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营商环境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商环境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营商环境定义

第1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商;信用指数;信用测度;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09-0004-06

目前,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如何规范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备,导致网上交易频繁出现失信成本低、获利高,守信成本高、损失大的畸形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原有守信网商的利益,严重扰乱了网上交易秩序,而且降低了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的信任度,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网商信用评价体系刻不容缓,且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但能规范网络交易市场,帮助消费者及商家挑选诚信的交易伙伴,同时可以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网商及其信用研究现状

网商是指持续运用电子商务方式从事商务活动的个人和企业,其中个人包括企业负责人、商人、个体经营者和业务操作者[1]。具体地说,网商利用互联网作为商业经营平台,进行采购、销售、产品展示与等日常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经营手段。根据李菁苗、吴吉义等对企业信用的定义[2],网商信用可以理解为网商在产品生产、经营、交换和各种商业往来,合作中履行承诺条件的兑现状况。网商的共有特征是期望利用网络现有各种交易平台(如阿里巴巴、eBay、京东等)的诚信规则,通过提高交易次数和交易额,逐渐提升自己的网上商业信誉,建立良好口碑,并以此作为继续发展的基础。

由网商的定义和特征可看出,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同一网商往往根据自身需要,在买方和卖方两种角色之间转换。由于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卖方一般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相对买方而言更容易回避风险[3],在网上交易中往往掌握着较多主动权。因此,本文着重就网商作为卖方角色的情况进行探讨。

第2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内容摘要:永续发展和绿色环保是现代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商业伦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商业经营者永续发展的源动力。现代商业发展应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商业伦理 现代商业 可持续发展

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亦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关于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迄今学界研究较少。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商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其一,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商业组织自身发展的连续性或长久性,它表明:一个从事创造财富的商业组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自身在领先地位和未来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其二,是指商业经营者在商业发展中不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为代价,绿色环保是价值追求。永续发展和绿色环保是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商业伦理是商业经营者永续发展的源动力

经济伦理学业已证明:商业组织不是一架简单的赢利机器,它必须要承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责任。也就是说,商业经营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承担起社会义务。处理好“义利关系”,在赢利的同时重视培育商业伦理精神,是经营者永续经营、恒久发展之道。在这里,商业伦理体现了经营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作为工具理性,经营者借助于自身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亦即自身商业伦理精神),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消费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价值理性,经营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提升企业的道德形象,经营者毁灭了道德形象,就是自取灭亡。可见,不能说赢利是经营者唯一的源动力,商业伦理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源动力之一。

商业伦理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商业经营者永续发展的源动力,这一点业已被古今中外无数商海沉浮的案例所证明。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达到鼎盛,出现了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浙商负有盛名。学者宁一撰写《中国商道――晋商徽商浙商货通天下商经》一书,研究了晋商、徽商和浙商的经营之道。他提出晋商的经营之道有:以商致财,以学保商;艰苦创业,忍耐克己;信义并举,以义制利;同舟共济,协调一致;借势而起,善用资源;用人有道,管理有方;灵活融通,变通生财。晋商推崇以德经商,从晋商商号或是票号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商家店铺字号、招牌、匾额,多离不开义、信、益、公、诚、仁、和、德、协、廉、兴、盛、昌、茂、瑞、祥等字的排列组合。像日升昌、大德恒等等,这些字号一方面有祈望生意红火兴盛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在宣示崇奉伦理商德的意思,也就是把信义和取利结合在一起。

徽商是指以乡族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徽州商人群体,与晋商、陕商一样,是一个商帮的称号。明中叶以后开始形成至解体400余年,明清时期的徽商经营盐业、典业、茶叶业、木材业等行业。明朝中叶,徽州商帮中就已出现了一大批手握巨资的富商大贾,其中,“藏镪有至百万者”,降及清朝乾隆年间,竟有“富至千万”的大商人出现。其资本增值的速度之快,数额之多都是我国历史上所罕见的。为什么徽商能够在中国明清后期在商海驰骋400多年呢?学者张海鹏的研究表明:第一,徽商重利;第二,徽商重德。宁一提出徽商的经营之道有:贾而好儒,儒道经商;以德治商,以信接物;忍辱负重,勇于开拓;趋时观变,抓住机遇;借助政治,垄断经营;无货不居,灵活多样。“徽州既以东南邹鲁”驰誉迩迩,又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从而形成了“贾而好儒”的重要特色,徽商之所以能够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分不开的。徽商之所以在经营中重视商业道德,讲求经营之道,也无不是这一特色的体现。在徽商中,以“业儒”出身者居多,这是徽商异乎其他商帮之处,也是徽商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业儒”有几个特征,第一,学商必先学文,也就是先读书再经商。第二,“业儒”出身的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多以儒道经商,这是他们舍小利而谋大利,从而迅速起家的关键所在。徽商以儒道经商,或“以诚待人”,或“以信接物”,或“以义为利”。他们在经营中所标榜的“诚”、“信”、“义”,既是他们求得“快快发财”、“一本万利”的一种手段,也是徽商持续发展400多年的动力源泉。

现代商业伦理更加强化了商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商业伦理也就成为现代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剂与驱动器,企业也就能不断地得以壮大发展而永葆生机与活力。为了寻求这种可持续发展,现代商业伦理就会要求商业经营者遵循应有的伦理准则,培植相应的伦理精神,舍取不合乎伦理规范的利益行为,追求合乎伦理的、规范的市场利益,将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变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将追求短期利益变为更多地追求长远利益。

现代商业环境伦理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传统商业伦理注重研究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而现代商业伦理突破了原有的利益关系,拓展到研究交易双方与自然界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拓展的交易双方与自然界的伦理问题也可以称之为“现代商业环境伦理”。现代商业环境伦理是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审视商业发展,提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商业准则和商业道德,使商业活动向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最终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现代商业环境伦理的创新趋势是,将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环境公正和工业生态等概念结合起来。绿色营销指在价值链的所有环节上,按照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如选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采用无污染的生产流程、无农药农业和自然肥料。环境公正是指在执行已有的环境法律和监管措施的时候,不因种族、伦理理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采取差别对待。工业生态以自然领域的运行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说,永远不要浪费或丢弃任何东西;任何东西都要循环利用。

前已述及,绿色环保是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工业革命以来的商业活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商业活动是一种大量吞噬地球资源的能耗密集型活动,兴办企业的浪潮席卷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史无前例的经济繁荣和扩张带来了物质商品消费量的激增,也过快地消耗了能源。采矿业和石油业的发展对地球上的森林、山脉、水资源和其他一些敏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生物种群大量灭绝的时期,一些商业行为充当杀手,正在毁灭地球上的物种。全球化国际旅游和贸易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使越来越多的物种被有意或无意带到新的地区,并对当地原有的物种造成了破坏。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对物种多样性的危害,商业活动难辞其咎。传统商业坚持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增长,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状况要求商业活动必须改变唯利是图的宗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代商业发展应该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生态等效益。可见,现代商业环境伦理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宁一编著.中国商道―晋商徽商浙商货通天下商经[M].地震出版社,2006

2.朱彤.细数晋商成与败[M].京华出版社,2006

第3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知识联盟 企业竞争力 价格联盟

1 战略联盟的演进形态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一词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1and) 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 Nigel) 提出的。根据OECD的定义,战略联盟包括从短期契约式的合同协定到合资公司的一系列合作形式,其核心是双方通过共享,如技术、技能等资源以提高双方竞争战略的效率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战略联盟定义为,企业为了突破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缺陷,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达到扩展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增长新知识等战略目的而寻求适当的伙伴,通过一定形式的契约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

1.1 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价格联盟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产品之间的强替代性,导致产品的竞争在市场上体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因此,控制价格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此时价格是企业所渴望的最稀缺资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尤其是寡头市场中,寡头企业发现如果相互联合控制价格,而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会给自己带来超额利润。于是在19世纪末,企业战略联盟以卡特尔的形式出现。卡特尔及其以后的经济联合组织辛迪加、托拉斯,基本上都是以控制销售价格及采购成本为目标的联盟形式。一般认为,这是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其特点是目标单一、合作比较简单。在产品差异度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产业中,价格联盟很容易被采用。

1.2 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产品联盟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合谋来获取垄断、违背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原则、以明显的价格联合为目标的联盟已不合时宜,在此情况下,现代意义的企业联盟应运而生。对于现代战略联盟,美国战略管理家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企业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这里,战略联盟涵盖产品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即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创造联盟的机会。其定义把股权与非股权合作均包括在战略联盟之中,这样极大地扩大了联盟涵盖的范围。

1.3 新兴的战略联盟——知识联盟

在以往的经济社会,知识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新兴的企业战略联盟便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知识联盟及相似的联盟形式。企业经营必须掌握的知识是一种组织知识,包括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知识产品交换的高成本,决定了企业只有通过知识联盟,才能改善企业无法高效地获得自身所稀缺的知识资源的状况,并与其他组织合作做出新的创造。与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相比,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学习和创造知识是知识联盟中的中心目标;知识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要比产品联盟密切;知识联盟的参与者范围较广;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

2 战略联盟的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竞争的强度、方式、手段和策略,还是竞争的范围及结果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技术、资本、市场和人才等资源结构,纷纷寻求与其他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许多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都是通过不断地购并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使其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技术的控制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日益增强。

据美国的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估算,在1995~1997年的两年间,国际间的各种经济联盟大约有15 000万起,其中75%是企业间的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的已经达到90%。所以,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专长的同时,必须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没计,新工艺采用、新质量标准控制、新市场拓展等各方面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产品的复杂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所涉及的领域和学科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从构思、设计、研制到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生产安排,质量控制直至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呈现出日益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经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应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在不断地通过购并优化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开始对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其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就是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既合作又竞争而避免两败惧伤的双赢战略。企业战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联盟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从而使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合作和竞争替代单纯强调竞争为特征的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合并或兼并不一样,它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过正常交易,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企业购并意味着投入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而且风险很大,而企业战略联盟则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种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寻求优势互补,在合作的基础上强化其核心优势。

3 战略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产生恶性的过度竞争行为,恶性的市场竞争不仅会减少各自的经营利润,还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可以既合作又竞争,共同维护有效的竞争秩序,减少应付激烈竞争的高昂费用,防止过度竞争。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新产品开发的费用越来越高,企业承担的失败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分散开发风险,通过与相关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费用,规避技术创新的风险。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使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进一步节约某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各种生产储备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企业内部精细生产、外部组织内部化,寻求合作伙伴并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企业通过购并可使其短期内达到规模经营,但如果购并产生的管理费用大大超过预期,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和竞争模式,因其不涉及企业内部组织的膨胀,又能有效地扩大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从而实现避免企业组织机构过于庞大,因购并企业的管理风格不同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又可以通过联盟企业分享技术和市场等外部资源,并克服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把经营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程度,可以说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联盟使合作伙伴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的程度提高,在专业技术特长、零部件生产、质量控制、成品总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中的各自的相对优势得以整合,使最终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提高联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科技的发展已使企业从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合作和互相依赖,而战略联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最后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得关键技术的捷径,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投资的风险,为避免在诸如竞争、研发、特许及贸易等方面的纠纷,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规范市场环境,共同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能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由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技术成果提供者、商品的销售商或商等组成的企业群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竞争。企业战略联盟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它是企业从采购、生产、存储、配送、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里所包含的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系列衔接活动,及其在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实体资源来谋求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销售商、分销网络、顾客群有效地纳入一个紧密的企业联盟之内。

企业战略联盟在国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国内企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灵活地加以运用。既要避免国外企业已经在联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势互补的企业战略联盟,以充分发挥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给企业带来互补性的技术创新、资源和市场重新整合,联盟企业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和经营理念,借鉴和融合对方的文化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使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沈青.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3)

2 宋华.网络化经济时代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分析[J].经济科学,2004(4)

第4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逆向物流 物流管理 战略价值

随着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和绿色环保运动的兴起,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展开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样也影射在物流领域中。1998年,美国学者詹姆斯.斯多克(James·Stock,1998)发表了《逆向物流方案的制定、执行与应用》。之后,不断有各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地研究。在产业界,随着资源环境观和经济管的演变,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注意到逆向物流所蕴含的商机并将其作为强化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他们清楚地知道,有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和流程能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惠普(HP)、通用汽车(GE)、IBM、3M等纷纷启动逆向物流发展战略,近年来,逆向物流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逆向物流的内涵

1.逆向物流的定义

对于逆向物流的内涵,并没有一个完备或公认的定义。甚至在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都没有直接阐述。只是对回收物流(Retuned Logistics)和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进行了定义。目前,对逆向物流比较权威的定义有如下几种:(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下属的逆向物流执行协会(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2年的定义:为从不能用的物品中获取价值或对其进行处理,而从产品典型的最终目的地运往另一个地方的产品运输的过程。(2)2003年,RevLog(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终产品从制造、分销或使用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置点的过程。(3)詹姆斯.斯多克则从企业物流角度和工程物流角度分别作了定义。前者的定义是:物流在产品回收、资源减量化(resource reduction)、再循环、物料替代与再利用、废料处理以及整修、修理和再制造等方面的作用;后者的定义为:为了在整个闭环供应链中更有利润,而在整个企业中应用最好的物流工程和管理方法的一个系统业务模式。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逆向物流执行协会的定义着眼于为特殊目的而产生一种运输形态,其定义强调了逆向物流的目标,但未能与正向物流的过程清晰的区别开。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和詹姆斯.斯多克的定义阐述较为完整,将逆向物流的目标、流向、作业环节和流体均包含在内。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逆向物流界定为:为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目标,将原材料、中间库存、终产品从目的地沿传统供应链反方向物理性流动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物流的系统可以分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而本文所讨论的逆向物流仅限于企业逆向物流。

2.对逆向物流内涵的理解

逆向物流是闭环供应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与正向物流紧密联系的物流网络,从操作环节上看,包括资源减量化(resource reduction)、再制造、再利用、再循环等环节,从物流活动上看,它主要包含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两部分,包括以下环节:回收、检验与处理决策、分拆、再加工处理。其示意图如下:

逆向物流战略现在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的竞争战略之一。根据美国逆向物流专家(Rogers和TibbennLembke,1999)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4%;美国1/3以上的企业关心自己产品的最后处置问题,特别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出版业和目录销售等行业。目前,许多国际知名的IT企业已将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例如,SunMicrosystems拥有国际零部件翻修中心,来自亚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经过翻新,可以达到最新设计的要求;Hewlett-Packard也经常采用翻新或改制的零件,以不同的方式再销售其产品;Thomson家用电器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可回收的零部件运往墨西哥进行翻新。

正如詹姆斯·司多克所描述的:“公司对退货如何处置,已经成为一项标新立异的竞争战略,并正成为提高效率的全新领域。”

二、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

逆向物流战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事实上,很多企业因此而受益。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逆向物流

1.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长期盈利水平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数量的增加,资源枯竭的威胁加剧,企业获取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减少物流耗费,提高物流利用率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它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的估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再制造而节约的原材料可以装满155000节车皮,可以排列成1100英里长的火车。美国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使飞机制造费节省了40%-60%。在美国的地毯行业,很多大公司积极开展地毯回收计划,就是为了用低成本的回收尼龙代替昂贵的原材料,因为地毯中的1/3-1/2是纤维,而纤维中有60%是尼龙。在我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现在也开展起来,人们可以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减少对旧电池的肆意丢弃,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比原价低很多的价格买回新电池,而电池的制造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工制造出新电池,而且成本要低很多,同时企业的利润显著增加。随着未来资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突出,逆向物流的优越性将越来越显著。

2.加强供应链内部伙伴的合作,提高竞争力

正如定义中所指出的那样,逆向物流是闭环供应链的一部分,根据乘法效应,供应链上全体成员合作开展逆向物流活动带来的价值大于各个独立成员单独开展逆向物流活动带来的价值。这取决于供应链上所有成员是否组织协调一致,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目前的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的竞争态势下,下游的销售企业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们之间面对最终消费者的意见和投诉。如果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和产品召回政策,就能够减少下游企业乃至最终消费者的经营风险和投诉意见,彼此之间容易形成共鸣,可以改善供需关系,加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例如家乐福在与供应商签订购货合同时经常要求:1、对于中止单品可退货;2、对于破损产品可退货;3、促销结束后,剩余促销捆绑产品可退货。对于上游企业来说,也只有开展逆向物流的战略,才能加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3.倾听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通过设计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统,在顺畅地进行产品回收和再处理等过程外,企业还可以收集宝贵的客户反馈信息。企业开展逆向物流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处理客户投诉的方式,可以及时消除客户不满、恢复信誉、确立企业的品质。解决用户抱怨与再次购买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如果用户提出抱怨,且对其解决感到满足的人有70%,则其中再此购买的人竟有54.3%;对企业处理抱怨“非常满意”的用户中,会有95.8%的用户再度购买产品和服务。此外,从产品的设计、质量到售后服务,使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对产品都能提出极具价值的建议,这为企业改进产品质量,设计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供帮助。再有,通过对产品退货率及退货分布情况的统计,企业对经销商,零售商的销售情况了解更为详细,依靠逆向物流系统,有效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 最后, 越来越多的厂商承诺无理由退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货率,要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厂商必须在产制环节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4.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而实施逆向物流战略,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是企业本身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体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使得人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以及回收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或浪费越来越关切。 例如杜邦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推行“企业环保哲学”,以保护环境为己任,通过开展逆向物流,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在废料回收处理中,杜邦逐渐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据估计,到2010年,杜邦全球工厂至少有10%的能源需求和25%的收入来自可再生资源。杜邦也因在环保领域的努力荣获联合国的奖项。

同时,世界各国政府对危害环境的惩罚也越加严厉。仅在2005年,欧盟就出台了两个环保法案——《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前者被称为“全球最严厉的环保令”。如不能实施绿色战略,我国相当大的出口企业将被欧盟拒之门外。2006年9月,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际统计局首次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表明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5118亿元,占GDP的3.05%,这项数据还没有包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但是数字已经是令人触目惊心。可以想见,我国今后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法规也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制约之一。

三、逆向物流的管理探讨

1.提高企业的逆向物流意识

逆向物流多由对不满意产品的退货、不合格材料和残次品的退(召)回、包装品的循环复用、废弃物的处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因此,我国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是负面的。再加上对逆向物流的操作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得企业只注重在正向物流上下功夫。相比之下,我国企业领导对逆向物流也普遍不够重视,并将其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其认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通过法规约束强化逆向物流的意识,促使企业尽快实施其逆向物流活动。

第5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社会责任资产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前言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来看待的,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也出现了很多实际应用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披露实现了从宏观角度来考察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影响,使得企业摆脱了局限性目标的限制。

一、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领域的新分支,是社会福利经济学的拓展,主要是指用社会福利的形式履行着的社会责任会计,对于其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其属于会计学的分支,二是其基本职能在于监督与控制,三是其对象是企业实现社会收益的活动[1]。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

1.环境责任。环境责任需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破坏,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履行相应的责任,以促进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责任。管理责任的原则是保证公平性与公开性,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公司内部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公司内部的沟通是否及时、透明;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公平性与可信度。

3.客户与供应商责任。从社会责任会计的角度来看,客户与供应商的责任是两个不同的对象,主要内容涵盖了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满意度等。

4.员工责任。主要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员工的能力培养、建立完善的员工保障机制、履行相应的医疗保障、休息制度、退休养老金等方面的责任[2]。

二、社会责任会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一)社会责任资产信息

社会责任资产信息,指的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或者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能够直接给企业带来利益。

1.环境资源。从资源来源的角度来分的话,可以将企业的环境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传统的财务会计对于环境资源的做法是将与环境资产相关的成本在账面上进行反映,通常只是包括开发成本、开采成本、勘探成本[3]。

2.社会责任固定资产。其主要目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它不仅需要满足作为一般固定资产的要求,还要满足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目的,社会责任固定资产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如环境固定资产、职工固定资产、消费者固定资产等。

(二)社会责任权益信息

它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一是社会责任资本的盈利或损失,属于储备形式的社会责任成本;二是投资者投入到企业中的实际成本。总体来看,其指的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资产的要求权限。

(三)社会责任成本信息

环境改良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职工福利、企业应该缴纳的各种税款等都属于社会责任成本信息,也就是说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因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的各种资源或者资金的耗费。

(四)社会责任收益信息

社会责任收益信息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产生经济收益,比如社会责任奖金、机会收益、国家让利以及其他类型的潜能收益等。

(五)社会责任负债信息

社会责任负债信息是需要企业进行偿付的,可以通过有形经济资金,也可以是劳务的方式,企业所具有的社会责任负债信息的种类很多,贯穿于方方面面,发生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之中。

(六)社会责任利润利息

企业的社会责任收益与社会责任成本的差值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利润信息,但是不能够单纯的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收益信息来判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计算结果就算是负值,其也不能代表着企业没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一)披露模式定义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会计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其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某种环境下以何种形式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二)披露工具以及形式

我国目前使用的会计信息披露工具主要有: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基本财务报表、企业网站、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等。

披露形式,指的是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所采用的途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以会计基础型,另一种即为会计基础型,前者处于次要地位,后者处于主导地位。

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型位置定位不正确

运用非会计方法披露远远多于运用会计方法披露的信息,对于已经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性的叙述和说明,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投入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有关会计信息只有少量的数据。出现这种原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会计基础性位置的定位不准,将非会计基础性放在了主导位置。

(二)会计披露问题内容不全面

目前来看,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对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批判,仅仅只是单纯的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来进行披露,这样就导致我国企业提供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相当缺乏,不能满足进本的社会责任情况的需求。

五、总结

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责任与传统会计相比,无论是在目标、对象,还是在信息需求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模式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我国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推进其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静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第6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0902

1 特色农产品跨区域市场进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很多,涉及到市场进入模式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本文以Root(1987)对市场进入模式的定义为基础,将市场进入模式定义为选定目标市场,通过资源转移达到市场进入目的所使用的方式。

目前我国已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放在较重要的位置,研究趋于成熟,包括在营销、加工、区域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特色农产品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对农产品的营销、销售、流通都有很强的借鉴一样,之间也有非常强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学者们对营销、销售、流通、竞争力、产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Ricard L.Kohls和Loseph N.Uhl 将农产品营销定义为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的一切商业及服务活动,因此,我们对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也需考虑到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陈善毅(2007)认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在销售、储藏、加工方面存在问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发挥。他通过六安市“六安瓜片”茶叶营销的分析,研究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途径,并总结了茶叶大市场、品牌加盟店、专营店、商场名茶专柜和品牌连锁专卖店的市场进入模式,强调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重要性,并提出应注重市场细分在市场进入中的作用。贾国银(2004)指出应先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和预测,估计市场规模,然后进行市场细分,最后对市场定位。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政府在特色农产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李银兰、沈翠珍,2008和周修亭,陈大志,2010)。各个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例如对于新疆(张欢、孙兰凤、袁媛,2010;程燕,2012)、安徽(栾敬东,2003;贾国银,2004;)、江西(饶华,2008;郭锦墉,2005)等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市场进入模式主要分为出口进入模式、合同进入模式、投资进入模式三大类,出口进入模式主要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合同进入模式主要包括授权经营、服务合同、建设与生产合同,投资进入模式主要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市场进入模式理论以前的着眼点主要是海外市场的进入,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市场进入模式理论应用到国内跨区域市场进入中。黄宇驰(2007)基于资源基础观从资源、战略动机、交易特定变量对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石忆邵(2007)在市场扩张问题上,研究了国内市场扩张的方式,市场扩张的本质、分市场的布局和定位、和市场模式的“克隆”问题。李贻伟(2003)探讨了跨文化营销的两种市场进入模式,研究的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属于相近文化市场进入,在相近文化地区市场进入时,企业应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渐逼近并最后达到终极进入的目的,但这种模式发展相对缓慢。

在市场进入模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寻求特色农产品可实现的市场进入模式。

2 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模式

2.1 直接输出模式

直接输出模式是指直接到目标输入地进行营销,包括在当地设立分销机构、选择分销商、指派外销人员、设立特色农产品专营店和寻找商。

(1)进驻各地超市(酒店、宾馆)或专柜。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进驻超市、设立专柜的方式,这种市场进入模式具有消费面广、成本低的优势,但是在选择超市时,需要充分考虑超市的购物环境、规模、知名度、人气、消费群体,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特点进行抉择。但是进驻超市的方式,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效果较差。这种市场进入模式适宜在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初期。

(2)商。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商,是指商特色农产品,通过给商一定比例的提成或佣金,销售特色农产品的行为,商对特色农产品没有所有权。商可分为一级、二级,通过商的方式进入市场,可以分担特色农产品出厂商(出产地)的风险,使出厂商和商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的风险;同时,商更加熟悉市场进入地的市场状况,可迅速拓展产品市场,组建良好的客户资源关系,拥有较好的市场进入效果,可以极大提高销售及知名度。但是商的方式相对于进驻各地超市和专柜的市场进入方式,投入较大;方式进入市场也较难管理,特色农产品出厂商对特色农产品的管理难度增大,维护特色农产品形象费用增加。

(3)设立专营店(直营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企业可根据市场进入目标地区的需求和该地区的特征,若需求量大,可直接设立专营店。设立专营店需要高素质的运营人才,便于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的直接管理,能有效的提升产品形象,扩大市场需求,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是该种市场进入方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需要具备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和人才等条件。

(4)外派人员。外派人员主要从事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工作,独立自主的从事特色农产品的经营工作。外派人员的市场进入模式,便于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的管理,及时了解反映市场进入状况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对于外派人员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都较复杂,销售过程难以监督,且具有较高的成本。

2.2 合同进入模式

合同进入模式是指特色农产品产地通过与目标输入地区的法人签订的长期的非投资性合作协议而进入目标市场。包括开办合资公司、合同生产、战略联盟。

(1)经销商。经销商是指市场进入目标地只拥有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独立的经营机构。在开发新市场,市场进入初期,特别是对市场进入目标地不了解、资源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采用经销商的合同进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市场进入模式中,特色农产品出厂商不直接与市场联系,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既可以节省费用,也可降低风险,并充分利用经销商对市场信息的掌控来开发市场。但是,从长远看,出厂商始终无法获得目标地经营的直接经验,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控制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

(2)合同生产与销售。选择市场进入地区的公司签订合同进行生产与销售,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合同生产与销售的市场进入模式可减少文化差异,增加目标地客户的市场亲近感,充分利用目标市场的资源,减少市场进入成本,控制风险。但这种方式的控制权较低,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无法获得最直接的市场进入经验。

2.3 投资进入模式

投资进入模式是指通过直接投资进入目标市场的一种进入方式,包括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生产性和营销性)、设立办事处(商业办事处)、设立分公司或者分部、设立新公司。投资进入模式一般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基于稳定特色农产品的供货渠道,为开辟新市场或稳定市场,在销售业务相对集中地区设立的机构。

(1)设立办事处:办事处一般属于非直接经营活动,但是它的核心内容是为特色农产品在目标地的营销工作服务,主要从事业务联络活动、销售协调工作,对经验活动、市场进入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设立办事处是一种成本低且有效的市场进入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进入目标地的情况,更好的掌握目标地的市场习俗、市场需求、市场状况、消费模式和经验成本、地方政策等,并且更直接的与客户建立联系,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但是办事处不能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在市场进入过程的活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费用较高,程序复杂。

(2)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在市场进入初期,可考虑设立分公司,若经营发生亏损可以与总公司的冲减,减少总公司的负担。在市场逐步稳定后,获得盈利时,可设立子公司,在保证盈利的同时又充分享受目标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模式有利于特色农产品更好的渗透目标地市场,企业更好的掌握市场信息并及时反馈。分公司相对于设立办事处而言,具有可以从事经营活动的优势。与其他的投资进入模式相比,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同样,具有较高的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很高的风险。

(3)设立新公司:设立新公司包括设立生产销售一体的公司和贸易公司。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是一种可迅速进行市场扩张的市场进入方式,即可通过设立专门的销售贸易公司进行,也可在市场进入目标地设立新公司,既从事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也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当地的营销。这种方式既可以增添目标地客户的亲近感,生产更符合他们的喜好的特色农产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这种方式,设立过程费用昂过且过程复杂,企业独立经营,在独享利润的同时也独自承担风险。

(4)合资经营:选择市场进入目标地的一个或多个公司为合作对象,组建合资经营公司。这种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合资公司的市场优势,也转移了一部分风险,同时共同的利益又使得公司的利益得到了保证,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进入模式。目标地的合资人可以为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消除部分进入障碍,解决生产经营上的困难,提升进入速度和效果。这种方式在资金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投入较小,又比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和新公司的风险要小,是一种很好的分担风险的进入方式,在合资公司不赢利、市场条件改变或企业本身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便可以终止协议的执行,同时,合资公司也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但是这种市场进入模式过程复杂,对合伙人的选择需要较长时间的沟通。利润有限,企业处于少数股权地位时,不能对合资公司的管理加以控制。

3 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模式决策选择

由于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市场进入目标地的环境不同,公司状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并没有一种市场进入模式适合所有的特色农产品。在进行市场进入模式抉择时,应充分考虑特色农产品本身的特性、资源投入、风险水平和灵活性等因素。

与其他商品不同,特色农产品保鲜与运储的要求较高,是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特色农产品市场进入目标地的习俗、爱好、需求、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水平、资源投入程度、市场进入效果、灵活性、控制水平这些因素应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特色农产品进入某地的市场进入模式。当然,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都在不停的变换中,决策者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已经环境的变化对市场进入模式进行调整,只有适应环境的厂商才能生存,充分利用这些环境,可大幅度提高市场进入的效果。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目标都是为了长期的发展,但是在市场进入的各个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市场进入方式,例如,在市场进入初期,可选择进驻超市、寻找商、经销商、外派人员等进入模式,而在初步实现市场进入,有稳定的市场后,应考虑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成立新公司、合资公司等适宜长远发展、获得较大利润的市场进入方式。市场进入模式决策可基于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制度基础观等理论基础进行抉择,选择各阶段效率最高的市场进入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进入,能够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Ricard L.Kohls,Loseph N.Uhl.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products[M].PrenticeHall,Inc.2002.

[2]陈善毅.浅析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0):22.

[3]贾国银.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4,(12):13.

[4]李银兰,沈翠珍.政府与地方特色农产品产地品牌塑造[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3):109110.

第7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

创新

核心竞争力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那么什么是商业模式,为什么要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众多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商业模式的概念、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目前,商业模式在学术界的普遍性定义是: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1]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关于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一般来讲,包含目标客户的价值主张,业务运作的价值创造,销售和沟通的价值传递,企业合作的价值网络等四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新商业模式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制约其发展的已不仅是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选择。离开了良好的商业模式,其它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建立在对外部环境、自身的资源、能力的假设之上,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适用于任何企业,也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永不过时,设计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不可能永恒。[2]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商业环境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给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商业模式在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之后,正面临着质的改变,面临着“创造性破坏”。在这种机会和挑战并存的状况下,企业要想把握住市场机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就显的尤为重要。

3.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3.1价值主张模式创新

价值主张包含了企业界定的目标客户群和提品或服务给目标客户带来的独特价值。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都是围绕满足客户需求而展开,只有客户满意了,企业的价值才能实现。因此,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分析是企业需要持续做好的工作。客户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根据这种变化,重新定义客户,选择新的细分客户,提出相应的客户价值主张,并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从根本上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例如国内经济型酒店——如家快捷,避开了与星级酒店的竞争,作了特别的顾客定义,抓住了中小企业商务人群和观光休闲旅客的核心需求,他们知道自己的客户就需要一个干净卫生、环境安静、价格适宜的旅行居住环境,因此把酒店中不必要的繁琐的服务环节及房间的装饰都省掉了,为顾客打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顾客居住的成本,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3.2价值创造模式创新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身就是企业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以此指导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集合。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建构能实现客户价值的活动流程——价值链。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维护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价值链定位对于价值创造扮演关键角色,企业如果想要分享价值链中的主要利润,则必须要掌握其中对于创造价值有重大贡献的关键流程与资源。价值创造模式创新的最典型企业是迪斯尼公司。迪斯尼整体的利润乘数商业模式中:源头是迪斯尼的动画制作,除开票房,通过发行、销售拷贝和录像带,迪斯尼赚到了第一轮收入。接着是主题公园创收构成其第二轮收入。世界各地迪斯尼乐园,吸引大量游客游玩消费。最后是品牌产品和连锁经营。迪斯尼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授权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专卖商店,通过销售各种玩具、食品、礼品等品牌产品赚进第三轮收入。其相关消费品主要包括迪斯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书刊、音乐乃至游戏产品的出版发行等。

3.3价值传递模式创新

如果说价值创造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价值链环节上的增值能力,那么价值传递是衡量企业将价值输出的能力。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否可以无损耗的传递,决定了企业最终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价值传递模式创新就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以创新的模式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例如戴尔,改变了传统的电脑销售中分销商环节,创造了直销商业模式。通过直接接触,特别是互联网,戴尔能够掌握第一手的顾客需求和反馈信息,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围绕直销,戴尔打造了整合采购、装配、输出的高效的运转链条,将电脑送到顾客手中。戴尔的直接商业模式,省略了中间商的时间和成本耗费,缩短了戴尔与客户直接交流的时间和距离,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3.4价值网络模式创新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合作创造价值,有多条价值链构造企业价值网。价值网是一种系统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式。价值网络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其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各成员企业单独运营所创造价值的总和。创新价值网络模式,企业应在价值网中选择合理地位置,发展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地联系,发挥协同效用。例如在全球家电产业链中,格兰仕自定位为“全球名牌家电制造中心”,为国外知名企业进行微波炉贴牌生产,不断积攒实力,实现了超大规模和专业化生产,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在国内格兰仕以自有品牌为主,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公司,采用区域独家地经销商制度。格兰仕在价值链中选取了合理的定位,发展出独特的价值网络,创造了“低成本设计”的商业模式,将微波炉做到了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3]

参考文献:

[1]苟成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93-95.

[2]田志龙,盘远华,高海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6(1):42-45.

[3]牛青青,林胜燕.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J].财经界,2007(2):43-44.

第8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出版 畅销书 畅销书运作机制

我国畅销书的概念源自西方。西方学者给畅销书下的定义为:“销售超过一般情况,或者销售量头等的书。”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为“畅销书”下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销售量超过一般情况的书”。

对于畅销书的定义,我国学者和出版工作者根据自身实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孙庆国:“短期内销量巨大的书。”

王宏:“畅销书是指根植于已产生大众文化的现代社会,在图书的零售市场中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于短期内实现巨大销量、能够辐射整个市场,并能通过排行榜对其销量进行量化排序的各类图书。”

郁建兴:“具有较大销售量并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书。”

黎波:“畅销书是指那些最大限度到达目标读者的书。”

可以看出,部分学者是从销售数量这一角度为畅销书下定义的。笔者认为,仅从销售数量来定义畅销书,是对畅销书概念的误解。

在很多出版工作者眼中,“畅销书”等于“畅销的书”。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对畅销书的研究,成为对一本本具体的图书进行主观的优点总结。在出版实践中,表现为找一本畅销的图书作为样本,来主观地分析其畅销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开发类似的选题或对已有选题进行“升级”。主观性的分析,往往会将图书畅销的原因归结于书名、封面设计、纸张、开本、版式、字体、字号、宣传语、印刷工艺等外部因素。这就导致了对图书畅销原因的分析工作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而没有抓住本质。

为什么会有大量出版工作者在书名、封面设计等方面效仿竞争对手,研发“追风”或极为类似的选题?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理解畅销书的真正内涵。图书能畅销,是出版单位科学地运作机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外在因素发挥的作用。

出版工作者必须明确“畅销书”并不等同于“畅销的书”。“畅销书”的本质是图书出版的运行机制,而“畅销的书”,则是机制运行的结果。出版单位能否找到并坚持科学的出版机制,将直接影响图书是否畅销这一结果。我们平时所说的“研究畅销书、做畅销书、规划畅销书”,都是指对机制的研究,而不是狭隘地拿一本已经畅销的书来找畅销原因。

畅销书出版的运行机制包括选题产生机制、书稿加工机制、媒体推广机制、渠道管理机制、市场运营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当这些机制全都运行在最佳状态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图书畅销这一结果。对于畅销书的研究,是对上述机制如何最佳运行的研究。

(1)选题产生机制。一本好的选题必须经过严谨的市场调研,要有科学的读者需求调查和充分的风险评估体系,更要有严谨的选题论证过程。有很多出版工作者为了求快,效仿竞争对手搞跟风出版。这样做的风险是忽视选题的产生机制中的市场调研环节,把读者需求视为一成不变的,这种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图书出版风险。

(2)书稿加工机制。编辑要本着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对书稿进行加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出版社推向市场的图书,质量必须过硬。也可以说,质量是保证图书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前提条件。

(3)媒体推广机制。“酒香也怕巷子深”,说的就是营销推广工作的重要。必须借助各种媒体渠道让读者知道出版单位出版了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好书。

(4)渠道管理机制。选题好,图书质量好,媒体推广工作到位,还要让读者能买到书。如果读者买不到图书,不知道从哪里能买到图书,同样不可能产生畅销的图书。加强出版单位渠道建设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5)市场运营机制。出版单位一定要会经营,懂经营。

(6)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出版单位规划下一本选题的基础和前提。出版单位应该认真对待经销商、读者的反馈意见,杜绝“闭门造车”。经销商和读者的意见既反映了对当前动销图书的看法,又为出版单位开发日后的选题指明了方向。

综上,畅销书的运作机制实际上就是图书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过程,各个环节与市场环境、出版环境、读者需求之间的协调过程。因此人们常说的“做畅销书”实际上是在制造多种认同:读者对图书的认同,市场对图书的认同,出版环境对图书的认同。上述因素都认同了,图书自然就畅销了。

此外,深化对畅销书运作机制的研究,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解释了图书市场生命周期异常的原因

图书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市场中的图书,应当像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销售走势应该符合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但是在出版实践过程中,很多出版工作者会发现自己策划的图书没有成长期,进入市场后直接进入了衰退期。这说明市场没有持续的需求,选题的产生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

(2)解释了跟风图书、升级图书,有时销量好,有时销量差的原因

畅销图书的产生必然遵循选题产生、书稿加工、媒体推广、渠道管理、市场运营、信息反馈这一个循环的过程。出版工作者每策划一本新书,都应该严格依照上述过程运作,而不应该根据自己主观判断,或者已有图书的乐观数据来省略新书的选题产生机制。市场和读者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上一本图书成功了,仿照上一本图书能否成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3)解释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在选题运作机制中的市场调研中,除了要对读者需求进行调研,还要对包括政策环境在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调研。有一些图书,可能存在着读者需求,而政策环境不鼓励出版。忽视政策环境,一味迎合读者需求,往往会导致图书在销售过程中被行政干预。

(4)解释了部分图书短期销量高,而无法持续畅销的原因

畅销的图书,往往在宣传和包装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部分出版工作者将这些特点总结为规律、模板,应用在每一本图书上,这样会使一部分注重包装与宣传的读者在选购图书时忽视图书内容,发生购买行为,在短期内拉动图书的销售。但图书畅销的根本原因是读者需求,因此在理性读者面前,那些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就会出现销售急剧下滑,迅速结束市场寿命的现象。

从微观层面看,畅销书的运作机制实际上是出版单位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的机制。从宏观层面看,畅销书的运作机制则是以出版商为的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出版资源,保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生产活动。

第9篇:营商环境定义范文

关键词:连锁经营;供应链柔性;效率

中图分类号:F7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8-0065-03

供应链柔性是一个复杂和多维的概念,目前涉及供应链柔性的各种文献中没有对供应链柔性形成统一的定义。供应链柔性的概念可追溯到Forrester,他认为供应链应该具有对需求变化的动态响应能力,并强调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任何供应链参与者的柔性能力会受到整个系统性能力的内在限制。供应链柔性指的是供应链能够适应变化的商业环境而不是被动的适应特定的环境。

一、供应链柔性的能力构成

供应链在应对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时,根据供应链的柔性水平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如图1所示。

图1中,从上层到下层,供应链柔性能力依次下降,可分为供应链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缓冲能力。

供应链创新柔性是指供应链各要素和各环节具有影响外部环境的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供应链通过采用新的行为影响外部环境,以达到长期发展的保证。

供应链适应能力是指供应链各要素和各环节具有随环境变化而迅速适应变化的能力。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方法,这种调整只是在原有供应链不改变的前提下的一种作为。它的前提条件是现实柔性小于需求柔性,需求柔性同时小于可实现柔性。

供应链缓冲能力是指供应链各要素和各环节具有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供应链影响的能力。它是被动消极的应付变化的方法,出发点是“以不变或者少变应变”它的前提条件是需求柔性小于现实柔性。

二、连锁经营中存在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通过统一进货,将百家甚至上千家的供应商提供的商品集中采购,并通过集中配送将商品送达各个连锁店,这些商品通过各个连锁店供消费者选购,最终到达消费者市场。整个商品的流通为典型的从供应商集合到企业再到消费者集合的一个动态过程。

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也有不确定性的存在,这些不确定性阻碍了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顺利流通,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实现。

三、客户需求不确定性的应对方法

供应链中最根本的不确定性就是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针对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图2给出了根据供应链柔性能力所采取的方法。

图2中,根据供应链柔性的三种能力总结了应对需求不确定性的方法,即缓冲顾客需求变化,适应顾客需求变化和创新应对顾客需求变化。同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不同切入点。

(一)缓冲顾客需求变化

库存是缓冲顾客需求不确定性的比较消极的方法,顾客需求变化越大,连锁企业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必须有足够商品种类进入库存。

供应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对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中持有库存的决策与库存持有的成本有直接的关系。供应链中库存持有的所有成本期望值可表示为:

E(G(N))=C0+■a(xexp-x)2f(x)dx

=C0+■Var(x)

其中C0表示库存持有固定成本,a/2表示需求变动时的单位成本系数,Xmin表示最小的需求,Xexp表示期望的需求,Var(x)表示需求的变动值。

设每个期间生产利润期望值是相同的,

Var(x)>■(d为边际成本函数梯度)时,

库存持有量在合理的经济点上。根据这一公式,供应链成员就能做出安全库存的决策。

(二)适应顾客需求变化

1.柔性采购系统。当顾客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柔性采购系统能够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变化。因此,柔性采购系统能够迅速的为高度异质的顾客提供相应的产品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动态的市场变化。

2.信息共享。连锁经营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的订货特征和订货数量等记录,结合企业自己对市场行情的把握来预测顾客未来对相应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的种类。企业与其他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同时与市场保持信息的流畅,这些信息可以减少连锁经营企业库存成本,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三)创新应对顾客需求变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被动消极地采用缓冲方法和适应方法应对顾客的不确定性,显然是不经济的,带来的效益是有限的。供应链必须通过创新,从而发现新的产品,引导顾客感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的优越性,已达到引领市场的能力,从而真正能够控制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

四、供应商不确定性的应对方法

在以连锁经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另一个来源是其供应商的存在。由供应商引起的不确定性主要的体现在供货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供应链必须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力,以应对供应商供货的不确定性[2]。针对这些来自供应商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主要柔性应对的方法,如图3所示。

图3中根据供应链柔性的三种能力总结了应对供应商供货不确定性的方法,即缓冲供应商不确定性,适应供应商不确定性和创新应对供应商的不确定性。同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不同切入点。

(一)缓冲供应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