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新型农业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农业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农业体系

第1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一、连云港市农业服务体系现状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有了显著进展,基本建立了以市为中心、以县为中枢、以乡镇为纽带、以村组为补充“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比较完备的四级农技科技推广网络。2014年,全市农技推广机构139个,其中:市本级7个,县级37个,乡镇级95个;全市农技推广人员1589人,其中:市本级75人,县区级581人,乡镇级933人。全市农技推广人员中,从职称上划分,正高级(推广研究员)28人,副高级(高级农艺师)171人,中级职称624人,中级职称624人,初级569人。

2.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全市已初步建立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为中心,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市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龙头,以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抓手的农产品监管网络体系。各县农委统一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有据可依。一是建立主体责任制度,包括农产品生产经营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与相关单位及人员签订责任状,明确服务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对未认真履行应尽监管职责而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管职责制度,包括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检测管理、巡查指导等,加强管理,规范监管工作程序。三是建立工作保障制度,包括监管人员岗位职责、宣传培训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等。

3.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覆盖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在搭建信息平台、拓宽信息网络、搞好信息服务方面下功夫,初步实现网络服务、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市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基本覆盖,建成了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主导,县区农业信息中心为纽带,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为抓手的四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网络,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技、传达农业政策、传播致富经验、交流市场信息。充分利用“农信通”、“12316”热线电话和短信业务,提供科技兴农、农产品流通、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气象预警等信息服务,切实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信息提供问题和信息交流互动问题。

4.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初见雏形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树立了一批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典型;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规范防治服务行为,培育一批拉得出、打得响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和组织。到2014年底,全市农业专业统防组织288个,专业化防治服务队659个,拥有机动、电动防控机械9348台套,其中大中型防控机械1669台套,日防控作业能力29.63万亩,全年统防统治面积244.1万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已见雏形。

二、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技科研与推广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相关环境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分离,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由于科技供给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如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

2.农技推广机构软硬件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进行大规模农技推广能力不足。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少,农技推广设施设备滞后,加之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通道并未完全打通,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还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二是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有的甚至出现农技人员应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兑现,推广活动经费很少,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3.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

专业合作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服务,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三、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关键措施

1.加快构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

按照“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和“有配套村级规范化农技推广服务示范站点”的“5+1”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求,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培训公益性岗位,提供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品种技术展示等平台,充分发挥乡镇农技中心的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开展“一村一名农技员”行动计划,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农技人员。

2.构建农科教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合协作推广机制

在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采用招投标、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技推广,重点培育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等涉农科技资源优势,加强生产一线农技推广服务;三是引导、鼓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农技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等共建区域性、专业性专家工作站等农业研发推广机构,建在田头,方便农民学习观摩;四是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农业技术网站,提供农业信息、技术服务。

3.打造一批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展示转化基地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农业“三新”工程、“五有”乡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有规模示范基地、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市县乡三级建设100个农业科技成果综合或专业技术展示转化基地,通过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展示区、新技术创新试验区、新产品试验区、新型农业机械作业区等功能区划分,将农业科技展示基地建设成具有成果展示、科技推广、现场培训、科技创新、专家决策等多项功能,打造便民、快捷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绿色通道。

4.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

第2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金融;三农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4)04-0068-0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劣势不断显现。党的十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

集约化和专业化属于分的层次,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化和社会化属于统的层次,着眼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四化”共同服务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一、天津农业发展现状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面积11946平方公里,辖16个区县,其中涉农区县达到10个,耕地面积665.56万亩,林地面积188.21万亩,宅基地面积30.07万亩。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13.15万人,户籍人口993.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6.84,总户数350.32万户,其中农户数125.42万户。

近年来,天津农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基本形成“四区”协调发展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环城发展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物流和观光农业;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海洋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远郊综合发展区,发展传统种养殖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区,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一)农业设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天津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60万亩,累计建成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155个现代养殖业示范园区,投入建设资金近200亿元。全市设施农业生产的蔬菜总量约占全市产量的50%,带动40多万农民增收,在设施农业的带动下,四年间全市农业土地产出率提高了3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9%,资源利用率提高了54%。

目前,全市小麦、玉米、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菜、奶、蛋、水产品等主要农副产品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

(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截至2012年末,天津共有农业企业6989家,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44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家),比2008年增加30家,引领90万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已形成“龙头+中介+农户”、“龙头+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

(三)合作社增长较快,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截至2012年末,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家,比2008年增加2121家,出资总额86.7亿元.人社成员总数达9万余人。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计2176家,占比达到72.5%。目前,天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从生产领域向流通、品牌经营等领域拓展。

(四)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快速发展

一是建设了2800个农业信息服务站点,重点提供农技推广、科技服务、气象预警等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天津农业信息网、天津农村广播、12316农业服务热线等载体,打造电子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各信息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涉农信息聚合共享。

(五)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初见实效

天津支持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开设连锁菜店;在电商网站开展蔬菜直销配送服务:通过农超对接、农商对接,推广订单农业等方式,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已组建16个农超对接蔬菜基地,农超对接超市网点近800个,2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产销对接,受益农户超过2万户,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超对接销售网络。

二、天津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天津的农村信贷市场以大型银行、政策性银行、农商银行为主,以邮政储蓄银行、城商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辅,随着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陆续设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天津已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全覆盖,且农村地区银行网点的比例达到41%。

(一)差异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深入开展“银政合作”模式,支持天津“三区”联动建设发展。民生银行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交通银行探索产业链融资模式,积极支持渔业养殖户。华夏银行创新联贷联保等六项支农产品.业务服务已全部覆盖涉农区县。大连银行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支持现代农业企业。津南村镇银行、静海新华村镇银行借助德国微小贷技术,重点支持小微企业。

(二)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2007年以来,天津涉农贷款余额保持“六连增”。2012年,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735.12亿元,比年初增加394.97亿元,增长29.47%。

(三)涉农担保、保险体系逐步完善

2012年末,天津在涉农区县共设立担保公司53家,注册资本49.73亿元,在保余额180亿元,占在保贷款总额的39.39%,其中97.43%的信贷资金投向涉农经济主体。蓟县、静海、宝坻等传统农业区县均成立了由区县财政出资的新农村建设担保服务中心,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和设施农业提供融资担保,东丽、北辰等经济活跃地区均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专司区内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此外天津将小麦、水稻、玉米、温室大棚、奶牛、生猪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全市参保农户达到8万余户。2012年,市政府从财政增拨1000万元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保费财政补贴比例提高至80%。

三、天津农业发展及金融支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资源禀赋缺乏

一是天津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天津市人均耕地仅为0.6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0%,世界人均耕地的18%。二是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市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5。三是沿海区域多盐碱地、滩涂地,综合利用难度较大,农业用地、地表水污染严重。

(二)农业多元化功能未充分发挥

天津观光旅游农业规模小,产值不足农业总产值的1%,产品雷同,缺乏品牌;循环农业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模式尚未普遍推广;农业生态屏障作用减弱;农业园区带动效应不明显。

(三)土地流转率低,集约化经营基础薄弱

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473万亩,流转面积105万亩,流转比例仅为22%,略高于21.2%的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北京(46.2%)、上海(58.2%)等发达地区。未流转土地多为农户零散经营,劳动生产效率低、规模不经济。

(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天津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缺少驰名、著名商标,带动作用不强。目前天津共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全国共有1291家,占比为1.5%。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约占农户总数50%,其中结成紧密型关系的不足50%;天津共有合作社3000家,平均每家入社农户33户,全国合作社共60万家,平均每家入社农户77户。

(五)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天津设施农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在从事设施种植业的农户中.只有26%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其种植面积只占农户设施面积的33.8%;只有27.4%的农户与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签订订单或服务合同。设施农产品以鲜食蔬菜为主,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40%,农业园区发展过分依赖市级补助资金。

(六)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

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仅为17%,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仅占乡村劳动力的4%左右。

(七)金融机构支农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金融机构主动介入农村的意愿不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产品创新少,风控手段单一,对抵质押品的依赖性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八)合作社等农业弱势主体信贷支持严重不足

涉农中小企业、合作社等农业弱势群体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截至2012年6月末,全市仅有天津农商银行等7家银行机构为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合作社融资覆盖率仅为1.65%;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的信贷融资需求保守估计为20亿元,但实际贷款余额为6125.78万元,合作社融资满足率仅为3.06%,信贷支持严重不足。

(九)主要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长缓慢

截至2012年9月末,27家银行机构对涉农科技、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5大农业重点领域投放贷款余额134.51亿元。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区、设施农业贷款只有22亿元、24.33亿元、7.14亿元,增长缓慢,相比全市1735亿的涉农贷款总量,农业主要经营主体贷款规模较小.金融支持作用不足。

(十)农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例如,天津目前为34万户农户建立了电子信用档案,仅覆盖27.11%的农户。二是产权交易市场对农村资产抵押、流转和处置存在障碍,抵质押设定债权难以实现,融资难题尚未破解。三是未建立全市范围内的普惠式的涉农信贷担保体系,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合力未充分发挥。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提升农业功能化水平

结合天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农业发展格局,注重农业多元化开发,发挥都市菜园、都市花园、都市农园、都市乐园功能作用,打造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功能示范园区,突出产业聚集效应,走沿海都市型农业功能化发展道路。

(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一是继续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相关纠纷调解仲裁机构,提升平台服务功能。二是采取转让、入股、转包、租赁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集中,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三)培育引进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经营职业化水平

以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大学生等为重点对象培养职业农民,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完善教育培训、政策扶持、市场准入、户籍管理等配套措施。

(四)发展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提升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一是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越来越多的农户纳入农业产业化体系中。二是鼓励种养殖能手、职业农民兴办合作社,引导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是建立产业化扶持基金,增加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引入社会资本,为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营造有利政策导向。

(五)加强农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升园区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扩大设施农业先进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借鉴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多维立体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成功经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平台+专家基地+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六)发展“大农业”、“大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以设施农业、农业园区为发展载体,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将农业一产种养、二产加工配送、三产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等有机结合,实现“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开展“大服务”,提供农业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规划、科研、设计、施工、运营等“一站式解决服务方案”。

(七)强化监管引领,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引导银行机构深入开拓农村金融市场。通过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专业化服务找到自身发展与支农服务的结合点、鼓励设立农贷中心、小贷中心等专营部门,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八)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支农服务能力

针对涉农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抵押物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将农产品订单收益、补贴等预期收益和股权、商标权、专利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整合利用,发展各类权益质押贷款。鼓励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充分运用轻抵押、重现金流的微贷技术,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范围。推动各类信用协会发展,聚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个体信用,发展信用贷款、联保互保贷款。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金融供应链信贷产品。

(九)建立健全涉农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农业的弱质性导致农业贷款风险较高。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农业风险补偿措施,受惠群体较小,并未改变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的困境。目前应在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涉农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级联创”活动,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二是设立针对示范农民合作社、有发展前景的涉农小微企业等农业弱势群体的农业担保公司、行业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互利互惠、风险共担的金融支农服务模式。三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深度和广度,加大重点行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瑾,巩前文.新形势下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研究[J].农村金融研.2011(2).

[2]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J].农村工作通讯.2013(6).

[3]付俊红.天津外向型农业的优势、机遇及发展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1).

[4]王健,王树恩.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2012(1).

[5]尹金丹,罗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对策研究―以天津为例[J].华北金融.2013(2).

[6]张占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导向[J].中州学刊2013(5).

第3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系;农地产权结构;法律逻辑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43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设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相关问题。在新兴农业经营体系下完善农地产权机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促使农业产权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创建健全的法律监督系统,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中出现的问题

1.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所有权不够明确

农村土地除了国家所有权外,其他都归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并由这一组织进行相应的经营及管理。在实际的发展运营过程中,通常是由农村村委会进行统一的规划及管理,按照人口进行土地的分配,但是这一组织通常会忽略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从而导致土地产权及所有权不够明确[1]。

1.2 农村田地的分化趋于细碎化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制约了现代化新型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使得农业用田逐渐呈现分散化。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较为单一,所以农村无法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综合化的管理,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靠天吃饭”的问题。

1.3 农村土地逐渐呈现荒废化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了城镇化的建设,深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的呈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但是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现如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挥仍然没有变化,人口呈现老龄化,缺乏劳动力,土地呈现荒废化。随着国家劳动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因而导致了农村生产投入力度降低。

2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权益

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原则受到了农业用地产权制度的制约,同时也是农地使用权及所有权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农业用地财产与财产管理体系问题,这也是农业用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土地产权的的规定与管理,以及关于农村用地相关经济法规所属权的问题。采用合理的图例产权管理制度能够科学的分配农村土地资源,这样既能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分配原则,也能促使农村土地所有权趋于合理化。严格的规范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收益权,能够有效的调整农地产权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只有完善农地的承包管理权以及住宅基地的使用权,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可以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以进一步的健全农村经营及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用地的产权关系,达到保护农民的目的。提升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不仅能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还能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

3 新型农村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3.1 明确农地产权制度

农村用地产权指的就是农村土地的占有权、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理权,属于农民财产的主要权利。在贯彻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同时,应确保农民具有土地处理权以及使用权,从而达到减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问题的目的,加快农村土地流动要素的重组,明确农村用地主体。

3.2 健全农村用地的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制定了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制约问。在征用农地时需要确保土地市场能够正常运行,健全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面对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不能阻止农民进行土地交易,不能减弱农民合法权益。

4 结 论

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因此需要了解产权结构,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确保土地等农业经济发展要素能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市场中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促使农村相关土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还需要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4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一个稳定”: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万吨左右。

“两个发展”:全面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重点发展23个家庭农场和133个专业大户。

“三个增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

具体措施是: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精品畜牧业,以人参、五味子,红景天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山葡萄、蓝莓种植加工产业,食用菌产业,高效粮食产业。到2015年,具一定牵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达到20个,加工转化农产品15吨以上,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蔬菜产业。加快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搞好产品深度加工和市场开发,到2015年特产总产值达到8亿元,平均年递增8%,培育8~10个特产名牌产品,形成临江特产品牌优势;全面实现蔬菜无公害化目标,菜地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蔬菜7000万千克,建设1~2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批发市场。

三、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肉牛、肉羊、蛋鸡、蛋鸭、肉鹅发展进程,着力抓好畜产品加工业和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到2015年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达到80%以上,肉类产量达到1.4万吨,人均占有75千克;禽蛋产量达到5800吨,人均占有31千克。

四、积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优化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全力加快绿色食品饮品、保健品等产业的开发,到2015年,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绿色产业总产值超过6亿,占农业总产值的60%,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70%,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在现有基础上,新增3~5个绿色名牌产品。

五、加大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不合格农产品报告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等相关制度,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监管,加大畜禽产品监测、检测,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搞好“六小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各项事业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七、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在资金、技术、工商注册,税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扶持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产销衔接,活跃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成为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省、市、县示范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建立民营庄园15个。

第5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北京具备了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不仅是农业技术特色的领域中心,同时也承担着率先探索建立新型种业体系的重任。”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发展处处长张平如是说。

据介绍,北京已经成为全国种业交易中心。2011年,北京种业交易额达74.25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9年的0.4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11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农科城将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机制创新,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4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的建设与途径。”张平表示。

国家战略需求

我国种子资源丰富,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蔬菜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市场交易额500亿元,潜在交易额900亿元,用种量世界第一。

去年4月18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作物育种体系。

“国家提出了完善农业体制机制,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加大国家各种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张平指出,今后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占领重要的位置,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的育种新机制。

三地园区协同创新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将为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提供引擎。

2010年8月份,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北京国家农业现代科技城建设项目。一年多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种业创新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特派员、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

同时,北京农科城还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

“在北京,农科城采取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发展模式,五个中心包括网络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创业产业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合作中心。”张平介绍。

北京的资源优势,是支撑新兴种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北京聚集了专业的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2万余人,院士占全国的50%,每年新育的农作物品种400多个。北京地区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借力北京的科技资源,首都育种平台应运而生。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倡导下,北京市组建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7年来,已连续上了3批大项目,覆盖了玉米、小麦、西瓜、白菜、草莓等多种北京的优势作物。

“目前选育的品种59个,蔬菜品种30个,玉米品种19个,小麦品种10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杂交小麦零的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介绍。

杨凌示范区也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应着力于机制创新

张平表示,未来农科城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中,要着力于机制创新。

“要探索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良种创制的研究。”张平说,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种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项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促进政府、产业、社会等资源的共同参与。同时约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的事宜。

具体到北京,则应以首都育种创新平台和北京种业创新联盟为基础,推动种子资源建设共享,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探索向企业转移的激励机制。

第6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95-02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大时代,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对于生产信息的获得和技术提升的要求,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于市场信息及时、准确获得的呼声日益高涨。就当下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是用传统方式获取信息如报纸、广播、电话、电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市场信息的把握能力还是很低下,原因就是获取信息的手段非常落后,对于所掌握的信息分析能力不足。互联网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还不是主要手段。

虽然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信息资源被利用率得以提高,应用高科技的技术已经深入到农业的生产生活之中,但是农业的管理水平还还需要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建立多渠道的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目前农业信息被利用的能力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信息获取技术需要真正革新,搭建一个真正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1 涉及相关概念

1.1信息化定义

1.1.1一般性定义

日本是“信息化”一词最早发明的国家,该词被日本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并被传播到西方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主要信息技术相关词汇为“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然而对于信息化的发展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对于“信息化”这一概念在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用更长间进行辩论。其中有些人把信息化理解成为应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现代化技术;另外一部分人把信息化理解成为,信息化是把从物质制造的社会转变成为以信息产业制造为主的社会过程。

我国第一次召开全国信息技术工作会议在1997年,对于信息化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定义:“信息化是应用智能工具进行应用,成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前进。国家对于该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以此推动社会快速发展。

1.1. 2通信经济学中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物质和倾心专注于经济结构为重心,转变到信息化下的经济结构重心。

信息化对于信息所应用高科技手段,使信息共享,应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发挥物质社会的资源潜力,从而使个人行为、社会组织和决策趋于合理化了的状态下运行。

1.1.3农业领域对于信息化的定义

农业领域里的信息化定义,指农业生产活动基本资源和动力来源于信息的获得,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处于基础性应用领域。从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信息服务产业成为农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增长离不开信息所做的贡献。总之,农业信息化的概念是集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和其他技术形成农业信息系统性的应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1.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更好的条件技术装备和管理经营水平,劳动生产和资源利用和土地生产力都较高,以商业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企业组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型服务组织。

1.3信息化与新型农业主体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时有效载体,同时是获取经营信息所依托的工具。由于在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过程中离不开提取信息的及时、准确,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使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适当和及时的市场信息,引导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在农业的应用,如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场相同的信息可以从产前,产中,产后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指导生产和销售渠道,信息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创新

以目前辽宁农业生产产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现已成熟的技术,依托“12316金农热线”服务云平台,拟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如上图1所示。

建立这样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传统传输网络与加入如GPS、传感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相结合实现充分互动,从而开放接口实现互联互通,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信息服务模式,准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经营主体手中,使新型农业主体足不出户便可以辽解到对自己有益处的农业信息、价格行情、市场供需信息等。

该模式具体运行方式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特别传感器技术对信息源的信息进行采集,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后存储在农业数据库中;二是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电话12316服务平台,通过12316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必要的指导,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三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纸介质的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所出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12316热线电话中反映,并及时反馈和解答;四是通过MASS机发送报价和市场供求关系和其他类型的养殖的短信消息。该模型利用VPN技术、云计算、传感器和其他类型的技术,获取农业信息为农民建立新的途径,农业信息与技术服务之间的差距,为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息服务“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做出新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政府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的选择,建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增收政策扶持。

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日常管理要对其基本信息核查、分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很好的环境,提供切实需要的市场服务信息。

政府应该研究规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要用市场准则进行判断,信息农业经营主体独立市场化经营,而政府对于发展模式进行监管,同时兼顾人才和技术上的服务,建立有利于新模式的发展环境。

3.2政府提供优惠的金融政策

政府对涉农金融政策制定中,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同时政府要建立渠道,鼓励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新经营模式之中,谋求协同发展。

3.3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新模式建立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思想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研发是永无止境的,新模式的内部依托网络和信息化手段的相应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琳.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12:40-44.

[2] 张辉,孙素芬,谭翠萍.2004~2014 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12582-12584.

[3] 薛莉,徐婷.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群众,2015(2).

第7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一、农广校基本情况

千阳县农广校现拥有三块牌子(千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千阳县分校、千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学校);开设了三项学历教育(中专、大专、专升本);实施了三大培训工程(普及性培训、项目培训、实用人才培训)。 专职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助理级3人。兼职教师64人,其中发聘书45人。实训基地10处,{海升千阳示范园(苹果)、西农千阳苹果实验站(苹果)、千阳县原种场(食用菌)、千阳县羊场(奶山羊)、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苹果)、千阳县城关镇新兴村(农家乐)、千阳县城关镇段家湾村(农家乐)、千阳县南寨镇大寨村(设施菜)、千阳县城关镇北台村(奶畜)、千阳县西秦民间艺术社(工艺品)}。办学校舍2170m2,各项教学设施齐全。

二、近年来的具体做法

1.抓体系建设,我们组建了一支群众满意的团队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千阳县农广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工作理念,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己任,很抓农广校体系建设。目前,我们已走出三十多年中专一贯制的老圈子,无所事是的怪圈子,经济拮据的困圈子,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工作人员奋力争先,工作作风过硬,行业风气正,农民群众满意。

2.精心谋划,我们干了几件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的实事

2.1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育,我们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面对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千阳县农广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以提升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创业带头人为重点,按照“在企业中培训,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路径,充分整合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今年,农广校共开设职业农民培育班4个(其中,苹果培训班3个,奶畜养殖培训班1个),培训人员200人。

2.2科技书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我们创出了“自主式”的培训模式。截止目前,我们与县文化局联手共建农民科技书屋、农家书屋85个,拥有科普书籍200多万多册,农业科技光盘3400多张,受益群众5万多人。

其特点之一:为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群众借阅书籍;特点之二:为有播放设备的群众出借光盘;特点之三:作为全体村民文化科技交流的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之所需开展“自主式”培训。

2.3开设田间课堂,群众满意效果好。今年以来,我们采取田间与课堂相结合,试验和示范相结合,观摩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演示与启发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专家讲理论、生产能手实践操作受训人员摸仿。截止目前,我们已开设田间课堂96场次,受训人员达1.2万人次以上。

2.4“致富早班车”开进了千家万户,我们创出了“灌输式”的培训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共有53个“致富早班车”示范点,配备扩大机、录音机、功放机、VCD、话筒、卫星接收系统共计450台件,大喇叭130只。 科技录音带20种6000余盘。每天早晚利用吃饭时间播出40~60分钟,进行“灌输式”培训。

其特点是:打破地域和时空界限,根据农事季节,同一问题,反复讲解,直到弄懂,被群众誉为不计报酬,不休假的专家教授。

2.5光盘进村入户,将科普知识送到农家炕头,形成了“双向选择式”的培训模式。对农广人员进行五个一包装(人手一台VCD,一套实用科技光盘,一套实用技术讲稿,一本播放监测记录,掌握一手熟练的播放技能),结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的“三到三帮三促”主题实践活动,进村入户分类指导。

其特点是:农广人员带VCD,科技光盘,根据主导产业进村选择农户,农户根据自己所需选择科技光盘播放。开展“双向选择式”培训,因人施教,针对性强。

2.6实施阳光工程,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自开展农村劳动力 “阳光工程”培训以来,累计开展培训2751人,辐射带动3.8万人次,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净增1364元。

2.7农业科技入户,我们成了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思路,我们选定了30个行政村,400个农户,按照“手拉手教、人对人帮、户联户带”的培训模式,累计培训种养能手3100多人。

2.8开展联合办学,全面提升了村组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我们创办了陕西电大宝鸡分校千阳县农广校涉农专业大专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县农广校专升本教学点”,截止目前,我们累计招收大专学员580名,大学本科学员196名,全县村级干部中,百分之九十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

三、农广校得到了中省市县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近年来我们受到部级奖励四次(全国农业“屯玉杯”农民科技知识大赛第二名、全国种子检测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种子检测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受到省厅级奖励三次(全省种子质量检测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两项、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检查评估合格单位、全省农民科技培训先进单位);2次市政府科技进步奖项两项,也。(《现代媒体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应用及推广》研究课题获宝鸡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全省软科学科技进步奖的首例;“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推广”科技成果项目获宝鸡市人民政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获千阳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荣获省市县级业务部门奖励14项。

四、我们的体会

体会一:选准培训对象是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础。

体会二:组建一支良好的培训团队是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前提。

体会三:采用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是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键。

体会四:加强领导是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保证。

五、我们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加大对农广体系建设投入,力争早日建成规范化县级农广校

第8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合理化体系构建设想。

目前,关于信息素质的概念被广泛认可的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主席委员会》中提出的:具备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查找、评价和有效利用需要的信息。换言之,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学会了如何学习的人,他们懂得怎样找到、组织并利用信息。

信息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具备利用包括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在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诸方面达到和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水准。

传统观点认为,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两项基本能力。但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素质越来越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相促进的。

一、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2009年3月,为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状况,笔者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每个学院,每个年级2个班,对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进行了“大学生信息素质”问卷调查。共抽样发出问卷1500份,回收1387份,回收率92.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普遍不强

对问卷中“什么是信息素质?”问题的回答结果足:84.9的学生对信息素质的概念感到陌生,只有15.1的学生了解一些。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信息意识,对信息素质的知识认识很少,无意识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更不会主动参加各种提高信息素质的学习培训活动。

(二)信息能力弱

对问卷中“使用数据库检索信息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表明:很多学生,虽然有信息需求,但苦于信息能力不足,不能驾驭信息语言,缺乏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束手无策,不能“广、准、新、全、精、快”地查找有价值的信息。在使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遇到的困难中不知道检索方法和途径,不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表现最为突出(见表1)。

(三)信息道德水平不高

对问卷中“哪些行为属信息犯罪或信息不道德行为?”的回答表明:有89.7%的学生仅仅看到“计算机犯罪”是违法的,只有22.3%的学生知道“知识产权侵犯和个人隐私侵犯”同属违法或不道德行为范畴。更遗憾的是,74.8%学生明知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光盘和盗版书籍应该坚决予以打击,拒绝购买,但事实上只要内容适合,价格又便宜还是会买。信息道德关系到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国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急需提高。再者,有的学生不了解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使得网络诈骗、网络游戏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情况频频出现。

二、构建农业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设想

受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小学及初高中阶段接受信息素质教育的机会极少,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较为落后的农村,获得信息素质教育的机会就更少了。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体系是阻碍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首要因素。所以,构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更合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内容:(1)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价值观念;(2)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4)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批评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6)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等。

(二)明确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部分。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多种形式;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等;信息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

(三)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1.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模式在高校开展:第一种模式是在线信息教育平台模块化模式。在线信息教育平台包含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开始的简单测试,到详细的知识普及,再到信息评价标准的提供,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平台中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达到提高信息素质的目的;第二种模式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教学系统。此系统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的“教”与“学”两个环节,每个课程都具有独立的学习区、交流区、考试区、管理区;第三种模式是在线信息法律和道德教育。信息法律和道德教育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2]。这些教育可以使用户了解知识产权,认识到利用信息时所涉及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更加合理地、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具体方式如:图书馆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或在图书馆的在线教育平台上设置专门的模块对信息法律和道德进行介绍;第四是提供图书馆虚拟导游教育模式。此模式是一种通过网络虚拟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布结构、服务项目、馆藏资源、读者规章制度等内容的教育模式,具体形式如层层递进的网页链接形式、flash动画导游形式和音频视频模式。

2.改革文献检索课模式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列出249个专业,对其中的218个专业都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这说明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是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很多农业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效并不理想,较之网络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以往陈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师队伍的发展速度已明显落后。因此,对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改变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目前,许多农业院校均开设文献检索课,但大多数院校将其置于边缘地位定为选修课,正式把它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开设的高校为数不多。在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将文献检索课确立为必修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农业院校应该改革文献检索课教育体制,将其纳入学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学校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或在原来选修课的基础上扩大培训范围和受训人数,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接受教育。

(2)更新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侧重于纸质文献知识和手工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载体和类型、信息服务的方式、技术支撑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而必须更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第一,精简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侧重计算机检索技能的培训。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第三,增加信息资源分析与利用方面的内容。第四,增加网络安全及信息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3)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呆板、单一,多为“演讲式”或“填鸭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1)文献检索课教学应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网络教学。(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新模式。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直观演示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的目的。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文献检索课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文献检索课教学创造了无限机遇,文献检索课应依据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更新。

第9篇: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一、努力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的实施,丰县农广校积极与农委系统内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了以县农广校为主阵地,县级农技推广部门、镇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个部门、多个层次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县镇两级农民教育培训服务网络体系。

1. 明确分工。县农广校主要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讲师团的组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指导与督查及在校开展创业农民、职业农民、农业信息技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四类培训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依托镇级农技推广中心和村委会做好人员的组织、培训地点的落实,由农广校牵头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开展培训,形成了由县到镇、到村的教育培训网络。

2. 横向联合。县农广校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充分征求农民意见,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借助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各部门的组织优势,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农委及农工办、农机等涉农部门合作,还与组织、人事、工商、民政、教育、科技、妇联、共青团、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联合搭台唱戏,形成强大的培训组织合力。如与组织部合作,组织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培训;与团县委合作,开展农村青年的创业培训;与农工办、工商局合作,开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的培训;与民政局合作,开展农业专业协会的培训等。

3. 整合资源。县农广校整合县委组织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资源、中华果都网站的网络设备资源和农广校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网络视频直播培训系统,实现了专家在线直播培训、远程技术诊断、远程在线咨询、远程在线观看技术讲座录像和县镇村的三级网络视频会议等功能。目前,已建成县到2个镇10村的在线直播培训。同时,积极与县电视台合作,开设了农村天地栏目——农业技术讲座,每周播出一期。学校与县电信、移动公司合作,在校内开设了短信服务平台,免费为农民学员群发农业技术短信。另外还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联合开展培训,实现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二、加强“四有”建设,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县农广校根据省校提出的强化“四有建设”要求(即“有高素质的讲师团与管理队伍、有稳定齐全的教育培训基地、有现代化的教育培训设施和手段、有适应农民需求并全省共享的媒体资源”),积极推进“四有”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功能和能力,逐步建立一个以县农广校为中心,以镇村培训点为延伸服务的,功能比较强、手段比较先进、运转比较灵活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讲师团队伍。自2006年实施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以来,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县农广校通过理论、试讲考试和综合考核,从县、镇两级选拔近100名中级以上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组建了百人讲师团,并吸纳乡土人才和大专院校、科研所教授专家以及农民创业成功人士加入讲师团队伍。根据不同专业,将讲师团划分了14个组,并制定了讲师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严格考核,实行末位淘汰,讲课报酬与考核绩效挂钩,年底进行总结,开展优秀讲师评选活动。同时,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每年都对讲师团成员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7年来,累计举办讲师团培训班21期。

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学培训实效。县农广校在县委组织部和县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万元自建了集教育培训、生产实践、示范展示、种苗供应为一体的多功能农民教育培训实习基地。基地占地50亩,建有1500平方米育苗温室1个,600平方米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温室4个,150平方米的培训及产品展示厅和30亩的花卉苗木育苗基地。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理论授课不直观、难理解、不易消化的特点,农广校加强对学员动手操作实践的培训,让学员参与生产操作。基地每年可供近1000名学员参观实践,理论授课后,组织学员到实习基地再实践操作培训,由老师和技术员手把手教,做给他们看,教会他们怎么干。为学员提供从棚体建设、设施育苗、移栽种植、管理采摘等一套完整的设施蔬菜、花卉的生产技术,完成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基地培训教学全过程。

基地还增挂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牌子,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交付由大学生村官组建的徐州汉邦骄子农业发展公司,具体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学校负责出资聘请一名技术员和新品种的引进费用。公司无偿配合学校做好学员的参观实习指导,新品种的试验、试种和生产示范工作。同时,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国内外新品种,进行试验、试种和育苗、学员不仅学会了高效设施蔬菜种植的整套技术,还了解了市场所需品种与行情。

基地每年可育苗120万株,为农民、学员及时快捷提供优质廉价种苗,并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公司年创造经济效益近20万元。基地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培训功能,方便了农民就近就地学习和实践。基地建设开发,促进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推动了全县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农广校注重教学设施的改善和完善,不断增添教学设施、设备,培训能力逐步增强。学校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大中小教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会议室、学员宿舍、学员餐厅、实习基地一应俱全。配备教学、办公用计算机64台,购置了一批投影仪、手提电脑、音响投影教学设备,照相摄像设备,添置远程教育终端站、县镇村三级网络培训系统、短信平台等教学设备等,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4. 加强媒体资源建设,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县农广校每年都购买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系列教材和中央校的中专学历教材及光盘,价值10多万元。同时,组织学校教师和讲师团成员,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实际,编写了地方培训教材、讲义和培训课件,先后有12项教材、16个课件和2个影像教材获省校优秀教材奖,两部教材被省校选为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用书,并予以出版发行。

三、科学用好“直通车”,快捷服务新农民

2010年12月,江苏省农委为丰县农广校配备了农民科技培训直通车一辆,它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其投入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丰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拉近了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培训效果,形成了培训的经常性和快捷性,深受农民欢迎。近两年来,县农广校利用“直通车”,结合省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的实施,在全县14个镇进村开展培训、科技咨询、送科技下乡等共257场次,受训人农民达4万多人次,“直通车”成为进村培训的大课堂、巡回咨询的宣传车、技术推广的工作站、流动服务的科技书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直通车”开展培训直观生动、作用明显,进村入户机动灵活、方便快捷。农广校利用直通车上的设备进行投影教学,图文并茂,互动性、操作性强,增强了培训的直观性,农民乐于接受,提高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和质量;直通车机动灵活,如出现技术咨询、重大病虫害等,接到电话、通知,拉上技术专家、教师就可立即出发,便于开展应急培训咨询。同时,直通车无论农闲、农忙都可随时出动,一天可以去多个地方进行咨询、授课,用老百姓的话讲,真是我们庄稼院的“120”;三是方便快捷,直通车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和技术咨询,农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技术服务,省时、省工、省钱。直通车还装有设备和资料,随时、随地就可讲课、播放技术录像、发放技术资料等,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2. 科学管理使用,认真维护保养,确保直通车良好运转。直通车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管理车辆的使用和油料使用,按公里数核算用油。安排专职司机1名,操作管理员1名,讲课教师、技术专家和技术资料、光盘随车同行,驾驶员专门负责直通车的维护、保养和使用。操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投影、音响的操作和维护。每次发车前,由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包镇村的联络员负责向办公室提前签字要车,由办公室专人登记车辆所去讲课的地点、授课人、授课内容等,保证了直通车的高效运转。截至目前,直通车两年正常运行8.12万公里,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车辆正常运转。

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几年来,丰县农广校努力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四有”建设和科学用好农业科技直通车,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升,充分发挥了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主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保障了丰县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促进了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方式的革新,增强了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通过理论+实训+直通车的培训,有效解决了基层技术人员少、师资力量薄弱、农民组织困难、农民接受能力差等问题,加速了各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实惠,学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加快了各项农业新技术迅速进村入户的进程。

二是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创业能手,提高了农民的就业本领和能力。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农民、创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手,提高了农民在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就业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创立农业专业合作社720个。丰县农广校2010年“阳光工程”专业学员田凡被农业部、中央电视台七套评为阳光工程“全国十佳创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