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农技推广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技推广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技推广体系

第1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技推广;科技服务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2009年以来,我县紧紧依托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等,积极开展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力度,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推广体系,支撑科技推广

通过农技推广示范县的实施,2010年在全县重新设立了22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站归属县农业局,每个乡镇选派5名业务能力强的农技推广人员,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挂牌、制度统一上墙,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均纳入县财政预算。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全县农技推广机构选聘组成了专家组,围绕筛选的小麦、玉米、三樱椒三大主导产业,分别组建了三支由首席专家、执行专家和专家助理组成的农技推广专家队伍;通过报名、推荐、评选和公示等程序,选聘了150名技术指导员,负责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提高村级农技推广能力,在全县494个行政村遴选了15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农技推广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本村热心农业科技的农户20个,全县共培养辐射带动户30000个,形成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1.2 强化培训指导,提高技术素质和生产水平

为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提供的机会,到高等院校学习。2010年我县3名专家成员参加了省里组织的第一批高级班的培训学习,100名技术指导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在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普通班的培训;2011、2012年我县选派3名农业技术专家,参加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并选派100名技术指导员参加了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二是积极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创造条件,安排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三是发挥优势,加强自我培训。

为做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专家组认真编写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用书,认真抓好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的乡、村科技示范户集中培训,四年来,以乡镇为单位共集中培训科技示范户640场次,受训人员6.9万人次。

1.3 多措并举,促进技术推广普及

一是利用《柘城县农业信息网》、《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和县组织部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搭建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共主导品种、主导技术供求信息和高产栽培技术信息1500多条;二是利用县广播电视台《农民之友》、《田野四季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制作专题或邀请技术专家向农民讲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64期次;三是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手机短信服务、科技赶集等方式接受农户咨询,发送各类农业技术信息1800余条;四是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在关键农事季节召开现场会,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观摩学习200场次。

1.4 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充分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展示,一是对于建设的13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小麦、玉米、三樱椒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县农业局按照农业部要求统一制作了固定标牌,标明了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便利了宣传和学习;二是积极开展观摩活动,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到试验示范基地学习,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及时召开农业高产创建现场观摩会、新品种观摩展示会,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明显加强

我县制订下发的《柘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强化了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和财物的管理,充分发挥了技术推广主渠道的作用,做到了农技推广和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有机结合,逐步打破县级推广机构改革没到位的瓶颈,形成了县有专家组、乡有技术指导员、村有示范户和带动户的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为农技推广提供了强大的体系支撑。

2.2 农业科技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农技推广能力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小麦、玉米和三樱椒三大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在全县的覆盖率达到了100%,主导产业的主推技术在全县的覆盖率也达到了95%以上,为实现全县粮食生产“十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提高了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培育了科技示范户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科技人员都有学习、培训的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的培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和才干,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服务“三农”的本领,树立了当代农技人员新形象;科技示范户通过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以及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每个科技示范户通过自身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辐射带动20个热心农业科技的农户,培育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乡土人才和土专家,给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搭建了平台,为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2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为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进一步加强我州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根据省农业厅等7家单位《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进一步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4年全州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自川文件下发后,我州各县高度重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均按照省、州要求,出台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为我州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公共服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有些县虽然出台了实施方案,但没有很好落实;有些县存在按岗定责落实差等问题;有些县条件建设推进缓慢,主要是地方配套投资基本未落实,部门协调任务重,建设用地、工程选址等落实较慢;有些县还没有全面铺开农技推广制度建设,农技推广工作责任不明确,没有将公益性职能细化分解到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农技推广工作考核评价不够严格,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难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主导作用,全面提升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各县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刻认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切实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的重要举措,采取措施,力争又好又快完成2014年全州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实

2014年,各县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机构建设。按照文件精神,各县要尽快与县编办衔接,单独设置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全面落实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县级农业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管人与管事统一。

(二)切实抓好队伍建设。按照《省农业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县一是要全面落实人员岗位,在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岗位,做到专人专用。二是要尽快将原乡镇综合服务站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推广的人员划归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管理,确保各项农业技术服务正常开展,务求改革达到预期目标。三是要实行准入制度。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新进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条件,实行公开招聘。具有农技推广岗位证书的工作人员才能竞聘农业公共服务职责岗位。四是要全面推行乡镇农技推广岗位证书管理。今年,省农业厅要对全州现有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在岗人员须通过考试(考核)后获得农技推广岗位证书,农技推广岗位证书是农技人员在岗履职重要凭证。因此,各县要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有人员进行详实统计,于2014年3月底前将实名制统计报表报州农业局科教科,以便组织开展岗位培训。

(三)切实抓好条件建设。按照《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各县一是要严格按照县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尽快开工实施,于2014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11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12月底前完成自查验收工作。二是要抓紧落实地方配套,中央下达的条件建设项目实行的是定额补助,不足部分要积极争取县级配套解决。三是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加强技术服务,做好项目投资管理和监督检查。四是要加强建设项目信息统计工作,认真落实项目信息统计季报制度,及时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投资安排使用情况和建设成效等报送州发改委、州农业局。五是要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资料,规范建档,专人管理。六是要做好资产管理,县农业局要及时办理好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业务用房产权登记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切实做好仪器设备和业务用房资产登记和管理工作。

(四)切实抓好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一配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统筹各方面农技推广力量,共同搞好农技推广服务。二是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建立农技人员联系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制度,培养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三是加快推进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加强村级站点建设,引领带动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参与全程技术推广服务。四是健全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对乡镇农技推广工作实行县级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把考核结果与岗位绩效工资、农技推广补助、职称晋升等挂钩,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积极性。

第3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受到了冲击,职能弱化。就**县而言,其现状可以形容为“网破、线断、人散”。“网破”是指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完善,只有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存在,且服务手段落后,机制不活,管理不畅,职能弱化;“线断”是指村屯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出现断层,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没能发挥作用;“人散”是指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流失、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减少,多数乡镇只有一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甚至有的乡镇还是空白。这样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农民盼科技的要求,尤其是去年**县发生了大面,积的大豆菌核病和水稻稻瘟病,使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因势利导,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自去年12月份起,围绕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了以“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取消乡级、健全村屯”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看,效果十分明显,农技推广新体系已经建立,**等三个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建成并投入工作,成立了76个村农技推广协会,发展了307户科技示范户。通过改革,农技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年初组织了12个小分队驻村入户宣讲农业科技知识,现场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培训面达95%以上,深受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创新体制,构建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理顺体制是解决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是优化县级,打造农技推广龙头。在原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将县农技推广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核定编制37个(暂用24个),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由区域站站长兼)。对中心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原来的推广站、土肥站、经作站、水稻站和环保站,还把县农科所并入推广中心,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并对其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二是整合乡级,跨乡镇建设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我们把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地理位置,建立了****3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其中,**区域中心站服务**镇、**乡和**乡,重点研究推广水稻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乡、***镇和*(**镇,重点研究推广大豆、玉米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乡和**乡,重点研究推广瓜菜、特色作物等经济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区域中心站规格为副科级,站长上挂县中心副主任。区域中心站的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农技推广中心垂直领导,所在乡镇协管。区域中心站的建站费用全部由县里负责,现已购回3辆微型车,并拟为每个站建设2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用房。区域中心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此外县财政每年还为每个区域中心站增拨经费1万元。经费由县中心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三是延伸触角,建立村屯服务网络。我们根据屯型大小,在每个屯设2—3个科技示范户,在每个村都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要职能是协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实用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承担县乡两级试验示范任务,并监测本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向区域中心站及时反馈信息。在科技示范户的确定上,我们通过电视公告、本人申请、群众举荐、村委会把关,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考核的办法,将一批热爱农技推广工作、群众威望较高,特别是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示范能力的种田能手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县已确定科技示范户307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示范户在本村选举,推出协会会长人选,通过考核审批后,发放聘任证书。

第二,竞聘上岗,建立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高素质的队伍是保障农技推广应用的核心。为此,我们组织纪检、人事、农委等部门通过公开考试、组织考核等办法对除县中心主任外的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优化了人员配置。在县农技推广中心人员的选用上,我们根据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重新核定编制,核定岗位,科学设岗,以岗选人。要求县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先竞聘区域中心站职务,再竞聘测试中心主任、植保站站长、综合办主任和农科所所长,最后竞聘农技推广中心其他岗位。经过竞聘,县推广中心有12名人员充实到了区域中心站,实行三年一轮岗,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存在的头重脚轻的弊病,强化了基层工作力量。对县中心其他人员除主任外全员竞聘上岗,签订三年聘用合同,实行死编活人,动态管理。对4名落聘人员,我们实行了待岗管理,只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允许其参与竞岗,仍然落聘的三年后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在区域中心站的人员选用上,核定3个区域中心站编制24个,目前从乡镇财政开支人员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了15人,聘期3年,加上县派12人共27人。对落聘的原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由乡镇政府重新安排工作,并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今后,我们还将面向大中专毕业生,为县中心和区域站选聘部分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知识结构。

第4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19-0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的为基层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支撑。近年来,为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建设,抓好基层农业技术管理工作,更好地使农业公益性推广为农民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需求,相对落后的农业推广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求。造成农技推广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技推广体系自身存在着效率低下、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二是社会对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和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多措并举,积极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合理的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增、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1 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推广体系尚不健全

农技推广业务性强,服务面宽,从上至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完整的推广体系,很难将科技成果迅速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整个推广体系中,每个部分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遍布基层、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从事推广工作的县、乡农技中心,作用与地位更是至关重要。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而给正常的农技推广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受到影响的是广大农民群众。

1.2 基层农技队伍素质较低

在实际生产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技推广存在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缺陷,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这种现象与近年来产业发展变化快、农民需求变化大,但基层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难有关,同时也与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成长机制,缺乏编制、经费、安全保障,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人员难以流动更新、技术推广后继无人等有关。因此,新时期加应强农技队伍素质建设[1-2]。

1.3 基层农技中心基础薄弱

乡镇农技中心基础设施与工作条件落后,不仅严重影响乡镇农技人员的正常工作,还影响农技中心公益性职能的履行与职责的发挥,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收入提高,同时也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社会极不协调。

1.4 缺乏激励机制

农技人员缺乏成长动力与安全保障。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在自身建设、公益推广上,都很难有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

2.1 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

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农业干部队伍,把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作为队伍建设重点,改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弱、水平低的状况。要在发挥整体活力,增强统筹协调、强化督查指导、创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岗位设置和参公管理到位后,政府对部门的考核已由目标考核转为绩效考核,要认真探索并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使农技中心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高效,具有可操作性。

2.2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力地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与服务能力。项目实施以来,广大农技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农业科技人员奔赴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包乡、包村、包户开展推广服务工作,落实各项农业技术措施,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控,开展高产创建,做好咨询服务,为农业丰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3-4]。

2.3 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必须要顺应农村改革和发展方向要求,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方式的新变化、新要求,变革推广服务方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满足产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水平。

2.4 做好农技推广宣传工作

要积极做好农技推广宣传工作,让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和成效,关注农技推广工作的实际困难,关心和支持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营造推动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

3 参考文献

[1] 张敏,陈洪涛,黄银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4):70-71.

[2] 推动农业科技加快发展 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3):9-10.

第5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__县地处__省东南部。地域广阔,总面积2674.3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一分水一分田”的多山丘陵县,耕地面积29.4万亩,其中水田21.6万亩,旱地7.8万亩。全县标准农田面积11. 6万亩(其中:一等田为2.1543万亩,占18.6%;二等田为9.2543万亩,占79.8%;三等田为0.1830万亩,占1.6%。)。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其中农户23.53万户,农业人口81.58万人。20__年上半年农产生产总值5.1亿,同比增长29%,扣除物价因素增长5.0%。截止目前,我县有龙头企业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3家,其中种植48家,林特10家,畜禽27家,渔业3家,服务类5家。每年用于农技经费900万(农技专项经费300万元左右,包括省市下达经费)。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农技服务创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按照省、市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环节,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截止20__年10月08日,我县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施情况如下:

1、制度建设。现已成立领导小组的乡镇34个,出台实施方案的乡镇34个,出台相关责任制度的乡镇25个。其他几个乡镇也均已进行调查研究和相关政策的起草过程中。

2、示范乡镇建设。目前,在布置任务时,全县各乡镇均以示范乡镇的标准进行建设,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后,下一步,对各乡镇进行初审,筛选出2-3个建设比较好的乡镇作为示范乡镇。

3、农技人员聘任情况。县级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通过公开报名、组织推荐、民主评议等程序,产生并聘任首席农技推广专家9名,县级农技指导员100名(其中林业首席专农1名,林技指导员24名);乡镇责任农技员已开展聘任的有29个乡镇,聘任责任农技员324名。

二、主要成效

1、进一步明确了农技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新型农技体系改革,确保了农技人员有一定的精力从事专业工作,并明确了每个责任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地解决了部份农技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职的现象。

2、强化责任考核,调动了农技人员积极性。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我们注重加强各级农技人员的绩效量化考核,使农技人员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积极深入基层,送技术到农家到田头,自觉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

3、强化资源整合,提升为“三农”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农民信箱、农技110、__农业信息网、党员远程教育、__电视台“乡土乡情”栏目等平台,充分发挥首席农技专家的带头作用,相关信息,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

三、主要措施

近阶段,我们紧紧围绕“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1、领导重视,迅速部署。全市在__召开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场会后,5月13日,__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我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多次在有关会议上督促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乡镇的目标责任考核。9月19日,县政府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__x县长在会上就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再次进行了强调。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__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出台了《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织机构建设。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设立__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并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业机械、

水利六个分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下设十个技术指导组,每组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农技指导员队伍。

3、政策到位,明确责任。出台了《__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农技推广的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保障等“五大”体系建设,以深化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同时,我县还出台了《关于印发责任农技推广有关制度的通知》,《__县责任农技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机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畜牧兽医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经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渔技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技人员考核办法(试行)》、《__县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林技指导员、责任林技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试行)》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评价办法。

4、理顺机制,增强活力。针对原有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部分人员知识老化、新进农技人员专业不对口、农技人员干劲不足等情况,我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调整乡镇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对各乡镇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调整,乡镇农口人员统一合编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核定事业人员506名。

5、强化措施,督导到位。为了确保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进展情况报送制度的通知》文件,采取联络员制度,各乡镇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并在建设过程中,每半个月向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报一次进度。同时,县有关领导和督查小组不定期对乡镇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9月19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为了能顺利开展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各乡镇按照示范乡镇的标准进行建设,我们整理了一整套的参考资料《乡(镇)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内容》发给各乡镇,供其参考,个别乡镇需要,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到乡镇,现场指导建设工作。瓯北镇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还组织人员到泰顺县进行学习考察。

6、加大投入,资金到位。县财政局从农发基金、科技“三项”经费中也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农技推广专项经费;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技推广专项经费,确保了有钱办事。

四、存在问题

1、进度慢,发展不平衡。由于部分乡镇领导不重视,造成进度较慢,还有个别乡镇至今未启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2、体系改革不规范。有些乡镇制度未制订就已经聘任了农技员;有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未成立也已经聘任了农技员,出现前后倒置的现象。

3、操作性不强。有的乡镇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流于形式,造成责任脱钩,操作性不强。

五、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我们将加大督查力度,加强示范建设,加强培训,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以第三季度县政府对乡镇进行考核为契机,把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列入考核项目, 引起乡镇领导重视,从而加快建设进度。

第6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技推广体系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新形势下科技对“三农”支撑作用的重要依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扎根农村,直接联系千家万户,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和前沿,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技术支撑过程中起着“大楼底座”和“神经末梢”的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农技推广体系中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机制不活、服务手段落后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日渐暴露和凸显,新形势、新任务都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三大山系之间,属于丘陵山区。全县40万口人,54.6万亩耕地,其中五分之四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并且很少有5亩以上的大块平原地,立地条件决定着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低,加之人均不到2亩地,如要粮食获得高产,势必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要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加大科技的投入最是关键。

看一下我县的科技资源现状:目前,全县在编在岗农业、畜牧、蚕桑、林业、水利、农机等农技人员565人,其中,县局345人、乡镇220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11.8%;初、高中学历人员占88.2%。且人员老化、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

科技资源的溃乏与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决定着加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着更加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乏

一是总量不足。乡镇农科站大多站只有1人,且身兼数职,一人得负责技术、植保、土肥、果树、环保、农产品安全、食用菌、蔬菜、新能源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还要忙于政府日常事务和中心工作,很难分出心力来搞研究,搞创新,搞推广。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以乡镇蚕桑技术员为例,22名技术员中大专学历只有4名,占总人数的18%,初、高中学历的占到82%,且大多不是蚕桑专业毕业的,只是在实践中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非常有限,更谈不上搞科技创新。

三是人才队伍老化。由于近年没有分配或招聘到农业系统的农业专业人员,造成农业战线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且后继乏力,工作热情和激情不高。以蔬菜技术人才为例,目前,全县只有5名技术员,且年龄均在46岁以上,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全部聘请的是山东寿光的技术员。

2、服务网络不健全

服务网络在村级基本形成断层,村委一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人员及科技服务点,服务网络到达不了最需要的底层,很多农业技术、信息要想真正推广到农户、农民、种养大户、经营户很难。

3、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没有保障。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例,“三定人员”就有12个,工资虽有保障了,但养老保险、医保等长期没有解决。二是装备水平很低。大多数乡镇农科推广站只有1-2间办公室。靠“一张嘴、两条腿”搞推广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推广经费缺乏,没有新技术研发、推广财政专列经费。

4、机制不活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没有量化的目标、任务,职责不清。并且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考评、晋升等激励机制,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活力。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培训,建设队伍。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定期派送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到高校、农业先进县学习新技术。还要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农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科技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村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型人才。真正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硬的人才队伍。

2、健全服务网络。实施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建成“县农技推广部门—镇农技推广站—示范户—辐射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并且每村要有专门负责科技工作的两委干部,解决村级科技服务环节薄弱的问题。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机构。

3、加大投入,提高装备。要抓住国家今年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主要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条件和水平。同时,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加大最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经费投入,购置、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并且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第7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1 教育、科研、农业有机结合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数量众多,科研成果丰硕,但不重视成果在农村、农业的转化,忽视推广价值。农业科研单位应与农技推广体系的无缝连接并建立互动机制,农技推广部门可设立“技术创新专员”,专职与科研单位紧密联系并收集、筛选农业科研成果,作为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流“中转站”,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适用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2 以钱养事

制度创新,走农技推广服务市场化的路子。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花钱买服务”,构建新型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系,可减少政府供养“农技推广人员”的费用支出,也能提高合同方服务的积极性,政府为高质量的农业技术服务“买单”赠送给农民。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臃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农民对农技服务的满意度。

3 农技推广外包服务

目前,农民对农技推广外包服务的“自掏腰包”支付意愿并不高,政府仍然是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若实行有偿的外包技术服务,重点应是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大田等粮食作物仍需政府无偿技术服务。农技服务人员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政府行为和市场竞争相结合,减少农民承担的风险,提高农民自愿自付农技推广外包服务费用的主动性。

4 农技人员“蹲点”

第8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40

1 永福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永福县共有93个行政村,6个社区,151个村民小组,59个专业合作社,有会员16179人。全县总人口284561人,其中农业人口259298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1.1 机构设置情况

永福县共设机构25个。其中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9个,局机关机构1个。

1.2 机构人员情况

永福县县级和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数125人,在岗在编人数125人。财政全额拨款119人,定额拨款3人,自收自支3人;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34人,大专学历79人,中专学历8人,高中以下学历2人;专业技术人员94人,其它行政干部及工勤人员3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5.2%和24.8%;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0人,初级职称9人。

1.3 管理体制情况

永福县在机构上分县级业务站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种形式,县级业务站由县农业局管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受县农业局和当地政府双重管理。

1.4 农技推广应用情况

永福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立足体系,着眼实效,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培育科技示范基地,组织科技下乡服务,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重点推广了农作物“三免”和“三避”技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以及一大批优良品种,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提高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以优质谷、柑桔、罗汉果为主的3大特色产业,为永福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永福县推广优质谷面积2.23万hm2,罗汉果0.32万hm2,柑桔1.74万hm2。推广应用农作物“三免”技术面积0.39万hm2,推广应用“三避”技术面积0.84万hm2。

2 永福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作任务繁杂

由于永福县乡镇农技人员都是受县乡双重管理模式,因此很多乡镇农技人员经常从事与农技推广无关的工作,如计划生育、维护社会稳定、精准扶贫调查、换届选举等,使得农技人员难以确保定期参加农技培训,进而严重影响农技推广的工作成效。

2.2 队伍年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

近年来很少有大中专生充实到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目前县乡2级基层农技人员35岁以下27人,36~54岁54人,55岁以上13人,分别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8.7%,57.5%,13.8%,农技推广服务阶梯断层,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存在人才青黄不接状况。又由于经费紧张,农技推广队伍长期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得不到更新,技术上得不到提高,掌握常规技术多,了解新技术的少,甚至比不上一些农村中的种养能人。

2.3 农技人员待遇偏低

永福县农技人员除了人员工资以及有限的人头经费外,县乡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技推广,加上农技人员面对的是千家万户,肩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各项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无车补及绩效奖励,严重挫伤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2.4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设施建设投入少,办公条件相对较差,到目前为止,永福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还没有独立的站房,还与政府一起合署办公,其它8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虽然配备培训室、办公桌椅、电脑、投影仪等办公用品,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但没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如显微镜等。

3 对策建设

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条件,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固定的办公用房,并配备必要的办公、培训、检测、交通等设备。

3.2 提高推广人员素质,加强推广队伍建设

要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进入新阶段,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必须及时补充新知识,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学习、外地观摩学习等活动,开拓技术人员知识面及视野,及时了解当前种植业发展动态及相关种植新技术,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3.3 及时驻入新鲜血液

永福县农技人员年龄偏大,技术人员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及时驻入新鲜血液,吸纳有才能、有技术的专业人员势在必行,可通过招考等方式进行退休空编补员。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11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就亟需国家提供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资金支持。但是如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政府方面就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而相应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2 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一般是按照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管理,所以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经过多个层次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因此就很容易导致技术推广机构在人事方面处于分离的状态,从而直接造成农业技术推广缺乏相应的人员来加以负责和管理,而且各个部门之间也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严重缺乏相应的协调合作,这就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直接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度,影响农业生产。另外,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责任不够明确,一些部门虽然占用了资金,但却根本没有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从而导致这项推广工作停滞不前。

2 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农业技术推广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它已经成了政府职能性的工作之一,这也是我国社会及国家情况所决定的。从我国农业整体水平来看,农业生产还是以小单位为主,基本为家庭。事实上农户与农户之间所种植的作物品种差异性并不大,其专业性水准偏低,这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不能获取相应的回报。这种小规模生产的普遍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无法获得相关企业的支持,因此,需要由政府投资。

其次农业新型技术使用与农业产值是密切相关的。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若采取新型技术不能直接使自己收益提升,那么就会对新技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感,因此普通农户对农业新技术都会抱有较为迟疑及被动的态度,而转变这种现状宏观上来看只能借助于政府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探讨

一是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建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人员是实施主体。但人员冗余的情况却成了整个体系当中的制约性因素。为了让这种现象得到控制并让相关工作能够细致化实施,就需要规范推广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人员编制并实施科学裁减策略让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得到精简,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培养,逐渐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队伍来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是扶持投资工作。除了政府投资之外,还应该结合经济市场特点并利用其优势对相关投资工作进行引导,从而形成多元化投资,对企业投资给予鼓励。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投资为辅助来扩大投资规模及投资渠道,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并提高相关工作的成效性。

三是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在推广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政府发挥技术开发方面的立法职能,通过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来维系各方面权限,使组织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通过对农业技术公益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从而走向多元化服务。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文化事业使得农业科技能够被更多农民了解并接受,以此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一个良性氛围。在服务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服务质量也必然得到提升,使广大农民受益。

4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4.1 强化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获得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方面就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以保障。因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不但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还必须要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真正建立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资金加以支撑。另外,还可以进行地方资金的筹集工作,以此来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4.2 改进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为前提,所以必须针对这个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在地方政府方面也应当积极的制定一套相关的、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建立相关法律保障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起直观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当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对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相关法律来加以修改,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农业技术方面的推广。另外,还可以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交际情况来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制,并成立管理小组来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和宣传。

4.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人才是农业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的主要因素和动力,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如何,通常都受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越高,那么其推广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就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要重视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建设和多渠道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建立一支结构最优、技术精湛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