子交换、分解沉淀、聚合等反应,从而不同程度地污染地下水,导致环境恶化。

4 基坑工程中环境效应的对策分析

(1)调查基坑周围重要建筑物、构造物和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掌握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沉降的允许范围等。对工程资料作系统分析,提出采用回灌等措施保证基坑开挖的施工条件和安全,同时又满足周围环境要求的降水最优化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建筑物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2)为了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要尽量采用保护和利用地下水的支护结构和工程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实施降水工程的过程中进行降水监测和降水维护,对降水井和观测井的水位、水量、水质进行同步观测,并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3)在基坑边抽取地下水,同时在离基坑稍远处回灌抽取的地下水,在保持基坑内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下,保持基坑外较高的地下水位。尽快制定保护监测孔的制度或法规,加强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按有关规定建立时空监测系统,优化监测网。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降水方案,直至在一定时期结束降水。在降水工程结束后,尚需对周围建筑物持续做一段时间沉降观测,至确认不会因基坑降水而产生的滞后地面沉降影响环境安全为止。

5 结语

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它与深基坑工程自身、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测及工程管理、自然条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由于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了基坑变形机理的复杂性。基坑开挖前,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程度,并应分析基坑变形值的大小及基坑监测措施的布置。基坑工程正确、科学的监测设计,配合切实有效的信息化施工管理,对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环境安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徐至钧,徐 卓.环境岩土工程的特点及开发前景[J].岩土工程学报,1989,11(2):30~36.

[2] 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3] 李永盛.城市基坑施工监控及其环境监测[J].建筑施工,1999,21(1):35~37.

[4] 刘俊岩.深基坑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