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现代化新型农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化新型农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化新型农业

第1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1.1农机化发展环境优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思路不动摇,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实施意见》、《杭州市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财政补助办法》、((杭州市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办法》,从目标任务、资金投人、项目管理、奖励措施以及政府考核等方面为农机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2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截止2007年底,全市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达57.42万台,总动力达307.06万千瓦,涵盖了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产后加工、设施农业、农村运输等全方位农机服务领域。主要机械存量分布为:耕作机械1.80万台,联合收割机888台,水稻插秧机100多台,油菜收割机械40多台,茶叶加工机械2.6万台(套),有各类运输型拖拉机4.39万台,排灌机械16.69万台,植保机械8823台,水产养殖机械3.76万台,畜牧机械7887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3.23万台。有冷藏保鲜库18.67万立方米(农机统计口径),微喷滴灌推广应用3.5万亩。

1.3农机作业水平较高

2007年,全市机耕面积2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08%,机收面积147.03万亩,占收获面积的96.07%,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1.22%,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机械植保1059.18万亩,机械深施化肥31.64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90.3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此外,水稻机械化插秧有了新的突破,油菜机播机收试验取得较大成效,水果机械化自动分级作业量1835吨。全市农业生产中的耕整、排灌、植保、脱粒、农副产品初加工、农村运输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5%,90%,80%,85%,75%,95%。

1.4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较快

全市已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7个,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ro犯个、农机专业户6.94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1.5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迅猛

近几年,杭州农机发展注意了结构的优化,一批适合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机械得到了快速推广,主要是名优茶炒制机械、渔业机械、果蔬分级机械、冷藏保鲜机械、设施农业机械以及畜禽养殖机械。特别是名优茶炒制机械,2006年一2007年就发展了近万台。微喷滴灌技术广泛应用于果园、茶园和菜园,果蔬冷藏保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

2以新型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重点

农机化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布局,有重点地推进,构建具有杭州自身特点的农机结构体系,走有杭州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

2.1积极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

粮油生产劳动强度大,实现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农民呼声最高和各级领导最为关注的问题。发展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要从增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引导农民购置高性能、先进的粮油作业机械,提高配套农机的质量,集中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机插难点,全面提高杭州市50个粮食功能区机械化装备与作业水平。通过努力,到20ro年全市农田机耕面积占可耕面积的90%以上,机械收割面积95%以上,机植保、机排灌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插1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ro%以上。

2.2大力推广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

按照杭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50条产业带建设的需要,重点装备适合果园、茶园、桑园、菜园的中耕、植保、开沟、起垅、铺膜,苗木起挖、移栽、畜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等机械,改善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作业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之成为都市农业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的新亮点。

2.3不断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杭州市农村以钢管大棚和“智能”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农机必须顺应设施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喷淋滴灌温控技术,重点引进推广多功能的园田管理机,在设施大棚中开展机耕、开沟、起垄、铺膜、育苗、植保、移栽等作业,增加喷淋、滴灌设备和面积,使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4全面加快生态型农业机械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到20巧年要实现生态市的目标。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为此,根据生态的要求,要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机械。积极引进使用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型适用农业机械,如:化肥深施、物理诱虫、河道清淤、秸秆粉碎、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处理、加工和农作物秸秆汽化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农用机械,把生态环保农用机械作为一个新的发展亮点。通过新型环境农机的使用,使农村种养业的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5切实加强产后加工机械化

产后保鲜、加工是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关键,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产后保鲜、加工滞后的矛盾日益显露。为此,农机化发展要努力弥补这条“短腿”,加速发展冷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应用,积极引进推广果品分级处理、打腊包装、蔬菜脱水加工、果品远红外烘干等产品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以新型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3.1认真规划,完善方案

按照《杭州市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意见》的要求,对购机补贴、“以机代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名优茶机械推广、果茶菜桑园喷滴灌、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平安农机”、水产与畜禽养殖机械化、果蔬冷藏保鲜等十大项目进行认真的规划,真正把政策用足用好,把项目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来。

3.2壮大组织,拓展服务

农机化服务要在优化中拓展和提升,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其一,要积极培育、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认真抓好机械化耕作、播种、植保、收获、初加工及产后存贮等环节,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作用,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其二,要积极抓好农机培训机构、推广机构、监理机构的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监理人材队伍。其三,要抓好农机标准化工作,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机安全生产三个方面,抓好农机标准化课题研究,建立起集农业机械化标准修订、推广、实施、管理于一体的杭州市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使各项农机服务进一步规范化。

第2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05-03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不能脱离学校自身特点。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目标以及电气信息学科的自身特点,探索农业电气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示范,在这一总体目标下,学校鼓励各个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再制定更为具体的培养模式。农业电气化专业实施了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集成培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普通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研究现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从普通农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途径和能力定位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多,取得的成果相对来说也较多。但还有以下不足: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方面缺乏理论指导,相关研究也仅仅是从课程改革及产学研结合等途径来探讨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人才结构殊而又十分重要的类型,在人才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及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来说,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不同的,但是众多的研究并没有分清其涵义而统称为本科创新型人才,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误解,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偏差。从实践层面看,现有研究总结了我国高校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尤其是产学研结合途径。但是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较少,缺乏开放性、整体性的把握。

2.创新型师资不足。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因素。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有创新潜能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工程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很难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与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与生产发展形势。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先天和后天都不足,多数农业院校尽管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优秀的师资队伍都集中在少数重点院校,普通农业院校的创新型师资严重不足。

3.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些负作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整个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观念并不很正确,大家主张出人头地,或者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工程师。无论是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又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缺乏引导,配套物质条件跟不上以及相应措施不足等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

三、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

本体系以省级重点专业农业电气化和依托国家级创新实验区的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依托,面向垦区、全省及全国农业现代化,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社会需求、专业发展确立培养方案,并保证实施;通过注重专业训练,加强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立输送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是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背景的农电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突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集成培育。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加强基层、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方针,面向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同时,立足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社会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化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全程化工程创新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2.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在与黑龙江达内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大庆科瑞尔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3+1”校企联合办学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论证和完善,并全面落实在联合科研、师资力量培养、非试点专业学生企业实训以及学生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深入探索“2.5+1.5”或“2+2”订单培养模式,切实实现农业人才的订单培养,满足现代化农垦企业对人才需求。

3.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从实践教学出发,坚定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改善农业电气化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基地建设的教学条件,着力建设具有教学、实训、生产、科研一体化的实现中心。探索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专业训练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训练、现场操作训练;创新教学平台,包括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结果。

4.开展创新能力训练。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科学拓展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组成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训练基地,探索大学生创新学习机制,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课程设计和各类学习及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创新制作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在内的校内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体系,探索以实践工程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体系。

5.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导入式、问答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并尝试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点探索案例教学方法,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采用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凝聚一批骨干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凝聚一批优秀学生;以优秀学生为核心,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方法,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协作性实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参与科研,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与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优化重组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淘汰落后过时内容,吸引反映农业电气化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突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多规格、模式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6.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利于导师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每位导师在同一年级中指导3-5人,主要对学生在学习方法、科研创新、社会实践、人生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导师科研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专业特长,不定期地为学生开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途径。

四、结语

农业电气化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集成培育体系,符合目前的生源状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整体需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其结果也可被全国其他47所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借鉴。结合学校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开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雪坤,贝丽霞,等.“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1):420-428.

[2]何满辉.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06-309.

[3]刘成龙,王霁,等.以特色学科为依托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85-186.

[4]吕俊杰.强化实践与创新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9,(4):14-15.

[5]李和平,吴霞.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8(4):14-15.

第3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4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第5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职业化农民;公共服务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民以食为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乡进城,由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肉、蛋、奶等粮食转化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低产低效农业建成高产高效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就无法保障,全面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是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及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农业产业发达、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殷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农业强市,这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良好的环境的基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农业产业化是发达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更是连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不仅如此,农村人口的交通、教育、医疗、医保、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与城市人口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体面劳动、惬意生活,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

(二)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各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附近通常也规划产业聚集区,帮助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新型社区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免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应当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完善公共服务,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是任何经营方式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原农业的现代化应当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上文所述,L村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要整合惠农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肥,提高有效性;推广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正确使用农药,提高科学性。培育和推广优质种子,改善农作物品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生产,创造农产品自主品牌。

2、培养职业化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加大投入,合理规划,严格落实,即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却不易大量产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经营更加集约化,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推广体系,将新的要素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四、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

第一,要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不断开辟新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畜牧业发展基金、保护地蔬菜开发以奖代补资金、榛子产业开发以奖代补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色乡镇、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推介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拓展农业信贷业务领域,放宽农业抵押贷款和担保限制,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农业信贷投放量。

第二,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一是要切实把农业项目招商作为项目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二、三产业项目招商同等对待。要把农业项目招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所分管的产业积极招商,拓展招商空间和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特别是要鼓励采取有偿转让集体与农户土地使用权、转让集体闲置存量资产、转让农户承包地和自留山使用权等多种农业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包装论证和贮备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建立农业招商项目储备库。二是大力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积极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争创活动,着力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洽会,全方位包装、策划、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农产品域外销售窗口,发展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活农产品营销。五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三,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抗旱水源充足、排水渠道畅通、防风固沙林带成网”的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开展以防洪、排涝、灌溉、水土保持、饮水安全“五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项目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等九大重点林业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

第6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关键词] 培育 职业农民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96-02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进步。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及途径,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针对措施,以提高农业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在农业中的全面应用,客观上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措施。新型职业农业的培育在江苏省地区的试行,应针对全省覆盖区的全面分析,从而加强对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研究,以实现科学技术切实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1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试行

1.1 江苏省地区的地理现状

江苏省,是大陆东部的沿海中心,地理位置在116°18′-121°27′,北纬30°45′-35°25′。该省的陆地边界线的约为3383公里,全省面积约为10.7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1.12%。江苏省,下辖1个省级市,12个低级市,21个县级市,21个县和55个市辖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其中局部地区也属于暖温带气候,因此适合农业在该地区的种植和发展。

1.2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试行的背景

通过对该省地区经济水平的分析,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化设施研究属于先进水平。结合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成功转型,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就如何促成该省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召开系列回忆,以切实推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例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任务,应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和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实现对影响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影响的合理解决。

1.3 江苏省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

通过对江苏省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发现主要的类型包括生产经营大户、农村发展领军人物和农村专业技能人才三种。

1.3.1 生产经营大户

生产经营大户,主要是指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和农技大户等,即从事农业直接进行生产建设的人员。通过对生产经营大户的分析,应加强对市场因素和管理经验的分析,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方针和措施,促进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建设水平,加快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步伐。

1.3.2 农村发展领军人物

农村发展领军人物,主要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负责人和农业企业化负责人等,即从事培育农民合作化、经营化和产业化的相关负责人。针对农村发展领军人物,应针对农业发展现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农民的协作和联系,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多样化和全面化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推动农业的发展。

1.3.3 农村专业技能人才

农村专业技能人才,主要是指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和沼气员等,即从事农业专业生产,以推动农业生产、建设和发展的人员。针对农村专业技能人才,应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和农副产品营销人员的分析,结合市场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相关人员所需材料的运输,以确保专业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不断建设,通过对农业知识、法律知识和产品营销等的全面培训,切实推动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发展和建设,发挥其作为经营型农民的巨大潜力,从而促使想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和发展。

2 江苏省地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经济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提出、试行,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为契机,运用相关新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革,结合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进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由于“三农”问题长期是制约我国经济水平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其中典型的劳动技术水平较低、劳动效益不高、劳动人口分散和劳动人口偏向老龄化等,严重制约当地农民的发展和转型。通过对影响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因素的分析,生产力是根本因素,因此江苏省地区在进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系列措施中,注重对农民生产队伍的壮大、补充和建立,以确保科学、活力充沛、素质较高生产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民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带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

2.2 有利于完善农民队伍的科学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建设,应完善农民队伍的建设,以实现其科学培养,进而促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的运用,从而完善该地区农民的种植水平、农业水平,有利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例如针对农民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的现象,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运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其教育特色,向农民传授详细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的根本意义和对农业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农民相关影响因素的合理解决,进而实现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如该地区推行的《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在该地区的培育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2.3 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建设,应结合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针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运用合理的现代农业技术,以切实推动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带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发展。其次坚持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地位,通过相关措施 ,以促成新型职业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度。强化农民在农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地位,有利于支持农民转型升级通道,通过对职业农民的培养,促使职业农民向大户、家庭农场合理转变,并支持农民创办合作社,以满足职业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协作行和共赢性,客观上带动职业农民以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现代农业的建设。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

3.1 完善考察,切实制定完善的考察对象

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和分析,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合理性和科学化,应结合地区农民种植规模的分析,如家庭农场、种植示范园和农村合作社等单位。加强对此类农业集中生产规模的分析,全面进行考察、调研和分析,以实现对相关调查对象的大众化和普遍性,有利于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定相应措施。例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应以农业产业园等农业集中区为研究平台,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加以利用,构建“互联网+农业”的新型平台,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3.2 合理运用教育措施,全面推动职业农民教育工作

通过对江苏省地区的全面调查,应通过加强教育推广措施,以实现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和过度。通过对该地区农村结构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严重,年轻人多为流动性,其素质结构明显下降,如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多不愿继续从事农业种植。针对该地区的这一现状,应全面普及农业种植和创新技术推广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养,为推动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打下扎实基础。针对教育措施的普及,政府单位应加强专项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3.3 加大培育方式的创新,切实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提高动力

针对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在加强教育培育措施的同时,应重视对农业种植技术和经验的创新,吸引经、技术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企业进行农业集中管理生产,全面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和转型。为确保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应结合当地农民的现有状况,制定合理的培育计划,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创新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提高,客观上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

3.4 完善培育队伍的发展,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针对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完善培育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以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工、培育工作。因此完善专业培训队伍,应吸引专业培训人才,壮大培训力量,结合农业经验丰富人员和专家的交流、技术探讨,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工作。

结束语

通过对江苏省地区的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设置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农业的要求。因此应完善培育队伍、加强教育、重视培育方式的创新,以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工作。

第7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 现代农业 新路径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新世纪对中国发展的三大挑战中,城镇化是居于首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渐变的过程,将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中国计划30年完成这个阶段。中国要依靠现代农业来保证全国对农业的产业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现。其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需要城镇和乡村的资源要素重组与产业结构升级,并需实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推进”的战略。新型城镇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前提,要大力发展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特色城镇。

2、研究意义

我国农业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非常稀缺,这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否能选择一条以集约、节能、生态发展的新路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否可以顺利地转移,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也会影响内需的变化;同时,我们也要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其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紧密地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湖北县域农业发展新路径,对于提高我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给县域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新农业技术的采用都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需要吸纳农村就业人员对工业与服务业的补充。

(2)现代农业产业的建设要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机械化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需要对专业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发展模式的实践,还需加快对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商业体系。

2、挑战

乡村生态环境不仅自身面临着农业化学品污染和工业、矿业污染物的大规模排放,而且城镇建设也会使部分污染产业转向乡村耕地、水域等排放污染物。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新型农业工程系统的建设都需大量的资金做为支撑,应避免资金由乡村流向城市,由西部流向东部,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等趋势,创新投资、融资的运行机制,健全城乡一体融资服务体系。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分散化,无线与有线系统的非区域化,信息资源、技术、服务等系统未能有效支撑,需实现城乡在信息化方面的关联推进。

三、湖北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及其问题

1、湖北省县域农业发展概况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独立有效供给。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省,全省的绝大多数人口在县域,尤其是在县域农业经济方面密切地影响着该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随后,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中具体着重强调大力推进本省的农业现代化,努力把湖北省建设成为农业的强省。在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2015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GDP)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60个,计划在县域范围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预期达到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以上。

2、湖北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1)荆门“中国农谷”。在2009年编制的《屈家岭管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中,著名学者张健华、张培刚等提出了在湖北荆门建设“中国农谷”的构想,集中力量打造绿色、创新、富民的农业示范区,率先在该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此构想将以科学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化同步”为主要工作原则,以泛农发展为前进方向,以科学技术作为产业链的支撑,成立华中农业示范区。“中国农谷”涵盖着荆门市管辖的多个县区,以屈家岭为中心部。在该辖区内已有众多著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和科技园区,并且还将新成立农村社区。在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时,“中国农谷”将加速对该品牌的宣传力度,发展多个具有特色产业的集群,加强对该区域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农民从中受益。

(2)利川“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湖北省集中力量成立了多个高山生态蔬菜种植专业村,给利川的特色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利川的绿色生态米基地已达到36.8万亩、生态高山蔬菜基地32万亩,生态高山茶叶基地达到16.7万亩。截止2012年,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家,特色的生态农业总产值已达41.66亿元[。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各级领导重视,组织制度健全,生产管理科学,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技术服务配套,监督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达到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

(3)浠水“现代渔业”。湖北浠水依据自身靠近湖泊的优良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现代渔业”。首先,由原先的露天育种方式发展为车间室内育种的科学发展模式,同时联合中科院水生所等多个科研单位,开发培育特优苗种。其次,该养殖区域成立多个水产合作社,免费对渔民进行科学的养殖技术培训,全县已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养殖示范基地。第三,重点发展对鱼虾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一条“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第四,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筹建一个以生态种植、度假、垂钓为一体的休闲中心。该县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稳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该县由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的建设步伐。

(4)天门“专业+股份”合作模式。自2012年以来,天门市加快开展新型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注重把土地整治与新型合作社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以农民为自建者的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对农民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利用,并对农业合作社社员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推广宣传科学的种植技术,使其达到土地规模收益的最大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该模式中农民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参与的农民数量应与合作社的规模成一定的科学比例,一旦该模式出现比例失衡,将会导致农民生产加工成本增加,收入利润下降。所以,应走适度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与种田产粮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3、湖北省各地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呈边缘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远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二者在经济总量的差距上不断拉大。县域与城市的发展本应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并应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但实际上城市与县域之间的互为辐射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仍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之间对项目、资金等资源的恶性竞争,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形成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

(2)县域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恶劣。在县域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融资环境恶劣、筹资渠道过窄、资金制约严重等都是其发展阻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县域经济主体为民营经济时,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第一,政府部门对银行向县域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缺乏有效重视,导致无法刺激金融机构对县域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客观减少县域民营企业贷款融资的渠道。第二,我国对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强,导致各个商业银行对自身经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客观上冲击了县域民营企业在银行的融资。第三,县域民营企业大多没能力拥有进入证券市场的资格,因而民营企业无法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获得直接融资的渠道,这些制度性的障碍不利于县域民营企业获得直接融资发展县域经济的条件。因此,拓展县域民营企业持续经营的融资渠道,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民营企业稳健发展的首要问题。

(3)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多数为粗放经营模式。如今的县域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多仍旧是“农产品—初级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初级加工的农产品特色不明显,科学技术含量低,优势产品竞争力弱,难以形成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经济中本地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严重制约县域农业的发展。这需要我们转变对县域农业发展的经营理念,不应再过度依赖以政府为主导,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规划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

四、新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县域农业发展新路径

1、推广特色农业产业理念

湖北省拥有丰富种植生产农产品的地理环境优势,也是全国主要粮食主产大省,长江、汉江流域都被列为全国优质稻谷、双低油菜产业带,鄂北岗地被列为中低筋专用小麦产区,全省的46个县(市)被列为全国粮食主产县(市)。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的第一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的第四位。同时,我省也拥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及居全国领先地位的高校、研究院等,拥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力优势,并且丰富的粮油资源也为我省发展粮食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绿色县、生态特色县,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生态特色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从而力争使湖北省成为“国家种业中心”。

2、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优势

我省已在2013年打开县域农业发展新局面,首先重点扶持发展75个成长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可过百亿元甚至千亿元农业产业集群和基地,加快发展一批有特色、高度集中、关联性强、高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我省也将建立健全新的用地机制,集约利用农民土地,针对该区域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与发展水平执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力争用最小的单位资源消耗实现各项产出的最大化。坚持以农业产业兴镇,首先要依据本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新城镇规划、功能的定位,以促进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可支撑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避免形成“造城”的不良之风而引发的城镇化“空壳”现象。我省将一直坚持以资源共享、品牌效应、产业创新与聚集效应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新战略。

3、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据2013年湖北省政府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原则,将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种植水平,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坚持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培育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以公司、基地、农户三者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构建一个“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与此同时,湖北省也出现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的好典型,以龙头企业带动镇域“四化同步”发展的“福娃模式”,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尹集模式”,多产业发展镇域经济的“大冶经验”,以土地流转推进股份合作的“龙岗模式”,以合作社全程机械化服务推进规模经营的“华丰模式”。各个县市区应选择一个典型乡镇、一个模范村因地制宜的运用在自身的发展中,通过树立典型乡镇、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全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序推进。

4、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永恒的动力。中国正经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这极大的提升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只有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农产品的供给才能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立“一主多元”科技推广体系是适应我国的现有国情。政府应鼓励企业成为应用型农业基础创新的主体,建立多个企业服务站,可由原本的产品销售和产品应用服务向综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能力、服务的程度以及服务的水平,又可与国家所建立的综合体系相配合。与此同时,注重信息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推广与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兴农民,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加速发展。我们要以龙头企业为先锋,打造“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链,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信息的接收水平和运用能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五、结论

文章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分析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农业经济存在着呈边缘化发展趋势,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恶劣,农产品加工业多数为粗放经营模式等诸多问题,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业产业新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机械化信息技术的引入、城镇污染产业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城乡金融体制的有待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中国要依靠现代农业来保证全国对农业的产业需求,才能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现,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适合的条件,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最后,以湖北省县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实践为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径,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 梅方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推进的战略分析[N].科技日报,2013-10-31.

[2] 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J].当代经济,2012(7).

[3] 黄德斌、焉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五三农场调研时强调:打造“中国农谷”推动跨越发展[J].中国农垦,2011(10).

[4] 郑凯、肖传武、蔡忠平:促进利川优先发展工业的对策与建议[J].世纪行,2012(6).

[5] 刘杰:发展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机化步伐着力将天门打造为“全省农机化第一市”[J].湖北农机化,2010(1).

[6] 沈昌发:关于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构想[J].中国粮食经济,2007(10).

第8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每年粮食消费量约为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升粮食产能,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增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能力。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使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让农民唱主角,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增长要从过度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资源利用要从过度粗放开发向节约集约利用与保护修复并重转变。应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路线,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为导向,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既需要农业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现代化,又需要农民素质、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行动,健全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第9篇:现代化新型农业范文

人类生存均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对社会乃至农民经济水平都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提高农业技术生产水平,才可有效保障人类的生活质量。目前,很多农民一直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还有碍于新农村工作的落实,只有通过农业发展振兴乡村,才可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可直接关乎到农业生产水平及质量,为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民自身综合能力素养最为关键。受到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认知度不高等,这也降低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极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可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培养一支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在建设农民队伍的过程中,职业农民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赋予农民一种全新的职业类型,才可有效满足时展需求。在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的过程中,应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前提,以生产专业化为根本途径,进而培育一批新型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高收入、高技术、高素质、高地位等诸多优点;通过技术及设备,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一部分新型技术及设备正不断研发与使用,在此过程中不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农民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而使农业生产模式停留在传统阶段,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现如今,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地区都在践行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在农业实际生产环节中,充分融入绿色、生态等发展理念,从最大限度上促进农业的转型。那么农业在转型阶段,需从单一化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模式,并在拓宽农业生产领域的基础上,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此外,农业作为现代化第一生产力,应将其与第二、三产业充分融合,进而构成全新农业生产体系,并由高素质、高技术的农民队伍进行管理,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转型的目标。

1.3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

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最为关键。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土地也逐渐呈现荒废状态,需建立全面、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在农村发展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一系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外,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为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发挥自身根本作用,就需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农民综合能力水平,让更多新型农民趋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互联网+时代农民培训教育方法

2.1拓展教育内容,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2.1.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教育

在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以打造全新农民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建设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不仅要提升农民自身技术能力及技能水平,做好农民职业道德培训也很重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自身经营理念,强化自身诚信意识。

2.1.2加强技能培训教育

在新农民培训工作中,技能培训占据了主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需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农民教育的精准度。但是,在农民培训过程中,还存在农民积极性较差、培训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全等问题,面对此种现象,就需积极转变农民培训教育方向,做到学以致用,使农民能够真正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需充分迎合时展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解决农业生产及销售问题。其中,电子商务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普及,大部分地区都已充分了解到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利用新方式开展农产品销售,而培训机构也要抓住这一特点,除了要拓展网络技术、第三方支付、物流知识外,还需加强农户对电子图像等技术的了解,从而使农民充分认识电商领域。

2.1.3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培训机构在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线下培训,应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培训方式变得多样化、灵活化,这对提高农民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培训机构还需对不同培训方式及途径加以了解,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例如在开展课程培训的过程中,可使农民通过电脑、手机终端进行学习,这样农民可随时随地进行培训,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直到农民培训完毕后,还需对其进行考核,只有考核结果达标的人员,才可为其发放毕业证。另外,还可对农民田间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践充分融合,使农民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各项生产技术,同时也可有效提高农民培训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