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消费市场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市场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市场特征

第1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体育消费市场 生活方式 市场细分 皖江城市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5―04

当前,坚持扩大内需,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朝阳消费,对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发展地方经济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是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当前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及其社会文化生活结构重建等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体育消费市场发展陷入“死寂平衡”和“富裕中的贫困”等困境,制约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生活方式是隐藏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背后的潜在因素,是影响消费行为的一个外生潜变量,因此,生活方式不仅是消费者的行为指导,同时也是企业的行为指导。文献资料表明,自从1963年Lazer首先提出生活方式概念以来,分析消费者生活方式为营销者理解消费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在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开创性研究方面,Engel等提出的E.K.B模式,说明了生活方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翻。Cosmas提出,由于生活方式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有着不同的需要,消费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美国,每年的体育研究报告中,生活方式细分报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并描述每个细分群的体育消费行为,然而国内相关领域主要应用在体育彩票消费市场等方面凹。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生活方式对体育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皖江城市带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助推器,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一种创新,现代服务业成为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的发展重点之一。因此,如何全面剖析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体育活动特征、体育产品或服务兴趣及体育消费观点;如何根据体育消费人群生活方式进行细分市场,并对各市场细分进行行为轮廓描述;如何基于生活方式分析体育消费细分市场的人口构成特征,适时改变营销组合等,已成为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对体育消费市场进行细分研究,以期真正地实现体育消费生活方式营销。

1 研究设计

一般生活方式细分的研究程序包括:对变量作因子分析;对得到的因子作聚类分析,再得到新的生活方式细分类群;其后检验出各类群的差异。

1.1 研究变量设计

生活方式是体育消费者个体内在属性与外在影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综合概念,它集中反映在消费主体的活动、兴趣和意见三个方面。对于生活方式的测量,本文借鉴最新VALS2细分系统,并结合我国国情,适当予以修改,以期符合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Likert 5点标尺,即1表示完全不同意(或完全不重要),5表示完全同意(或非常重要),目的是为了比较研究各个价值观量表。其中,重视程度最低者,即完全不同意给1分;依次类推,重视程度最高者,即完全同意给5分。因此,分数越高,受测者越接近该题描述的生活方式构面;反之,分数越低受测者的生活形态构面越不同于该题的描述。

根据经济学理论基础及研究需要,本文认为体育消费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操作性衡量指标:体育消费的地点、内容、水平等方面的变量。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分段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即依据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的行政区域划分标准,并根据地域特点。选取合肥、芜湖、安庆、滁州、马鞍山等5个地级市;其次,按照居民住宅小区新旧和地段的不同,从各地级市随机抽取3个居民住宅小区,共抽得15个居民住宅小区;再次,每个住宅小区中随机抽取4幢居民住宿楼,共抽得60幢居民住宿楼;最后,在每幢住宿楼中随机抽取1个单元住户,共抽得759户居民。本研究在拟定问卷之后,组织问卷调查员的培训,将本次研究的目标、内容等各项细节与之充分沟通,于2012年1月至2月,共发放问卷759份(常住居民),回收726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698份,有效率96.1%。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研究对象必须是在过去一年(2011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居民,因此,对调查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2011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居民为578人,占82.8%。问卷使用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

2 分析与讨论

2.1 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者生活方式因子分析将生活方式归纳为26个方面进行调查。首先进行KMO和巴特莱球体检验,其中,KMO=0.759,大于0.7(Kaiser&Rice,1974);巴特莱球体检验结果均拒绝各变量间不相关的原假设,说明该量表具有共同因素,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者调查材料进行研究,因子的提取方法为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leComponent Analysisl及最大变异转轴法(varimax Rotation)。根据统计学理论,本研究针对spss的统计结果取其特征根大于1,所取的负荷量绝对值大于0.5的变量,进行因子命名。继而提取出6个因子,各变量负荷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5,且该6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方差的67.811%,能够解释较大部分的信息(见表1)。

本研究参考中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根据各因子的构成项目,将6个因子命名如下:第一个因子的3个问题都反映了消费主体安于现状,懂得居家过日,向往稳定的工作方式,被命名为“居家实用型”。第二个因子的3个问题侧重于消费主体工作态度端正积极、对生活充满信心,被命名为“进取发展型”。第三个因子的3个问题反映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息和资料强烈关注,并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媒体广告获取需求信息,实现货比三家、物有所值的消费效果,被命名为“信息达人型”。第四个因子的3个问题反映出消费者对生活和工作要求极高,对产品质量需求极大化,有典型的完美主义表达方式,被命名为“超越完美型”。第五个因子的3个问题集中体现了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信赖,对时尚生活的向往,对时髦娱乐的关注,被命名为“时尚品质型”。第六个因子的3个问题都反映了消费主体对生活和工作以充分展现自我需求、自我发展为核心,被命名为“独特自我型”。

2.2 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者生活方式聚类分析及其行为描述

本研究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居家实用型”、“进取发展型”、“信息达人型”、“超越完美型”、“时尚品质型”和“独特自我型”6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在确定分成两个集群后,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子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该聚类分析的结果具有意义。因此,被调查者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集群(见表2)。

依据表2,将被调查者的生活方式聚类出“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两类消费群体,并结合体育消费行为的统计变量描述其轮廓。

“传统居家型”(N1=306人,占52.9%)消费群体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思想、家庭观念和进取心,超越完美而不刻意追求时尚生活。统计数据显示,该类消费群体年体育消费水平均值为259.00元,其中年消费水平最高的为800.00元。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实物性消费居多(91.5%)、而参与性消费(29.1%)和观赏性消费(4.2%)偏少。在体育消费场所方面,去体育品牌专卖店(23.2%)和高档体育健身场馆(6.2%)消费的较少,多数集中在一般体育用品店(68.3%)和中低档体育健身场馆(23.2%)消费。

“前卫品质型”(N2=272人,占47.1%)消费群体追求流行时尚,注重展现个性风格,向往高档有品位的生活,享受现代化信息资源,迎合社会消费趋势。分析统计数据可见,该类消费群体年体育消费水平均值为516.00元,其中年消费水平最高的为2200.00元。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实物性消费(88.6%)较“传统居家型”有所下降,但参与性消费(78.3%)和观赏性消费(21.3%)则明显上升。在体育消费场所方面,选择一般体育用品店(31.5%)的相对较少,多数集中在体育品牌专卖店(57.4%)消费;而在健身场所的选择上,一般体育健身消费场馆(40.1%)和高档体育健身消费场馆(38.2%)不存在明显的区别。

综上所述,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并趋齐进的发展势头,不同类型生活方式的人群具有不一样的体育消费行为,但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传统居家型”生活方式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选择和真实写照。

2.3 基于生活方式的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细分市场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2.3.1 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市场人口特征

伴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及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当地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及其人群的人口特征也在发生重要变化。在性别上,男女分别占52.9%和47.1%;在年龄上,“30岁以下”、“30-45岁”、“46-6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占29.2%、32.9%、23.0%和14.9%;在学历上,“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硕士或博士”分别占13.5%、27.0%、39.6%、19.9%;在年收入上,“10000元以下”、“10001-30000元”、“30001-60000元”、“60000元以上”分别占6.4%、25.8%、41.0%、26.8%;在职业上,“自由经商业主”、“企业或服务业”、“医教人员”、“公务员”、“退休”和“其他职业”等,分别占23.7%、20.4%、15.1%、18.3%、10.2%、12.3%。

由上可见,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的人口统计变量构成呈现的特征为:在性别上,男性所占比例略大于女性;在年龄上,中青年是体育消费人群的主力军;在学历上,大专或本科学历者是体育消费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收入上,充分证实了经济是发展体育消费的根本保证;在职业上,事业单位人群明显缺位,自由经商业主以及企业或服务业人群日趋壮大。

2.3.2 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细分市场人口统计特征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生活方式细分的体育消费人群在人口统计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法,对两类消费人群在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收入、学历、职业)进行比较验证,检验结果如表3。

表3表明,在“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不同的体育消费人群的人口统计中,两类人群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00,p=1.57);而在年龄、收入、学历、职业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131.716、140.090、86.955、45.045,p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可见,全面了解“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的人口变量构成,对体育消费市场细分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居家型”体育消费人群主要人口构成为:年龄在45岁以上,年收入30000元以下,学历在大专或本科以上、职业为无业或待业、退休人员、医教人员等变量的大多数居民;“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主要人口构成则包括:年龄小于46岁,年收入大于30000元,学历在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下,职业为企业人员、自由经营者等变量的大多数居民。

由此可以发现,皖江城市带“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的人口变量统计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传统居家型”体育消费人群相关变量人口所占的比例随着年收入和学历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大;“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相关变量人口所占的比例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在职业上,主要表现出“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中自由职业人员的相关变量人口所占的比例变大,而“传统居家型”体育消费人群中则偏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并趋齐进的发展势头,不同类型生活方式人群的体育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区别。

(2)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在性别上,男性所占比例略大于女性;在年龄上,中青年充当主力军;在学历上,大专或本科学历者是体育消费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收入上,充分证实了经济是发展体育消费的根本保证;在职业上,事业单位人群明显缺位,自由经营者以及企业或服务业人群日趋壮大。

(3)皖江城市带“传统居家型”和“前卫品质型”体育消费人群的人口变量统计除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年龄、收入、学历、职业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1)科学确定体育消费目标市场。根据皖江城市带体育消费人群生活方式市场细分的两种类型消费者的不同体育消费行为和人口构成特征等信息,体育营销业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消费群作为体育消费产品的目标市场,或者根据两类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提供新的体育服务产品。

第2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航空运输 客运市场 大众化 消费特征

得益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空运输服务正逐渐由“奢侈品”向“大众化”转身。趋势变革之下,为探讨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及相关特征,本文立足我国航空客运业发展状况,结合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研究所十余年来从事《民航旅客市场调查》所积累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大众化趋势下的总体表征

(一)航空客运总量劲猛攀升

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消费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是其步入大众化阶段最基本的数量性指标。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2009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2亿人次大关,2011年达到了2.96亿人次,人均乘机次数为0.21次。民航旅客运输量的劲猛攀升,标志着我国航空客运市场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目前,我国的航空客运市场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如图1所示)。据估计,2015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有望达到4.5亿人次;2020年,中国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亿人次,人均乘机次数将上升为0.47次,航空运输将步入大众化发展的成熟期。到2030年,旅客运输量达到15亿人次,人均乘机次数跃升为1次,届时,民航将成为大众熟悉并普遍选择的出行方式。

(二)航空客运通达性迅速提高

通达性是大众化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大众化趋势相适应,近些年来,我国的机场数量不断增加,机队规模不断扩大,航空运输网络不断完善,通达性日益提高,航空运输服务社会大众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定期航班航线增加623条,至2010年底达到了1880条,年均增长8.4%。截至2011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80个(不含台、港、澳地区),定期通航城市达175个。

航空运输主体的增多以及市场有序竞争的增强,也为航空客运的大众化“正反馈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从事航空客运的航空公司32家,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1700多架,比2年前增加近300架。随着地方和民营航空公司的增多、运力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廉价航空等差异化竞争形式的纵深发展,航空出行的门槛将日益降低,大众化的市场需求潜能亦将加速释放。

二、大众化趋势下的主要消费特征

随着航空客运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旅客在旅行目的、收入水平、乘飞机频率、购票资金来源、购票渠道与支付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既是中国航空客运市场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的新表征,也是其典型的佐证。比较分析来看,大众化趋势下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出行目的休闲化

休闲类旅客比例的不断增加既是反映航空运输业消费主体结构变化的重要变量,也是反映航空运输业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的典型指标。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民航旅客中,公商务旅客比例高达67.4%,探亲访友、旅游等休闲类旅客比例仅占32.6%左右。2006年,休闲类旅客的比例开始出现反超,至2010年,对应比例变成了43.4%和56.6%,如图2所示。休闲类旅客比例的占优,有力地说明乘坐飞机已不再是公商务旅客出差的“专利”,航空运输消费目的正在不断地“普适化”。

(二)收入水平离散化

旅客群体年收入水平的离散化分布及低收入群体的增加,是航空客运市场大众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低收入旅客群体的比例持续在增加。以2010年数据为例,年收入5万元以下及无收入旅客比例已达41.7%,占最高比例;年收入5—10万元旅客占次高比例,达27.6%;尤其是旅游旺季,休闲旅客大量增加,无收入旅客比例由淡季的9.7%上升到了17.5%。

低收入群体比例的增加有力地反映了我国航空运输消费主体正在由金字塔尖的高端商务旅客向中低端休闲旅客方向移动,航空客运市场正历经由“贵族式”向“平民化”的嬗变。

(三)购票资金自费化

在国内航空旅行只属于少数高端群体的消费时代,购买机票的资金也绝大多数来源于公费报销。毫无疑问,民航自费购票旅客比例的不断增加是民航大众化发展的一支“晴雨表”。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航自费购票旅客比例在不断上升,公费购票旅客比例则在不断下降。2004年,公费购票旅客比例占51.4%,自费购票旅客比例占45.1%,其他占3.5%;2006年,公、自费两大主体的比例分别变为42%和49.5%,自费旅客比例超过了公费旅客,至2010年,公、自费旅客比例结构进一步调整为40.5%、54.9%。

进一步的交叉分析表明,2010年,自费旅客群体中,公商务出差的仅占18.6%,度假旅游和探亲访友等休闲旅客则高达81.4%。

(四)旅行频率适众化

旅客乘坐飞机的旅行频率与旅行目的直接相关。一般而言,公商务旅客年出行次数较多,而休闲旅客年出行次数相对较少。当首次坐飞机出行的旅客群体越来越多时,民航的大众化程度也就广。

2004—2010年休闲旅客旅行频率的比例变化表明,近些年来,年乘机5次以下的群体几年以来都高居50%以上,且以休闲旅客为主,其中包括了很大一部分首次乘坐飞机的新生力量。旅行频率的“适众化”也指向性地说明,航空运输方式在我国已渐普及,乘飞机出行正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旅行方式。

(五)购票渠道和支付方式大众化

与航空消费主体结构变化相一致,近几年来,民航旅客购买机票的渠道和票款支付方式同样呈现出了大众化态势。

从购买机票渠道看,2006年,作为当时很多单位和公商务旅客非常认可的机票购买渠道,电话购票比例占64%,占绝对领先优势,售票处和网上购票的比例分别只占14.5%和17%。2010年,网上购票(占39%)和售票处购票(占33%)分别取而代之,电话购票(占28%)比例排在了第三位。这与中、低端购票群体最经常使用“网购”行为密切相关。尤值一提的是,首次或低频率坐飞机的旅客群体往往会选择像买火车票一样的方式到售票处直接购买机票,这直接提升了售票处购票的比例。

旅客支付机票款项的方式同样呈现了大众化的特点。仅以2008年和2010年的数据比较就不难发现,尽管2010年现金支付(44.8%)还占最大比例,但与2008年(占54.4%)相比已下降了约10%,而刷卡、网上支付的比例分别由2008年的19.8%、7.3%明显上升至28.6%和13.4%。

三、大众化趋势下的浅显思考

(一)顺应趋势,确立大众化的营销战略

航空运输大众化趋势的显现是多种宏观和微观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国家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内需、惠民生”战略指导方针的纵深、区域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航空运输的指向性需求将会猛增,地方政府的热情参与也将加快航空运输在区域间梯度转移的速度,以大众为消费主体的航空需求潜能将会不断迸发,成为民航市场新的增长点。

因此,航空运输“大众化”不仅意味着一个民航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也昭示着航空运输消费主体将逐步走出贵族化的“围墙”转型面向“普罗大众”。这亟需航空公司、机场等企业主体顺应趋势,切实思考,转变过去对航空运输过分高端化的认识偏差,确立大众化的营销战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从战略高度发掘新的消费热点,把握新的营销机遇,也将有利于企业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开辟新的航空消费领域。

(二)聚焦大众,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高端旅客支撑起了中国民航业的昨天,哺育了今天,但未必足以支撑起中国民航业的明天。大众化趋势之下,一个规模大得多、构成极为复杂的大众消费群体正在崛起,他们的购买力将重新定义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毫无疑问,对于提供公众交通服务的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而言,今后最大的机遇将来自新崛起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大众群体。创新服务模式,关注高端客户管理,聚焦大众旅客需求,制定并采取差异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亦是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①庄文武,李章萍.航空运输大众化的发展机制研究[J]. 综合运输,2010(4):62—64

②中国民用航空局.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

第3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口统计学;消费行为特征;住宅市场;需求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187-02

住宅消费具有消费与投资的双重特性。由于住宅商品的特殊性质,其发展常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出于对调控效果的考量,须对需求量及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相对而言,需求结构的分析更具重要性,本文即尝试建立一个住宅市场需求结构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求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影响住宅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Clark和Onakea(1983)在对居民迁居原因的归结性研究中,将住宅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成家庭生命周期、收入和就业的变化、住房特征和邻里与通达性需求四个方面。Clark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这种分类没有充分反映消费者对住宅利益的诉求。相比之下,我国对住宅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消费者的特性及经济与政府行为的影响。前者反映了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性和行为特性;而后者则显示了政策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1.1消费者关联因素

1.1.1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可据以划分不同群体,其中直接与住宅需求相关的是家庭生命周期和收入状况。

家庭生命周期通常划分为单身期、家庭形成初期、家庭发展期和空巢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形成对住宅需求的差异。

收入状况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变量。住宅的昂贵性决定了家庭的收入状况对住宅消费的层次与规模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可能因对未来收入预期发生改变。

1.1.2行为特征行为特征指消费者购买住宅时追求的利益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在这些变量组成中,追求的利益是主变量,其他变量可以通过其予以反映,对利益诉求的分析,可准确界定不同的需求特征。

图1为影响住宅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图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对居住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要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价格和质量反映了商品属性,影响对住宅的选择;收入约束反映对总体价值的需求;而未来预期则从对自身收入及住宅价格走势预期两方面影响选择。由于收入约束在人口统计特征中已经有所表达,因此,住宅的利益诉求可分解成以下五方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商品属性及住宅用途。

此外,由于价格本身只是需求的结果,而非需求的原因。因此,在研究住宅的需求结构时未予考虑。

1.2经济与政策的影响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住宅需求的特征也不一样。此外,政策调控倾向同样对住宅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2城市住宅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市场的需求结构可通过将人口统计特征与其对应的行为特征进行有效匹配得到。图2显示为分析流程:

2.1人口统计分组

人口统计分析目的在于确定对住宅消费需求结构产生影响的主要指标,这里通过指标分组,形成四组被调查类型,见表1:

表1人口统计分组

组别 构成

A A1:单身高收入家庭

A2:单身中等收入家庭

A3:单身低收入家庭

B B1:形成初期高收入家庭

B2:形成初期中等收入家庭

B3:形成初期低收入家庭

C C1:发展期高收入家庭

C2:发展期中等收入家庭

C3:发展期低收入家庭

D D1:空巢高收入家庭

D2:空巢中等收入家庭

D3:空巢低收入家庭

2.2行为特征分析

对于行为特征的指标设计,基本上采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商品属性和住宅用途五类指标,具体分解见表2:

表2住宅消费中的行为特征

要素 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 优美的景观,宽敞的外部活动空间,低容积率

一般性要求,无明显的吵杂感,中等容积率

无要求

人文环境 高素质人群聚居

一般性要求

无要求

基础设施 交通 交通便利,可达性好

一般性要求

无要求

生活便利性 完备的生活性基础设施,日常生活非常便利

一般性要求

无要求

医疗卫生 邻近大型医疗卫生机构

有配套的医院即可

无要求

教育设施 邻近优质的中小学、幼儿园

附近有中小学、幼儿园即可

无要求

商品属性 住宅面积:小型面积、中等面积、大面积

住宅质量:高质量、中等、符合国家规定即可

住宅设施 配备车库、不需要车库、无要求

精装修、简装修、毛胚房

住宅用途 自己居住、给子女准备

投资:今后卖掉、以出租获利

备注:表中住宅面积的大中小依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设定。

2.3匹配性分析与结果

我们选择了南京市120个样本,对人口统计分析所确定的12组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表3为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单身期的家庭中,中高收入家庭为主要购买者。他们倾向于购买高质量、小户型的住宅,对交通便利性要求较高,倾向于居住在适合于交往的地区。购买住宅的主要用途是居住与投资,这意味着更换住宅的可能性较大;而中等偏低收入的单身者则倾向于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或租赁住房。

形成初期的家庭,收入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大面积和低容积率住宅,中等收入家庭比较务实,但对生活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教育设施的质量普遍有较高要求,通达性也要求较好;居住用途明显提高,低收入家庭表现得尤其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对住宅的需求主要是总价值能够承受即可,否则,则选择与父母同住或者租赁住房。

发展期的家庭,已经实现了一定的积累,因此,高收入者对住宅的需求明显表现出对环境和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处在这个周期中的家庭,对中大面积住宅的需求明显增大,投资倾向也较为明显,更加关注邻近地区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完善度,要求住宅具有较好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低收入家庭受到收入约束,因此,对住宅的要求不高。发展期家庭相对于形成初期,投资性需求上升,与单身期不同的是,这个时期投资的住宅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小户型。

空巢期的家庭对住宅需求较小,主要消费群是高收入阶层,以中小户型为主,目的在于投资,这多表现在具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家庭。

3结语

通过对市场需求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住宅需求结构是由消费者内部因素与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和收入状况表现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时期中的利益诉求不同,而利益诉求又受到经济水平和政策的影响,因而,最终形成的需求特征是二者平衡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大都市郊区住区的组织与发展:以上海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 “泛90后” 消费特征 营销战略

“泛90后”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中国公民。该群体出生在我国经济急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消费观与以上几代人相比,尤为不同。“泛90后”正在不断地崛起,他们正逐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及消费的新势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必将对我国企业的营销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现了较多的针对“90”消费行为、[1,2,3,4,5,6]营销策略[7,8,9,10]以及结合部分细分行业[11,12,13,14]的初步研究成果,但与企业的营销战略深度结合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泛90后”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及该群体成长对消费市场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该群体在购物、餐饮、房地产、旅游、娱乐典型领域的消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长期从事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经验,从体验营销、网络营销、设限营销、社交营销、偶像营销等角度探讨了企业开拓“泛90后”消费市场的营销管理战略。

一、“泛90后”消费势力的崛起及影响

“泛90后”庞大的人口总量、主要劳动力的人口构成决定了“泛90后”未来的消费潜力不容忽视。

(一)消费新势力发展分析

1.“泛90后”庞大的人口数量奠定未来消费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90后数量高达2.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左右。同时,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中国大陆90后人群占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数量下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力。

2.“泛90后”占中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在不断提升。“泛90后”将是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且由于老年人口的消费倾向较低,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有限,“泛90后”逐步成为消费的主力。根据CBNData调研的数据显示,2015年总体消费者年龄分布中,23~28岁和29~35岁占比较高,是消费市场的主力,两者在消费中所占的额度达到60%左右,而19~22岁

消费群体也将在5年内也将发展为消费新势力。

(二)“泛90后”群体成长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泛90后”消费群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均对消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其未踏入社会前,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影响力大,生活费用开支高,通过间接影响父母的消费来影响消费结构。随着90后踏入社会,收入增长将带来消费能力逐步增加,未来90后的收入水平上升潜力巨大,加之其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消费市场的提振作用将会很大。未来90后也将对消费市场产生持续性影响,其开放、多元的消费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提升高边际消费倾向的人口比例,长期来看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量,并且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90后养育的后代群体将会更多,其消费观念影响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二、“泛90后”整体消费特征

“泛90后”的成长环境相比70后、80后有较大不同,导致其行为模式、消费观念与前辈们也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多元化选择形成“泛90后”独立自主消费习惯。根据易观智库与腾讯联合《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77.3%的90后购买商品最主要因素是自己喜欢,其次才会考虑价格因素,而广告促销、商品导购等因素对90后的消费决策影响不大。

第二,“泛90后”金钱概念较弱,为自己的喜好付费,偏好超前消费。“泛90后”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舒适,对经济问题担忧较少,更加偏向超前消费。拍拍贷的2015年半年报显示,该平台上半年新增用户213万中,有84.1万是90后。“泛90后”的主要借款目的是个人消费,并且,90后在首次借款客户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第三,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信息接收多元化,消费个性化强。90后作为互联网的新生代,接收信息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从而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相比其他年龄层更强。个性化体现在对产品定制的需求,90后更希望看到与自身能够产生个体链接的产品。他们更加喜欢尝试新奇特产品,这部分产品往往能够满足他们极其细分的感性需求,能够在群体里标新立异,同时90后内心又渴求与社会的连接和建立社会关系,他们在社区和社群中才能找到同类。

三、“泛90后”消费特征引发行业新需求及机会分析

(一)“泛90后”群体行业新需求分析

第5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奢侈品;奢侈品消费;策略研究

一、奢侈品的定义

古往今来,自从奢侈品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学者们对于奢侈品的定义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换句话说,每一位学者都基于不同的观点给出了自己认为符合奢侈品特质的精确定义。本文作者在整理了一些奢侈品的定义后认为,目前,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个对奢侈品的较为容易理解的定义是:“奢侈品是一种特殊的高级消费品,它具有珍奇性、独特性和稀缺性的特点。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生活非必需品。奢侈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产品品质和很好的服务质量。”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存问题与分析

截至目前,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顶级奢侈品品牌都在中国设有众多门店。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奢侈品大国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而且,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根本没有减速的迹象,中外的业内分析者一致认为这种飞速发展的势头还将保持很长的一段时间,还远远没有触顶。总的来说,这样的发展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有些问题却也是不可忽视的。(1)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的特点导致了奢侈品市场的不健康和不成熟。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具备了这些特点:年龄相对较小,消费心智较不成熟,喜欢重复性消费,对奢侈品的消费更注重的是所谓“面子”和炫耀性等等……比如说,欧美发达国家的奢侈品消费者大多集中在40至70岁之间,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却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欧美发达国家的奢侈品消费者对于奢侈品,更看重使用价值和产品质量,以及奢侈品和这个奢侈品品牌背后反映出的文化和历史,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看重的几乎都是通过奢侈品而带来的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地位的体现,而对于奢侈品本身根本不关注……(2)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上几乎占不到任何份额。别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品牌,以美国、意大利和法国为最多。中国的奢侈品品牌,也主要集中在烟酒茶品牌,而在服装、化妆品、汽车和首饰等领域里却根本没有建树。那些享誉世界的奢侈品品牌,不可否认,没有中国品牌,只有中国制造。(3)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奢侈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实,就连营销模式,奢侈品和普通商品都不一样。举个例子,电视上很少能见到奢侈品的广告,奢侈品在广告的投放上就很独特,一般常见在专属杂志和航空杂志上。所以,对于这样的商品,在管理上也要有相应的特殊措施。而不能完全采取可普通商品一样的管理模式。

三、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的策略建议

(1)努力倡导和引导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健康和理性的意

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不仅包括那些具有绝对经济实力的人,而且也包括一些白领和一些更为年轻的、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而那些具有绝对经济实力的人,为了炫富和虚荣,经常喜欢重复性购买,比如豪车就有好几辆等……可以说,这样的消费都是极其不健康和不理性的。这样的消费模式需要改变,需要整个社会开始倡导和引导。让奢侈品消费者开始关注一些奢侈品的高层次的东西,比如文化和历史,这样一来,相信慢慢就会产生出一种好的消费理念。(2)努力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有着别的国家都不具有的人类文明。所以,中国本土的企业应该抓住这些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性,抓住这些先天的资源,应该在这些地方好好的下一番功夫,从而发展起中国自己的,可以在世界上具有知名度的奢侈品品牌。这对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3)完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管理机制。对于奢侈品的管理,一定要与一般商品区别开来,要制定单独的一整套规章管理制度。同时,对于奢侈品的管理,要对假冒伪劣产品给予更大的打击力度。这对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稳定和有序的发展,也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赵爱玲.奢侈品市场的中国机会[J].中国对外贸易.2011(2)

第6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市场营销理论指出,市场是人、购买力、购买欲望3个要素的有机结合。首先,市场要有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人是形成市场的基本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要有了人,就一定有市场。人口规模越大,市场越大。其次,市场要有为满足某种需要的购买力,购买力是形成市场的必要条件。再次,市场要求人们必须对某种产品具有购买欲望。我们可以借助于上述理论,从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3个方面分析我国老年消费市场的容量。

银色市场人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联合国的界定,男女达到60岁就进入老龄阶段,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如果老龄人达到l0%,那么这个城市就是老龄化的城市,这个国家就是老龄化的国家。我国政府干2000年l0月正式宣布,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l0.34%,这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加,预计2025年、2050年老龄人口的总数将分别达到2.8亿和4亿,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将达到18%和25%。

银色市场购买力。购买力与市场容量成正比例关系。老龄化是个全球的难题,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但也孕育着一个庞大的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商机。中国老年协会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年潜在消费能力约为3000亿元,其中服饰穿着占1/3,医疗保健占1/3,其它占1/3,而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增大。纵观世界市场,老年市场的容量也在日益增大,前景非常广阔。

银色市场的购买欲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追求款式新颖的服装;不再被繁重的家务拖累,期望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从上述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大,总和购买力大,购买欲望强。所以,老年消费市场是一个购买力稳定,并随经济的发展会稳步增长的潜在市场。

2我国银色消费市场的特征

要求服务周到,细致方便。由于老年人的体力、听力、视力,反应的灵敏性等都明显减弱了,其消费心理也随之变化。在购物上不愿让儿女代劳,而自己心理又比较脆弱,购物时希望获得特殊的帮助和照顾。

偏爱老品牌,忠实老企业。老年人大多怕冒风险,具有极强的归属感,对自己所熟悉并且认为靠得住的企业及其产品往往情有独钟,对新产品却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习惯到常去的商店、饭店购物进餐,因为这里有熟识和可信赖的营业员、服务员,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信任感、亲切感,不担心上当受骗。

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多数老年人不太注重产品的外表,而追求内在质量,强调产品的实用性,操作的方便性,使用过程中的保健性和安全性。

3我国银色消费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

银色消费市场的产品策略

银色产品质量策略。老年人是成熟型、理智型的消费者,与年轻人相比少了对奢侈、浮夸产品外形的追求,更加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同时老年人重质量的特点使其在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间的转化较快。

银色产品品牌策略。产品的品牌力求简单鲜明,并能使老年人产生良好的心理联想。在品牌名称的选择上,力求易记、易读、易辨认,朗朗上口,便于老年人对产品形象的记忆,激发购买欲望。老年人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为减少风险不会轻易转换品牌。

银色产品包装策略。华丽精美的包装并不是老年向往的产品的特征,过于奢侈的外包装会令老年人望而却步,但这并不是说制造商不可以在产品包装上做文章。老年消费品的包装应该美观大方,容易开启,便于消费。包装上的说明应简洁明了,最好是用大号字或简单的图示来说明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银色产品组合策略。一是扩大产品组合的宽度,除保健品外,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品要大量生产。二是加大产品组合的深度,也就是使每种产品所提供的花色、品种、规格和档次等呈多样化。良好的产品组合策略除满足不同老年人消费需要,占有更大的老年市场份额外,还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银色消费市场的定价策略

老年人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是影响老年银色消费品定价的主要因素。在老年人这一特定的消费群体中,不同的老年人对银色产品价格的认同倾向和程度并不一致。因此,在确定定价策略时,制造商要充分重视老年消费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对不同目标市场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薄利多销策略。目前由于我国老年人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所以他们对产品价格是很敏感的,可以说物美价廉是老年人购物选择的基本标准,因此制造商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实行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不仅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又可在赢利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无形资产。

高价位策略。高收入的老年人对产品的需求是宁缺毋滥,他们更多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产品价格。再则,“优质优价”、“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理,也使制造商不能仅靠物美价廉取胜。对新产品和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也可以运用高价位策略。

灵活性策略。灵活性策略的目的是打败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灵活性策略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差别定价策略,即同一产品线的产品可根据功能、质量、外观、规格、型号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要。二是产品价格组合策略。实行产品组合策略的制造商可以运用产品价格组合策略,在企业内部实现利润互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折扣价格策略,即在节假日选择时机实行让利打折销售,以吸引更多的老年消费者。

银色消费市场的分销策略

老年人在消费上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所以老年消费市场难以集中并形成规模,这对制造商的生产和销售构成规模障碍。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但对产品需求的绝对量大,因此制造商应考虑扩大中间商的规模和数量。在城市,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局限于社区,因此应采取宽渠道策略。产品零售网点应深入居民区,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广分布,小店面的连锁式分销策略和专卖策略。在农村,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更低,应采取短渠道分销策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减少老年消费者的负担。

银色消费市场的促销策略

在老年消费品的促销过程中,制造商应尽量避免运用上门推销或展览会促销的方式。老年人长期的消费经验,使他们对这些促销方式产生怀疑,常常将这些促销与假冒伪劣或冷背呆滞产品联系在一起。所以,现阶段老年消费品的促销最好选择广告策略,但在广告媒体的选择、广告主题、广告内容设计等方面缺少针对性,从而影响了促销的效果。一般老年人空闲时间多,看电视、看报纸的比较多,电视、报纸是比较好的广告媒体。同时不能忽略对子女的促销,子女往往更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满足,而且购买力强。广告宣传的主题应突出健康、贴近生活,加强品牌的宣传和塑造。除传统的广告促销方式外,还应开展活动营销、体验营销、公关营销等。如可在社区组织各种科普、联谊活动,组织金婚、银婚纪念日等活动。一方面可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赢得老年人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与老年人进行产品和品牌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樊海林.上海老年消费市场探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

[2]应斌.银色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邓娟.谁来关注“银色消费”?[N].中国经济时报,2000-02-24.

[4]北老心.老年人基本需求调查与思考[N].尊老爱幼报,2000-05-25.

[5]科特勒.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一)鼓励消费政策逐步形成1993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加,中央政府继续实行诸如上调存款利率、开征消费税、加强工资管理、开展全国消费基金检查等抑制消费的政策,一直持续到1996年。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外需明显减少,而这时我国买方市场又全面出现,经济发展受到消费需求的约束。从1998年开始,国家确立扩大内需的方针并实施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原有的抑制消费政策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消费政策有降低利率、鼓励个人信贷消费、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休假制度、税收政策向鼓励消费方面倾斜等等。在“十五计划”中,国家把消费的历史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制定消费政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更是进入密集期。除了加强社会保障投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之外,还采取了取消农业税、降低利息税、调高个税起征点、调整汽车消费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等政策措施,并实施了“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创新了消费促进方式。

(二)消费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调控的目标日益多元,消费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也更加的多样化。首先,消费调控的目标变得多元,不仅强调要鼓励居民消费,而且更加注重居民的可持续消费。例如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小汽车消费税税率的调整,以及2008年“限塑令”的执行等等,其目的都是倡导绿色消费。其次,在调控方式上,政策主导取代计划主导调节。与此同时,调控手段也更加多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消费调控的主要手段”,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收入政策、消费信贷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成为我国消费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居民消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完善改革开放后,尽管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多,它们对于维系以往居民消费制度的运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首先,立法模式存在缺陷。我国现行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采用的是“一般法律模式”,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接规定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而有关物价、广告等行政管理立法,以及电信、金融、旅游等行业立法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范与其构成一个消费保护法律体系[5]。已颁布的几部法律是居民消费内容和非居民消费内容混合在一起,但又不能作为实施有关居民消费制度的直接法律依据。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法律原则无法寻找到其“载体”即立法表现形式,由此一来,消费者保护法必然成为一团散沙,难以达到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的。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仍需改进。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现较晚,与许多发达国家同类法律规定相比过于笼统。虽然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了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首次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确认为经营者的一项义务以及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虚假广告者的责任,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等方面作了细致、突出的规定,但是依然存在对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全面性以及维权操作的可行性设计考虑不足的问题。“如新法赋予消协发起公益诉讼的职能,但是否发起公益诉讼的主动权、选择权在消协”[6]。最后,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虽然制定了法律法规,但是许多地方过于简略,缺乏实施细则的制定,从而增加了执行上的难度;二是执法方面队伍不健全、执法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得不到真正的保护。

(二)消费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虽然我国消费市场体系已经建立,但是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结构完善的消费市场体系。第一,与消费品市场相比,消费业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消费行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和强调的概念,主要是指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其内容主要包括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体育产业。虽然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明显升级,但消费业市场的发展依然滞后于消费品市场的发育程度。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水平保持两位数增速,然而服务消费从未出现过两位数的增长,因此,消费市场的‘短板’主要是服务消费。第二,城乡以及区域之间消费市场的发育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消费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和商品种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农村消费品市场规模小。“以2006年为例,农村(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389.5亿元,仅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46%”。其次,在市场竞争方面,城乡消费市场也有较大差异。在城市消费市场上,虽有价格竞争,但更主要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而现阶段农村消费市场的竞争则是低层次的竞争,即以简单的价格竞争为主。这种低层次的市场竞争态势为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最后,农村消费品市场商品种类较少、供需结构失衡。农村消费市场的商品种类少,品种单一,大大限制了农民就地购物的选择面。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所以,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过多地关注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忽视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造成供需失衡。此外,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各地区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东部地区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消费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政府逐渐认识到居民消费的重要性,但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我国对消费政策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在“制定和运用消费政策上显得不够成熟,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才去从政策上想办法解决,未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消费政策”[9],导致消费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首先,各项消费政策之间不协调。消费政策涉及到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环保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单项推进的消费政策的功力是有限的,甚至存在两种政策效应相互抵消的情况。其次,当前的消费政策大多是短期性、临时性的政策,不能确保消费需求的长期稳定增长,政策措施一旦调整,极易引起消费需求的反复和波动。例如,由于“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和“家电以旧换新”三大拉动政策到期,家电类消费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销售额4056亿元,增速为21.6%,比2010年却回落6.1个百分点。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的补贴政策,6月份家电消费增速企稳回升,进入上升通道。

(四)消费调控缺少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改革开放后,我国迅速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间接的消费调控方式,尽量减少了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干预,充分运用价格、利率、工资等经济杠杆,运用各种消费政策间接地影响居民消费。但与此同时,由于缺少消费调控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各项消费政策具有“一时一策”和“一事一策”的临时性特征,导致政策效果大大减弱,消费调控能力不强。消费调控缺乏顶层设计的主要表现一是在调控方式上缺乏前端预防性,往往着眼于末端补救或治理,是一种逆风向的事后调控;二是在调控目标上缺乏确定性,如一方面连续降息刺激人们即期消费,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又增加了居民的长期消费倾向,这种不确定性使消费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我国居民消费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法律法规作为正式制度,是居民消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在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进一步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首先,在立法模式上,可以抛弃外国有关立法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模式”和“一般法律模式”,大胆创新,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外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和教训,探索和确定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之全新的立法模式。其次,及时更新或修正消费法律法规。由于居民消费本身的复杂性特征以及科技飞速发展,消费形式多种多样,新消费方式层出不穷,如网络消费、预付式消费、信用消费等等,这些新的消费形式要求消费法律法规的及时更新或完善,在立法时加大对新消费方式、渠道、内容的研究和调查,注重具体规则的设计。例如在消费信贷立法方面,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立法思路,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单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实施这些法规的经验成熟之后,再制定具有综合性、统一性的消费信贷法。在内容上完善信息披露,以及消费信贷交易的担保与保证制度。设立专门的信用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在预付式消费方面,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做法,建立强行性、多元化的履约担保机制,以确保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在消费者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方面,可以增加有关消费者责任的立法。如欧美国家都制定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之类的法律。通过消费者社会义务的法律化,促使消费者抛弃不良消费习惯。最后,加强司法和执法的力度,促进消费法律法规的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消费者权益依然受损害,原因在于虽有法律规范,但审判难、执行难。如“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落实、公益诉讼中对企业的责任进行更明确的规定等,都有待司法解释来确定。对于执法,应从程序和机制建设上入手,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建立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达到法律实现的效果。

(二)健全消费市场体系一方面,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推动服务消费的增长,补齐服务消费短板,让潜力变为现实。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等闲暇服务消费,“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消费水平,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并建立准确可靠的服务消费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让消费者能及便捷地获得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服务消费,引导消费,创造消费”[15]。另一方面,积极消除地区行政封锁和行业分割,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十二五”时期要通过各项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开发适应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完善农村市场的流通和服务网络,积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完善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继续推进和完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财政补贴政策,增加补贴品种,促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继续加大政策性住房投入力度,稳定房地产价格。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并形成和扩大新兴消费领域。

(三)构建多层次、长短期结合的消费政策体系第一,注重政策制定前的调研,增强政策的可行性。在制定消费政策时,既要考虑各项消费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还要考虑消费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要保持消费政策的可行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果。第二,区别对象、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消费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由于我国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特征决定了消费政策要根据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所处消费阶段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收入群体实行更具针对性的政策。第三,建立符合国情的、长短期结合的消费政策体系。尽管当前一系列短期消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但从长远来看,真正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要在实施短期政策调节的同时,着手建立符合国情的、长短期消费政策。应坚持实行“适度消费”的总政策,即消费水平提高基本上应与同期国民收人同步增长。具体消费政策不仅仅包括财政补贴的手段,还可以考虑对贷款支付方式的消费给予贴息。此外,应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让利于民,比如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退税等等。

第8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关键词:张掖市;消费现状;农超对接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90-01

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扩大农村内需,面临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农民工就业前景艰难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就业率,才能在根本上突破农村消费市场的瓶颈。开拓农村市场,有双重作用。鉴于张掖市生产水平低、农村市场消费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的具体情况而言,开拓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原有市场的消费频率与消费规模、开拓新的消费项目、提升农民消费质量,提高每次的交易额度。进而可以促进张掖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一、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

(一)农村消费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低

如今,我市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远远的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同时相对于我市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来说,也是偏低的。经过相关统计表明,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仅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28.9%根据消费品来划分,农村家庭在传统消费品以及中低端耐用消费品上消费数量较少。我们以彩电、洗衣机以及冰箱的数量作为消费品的指标对一百户农村家庭所做的调查可知,每百户农村家庭所拥有以上三种消费品的数量分别是城镇居民拥有量的93.01%、54.89%和13.21%。

(二)农村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张掖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是表现为恩格尔系数高,生存型消费明显。从食品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由2000年的48.45%下降到2011年的7.17%,8年间我市恩格尔系数基本稳定在47%左右;从衣着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5.58%到2011年的5.61%略有回升;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支出基本稳定,由2000年3.89%微升到2011年的3.98%;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2000年6.51%上升到2011年的6.86%。

(三)农村市场发展主要特征

从收入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是商品的选择性,农村家庭所购买的商品,一般都具有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以及商品的档次不高等特点。其次是农村家庭消费一般以积蓄型消费为主,即农村家庭的消费大多集中在婚丧嫁娶、建房、子女等方面。再次是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从众的倾向性,即在有些农村,每家所拥有的消费品几乎是相同,即使在消费品的品牌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目前,影响农村商品消费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商品在结构、商品的结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匹配。

二、农村消费不佳的原因

就消费品市场而言,农村居民虽然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这既与农村居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增长相对缓慢有关,也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经济结构失衡,落后的农村与较发达的城市“二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使广大的农村居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同步享受经济大发展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民收入增速减缓,购买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市场信息不灵,市场服务跟不上。

三、实施“农超对接”的思路与对策

(一)实施“农超对接”的前提条件以及政策性保障

从超市角度而言,要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的关系,需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并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超市的供货质量。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农超对接”可以有效的稳定供货市场,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利。

(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能力

第一,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相应的职业技能,进而让农村劳动力成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在政策上,倡导农民进城就业,让农民不以单纯的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再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重点扶持莫高实业、敦煌种业等“龙头企业”,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等综合功能。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目前为了降低农村的消费成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各方面生活条件。因此,为了扩大农村的消费范围,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并大力倡导农民在建房以及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消费。

为了更好地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的模式,首先要改善农村商品的流通体制,具体措施是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加快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另外还要在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等方便农民的消费设施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作者简介:丁正德(1989- )汉族,甘肃山丹人,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与统计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求是,2009(23).

[2]曾祥明.“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2009(6)

第9篇:消费市场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了农民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打开农村消费市场,为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村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对农村消费市场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农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恰恰是打开农村消费市场的切入点。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基本现状 

 

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发展,但整体消费水平较低,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差别较大。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只有30%左右。同时农民消费水平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消费水平基本上是从东部至西部逐步降低的,并且相差水平较大。 

农村消费市场货源充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但有些商品不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一些商品在城市市场的饱和,农村市场成了这些商品的倾销地,但是这些商品却并不符合农户的需要。许多厂家、商家不注重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市场上缺少适合农民消费水平、适合农村消费环境的商品。 

农村市场商品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生存性消费比重较大,发展性、享受性消费比重较低;实物性消费比重较大,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小;自我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大,社会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小。 

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各种流通主体竞争激烈,但市场秩序和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滞后的流通方式和混乱的流通秩序严重阻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延缓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化的进程。由于缺乏有力的执行机构和正常的监督,致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二、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的特点 

 

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地区之间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差异更大,农村内部的消费层次更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消费行为受地理环境、民族、传统文化等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要比城市居民大,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别比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更大。 

自给性消费在农民消费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农民的自给性消费虽然不进入消费市场,但对消费市场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当农民收入下降,或者货币性收入相对减少,或者同类及替代消费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农民就有可能用自给性消费替代货币性消费。这自然就会对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带来一定的冲击。 

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对商品的质量,性能,耐用性和价格要求比较高,而对于产品的品牌、包装以及外观设计方面不是十分的看重,属于消费类型中的“求实消费”。 

消费观念陈旧保守,消费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大部分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再加上受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农民一面是平日里非常节俭,舍不得花钱,另一面则是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婚丧嫁娶,却不惜花费大量钱财。尤其是在建房消费上,农民往往倾其毕生的积蓄,甚至举债建房。有不少是为争面子相互“攀比”,盲目求高求大,拆了盖,盖了拆。这造成极大的浪费,限制了农村购买力向其它消费品转移。 

 

三、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城镇居民来讲低得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87元。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农民收入受自然不确定性的影响大,丰年农民收入增加,灾年农民收入减少。这种自然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民的预期收入不稳定,消费倾向偏低。可见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制约其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虽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目前农村家电普及率与城市相比要落后10年,如彩电的普及率只有城市的一半,电脑更少。但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里没有电视,不是农民买不起,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有的地方电压不稳,或是电视信号不好,要么是电价偏高。再如洗衣机,很多农民没买的主要原因是自来水问题,在农村约有60%的地方还没通上自来水。 

消费环境乱。农村市场秩序和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市场上的经营企业散小、经营品种雷同、商品档次低、业态单一。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危害,致使许多农户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不敢消费,大大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据商务部2004年对全国1万户农民进行的问卷调查,75%农民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大,我国农村更是处于这一体系的边缘,极大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再加上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已是普遍现象。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

四、政府和企业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1.政府的对策 

通过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从根本上讲,农村消费市场的不活跃,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消费能力相对偏低引起的。因此,要想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消费,一定要从助农增收这个关键环节入手。所以诸如“取消农业税”这样的惠农政策应该更多些,只有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消费规模才会增大。虽然,现在政府在不断地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农村人口的收入相对于城镇人口来说,还是很低的(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的收入是农村人口收入的3.28倍)。所以,必须给农村人口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才能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为此,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面向农村市场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来让利农户。在企业开发农村市场过程中,通过政府的税收调节作用来让农村人口得到更大的实惠。政府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在为农民提高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动收入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民收入增加了,消费信心也将必然增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来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住户相对集中的农村应建自来水厂。农村电网要提高运营质量,降低电价,为更多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创造条件。同时要着力改善消费的软环境,净化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和支持科技和信息下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政府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氛围,并对封建迷信、赌博、婚丧事大操大办的不良习惯加以制止。 

加大政府管理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打击“损农”、“坑农”、“害农”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健全农村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立法工作,清理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村、乡镇为基础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和建立标准化的“农家店”,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的经济预期和经济安全是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要改善经济预期,关键在于完善包括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养老金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的安全感,为促进消费注入“稳定剂”。农民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增加即期消费。 

 

2.企业的对策 

以适销对路的商品供应农村市场。一直以来,企业基本上是依据城镇居民的需求来设计产品的。这些产品在款式、功能、价位、操作使用方式及包装、说明、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同农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销售到农村市场的产品通常是城市市场饱和后产品的简单转移,而不是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的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进军农村市场的产品一定要针对目标市场的状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农村消费者特定需求的基础上来开发满足农民需要的产品,增强产品对农村市场的适应性。生产企业要重视农村市场的个性特征,在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销往农村的产品应采用低价策略。农民对购买的商品一般要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即“经济实用型”产品。价格往往是农民购买商品时最敏感的因素,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求廉型”的消费者,所以企业对销往农村市场的产品应采取低价策略。就食品来说,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消费者中,虽有74.4%的人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的人仍把价格便宜作为购买食品的首选,而城市消费者中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 

建立以农村为主的分销渠道。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与城市来说是落后的,企业在分销渠道的设计上要更多的下功夫。必须尽快构建适应农村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消费品流通网络,提高流通效率。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且范围广,而农村经销终端多,但规模较小。企业在营销网络的建立时,应调整渠道政策,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采用直销的形式来将城市各店向农村延伸。 

促销策略要符合农民的传统习惯。因为文化素质的原因,农民受电视广告这种声情并茂的促销形式影响较大,而受广播和报纸的影响依次降低,并且他们不喜欢接受过于复杂的广告形式。在广告内容上,应更强调产品的具体性概念,而非抽象性概念。除广告之外,举办一些对农民有益的公共关系活动也是很有效的促销方式。 

完善售后服务。由于农村的地理环境与交通等原因,使得很多商品的售后服务,不能覆盖到农村,这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企业必须从观念上和行动上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农村建立起完备的售后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韩英.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消费模式变革[j].商业时代,2006,21:11-12. 

[2]孔敏娜.农民消费者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及企业营销对策[j].内江科技,2006,6:24-33. 

[3]王长江,王璐.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82-83. 

[4]龚振,荣晓华,刘志超编著.消费者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