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营商环境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用移动通信基站 共建共享 城乡规划
1 引言
如今,中国的移动通信全面跨入了3G时代,合理、经济地建设3G网络已成为通信行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是3G网络发展的基础,是保障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出现了脱节现象,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未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要求来进行,导致目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2 基站建设的特点
(1)基站数量多、密度大
移动通信基站属于通信接入设施,具有体量小、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在密集市区,话务量大,通信基站平均站距为500米左右,局部地区仅300米左右。此外,3G网络除了传输2G的模拟语音信号外,最主要的是传输互联网数字信号,对带宽要求较高,相对通信距离受限,加之3G基站本身功率不高,要达到与2G同样的效果,3G基站布点密度就要明显高于2G基站。
(2)天线架设要求高
无线信号传输受地理环境和建设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天线架设的高度、位置、角度等都必须符合要求。
(3)以宏基站为主
无线网络原则上不作分层覆盖,主要采用宏蜂窝基站设置,达到3G覆盖区内室外良好覆盖。大型建筑内部、地下室及电梯内,则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达到室内覆盖要求。
3 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各运营商在建设基站等通信设施时未完全遵循共享共建原则,为抢占市场,大规模的重复建设造成了投资以及空间资源的浪费。
(2)审批困难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缺乏相关规划规范指导,也未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之中;同时,在城乡规划相关管理文件中也缺乏对基站规划管理的明确条文,导致规划管理部门在基站审批时,缺乏相关依据支撑,审批非常困难。
(3)选址困难
随着手机迅速普及,以及视频数据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3G业务的大规模推广,基站建设密度大幅增加。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珍贵,站址资源愈加稀少,基站选址与土地资源日益珍贵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4)建设困难
不少居民对基站辐射强度、范围及影响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基站建设常常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和反对,居民抵制、阻挠基站建设的事件时有发生。
(5)建设影响环境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移动通信基站数量越来越多,天线架设五花八门,楼顶、女儿墙、铁架和铁塔等上面都竖起了众多天线,与周围建筑严重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景观。
(6)建设影响周边土地开发价值
在某地块内建设通信基站,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直接影响了该地块以及周边地块的土地开发价值。
4 对策研究
随着3G业务的大规模推广,大量的3G基站建设面临着规范选址、土地审批、共建共享、与城市环境和谐一致等问题。因此,需尽快研究相关对策,保障通信基站与城市和谐共建,保障通信行业的顺利发展。
(1)尽快出台《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是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编制和审批的依据,是规范基站规划、选址、建设的根本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该技术管理规定,使通信基站规划、审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编制《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
移动通信基站等同于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其选址和建设应纳入城市规划,并应符合《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市尚未编制移动通信基站相关规划,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未能很好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是:根据相关城市规划、规划区话务量特点、各通信运营商在规划区内的无线覆盖目标,确定规划区内移动通信基站的平均站距、基站数量,对基站进行合理布局,并落实各基站站址,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做到定量和定位,切实有效地指导下一阶段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和建设。
根据该专项规划内基站规划情况,将通信基站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中,将通信基站建设由事后配套变为事前参与,确保基站的有序建设。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 5191-2009),规划的移动通信基站均为多家运营商共同建设,并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尽量满足不同运营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此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城市通信基础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根据规划成果进行审批
在审批环节上,政府部门在相关区域与建筑物的规划审批以及建设和验收时,根据上述专项规划成果,将基站资源作为基础条件来控制,确保预留好基站建设空间。
(4)加强后续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基站设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基站设置审批的程序、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加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和通信运营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无线电常识、电磁辐射科学知识,引导公众走出对电磁辐射的认识误区,消除恐慌心理,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
5 结束语
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尽快出台《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编制好《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并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之中,使通信基站规划、审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基站后续管理,保障通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促进无线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毅,朱靓慧,孙炼. 纳入城市规划、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01).
【关键词】 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转折点;理论分析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纠纷不断,更多的人愿意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律师行业成为热门行业,法律事务所遍地开花,方兴未艾。面对这种情况,加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就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加强行业规范,加强律师行业文化建设是律师事务所更好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加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推动本行业的律师事务改革才能更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一、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科学界定
首先,律师事务所文化是一种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阐释企业核心的精神管理理念,作为律师行业特点的文化,他又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文化,更带有明显的法律性特点,是法律文化的精髓,是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的鲜明体现。增强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前提,也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净化法律市场的作用,是一种及特殊的法律文化。
二、加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必要与紧迫性
前面我们提到了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对社会对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加强现阶段的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是十分迫切与紧要的,是构建合理的律师发展机制,塑造律师集团品牌力量,构建企业文化的法宝。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科学公正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都离不开良好的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
三、做好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转折点的有效策略
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无论对于企业还是社会都具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司法行业正不断开拓思路,加快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改革,使得我国的法律诉讼与咨询服务行业更加规范,服务流程更加透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更加健康,企业文化、法律文化建设更加美好。
(一)抓住核心,以人为本,增强内部和谐
我们当今强调“以人为本”,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所以在当前的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中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注重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协作,处理好企业内部五个方面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聘用律师与合伙人律师之间的关系;律师与其助理之间的关系;律师与企业后勤人员的关系;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基本的合作是企业或者是团体内部和谐的基础,平衡其中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日常的摩擦,分配好个人的职责,在收益上平衡各方,大家都在一个比较融洽的环境中工作,共事,企业内部比较和谐稳定。
(二)注重品牌力量,提升事务所整体水平
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引导力,品牌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关键性的市场份额,才能有更加客观的盈利收入。律师事务所在进行文化建设改革时要着力打造自身的品牌力量,维护自身形象。作为律师事务所的成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用自身的力量感染事务所中的每一个成员,大家时刻保持企业意识,要知道一言一行都是事务所综合文化的展现。
(三)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要重点突出,层次全面、角度多维
我们在进行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时要注重疏通文化建设的有效渠道,使得文化建设的形式更加丰富,在企业文化目标与价值观确定后就抓紧进行实践,作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带头进行文化建设,在事务所内进行文化建设改革的宣传与教育,积极主动成为文化建设的“传教士”与引导者,对于事务所中出现的文化建设典型模范者对其进行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从各方面调动起大家进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教育活动,突破纯理论说教,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将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上升到战略营销的高度
对于企业来说战略营销都不陌生,因为企业获利与生存的关键就是靠企业营销这部分,一个企业战略营销如何就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营销策略,对文化建设细化为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战略,企业品牌塑造战略等等,把文化建设的营销策略摆在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的核心地位,律师事务所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进行企业文化营销的第一人,按着制定的文化建设营销策略分步实施,从而推动企业整体文化营销的速度。我们也要在进行文化建设营销的过程中随时发现其中的错误,对这些错误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更正,确保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的方向的正确。
(五)构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主体凝聚力――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一个律师事务所要想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企业或者是事务所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纲领,也是关键性的改革重点,律师事务所的核心价值观是事务所全体成员都要履行与遵守的行为规范,一般来说,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价值观包括以下四个具体要求;首先要有明确的善恶裁判标准,律师也是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的,是需要良心支撑的,并不是金钱决定一切,哪些案件该接哪些不该接都需要一个明确的裁判标准,按着这个标准去具体衡量。其次要有对事务所共同的企业认可,这是针对公司中的每一员工来说的,大家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作出自己的品牌,实现自己的价值。接着需要在共同企业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目标追求,每个人可以有具体的人生价值追求,但是每个人都要有企业共同发展前进的目标追求,想法设法为企业的扩大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境界,虽然每一位律师或者是事务所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家庭背景,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律师事务所的整体出发,达到化“小我”为“大我”的认识层次。律师事务所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家的共同学习与努力,使单个的个体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鲜明核心价值观的团体。
我国当前的律师文化事务所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大家对文化价值认识不高,文化建设改革十分缓慢,通过本文关于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改革转折点的深刻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律师事务行业将得到更合理的规范与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主编.中国律师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宋占文.当代中国律师文化[J].中国律师,2007(08)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企业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开辟了道路。对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成果的充分利用,使传统模式的企业财务管理有了积极的突破,因此,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概述
归结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集团公司来讲,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下属各分、子公司的财务工作,对其财务运行状况做出有效监督,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全方位管控:由分散财务管理向集中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职能管理由相对分割向相互集成的方向发展;实时动态的管理取代了事后的静态管理。
第二,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促进财务信息和财务管理效率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提高,降低成本的同时,资金、资本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利于企业获取的最大经济效益和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促进企业资金操作安全性的提高。在实行财务信息化后,企业可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的建立,进行网上资金交易,通过系统授权的管理,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随意性,企业资金操作的安全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差。首先,现阶段的企业财务软件不具备很好的保密性,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未经规范控制程序就展示于用户面前。其次,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始终存在隐患,这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也同样存在。
第二,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化的优点过分看重,从而造成一些企业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备,增加了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同时,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一般以手工记账法为参照,导致了管理制度的落后。
第三,高素质人才不足。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高素质的复合人才不可或缺:既要求精通财务专业知识,又要求对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灵活运用,且能够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而这样的人才十分稀缺,造成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后劲不足。
第四,企业的管理理念滞后,财务管理的战略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些人片面的认为财务信息化只是减轻工作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并未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保障”这一主旨,甚至认为有电算化的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多此一举。
第五,由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使得企业各种内、外部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共享,信息的局限性十分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实现。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分析
(一)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提高网络技术安全性,有效规避风险,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强化与信息技术提供商间的协作,要求其提供成熟、先进的应用软件和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化制度,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强化运行监督机制,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三)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建设企业财务信息化,人的因素是关键,只有做到认识上的高起点,才能确保实现高标准的工作。企业应通过定期的讲座、培训和讨论,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改善的重要手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战略意识、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从业潜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使财务人员不但具有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金融、生产、法律相关专业知识,更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完成工作。
(四)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融为一体
企业管理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可分割,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单纯实施,必将影响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共享,不利于财务信息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一体化是必然趋势,通过现代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彼此间相互借鉴,互为依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通过对各项具体业务计划进行归纳、统筹与平衡,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动态控制、分析,找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四、结语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借鉴上述对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从而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企业财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毛育铭.浅谈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2;27
[2]赵建辉.有关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2010;5
[3]丁延峰.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研究.2011;8
关键词:诚信;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
诚信,在古人那里,“诚”与“信”,本来是两个意义相近、可以互相训释的名词概念。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以“诚”释“信”,又以“信”释“诚”,所谓“信,诚也”、“诚,信也”,都是“真实无妄”之意。但细释古书可以知道,“诚”、“信”二字,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则有诚实、诚恳、真挚、真情实意、童叟无欺等含义。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则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信守承诺、笃守约定等含义。
那么,“诚信”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以下新的内涵:第一,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求实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第三,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内蒙古中小企业应遵循诚信原则从事营销活动从而提升自身营销能力。
一、诚信对营销能力的价值
(一)诚信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法宝,从而提升营销能力
诚信是所有成功的基础。诚感顾客心,客源滚滚来。企业建立诚信机制,通过提供真实的信息,塑造良好的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感觉,赢得顾客的信赖,争取消费者积极的态度。诚信可以化解顾客不满情绪,稳固顾客的积极态度,解决企业危机。营销目标不再局限于选择市场营销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更注重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搞好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的顾客,而在这个过程中,诚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成熟,加上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信誉好、讲诚信的经营者及产品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讲诚信的企业必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培育出一大批忠诚的顾客,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二)诚信能减免企业与环境冲突,从而提升营销能力
当前企业诚信严重缺失。假冒伪劣产品频频出现、消费者利益遭损失,信任广告的消费者越来越少。诚信缺失会造成企业环境恶化,营销活动很难执行,企业一切经营目标很难实现。若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期生存发展,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必须了解、懂得、解决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处理好制度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产业环境、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
(三)诚信能够创造更多利润
企业一旦用诚信吸引了这一部分消费者,他们就会间接成为企业的义务推销员,从而使产品具有了口碑效应,提高产品的美誉度,提高了市场的销量。企业的诚信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忠诚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根据20/80的原则,企业的80%的利润是靠20%的忠诚顾客的购买量。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聚集财富,财源会越开拓越广阔,违背诚信赚钱,最终将使财源枯竭。
二、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诚信现状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营销中有不少企业能够诚信经营,通过诚信经营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获得了很好的回报。对内蒙古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些中小企业诚信状态不容乐观,下面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产品质量失信
有些中小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质量偏低、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企业的形象,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价格失信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不少中小企业利用各种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甩卖价、出口转内销价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中小企业不按规律办事,出现蓄意破坏市场秩序的倾销行为和哄抬物价行为,造成市场严重波动。
(三)分销渠道失信
有些中小企业在分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利润最大化,损害渠道成员的利益,如延迟交货、撕毁供货合同等。因此,在分销中,双方或多方应追求渠道中的利润均衡,否则,就不可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在促销宣传活动中,散布虚假信息
在促销宣传活动中,有些中小企业考虑眼前的利益,散布虚假信息、违背诚信原则,利用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行不实宣传,给消费者虚假承诺,欺骗误导消费者。企业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同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五)售后服务违约现象严重
一些中小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笑脸相迎,承诺万千,可一旦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出现问题时,商家则百般推诿或把责任全部推给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内蒙古中小企业诚信建设,提升营销能力的建议
(一)企业要树立诚信理念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要想生存发展、提升营销能力,必须树立诚信理念。需要全体员工及全程贯彻诚信理念,并将诚信理念必须内化为行动中,诚信理念要化为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自觉行动,领导层次从自身做起,一切行为都以诚信原则为基础,打造企业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二)企业要加强诚信经营的教育和培训
诚信经营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和培训,让员工时刻牢记诚信经营的意义。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通过案例的讲解、在工作当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如何处理,告诉员工如何处理顾客提出的异议等,公司上下都能够做到以诚相待,最终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目的。
(三)营销组合要以诚信为基础,提升营销能力
1.产品质量诚信。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此要求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等指数都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诚信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基本要求。
2.价格诚信。价格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有效武器,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运用得不好,可使企业迅速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在定价及报价中应遵循诚信原则,避免利用价格欺骗消费者。企业产品定价应公开、公平,实行透明化原则。
3.分销诚信。产品在流转过程中,生产企业要与流通企业(经销商)建立长期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诚信来维持。只有讲诚信的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渠道成员,才能把产品分销到全国各地,再到用户手中。在营销活动中应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必须充分考虑到,在销售区域的选择上,要避免窜货现象发生,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合作状态,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4.促销诚信。促销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促销中,许多企业采用了虚假的促销方式,如制作虚假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以回扣的方式贿赂消费者,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混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等。因此,企业在促销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打造企业良好形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营销能力的目的。
5.服务诚信。当今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服务制胜的时代,服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因此,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诚信,尤其是售后服务中的诚信,如上门送货、安装、保养、维修等,达到让顾客满意,从而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来.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8)
[2]杨月琴.浅析企业诚信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011(5)
关键词:现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影响
风水是中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风水术乃古建筑理论之精华。中国建筑园艺讲究风水,但对很多人来说,风水一词都具有相当浓厚的神秘色彩。风水究竟是什么?风水是不是迷信呢?风水起源于祖先几百万年来为适应自然环境和战胜自然灾害,而选择适合生存和居住的环境这一过程中。
一、建筑中的风水概念
风水一词来源于四千年前产生的八卦中的两个自然元素,风(巽卦)和水(坎卦)的组合。“风”代表地上物体及流动、变化的状况,上至天象,下至地表;“水”代表地面和地下物体及流动、变化的状况。“风水”意指我们居住选址和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地上、地面、地下条件。用现在科学观点来讲,地上条件指阳光、风向等,地面及地下条件指地质、山脉、水文、地震结构等。风水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去寻求最佳的居住环境。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使数万人死于房屋倒塌之中,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龙门山脉地震带。中国风水术源远流长,进入文字时代后,我国最早的文学大作《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风水大师郭璞(276-324)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此谓之风水。”这是关于风水的最早文字表述。唐代杨筠松(834-906)是风水鼻祖郭璞风水的实践家,著名的中国风水宗师。他的不少风水著述,为堪舆所宗。至此,风水又成为了堪舆学的核心内容。这种根据地形、气候、河流等选择居住地址的方法,正是风水学的理念。但是,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能随处可得。风水师们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掌握了一些营建住宅、选择墓地的规律。不幸的是,他们在对各种地理环境的观察中,不是用理性或科学的语言,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而是把这些规律归于某种神秘的力量.用社会有机体论的观点,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归纳在一起。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本来含有相当科学成分的风水学走向了神秘主义,而只能以巫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在自然环境、自然方位上,风水理论总结了与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把“背山、面水、向阳”看作最好的自然方位,把适量的“前低后高”看作最佳的宅院地势,重视住宅建筑中“水口”(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和“气口”(包括门、窗)的自然方位,主张居室空间的高矮大小、室内采光的阴暗程度均应适可而止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否则,把住宅建在有自然危害之地,或者把居室建成采光、通风、温度、湿度都很糟的人工环境,任凭多强壮的人,住久了也是要生病的。从环境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的。虽然有人利用风水来骗取钱财,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迷信。风水是有学术价值的传统文化。
二、风水策划的策划思想在建筑开发中的应用
进行房地产建筑风水策划,当确立如下策划思想:
(一)确保园区的开发对企业董事长及经营者有利的策划思想。
(二)立足策划对园区的销售价位和销售速度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同时造福未来业主的策划思想。
(三)确立建筑风水策划是房地产开发综合策划当中的一部分的策划思想。建筑风水策划是房地产开发策划当中的一部分。因此,要想达到房地产开发的最佳效果,应该将建筑风水策划与其他策划手段有机地结合。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成熟,百姓和开发商对风水的需求也日益深入。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中完全忽略风水因素的现象当越来越少。但另一方面,过分夸大风水,在规划、设计时百分之百地依赖传统风水,而忽略了现代建筑学的基本要求,忽略了自然地理状况,规划部门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习惯,视觉的美观等,把风水与自然环境,人文心态及当代科技搞得格格不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确立房地产建筑风水策划是全程策划的策划思想。房地产建筑风水策划是全程策划,不是某一个环节或某两个环节的策划。只注重选址,而忽略了后续策划,是建筑风水学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初级应用。
(五)确立尊重国家建筑规划规范,与建筑规划设计部门紧密配合的策划思想。建筑风水策划要严格在上述规范下层开。同时,要与规划设计部门紧密配合,过不了规划设计关的风水策划不是好策划。
(六)确立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的策划思想。`建筑风水策划要现代,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腐朽、迷信的现象是建筑风水策划所排斥的。
(七)确立园区建筑风水“均好性”的策划思想。部分吉祥,不是建筑风水策划的标的,“均好性,,是房地产规划设计的一”人原则,也是建筑风水策划的一项重要原则。
(八)确立把易学、建筑风水学的基本原理以显象和隐象两种方式加以体现的策划思想。
(九)确立把地域、水文等差异融会其中的策划思想。比如,为北方的房地产园区进行风水策划,在水系的使用上就要考虑到冬季的问题;为枯水地区进行风水策划,在水系的使用上也要有不同的考虑,水系的面积不可太大。在树种的选用上更要结合地域温度、气候等因素。
三、中国建筑风水的现代价值
依据中国传统风水,建立起来的古典建筑现代仍然保存下来的还有不少,如北京天坛,西安古长城,山西的乔家大院,它们就像一曲曲美丽庄重的文化乐章,一个个灿烂缤纷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世界建筑设计的精华。中国建筑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不仅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世界的建筑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在盖工厂、盖大楼的时候能够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济南有一个工厂,国家投资连年亏损,后来改了门面,现在每年盈利几千万,人们都说这是运用风水理论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人们生活在风水好的地方也可以给身体健康带来好处,这就是风水的实用价值。另外,地产商如果严格按照中国风水文化,用风水文化的思路打造楼盘,他们打造出来的楼盘应该是好的楼盘,肯定卖得快、资金周转快、效率高。现在地产商盖房注重的是容积率是多少,如果按照中国风水的原则来看,容积率不一定达到最高,主要把绿化搞好。地产商应该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按照风水的原则建造或者说制造我们居住的住宅。院里要进行绿化布置,水不要被污染,对工厂的污水要治理,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自觉建设营造和维护保持山青水绿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人们生活在青山、绿水、白云、蓝天之间,岂不美哉?综上所述,研究中国风水文化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它进行研究和总结,使古老的风水文化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具体到建筑中,应该以现有的风水学说和积淀为借鉴,建造为更多更好有利于群众健康康乐的房子,使居住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与人和睦相处,拥有健康,拥有快乐,拥有幸福,这就是风水在现代的历史使命。
四、风水学现代研究的问题分析
中国风水在探索中有四个问题值得强调:第一个问题是探讨的气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气场对人体有好处,在这个磁场里面就能够达到人天合一。古人有一个说法,说空气是弯弯曲曲走的,所以比较好的地方是曲径通幽,而杀气都是横冲直撞,所以现在有一些工厂门直冲的门口不超百米或者50米的肯定容易出事儿:中国古人也创造了好多办法来挡这个气,气到底是什么呢?有些科学家讲中国的气就是磁场,如果磁场不好就要破坏你的思维、破坏你的细胞,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气场半圆山、近的水形成•了风水格局,会不会吸收天气中的有益物质或者是射线,我们现在各种树叶,各种花朵不管是什么办,大体是圆形的,因为它要吸收空气中的有益物质,便于它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科学家们研究了水文机制的问题。第一要求山坡的环境,不能在山坡上盖房子,什么荒山等都不能用,要用森林茂密的山。如果是这样的山不会发生泥石流,也不会发生泥崩现象;中国的好多农民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砍山上的树,这样都会造成泥石流、另外水要好,水清澈甘甜没有污染,在河流弓形的弓背面盖房子不好,那是凶,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F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水流在地球自转的左右下,在拐弯处作用力不一样,它的背面流速比较快,容易发生洪水灾害。所以说中国古人总结的经验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第三个问题是人的问题,天地人为三才,人为中,人为贵,这是周易上的思想,所以四合院建筑,产型、房子的中线都非常明显,因为四合院的和谐达到家庭的和谐,进而又达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第四个问题是审美需求。为什么中国风水要有青山、绿水,院子里要搞绿化,就是要营造视野的享受,住房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而且还有一个功能,比如社会地位的体现,你是不是住的舒服。
五、结束语
风水的核心是天地人合一,追求和谐杨筠松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理论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实际上,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昊, 詹秦川. 探讨传统建筑风水理论与现代景观设计学说的映照[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7)
[2] 曲爱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 社会科学家, 2008,(05)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21世纪是以知识技术创新和人才科技竞争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谁能把握住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对于人才的培养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通过高等教育选的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关键正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李岚清曾说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室,要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 [1]。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时代性,对于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展开具有长远的重大意义。高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关系着学生的人格最终成形,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因此要保证党的执政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就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履行高等教育职责和使命的客观要求
新时期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校教师自身能够自觉地遵循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学习政治知识、加强社会实践、增广见闻,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和专业水平;在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学识学风上都能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为人师表。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不断启迪和绑着高校教师明确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
3.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等,同时更要具备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教书育人的工作标准更加提高。因此,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风和严谨的教风,从战略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调动广大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评估工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一批这样德才兼备的高校师资队伍[4]。
4.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而高等教育所处的重要位置,更使高校内的风气对社会风气有着示范性的作用,而教风更是学风、校风的模范。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热情的关注高等教育、重视高等教育,这些无疑有利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适应和谐社会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促进高校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5]。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强烈的敬业意识
市场经济对各行业的冲击都是巨大的,事业单位就职人员辞职下海的事件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处于对自己当前经济或职位状况的不满,不能树立“终生执教”的正确观念,更多地注重物质利益,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得过且过,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很难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校出现“身在学校心在外的”怪象,严重缺乏责任感,只将教育作为自己的后备事业,将教育作为自己最后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经商或者能取得更多的物质利益的工作中去。
2.教学科研投入人力财力较少
教师的执教生涯长达数十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很多教师过多地注重对某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这是对中学只注重理论而不重视实践教育的矫枉过正。在自身的科研水平方面,有的教师也忽略了自身科研能力水平与教学能力和质量息息相关,对自身投入精力过少,从而自身的教学水平一直处在原点,没有过多进步和提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人才的输出。
3.教育方式方法落伍过时
有的教师觉得只要就业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只要遵循旧有的或者已学到的教育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新的问题出现也不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不钻研业务技能,对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课程也是采取消极方式不予接受。贫乏的知识、陈旧的观念呆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具有更多自我意识的新时代学生[6]。
三、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用严格的管理规范教师行为
首先,高校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工作机构,形成以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其次,高校要有规范的教学管理,严格的考核制度,从教师从教开始直到离开教师岗位制定全方位的师德师风监控制度。通过制定进人制度、教师岗位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规范制度、教师行为规范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教师起到全方位的行为规范和引导;同时通过在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中对师德师风实施一票否决等制度,从而达到强调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的目的。
2.注重宣传,树立典型,用先进的文化塑造教师品德
首先,高校要通过对师德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通过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文化精神,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树立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其次,高校还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孟二冬、谭千秋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教师坚定信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同时还要注重发掘校内的先进典型,让教师向自己身边的榜样学习,通过庆祝教师节活动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活动,集中在校内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宣传,褒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3.以人为本,注重关爱,以和谐的理念重视教师需求
高等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努力形成尊师重教、服务教师的良好风尚;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把加强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实施人文关怀,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畅通学校与教师的沟通渠道,认真听取并尊重教师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教师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切实提高和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使教师能够定期得到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努力建设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充满活力、文明有序的和谐校园,为高校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7]。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项漫长没有终点的学习和培训。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律人必先自律,育人必先为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的神圣职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超.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思考.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毕万利,李玉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7.
[3]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河北大学学报.2008.
[4]徐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5]李乙平.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当代教育论坛.2006.
[6]刘晓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2010.
[7]向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一、指标体系与原始数据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在指标框架的构建方面,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还应当包含一定的非货币性因素,以便涵盖社会进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观念采用了综合性指标体系。但是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的获取便利性以及数据加工处理的复杂度与难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二十个具体指标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GDZCTZ)、财政收入(CZSR)、人口数量(RKSL)、地区生产总值(DQSCZZ)、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JDQSZ)、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XJMCX)、第一产业值(DYCYZ)、、第二产业值(DECYZ)、第三产业值(DSCYZ)、社会消费品总额(SHXFPZ)、在职职工工资(ZZZGGZ)、工业增加值(GYZJZ)、贷款余额(DKYE)、存款余额(CKY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JMXFJG)、外资利用(WZLY)、学校数(XXS)、教师数(JSS)、卫生机构数(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选取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强,并且这些数据均可以便捷、准确地从廊坊市的统计年鉴、经济年鉴或者统计公报中获得。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如表1、表2所示:
二、廊坊市各区县经济金融环境的评价
作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多元统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采用了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主要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多项指标之间相关造成的复杂性。
首先,针对廊坊市2007年11个区县金融经济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的三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632、3.575、2.037,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87.460%。在因子分析中,如果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就能较好的解释各个变量,所以在对廊坊市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三个因子较好的反映廊坊市各区县的经济金融情况。
根据表4可以看出三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其中因子一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六个指标;因子二包括人口数量、第三产业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教师数、学校数五个指标;因子三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职职工工资、卫生机构数三个指标。
其次,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由表5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表3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可得到各区县综合评分公式为F=32.945%fac1+30.470%fac2+24.045%fac3。根据综合评分公式及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见表6。
由上表可以看出,廊坊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河市、霸州市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特别是三河市。三河市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京,受北京金融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霸州市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实施了银企对接工程,有效地化解了金融产品供需矛盾,因此增大了与各个区县之间的差距。
三、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通过对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廊坊市经济金融整体水平得到了一个较快发展。在五年之内固定资产投资由265.5亿元增加到926.0亿元,增幅达到248.7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17.1亿元增加到807.1亿元,增幅达到93.50%;贷款余额由362.5亿元增加到735.6亿元,增幅达到102.92%;外资利用由2.2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幅达到90.91%。总体上说明廊坊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廊坊市加大了对经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业改革,加强了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
四、优化廊坊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建议各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金融知识、信贷政策的宣传,积极向企业、政府、社会各界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争取社会各界对金融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法制氛围,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政策,增强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
(二)加强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缓,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大量有效需求。而且,中介机构经营不规范,执业水准参差不齐。部分会计、审计事务所单纯迎合客户要求出具虚假的资信证明,甚至高估企业资产来骗贷或抵贷,低估银行准备处置的抵贷资产。为了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处置成本,首先,要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征信公司、资信公司等,依法实行信用服务的第三方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其次,要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其融资能力。
(三)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机制、信用惩戒、激励机制
目前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造成拥有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和相互壁垒。又因为一直缺乏对失信者严惩的规章制度,才给失信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要杜绝这种失信行为的发生,必须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搭建一个畅通、对称、高效的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定期公开披露。对不守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社会、行政、组织、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不守信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取组织和经济并举的手段,严肃处理有关的领导和人员。对守信的企业颁发信用卡,纳入重点扶持企业范畴,在信贷、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由政府和各行业协会进行表彰奖励。
(四)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动法制建设
由于地方保护时有存在,银行债权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法律是信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没有法律的支持,信用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司法机关的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保证司法公正。特别是应当防止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其次,要大力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开始就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关键词:政府;企业信息化
我国企业信息化起点很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受到观念的制约,致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衍生出诸多不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因素,再加之企业信息化建设既需要一定投入又存在一定风险,致使企业裹足不前。凡此种种,政府的表率作用和支持力度就变得不可或缺。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还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政府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规范制度和基础平台建设不完善
由于我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刚刚起步,致使企业信息化在建立规范制度时没有标准可循,造成了大量指标的不规范以及重复设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加之,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根本没有办法投入太多的精力来建设企业信息化,甚至没有人力和财力支持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因而政府扶持的不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政府信息化建设未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
国家倡导各级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最突出的就是建立了专门的服务型机构以及推广电子政务,但是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因为没有标准和方向可遵循,所以各省市地区在探索的道路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再加之电子政务推广所遇到的阻力,更谈何扶持和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呢?就拿新设机构——政务服务中心来说,有些地区只是简单理解成将各个有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的部分权限拿到一个大厅来办公就是建立了“服务型政府”,其实不然,由于权力下放不完全,致使企业在办理事项时,从咨询到受理,从办理到办结,不得不在“大厅”和部门之间来回跑办,再加之企业与部门之间沟通不方便,更加为企业办事带来了诸多不便。因而,合理利用电子政务的“虚”和传统政务的“实”为企业办事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就变成了现在“服务型”政府部门需要探索的道路。如果政府都无法做好信息化,又谈何让企业相信信息化能为其带来好处。
因而,政府不仅要做好自身信息化表率作用,而且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政府高度重视了企业信息化,才会真正从战略高度积极宣传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从政策角度为企业信息化搭建政策平台,并通过各种方法带动企业进入信息化的快车道。另外,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尤其一些周期较长或企业投资能力有限的项目,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因而企业很容易望而生畏,因此,政府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统筹考虑,筹集一部分资金支持信息化投资,特别是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项目,是有必要的。
政府要想让企业看到信息化的好处,并且真正做到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度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我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几项措施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首先,政府应该抓好自身的政务信息化,提升政府服务,真正做到高效、实用、方便社会和民众,为各领域的信息化做出表率。
就拿衡水市来说,衡水作为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代表,创新建立了将电子政务的“虚”与传统政务的“实”相结合的为民服务联动中心(简称“三个一”工程)。该中心的建立为衡水市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创造了条件。它将呼叫中心、网上审批、行政审批等于一体,为企业办理各项行政许可事项提供了便捷:企业可以在大厅面对面受理业务,也可以通过网站提交部分业务。利用交互触摸查询子系统查询自己的审批项目进展情况;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话服务系统了解办事情况;亦可以利用互联网服务系统,随时上网了解办事情况。总之,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高办公效率。
只有政府让企业真正感觉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最真切的利益,才能促使企业信息化的建立,从而带动企业更快发展。
其次,政府应加大信息资源规划的建设力度,组织IT业界专家和学者等多方面力量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与服务编码,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并且尽快完成对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再次,对于不同行业中的不同规模的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最适宜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对于大企业,应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其与高校、科研单位、软件开发商相结合,研究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具有竞争力的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产品,自主搞好信息化。但针对大量中小企业,政府应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来支持帮助,使其能通过公共接口直接接入公共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或电子交易市场。政府还应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免造成浪费。
对一些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重要研究开发项目,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比重,而且要有计划的投入信息化专项资金。对一些重要信息化项目除了可以直接拨款外,还可以采用财政贴息。
就拿衡水市安平县来说,丝网作为特色产业,其产量、销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该县大力实施丝网特色产业的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县政府不仅大力支持中国丝网门户网站和中国丝网交易信息平台建设,而且还努力打造中国丝网物流信息平台。建立的专业网上交易平台——中国搜丝网,已汇聚丝网企业2000多家,供求信息2万余条;在县信息办的推动下,安平现代物流中心网站为全县物流企业免费下载、安装“配货通”软件,免费或有偿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安平县政府和信息办对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拉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结束语
政府要使企业认识到,只有信息化才能将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能力大大加强;也只有信息化才能为创新提供更便利的资源优势、更有力的技术支持、更便捷的交流方式。在信息社会,没有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不可能具备长期竞争力。信息化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良好机遇和有效途径,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未来之路。
总之,只有政府的良好表率、政策上的正确指引、资金上的最大支持,才能促进企业的信息化稳步建设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靖.《让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秘密武器”》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2006年第七期.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