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新型工业化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工业化意义

第1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重要意义。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是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二)发展方向和重点。我市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的方向和重点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化发展特色精细化工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

(三)总体要求。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市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政策,营造发展氛围,形成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的特色和区域整体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积极发展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消耗和低污染为重点的新型重化工业,增强新型重化工业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错位发展相结合、合理布局与集聚发展相结合、内外并举与整合发展相结合、创新带动与改造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

(一)发展目标。

到年,新型重化工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若干个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型重化工业整体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其中,装备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先进;特色精细化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资源消耗、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企业普遍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提高。

(二)重点领域。

1、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大型空分、深冷成套设备,大型清洁高效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工业汽轮机,大型余热锅炉,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

2、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中高档客车、特种车辆、改装汽车等商用车和乘用车,新型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民用飞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特种船舶、游艇和赛艇及船用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供电、信号和控制系统,大端面岩石掘进机、高性能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工程机械设备。

3、优化发展特色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精细油品、石油裂解下游有机原料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高效、安全农用化工产品,氟硅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基础化工和橡胶加工产业:重要化工原料,全系列多规格子午线轮胎等。

4、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结构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大跨度空间、重型、高层新型金属结构材料等。新能源产业:新型绿色电池,大功率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环保型太阳能玻璃等。海洋产业:临港工业配套设备、海洋信息技术与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等。

(三)区域布局。以发展规划、产业导向和政策支持为引导,通过实施绿色生态、集聚发展、自主创新和大公司大项目带动等战略,逐步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骨干、各类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新型重化工业总体布局。根据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有选择地发展区域新型重化工业。要在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形成集聚发展。其中,新型重化工业中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放在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市、市、县、市等地的工业园区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道路,积极发展符合生态工业要求的新型重化工业相关配套产品。

四、自主创新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重化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或国际合作以及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重化企业研发机构以及产学研创新载体的建设,鼓励搭建新型重化行业(区域)共性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推进重化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

五、产业配套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和鼓励重化企业优势互补、联合重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中小企业按产业逐步集中,形成专业配套体系。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鼓励大型装备企业组建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和系统成套公司,带动一大批单机、基础件、控制系统等配套企业发展。

六、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环境资源禀赋和全市新型重化工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的发展规划。严禁建设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积极开展“三废”综合利用。

七、保障措施和扶持政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经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委。

(二)抓好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抓紧编制新型重化工业发展规划,制订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支持发展的新型重化工业项目,禁止污染大、能耗高的重化工业项目,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规划引导新型重化工业有序向江东、临江等工业园区集中,城区符合要求的工业企业逐渐搬迁入园,新增项目原则上全部入园。确保新型重化工业与全市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

(三)加大新型重化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抓好战略高技术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企业家人才3支队伍建设。鼓励重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中级技术工人合作培养体系。

(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业园区要加快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创造良好环境。

第2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煤化工;新型工业化;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市场转移;煤电热化工一体化多联产

中图分类号:F41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40-03

一、建设能源储备基地,为将来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新疆煤炭丰富,煤质好,开采成本低,预测储量达1.82万亿吨~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四成。其煤炭主要分布在吐哈(吐鲁番-哈密)盆地、准东(准葛尔盆地)东部及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及库车-拜城一带。新疆地处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新疆本地整体产业消化能力及居民消费能力的限制,再加上地处偏远地区,受运输瓶颈的影响,新疆的煤炭产量很低,煤炭价格在全国最低。同时,我国东部产煤地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大部分地区资源接近枯竭。很多内地大型企业,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视新疆为他们的煤炭战略储备基地。近几年,很多内地大型企业来新疆以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了大量的煤炭储备资源。他们的这些做法,值得天富借鉴。石河子及其周边地区在全疆处于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少的地区,作为新疆地区的主要以煤炭为资源的能源企业,天富一定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尽可能地拿出一部分资金,圈占一定数量的煤炭资源储备(至少在100亿吨以上),为公司将来的发展提供保证。

资金的获取形式,天富可以利用商业银行贷款、引进和利用外资以及盘活存量资产、探索银团按揭贷款、企业资本金积累等多渠道、多形式的电力发展投融资机制。要凭借天富的良好信誉,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优势,开展银企合作,如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兵团支行、工商银行等进行合作,极大地构建天富的融资平台。要坚持内部重组与外部并购并举,以上市公司为窗口,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加大资本运营力度,优化天富资本结构,壮大天富规模和实力。

二、天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模式

(一)公司现状

企业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有很多种,根据新疆“十二五”煤炭战略发展目标,我认为天富将来应该走合力型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合力型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企业所选择的每一产业,最后都能够在企业的产业结构中形成合力,这种合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天富电力(集团)是一家以发供电、供热为主导产业,经营领域多元化的现代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已在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民用天然气供应、房地产、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煤炭开发与销售等领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电总装机容量562MW,年发供电能力26亿kwh,拥有供电区域7 681平方千米,供热面积874万平方米,煤炭生产能力215万吨,是兵团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管理水平最高的电力企业。截至2007年,天富总股本32 785万股,资产总额66亿元。

(二)天富发展遇到的问题

天富发展伴随着石河子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而发展,但是近几年,石河子的经济发展形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石河子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网,由于各种关系的原因,在石河子地区产生的多余的电量无法进入到新疆北疆电网进行竞价销售,再加上这几年国家鼓励一些大型企业发展自己的自备电厂(如新疆天业集团自备电厂的兴建),都使原本就不在规模的新疆天富电力(集团)构建的电网和热网在急剧萎缩,从而使天富的发展后劲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如果石河子地区电网解决不了上外网(北疆电网)的状况,石河子地区再没有巨大的用电及用热工业大户产生,天富的主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三)天富现有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

目前天富的主业及主要运作模式如下:

天富生产的煤炭直接进入本地市场,产业链短,天富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而且这些煤炭中相当的一部分进入当地居民中,用于日常生活,煤炭的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污染环境。

以煤炭为主业的现有天富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是,煤炭经过生产运到天富所属电厂进行发电、供热,这种情况下,经营模式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及城市发展的限制,天富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石河子本地区。

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煤电热化工一体化多联产将是天富电力(集团)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见图1:

三、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构造煤电化工产业化一体化多联产产业发展构想

拉动天富将来发展的动力需要靠对天富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才是天富将来做大做强的主要推动力。

(一)以煤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的煤电化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天富可凭借现有的煤电电厂为基础,将煤炭气体合成化工的基础原料――甲醇,然后再以甲醇为原料合成民用燃料二甲醚。这样,可以使煤炭的附加值一下子增加了10到20倍左右。在此模式下,多联产过程中生成的高品位热量可以用来发电及合成相关的化工产品,低品位的热能可以用来提供工业与民用供热,使能源的利用率更加合理科学,能源利用效率更高,企业收益也更大。生产的相关化工产品运到我国的东部及其沿海地区,不但使天富的产业链增长,极大放大了天富的收入,而且使环境污染大大降低,也改变了天富以石河子本地为主的内向型经济的形象。这种产业模式的产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富的经营发展空间,增强天富的发展后劲。

由于天富拥有自有的煤炭能源基地,因此在原料上不会受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浮动的影响,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稳定。见图2: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天富拥有自己的煤炭资源,所以,天富生产出来的甲醇价格是稳定的,而通过甲醇化合生成的二甲醚价格也是稳定的。世界大多数国家大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和二甲醚,而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受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从而造成甲醇和二甲醚的市场价格波动(图2中的虚线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甲醇和二甲醚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它们之间的价格变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一致的,(见图2中的虚线部分)。然而,不管国际上甲醇及二甲醚的价格如何变化,天富由于采用了甲醇、二甲醚的煤电热化工一体化的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将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当市场上甲醇价格高而二甲醚格低时,天富就卖甲醇,当二甲醚价格高而甲醇价格低时,天富就卖二甲醚,卖哪个产品取决于某个产品的市场价与它的出厂价所组成的四方形面积的大小,哪个面积大,就卖哪个产品。

产品的市场容量分析,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目前液化石油气的供应缺口每年达20万吨左右,而且价格波动很大。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目前已被我国认可,天富也与中国石油有关部门签订了由对方每年承运、承销10万吨二甲醚的协议,价格也高于天富的预期。因此,甲醇、二甲醚煤化工产业化多联产可以作为天富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模式进行操作。

(二)以煤气化合成人造天然气的煤电热化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安全、环保的清洁能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与民用上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使用天然气。

天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可以依托自己的煤炭资源,除了发电以外,还可以将大量的煤炭资源通过气化合成天然气(即甲烷)。此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外,还消耗大量的电和热,带动天富主业产业的发展。以煤为原料合成的天然气,是一种比天然气还要洁净的真正的绿色能源。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发展此项目不仅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克服困扰煤炭运输的瓶颈,充分利用我国已建成的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工程,保证西气东输工程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为天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可行性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仅使煤制合成天然气产品有巨大的国际市场空间,而且使煤制合成天然气在我国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天然气资源紧缺,天然气价格高于美国和国际市场,而煤炭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具有采用以煤为原料合成天然气的市场条件。此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由于油价的上涨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主要工艺流程简介:

(三)煤制天然气的优势

能源利用率高优势明显。目前,国内将煤炭转化为能源产品的方式有发电、煤制油、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能量效率由低到高为:煤制油(34.8%)、煤制二甲醚(37.9%)、煤制甲醇(41.8%)、发电(45%)、煤制天然气(50%~52%)。煤制天然气的能量效率最高,是最有效的煤炭利用方式,也是煤制能源产品的最优方式。

从单位热值水耗来看,煤制天然气是最为节水的能源产品,这对于富煤缺水的西部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意义重大。

由于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装置副产大量的高压蒸汽,这些蒸汽用于驱动空分透平,减少了锅炉和燃料煤的使用量。在甲烷化装置部分,几乎84%的废热以高压蒸汽的形式得到回收,而仅有0.5%的废热要用冷却水冷却,整个系统热量回收效率非常高。同时大量富余的低压蒸汽可以用于发电。

煤制天然气可以大大降低锅炉和发电产生的CO2排放量。例如,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天然气16亿立方米,利用富余的低压蒸汽发电,年发电4.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CO2排放45.12万吨;该项目甲烷化副产9.8MPa蒸汽542吨/时,年减排CO2达138万吨。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结合,符合天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构想。

煤制天然气在煤价为300元/吨时,生产成本为1.5元/立方米,达到10%内部收益率。如果以天富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自有煤矿为原料生产天然气,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0.8元/立方米以内,企业内部收益率将超过20%,价格远低于目前国内民用天然气价格,如与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相比,则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天然气价格逐步上涨的趋势是确定的,因此,煤制天然气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景是光明的。

市场营销保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西气东输二线将煤制天然气运送到东部沿海地区。据了解,如果新疆的天然气资源在满足西气东输二线以后,只要每年还有超过有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富余量,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则有可能再建西气东输三线,将新疆的天然气运送到东南沿海等地区。中石油等领导在非正场合说过:必要时可以包销新疆境内的煤制天然气资源。

技术成熟性:煤制天然气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市场运作,后因世界上天然气价格低而使该项目处于亏损状态;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天然气价格上涨,该项目到现在一直处于赢利状态。据了解,我国大连化物所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已成功地通过了中试,工业化示范装置在近期内即将完成,因此在技术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在世界经济形势从方方面面对新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新疆天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大力发展新疆煤电煤化工的大环境下,适时选择了自己的产业发展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疆天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煤化工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参考文献:

[1] 闫文陆.新疆将成中国煤化工产业热点地区[D].2008.

[2] 煤炭巨头抢滩新疆煤化工产业[D]. 中国石化网,2008-08-05.

[3] 王大霖.新疆煤化工产业进入战略规划实施阶段[EB/OL].新华网新疆频道,2008-12-18.

[4] 陆雁.新疆煤化工工业面临机遇还是挑战[N].新疆日报 ,2008-12-22 .

[5] 2009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形势概述[EB/OL].国联资源网,2008-12-30.

[6] 新疆经济蓝皮书建言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的发展[N].新疆日报,2009-01-06.

[7] 煤制天然气将成我国城市燃气重要补充[EB/OL].中国煤化网,2009-01-07.

第3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任丘市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改革开放以来,任丘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次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县级市的转变。任丘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期,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是任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任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96.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一直稳居全省前十强。

2.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任丘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以中国石油华北石油公司、石化公司、华油荣盛机械等国有大型企业,同时发展了铝型材、节能炉具等多种产业为特色的大工业体系发展格局。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

继开发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后,2011年底雁翎工业区也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开发区,雁南工业区的建设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园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成为推动任丘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1.8万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正在辐射周边县市。

5.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全市建设中和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45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5个,省重点项目25个;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铝型材、摩托车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石油钻采及石化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一油独大”的局面,实现了大石化、铝型材、摩托车、石化装备制造、铁路机车及电器备件等五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任丘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任丘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转型压力还很大,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粗放型的小微企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

任丘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虽然为我国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现在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怎样发展其他几大支柱产业才能更好的实现由石油城向石化产业和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变。

2.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任丘农业生产比较零散,多以小范围分散种植为主,很少形成规模,一些地方农民为了取得较高的收入放弃耕种转而务工经商,因此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由于农业生产大都以单户分散经营为主,就使农业技术推广成为难题,农业发展滞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3.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存在

任丘属于农村包围的城市,目前,由于乡镇企业较多,大部分乡镇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在农村,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每月的养老补助也是很有限的,更别说其他的一些保险了,几乎是没有的,而对于城镇居民在这方面就比较完善。还有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条件上,住房公积金的发放上城镇居民就可以享有,而农村居民却不可。对于复员军人的安置费城镇和农村的也是大不一样。还有就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一些农村地区至今还没有水改,没有通公路,更不用说建公园,图书馆,一些农村的文化生活是十分贫乏。

4.城市化建设推进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

任丘的城镇化建设也存在问题,城镇化建设由政府规划和主导,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短期内集中资金,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但如果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就会使城镇化缺少了生机和活力。没有产业、没有人的城镇建设是有问题的,而依靠市场机制来主导城镇化建设,使资金投入优势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更合理的配置。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我市可以启动建设任丘石化基地,重点建设热电厂项目,对五大特色主导产业进行整合,加强排污设备运作。对于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注意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周边配备相应的社区,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另外一种尝试。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搞活一批新的旅游项目

白洋淀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白洋淀资源。通过新建水上游乐景点、温泉度假村、新民居改造及高效有机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搞活白洋淀的旅游经济,启动“引水进城”工程,营造北国水乡风情;同时规划新的旅游景点,例如莫州大庙,红色旅游等项目,促进任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以打造文明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城镇新形象

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城镇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文明。可以通过举办夜校,开展对市民文化素质的教育满足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广场,建立健全精细化、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市区环境卫生,交通和市场的综合治理活动,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和地下管网改造,城乡并重。任丘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第4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八八战略”,切实推进“六大联动”,坚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活力

、实力和竞争力,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

机械、家电等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石化、钢铁、能源、修造船、造纸为代表的临港型大工业以及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

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

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和名牌拳头产品。但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十分突出。表现在产品层次

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产业链和供应链不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度较低,资源综合利

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随着土地、电力

、水、资金等要素制约不断加剧,这种高速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国家宏观调控的机遇,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推进工业结构的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结合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

综合利用效益;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克服和避免市场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弊端,推进工业结构

调整升级。

(二)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相结合原则。既要立足现实,通过存量调整,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先进”程度,又要放眼未来,加

大增量调整力度,以增量带动存量,以增量激活存量,以增量提升存量,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临港型大工业,改造提升

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强化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体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集聚原则。必须以块状经济为重要依托,抓住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完善专业化分工的关键点,引导块状经济

向园区产业集群提升,延伸产业、产品链,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中心和重要的

产业基地。

(四)外向带动原则。抓住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外引内联,主动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积极吸纳全

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东北、中西部等地区丰富的能源、土地、劳动力、矿藏等资源

,弥补我市资源紧缺的短腿。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展出口加工贸易,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就业、资源

、环境保护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优化工业布局结构。按照接轨大*、融入长三角、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实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构筑沿

海、沿湾、沿路三大产业带,以及北仑、*、象山港、余慈、中心城区、鄞奉等六大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工业园区)和1个城市工业区块,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系统整合提升现有工业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统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配套完

善的工业布局体系。到20*年,力争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

(二)优化产业结构。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产业和港口优势,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大

工程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型大工业及后续产业;积极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到20*年建成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

验室、10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级研发机构),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优先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业等高成长性产业,主动退出没有竞争优势和失去竞争能力的产业。到

20*年,基本形成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五大临港型大工业,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纺织

服装、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模具、文具等十大重点优势制造业,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亿元,成为华

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优化产品结构。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对推动结构升级具有重大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

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特色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实行政府

推动与企业争创相结合,营造优越的名牌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牌意识,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状名牌企业群体和名牌产品集群,

努力打响“*制造”的品牌。到20*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创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00只(其中

中国名牌40只、省名牌150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额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年专利授权量6000件。

(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要求,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争取上市

、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到20*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十百千万”企业梯队,即销售超100亿元

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亿元企业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0家。同时,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小企业对大企

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水平。

四、政策措施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政策导向

1.深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的原则,深化三沿三带、六大产业集聚区

、13个产业园区、1个城市工业区块的产业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和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优化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按照新

建企业必须进园区,鼓励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园区的要求,促进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合理分工和竞争力的提高。

2.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编制和鼓励、限制、禁止和综合平衡类的产业、产品和

技术目录。进一步明确临港型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淘汰和取缔那些工艺和技术落后、资源浪费

、污染严重、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产业、产品和企业,对于企业新建或扩建限制和综合平衡类产品项目,须经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

部门审核批准。近期对日耗水量1000吨以上、电能增容1000KVA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达不到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予以严

格控制。同时,根据科技、市场、资源、产业发展阶段的实际和国家有关法规等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准入政策,不定期实施。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1.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设立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土地专项指标。每年在土地计划指标中统筹安排一定比例作为先进制造业基

地建设土地专项指标,重点安排对工业结构调整、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有着重大影响的工业性投资项目和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的用地

需要。从严控制开发区(园区)以外的项目用地,对适用于多层厂房的生产行业,必须推行多层标准厂房。调整工业用地绿化率,适

当压缩开发区(园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调整工厂企业内部的绿化控制指标。积极探索与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单位土地产出挂钩的土

地价格机制,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水平。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依法收回、缴纳闲置费、调剂、转让、租赁等办法,提

高闲置和存量土地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对集约利用土地情况较好的地区优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

报等手续。

2.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先保证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的供水,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供水。继续推

动对传统工业的节水改造,加快实施分质供水,加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耗

水量。建立科学的工业用水定额体系、节水型经济评价体系,严格考核。建立和完善节约用水奖惩制度,对开发节水新技术和推广节

水新工艺的给予奖励。

3.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和节能工作。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有序用电管理,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在电力供应上重点向低

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倾斜,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实行严格的错峰、避峰和限电措施,对存在严重安全事故隐患

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坚决予以停止供电。着力推进用能大户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大对节能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

鼓励、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他先进节能成果。依法加大节能监督力度,实施主要工业产品电耗定额考核管理。

4.着力保障资金需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实行“区别对待,扶优限劣”,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重点保

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信

用评级制度,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衔接,建立健全政府、企业、金融

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制度,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工业结构优化。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示范和政策引导,加快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高经济体系的生态质态

,实现经济发展从线性增长向循环增长转变。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推行清洁生产政策法规及实施规划和方案,逐步形

成市场引导、企业自觉实行和政府积极推广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进一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

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促进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全面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加强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模具、文具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为重点,加快建立

行业创新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突破产业信息化改造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产品工艺水平和市场的响应速度。

2.推进企业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制造、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着力抓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对

传统产品的嵌入式改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积极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降低企业营销

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3.建设适合我市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客户服务,提高产品设计与竞争能力,提高块状

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改善区内服务环境,提高区内企业竞争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四)加强技术创新,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内在动力

1.着力推进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兵科院和浙江大

学等的全面科技合作,鼓励高层次人才来我市挂职和创业,共建研发机构,积极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落户我市;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

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提高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和市场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在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水平,增强为*

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2.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现有“孵化器”的作用,完善孵化设施、强化孵化

功能,使其成为科技人员科技创业的重要基地。

3.增强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加快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园区作为创新

创业集聚基地的作用,鼓励县(市)、区的重点企业在市科技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对研发中心引进的高级急需人才在住房安置等方面

给予适当照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年全市制造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

4.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技术贸易、技术培训、科技评估

、信息服务、专利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中介服务工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

(五)加快体制创新,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1.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管理企业转向服务企业,从扶持企业转向扶持行业,加强产业规划和行业

政策研究,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市场监管,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完善社

会诚信体系。

2.加快企业体制创新。引导企业股权合理流动,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国有经济的战

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鼓励、支持有

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大力发展多元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规范产权交易行为,降低产权交易成本,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4.积极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坚持以培育和扶持为主,加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推进行业协

会建设,提高行业协会公信度。逐步把政府部门中一些可以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尽快转给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

强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的体制和制度。大力扶持投资咨询、技术服务、资产评估、

产权交易、质量认证、检测检验、信用担保、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5.建立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和工作机制。按照“早预警、早应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工作预案,加快建立健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网络、预警体系、反馈系统、评议机制,以及相配套的信息库、数据库和专家库

,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分析、评议与对经济影响程度的研究和控制,整体增强我市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快

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1.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加快培育企业经营者市场,建立企业经营者人才库,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努力引进一

批外来经营者。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营造氛围、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开发人才。在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用好现有科技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降低企业

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成本,鼓励企业引进和聘请外来高科技人才,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3.积极培养一批高级产业技术工人。紧密结合我市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广大企业培育和

输送适合其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

(七)整合财政扶持资金,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重要的政策手段

1.强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将工业技改贴息资金、园区扶持资金、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资金和创新资金整合为工业结构调整专项

资金,在使用方向上逐步从扶持所有行业向扶持重点优势行业转变,从单纯扶持大企业向扶持大中小企业并举转变,从注重项目投资

规模向更加注重项目的技术档次和设备先进程度转变,重点用于结构调整项目贴息,中小企业扶持,信息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创新、节能和清洁生产、国内招商引资、结构调整软课题研究等补助,以及必要的考核奖励,使之成为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2.建立政府财政性投入资金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行政部门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评审和社会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扶

持资金的综合功效。

(八)建立指标体系,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

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本着速度与结构、效益、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工

第5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改革开放及实行20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同期我国其他行业收入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言,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在3.1:1之上,再加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住房补贴以及减去农民用于生产的投资,那么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就达到5~6:1。更为严峻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1。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这个比例是2.36:1。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差距超过1.5:1,就会出现城乡关系不协调、社会不稳定。而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2005年末农村还有2365万贫困人口,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2005年末农村还有4067万低收入人口。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全面小康水平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直接导致农民生产性收入下降

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我国实践看,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的确很明显,但自从1997年以来,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的影响下,我国农产品价格几年来基本上呈下跌态势。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国内价格甚至高于国际价格,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下,政府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已经不可能,更谈不上通过提价来增收。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幅下降甚至绝对水平也下降。

(二)农产品成本高

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收益,但是,我国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目前,农民纯收入中用于生产性支出的部分一般要占到30%~40%,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已属于农业高成本的国家。

(三)农产品加工收益低

据有关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元,我国为0.83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0~3.7:1以上,我国只有0.43:1。

(四)农村工业增速减慢使农民非农收入减少

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使农民非生产性收入减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工业面临“二次创业”,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从而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相对减弱。同时,农村工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也进行着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出现了资本增长密集型的趋势,这就直接降低了农村工业的就业弹性。

三、以新型工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从英国开始,到欧洲、美国、日本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道路。二战以后兴起的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从二战后的几个国家看,这个时间一般是20-30年。台湾是1974年就开始反哺农业和农村了。我们从195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54年了,改革开放27年了,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了确保农业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就必须从体制上对农业实行有利于“平等”发展的倾斜性保护政策,以新型工业化拉动农业发展,以新型工业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一)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

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可以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经从主要依靠活劳动的投入,转向依靠资金、技术投入,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同时也加大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消耗总量,使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且,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资料工业依赖型的增大,也使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操作越发便利。从我国几次上调农产品价格的社会效应来看,农民最终获利不大,因为农产品价格上升,在市场价格互动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农民增加的收入与上涨的成本两者相减,所剩无几。

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提高其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生产资料的供给量,平抑其市场价格,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而且还能增大农产品的价格潜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律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上是以工业的信息、技术、资金带动农业的发展,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

目前,我国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农民组织化和农业行业组织化程度都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有资金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业企业作为龙头。因此,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一是“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集体经济组织要增强实力,搞好服务,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一起发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以资金、技术、人才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要素市场,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太短,仅靠农产品生产环节创造利润,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还只有20%-30%。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推进农村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充其就业容量

第6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在“第一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在接受《计算机世界》独家专访时,也详细地解读了推动战略性新兴领域发展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整理。

一、贯彻落实有关规划

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电子信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实施工作,组织实施好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应用(太阳能光伏)、信息惠民(数字家庭)、物联网和云计算等行业领域重大工程。继续落实《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

研究提出加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推进计划和政策措施,同时研究制定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LED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三、继续做好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加快“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协调,督导技术改造中央资金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平板显示创新发展专项组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会同工信部相关司局,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和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加强配套产业链建设。组织实施信息技术产用合作专项,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采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

四、多途径开拓内需市场,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在实施平板电视、台式计算机、LED灯节能补贴政策基础上扩大补贴产品品种,争取将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推进实施太阳能光伏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政策,研究离网光伏系统的应用方案。研究推进家电下乡延续政策。加快推动4号文细则出台,落实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国内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机遇,大力挖掘电子信息产品的行业应用市场,不断满足城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五、加强重点领域配套产业链建设

加强TD-LTE产业链建设。针对当前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是重点加强对TD-LTE多模多频终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国产TD-LTE芯片在移动智能终端中的应用。二是支持TD-LTE多模多频测试平台建设,提高行业支撑机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三是加强TD-LTE专利策略的研究,防御和应对TD-LTE阶段专利纠纷问题。

引导和支持彩电整机企业与芯片企业加强合作。支持整机企业联合芯片厂商共同开发智能电视核心芯片,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整机企业向背光、模组、面板等上游领域延伸,着力推动彩电业完善从芯片、器件、软件、整机、系统到应用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六、大力推动自主标准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推进国产设备和系统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是引导芯片企业、金融机具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应用单位加强合作。二是积极推进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国产信息设备和系统在银行的应用。

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一是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发展。二是促进北斗在重要行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广。三是加强北斗民用应用的产业链建设。

推进AVS+标准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继续推动产业部门与应用部门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开展有线电视一体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制造业与广电运营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支持AVS+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AVS+相关产品的测试验证系统的研发,推动尽快完善AVS+产业链。

推动自主技术和产品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强产用互动,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加快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多渠道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继续推进离散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流程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七、组织实施整机价值链提升、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和重点应用电子产品三大重点工程

根据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提出三大重点工程,明确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需要政府着力推动的重大事项,以强化国家意志,突出体现政府的引导力和推动力。

1、整机价值链提升工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整机产品价值链,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视听等整机行业。

第7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法 无量纲化 实证分析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已有将近十年时间,而且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对于新型工业化现阶段的发展水平,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来测度。而经济效益指数作为衡量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备指数之一,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中心环节。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过分强调经济速度和经济总量,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为了全面统计测度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必要对全国各地区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核算,了解各省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经济效益指数综述

经济效益指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的有效成果与投入的劳动对比程度。对于该指数的测度,本文参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国家统计局等部门1997年联合制发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规定,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劳动效率、产销衔接状况六个方面选定七项指标,包括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共同组成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对资本是否增值以及增值程度的测度,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变动情况。本文考核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角度在于资本的积累情况,用公式表示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 / 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由于统计的所有者权益采用的是当年价格,价格的变动会对该指标值的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消除价格因素,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作为衡量生产原材料以及中间投入品等价格平均水平的价格指数,是对给定一组商品成本的度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之一。因此,本文采用生产者价格指数来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即对各省份的所有者权益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再做进一步的计算。与该指标处理方法一样的还包括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指标值的获得采用全年的工业增加值/全年平均从业人员数。由于分母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使得直接相除不能消除影响,故需要消除通货膨胀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总资产贡献率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评价和考核企业的整体情况,是测度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营业绩水平的核心指标。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考察的是资产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率问题,因此总的贡献额包括利润总额、税务总额和总的利息支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 / 累计月数×100%

本文对各地区企业全年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上述公式可化简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值的计算不需要同前面两个指标一样要消除通货膨胀,因为它的分子分母中的指标都含有价格因素,且都属于同时期,指标体系中其他几个指标的处理方法与它一样,都不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全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不包括)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它们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如前文所述,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七个指标,使用SPSS软件提取公因子,由于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很小,导致KMO值偏小,不能通过检验,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法等提取公因子来计算。最终采用主观评定权数的方法,使用无量纲处理方法中的指数化变换方法。其中,评价标准值直接选用统计局规定的数值(总资产贡献率为10.7,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0,资产负债率为60,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52,成本费用利润率3.71,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产品销售率96),而与此相对应的权数分别为20、16、12、15、14、10和13。为了从动态的角度多向考察各地区经济效益的变化,本文采用该指标体系分别计算出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三年的经济效益水平,整理结果见表1。

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全国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183.42%上升到2009年的203.61%,说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总体来说不错,工业化企业的效益稳步提升,不断提高。但是通过观察各省市的变动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有些参差不齐,大多数省份的经济效益指数逐年增大,但还有个别省份存在减小的情况,比如山西、黑龙江、河南等。内蒙古(2006年232.97%到2009年达到329.36%)、天津(2006年252.54%,2009年276.83%)、吉林、山东、海南等一些省市,整体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全国的排名相对比较靠前,说明这些地区近几年的工业企业发展进度很好,经济稳步前进。而部分省份,比如广东(2006年167.55%,2009年仍然才181.19%)、浙江(2006年的数值为149.21%,2009年的数值为156.61%)、山西等地方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偏低,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展示出地方优势。

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全国各省市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作了实证分析,尽管平均经济效益指数(全国值)逐年增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在今后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引起高度关注。广东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来讲属于强省,GDP在全国名列前茅,新型工业化进程一直以来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并不能说明其各方面都处于较好的水平;浙江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同广东一样,它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之一,工业基础较好,但是同样指数值很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出地方特色,使各地区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它们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不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 工业成本较大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珠三角、长三角等较发达地区的工业成本利润率偏低,工业成本较高。机器设备陈旧,维修成本较高,原材料价格也一直在上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长期以来的积累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极为困难。较发达地区企业的员工大多数是较低教育水平地区的外地工人,工人的流动性很强。另外,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工业企业主要支出的成本之一。然而,近几年各省市本地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很多工人选择本地就业,因而导致不少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很多企业员工招收不足,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运作,给部分省份的经济带来不小的打击。因此,有必要加快转型的步伐,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全民的素质,进而增强企业职工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二) 全员劳动生产率偏低

我国整体的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很低的水平,如前文所述,由于大多数企业技术比较落后,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人力资源来创利,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人力资本在我国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尽管工业增加值每年都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但是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上升,因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改进机器设备,采用新技术和工艺,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

(三)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少

我国企业的流动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循环较慢,资金的流动性较差。资金在实际中没有发挥到充分的价值,创造的财富有限。银行作为储存资金的重要中介,在资金的周转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需要加大银行改革力度,完善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加强银行监管,改进监管机制,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可以加快资产的增值,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美洲,韩兆洲.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6)

2.周博.解读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J].北京统计,2003(161)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何有世,徐文芹.因子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1)

作者简介:

第8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摘 要 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和电力改革走向纵深的新形势,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供电企业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五统一”建设,加快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供电企业文化。

关键词 供电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一、供电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

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文化强企战略所做出的重大部署。实现企业文化“五统一”目标,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在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推进“五统一”企业文化在地市供电企业和一线班组的有效落地实践,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对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实现企业文化“五统一”在地市级供电企业的深化运用,需要在推动企业文化科学发展与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相统一、企业文化整体运作与多样性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好四个方面重点内容:一是要立足公司科学发展需要,统筹推进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确定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要集约公司系统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各种资源,提高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科学化水平;三是要将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各专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与公司重点发展任务相结合,促进公司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四是要加强整体协调,鼓励文化创新,推广先进经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加强文化传播,以优秀企业文化凝聚合力

一是建设“五统一”企业文化同步传播平台。通过统一设计制作、统一传播内容、统一宣传展示,搭建覆盖全部班组和集中办公区域的同步传播平台,通过动态滚动播放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及时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成果、典型,加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学习宣传。结合办公场所环境整修,在各工区和班组设立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栏,规范形象、规范内容、规范管理,营造统一的企业文化环境。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班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有机结合,制作不同专业不同侧重点的企业文化展牌并在班组内部公开展示。如“大营销”班组和服务窗口突出诚信要求,“大检修”班组和急修抢修部门突出“责任”要求。

二是加强“五统一”企业文化基本内涵培训。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日常学习教育,融入“三集五大”知识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针对“三集五大”机构重组和岗位调整后的不同员工群体,分别组织不同侧重点的“我与‘三集五大’大讨论”、“三集五大”知识问答、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员工积极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

三是构建“五统一”企业文化四级求知阵地。在企业层面,以党员之家建设为依托,建立“自助图书馆”;在车间层面,每月定期联系图书馆,将“流动借阅车”开到各个车间和工区,为广大员工送知识、送文化;在班组层面,建立“企业文化图书角”,由供电企业党委根据当前形势任务与员工思想动态,为员工精心挑选配备相关书籍;在员工层面,资助广大员工建立“个人书箱”,不断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

(二)注重专业导入,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实力

结合“三集五大”建设,坚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

一是完善“五统一”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制度。贯彻执行公司统一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全过程,健全专业管理的操作手册、工作模板和作业指导书,做到用制度管人和管事,靠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效益,将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专业管理落实“两个转变”要求和加快推进“两个一流”的实际行动,发挥企业文化柔性管理的功能,促进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健全“五统一”企业文化约束行为规范。组织员工提炼工作格言、安全警句、廉洁感悟、道德准则,推行同一专业统一的管理模式、班组文明生产标准和党员工作手册,引导员工自觉恪守国家电网员工守则、基本礼仪规范和“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用统一的企业文化全面规范员工行为,使其成为广大员工的道德基础和行动指南,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建设和谐企业。

(三)探索文化管理,以优秀企业文化激发活力

结合“三集五大”建设,坚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评价工程,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有影响的活动、看得见的成果、能考核的指标,支撑内质外形建设,促进企业素质提升。

一是强化“五统一”企业文化组织领导体系。结合“三集五大”机构调整,同步规范党工团组织设置,健全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企业文化组织体系建设,加强企业文化专业协同工作机制建设。

第9篇:新型工业化意义范文

一、全区工业经济现状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新区成立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2.6亿元、销售收入93亿元、增加值21.8亿元、利税总额9.3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5.1%、24.3%、24.6%和41.5%。今年1-5月份,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增幅达36.8%,其中规模工业增幅43.9%。在南京市十三个区县中,我区的工业增幅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三。

2、规模工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02年,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55.8%,2003年比重上升到64.4%,今年至5月末这一比重又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2003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9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3家,当年实现产值或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3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有16家。这33家重点规模企业数占全区的3.38%,当年实现产值49.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2%;净增产值16.4亿元,占全区净增产值的73.4%;实现利税5.2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总额的55.7%。因此,无论是工业总量的增加,还是经济效益的增长,规模企业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初步形成了相对优势产业。通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区工业已经形成了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特种车辆等四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机电制造业,企业总数近60家,已有大吉铁塔制造、伊凯科技、电力变压器厂等6家过亿元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较高,去年该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生物医药业,主要集中在区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超过10家,高新技术产品集聚,发展潜力很大。纺织服装业,这一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容纳劳动力多。经过持续多年的产品结构调整,纺织服装业正向新的产业高度发展跨越,已经出现了象中脉科技、华脉保健品、道吉面料这样的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强势企业。特种车辆业,大多集中在顶山街道和珠江镇,以浦镇车辆厂的城市轻轨及天印公司的专用汽车为龙头,企业数近90家,其中有10多家由铁道部许可为定点生产企业。

4、工业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区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5亿元,入区企业263家,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累计超过18亿元。镇街工业集中区累计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1.6万平方米,累计入区企业168家,去年园区产出占镇街工业的45%。

5、工业贡献份额大幅提高。我区近60%的财政收入来自工业的贡献;各类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提高城市化率,工业是主要推动力;工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了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总量偏少。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在南京市7个郊区县中居第4位,与我区的地位不相称。二是重量级的企业不多。过5亿争10亿的企业还没有;从产业带动上看,对行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优势产品不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全区企业数的1.23%,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仅占全部工业的10%,远低于全市30%的平均水平。四是受资源性因素制约。工业征地难度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完成全年工业投入将产生一定影响;银行资金供应收紧,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面临考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将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我区工业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主要思路和对策措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条主线,加大"五化"力度,坚持三个不减,确保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的增长势头,为全区"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围绕"一条主线"

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加大"五化"力度

1、大力推进企业规模化,以此为支撑带动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规模企业,抓住了这些规模企业,就抓住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大局。要抓紧制定规模工业企业培强做大规划,加大对规模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与预测,加大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和缓解规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规模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挖掘技改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用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比较大的增值空间。到2007年,全区力争培育出1个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4个过10亿元的企业,50个过亿元的企业,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80%,带动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2、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以此带动工业特色产业的形成。根据产业集聚、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布局现状,以实施沿江开发为契机,着手进行全区工业布局、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工作,通过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优势。重点抓好生物医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几大产业的布局战略调整和优化,建立有利于对我区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链网络。针对生物医药和机电制造行业企业集聚的优势,引导做好产业链延伸组合工作,在区内实行产业的社会化分工,做长做粗产品链;同时,使相关行业内的企业既有互相竞争,又有互相协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此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力争通过3-5年努力,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机电制造、高档纺织、专用汽车等三大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50亿元。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此带动新兴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区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使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有一个较大发展,成为带动我区经济高起点发展的新亮点。一是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0%,与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用3-5年时间,使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研发等重点产业,特别是要紧紧依托科学城优势、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生态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软件产业,力争成为国内知名的重要软件产业基地。二是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支柱产业中的比重。要以支柱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大项目,以及知名研发机构,切实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机电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走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努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发挥我区高校院所众多的优势,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的开发,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培育,使我区科技成果转化有一个大的突破。

4、大力推进工业集约化,以此带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集聚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土地资源整合、调配和管理,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推广企业合建、共建模式;在符合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区开发区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至少达20万美元或160万元,市级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至少达15万美元或120万元,区开发区进一步凸现生物医药、高档纺织等产业集群优势;市级乡镇重点工业集中区突出主导产业,实行集约开发。今年,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确保超过2亿元,园区总产出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力争达50%以上。同时,在长江三桥附近规划建设三桥经济区,争取纳入全市制造业重点发展布局。目前,初步规划方案已报市政府待批,力争下半年实施产业启动区。二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在当前宏观经济紧运行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能源等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在土地上,不等增量,用活存量。用好已批的,做到能少用的不多用,能统一建多层标准厂房的不分散自建厂房,能向空中发展的,不向地面扩张。清理未用的,合理调剂,力保重点项目用地。盘活闲置的,对全区关闭的企业、撤并的学校、村部以及各园区内的存量土地,加大盘活力度,"腾笼换鸟","变闲为宝"。开发后备的,加大土地开发和复垦力度,以地换地,自求平衡。在电力上,不等宽松,自我调控。坚持科学调配,实行错峰用电,积极引导企业多用夜间电、自发电,确保限电不拉路,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电需要;同时抓紧变电站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行。三是积极探索发展新兴工业业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型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相应提高污染控制标准,严格控制大用地量、大用水量、大用电量、大运输量的企业进入我区,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项目出现,力争在每一次循环中投入最少量的补充,把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料消耗的依赖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开发区和有条件的镇街,要结合实际,转变思路,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楼宇经济、商务经济、总部经济、税源经济等新型业态,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巨大潜力、积蓄发展后劲。

5、大力推进工业外向化,以此为主要途径带动多元化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没有有效投入就没有有效产出。当前,尤其要拓宽思路,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投入,努力构筑工业多元化投入的新局面。突出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走工业内生型发展之路。创新城乡资源对接的思路和办法引进一批,全年力争引进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内联项目不少于100个,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18亿元,主要投入工业领域;鼓励民资、社会法人资本参与区属和镇街企业改制重组催生一批,以实现低成本扩张,引导1-2家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民企推进资本运作,迅速做大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对具有品牌优势、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实行挂牌重点服务,积极引导其向技术型、规模型、外向型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层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走工业外源型发展之路。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把着眼点由侧重上新项目向结合现有企业嫁接改造、技术升级转变,筛选一批重大项目向外推介,鼓励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实行资产重组,促进优化升级;把项目引进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提高门槛、注重质量转变,围绕生物医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产业,做强龙头,拉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把招商对象由广招博引向主攻境外大公司大集团转变,精心组织好赴外招商引资活动,力求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开放型经济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三)坚持"三个不减"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创新思路,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力求加快发展,坚持"三个不减",力保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1、坚持有效益和质量的发展速度不减。积极应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的情况,一着不让,加大对工业生产的协调服务力度。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替代技术和产品,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消耗;指导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积极落实合同,压缩两项资金占用;积极扶持新经济增长点,对列入监控的新增长点,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尽快达产达效。全年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136亿、增加值26.5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