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教学科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科研报告

第1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为掌握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推进“轻负高质”教学研究,2009年11月24—26日,淳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对汾口镇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体调研。调研期间,科学学科教研员听了九年级的课6节、八年级的课4节、七年级的课2节,共12节。听课后,按年级分三次与开课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加了最后的调研情况反馈会议。因种种原因,原定要进行的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检查没有进行,使本次调研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汾口镇中科学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较高,没有明显弱势的教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教学观念较先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水平在县内处于较高层次。具体听课情况见下表:

二、教学中的优点和亮点

1、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处于县内同学科的较高水平。大部分老师的课的设计都能努力争取三维目标的实现,自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对课堂教学常规的认识和落实普遍较好。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学常规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自觉落实课堂教学常规。重视课堂的引入和小结,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注意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效率较高。

3、多媒体的选择使用恰当,与板书结合较好。教师能合理选择、编辑和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避免了多媒体的错用、滥用现象,使多媒体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能注意板书的结合,避免了“放电影”现象。

三、教学中的不足及建议

1、加强学习,完善专业知识。初中科学的“合科”教学对科学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初中科学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专业知识有缺陷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中存在讲不到位甚至讲错的情况。汾口镇中初三科学一直是“分科”进行教学,因此这一问题可能更严重一些。学校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科学教师进一步学习,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

2、以“能”带“新”,消除“短板效应”。汾口镇中科学组有一批教学理念先进、自身素质较高、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落后面。要提高学校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就要想方设法发挥“能人”的带动和指导作用,促进“新手”的更快成长,消除因部分影响整体的“短板效应”。

3、强化教研,凝聚集体智慧。汾口镇中科学教师教学水平在县内初中处于较高层次,但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建立科学的教研活动机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凝聚集体智慧,扬长避短,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以生为本,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但许多活动或不具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难度太大学生无所适从,或看似热闹实则意义不大,或为活动而活动流于形式。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相关活动的设计。

5、重视实验,提升科学素养。实验在科学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忽视实验,变学生实验为演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纸上谈兵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学校加强科学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建设,切实提高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第2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第一、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多种可视化软件的学习,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现行中学地理知识为背景,创设出静态、动态的各种地理情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各种地理情景的创设立求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贯彻和体现地理课堂教学原则。

第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五、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第六、运用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过程

(一)、构建体系、实施方案、随时调控

1、宣传发动所有地理教师都参与课题组,并积极与电教中心相互协作配合。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为调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将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的考核中。

3、我校的硬件设施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建设了校园网络中心。本课题组可以随时优先使用以上各种资源。

4、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5、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组织全体地理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挖掘教学潜力,要求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设计出基于信息技术、适合学生的新课型。经过学习、讨论、观摩等,我们在课上创设情境、提供资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信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6、课题组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注意日常研究中的记录、收集和材料整理,撰写论文。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去兄弟学校学习取经;购买了一些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实录VCD和课改资料,组织学习,启发思维,激发灵感。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对课题组成员较好地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与“实践研究法”相结合。

“实验研究法”: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随机抽样办法,提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重点实验对象。进行重点实验时,对共变量实行有效控制,实验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法”:在自然状态下,围绕实验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通过观察、调查、测试等方法积累相关资料,作为实验结果分析的辅助材料,以提高实验效率。

2、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

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习方式。

(2)因变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读图能力。

(3)干扰变量的控制:

a、实验对象的选取:采用按学生成绩分层取样的方法在高一年级选取学生成绩相同,其他客观条件也相同的班级分别作实验班和对照班。

b、保证授课时数相同,不得随意增加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辅导时间,避免实验结果失真。

c、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师教学水平相当,实验方案一经设定,实验过程中必须坚持实验班按实验方案教学,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

三、研究的初步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我们在该课题的研究上迈出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学习模式

1、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较高业务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学科教师队伍。

2、学生信息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开发、建设了地理教学资源库。

(三)实验效果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生活质量

实验结果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去认识、识记、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生活质量。

年级调查人数感兴趣不感兴趣无所谓

20**级高一25178.49%13.15%8.37%

20**级高一25474.41%15.75%9.84%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情境,优化了教学结构,学生动手操作,勤于实践,自主、创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认知策略和思维过程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表2)。(表中四个班是高一年级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班在传统教室上课,实验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它课堂效果检测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表2:地理《洋流的分布规律》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课堂效果检测比较

班级均分标准差r值显著性水平

高一(4)(5)对比班81.7011.602.370p<0.01

高一(6)(7)实验班89.108.58

(四)理论认识

1、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为提升教学活动的创新品质创造了条件。

(1)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教与学的新平台。

(2)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3)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创造了情境化学习环境。

(2)新型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

(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了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学习能力。

(4)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的存在方式和具体形态。

(五)教师成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校教师们均能随时将实验体会、感想和收获,撰写成教育论文,在课题实验进行期间,课题组教师撰写的论文参加了校、区、市现代信息技术论文征集,且多次担任校、区及全市公开教学观摩课任务。

四、课题成效

1、形成一批研究的物化成果。(1)内容较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库(2)多媒体课件、素材(3)教师论文(4)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2、汇总实验材料,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论文、成果资料;

3、课题组结题报告、验收;资料归档、成果申报。

4、本课题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课题论文、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及其可操作程序、软硬件资源、文本及音视资料。

五、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主导地位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如何能成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

2、课题实验逐步带来的教师负担渐重(如:大量的课前准备,写教案、写脚本、做课件)且考试评价体系没变所产生的矛盾(考试重分数,社会重升学,家长反对搞实验)。

第3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2011年实验教学工作检查小组,于2011年11月15~18日,对六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方法

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一般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抽查学生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完全不会做的占;共抽查教师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不能完成实验的占。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第4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一、制约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市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防流控辍”形势严峻(见下表)。

*

同时,各校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总体而言,城区学校得到的资源较好,而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所得资源有限,这进一步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60.4%,与全省平均水平72%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有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不够大,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度不够大,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一是教师工资偏低。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师的待遇偏低。特别是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后,教师除了财政工资,其余待遇一概没有。教师收入过低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市教师队伍的稳定,骨干教师外流、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编问题,特别是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小学英语、音乐、计算机、地理等学科教师缺编问题最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不开足课程、提早结束体育课程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当前,我市教育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仍在低位运行。以*年初中升高中考试为例:

按文化课六科660分计算,全市396分以上考生只有12213人,占34.06%;300~395分:8792人,占24.52%;200~299分:10070人,占28.09%;199分以下:4779人,占13.33%。按总分的60%作合格分数,全市合格率只有34.06%。全市共有98所学校参加中考,平均分低于300分的学校31所。

二、对策与建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同志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是学习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当前,教育系统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实施“四大工程”,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着力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难题。

一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制度为保障,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把着力点放在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资源上,努力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

二是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认真落实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普及步伐。一手抓普及,到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新建、扩建一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中阶段教育。一手抓优化提高,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并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第5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职 学报 教学科研 作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on Role of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

to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ZENG Xiangqi, ZHOU Qin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Journal also will develop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academic exchange exchange window, but also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demonst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latform.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r academic exchanges, help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an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and to form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ticles for the Journal will b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jour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le; development strategy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学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报承担着展示教学及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展示学校最新科研成果、引领学校科研方向以及促进教学科研发展等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对于促进院校的发展、提升院校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和科研工作上起步较晚,并且起点相对较低,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有限,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与科研的发展上,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1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与学报发展现状

1.1 学报和科研的关系

从学报的属性来探讨学报和科研的关系。我国的高校学报一般都是将展示高校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发展作为办刊宗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对学报的属性也了相关文件,规定了学报的刊名、刊号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等,将教学与科研成果作为学报的办刊宗旨。因此,学报的基本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校性、综合性。从其属性可看出,学报是为科研而生,展示科研的工具,可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学报。但事实上,物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报在依附于科研的同时,也对科研产生了影响。

1.2 教学科研发展现状

高等院校承担着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的职能,以及承担各类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所有的高校都应该加大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力度,深入进行教学科研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远远弱于教学能力的情况,并且,只有少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过国家及省部级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期刊上的数量非常少,产生的影响也很小。高职院校的教学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其教学发展水平。

1.3 学报发展受到制约

学报承担着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学报稿件质量较低、稿源短缺、期刊的特色定位、办刊理念以及栏目设置等都无从谈起的情况,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学报板块起步较晚,并且规模很小,大多数院校的学报没有国家统一的刊号,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据2011年12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统计,由新闻出版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的高职学院学报有240余种,约占高职学院总数的20%,其余院校多为所在省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连续出版的内部刊物,个别高职院校尚未举办学报。我省2012年52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公开发行刊号的学报仅有8所。

对于学报的编辑部门来说,没有根据院校的科研发展来办学报,而是一味地模仿其他院校的编辑模式,被动地出版学报,没有做到主动寻求教学科研成果、创新办刊思路等。这就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报发展受到制约,难以做大做强。

2 学报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影响

2.1 为教学科研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科研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其学术、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而这些特色学科的教师的研究成果一般较多,如果将其合理地组织起来,那么,学报就有了自己稳定的稿源,然后,可通过这些教师向其他知名教师、专家约稿,增加稿件的来源,建设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带动学校的科研水平发展,提高学校的总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2 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成果。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和培养技术型人才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应该加强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这就使得学报特色应运而生,其主动选题编辑策划学报栏目以及对科研成果的展示等功能,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向企业现实的转化,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2.3 有利于建设新学科以及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与企业的联系、结合还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办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理论研究落后与经济发展,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盲目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特色理论体系,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2.4 有利于发现并培养新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板块的开设,为培养院校的科研新秀提供了基础。通过学报刊登的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论文,为青年学者的科学研究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学报的内容在选材时,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学报的编辑部门要及时关注作者所研究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做到对该学科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并帮助他们找准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高学报对教学科研促进作用的方法

3.1 做好学报的工作定位

教育部明确指出:学报要以反映院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因此,在进行学报的编辑工作之前,编辑部门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将编辑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编辑从最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保证学报的正常出版,并且提高学报的质量;科研则是提出专家办刊、鼓励编辑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学报不仅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发表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同时也很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学报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传播者以及评价者。

在传统的学报编辑工作中,学报的编辑并不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而是通过栏目设计、组织稿源、评审稿件以及规范出版等行为,对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组织、引导、传播及评价等,从而促进科研的发展。作为一般的编辑人员,不可能做到对所要编辑的每一个专业课题或是每一个学科,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报,要促进教学科研的繁荣、发展,就必须要掌握每一个科研的基本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培养工作,并聘请各学科的专家进入学报编委会或兼职编辑,创建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编辑队伍,为其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

3.3 从学报服务于科研出发改变期刊组稿方式

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体现院校的学术水平、营造学术氛围、引导院校的科研方向以及促进科研活动的进行等。对于学报出版稿件不足的情况,编辑部门应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原有的等待投稿的方式,编辑人员应该深入到教职工当中,主动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解决论文在撰写、发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利用学报的交流渠道,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向正式的刊物投稿。

3.4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发掘新资源

学报是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编辑部门应加强学报对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重视,在精心培养、热情扶植本校内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联系外部作者投入到学报的出版工作中来,形成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作者队伍。学报可以利用自己学术交流平台的优势,定期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联系,预约他们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而这些稿件往往更能够展现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3.5 服务于企业宣传其成果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报难以做大做强问题,学报应充分认识到学校面向社会、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并将其作为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特长和优势,创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技术专栏,将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并加以重点宣传。通过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3.6 连通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学报应该努力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纽带,加强学校和企业在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本着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将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企业员工和教师的联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较强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共同合作,撰写出更加优秀的教学科研论文,同时可使得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为企业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学报的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有利于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报编辑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科技交流,实现互利双赢的局势。

4 结语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要想提高其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学报的影响力,真正发挥学报的作用,就必须转变现在的办刊理念,加强学报服务于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能只是被动地作为教师交流、传播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必须要主动出击,以促进院校的教学科研发展;要明确定位,打造特色的办刊栏目,努力提升办刊水平,将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学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立项课题(编号2011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颖,祝西莹.高职院校学报促进学院教科研发展的对策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2-93.

第6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

%、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7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电信业解决发展中诸多问题和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电信业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生产经营

作为一个企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就是要坚持“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在保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本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的新理念?是我们重点关心的问题。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结合集团公司建设“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的目标,重新谋划我们的市场战略定位,努力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整个经营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将发展的速度与企业、职工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同时,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问题办事情尤其是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大胆开拓、又量力而行,努力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转型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快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抓好企业决策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实现企务公开、阳光操作,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把员工的意见和要求当作阻力,而是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调动职工的改革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改革中转变观念、经受锻炼,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参与竞争的信心和能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和决策企业的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去推进和提高企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电信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固定电话运营企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市场相对饱和、移动对固定电话的异质替代作用加剧、同质竞争和VOIP、即时通信等新技术带来的双重挑战也使固定电话逐步低值化,企业寻求新的利润空间迫在眉睫。为了为走出困境,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国电信根据面临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自觉地把各项工作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在充分借鉴国际固定电信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中国电信的转型,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远景战略规划,而是具体可行的一项系统工程。概括讲,转型就是抓住技术融合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中国电信在客户、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业务与服务转型、网络与技术转型、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规避恶性竞争,做大产业价值链,有效改变现有业务结构,扩大非话音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促进中国电信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拓宽经营思路,积极实施精确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倡导共创价值理念,把业务与服务转型作为企业整体转型的突破口,努力保持固网传统业务有效益增长,积极探索新兴业务的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着力发展综合信息服务业务。

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积极配合电信公司业务转型

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积极配合分公司业务转型,努力拓展网络分析的市场价值,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从去年起,网络监控中心严格按照分公司领导的经营指导思想,按照高效率、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原则,对网络分析项目进行了多次的完善和优化,强调网络分析为市场服务。目前,我部门每月定期向市场部门提供“网络分析月报”、“网络分析旬报”、“网络分析周报”,以及“VIOP隐性分流”等项目监测报告;不定期提供特定项目的话务专题报告,例如“200话务分析”、“5.1黄金周话务分析”、“号码百事通话务分析”等。通过以上报表,及时通报话务数据,提出话务预警,分析话务变化趋势,为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除了注重网络维度分析外,我们更注重报表的关联性,为此,我部门多次与业务支持中心、大客户服务中心、市场部、公话管理中心等召开专门会议,通过加强联系沟通,强调了话务报表与业务收入的内在关联性、话务报表与业务推广优惠政策的内在关联性,使报表更能确切反映市场策略及营销效果,为市场部门提供具说服力的综合分析报告。

今年上半年,各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尤其对于大客户的争夺,竞争程度更趋激烈。监控中心从2006年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多方位对前台市场各部门的技术支撑工作。年初以来,在中心主任的带领下,网络监控中心技术人员分别对“监控中心结对帮扶分局”进行了多次走访,并形成了定期的工作制度,详细了解分局当前在业务营销、客户挽留、新业务拓展等方面遇到的热点问题,并结合监控中心的数据资源与技术优势,提供了多方面的技术协助;此外,为了配合转型业务“号码百事通”的业务开发和不断拓展的业务量,监控中心多次协调各维护部门进行网络和话务的调整,保障了业务的健康发展。

利用优势技术、注重客户需求,遇到新问题,及时调整思路,采取灵活措施,及时分析其它电信竞争对手的动态,是我中心一贯遵循的工作方式。通过对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我中心真正做到面对市场,适应变化,提高后台服务支撑质量和提高中心运作效益的效果。这正是网络监控中心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职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在生产经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创造平等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和实现职工自身价值的内部氛围。

要不断研究并创新活动载体,特别要把这些活动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广大职工在日常生产或工作中不断得到规范化培训,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在经常性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有效益的发展,落实到电信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中,就是既要看收入是否增长,又要看收入效益水平是否合理,更要看到收入增幅背后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长期健康发展,大力倡导转变观念,求真务实,正确处理规模、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以更为理性、科学的态度加强财务管理、投资管理,推动企业由规模型发展向规模效益型发展的关键性转变,有效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8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基本实现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通过上述系列措施。使课堂教学发生实质的变化,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校超凡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在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近年来。不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前提下,通过调整教学关系,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之路。不时探索中,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战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的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让课堂真正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继续、和谐发展。

引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一、构建模式。

精心构建教学模式,为实现课堂结构的革新。打造课堂流程,协助教师明确改革的目标追求、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在常态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入格”并引领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基本理念和模式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提升—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这一过程中,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可以书面表达,1明确目标1-2分钟。也可以口述。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必需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2自主学习学生个人的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以备交流。

首先开展小组合作,3合作探究每个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索之后。通过交流,组内成员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找到差异,共同进步,形成组内共识。

解决有关资料题目或教师精选的模仿性训练题和拔高题,4训练提升运用自学和合作中学会的知识做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多采用“无分数评价”方法,5均分评价测评分为课时测评、单元测评和综合测评。课时测评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时达标题后,各小组交换批改,然后公示各小组平均对题或错题个数。

解决错误知识,6反馈巩固对达标检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合作研究。让未射中的靶子再射一次。最后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对未能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落实弥补措施,力争“堂堂清”并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给本组成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全员过关。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和均分评价。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和合作意识的形成,也促进了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制定教学惯例

二借鉴先进经验。

1备课

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师应认真备课,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进行集体备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写好教案,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符合高效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2教学环节明晰。

3导入体现铺垫性(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趣味性(情感互动)实效性等。

有探究价值。4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讲求实效性。5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等)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

6注重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要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7如何进行反馈矫正。

实现“堂堂清”8要准备当堂训练题。

2上课

实现目标导向。1用简短的话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三大原则:

而且要讲透;对于学生已经会的通过自学能会的讲了也不会的坚决不讲。三讲三不讲”原则: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需讲。

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上该砸“死”要千方百计砸死、记牢、练熟;该搞“活”则必需调动探究、讨论、想象等各种手段搞活。实效性原则:将一些表演性、虚假性、无关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环节坚决删除。

实现“堂堂清”反馈矫正原则:将诊断性反馈、过程性反馈、形成性反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训练时间总和每节课至少达到20分钟。3控制“讲”与“练”时间关系。

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4规范课堂管理。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不举手就提问或回答问题。

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5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迟到不早退,6教师要按时上课。不拖堂。

3作业

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1三布置三不安排”原则: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实践性作业。

2作业量:每周作业次数至少为周课时数的70%每天每科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使作业成为师生情感、知识交流的园地。3作业批改:要标出学生出错的地方;要进行二次批改;备课组内批改符号要统一;提倡写鼓励性、人本性批语。

深化校本教研三基于问题解决。

初建规范第一步—核心攻坚。

学校组建了由校长挂帅,教改初期。全体业务干部和10多名重点实验教师为核心的课题攻关小组,通过论坛、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初期实验探索,让老师们明确了主要改革措施的理论依据,明确了课堂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初步构建起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规范。先后总结并在各班教室内张贴过“学习小组管理方法”自主学习基本规范”课堂讨论基本规范”等,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战略,尽快养成倾听、质疑、表达等新课堂所需要的学习品质。

突破瓶颈第二步—专题研究。

完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突破课堂改革中的瓶颈”类问题。提高自主课堂有效性。学校梳理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自主学习效率问题、课堂学习中的游离学生问题、课堂讨论有效性问题等,作为招标课题提供给各学科备课组,备课组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攻关。

提升效益第三步—模块指导。

把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研究深入到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进入研究的第三阶段。将课程划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理化、史地生政、音体美综五个模块。围绕研究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重点是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的问题,如何进行有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等,着力提高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效益。

第9篇:教学科研报告范文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数量上的保证是基础工作,也是基本要求。据调研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现有思政教师 x人,专业为政治学科的老师仅占 53.5%,50岁以上的教师占41.6%。小学思政课教师数为238人,专职教师数仅有9人,兼职教师高达 95%以上。中学稍好一点,思政课教师共23名,专职21名,兼职及其他2人,但是85%教师超工作量,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专职教师的严重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堂的有效发展。这会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利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思政课教学优质人才的需求与现有教学状况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四是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兼任,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明显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趣味性,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有时干脆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或者电影课。二是缺乏专业培训。小学思政教师大多数为语数兼职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保证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优化改进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目前,新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有过相应培训,仍有困惑,仍然需要系统专业培训。三是自我提升机会不多。由于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短板”,任课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之余,难以留存保障高水平科研工作所需的充足时间和自我提升的学习精力,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在客观上制约了学习、科研活动的有效展开,导致部分教师职业能力水平滞后于现实教学需要。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获得参加高级别培训机会的比例较低,缺少专家专业引领,获取最新教学、科研成果的渠道和平台仍有所欠缺,想进一步学习提升,缺少指导。

三、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从教积极性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