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楼梦新版电视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人物;比较
中图分类号:J99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经典文学名著的改编,新旧版电视剧《红楼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屏幕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不尽相同,观众对其也是褒贬不一。
一、贾宝玉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他叛逆、大胆,追求自由与平等。在他的眼里,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的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众望的继承人。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鄙视功名利禄,痛恨“八股”这些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的道路,否定封建社会主义秩序,但贾宝玉的性格又有些趋于消极。
87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由欧阳奋强来扮演。人们对于87版欧阳饰演的宝玉有些不满,是因为欧阳这张娃娃脸不能演绎出书中那个但欧阳奋强与生俱来的“憨”将宝玉的痴态演绎地恰到好处,反而把宝玉给演活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87版中的宝玉“目若秋波”,他的叛逆,他的大胆,他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内心,都饱含在他那既有神又有情的双目中。
新版中小宝玉纯真可爱,大宝玉痴情风流,虽更能符合观众内心对宝玉形象的期待,但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内容,只是很机械地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来展现人物性格以及内心世界。剧中大量的旁白也使观众的注意力并不完全在人物的演绎上,而是兼顾多方面来对人物性格以及内心世界进行理解。
二、林黛玉
林黛玉,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曹公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她美丽才高,不为世俗所容。她的外貌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与诗人般高贵的气质,更体现了悲剧之美。黛玉与宝玉一样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批判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的话来劝宝玉,因而被宝玉视为“知己”。
87版《红楼梦》是大家公认的经典,这主要归因于已故的演员陈晓旭把林黛玉表现的生动而贴切。她的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对林黛玉骨子里的精神的阐释。林黛玉特有的柔弱美、病态美,被陈晓旭演绎地淋漓尽致,她那似喜非喜、深情凝驻的眼神;她那柔情似水,忧郁细腻的表情;她那纤纤瘦影,楚楚动人的体态,无一不撩动着观众们的心。但缺乏些许对林黛玉内心的表达,影响了人们对黛玉的全面认识。
新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表演清淡如白开水,表情言谈起伏都不大。她的眼神没有内容,只能通过两行清泪来表现黛玉伤感忧郁的气质。虽没有太多的表现,但好在自然平稳。
三、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很成功的反面形象。她生性尖酸,个性泼辣。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阴险的阶级本质。但不可否认的是,王熙凤确实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由她说了算。凤姐的性格,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87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由邓婕饰演。因邓婕具有四川人特有的泼辣味儿,与王熙凤的俗称“凤辣子”相吻合。她所扮演的王熙凤,丹凤眼,柳叶眉,俊俏之中透出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因其曾学过川剧,举手投足之间都有浓厚的戏曲痕迹,所以扮演的王熙凤一角俊美中带着成熟与干练,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邓婕说:“演《红楼梦》不光靠一张脸,还要熟读《红楼梦》,热爱《红楼梦》,勤学苦练,别无他径”。
新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由外形漂亮乖巧,气质温顺平和的姚笛扮演,饰演钗黛二角都颇为合适。她所饰演的王熙凤表演痕迹较重,感觉吃力,缺了点“辣味儿”。没有完全展现凤姐的阴险狡诈、八面玲珑的特点,生气时怒目圆睁的样子倒多了几分可爱,似乎有些驾驭不了王熙凤这个角色。
87版《红楼梦》上演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剧中的演员将原著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几乎达到了与原著人物神韵合一的境界,被誉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而在新版《红楼梦》里,演员扮相戏剧味十足,但表演相对平淡,大量的旁白和配乐的运用,分散了人们对表演的关注度。翻拍旧剧现已成为潮流,旧版经典剧作给观众带来的审美惯性,以及现代各方面技术水平提高的条件下,新剧在真正拍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忠实原著人物、升华原著人物并超越旧版人物塑造这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姜维枫.试论《红楼梦》影视剧改编中对黛玉性格的把握[J].红楼梦学刊.2009(5).
[2]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J].红楼梦学刊.2002(3).
关键词:红楼梦 服饰色彩 传统 现代
服装的三大要素是:色彩,款式和面料。在服装色彩居于首位,色彩是服装的第一要素,对服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服饰色彩学中我们知道色彩可以反映着装者的社会地位与职业特点,也可以反映着装者的心理和喜好,在小说《红楼梦》中服装的色彩为读者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为读者更好的了解书中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了长篇巨著《红楼梦》为读者展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不但让我们读者过目难忘,更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表现技巧。对于书中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多姿多彩的着装描写,尤其是人物的衣服色彩的描写交代十分精彩,服装的色彩搭配合理而美妙,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而电视剧的艺术表现手段要比小说丰富得多,它可以运用画面、声音、音乐、插曲来综合表现人物的背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受。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中都有自己的长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也正是利用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小说《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之处。
一、电视剧《红楼梦》的服饰色彩搭配
色彩是破碎光。太阳光与地球相撞,四分五裂。因而使整个地球形成了美丽的色彩。光是色的源头,色是广的映照。曹雪芹深谙此道:“至于敷彩之要,光居其首。明则显,暗则晦。有形必影深作画者岂可略而弃之耶?每见前人作画,是不知有光始能显像,无光何以现形者。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远近浓淡,莫不因光而辨其殊异也。”唯物主义美学认为:文艺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连贾母都懂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服饰色彩描写上,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是“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这种编织方面的色彩搭配,在莺儿口中娓娓道来,使人不禁为作者的配合美学经验所倾倒:莺儿道:“汗巾子是什么颜色?”宝玉道:“大红的。”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得住颜色”宝玉道:“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宝玉笑道:“这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莺儿道:“葱绿柳黄可倒还雅致。”宝玉道:“也罢了。也打一条桃红,再打一条葱绿。”
打一条汗巾,引出一段色彩的论述。同样有色彩描述的还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逛大观园这一段:贾母因见潇湘馆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于是,“拿银红的替她糊窗子。” – 这才对了路。
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额妆”。“额妆”是指额或鬓的修饰。古代女子喜欢在额间或鬓间作一些装饰,配合上与服装相搭配的颜色,以达到美化的目的。叶锦添是这样解释为何启用额妆的:“我比较喜欢孙温的画,非常《红楼梦》,也带有戏曲味。我拉了昆曲中最美的一层皮,那一层美感来做红楼。”
二、传统服饰色彩的特点
罗宪敏在“《红楼梦》的景物美”一文中写道 :“由统计数字来看,《红楼梦》中出现的服饰色彩令人叹为观止。黄色类计有葱黄,金黄,鹅黄,柳黄以及近似为桔黄的蜜合色;绿色类有葱绿,水绿,柳绿,豆绿,翡翠,松花绿和秋香色;红色类最多,计有杏红,银红,桃红,杏子红,水红,海棠红,石榴红,碧玉红,茜红,绛红,分红,玫瑰红,大红再加上似为酒红的血点般大红等十多种。”
由此,从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古人配色的技巧了吧?那就是,华丽可以,但要求艳而不妖。素净也行,但最好透点淡雅。夺目刺眼的高纯度颜色要避免过多运用,雅致娇嫩的中间色则是主流。
传统服装配色的特点往往不招现代人喜欢,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古人的配色讲究的是“参差的对照”,譬如,宝蓝配苹果绿,松花配大红,葱绿配桃红,只是我们已经忘了从前知道的。这话不假。中国的古色,以中性色居多。高纯度色彩,原色是很少在生活中用到的。
三、现代服饰色彩借用传统配色的技巧
第一是多用中性色,少用鲜艳色彩。一些过于现代的颜色如粉黄,淡绿,浅紫颜色浮躁,根本压不住环境,亦会破坏古典感,可以用同色系比较古典的色彩如藤黄,碧绿,藕合等色代替。
第二是衣和裙以一色作为主色调,再配合辅助色。古典服装,不论衣裙都尽量避免以白色为主色。一来避讳,白色在古代通常只在葬服。通常以霜白,牙色等带有乳色的白色代替。一般情况下衣缘的颜色尽量要素,太艳丽会夺了衣服主色的光彩,造成视觉的不平衡。
第三是面料的选择上通常会用棉麻等料子,看上去古朴而干净,又与历史的文化气息相关。而丝缎质感华丽精美,所以一定要避免使用大红大蓝大绿,粉红粉蓝粉绿等,最好的选择是素雅沉静,纯度又低的颜色如石青,豆绿,松花,缃黄,茶红等。所以,雪纺和化纤丝绸都是很难配上好颜色的面料,化纤面料看上去抵挡。雪纺衣料很多看着也很淡雅,可是跟棉麻,丝缎放在一起立马就给比下去了。
第四是补充个最基本的了,一套服装的颜色要注意少色性,就是主色不要超过四个,当然辅色搭配超过四种也可以。
总之,通过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观看我们可以发现一定的传统与现代服饰色彩的撞击点。也可以在现代服装中发现一些古为今用的亮点。服饰色彩的搭配与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我们学习服饰色彩可以从多方面着手。《红楼梦》这部经典的小说,有如浩瀚的大海一般,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塑造了无数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对人物衣着的的描写交代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个丰腴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曹雪芹笔下的几个主要人物在衣着色彩搭配方面的分析,让读者了解曹雪芹在服饰色彩搭配中的精妙之处,以及通过服装的色彩在表现人物性格和身份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色彩。
参考文献:
[1]何卫国.从“额妆”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写意化的美学追求[J].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五期
[2]曹雪芹,高鹗编著.《红楼梦》
看了新版《红楼梦》,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难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有人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李少红认为自己是最忠实原著,实质上,那是她自己认为的“原著”,而不是大家看见的原著。有一种认识潜藏在大家的心里,这种感觉无法用繁缛的华贵去堆砌,无法用凡俗的艳丽去装饰,更无法用苍白的旁白来表达,但是它出现的时候,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那就是神韵,它会让大家眼前一亮,惊为天人!
味道是装不出来的,更是学不来的,同样的动作陈晓旭就韵味十足,为什么新版演员就如人家嚼过的甘蔗一样,索然无味?因为韵味来自心灵深处,来自于魂魄。在陈晓旭的骨子里,这一种美,只能仰视,只能怜惜,只能爱慕。这种美丽可以让羞愧,让邪恶净化,让凶煞止步。
87版功夫用在戏外,从导演到演员无一不是怀着敬畏的心情,那个时期的演员,少功利而多责任,少虚华而多朴实,少卑劣而多厚德,因此演员对角色认知感就高,演起来就驾轻就熟,入戏深自然韵味就出来了。新《红楼梦》戏外不用功,与87版正好相反,因此对戏内人物没有认同感,在拍戏时拼尽全身力气上蹿下跳,也无法找到那种感觉,入戏不深,何来味道?
而李少红不明白这个道理,居然剑走偏锋,加入恐怖元素和超时空手法,甚至搞出个“黛玉裸死”这种的低级噱头,她“花了很大精力来拍这场戏”,企图通过“很震撼、很现代”的场景,利用观众神秘的性渴望和猎奇心态,唤起人性最原始的冲动和恐惧来支撑收视率。挖掘人性丑陋的一面来到达自己的目的,既是对公众的小觑,也是对名著的亵渎,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不负责任。
难道“无裸不成戏”就是李少红风格?拍古典名著,怎能没有一点古典情结,不尊重古人的生活习俗,不知道古人想什么?挖掘人性的负面情绪来吸引眼球,这正是当下中国文化界的通病,李少红也未能免俗,给新版《红楼梦》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其实当下的中国社会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红楼梦》,歌舞升平却危机四伏,骄奢逸却“兜底都翻出来了”,这是“没有一个地方干净”的红楼大社会,所有的人都在梦中。陈晓旭注定要成为经典,她用生命诠释了一个现实版的林黛玉,她走了,也许是幸运的。■
不必对新版《红楼梦》太较真
小说《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旧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又是古装影视剧中的经典之作,所以后人再翻拍这样的文学经典和影视经典,换了谁来拍,谁来演,都会引来争议。在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下,原著小说和旧版电视剧中的故事、人物等等,都已经在读者和观众心目中有了一个印象,形成了某种固定的认识,后来人无论拍得多好,演得多好,都会和观众原有的印象有冲突、有距离,所以引来争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几年影视界翻拍成风,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和影视经典作品都被翻拍了个遍,甚至出现过一部电视剧有三四个版本的事情。对于这些翻拍作品,往往都在公众中引起极大的争议,引起各方大打口水仗。其实以笔者的看法,对于这些影视剧作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认真,更没必要上纲上线,动辄以糟蹋经典、制造精神垃圾来批判它们。
说白了,它们不过就是一种精神产品,既然是产品,就有质量优劣之分。我们观众作为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如果觉得这个产品合自己的口味,那就多看两集,或者是从头看到尾也无妨;如果觉得它不合自己的口味,甚至觉得这就是一假冒伪劣产品,那就不看它,反正遥控器在你自己手里,买电影票的钱也在你手里,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
如果观众对于影视剧制作过于挑剔,过分苛责,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影视剧的创新和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香港导演刘镇伟拍摄《大话西游》系列的时候,很多人也觉得这完全是胡闹,是在糟蹋经典,但是后来怎么样?这几部电影偏偏就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受到无数年轻观众的推崇膜拜。
对于新版《红楼梦》,我们不妨宽容以待,多些理解,给影视制作者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以求给我们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新红楼之七宗罪
李导演理解的红楼,原来是这般模样!新版红楼惊悚、鬼魅,以至我们不得不称之为新红聊斋。
新红楼七宗罪之一,背景音乐之鬼魅。这样的音乐,从开片一直持续,妖媚狐疑,将观众完全置于一个魅惑的世界里,如看鬼片,处处是悬疑。这样的音乐,完全可以放在类似聊斋这样的片子里,但放在红楼里,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
七宗罪之二,解说之无趣。旁白持续不断,这是要拍成一部电视剧呢,还是要拍成纪录片?为何不能让情节自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难道这是足球赛么?
七宗罪之三,场景、服装之灰暗。从开场,浓重的灰暗气氛就笼罩着影片,没有显示出一丝富贵大家庭的锦绣华丽。开始就是浓重的灰暗,那么随着情节的展开,贾府衰败又将以何种面貌出现?
七宗罪之四,台词之背诵。完全不带任何感情的背诵,而不是融入角色后发自人物内心的语言!几乎每个演员的语言全都底气不足,有气无力。这是演员该具备的素质吗?
七宗罪之五,人物之干瘪。曹雪芹书中之人物,个个丰满。到了这里,怎么就干瘪得一如柴火棍?剧中的凤姐,像未嫁之女儿,哪里像一个主事的主子?而黛玉是装出来的有气无力,那个细腻清高的才女哪里去了?再看宝玉,俨然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
七宗罪之六,发型之奇特。其实,铜钱头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太太、奶奶、小姐都是铜钱头,没有身份的区别,是不是很滑稽?
七宗罪之七,只能远观不可亵玩。新红楼是远远地演绎别人的故事,根本不允许观众融入剧中。所以到最后,只能让人云里雾里,乱猜一气。
总而言之,新版的问题多多。这里似乎批评过狠,姑且算是爱之深恨之切的缘故罢。■
正方:《红楼梦》寄托了无数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并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化情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红楼梦》。鲁迅就这样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义,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小说家看见才子佳人,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宫闱秘事。”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专著更是汗牛充栋,再加上87版《红楼梦》早已深入人心,《红楼梦》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可惜的是,新版《红楼梦》一味迎合所谓“时代潮流”,尽管画面唯美,但文化内涵却在无形之中显得神秘化、空洞化了。从一定意义上说,李少红期望再造经典,反而成为这个商业时代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但是如果,拍《红楼梦》都拍不出收视率,那么多半也说明这电视剧可能就拍出问题了。
新版红楼首先值得表扬的是,场面大了,布景漂亮精致了,道具服装也美轮美奂,当然是较87版的红楼而言。不消说,这还是现如今钱多闹来的好处。可是,更多艺术上的问题,压根不是钱能解决的。
比如说王熙凤的表演,相较邓婕乃至电影版的刘晓庆,真是相差远了去。该演员除了会瞪眼,别的表情大概连做都不大会。据说这个演员本来演宝钗来的,后来又要演黛玉……不要说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年轻演员,就是老戏骨,这么大跨度的角色大概也没人敢说能胜任。所以啥都能演的结果一定是啥都演不好。据说这里面有资本的因素作祟,作为观众,我们不管什么因素,我们只想看到演得惟妙惟肖的人物,再不济,表演也得是流畅的,而不是表情突兀、台词都说不利落的。
有网友在网上罗列了新版《红楼》诸多不忠实原著之处,虽说不乏细枝末节之处,似乎不应过于计较。只是,倘若电视剧的改动较之原著更入情入理符合艺术规律,我们当然欢迎这样的改动。问题是,更多的改动只是粗糙随意抑或理解谬误的结果。譬如把“小解”改成“尿急”,把贾琏找俊俏小厮“去火”改成“拔火罐”,前者于意无碍,但意味终究粗俗了一点;后者对故事情节发展亦无大碍,但对原著字句的误解着实令人捧腹。再结合新版《红楼》那些美轮美奂精雕细琢的场景、道具和人物服装等等,我们不得不喟叹,难怪编导曾说他们拍的是时尚与青春版的《红楼梦》呢!人心思压根没摆在原著原味的琢磨上呀。
张广天曾放言:“这部《红楼梦》将比87 版电视剧《红楼梦》和越剧《红楼梦》更贴近曹雪芹原著。”可是,他的《红楼梦》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捣乱运动”,除了粗鄙的台词、乱套的剧情之外,剧中扮演史湘云和曹雪芹的演员还用钓鱼竿各抡着半个红色的胸罩飞舞,一晚的《红楼梦》演下来,观众并不知道张广天想表达什么。
面对“哗众取宠”、“挂羊头卖狗肉”的评价,张广天坚持,《红楼梦》只有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才能证明其伟大的文学意义,“名著如果不能带给人现实意义,那就只是一具陈尸”。
无独有偶,四大名著里的另一部近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制片人,张纪中放出话来:“既然我来拍,孙悟空的形象肯定要有大变化!”网络就此进行的调查显示,9921名参加投票的网友当中,接近九成反对张纪中给孙悟空“整形”,认为此举是“糟蹋经典”。接下来,张纪中详细解释了自己将新版《西游记》的孙悟空逐渐由一只猴子变成人形的想法,并反问网友“什么叫经典形象”,称如果谁觉得旧版《西游记》完美无缺,说明他的审美标准还停留在上世纪80 年代。
“如果说旧版是经典,我为什么一定要去超越这座山,而不能在这个经典旁边再立一座山呢?”大胡子的自信令人钦佩,可鉴于他之前担任《笑傲江湖》等金庸剧制片人的表现,网民们已经给这个新版孙悟空的外形定下了一个“悲观的基调”:“最坏打算,顶多他长得像张纪中!”
海岩小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最近也被有心人拿来开涮了。一部名叫《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的小剧场话剧,近来在北京开“整”。爱人之间的战斗似乎永无止境,在你整我、我骗你的同时,相互又若即若离。这部描写当代男女情感生活的喜剧,在真实放大生活的同时,以幽默的表达方式将三代人不同的爱情观、婚姻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87版《红楼梦》播出30周年的聚会,引发了无尽欷[与集体怀旧。还有什么比人在时间中的命运变迁,更值得感慨?
命运
《红楼梦》写的是一个盛极而衰的故事,那么多美好的少女,那么多热烈的梦想,还有那么精致优雅的贵族生活,然而,“盛席华筵终散场”,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悲剧,构成了大结局:从黛玉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开始,疾病、浩劫、死亡、出走、离散、绝望……
《红楼梦》播出时,恰逢电视机正开始大规模进入城市家庭,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大众精神消遣,家家户户,都能听见哀怨的主题曲《枉凝眉》。这部电视剧跟《西游记》一样,反复重播,尤其在寒暑假期间,打开电视,不是嘻嘻哈哈的孙悟空,就是卿卿我我的宝玉黛玉。
但《红楼梦》跟《西游记》不一样的是,前者是悲剧,后者是喜剧。喜剧让人笑,悲剧让人哭,一群让观众流泪的角色,自然印象更深刻。
更何况,出演这部电视剧的少男少女们,在接下来的30年中,命运各异,有的人大红大紫,星光灿烂。但更多人再未能超越这部电视剧,忍受着巅峰过后走下坡路的落寞,从青涩的青年步入无奈的中年,还有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30年,不长也不短,对有些人来说,这部电视剧甚至成了似有还无的命运伏线,暗中印证他们的人生轨迹。
观众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将演员的命运与剧中角色关联,怎不为此黯然神伤?
古典
饰演87版林黛玉的陈晓旭,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2007年,陈晓旭抛下事业和家人遁入空门,法号妙真,人们无比惊诧。后来得知,她患上了乳腺癌,饱尝病痛之苦,绝望于俗世的医术,决心落发为尼,以佛学来安慰心灵的苦痛,以修行等待生理的奇迹。奇迹并没有发生,剃度之后不到3个月,陈晓旭还是不幸病逝。当时人们感叹:陈晓旭走了,“世间再无林妹妹”。
是的,陈晓旭是一个符号,古典美的符号――无论外表、气质还是内心,她的柔弱与忧郁,恬静秀美之间淡淡的却化不开的惆怅。还有,她花3年时间研读红楼来深入理解林黛玉这个角色……她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像或最接近黛玉形象的演员,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俨然是林黛玉的翻版,“宛如书中走出一般”。
《t楼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杰出代表,林黛玉又是《红楼梦》中古典美的代表,多少国人历久弥新地通过这本书、这个人获取民族审美体验。但在渐去渐远的中国古典美学中,陈晓旭几乎成为孤独的绝响。
她走后,她扮演的林黛玉形象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观、让人陶醉的古典美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韵味……都随之而去了。
失去了,人们才会怀念。古典美,曾经代表中国东方雅致生活的审美情趣、诗性人生,渐去渐远了。在电影电视中,在各种综艺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太多的表情夸张、疯疯癫癫的姑娘,却很难发现内心沉静、相由心生的具有古典美的女子。单一化、类型化、快餐化、商业化的娱乐文化,塑造能力太强了,就像流水线一线,生产着细腰丰臀锥子脸,习惯夸张,擅长卖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告别古典时代后,传统的神性至此就被世俗化。如果说古典时代作为“诗的时代”,那么现代就是“市民时代”,诗、牧歌或英雄,都是灵性飞扬的象征,是人与自然、人的个体性与社会的普遍性、人的个性与其整体和谐融洽的标志,也是直接、单纯和自由的神性普照与人性舒展完美渗透的体现,而市民时代,是平庸的,缺乏独立性、个性和完整性,“人的世俗气过分完满以致溢出人自身、甚至遮蔽了神性……”
陈晓旭绝不是一个有世俗气味的人,她带着我们关于古典美的美好回忆,永远离开了,我们只能从87版《红楼梦》中,从她的回忆录《梦里三年》中,来重温这个经典的形象,她是这样写自己对黛玉的理解的:“真水无香,白璧无瑕,爱得深,爱得苦,充满忧伤的诗人气质……”
乡愁
87版《红楼梦》对于许多中国人,是一种“文化乡愁”。假如能回到过去,站在时间那一端,如何能够想象30年后,这一端的变化?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每个人,都有一部波澜壮阔的心灵史;每个人,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有多少人欢呼、迎接这变化,又有多少人,抗拒、恐惧这变化,还有多少人,迷失在这变化之中?胸中皆有郁结,87版《红楼梦》,就是浇这块垒之醇酒,年头越长,这酒越醇。人们说起这部电视剧,充满感情与感慨,固然是因为它的艺术成就,因为那一茬演员的真诚与朴实,也因为它跟当年慢悠悠的中国的联系,人们每晚看完两集,安详地睡下,等待明天新的两集,但更多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不可能再回来的感觉,一种依稀的亲切,一种想起能够内心一暖的乡愁。
当我们今天重温87版《红楼梦》,了解当年筹备拍摄的精心:1984年,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演员学习班,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在此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才艺,反复比较,才确定各自角色。当我们今天读了陈晓旭在《梦里三年》中写到的“1984年4月的圆明园,盛开的桃花,蜿蜒的小路,和为了得到理想角色或笑或哭的女孩们……”我们又怎么不会被触动内心某处,产生一些微妙的情感,思考与叹息。
在商业化浪潮中涌现的各种选秀,又怎么会重复30年前那群聚集在圆明园的少男少女们的纯真?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距离,更是精神上的遥远距离。
重构
87版《红楼梦》与新版《红楼梦》两个“黛玉”的区别:一个是陈晓旭演绎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一个是梳着铜钱头一身现代感的黛玉。正因为有对比,人们才更怀念87版《红楼梦》,那是中国的,古典的,温暖的,美好的。
“重构”不是“复古”,就像我们喜爱87版《红楼梦》,并非羡慕其钟鼎玉食、仆役如云的排场,而是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生活态度与思想体系。这是中国人的根,有根才有自信,无根则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说过:“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中国思想曾经深刻影响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专门写过一本书,名为《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他写下了这样的话:“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种时刻,有意无意地,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愁。”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接下来,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应该是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和深蕴中国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中国品牌,东方式的雅致生活。
陌生的人来询问很久之前的事情,很客气的口气。虽然是普通的电邮,我看了却十分开心。有关文字的事情,都会让人觉得幸福。哪怕是买不到心爱的书,也觉得是幸福的折磨。
后来的一天在某个QQ群中讨论文学和网游的关系,一位好友说,只有文学才是最根本的,其他一切东西,影视、游戏、综艺……都离不开文学。
能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只有文字。
写一封信给别人,不需要多么重大的理由。哪怕是生活琐事,只要写得真诚,读到的人总能体会出其中的心情。
文学带给我们的,是留在记忆中最深刻最纯洁的记忆。再多的光影声色,也无法替代黑白文字蕴含的真意。
平实的文字,却能激发人无穷的想象。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审美取向不同,幻想的东西也就不同。所以才出现了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经典著作的改编向来是容易受到各方批评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远的不必说,就讲讲今年的新版《红楼梦》的大潮。自从新版《红楼梦》的电视剧开播以来,各种各样的批评声就不绝于耳。其实早在它的定妆照曝光的时候,就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
新红楼的处境十分尴尬。前有1987版《红楼梦》珠玉在前,后有火眼金睛的网民纠错勘误。不管有着多么宏大的名义,终究不能靠着骂声成为经典。
新版《三国》电视剧也遭受到同样的质疑,不过有新版《红楼梦》这座万丈光芒的大靶子在后面,《三国》虽然也常常受到批判,剧本台词时不时地被拿出来恶搞一番之外,但也没有达到新版《红楼梦》那样的程度。
其实原本对于新版《红楼梦》,我是有着很大期待的。不是因为它有号称数亿的投入,不是因为它历时数年的制作时长,而是对导演李少红的信任。我期待着曾经拍出《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这样片子的李少红,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一个新的经典。然而等到新版《红楼梦》播出,我才明白,那曾经打动我们的太平公主和武则天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有些传奇不可复制。虽然《大明宫词》常常因为莎士比亚剧本一样的台词和对历史人物的篡改而饱受争议,但它毕竟成就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经典,多少人留恋于它缠绵悱恻的长相厮守的爱情中,又有多少人沉醉在它营造的大唐盛世的华景中。
也许很多年后,也会有一代人将新红楼奉为经典。但这一刻,它并没有被时间涂抹上白粉。
在新红楼中,最常常被人提及的,就是黛玉的扮演者与原著的巨大差异。对于每一个喜爱《红楼梦》的人来说,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林黛玉。她才气过人、容貌清丽、聪慧灵动,却也常常有狡黠之色……她代表了《红楼梦》中最真的性情和最美的爱情,也代表了《红楼梦》最深的悲剧――凡是那些不容于这乌糟糟的尘世的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悲剧。
我们太习惯于圆满的故事,悲欢离合最后都要画上一个光灿灿的句点,才算得上符合潮流。只是生活并非总是能够如意。
其实现在我并不想一直和大家聊《红楼梦》,在作家的笔下,关于美丽女性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某个深夜,当我在观看旧版《红楼梦》电视剧的间歇随意换台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上海王》。扎着麻花辫子的小月桂、带着墨镜穿着马褂的常爷,还有帅气逼人却不得不与所爱之人一再失之交臂的阿其,纸醉金迷的上海滩,纷乱多变的世事……虹影笔下的故事被重新刻画在影像上,不是没有缺憾的――小月桂可以再年轻些,常爷的扮相可以再霸气些――但这部电视剧已经有了最重要的骨架。
我对这个故事有着很深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
还记得这本书大热的时候,我正在上中学。因为家离学校很近,所以一直是走路上学。心中虽然想要一辆自行车,却不好意思开口,哪怕是一辆二手车子。后来因为某次考试成绩出乎意料地好,一向疼爱我的舅舅特意买了一辆新车给我。有了车子,放假的时候我便有机会到书店大饱眼福,后来这车子就在新华书店的门口丢了。那天因为读到《上海王》这本书,我怎么也不舍得放弃,一口气看完已经是天黑,出了门在一排车子中左寻右寻都找不到爱驹。
那时候觉得茫然,也觉得伤心和懊悔,却也有掩盖不住的喜悦。能够读到一个好故事,总是开心的事情。
再后来等我有了图书馆的借书证,有了足够的零花钱可以购买图书,却再也没有重读过这本书。
关于上海的小说有很多很多,民国时盛极一时的海派小说大多就是围绕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在那个时代,上海这座都市,是绕不开的明珠。即便是从我们的时代回望过去,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当时带给人们的震撼。而当代的上海,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勾连中外,勾连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每一位作家笔下的上海,都有着独特的风情。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奢靡而颓唐;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嘈杂而凡俗;等到安妮宝贝再写现代的上海都市,却是支离破碎的血色中,辨不清的一点儿温情。
而虹影的上海,不仅仅有几代人的爱恨情仇,还有黑帮的争权夺利,亲情与友情的纠葛。她写的是旧时代的上海,也是现在的上海,她写的是上海的故事,也是所有中国都市的故事。
在那样一个年代,什么样的女子能够支撑起一个掌控了上海大半权利的组织?她是上海王,隐藏在繁华市景背后的女王。可是最初,她也只是一个希冀着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简单少女。当称霸上海滩的常爷提出要迎娶她的要求时,她只是看着自己深爱的阿其,钝钝地问:“我该怎么回答?”
也许故事本来可以终结在这里,即便深爱她的阿其不敢违抗常爷,不得不放弃对她的爱,但她依旧可以回到乡下,过上平淡幸福的日子。再回想起上海滩的种种往事,仿佛云烟。
可是故事并没有停在这里。
是她舅父一家的凄苦遭遇给了她警示,是那个时代悲苦的生存境遇给了她警示,也是她敢于担当的性格给了她机会,是她聪明机警的智慧给了她机会。
她终于还是回到了上海,回到了那个可以成就她一生辉煌,却夺去了她一生挚爱的地方。
是幸福还是不幸,已经说不清楚。就像林黛玉如果再多活几刻,眼睁睁地看着宝玉成为别人的丈夫,和其他人生儿育女,看着恢弘一时的贾府顷刻崩塌……就真的是幸运吗?
本是神仙境界中存在的仙子,误落凡尘,便终有回到天上的那一日。
午夜一个人坐在电视前,看那些跳跃的画面。我忽然想到是文字给了我们快乐和悲伤,也是我们给了文字更多的意义。但故事背后的那些回忆,永远无法用纯粹的影像表现出来。■
相关链接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性格;人物特点
引 言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在文坛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而且纵观整个文学界,没有那一部作品能够形成一个类似“红学”而言的,拥有足够多的人潜心研究的流派。《红楼梦》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魔力,笔者认为除了曹雪芹没有完整写完整部作品,而是由高鹗撰写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书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人物数量之多,而且各个性格饱满,这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如果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画笔描绘当面汴梁城的繁华的话,那么,曹雪芹的《红楼梦》便是通过文字向世人展现,文学的独特魅力――不牵不强,浑然天成。
有人说薛宝钗是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还有人说她是封建势力的帮凶。而我认为,任何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人即使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社会的帮凶。封建社会中的人,既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也用封建制度压迫着别人。受害者既是帮凶,帮凶既是受害者。
薛宝钗却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聪明的的人,她冷峻,识时务,又不像黛玉那样是小性子。在生活中,宝钗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1、薛宝钗气质优雅,有淑女风貌
女人的气质所彰显的智慧修养和美丽的容颜相得益彰。“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肌骨莹润”,“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品格端方”。她不像王熙凤那样泼辣、俗气,单看她卧病在床那节,她“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簪儿蜜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看去不见奢华,视觉雅淡。宝钗是公认的淑女,她把自己的外表美,体现在素雅之中,“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用她咏白海棠的诗句来说,可谓“淡极始知花更艳”。美在自然,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在平淡中见真奇。
2、薛宝钗聪明能干,有管理贤才
薛宝钗之所以被贾母,王夫人等认为是最佳儿媳人选,是与她的聪明才干,尤其是持家能力分不开的。薛宝钗虽然“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拿出处理的方法,替人分忧。在王熙凤病重的时候,薛宝钗受王夫人之托,协助探春、李纨一同打理大观园。按理说,宝钗不是两府上的人,她不过是和母兄寄住在此,即使大观园少了王熙凤没人管,怎么也不可能让她协同探春、李纨来打理啊。但是王夫人最终还是让她这个寄住府上的外甥女来承了这个事,而她也的确承下了这个事,理家虽然是以探春为主,但宝钗的见解办法似乎比探春更高,她要用学问提着,不仅要除弊,还要保全候府体面,并通过改革使得下人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大家心齐,结果,果然让园子里的这些老姥姥们服帖。又如惜春奉命作画,幸亏有宝钗见多识广,深谙画技,帮了惜春的大忙。
薛宝钗如能生在现代社会,她的才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她的用武之地将广阔的多。
3、薛宝钗贤淑有德,有容人之量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论才貌不在黛玉之下,但是,在大观园中惟一能让众人信服的人就是她,所以,她被冠为群芳之首。如果说黛玉报人以直,凤姐御下以威,宝钗则挟德令人归化,整个大观园无不在其笼络之中。赵姨娘一生只称赞过两个人,一是个马道婆,一个就是宝钗。宝姑娘气质典雅靓丽、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对上尊重顺从,对姐妹稳重宽容,对下平和亲近。宝钗装愚守拙,罕言寡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虽有野心,却掩盖在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正因为宝钗具有这种涵养,使她虽然生活在尔虞我诈的贾府,却能如鱼得水。
4、薛宝钗博学多识,乃才华横溢
“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不但乖巧儿、聪明、能干、而且又很有才华。在第十八回中薛宝钗劝宝玉把“绿玉”该掉,一来说她精明,二来又表现了她的才华。连作者也不只同情薛宝钗,还大大的赞美她,一赞美她的才,二赞美她的貌。她十分博学,诸子百家无所不知,唐诗宋词元人百种无所不通,甚至但凡书上提及的草木之名也无所不晓,致使史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她“知道的竟多”。艺术造诣又深,或三言两语,或侃侃而谈,无不鞭僻人理,作者的不少艺术见解就是通过她的口来表述的。至于诗才之敏捷,足与林黛玉媲美,笔挥海棠诗,讽和螃蟹咏,案翻柳絮词,博得众誉。
5、薛宝钗心机暗藏,虚伪无力
薛宝钗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总而言之,在《红楼梦》这本书里,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称赞,他的性格特点是很全面的,气质优雅,有淑女风貌,聪明能干,有管理贤才,贤淑有德,有容人之量,博学多识,乃才华横溢。但是她也会被人认为有点冷酷无情,而且她把自己的感情掩饰的非常深,被人比喻为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她深深的受到了封建社会思想的束缚,严格按照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从来不会有逾越之处。个人能力,容貌都非常的出众,却逃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从根本上说,薛宝钗也是红楼梦中众多悲剧的人物之一。
结 语
在大力提倡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作为一名感性的《红楼梦》的忠实读者,我想,充分认识薛宝钗这位红楼女儿,能有助于女性和谐地融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和自我价值。宝钗是一位冷美人,她有病时服的是一种配方极为特殊的“冷香丸”。她虽然才貌不减黛玉,“任是无情也动人”,却是礼法自持,决不让感情战胜理智。
【参考文献】
[1]段江丽.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J].红楼梦学刊,2007(03).
现在整个社会风气是比较浮躁的,能真正爱上阅读的人不多,尤其是学生,他们更多地是接触网络,接受到的或者说他们喜欢的,多是一些娱乐节目和戏说的电视。我想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孩子们,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上高一以来,我一直想办法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一次意外的学生违纪,让我看到了丝丝曙光。
一次上课,发现一位同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明显不是听课的状态,我走上前去,发现他正在看风靡全球的《哈里·波特》,我当下便十分气恼地没收了,让他下课后来办公室找我。他主动坦白,这书是假期里买的,但是开学时没看完,他舍不下书中的情节,于是便偷偷带来学校看,结果就被我没收了。
我发现一个契机——舍不下书中的情节。
是什么让他如此按捺不住呢?我也很好奇。我知道这本书很好看,但是我也只觉得这是小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儿,并没有心思去读。这次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这本书,我禁不住也读了起来,越读却越欲罢不能,自己也深深地沉浸在情节与描写之中了。尤其是看到每年一度的学院“魁地奇”比赛时,我仿佛正化身为哈里·波特,正在紧紧追赶那只小小的顽皮的金球……
出于兴趣,我从头看了起来,在网上看到了此书拍成电影,爱屋及乌,我找来了电影细看。不可否认,演员的表演很好,电脑特技很逼真,但是还是让我大失所望了,这个比不上我想像中的魁地奇比赛。脑中灵光一闪,我有了办法。
我利用阅读课的时间,举办了“是什么折断了我们想象的翅膀”专题阅读讨论。我在班上与同学共赏《哈里·波特》中描写“魁地奇”比赛的章节,学生都很有兴趣,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读,当我像一个解说员一样描述那个画面时,我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紧张、羡慕、失望、兴奋……随着比赛而变化着。读完了,我又放了电影中的相关片断,不意外的,我在部分同学脸上看到了“失望”。我特意点这几个同学起来谈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说电影还是让自己失望了。
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读了《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片断,让他们在脑海里勾勒黛玉和王熙凤的样子,让学生试着起来描述,可以说大致相似,却都有细微差别。然后我分别播放了陈晓旭饰演黛玉的《红楼梦》和蒋梦婕饰演黛玉的所谓新版《红楼梦》,都是播放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断,看完之后,我仍然让学生谈感受。不少同学都批判新版《红楼梦》,表演不到位啊,与原著不符啊,反正问题很多。
我又让学生重新读文本,然后问了一个问题:现在你再读文本时,脑海中浮现出的黛玉形象是你原来虚构的那个,还是电视剧中的形象?如果你没有读过《红楼梦》,而是先看了新版的电视剧,你还会想像出那弱柳扶风的黛玉和泼辣强势的熙凤吗?
学生纷纷意识到了我的目的:阅读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而直接的视觉体悟可能使事物失去本真或者减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