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营商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肥城市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构建起“1+4”工作体系,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的水平。“1”即“一个创建”:创建山东省法治政府示范市;“4”即“四个机制”: 保障平等的规则制定机制、宽严相济的行政执法机制、公正高效的司法工作机制、周到便捷的法律服务机制。
积极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以“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为抓手,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推行“店小二”式服务,严禁违法设置审批、证明等事项,动态调整部门权力清单,推进各类服务“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事成本。各级政府带头做到守法诚信,认真履行政府合同和政策承诺。狠抓“关键少数”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培养,建立《行政诉讼败诉责任倒查办法》倒逼部门依法办事。
保障平等的规则制定机制。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司法局牵头,发展改革、市场监管、财政、国土资源、审计等部门参与,建立重大决策、政策文件的联合会审机制。凡是市政府制定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以及涉及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财政资金、政府采购、优惠政策等与市场主体有关的政策措施时,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把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政策规则制定的全过程,全力打造合法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强对政策执行的全过程监控,有效杜绝各类权力任性、权力寻租、有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对存在问题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及时进行评估清理,真正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地方投资环境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感受到政府亲商惠商的最大诚意和有力举措。
宽严相济的行政执法机制。由市司法局牵头,各行政执法部门参与,建立行政执法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对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研判沟通,及时贯彻落实一些新的执法理念,推行监管执法优化创新。对重点领域、特殊行业从严监管,对重大违法行为从严打击,维护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首次不罚”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抓好行政执处罚、行政强制权力事项网上运行。
1 九龙江上游畜牧水产业发展对流域环境的影响
龙岩市内九龙江流经新罗区、漳平市,(其中新罗大池镇属汀江流域)。该流域从1990年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中新罗区生猪出栏从1990年的12.1万头增至2005年的140.5万头,家禽出栏从1990年的103.6万羽增至2005年990万羽。漳平市生猪出栏从1990年的7.8万头增至2005年的25.76万头,家禽出栏从1990年50.8万羽增到2005年219.5万羽。流域内畜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新罗区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67%。漳平市农民人均收入4198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35%。
传统的畜牧业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畜牧养殖专业户快速发展,畜牧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化肥的广泛应用,农业经营者使用农家肥量越来越少。九龙江流域北溪段,地势较不平坦,可用于建猪舍的地方不多,迫使农民将畜禽舍建于靠近河床,或是房前屋后。加大了畜禽粪便用于农、林植物的成本,也加大了对水体的污染。
养殖业快速发展给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带来巨大压力。全省养殖业最密集的龙岩市新罗区去年生猪存栏数达75万头,比2002年增加38.9%,尽管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搬迁、治理,但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搬迁和新建养猪场布局不尽合理,造成污染转移,形成二次污染,影响了整治工作成效,九龙江龙岩段水质污染仍较严重。从表1数字看,1996年至2000年猪禽出栏已翻一倍多,生化需氧量,非离子N变化不大,说明按当时养殖、治污现状还是环境容纳范围内。2001年至2005年,猪禽出栏只增长60%左右,水质的变化却是如此之大(氨氮的增加有相当部分是城市人粪尿和农业化肥流失)。其中2005年雁石桥断面,生化需氧量超过Ⅲ类要求的2.5倍,已超Ⅴ类,氨氮是Ⅲ类标准的7倍,是Ⅴ类标准的3.5倍。华寮断面,生化需氧量达到Ⅱ类标准以下,氨氮达Ⅲ类标准以下。这说明这五年来所增养的部分或是说目前有相当部分畜禽粪尿是排向水体,沼气处污后的氨氮、总磷也还有相当部分流向水体。
从表1数字及上文分析来看,现有养殖业相当部分没有同种植业结合,无法通过植物吸纳动物排泄物,不同程度影响了九龙江北溪段的生态环境。
2 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治理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污染也逐渐增大。新罗区、漳平市、区政府都高度重视。从1999年开始投入较大资金用于治理。新罗区1999年专门成立龙津河管理委员会,区环保局、畜牧水产局配合。1999年4月新罗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养猪业污染治理实施意见》。至2005年累计投入环保资金4060万元,兴建沼气池21万m3,占应建数的89.2%,生化塘30.8万m3,占应建的61%,累计投入6100多万元,搬迁中心城市规划区内1616个猪场,拆除猪舍50多万m2。漳平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沼气池55650 m3,生化塘59050 m3。搬迁猪舍16户,面积6680 m2,投入1422.32万元。
龙岩市畜牧水产局于2000年就在全市畜牧水产工作会上,介绍丹麦、瑞典养殖污染的管理与治理经验,要求各县畜牧水产局大力推广生态养殖,走猪沼草(菜、林、果)之路,力争零排放。2003年5月开始制订“龙岩中心城市及九龙江流域养猪业发展规划布局及污染防治的意见”,经多个部门4次修改,于2004年4月下发,规划中提出了最大可养量,计算依据是土地吸纳原则,并提出每头存栏猪应建沼气池0.4立方米,生化塘6平方米。2005年,新罗区、漳平市又重新修订了市、乡、村三级养殖业发展布局规划,绘制了三级规划图,划出了禁养区、控制区、可养区,各级都计算出最多可养量。严格规定了新上养殖场的审批程序。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新罗区生态养殖已达4079户,出栏猪110.8万头,其中种植杂交狼尾草(用于吸肥,割草养猪)1.5万亩,兴建四个有机肥厂年产4万吨生物有机肥,年可处理30万头的猪粪便。漳平市生态养殖达175户,出栏猪7.9万头,其中种植杂交狼尾草500亩,正在兴建一个有机肥厂。经过各级政府和养猪户的共同努力,养殖业对九龙江北溪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 九龙江上游畜牧业发展对流域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3.1坚持统筹发展要求,完善规划,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生猪养殖业发展,走保量增质的路子。要制定完善养猪业发展及污染治理工作规划,要严把好新(扩)建养猪场的审批关,合理划定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禁止在九龙江干流沿岸1000米、支流500米或沿岸一重山范围内新建畜禽养殖场; "两"及沿河第一重山范围内一律不能新(扩)建养猪场,各部门要加强执法,依法依规查处查处违章乱建养猪。对于已建的养猪场有条件治理的要限期治理,直排的要及时查处,达不到治理要求的坚决给予关闭,违章新(扩)建的养猪场要坚决拆除。
3.2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猪(禽)粪生物有机肥生产,大力推广 “猪-沼-草(果、林、蔬、茶)”等生态养殖模式,确保畜禽水产业规模总量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猪-沼-草"工程模式用生物发酵配套技术处理粪便,生产有机肥外售,发酵过的沼液用来浇灌种植牧草,进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此外,种草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牧场和牧草基地的其它工程建设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环境,无论对于养殖业发展或是环保都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模型,本课题组合作的民惠食品公司所属的几个生态猪场被厦门市环保局列为“生态型养猪示范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牧场和牧草基地的其它工程建设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养殖业发展找到了出路.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3.3加强畜牧养殖场的污染管理
目前,在饲养场污染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例如,日本和美国要求新建大中型畜牧场经过审批;日本提出粪尿应经过净化处理;芬兰提出新建养殖场要有粪便处理设施等。我省也制定了《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在流域内划定“畜牧养殖禁建区”,严禁在九龙江两岸新建养殖场等。但从养殖业目前的污染现状来看,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还要进一步加强。要通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或进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措施,加强污染治理,防止超标排污。同时,饲养者必须加强对易发生泄漏和渗漏的储粪池及饲养间的管理。储粪池和生化塘应远离生活水源并避开水道,防止由于雨水、洪水的流入而引起的粪便溢出;要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要有合理的储存容量等详细要求。
总之,要通过对养殖业的有效治理,促进畜牧养殖对九龙江流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深化普法教育,丰富普法宣传形式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增强领导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努力在全局形成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始终突出宪法的宣传教育。按照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意识。同时,利用我市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平台引导全体干部对课程方向加以选择,加强日常培训。
三是组织深入学习工业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这两年调整变化较大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专项、专题普法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适合经信工作特点的法律知识竞赛,将法律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五是在局办公楼悬挂法治文化宣传标语及宣传图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渗透法治精神。
二、完善制度建设,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制定我局行政复议工作规则。根据省经信委行政复议工作规则,结合我局实际工作,制定我局行政复议工作规则。
二是围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企业的贴心保姆。依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问题一:中国互联网电商现有发展模式还能走多远?
中国的互联网电商从诞生就一直在粗放无序经营的模式中高速发展和扩张,阿里“淘宝门”事件已经暴露出当前电商发展模式面临的危机。国家工商总局在《白皮书》中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五大问题绝非阿里独有,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照经营、商标侵权、违规促销、虚假宣传、假货泛滥……这样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繁荣很难持续,长期来看,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会给整个中国互联网电商产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消费者购物一次次被欺骗且维权困难,就会逐渐失去对商家的信任,不再进行购买;优质经营的商家由于不去虚假宣传、低价销售假货而在价格战中步履维艰,生存环境遭受挤压,被迫离开电商交易平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平台运营商也会因声誉受损、消费者与优质商家的离场而失去价值,在资本市场中的股价大跌,股东与投资人蒙受损失,最终形成了多输的局面。
传统的互联网电商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
问题二:互联网电商的法治化发展模式能否走通?
过去20 年的成功让很多互联网电商出于本能地反对和排斥法治化发展,从阿里对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管的反映就可以窥见一斑,反对法治化发展的理由也很充分:法治化可能会扼杀创新(“请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最终对中国电子商务从业者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的互联网监管法律体系并不完善,还不具备法治化发展的条件;面对海量的电商交易与信息,法治化监督与管理技术上无法实现。
事实上,走法治化发展的道路应当成为所有中国互联网电商的内在需求与主动选择,因为,电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开始改变了,谁能更早适应环境,谁就能获得竞争先发优势,谁就是未来的赢家。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这表明人们已经将越来越多的工作与生活内容转移到了互联网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虚拟空间,而是真正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实世界中的秩序与规范必然要延伸到互联网,当前整个国家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治来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电商岂能例外。
电商走法治化发展的道路并不会扼杀创新,恰恰相反,法治化道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激励创新。法治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创新也可以打击侵权和造假,有了它,优秀的电商就不必担心再被低价售假的侵权电商“欺负”了;电商的网络交易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交易并无不同,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随着法治化的不断完善,国家还会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法规与实施细则,今后电商的法治化运营会更加顺畅;至于海量交易导致的法治化监管与运营困难,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不会成为问题。
中国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为中国电商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外部的严格监管将是新常态。仅2014年外部监管部门就频频发力,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打击网络售假行为,提升网络购物产品质量;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单位积极推进网络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改善网络购物诚信环境;海关总署进一步促进规范海淘交易行为……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承担连带责任的条件,正在制定过程中的《电子商务法》也会以强化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和义务为原则,2015年2月4日最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将被侵权人住所地也作为侵权行为地,这意味着消费者维权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今后还坚持过去粗放发展模式的电商或将在全国范围内遭到全面,疲于奔命还劳民伤财,再大的电商也会被消灭在人民战争的大海中。
问题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电商?
2015年伊始,阿里与国家工商总局的这场交锋,背后反映的是粗放式发展与法治化发展两种发展思路与模式的交锋,这次交锋也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法治时代的开始,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互联网法治就是加强网络监管,是监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猫鼠游戏”,未来的互联网法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塑互联网产业的生态体系,通过法治的力量构建一个健康有序、良性竞争的网络电商生态系统,实现消费者、投资人、运营商、监管机构的共赢。在这个互联网法治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可以通过法治手段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消费者可以依法对侵权商家提出赔偿、商家可以依法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要求赔偿、监管机构可以依法对违规经营进行处罚、商家也可以依法对违规执法进行行政诉讼……我们的互联网生态系统也将在这一次次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进步,当法治成为所有人的行为规范,就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法治体系建立起来了。
互联网法治体系的建立将保证我们的企业不走“捷径”,只要踏踏实实做企业,靠品质和服务来赢得客户,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不断的发展壮大。而那些靠违规促销、虚假宣传、制假卖假、以次充好的卖家与商家必将在法治面前付出代价;我们的消费者再也不会受欺负而忍气吞声,侵权必究,拒不姑息每一次的侵权行为,通过法律手段让不守规矩的商家声名狼藉、损失惨重;投资人再也不必承受投资项目被“盗版”带来的损失;监管机构对自己的执法行为也有了明确的边界,互联网法治体系将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我们的带宽、终端、软件应用一样必不可少。
一、文献回顾
研究税务营商环境对产业结构的隐性影响机制大多集中在企业家活动、公共政策目标实现、投资目标、投资激励等方面。研究发现: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相比较,其对产业结构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王银枝,2006)[13];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税收体系对于企业家活动具有潜在的激励效应(孙立新,2007);虽然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有良好作用,但也需区分不同的税收工具在不同国家及不同行业其实施效果是不同的(刘蓉,2005)[15];税收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朱承斌,2005)[16]。国外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颇多,形成了几种观点:一是认为两者之间负相关,税收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影响(Lucas,1990)[17];二是认为两者弱相关,如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凯思•马斯顿(KeithMarsden)利用回归分析法,对世界20个国家的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税收能促进经济增长,低税负国家经济增长要快于高税负国家,但当宏观税负水平高于一定水平时,经济增长将趋于零,然后是负增长;三是认为税收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变化,税收政策具有短期水平效应或者具有长期增长效应(ChristinaRomer和DavidRomer,2007)[18]。国内研究结论多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负相关。国外研究者针对中国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如RogerGordon和WeiLi(2005)[8]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应归功于财政分权体制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虽然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税收竞争损害了税基、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等,这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总体而言是积极有效的;Joyce和YanyunMan(2008)[19]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虽然税收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力,但中国总体的平均税率对其经济增长是负效应。在税务营商环境水平的测量上,目前只有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小组的研究最为全面系统[20]。他们在分析影响企业创办、经营发展的各国普遍的税务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在一年中的纳税数目(Numberofpayments,个数)、纳税时间(Timetocomply,小时)、纳税负担(Totaltaxrate,税费额/税前利润)为基本指标,以其简单加权值作为税务营商环境指数,以此评判各国(地区)的税务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但由于指标涉及范围有限、企业假定前提过多、采集对象范围偏窄等,这一当前最为权威的税务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我国地区税务营商环境时显得无能为力。国内外研究已表明,税收政策可以以多种方式作用于经济增长,合理适度的税收综合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税务营商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既有差异税率、行业税收优惠等显性影响机制,又有企业家活动、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等隐性影响机制。测度税务营商环境对于评价地区营商环境和指引企业投资意义重大,而现有的测度评价仅是简单、有限的加权估算。因此,在投资与贸易全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厘清税务营商环境理论渊源,构建适合中国地区税务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显得更为紧要和迫切。
二、税务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公共产品理论、最优税制结构理论、公平课税理论等,坚持税收的“法治、公平、适度、效率”四大基本准则,遵循科学、系统优化、通用可比、实用的构建准则,借鉴“4E”(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逻辑分析框架(张定安,2004)[21],构建税务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图1我国税务营商环境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图经过税务职能分析、税务营商环境测度目标分解、税务营商环境测度指标要素调查、税务营商环境测度指标体系的检验和修正等4个基本环节(盛明科,2005)[22](见图1所示),可以比较得到税收法治、税收征管效率、纳税成本和税收满意度等四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级指标;按照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访谈、纳税人座谈、政府部门问卷、实务界沙龙等多种形式,比较分析得到一级指标目录下排位最佳的31个二级指标。由于税务营商环境指标多采用克里特量表法问卷调查获取,因此需采用主观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衡不同权重确定方法的优劣,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两两对比法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最终征询指标的重要程度构建判断矩阵,其次计算判断矩阵,再次是总体一致性检验,最后整体排序,先后计算得到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见表1。
三、税务营商环境测度———以广东为例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营商综合环境全国领先,本部分将利用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测度广东省的税务营商环境水平。
(一)问卷调查为全面反映纳税人、税务干部和政府部门对税务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笔者于2013年9月10日~11月15日分区域选择在广州、佛山、江门、湛江、清远、汕尾、韶关等7市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在设计时坚持借鉴与改进相结合、问题排列合理、互相佐证、关键对应等基本原则,采用问卷与量表研制的方法,经过条目池建立、条目优化筛选、确定答案、测试、信度效度初步检验、问卷调整、访问开始语、问卷编号、填表说明等程序,最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按照分类、需要原则确定调查对象,对回收问卷分地区进行整理、筛选和剔除,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是:纳税人问卷1289份,税务部门问卷628份,政府部门问卷601份。客观指标数据采集采取比对核实方法,先由各市地税局据实填报,然后与省局统计数据对碰,对有出入的数据进行核实。
(二)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发现,每个题项所对应的修正后题项总相关系数都大于0.3,每个二级指标所对应的总信度都大于0.7,最小的为0.7734,最大的为0.9205,由此可以判断,纳税人问卷、税务干部问卷、政府部门问卷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应用同一软件对纳税人调查问卷、税务干部调查问卷和政府部门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分析,所有题项对应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说明这些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三)无量纲化处理定义无量纲化处理的标准函数是Y=f(Mij)(郭驰,2007),若Mij为正向指标,则无量纲化处理的函数为:利用公式(1)和(2),对3份不同受访对象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客观二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具体得分(见表2)。
(一)认清形势,结合实际,理清“法治进机关”工作思路
一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加强机关法治建设。
二是进一步树立“全局是窗口,处处是环境,事事讲服务,人人是形象”的观念,处理好管理与服务、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三是在深化机关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我系统坚持“法律早餐”、“工商夜校”和“一月一法,一季一考”学法制度,全系统普遍开展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一学三讲”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定期督查,依法规范科学管理。
一是落实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至少一次工作汇报会,通报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使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工作逐步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实现了主动监管与效能监管的有机统一。
二是落实内部管理制度。从工商系统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工商系统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制度、_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和水平。
三是实施“一抓双挂”制度。按照“一抓双挂”制度的要求,我局每年年初都与各县(市)工商局和各科、室制定《双文明考核目标责任状》,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
(三)注重民生,强化服务,消费维权和服务发展抓实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网络和机制。在全区乡镇(街办)、团场建立消费者协会__个、分会___个,在社区、行政村建立_____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____个。将“一会两站”工作上升到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了当地社会综合治安考核范围,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投诉难解决难”的问题。仅去年一年就受理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案件____起,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___.__万元,举报转立案查处案件__起。去年,我局_____投诉申诉举报中心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_____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先进集体”。
二是落实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按政策扶持____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免收个体登记费___._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__人,免收费用_._万元;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____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___名;私个协法律维权服务中心接待、解决会员来访、投诉__多起,为会员挽回经济损失__._万元。
三是开展红盾护农、经济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市场助农活动,农资打假、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去年共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__户,发展农村经纪人____人,培训各类农村经纪人____人,查处农资违法案件__件,案值___万元;受理农资投诉__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__._万元。
四是推进食品电子监管系统“大备案“一单通”的落实,将所有食品经营户纳入我们的监管视野。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系统上下一盘棋,统一行动,下架奶粉_____公斤,下架液体奶____公斤,为消费者退换_____公斤。含三聚氰胺奶粉名单、等各类工商公告、消费警示__条。替企业为___余名受害消费者,退赔___万元的经济损失。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净化了市场环境。截止去年底,全系统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____件,案值____._万元,罚没款___._万元,有效的保护了合法经营,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多年来,××工商系统没有出现一起因行政复议导致撤销或因行政诉讼导致败诉的案件。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法治进机关,依法治局”的舆论氛围
一是寓教于乐,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组织干部收看一部法制教育片、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一次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组织一次法律知识测试。各县(市)商局积极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把“法治进机关,依法治局”引向深入。
二是充分利用“_.__”消费者权益保护日、“_.__”知识产权保护日、“__._”法制宣传日等大型的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开展工商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让社会“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支持工商”,从而营造一个懂法、知法的法制宣传氛围和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
三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依法治局工作。各县(市)工商局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法制教育培训,并将学习结果运用到法治实践中去。
(五)自觉接受监督,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是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监督激励机制,推行廉政风险防范控制点工作,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防范,杜绝不廉行为滋生蔓延。
二是围绕个别人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执法不到位、、野蛮执法等问题,采取明查暗访、发挥行风义务监督员的作用,有力地整治了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三是狠抓执法公示、监督检查、学习培训、评议考核、过错追究五项监督保障制度的落实,用制度体现“公开”,把“公开”融入制度,达到了“事事有制度,处处见‘公开’,时时讲公正,人人都平等”,“让做事的干部清清楚楚,办事的群众明明白白”的目的。
一、目标任务。
(一)在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当中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大力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主动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逐步养成以法为界、以法为度、以法为据的行为习惯,努力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纪、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各县工商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宣传,以增强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明辨是非能力。组织典型案例专业解析,引导群众从法律角度理性思考问题,正确判别重大案、事件的性质,正确认识社会热点现象和敏感问题,客观评价党委、政府处置突发性事件、开展灾害救援、加强安全管理等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切实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维护我州的社会稳定。
(三)净化社会舆论环境。按照“哪里社会舆情需要加强引导,法制宣传就跟进那里;群众关注什么,就重点宣传什么”的原则,结合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专项法制宣传,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正确理解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资源开发、民生工程、群众工作、寺庙制度管理创新等重大事项,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工作措施
按照“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深入宣传、正面引导”的思路,结合工商职能,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暨社会舆情引导工作。
(一)开展法律及形势政策大宣传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依托群众工作“六大活动”为载体,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正面引导社会舆情。结合各县工商局职能和实际情况组织编印发放重点法律、法规和其他宣传资料。
(二)开展法律大咨询活动。进一步畅通和拓展“12315”法律咨询热线,充分利用“3.15”活动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适时向社会公布全系统的服务平台和咨询窗口地址、号码和网址,建立健全即时咨询服务制度,及时解惑释疑
三、工作步骤
从2013年10月起至2014年9月,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启动筹备阶段(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按照“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各县工商局要认真研究制定《工商部门法制宣传教育暨社会舆情引导工作实施方案》,选定法规宣讲人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4年6月)。组织全面宣讲和专项法宣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启动媒体法制栏目和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结合“六五”普法前期工作,查漏补缺、增添措施,总结经验、固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法制科统筹协调全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暨社会舆情引导工作。各县工商局针对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是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狠抓落实。
一、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工商的前提条件
大力倡导工商文化建设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思想领域内的一场变革,它将工商职责、制度目标升华为激励机制、精神品格、科学发展的高度上来。从外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内在的理性认识,把长期以来形成的工商行政管理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传统思想、管理体制、管理理论等充实到工商精神境界,把指导执法行为规范的内涵,扩大与上升到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法律素养、行政效能、人格魅力的工商文化上来。形成一个更加符合历史发展与需要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与运行模式,力求达到和谐工商的发展前景。
(一)坚持以德治国的文化精髓,确保工商文化正确的价值取向。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意思是衡量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把道德品质作为首要标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先后开展的“服务在工商。满意在工商”、“打造规则工商,营造诚信环境”等一系列以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特有的五种工商精神――临危不惧、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不为利诱、秉公办事、执法如山的精神;严于律己、关爱他人、清正廉洁的精神;依法管理、热情服务、率先垂范的精神。为工商行政管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哪得渠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道德文化作支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奏效,而且还会误入歧途,工商文化建设活动也会付之东流。
(二)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确保工商文化正确的行为规范。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是培育现代工商文化的重要内容,健康的人文环境是“文明、团结、和谐、互助、共进、向上”的总和。在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工商文化行为规范的引导力量,在工商文化建设中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一方面打造领导干部队伍的“学习型、创业型、团队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班子,形成与领导艺术相承接的具有工商部门特色的工商文化氛围,注重提高班子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成为学知识、精业务、懂领导、讲团结、带队伍的领头人: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和德治意识,善于运用细致入微、春风化雨的情感管理法,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是培育现代工商人才的重要基础。人才兴、事业兴;人才衰,事业亡。工商文化建设事业要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就必须把培养人才、选拔人才、造就人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发现机制、任用机制、激励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通过人才培训机制的建立与运行,逐渐培育一大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专业人才。业余时间孜孜以求、勇于探索、乐于奉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增强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干部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努力营造一个人才济济、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三)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充实工商行政管理法治文化的新内容。工商部门作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之一,依法行政是开展工商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塑造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工商文化,首要的就是塑造法治文化。这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工商部门的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引导法律遵从,实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也是提高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法治工商总格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正确行使与调整执法职能中,依法行政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创新监管体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与执政能力,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呼唤。
(四)勇于开拓创新,打造工商监管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通过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贿赂、虚假广告、侵权商标、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等各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经营,查处非法活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突出抓好农村维权工作。努力实施“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商标富农”、“红盾助农”工程。切实加强工商所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提高巡查的频率,确保监管到位。依托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大力开展维权活动,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信用监管。使分层分类监管、行政执法办案、市场巡查监管等工作逐步纳入信息化建设进程。创建“信用工商”,营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二、努力构建和谐工商是加强工商文化建设的追求目标
工商文化是时展的产物,是对新时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认知和把握。建设工商文化的过程,就是工商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追求和谐工商氛围的过程。因此。在培育现代化的工商文化进程中,要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创新监管机制,在手段上,着眼于充分调动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目的上,追求干部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柔性管理、情感管理。借助文化的力量,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创造宽松和谐的工商执法环境。
(一)构建和谐工商需要高素质的工商执法队伍。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提高工商执法队伍素质,浓缩来说就是提高依法行政的执政能力。也就是具备五大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市场监督管理的能力;提高协调配合与组织应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用现代科学观点武装头脑,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商部门一方面应当依法严厉打击市场经济领域内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公平竞争,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促进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行政执法中,应当实行阳光执法工程。在案件的处理上,正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合理尺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
则,做到以法治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把履行职责的过程。变成对经营者监督和服务的过程。这样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又能使经营者在接受监管和服务中受到法制教育。通过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有机结合,刚柔相济,入情入理,求得执法和谐。
(二)构建和谐工商需要廉洁清正的工商新形象。开展工商文化建设,打造“五型”工商部门,争创“学习型”、“开拓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工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队伍建设的长期性工作,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设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效能部门,在内部管理中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实行标准化管理,不断引入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起工商行政管理的良好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五型”工商效应,把建立健全消保维权网络体系作为一项实践执法为民的“民心工程”,明确工作目标,整合消保维权资源。大力推动消费维权职能由单一的部门职能向政府职能、社会职能转变,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经营者自律”的消保维权新机制。实现真正的消费和谐。
(三)构建和谐工商需要落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和谐的标志。提升信用监管是构建和谐工商的基础。工商部门在开展工商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构筑市场主体和执法主体两方面的工商文化内容,不断加强信用监管建设,构筑和谐工商监管基石。一方面,大力倡导经营者自身的诚信意识,发扬诚信传统,弘扬诚信美德。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为执法者量身定做诚信标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构建和谐工商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工商文化建设应始终把握“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一尺度,把地方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建立起“限时服务”、“首问责任”、“一站式服务”等一整套的服务制度,开通工商热线、实行政务公开与阳光执法,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推行“零距离服务”,推行企业上门服务,做到让电话咨询或到点办照的有关人员,对工商服务满意;让前来解决消费投诉的双方对处理结果满意。在办照窗口设立办照咨询卡,内容包括政策咨询、办照须知、办照流程须知、前置许可行业办证须知等,要求办照人员熟悉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用语。对消费者投诉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倾情服务。落实“四个原则”,即告知及时原则;特事特办原则;先行告诫原则;公开透明原则。
三、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工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工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要有远期工作目标,和近期活动规范,要针对当前队伍中普遍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工作。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当地特色,讲求实效,不能片面化、形式化、一刀切,这样才能做到整个队伍的上下和谐、步调和谐、发展和谐。
二是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工商不仅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还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人文环境、文化发展等因素逐步有序健康发展,做到执法和谐、经济和谐、人文和谐。
三是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工商要讲求社会性,不能孤立、静止地运转,要和相关产业、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协调有序地发展,依托社会各个层面、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丰富与充实工商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各部门整体和谐发展。
(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2020年法律合规部共《合同管理办法》《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纠纷事务管理办法》《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合规管理制度》共五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划定岗位权限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初步构建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将合规管理纳入公司日常管理体系,从粗放式管理经营逐步转向优化流程化经营管理。
(二)加强合同管理,督促整改落实
依据合同管理办法,应做到依法签订合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公平公正签订合同,维护公司利益、促进合作共赢;切实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有效监控合同,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依据以上五个要求全年分别对芜湖项目部、南京分公司、集成房屋分公司分别进行合同管理检查。南京分和集成房屋按照季度检查,自2020年5月1日授予合同备用章,已经完成对其二、三季度的检查并书面通报检查情况。
法律合规部将定期对合同管理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被检查单位合同规范管理,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并提交书面整改回复。
(三)依法化解纠纷,保障公司权益
截止当前,2020年共发生11起诉讼案件,分别为3起主诉案件,8起被诉案件。主诉案件中2起为我方起诉南京政瀛高合金属有限公司,剩余1起主诉案件是我方起诉慈溪四海轴承有限公司为政瀛案衍生案件。
政瀛案件中,聘请外部大所上海市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协助处理案件纠纷。深入研究政瀛案件关键点即涉案票据的流转过程,法律手段和财务技巧双管齐下发现突破口,促使政瀛公司、四海公司与我方达成协议。追回公司损失、诉讼费、律师费、违约金的费用合计270万。
(四)培养合规理念,构建合规制度
开展公司内部培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合规管理意识水平。协助搭建OA平台,优化重大经营决策流程、合同评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法律审核作为关键节点嵌入决策流程中并成为刚性约束。
(五)对标工业标准,总结法治建设
强化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组织法律合规部具体推动落实,逐项对照《统计表》验收标准,结合依法合规考核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公司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年中初次向工业提交法治验收统计表以来,我司边查边改、以查促改完成《合规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组建合规管理委员会,统筹兼顾,在法律合规建设过程中保持动态管理。
二、2020年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主要做法
(一)合同信息化管理
推进合同信息化管理,实现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避免违规操作。授予分公司合同备用章,提高小微合同管理效率,保障重大复杂合同管控在机关,实现降本增效。
(二)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
编制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公司将继续开展合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致力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立足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覆盖、强化责任、协同联动、客观独立原则。将在公司内部建立覆盖全领域、全层级、全系统的合规管理体系,结合主营业务,为公司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三、面临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新变化、新动态
利用《民法典》优化的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注重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将法治能力转化为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法律原则转化为企业尊重契约、崇尚诚信的运营准则,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和信用体系。
“十四五”法治企业建设规划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的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要求,是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十四五”期间,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等问题。加强法治企业建设,用法律手段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确保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竞争、依法发展、合规经营,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与抗风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提前深入业务部门,为他们提供法律政策研究、交易架构设计、风险防范、协调纠纷、争议解决以及管理流程的改善等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立足系统管理和全局角度,2021年系统工作基本思路、安排和措施
(一)基本思路
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搭建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体系建设,加强合规管理程序规范,基本方法是合规管理部门作为合规主体应当对市场经营、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劳动用工、财务税收等多个重点领域,依次进行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最终由法律合规部形成合规检查报告。
同时,对标上级单位进行的法治经验总结验收边查边改自我提升工作,应当与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以及公司法治建设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有效衔接。促进法律合规工作进一步稳定进步,提升公司依法治企的水平。
(二)具体安排及措施
(1)构建合规管理制度体系
落实《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制度》总领性制度的落实工作,推进合规管理规划。
(2)实现合规管理部门建设
保证公司内部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将合规管理职责融入部门,落实岗位职责,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合法合规,实现合规管理部门基础建设。
(3)搭建公司合规管理架构
“十四五”期间搭建公司内部合规管理要素间关系的组织架构,开展合规管理活动。分配合规资源、合规职权、合规责任,保证合规信息在公司内部流转顺畅,增强各部门合规管理的协作与配合。
(4)注重落实管理链末端的合规建设
立足公司现有组织机构资源,将合规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纳入法律合规部,建立复合交叉式的组织架构层层推进合规管理建设,落实到公司管理链的末端即项目部。降低成本消耗,加强合规综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互动,保障合规管理的动态运行。
(5)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基础的法律合规工作,重视总结验收,加强反思与提升。前置程序规范、高效、科学的基础上,将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推广应用促进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