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筹管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产计划 出租定价 最优解 对偶性质
一、对偶问题的现实来源
生产计划问题是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管理运筹学中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的教改论文中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教学效果的较多[1-5],但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并不够充分,特别是针对生产计划和设备出租定价问题的就更为少见,因此,本文基于一个具体的生产例子讨论生产计划及其对偶问题,比如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甲和乙,生产中需四种设备按A、B、C、D顺序加工,生产单位甲产品所耗A、B、C、D四种设备的台时分别为2、1、4、0;生产单位乙产品所耗四种设备台时为2、2、0、4;四种设备共有12、8、16、12个台时可利用,单位甲、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2和3元。此种情形下,充分利用设备机时,工厂应生产甲和乙型产品各多少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该问题属于典型的线性规划规划问题,根据建模的基本准则,设甲、乙型产品各生产x1和x2件,则数学模型为:
反过来问:若厂长决定不生产甲和乙型产品,决定出租设备台时,那么4种机器的机时如何定价才是最佳决策?
在市场竞争的时代,厂长的最佳决策显然应符合两条:
第一,不吃亏原则。即机时定价所赚利润不能低于加工甲、乙型产品所获利润。由此原则,便构成了新规划的不等式约束条件。
第二,竞争性原则。即在上述不吃亏原则下,尽量降低机时总收费,以便争取更多用户。
设A、B、C、D设备的机时价分别为y1、y2、y3和y4,则新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为:
以上问题就属于生产计划这一决策问题的对偶问题,
二、对偶问题涉及的重要性质
三、对偶性质之间的融会贯通
经过深入调研,找到以下两个制造企业生产相关数据:
问题I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甲和乙,生产中需三种设备按A、B、C顺序加工,生产单位甲产品所耗A、B、C、D三种设备的台时分别为1、0、3;生产单位乙产品所耗三种设备台时为0、2、4;三种设备共有8、12、36个台时可利用,单位甲、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3和5元。
问题II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甲和乙,生产中需三种设备按A、B、C顺序加工,生产单位甲产品所耗A、B、C、D三种设备的台时分别为0、6、1;生产单位乙产品所耗三种设备台时为5、2、1;三种设备共有15、24、5个台时可利用,单位甲、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2和1元。
(一)基于问题I的建模与求解
(1)生产计划决策
设两种产品生产数量分别为x1和x2件,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模型为:
(2)出租设备定价决策
设三种设备单位台时出租价格分别为y1、y2和y3元,基于出租收益最小化的数学模型为:
(3)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基本解
验证性质4 互补松弛性II:同样地,容易验证某可行解是最优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验证性质5 对偶定理:容易发现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同时具有最优解,且最优值相等。
(二)基于问题II的建模与求解
(1)生产计划决策
设两种产品生产数量分别为x1和x2件,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模型标准化后为:
(2)出租设备定价决策
设三种设备单位台时出租价格分别为y1、y2和y3元,基于出租收益最小化的数学模型标准化后为:
四、对偶性质蕴含的经济含义与管理启示
(一)经济含义与管理启示―原问题与对偶问题所涉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互补松弛性,原问题第i个约束条件的松弛变量对应了对偶问题中第i个变量,而松弛变量的经济含义是第i种资源剩余能力或者数量,对这种资源的估计正好是对偶问题中第i个变量的值,所以其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原问题有m个约束条件,对偶问题中就有m个对应的初始变量。
同样地,对偶问题里第j个约束条件的剩余变量对应了原问题中第j个变量xj,而其剩余变量ym+j的经济含义是:生产一件产品j所耗资源用来出租所获价值总和与其市场价格的差值,也即生产一件产品j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与其市场价格的差值,所以其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原问题有n个初始变量,对偶问题中就有n个对应的约束条件,表示在出租设备时,对资源定价需要遵守一个原则:出租设备所得收益应比生产更划算。
(二)经济含义与管理启示―互补松弛性
根据(1)中分析的对应关系,在最优解条件下,如果原问题中第i个约束条件的松弛变量的值非零,即该种资源对于企业来讲不属于稀缺资源,在优化过程中没有发挥更多的价值,此时,增加其数量相当于增加库存,对利润值提升不会有任何贡献,因此,对其估价,其值应为零;反过来,对偶问题中第i个变量为零,意味着第i种资源的增加无法带来更多利润,说明其还有剩余,第k个约束条件的松弛变量的值非零,因此有n+i>0?圳i=0,(i=1,2,...,m)。
(三)经济含义与管理启示―检验系数
对偶问题里第j个约束条件的剩余变量ym+j对应了原问题中第j个变量xj,而生产一件产品j所耗资源的边际价值总和与其市场价格的差值正好等于原问题单纯形表中变量xj的检验系数σj的负值,当产品j的市场价格大于边际价值总和时,σj>0,意味着生产产品j有利可图,应安排生产该种产品,即有xj>0,否则生产其他种类产品,即有xj=0。
(四)经济含义与管理启示―兼容性
原问题第i个约束条件的松弛变量对应了对偶问题中第i个变量,而松弛变量的经济含义是第i种资源剩余能力或者数量,在表2中,变量x3的检验系数σ3=0,意味着第一种资源剩余数量的增加无法带来利润的增加,因此对该种资源的估价为零,即y1=0;变量x4的检验系数σ4=-1/4,意味着第二种资源剩余数量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缩小,会带来利润的减少,而该种资源剩余数量的减少,即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利润的增加,因此对该种资源估价结果为y2=1/4;同样地,变量x5的检验系数σ5=-1/2,意味着y3=1/4。
对偶问题里第j个约束条件的剩余变量ym+j对应了原问题中第j个变量xj,而其剩余变量ym+j的经济含义是生产一件产品II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与其市场价格的差值,在表3中,y4的检验系数为σ4=7/2,意味着y4增加一个单位带来出租资源总收益增加7/2,将导致资源出租的竞争地位下降,生产可能性增加;若y4减少一个单位带来出租资源总收益降低7/2,将导致资源出租的竞争地位上升,生产可能性下降,因此对生产计划的调整应是:x1=7/2;同样地,可以得到x2=3/2。此外,当由零增加到1,即增加一个单位时,带来出租资源总收益增加15/2,平均来讲,共有15/2的剩余资源可供出租,因此有x3=15/2。
五、结论
本文基于管理实践前后选取了三个例子,通过建模与求解结果的对比分析,反复验证各条对偶性质,比如互补松弛性和兼容性,而非采用纯粹的数学推导证明性质的正确性。在最优单纯形表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检验系数的数学含义分析了互补松弛性和兼容性的经济含义和管理启示。整个分析有利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不再因为纯粹的数学推导和证明而感到难度很大进而产生厌倦心理,而会因为其与管理实践的紧密联系而感到趣味性,增强其学习动力和信心,为管理运筹学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和方法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旭.管理运筹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25(3):75-76.
[2]苏勇.管理运筹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07(2):60-65.
[3]Mark Le Menestrel,Luk Van Wassenhove. Ethics outside,within,or beyond OR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2):477-484.
[4]Richard J.Ormerod,Werner Ulrich.Operational research and?ethics:A literature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28(2):291-307.
[5]韩伯棠.管理运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4.
一、引入项目管理方法的背景和思路
随着研发中心管理模式从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直接管理到逐步接受指导、自主管理的转变,研发中心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必将继续发生很多、很大、很深的变化,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应对,以院本部的调整变化为着力点,大胆探索,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中心健康、快速发展,这也给中心的综合管理机关——办公室的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服务保障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亟需探索出一种管理方法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处理繁杂的事务。为解决中心综合业务管理中面临的制定科学、实用工作计划,覆盖到所有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任务完成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编制办公室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一本计划”,并实施进程控制:在办公室层面制定节点计划,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及时预警;在班组层面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计划完成人,按日推进实施计划完成;在员工层面领受计划安排,通过日常工作记录卡控制单项工作的输入、汇报、执行、布置、检查、反馈等环节。
二、实施方案和效果
依托Project工作计划表统筹安排全年工作计划,并将每日的重点工作和临时工作录入工作计划表,便于动态管控和调整工作计划,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施过程中,在安排编写本岗位、本组工作计划的同时,立足工作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探索亮点工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各项工作安排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每个人的全局把控能力,增强大局意识,培养处理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统筹能力。通过一年的实践,效果良好。实现了工作计划的程序化管理,有效规避了漏项风险。通过项目管理方法,锻炼了每个人的全局把控能力,增强大局意识,培养处理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统筹能力。
三、创新点
首次将项目管理办法引入综合管理工作。改变了传统的工作计划表达方式,采用Project工作计划表编写工作计划;为量化考核的科学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参考依据;改变了过去工作计划的随机性和无序性,实现了各项工作的闭环和规范。
四、应用情况及前景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国内的企业在不断拓展,外资巨头也在抢争市场。又快又好的完成一个项目,成为各方比拼的关键。谁更快发展项目,谁就更快占领市场。加强项目统筹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缩短工期节约费用降低风险提高质量等。
二项目统筹管理的内容
以项目为单位指定项目经理,从项目的开始到实施再到结束,负责全面统筹安排,并实行线性指令,有利实现项目统筹管理,管理的内容渗透到工程建设中每个层面,可分为这样几种。
1.项目前期管理
主要体现在报建过程,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贸委立项地方规划取得土地勘探设计办理招标施工许可等。因该过程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约束条件较多周期较长,应在管理上做文章。分主线和辅线,在立项规划完成后即开始勘探设计。同时争取尽快落实土地,把设计和消防审图和土地拍卖同步进行,至少节约1个月的时间。还应由专人负责报建工作及政府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争取在一般所需办理工作日之内提前取得相关文件,为施工建设乃至项目投产争取更多时间。
2.合同管理
应统筹考虑各专业承包商合同的搭接,如工程内容的细化工期的安排进场时点等等,最大限度的满足合同的可行性,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做到有据可依,避免相关纠纷。
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制定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严格认真的执行施工作业票审批,并提出对各个承包商之间安全职责连带机制。在同一施工区域内,不仅对本施工单位的人员负责,也应对其他施工人员承担连带责任,把所有承包商的行为都纳入到甲方的统筹管理中。
4.质量管理
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管理手册,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统筹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质量事故。
5.工期管理
统筹考虑各施工环节的时间安排,合理确定各承包商进场时点,抓住关键线路,以政府验收为中心,抓大放小。如钢结构雨棚可在地坪浇注前进场施工,避免混凝土地坪保养期的停工等待;工程内容应尽量保证电气防雷安装尽早到位,这样可提前进行电气防雷检测,无需等到竣工后另外安排时间。
6.成本管理
运用统筹管理,在招标阶段将涉及到的项目考虑周全,可避免项目超投资现象的发生;在实施实施阶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未通过审批的内容不得施工;每个项目结束后必须进行审计,合理控制造价。
7.人力资源管理
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各员工的特长及能力,合理分配岗位及相应工作,每项任务落实专人负责,并跟踪汇报;应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心理疏导,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开发各员工的潜力。
8.资料管理
由专人负责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重要资料应送地方档案馆备案。如有更新应及时完善,并做到信息化管理。扫描相关纸质文件,留存电子版及影像资料,编制电子目录。
9.材料管理
除了严格验收承包商所提供的工程材料,还应对甲供物资加强统筹管理。由专人负责订货跟踪验收,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厂家发货时间,避免受过早到场的损坏风险和过晚到场的进度影响。
10.风险管理
加油站建设也属于风险投资的范畴,应思考如何规避风险或怎样把风险减至最低。通过坚持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预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来分析衡量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为工程建设销售环节做好保障。
11.对承包商供应商公司监理公司的管理
中石化中石油不应仅作为甲方来实施管理,还应将管理思想深入到各服务单位的内部。针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管理体制个人,提议其进行调整更换,以实现更好的配合。并出台评分机制,对各服务单位进行综合评测打分,分析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如果评测为不合格,则进行通报或取消其今后的投标资格,更为严重者,将按合同等公司条款追究其经济责任。
12.动态管理
根据项目的进展随时调整工作计划。某一环节拖了时间,那就千方百计在其他环节上节省时间,优先解决突发的重点问题,为紧迫的工程项目“亮绿灯”,实行动态纠偏。
三项目统筹管理的目标
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项目统筹管理,做到运筹帷幄。在项目启动之前,预测存在的难点项目完成的工期各工序的衔接点等控制要素,不打无把握之仗。在项目实施阶段,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和各承包商,对下一步工作内容或下一道工序做到心中有数。总之一句话,项目统筹管理的目标就是圆满完成项目建设。
四项目统筹管理的工具
1.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牢靠的现象。
中职学生基本都是在初中读完后来念中职的,因此,他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基础不牢靠。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学习水准仍处于初中阶段。因此,进入中职的学生,大都基本上不会懂得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快乐,有些甚至还会积存厚重的自卑感。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成就感与超越感更无从谈起。同时,在这些中职学生中,仍有一些同学的求学欲望很低落,也不存在应有的目标与梦想,在以前的求学生涯中很多人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2.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自律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不大喜欢学习的,纪律性不好,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其中存在一些行为思想有问题的学生,他们由于兴趣爱好较为接近,某些品性方面较接近,非常轻易地就聚集在了一块儿。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整个班级乃至学校的学习气氛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其他想学习的同学的学习和进步,同时,由于他们一般较为冲动,打架斗殴的事情经常会出现。
二、将激励教育有效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措施
1.确立明确的激励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要,尊重同学们的人格,真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给予尽可能多的表扬激励,尽量避免对他们进行责备、打击,从而使得同学们的思想理念出现转变,产生蓬勃向上的心理动机。
2.准确确立激励教育将要达成的目标。
在运用激励教育之前,应充分考虑这种赏识性的教育方法在班集体中的使用可否收获预定的成效目标。对于激励教育的运用需及时解析与整合汇总,保证激励教育于班集体管理中可以达到预定的成效。
3.激励教育需拥有可操作性与稳妥性。
教师将激励教育作为一种统筹管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将激励方式套用到班级管理中,而是需要充分调查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将班集体的进步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应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方面、多层级、多视角的激励方式。
4.目的激励教育。
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都离不开目的性的导向,目标与成就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遍地来讲,有目标的同学,对自身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以此类推,在班集体管理工作里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在定出详细的目标时,无论是班集体的宏观目的抑或是同学们的个人目的,皆需要班集体里的全部同学参加,如此则可以让同学们养成很强的责任意识以及荣誉意识。激励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同学们发出蓬勃向上的内在动机,所以鼓励同学们参加班集体的统筹管理目标与同学们的自身目标的制定过程亦不失为一种激励。应用目标激励教育的策略让更多的同学获得进步,并且能够依据同学们的兴趣将班集体的同学划分成各自相异的组别,经过目标激励教育,让班集体的秩序井然,养成优良的班风。
5.感情激励教育。
感情激励教育的关键是班集体的统筹管理者需出于真心的尊重同学们的人格,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要,用心地去欣赏同学们,不吝啬表扬激励,避免责备批评,逐渐转化同学们的思想感情。情感激励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转移情绪、相信、期望等。在进行班集体管理工作时,班集体的管理者需以爱之名,将自身的对学生的爱正确地传达给学生,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情,保持愉快的心理状况。在进行班集体管理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眼神的互递传达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通过语言交流让同学们体会到信任;绝不轻视任何一位同学,不抱怨同学们的不理解,积极地做好启发工作,让老师在班级统筹管理工作中不至于事倍功半。
6.成就感激励教育。
我园在实行目标管理中,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确定目标
总目标应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园实际情况确定的。为此,我园确定的总目标是: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根据“坚持实验、提高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园宗旨,将我园办成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保教质量的实验性、示范性的幼儿园,并积极努力完成南楼的扩建工程。
二、目标展开
所谓目标展开是将幼儿园的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的过程。为此,我园展开的最高层次目标是:
1、一流的育人环境:
园领导在认真分析本园保教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环境教育为主线,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改革思路。通过投资14万余元改建园舍,设置林荫道、封闭走廊、扩大使用面积、添置现代化多功能的玩教具,让幼儿在区域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小主人,从而达到美化、绿化、儿童化、科学化、教育化、安全化的教育环境。
2、一流的管理水平:
我园不断加强园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围绕“建立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总体目标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使管理更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3、一流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生气勃勃、开拓进取、具有一定专业以上教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确保专职教师的学前教育大专学历达标率100%。
4、一流保教质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围绕省编教材和实验课题,不断增加教育投入,配合较先进的教学设备,为不断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提供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使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目标实施
目标实施首先要建立高效能的组织机构系统,做到各部门围绕目标协调有序地运转;做好科学地安排目标的优先次序,并按照标准加以控制,建立目标控制系统,从而科学地组织、安排人力、物力、时间等,克服重复、多余、无效的劳动和互相干扰的现象,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使各项工作都能围绕幼儿园的整体目标有序进行,达到有效管理。
四、目标考核
目标考核首先要有一个能够客观地衡量目标达成度和实现成效的“量标”,即衡量目标达成效果的具体标准;其次要特别重视数量和统计的分析。在目标管理中,科学地运用数量统计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目标实施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在目标达成过程中质量的差异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目标的实施和达成,使幼儿园管理更加趋向科学化。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22―01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综合管理项目建设和使用的一个过程,生产要素在房地产项目中如何更加高效的配置,很大程度上要看项目管理模式的水平。从内容上看,它贯穿于房地产项目的全部过程,以项目建议书为开端,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工运营做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
1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使得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市场的激烈竞争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企业要在土地出让招标中获胜除了资质、势力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具有对手无可比拟的优势。而项目管理水平也成为体现房地产企业的重要实力之一。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生产要素最大限度的应用到项目建设当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合理的配置各方面资源,为此应当用到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同时对于现代管理技术也应当及时的更新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力资源高效使用,工程指定稳定可靠。目前我国房产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对施工企业内部推行项目承包制。施工项目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施工单位资质与实际水平不符,早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隐患,生产效率不高等。而且这些问题在房地产长期繁荣背后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人力资源统筹不科学,没有实现项目工程人员的高效配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众多企业反映人才不足的现象。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不仅要看是否引进了多少外部人才,还要看如何科学的使用既有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这些方面的工作在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除此之外,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方法不科学也是一个重要隐患,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随着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发展而发展,项目管理应当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创新和自我完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项目管理在方法和制度设计上的不足给整个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2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1)创新管理方法,做好基础管理和动态管理。施工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次性施工。项目管理应当适应和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不能将房地产项目的施工管理等同于一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因此管理方法创新应当体现出这一特殊性。另外管理方法创新还应当结合项目特点,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环境和需求决定。因此创新成果不是适合所有项目管理工作,为此管理人员应当针对项目特点与现行管理方法之间实现深度融合,管理方法的创新也就体现于此。动态管理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同项目之间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应当有所区别,这也是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初动力。为此房地产项目管理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动态管理制度,在管理行为开始之前就要对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更新。
(2)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项目管理队伍。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是影响项目管理模式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造成:一是现有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不完善,二是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不完善导致管理的科学性受到一定影响。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用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这要求人才队伍必须善于学习,及时更新和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些方面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的表现。另外,人才利用率不高也是影响人才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才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状况在队伍素质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为此项目管理主体应当对内部人才素质做一个全面调查了解,对于不同人才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人才档案。只有对内部人才的真实情况客观掌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科学配置人才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3)加强行业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出现了持续繁荣和高速增长的阶段。有的企业由于利益驱使出现很多违规违法行为,导致市场竞争秩序被破坏,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受损。这与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存在必然的联系。为此,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必须做好法律法规建设,为行业竞争秩序的维护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管理质量不仅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为此我们应当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环境维护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为项目管理模式效能的发挥奠定雄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新让.浅谈标准化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3,(03).
摘 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希望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精细化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在传统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中,一般会把企业看成一个完整市场,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把目标成本总额根据目标收支差额和目标收入倒推出来,再依据相关的成本项目和不同责任单位的职能,继续深入倒推成本,并将其分割成若干相似部分,进而使每个责任单位和每个项目构成一个细分成本单元。在现代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依据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进,它是一种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国际化标准和规则为指引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由许多子系统组成,以规范、严密、系统、精细、科学的管理为过程。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目标,它一般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要求实现各个管理部门、层次、岗位和环节的管理操作规范以及目标的标准化;二是管理思想,它以精细化的管理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决策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严格精密的管理措施实现对风险的处置和预警,通过量化、规范、标准的管理实现管理责任的明确和对风险的控制。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要将工作做细、做精,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详细完整、有效真实的参考数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企业确定财务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减少财务风险的基础,它不仅能从细小环节发现问题并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降低企业风险,还能有效控制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规范流程不仅拓展了服务和管理的领域,而且控制了企业成本,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可以促进财务人员更加了解生产和工艺流程,明确财务管理的目的,同时可以梳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详细的财务参考信息,推动企业财务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水平。
三、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管理的任务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精细化管理在优化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同时减少了企业的财务支出,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是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而是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增值,所以降低成本不是其唯一目标,还需科学优化资金的配置以实现经济的增值。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尤其是在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同时,针对企业的客观实际进行详尽的财务分析。在更高层次统筹财务的管理,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做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实施财务管理的高质量工作,不仅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只有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将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做到实处。换句话说,对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统筹管理,不仅需要企业加强财务部门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还需要企业有健全的监督体制和制度做保障,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财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务的信息化建设促迸了财务工作的现代化,它不仅能提高财务基础工作的质量,而且能为财务管理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分析更多的财务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所以,企业不仅要加大财务信息硬件的投资力度,还要引入高质量的财务分析软件,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积极构建和完善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四)优化管理方法
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对经济业务数据的分析要求非常严格,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化方法不仅包括对财务成本和财务收入的预测、产品生产计划,还包括对资金运用的统筹安排。除此之外,财务决策以及财务控制也是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方法。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做组织保障。首先,要培养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品;其次,要加强和培养员工严谨、务实、认真、稳健的工作作风,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后,企业要多组织团体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员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能有全方位的了解,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以积极的心态开展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在统领企业发展全局时,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调动企业财务等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持续完善资金管理的前提下,综合协调和促进资金的全面预算和管理,保证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巫升斌.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讨.国际商务财会.2009(09).
关键词:方法论;工程管理;运用
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的背景下,项目建设成为许多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有的城市甚至提出“项目兴市”的口号。在经济进步主要依靠新科技成果应用、依靠内涵式扩展、依靠知识创新的形势下,靠粗放式项目建设并不是合适的振兴经济的手段,我国也一直在为投资决策的失误付出巨大代价,所以利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包括评估论证,将是项目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仅是具体方法,也包括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层次性
狭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但这只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随着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不限于实施过程,而是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从施工承包发展到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项目的目标、管理都应按“广义”考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这些思想。综上所述,本文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为两个层次:思想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或者说,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
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也可称为思想,之所以将项目管理思想作为方法加以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环境日益复杂,涉及环节、因素增多,项目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较大,并受到人文、社会关系的影响,资金来源、建设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果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技术方法,不能从战略高度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观念相协调,所以首先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体现出来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系统思想。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包含两个含义。
一是将工程项目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将项目作为一个系统管理体制早以有之,我国古代一些案例如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宋朝丁渭修复皇宫等都典型地体现了系统思想。项目管理的过程也即系统管理过程,这一点不多论述。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思想的第二个含义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又是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系统”包括项目所在行业、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于地区、国内、国外市场等,要将工程项目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看待,特别要注重项目建设与环境、资源、文化、区域发展规划等大系统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项目
建设中体现出来,不能为了经济振兴而牺牲资源、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考虑到当时尚处于小康前阶段,片面追求投资规模有历史原因,当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应尽量避免项目的负效应。项目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系统,项目自身的顺利实施是一个目标,符合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又是一个目标。
3、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方法。建设项目除了与环境协调的宏观目标,具体应有质量、时间、费用三大目标,前期需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合同、采购、信息、人力资源、风险等的管理,对于上述目标和过程中的管理内容,目前都有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共同控制、协调项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
对于项目建设的直接管理可分为项目评价、直接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综合管理四个部分,各部分可采用相应的方法。
3.1、项目评价方法
项目评价主要指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其思路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只考虑项目本身,后者从国民经济整体考虑(一些效益、费用由于只是在全社会转移而不予考虑,如税金、利息等),同时采用影子价格(资源优化配置状态下的价格)为数据基础。
3.2、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内容、环节需要管理,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大的有:
(1)合同管理:合同是约定项目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2)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的实现要靠团队进行。从现代管理角度,人们开始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而不是作为工具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词越来越多地提及,虽然实际上离这个词的本意还有很远。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组织结构图、责任分配图进行人员需求分析,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参与人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实现。
(3)采购管理:项目建设中设备、材料的采购是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大量投资。采购的原则是既不影响建设,又不要造成积压浪费,影响资金流动。采购管理方法除了计划,主要以库存计算为依据,即根据进度、市场价格因素计算出合理库存量,按进度采购,满足建设需要。
(4)沟通管理:沟通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有效的沟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项目各目标的条件。沟通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取得、辨别、处理、反馈实现良好的协调。信息技术是沟通管理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科学管理经济效益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Because the inherent rules of system engineering, need to have specialized i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o serve. The organization shall hav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atching function, mechanism, procedure, method and technology; have corresponding aptitude, talent, experience, can provide the most excellent project management servi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er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 Scientific management ,economic benefi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进行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施工项目管理的认识,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不断更新和完善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提高施工生产效率,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一、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是一个整体管理对象,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的。项目的策划(计划、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多余的活动没有必要,但缺少某些活动就会影响项目目标。施工项目是建设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类,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业企业,是建筑业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全过程的全面管理。施工项目管理具有较大的责任和风险,其管理涉及人力、资金、物资、技术、设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方面因素的多元化关系。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施工项目是其中的一个分系统。如果把施工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则其中又包含了许多分系统,如组织管理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等。施工项目的这些特殊性,带来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项目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按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特别是要用系统过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建立系统管理的思想,就是要真正认识到施工项目管理是系统性的管理,必须重视系统间的相关管理,特别要重视各系统之间的“综合部”的管理。施工项目管理利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利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大系统全年性分解和分析,找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制定措施、计划、实施管理和控制,使局部不能脱离全局,各分系统目标综合成完整的体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绩效,发挥整体功能,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 、 要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现代管理观念,已经突破传统的生产性内向管理观念,强调经营性外项管理观念。从这个前提出发,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中,第一要强调战略观念,即全面系统的观念和面向未来的观念。第二是市场观念,即要提高施工项目管理,首先要了解市场,其次要以自身的优势去占有市场,赢得市场。第三是树立用户观念,一切为用户着想,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扩大社会信誉。第四是竞争观念,即以质量好、服务好、工期合理、造价经济取得竞争的优势。第五是效益观念,即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精打细算、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力求所获收益大于投入,形成利润。第六是时间观念,即要把握时机,缩短施工日期,加快资金周转,讲究工作效率,从而赢得时间,向管理要效益。第七是创新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必须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根据工程状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项目管理预测,更新管理模式,树立创新意识,利用新的管理组织、方法和手段,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以适应客观事物和各种可能的变化,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三 、要利用和依靠市场规律进行项目管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市场规律实行社会资源的分配。实行施工项目管理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载体与环境就是市场,施工项目是在市场中产生的,建筑业企业通过市场投标竞争取得施工项目,在市场的大环境下实施并不断从市场上获得生产要素,进行经营活动。施工项目从投标一开始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实质上是建筑市场的一种特殊交易行为。因此,进行项目管理,应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价格规律、市场运动规则等,尊重、利用和依靠市场,又在建设和发展市场方面起到推广作用,取得施工项目管理效益。
四、要注意选用适用的方法进行建筑业企业管理
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方法,是针对建筑业企业的施工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需要选用的方法体系。建筑业企业的主业是施工项目任务的完成,其经营管理必须以施工项目管理为中心。于是,建筑业企业的管理的方法就是与施工项目管理的方法关系密切了。但是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对象是建筑业企业这个组织及全部活动,而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及项目经理部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就管理方法而言,它们既是母体系和子体系的关系,又是不同体系的交叉关系,项目管理方法和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方法之间有结合部,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是现代管理方法,管理方法自成体系,其方法包括在母体系之中,建筑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并不都适应于施工项目的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方法的特殊性还在于这些方法必须满足施工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安全目标的控制需要。因为各种目标的控制有各自的专业系统方法。也就是说,某些方法对某种目标控制特别适用、有效,另一些方法则不适用于这项目标控制。但是某种方法由于有综合性,可以被几种目标控制方法系统采纳,例如施工项目合同管理方法,即适用于所有目标的控制。因此,我们在对某种目标进行控制时,必须首先选用适用的方法体系,贯彻适用性原则,以便对不同的管理目标选用针对性的方法。其次,还要贯彻灵活性的原则,即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依据变化的内部和外部情况,灵活运用管理方法,防止盲目、教条和僵化。再者,管理还要有坚定性,即在应用管理方法时会遇到各种干扰,如习惯性会产生对应用新办法的抵触,应用某种方法时可能有许多条件限制较大,产生干扰或制约等,这时管理人员就要有坚定性。然后还要有开拓创新性,要研究如何把某种管理方法应用好而进行开拓和创新性的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从创意形成、立项、可行性研究分析与评估、前期准备、开工直至整个项目结束,都离不开项目工作人员科学的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就是将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理论。面对目前日趋复杂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者面临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者只有更加细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针对全程管理中的各项职能进行专人分析、策划、管理,才能成功控制项目的进程并最终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