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资源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实践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and Effect of Inland College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DONG Kunming[1][2], BAO Weiyang[1][2], ZHOU Xiaojian[1][2], MIAO Li[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2]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land universities specializing in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of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summarizes the main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s in the profess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 carried out and achieved effect in the short term.
Key words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自新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突破传统观念和限制加强海洋教育以来,许多院校,包括内陆有条件的一些高校纷纷设立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它的专业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们大量的实践机会,以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时该专业也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新专业,各院校纷纷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以期让学生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获得成功的信心并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①②③为此,原有的一些专业建设所采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探索并及时总结。
1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1.1 社会认知和学生认识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学科的认识停留在海洋类专业只能在临海高校才可以进行研究教学等工作,而非临海高校无法设置这类专业。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人对非临海高校开设的海洋类专业不了解,不愿报考内地高校海洋类学科,这导致该学科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调剂方式招收进来。这些学生进入校后,对专业了解不足,对专业的学习感到迷茫。这必将导致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也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随之而来的是他们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就业困难。事实上,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国家和社会,对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结果是,一方面海洋类学生在学校没有获得足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够满足海洋强国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涉海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海洋类科技人才。必须依赖于改革教学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来化解这一矛盾。与理论教学体系相比,实践教学体系更能培养一个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依靠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开拓思想,增加专业认知,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建设海洋强国要求、立志于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2 学生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的要求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起着动力作用的因素。但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真正的专业兴趣,尤其是对那些通过调剂招收进来的学生。同时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些热衷于网络,喜欢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并建立相关的网页网站;有些热衷于摄影,喜欢拍摄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景观等;有些热衷于旅游,喜欢到各种生态环境中考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当考虑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调整或者提升兴趣目标。在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相结合的过程中,使得专业知识学习和兴趣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1.3 学生就业和创业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要求
自高考改革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许多环节仍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这使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国的产业调整与发展出现了一些脱节。特别是对当前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很多非公有制企业不能吸纳或者吸引更多大学生就业。创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对优秀毕业生的回访也证明,许多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增加了对相关产业的直观认知,开拓了眼界。从而早早地为将来的就业以及创业确定了目标,打下了基础。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让专业实践教育环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加快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与专门化,使得实践教学体系向着有利于社会认知、社会需求、学生认识、学生学习和发展等等方向进行深度的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措施
2.1 优化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
海洋资源与环境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专业实验课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技能以及专业技能,这是学生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并且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开拓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首先优化与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理论课程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内容,在实验教学上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最大限度地增开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并且为了适应实验课程的优化,专业教师在已有专业实验手册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适应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同时针对实验类型的不同,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精心确定每个实验课的目的、理论、实验内容、数据分析等内容,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要完成的要点涵盖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使得实验教学体系既能满足于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2 强化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主干课程的集中教学实习
在掌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海洋资源与环境的集中教学实习,并通过集中教学实习这种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各门基础实验课学到的各项技能综合到一起并能熟练应用。对于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调查方法》和《海洋防污染与环境保护》,我校开设了四十课时以上的专业实习,并组织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及相应企事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实习指导工作,使学生在强化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开拓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为学生在将来应用以及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海洋浮游生物和生物饵料培养》和《海水养殖学》,在江苏如东海产品养殖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实习。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的集中教学,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视野、培养了科学的精神以及态度。
2.3 丰富课外实践方式
基于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在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实践训练。这些方式包括:第一,在大二学生完成专业技能强化训练之后,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熟悉科研创新工作。第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基金的申报,获得资助的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创新基金的研究工作。第三,鼓励学生实性践学习,从三年级开始,让学生参加实践基地的生产过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参与各类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调查统计工作,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设计或根据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发展课程,进行创业初期研究,例如:根据《海水养殖学》课程的内容选择某一种海洋生物,例如经济藻类、鱼类、贝类、海参等进行饲养,了解它们的养殖过程,计算成本和收益,为毕业后创业做准备,从而达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的。
3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效果
学生专业兴趣逐渐增强。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使得学生可以系统性以及连贯性地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被动地接收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连贯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伴随着学生们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相互协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积极拓宽课外实践方式的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申报各级科创基金。近年来学生共申报50余项科创基金。这些创新基金申请有一半以上获得了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的立项。这些立项是对学生科创能力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科研的热情,使得他们更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近三年来,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共有3个学生创新团队获得学校的科创表彰,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三十余篇。
学生专业素质普遍提高。通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需要。在这个体系的创新假设中,我们以专业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综合,以专业实习为开拓,以学生参与科研、参与科创基金申报、参加科技服务小组等活动为增强点。这些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开拓了他们的专业视野,增加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
注释
① 彭熙伟,郑戌华,王向周.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12):45-47.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形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会计学者将会计理论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并进行了诸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然资源会计这一会计学新的分支。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矿产资源会计、森林资源会计等,对海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开发战略与管理、海洋产业、海洋区域经济等方面,鲜有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如何核算海洋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这是由于海洋资源的资产特性决定的。尽管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许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条例,但这些法规的具体落实多方面均依赖于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与监管工作。而处于探索阶段的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问题,许多信息的取得需要通过海洋资源会计核算予以解决,因此海洋资源会计核算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二)海洋资源的特性 一是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港址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使得海洋资源总的经济价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形的商品价值,主要是直接利用价值部分;一部分是目前研究还不够成熟的生态环境价值。由于一部分资源产品和服务价格难以确认,因此影响了海洋资源会计的发展。二是海洋环境与资源属于无价格的公共物品,其价值在量化上比较困难,不易与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结果比较。三是海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性资产,既具有一般资产的稀缺性、收益性、权属性和有偿性,又具有海洋资源特有的海洋水体流动性、海洋空间立体性、海域质量差异性及使用功能的永久性等特征,使得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进展缓慢。
二、海洋资源会计文献综述
(一)国外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对于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国际会计理论界早就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早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醒沿岸各国注意,海岸带资源是一项“宝贵的国家财富”;艾伦·科特雷尔指出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并展开海洋资源价值量的核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意见;CoastAnza等综合了各种方法完成了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这些研究内容及成果具较高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国内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徐质斌提出实施海洋资源管理总的思路:即四个目标一国有资产所有权实心化、经济效益评价真实化、资源产权流动化、资源再生产循环良性化;一个核心—资源产权管理;三个步骤—产权登记、价值评估、产权经营。许启望等进行了“海洋资源核算的初步研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海洋资源的总价值量核算和分类价值量核算。吴姗姗对渤海海洋资源的价值量进行了初步的货币化估算。这些研究说明在海洋会计的研究上我国会计理论界也给予了较高程度的关注,为海洋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研究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会计的研究思路。但因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其研究对象也不是直接针对全部海洋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海洋资源价值的初步估算,没有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在我国对海洋资源采用有偿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后,很多涉及海洋资源的会计理论问题更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及其内容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 整个研究以海洋资源的会计核算作为出发点,首先从会计的角度探讨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基本会计要素,以及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以此为起点,进一步研究海洋资源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评价等管理会计的问题和微观核算如何与国民经济宏观核算对接的问题。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二)海洋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是海洋资源会计目标。海洋资源会计的目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使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为有关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政府、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合作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关于企业因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破坏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从而帮助信息需求者做出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投入和收益实现均衡的对策。
二是海洋资源会计的对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海洋资源会计学形成的基本依据、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海洋资源会计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结构、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体系和海洋资源会计的考核指标体系等;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实施对象,它所反映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与资源生态循环过程相联系的海洋资源经济循环各阶段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海洋资源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业务处理对象是海洋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综合利用和再生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关键词:海洋开发 管理理念 变迁及思考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72-01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领海面积大约有三百万平方千米,我国东邻黄海、渤海、南海、东海,并且东对地球第一大洋太平洋,这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因此,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理念的革新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海洋开发的现状
在海洋开发方面,我国海洋资源生物种类丰富,占全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的百分之十,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朝着新能源、药物等方向发展。在海洋建设方面,我国主要中在对海上的交通运输方面和沿海城市的海洋港口建设等,产业建设产值逐年上升,同时,我国海洋新型能源资源也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稳定的科学技术基础,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和天然元素,对海水资源化学物质的利用有效的缓解了我国的能源资源紧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能源发展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洋管理方面,我国采取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方式,有国家海洋局与地方海洋管理机构共同维护和发展海洋管理,地方实行海洋渔业管理相结合、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专职海洋行政管理三方面形结合的模式,并且不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奠定法律基础和政策基础,这对我国海洋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二、当前海洋开发管理面临的挑战
1.我国海洋开发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海洋资源作为国家资源的国有化产业,在开发和管理体系上缺乏完善化的制度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方案的实施,适应我国经济背景的相关海洋开发管理体系建立不健全,导致海洋在开发和管理过程出现浪费现象,积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实现双重的可持续发展。各省对海洋经济的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整体开发管理规划模式,存在复杂化的问题,难以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模式。
2.海洋开发管理的的执法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管理逐渐重视,提出建立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有关海洋开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管理执行方面的力度却不明显,收效甚微。我国的有关海洋开发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化的法律体系,各个法律之间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独立性太强,融合性不够,致使想相关的执法者和监督者无法做到综合执法,人员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管理体制存在空白盲点。
3.海洋资源的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资源浪费
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没有形成专门化、科技化的产业技术链,产品的附加价值低下。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滞后性的弊端,产业依旧停留在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的传统海洋产业阶段,海洋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存在致命性的影响,我国的部分产业将废水等污染物排进近海中,造成我国海域的生态系统质量低下,同时,对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等资源的过渡开采,造成了海洋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我国海洋开发和管理策略
1.调整优化海洋产业机构,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
我国树立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要对海洋产业进行合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延长海洋产业的产业链,增加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2]。对于以渔业、运输业为主的传统海洋产业,增加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产业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树立符合时展的管理理念,大力发展合理环保的新型产业结构。同时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海洋资源的技术层面的开发利用,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对海洋资源的环境保护力度
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是先开采后治理,这种模式早晨资源的枯竭和后续的处理模式不合理,因此,要加大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应的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是实行有偿使用的前提,并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废水废物的排放,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体制,重视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的环保生产体系。
3.建立健全海洋开发管理体系
我国出台的海洋管理开发体系的法律法规之间,要相互脸型,融会贯通,对于个别案例在法律制度中要有明确说明,坚决抵制经营者钻法律的空白点。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符合社会时展要求的海洋开发管理体系,出台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与时俱进[3]。加大对海洋执法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强有的执法队伍,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做到海洋开发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总结: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性条件。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开发和管理的现状,发现了在海洋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弊端,并对海洋开发管理作出了三方面的思考,分别是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对资源井陉合理有效配置、加大UI海洋资源的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海洋开发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可以正确引导我国海洋开发和管理,为海洋管理者提供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新春,张继承.我国海洋开发和管理理念的变迁与思考[J].太平洋学报,2012,02:55-60.
[作者简介] 马得懿,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①参见[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页。
②参见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③上述海洋权利分别在1982年《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6年《矿产资源法》、1993年《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1年《海域使用管理法》、2007年《物权法》以及2010年《海岛保护法》中规定。
④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页。
摘要:海洋资源利用的“xx使用权模式”引发一系列海洋资源权属理论上的困境。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资源权属从“公有物”到私权盛行的变迁,表明传统私法视域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具有反思和检讨的必要性,这是由海洋资源权属立法上的诟病、适用范畴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争议性所决定的。基于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法理念以及国家或者管理权等多维逻辑进路的考量,海洋资源权属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权属机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多维解读,其主要的现实价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能力。
关键词:海洋资源权属多维逻辑“体系后研究范式”国家逻辑
中图分类号:DF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3-0086-08
一、海洋资源权属的法律表达模式及其困境
(一)海洋资源利用的模式——“××使用权模式”
一般来说,海洋资源内涵丰富,类型复杂,具有公有性、生态性、整体性以及环境的复杂性。根据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Alan Randal)对海洋资源的界定,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① 法学意义上的海洋资源通常指进入法律规范体系之中的,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客体。随着人类利用海洋资源活动日益多元化和空间化,法律对海洋资源的调整也日趋复杂化。
我国海洋资源权属的立法例,基本上形成了海洋资源“××使用权”的立法模式。物权法下以某种资源为客体,并在尊重其所有权的基础上,设立以占有、使用或收益为内容的用益物权时,新设立的权利通常被命名为“xx使用权”。②我国先后立法创设了海洋石油资源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捕捞权、海域使用权以及海岛使用权等。③然而,立法上“使用权”一词备受争议,认为其涵盖的内容几乎与用益物权同义,其内涵与外延不确定,而且不易区分作为用益物权的“使用权”与作为所有权的“使用权能”。④(二)困惑及其破解:“体系后研究范式”的视角
有学者对“自然资源物权”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特别是有关海洋资源使用权的认识角度和研究思路存有极大的差异,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特别法上的物权说”、“浮动用益物权说”、“特许物权说”以及“准物权说”。⑤ 然而上述各类学说都不能圆满地诠释海洋资源在利用中的各种法律难题。以比较流行的准物权说为例,我国学者基于“思维方法的反思”和“物权客体的特定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准物权的概念。准物权(Quasi-property)客体难以整齐划一,主张以多视角模式、时空结合观、宽严相宜的弹性标准以及注重客体内部构成因素变化的方法来观察和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准物权的权利构成具有复合性,兼具公权性和私权性的特征。在准物权理论的支配之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应该重新审视。然而,“将自然资源界定为准物权的客体,只有将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排除于准物权的体系才可成立,且需要进一步类型化”。⑥由此观之,准物权下的海洋资源使用权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普适性和完美性。由此,海洋资源使用权不仅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不足,还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相关困惑。在私法语境下解读上述海洋资源权利,自然会遭遇诸如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合理性、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法律属性如何界定以及海洋资源物权流转等系列问题困惑,比如传统的物权法理论是否可以套用到海洋资源领域?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权利类型如何界定?
⑤参见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以降。
⑥崔建远:《再论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29页。
⑦参见陈甦:《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15—16页。
⑧刘楠来:《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
⑨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第537条第2款规定:“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的管理与让与,仅仅得按照与之相关的特别法形式与规则进行。”欲破解海洋资源权属的困惑,笔者倾向于将问题引入到“体系后研究范式”之下。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海洋权利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法治建设重点在于法律实施。在体系后研究中,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应该集中于或归结为中国问题中心主义,故而,应该提倡“立足中国场景中寻找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寻找与认定,只能在中国的法治实践中进行与完成。然而,所谓“中国问题”并不是研究对象范畴导出的解读,而是包括研究主体及其与研究客体关联方式导出的解读。体系后研究以中国问题为中心,不仅是法学研究对象的再次聚焦,更是法学研究者的法治信念、理论情怀和学术文化的更新构建。⑦ 应该说,在我国海洋法群中,规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立法比较健全,法律效力层次亦比较合理。然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中国问题”是大量存在的,这其中不仅有理论上的争鸣,更有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所形成的法律上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这需要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认真审视海洋资源权属的方方面面。
二、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流变:从“公有物”到私权的盛行
(一)海洋资源作为“公有物( Common Property)”的法律调整
根据相关资料,罗马法并没有直接记载关于海洋资源法律制度的内容,然而,中世纪为了适应封建君主对海洋控制欲望的需要,罗马法的前期注释法学派学者们提出了沿海国可以对邻近海域资源享有所有权或的法律思想。此时期海洋法或者海洋资源权属法并未完全成型,但是这些关于海洋的法律思想为日后现代意义上的海洋法或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⑧
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国际经验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重点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辽宁省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体系研究”(编号:Lslktzdian-15)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P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5日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相关海洋资源管理部门专门制定了《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并明确规定对海洋生态损害之后应该如何赔偿的相关问题。此法律对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资源,规范此方面的索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海洋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恶化后会对人类的当前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未来一段时间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世界各国在交流和协商下,制定了海洋资源利用相关的国际公约,各海洋国家也根据自身的相关情况而制定了各自的海洋生态保护相关法律。
一、美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
美国最早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为《油污法》、《清洁水资源法》等,这些法是在普通法基础上形成的,其对规范美国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工作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相对而言这些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比国际公约的更广,且相应的赔偿额度更高。例如美国的EXXON石油公司在出现一次邮轮触礁事故之后,泄露的原油污染了近1,609公里的海岸,近万平方海域被污染,并对附近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产生了一定全球影响。这次污染事件促使美国在次年制订了《油污法》。随后美国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范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一)普通法下的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美国关于生态资源保护的法律首先具体规定了相应受保护资源的范围,主要包括渔业资源、湿地、野生动物等。如果这些资源被破坏,根据普通法的规定,可以对行为主体进行公诉,并据此获得相应的生态损害赔偿。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普通法对赔偿的范围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主要是资源损害相应的货币度量。这样对于一些重要特殊资源的损害,不能准确的估计其货币度量值,这样就产生一定的补偿不合理问题。美国的普通法对生态损害的赔偿范围规定为资源减少的市场价值,而对主体则规定为公共机构,在确定赔偿金时,只有资源的修复费用低于造成的损失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对一些与重要环境、文化相关的生态损害一般难以明确其市价,其赔偿也就不容易实现。而且普通法对损害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确定也有明确的要求,而在生态损害情况中,这种关系一般不能很清楚的确定出。据此可以看出,通过普通法来保障生态损害的赔偿情况存在明显的缺陷,相应的损害行为认定和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
(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为了有效地应对普通法在此方面的局限问题,美国随后制定了《清洁水资源法》和《油污法》,并以此来作为生态损害赔偿的基本法律。在此基础上美国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在出现生态损害情况下的赔偿主体、主体、赔偿范围和标准等。这样在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发生之后就有法可依,相应的损害也可以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根据这些规定,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修复费用、过渡期损失和评估费用等,而相应的生态损害的赔偿,主要用途为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保护其免受再次损害。同时这一制度还明确规定了海洋环境损害评估标准,在此情况下如果出现海洋污染情况,受害者可以清晰且合理地得到相应的赔偿。在这些法律和制度规范作用下,美国的海洋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这些也对其他国家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二、加拿大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分析
加拿大的海洋资源也很丰富,其很早就研究了海洋污染损害赔偿相关问题,并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船舶溢油赔偿机制。加拿大还最早加入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同时还根据自身海洋资源实际情况而制定了相应的国内赔偿机制,这样就可以根据国内外两方面赔偿机制来确保相关的船舶油污损害得到妥善赔偿。
(一)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加拿大关于海洋资源损害赔偿的法律主要为《航运法》,其侧重于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方面,在1971年修订之后,此法中加入了相关溢油责任的规定,并对溢油相应的赔偿主体和范围以及标准等做了规定。《航运法》对相应的溢油责任限制规定为,每吨溢油133个特别提款权。对比各国关于溢油法律的建立时间可看出加拿大是此方面立法最早的。
(二)赔偿基金制度。《航运法》同时还对海上污染赔偿基金做了规定,也就是通过海洋运输石油到加拿大的货主需要交纳每吨15加分的摊派,并将其加入到油污基金中。加拿大对此基金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账户,并设定了相应的固定利率。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对《航运法》进行修改,也就是设立了新的船舶油污基金,简称为SOPF,同时还增加了国际油污基金不曾包含的部分。在此情况下油污赔偿包含的范围显著增加。新设立的SOPF和国际基金组织也有一定的关联,这样在出现海洋资源污染情况下,可以通过SOPF先支付清污费,并先期进行受害人的赔偿,之后再依据相应的规定向损害主体和国际基金提出索赔。这样就可以使得相应的赔偿工作顺利进行。
三、日本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
日本在二战之后为了尽快促进经济发展而对海洋资源进行了大量开发。不过当时对海洋资源还没有明确保护意识,因而大规模的进行围地填海、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等,同时还大幅度的改造了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在此情况下经过20多年的持续无限制开发,原本风景优美的海岸线受到巨大的破坏,并出现明显的侵烛,海藻、湿地面积在也急剧缩小,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大量赤潮现象,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应对这方面的问题,日本政府从海洋规划、立法等领域开展了相关规范管理活动,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这些对日本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一)多种海洋发展规划减少生态损害。日本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与其他国家相似的道路,也就是早期肆无忌惮的牺牲海洋生态环境,在多年以后对海洋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并受到严重损失后,才开始重视起海洋资源保护工作。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海洋发展规划,并在随后的开发中积累了大量此方面的开发经验。进入90年代之后其开始对前期中暴露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并制定了更科学合理的海洋发展规划。随后在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都加大重视的形势下,其也和国际社会合作,并制定了更具体的海洋规划,对原有的规划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订。这些对日本海洋开发、环境保护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海洋法律体制建设,强化生态保障。在不断的努力宣传下,日本社会各方都普遍形成了自觉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并形成了全面的海洋环境保护体系。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国海洋环境的监管,日本还和世界海洋保护组织联合开展了相关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监测工作。2004年日本根据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实际情况而制定了《海洋白皮书》。此书对日本相应的海洋资源的存量、开况等做了详细和深入的论述。次年日本渔业部还制定了海洋政策建议书,主要是从海洋立法及海洋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日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开展的工作。同年日本颁布了《海洋基本法》,这对规范和完善日本海洋政策法规体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预示着此体系已经很完善。
(三)门类众多的生态损害赔偿。日本社会对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日本环境立法最初是在水俣病的促进之下开展的,在当时水俣病事件产生了轰动全国的影响,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之下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木法》之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并对公害的补偿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此法律,在受到相关公害导致的影响后,受害者可以根据《民法》、《公害对策基木法》等侵害方,并提出一定的赔偿。例如西淀川大气污染诉讼主要就是这些法律而要求作出赔偿的。
四、国外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根据以上各国相关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论述可以看出,为了确保相应的赔偿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就很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制成法,并建立相应的赔偿和诉讼制度。可以详细地分析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起我国的海洋生态损害制度,以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实施环境公益诉讼机制。这种制度最早是美国建立的,随后被其他西方国家参考引用。根据这项制度规定,在出现相关生态赔偿问题之后,联邦及州政府可根据法律规定,要求污染主体停止污染并作出相应的赔偿,在受害对象不明确情况下,政府可以代收取赔偿金。在一般情况下此类污染事故主要是损害了公共利益,因而根据这种公益诉讼制度,可以通过政府机构来提起公诉并要求其进行赔偿,以此来避免相关诉讼主体缺失情况。
(二)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标准。为了确保相应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得以顺利落实,且损害赔偿金额清晰确定,就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规则,以及相应的专业赔偿管理机构。美国的这种损害赔偿制度相关功能的发挥和其专业的赔偿管理机构密不可分。我国在制定此方面的赔偿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具体国情,对此类评估规则进行全面分析并充分考虑到其执行后产生的各种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业的生态损害赔偿评估机构以及与之匹配的损害评估标准。
(三)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制度。《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作了具体规定。由于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一般会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因而导致的损失往往很大,大部分污染者并不具备赔偿能力,为此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损害保险制度来保证赔偿工作得以落实。在此制度下相应的赔偿可以顺利进行,且事故导致的损害也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因而我国很有必要加强现有的保险制度,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起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保险制度。
(四)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生态损害赔偿虽然做了一些大体规定,不过太粗略缺乏操作性。而美国的《FUND1971》法在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适当的参考其并建立相应的生态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税收来为此提供资金;同时设置相应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并依据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责任界定,通过法律层面确定出此类基金的性质,以此来为这项基金制度的贯彻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白佳玉.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初探――以油污治理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2009.5.
[2]曹洪军.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学术交流,2013.8.
[3]FREEMAN A M.曹贤刚译.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2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3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陆地分隔成并且相互连通的广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积的30%以上,约3.6亿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类饮用占2%。地球主要有5个大洋,它们分别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级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即人们对海洋中各类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如海洋捕捞业、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
1.3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时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海洋资源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可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保护,人类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态向海洋发展,国际间以海洋为中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目前海洋领域的产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海洋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力资源粗放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型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今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这个新形势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制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经济的区域性变得显著,区域布局逐渐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海洋经济区迅速发展,同时,沿海各综合经济区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已基本形成以辽宁沿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中心构成的海洋产业经济带,海洋产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海洋经济现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层次不断拓展。废弃物排放过多、海洋资源消耗过多的粗放型海洋经济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对海洋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并加剧海洋经济及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影响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妥善处理好海洋经济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3.1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从渔业资源的特性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鱼类通过自身不断的生长、繁殖,实现自我更新,使种群数量维持在在一定范围内。但要实现永续利用必须要实行适度的捕捞。如果捕捞不当,严重超过自我更新的速度,将会严重破坏渔业资源。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临着海洋渔业环境破坏严重、海洋渔业资源骤减、海洋水产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表现为: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赤潮,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黄渤海区由于缺少饵料性鱼类,使经济性海洋鱼类生长缓慢。对海洋鱼类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鱼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来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质的最终积聚地,而海洋本身强大的自净能力也使它成为污染物的天然处理场所,海水的流动和海洋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稀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但是这种洁净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一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了海洋自净的能力,海洋就会被污染,海水水质必然受到破坏。
4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区位优势
舟山市在舟山群岛上,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杭州湾外缘,面朝太平洋,海域辽阔,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离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大中城市较近,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舟山还具有非常丰富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港口资源为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渔业年产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约有120万t,种类也非常丰富,约有500多种。舟山还拥有2447.87km的港口岸线,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线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海洋经济在舟山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经济正在由“涉渔型小产业”向“临港型大产业”的转变,初步形成水产加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一些问题,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舟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一是海洋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对鱼群的过度捕捞大大超出了鱼群的繁殖速度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很多鱼群的退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鱼汛,很多被破坏的海洋生物资源难以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海水污染严重。由于工业排放得不到有效处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油污无法得到及时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响着舟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舟山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產业占有的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相对薄弱。舟山渔业较发达,但是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船舶工业,附加值不高,结构单一,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海水生物等高新产业的比重较低,产值不高。第三产业中的对外贸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1产业方面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新兴产业为发展核心,这是促进海洋经济升级的关键。为了实现海洋经济和社会全面对接,一定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发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兴产业,对于舟山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开拓海洋相关设备制造业、服务业等等。比如,水下检修系统、海洋防污系统、海洋电子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和海洋产业开发有关的新兴产业,能够从新的角度来拓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为海洋地质、海洋信息、海洋药物等等领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建立系统化海洋结构,完成高效益技术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5.2资源方面
渔业捕捞行业的管理需要从强度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要共同维护、同步推进。舟山渔业经济的发展核心要从“拼资源”转移到“拼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洋资源产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就意味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可升级空间扩大。对于非资源型海洋产业的发展,也要用可持续观点来维护产业发展。舟山海洋产业需要根据新的渔业技术升级来寻找现代“绿色渔业化”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捕捞渔业更要向着保护近海资源方向发展,通过远洋渔业、外海渔业来提高产品的隐性附加价值,促进海洋渔业效益型的转变。
5.3环境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产业升级转型为契机,根据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来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链建设,在推广高新技术应用的同时,用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方式。在大力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提高企业对污水、废气的处理能力,将污染物排放压缩到最低程度。在进行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时,需要根据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海洋经济的健康、安全、全面发展。舟山市组织的“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就是将河口、海湾为治理重点,以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目标,利用新技术对滩涂等等海洋环境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着重开发无居民海岛的海岸沿线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能够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这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宏,孙浩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1(1):139-142.
[2] 杨美丽,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角度[J].中国渔业经济,2009(3):12-15.
关键词:高中地理;海洋意识;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开发海洋日益成为21世纪各国发展的新趋势,在新形势下各国之间的海洋领土争夺越来越激烈。因此,在维护我国海洋的严峻背景下,各类关于维护海洋的新闻报道争相出版,引起了我国公民对海洋的关注,使国民意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作用。
1使学生了解海洋中的生态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认为环境的保护与自己无关,先污染后治理也是后代人的事,因此对环境依旧肆意增加污染。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使部分学生缺乏环保的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高中地理教师应从海洋意识的角度进一步剖析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学习了解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以后,地壳的表面处于逐渐升温状态,在北冰洋的积雪逐渐融化,海洋的面积进一步扩大,这使得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海域的赤潮现象,不得不给我们敲醒了一个警钟。在2011年,我国的渤海湾发生颇为严重的溢油事件,将近五百吨的重油倾入海中,导致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这些例子中,可使学生更贴切的认识到环境污染严重程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开拓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学习保护海洋的相关知识。
2以“海洋权益”为切入点强化国家海洋意识
在《联合国海洋公约法》颁布并于1994年实施以后,沿岸多国得到了原属于公海海域的管辖权,公海海域面积仅次于全球陆地的总面积。管辖权的实施,使沿海国家的权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专门开设了“海洋地理”模块。
争夺海洋权益实际上就是争夺海洋的资源,目前各国之间海洋权益的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与我国相邻的很多国家,尤其是韩国与朝鲜,多年来存在着渔业利益的争端,而中日韩三国对于东海的渔业和油气资源争端也日趋激烈。在与日本关于归属权的问题上一直纠缠不清,倘若将归日本,那么我国损失的不单单是七万平米左右的海域面积,更是将近十八万吨的油气资源。无论是渔业还是油气资源,东海、南海的争端都无法平息,南海的渔业和油气资源争端也更加尖锐,在南海的南部我国国界线以内的油气资源争议区将近三十万平方千米,涉及到的资源总量将近八十亿吨。我国断续国界线附近的海域周边国家每年开采月五千吨的石油。
3使学生对海洋中的自然资源有所了解
海洋中的自然资源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大多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例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海虾、海鱼、海盐和海带等各类海产品。学生对于海洋资源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到海洋丰富的资源。
在讲授高中地理知识时,可通过介绍我国海底中天然气及石油的分布入手,让学生深入学习“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这一课。陆地上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已经供我们人类使用了数千年,目前逐渐走向频临枯竭的状态,而这些自然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再生。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由于科W技术的局限,海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我国临近海洋地区的天然气盆地经初步探测已经发现了七个,而未发现的宝藏估计还有更多。通过学习海洋中丰富资源的知识,可启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动机,另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大自然所蕴藏的丰富资源。
4培养学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态度
我国海洋资源具有拥有很强的优势资源、海洋的多产业化经济体系逐渐形成、海域面积较广、海洋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等四大特点,从这些特点中让学生学习“海洋开发”课程,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的矿产、化学、生物等资源开发及利用,以及开发利用的空间和应用前景。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开发海洋资源的意识以及开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在学生的理念中形成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态度。
综上所述,高中学习地理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科学、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海洋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一部分,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知识,以全方位、多方向地培养学生海洋意识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实施效应;战略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71-03
我国沿海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具有绵延的海岸线,优良的港口,方便的交通,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8个省,广西一个自治区和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改革开放30年,沿海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对外经济,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龙头”,促进了中国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效应
(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积极经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始终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为中西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经济发展状况
自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GDP总量不断扩大,2007年GDP增长幅度17.98%,达到159 018.41亿元。其在全国GDP总值中占的份额也由1980年的48%增长到2007年的63%。近十年,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4 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5%,达西部地区的4.4倍。沿海地区居民收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居民的购买力也不断增强,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市场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强。
2.经济结构变化
沿海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90年代之后一二三产业发展趋势不十分明显,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0∶52.79∶39.00,第一产业份额有大幅度的下降,二三产业有所发展,其中第二产业发展较为明显,且与中西部地区拉开了差距。这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推动加工贸易与制造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如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一二三产业构成中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3.利用外资情况
从1990年到2004年沿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累积到5 892.72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36%。沿海地区大力吸引外资,为我国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资金严重短缺和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提供了必要条件。
4.贸易变化情况
沿海地区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3 692.9275 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33 286.2778 亿美元,18年间增长了近36倍。以出口发展来大力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加工贸易、以劳密型产品出口主导,以及出口产品结构迅速提高到以制成品为主。与此同时通过利用外资来大力发展我国的出口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可见外资企业以及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经济出口的增长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与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初衷也是相吻合的。
(二)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不足
1.外贸依存度过高
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64%,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而沿海地区更是达到83%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使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意味着沿海地区利益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捆绑在一起,外部动荡对沿海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部分原材料和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增加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脆弱性。
2.高比重加工贸易产生一系列问题
加工贸易在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方式中占了相当的比重,2000年之后一直占贸易出口总额的54%以上,是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方式的主要组成。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品的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技术溢出效应弱小。贸易福利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不明显,技术已出效应低,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贸易的平“贫困化增长”。
3.经济圈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沿海地区各个省市一味以追求经济发展,大力吸引外资为目的,忽视了区域协调与合作。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经济圈内部产业同构现象非常严重。且主要集中于能源业与加工制造业。沿海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并未使其形成有规模性的产业集群,而是凌乱的,碎片似的产业同构现象。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效应,进行恶性竞争,压力了产品的价格,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4.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从制造业区域布局看,沿海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带。在各行业占资源消费量比重的排序中,制造业在各种资源的消费中排名均位列前三。而在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中,占比重最大的也是制造业,比例为70.4%。沿海地区外商着重投资的产业――制造业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根据2006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9个工业3中大部分行业都集中于沿海地区,基本上占出口贸易额的80%以上。这些产业绝大部分是污染密集产业或者高度污染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见,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已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升级问题迫在眉睫。
二、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升级路径探讨
由经济效应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低,资源短缺,以及区域协调性不足等方面,针对这几点提出外向型经济发展升级路径。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应该是以克服弊端,保持并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实现其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对外竞争力,获得优先发展的同时,带动沿海地区内部及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其内涵涉及多个方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引进和利用外资,应以高技术含量,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为主,实现产业的升级;要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应发挥沿海地区资源环境优势,合理利用与开发海洋资源,做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升级;沿海地区区域内部的对外开放应以良性竞争为前提,合理规划,各尽其能,且应在率先发展地同时积极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合作的效益升级。
(一)路径一:产业升级
加快沿海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淘汰、转移和扩散比较优势已经丧失或将要丧失的产业和产品。并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嫁接式地改造传统产业。要以高技术产业化为主导,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工程、环保工程、先进制造等高附加值加工业。鼓励资本集中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资本集团,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形成产业群体,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还应充分发挥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积极发展金融、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
1.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是全方位、大规模的,它的兴起为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创造了机遇,拓展了空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式,承接产业转移也应做到有理有序。应实现制造业的集约型承接。实现制造业承接从“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向“三低一高(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转型。
2.以信息、技术带动产业模仿与产业创新
沿海地区的R&D投入与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远远不足的。在信息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R&D能力,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人才对这些核心能力的合理运用。沿海地区企业有选择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干中学”和“组织演替”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3.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业转移。沿海地区实现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产业向中西部的顺利转移,会在完善产业配套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方面为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实现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升级,必须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有效衔接以及东中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路径二:资源升级
沿海地区大陆岸线18 000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南北跨38个纬度,兼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滨海旅游等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式已由传统的海盐业、捕捞业、港口运输业发展到海洋油气、海水利用、海洋能及海洋药物等多个门类。根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可弥补沿海地区陆地资源不足的状况。
1.做好区域海洋区划与规划
海洋资源的结构与功能,客观上要求对其开发具有很强的协调性。无论是构成中国的四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是与开发海洋资源相关的开发活动:海水养殖、渔业捕捞、石油勘探开发、港口开发等活动地开展,都需要在空间上协调好,做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以避免对相关资源的损害和影响。这就需要在开发海洋资源时,依据《国家海洋经济开发规划纲要》的指导,使沿海各省、县市之间在海洋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协调性一致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做好规划。
2.实现海洋的资产化管理
长期以来人们的海洋意识薄弱,认为海洋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致使资源开发者不承担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短期行为严重,导致海洋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应实现海洋的资产化管理,即遵循海洋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生产过程中,把海洋资源作为资产,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建立起以产权约束为基础的新型管理体制,最终形成以资源养资源的良性循环。
3.加快海洋技术的创新与开发
目前,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就是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有些资源的开发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利用效率低,还处于粗放型的开发阶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应按照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海洋技术产业化、业务化的要求,改革现有海洋科技规划体系,制定海洋开发的科技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引进风险投资、课题招标等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海洋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及其示范作用;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和培养机制。
4.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我国在自主开发海洋资源方面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投入都比较有限,美国、日本、英国等世界重要海洋国家在开发海洋资源领域已探索了很多年,技术相对成熟。沿海地区应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合作开发和管理、极地科学考察和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管理,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利用公海与国际海底中蕴藏的渔业和矿产资源,保证我国短缺资源的稳定供应。
(三)路径三:区域合作升级
我国的几大经济圈是沿海地区最为发达的集中连片的地域,在沿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圈经济快速增长且交相辉映,成为构成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全方位拉动了中国经济。因而要进一步发挥这些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加强经济圈之间的区域合作
第一,应克服地方主义思想,建立沿海经济圈区域意义上的整体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适应一体化的趋势,并从政策和体制上推进区域间合作走向高效和谐,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协调发展。第二,针对经济圈存在的问题,并在兼顾沿海经济圈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各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要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切实减少由于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昂贵代价。第三,加强经济圈核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加快向地区的产业扩散,组成城乡一体化的大城市经济圈,增强大城市国际竞争力,形成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发达城市带动落后城市的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发展模式。
2.加强经济圈的区域带动作用
增创沿海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增强对其他地区的示范、辐射与带动效应。一方面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加快其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发挥互补优势,壮大经济腹地的实力,实现共同发展。
3.加强经济圈的国际区域合作
经济圈里的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联结在一起,在东北亚经济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兴的环北部湾经济圈,是中国与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相邻的地区,是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这些经济圈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和谐发展,可以使沿海地区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经济圈中,获得“双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提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工业经济,2007,(3):28-35.
[2]郭腾云,陆大道,甘国辉.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J].经济地学报,2001,(9):581-589.
[3]邹冬涛.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12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