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学前儿童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儿童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儿童教学方法

第1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儿歌 目标系统 教学方法

儿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课程中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本院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教学大纲设置中,近一半的课程内容大都是围绕儿童歌曲教学进行的。其中教学目标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头声发声概念,在演唱实践中做到字正腔圆,能声情并茂地范唱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儿歌。但是学生在幼儿园教学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反馈出一个重要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基本的声乐技巧完整地演唱儿歌,不过在面对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儿歌教唱时,就会遭遇到如何对他们实施歌唱教学的困惑,缺乏教唱经验和能力。”这个问题的关键可能出在我们在高校课堂展开儿歌教学时,过于偏重于学生对声乐方法的学习,教学考虑更多的是“学”的成分,而对于学生就业中“教”的能力的培养考虑欠少。如何解决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学与教的接轨,就有必要在儿歌教学中引入儿童演唱方法教学的内容,培养出既会演唱儿歌又会童声教学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针对儿歌教学改革中对于儿童声乐教学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构建儿童声乐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的系统化的前提是要学生了解儿童的嗓音特点,能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嗓音特点的教育方向进行教学。幼儿园阶段主要为初期童声,年龄集中在二至五岁左右。这一时期的幼儿喉部的器官发展最快,其声音较为单薄,气息较短浅,音域也较狭窄,一般都在一个八度以内。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学目标应以2-5岁的幼儿自然嗓音为主,主要指从口腔前方发出的带有共鸣的声音。演唱中的吐字咬字要求符合并适应于口腔打开为主,配合这一时期的教学目标,歌曲的教学中多选择句子短小,歌词简单,音域跨度不超过一个八度的儿歌为宜。到了学前班的6-7岁时期则为中期童声,儿童的嗓音较前一个阶段相比声音更清脆、明亮,气息能力也有所增强,音区大致可以向高低两个声区进行拓宽。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建立一定的发声概念,进行一定的气息训练,让学生明白有准确的呼吸、发声位置以及对气息进行一定能力的支持和控制。儿歌的选择上则为音域跨度十度左右的歌曲。此外声乐教学目标中要结合一定形象的声乐表演,让幼儿学会与他人进行眼神、手势乃至形体的交流,正确、形象地传达出歌曲的意思,做到边唱边表演,有声有色。

第二,儿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转变应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教学上可以采用几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诸如:示范比较法、模仿引导法、学生互评法、观摩学习法、纠错比较法、情感分析法等等。

譬如在对于儿童教唱的独立教学中,可以具体针对儿童演唱方法和儿歌演唱的层次进行教授。在演唱教学中,首先童声教学中,气息的运用是唱好儿歌的关键,良好的气息支持会使演唱的歌曲更加饱满,同时它能起到保护儿童声带,美好嗓音的作用。这一部分教学方法的要求与成人的气息运用基本上相同,但根据不同的儿童年龄运用方法上要有所区别。5岁以前的幼儿在学唱歌曲时,气息要求到达胸腔即可,而6-7岁的幼儿就要求气息尽量达到腹腔,进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次在声乐表演的运用上,幼儿在歌唱时情绪要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眼睛随手动,手随着感情走,通过这样以情带声的演唱更能达到需要的教学效果。第三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中,5岁以前可以口腔共鸣为主,要求幼儿尽可能地打开口腔,更好地咬字,做到表达清楚得演唱每一句话。到6-7岁阶段可以头腔共鸣为主同时,注意打开鼻腔、口腔,使得共鸣腔体服务于立体化声音,音质嘹亮,清脆。在儿歌演唱的层次教学上,尤其在幼儿园音乐课教学中,常会出现歌曲程度分不清的情况,这与授课教师自身不清楚歌曲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这部分的教学方法上要按照歌曲层次的划分进行教学。例如:小班阶段幼儿刚会说话,儿歌选择上就要求句子要短,四句为多,歌词要简单,音域五度左右。中班阶段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口腔和表情状态,歌曲中的咬字要能适宜于口腔的打开,音域八度左右,歌曲难度适中。大班阶段幼儿有一定的表情基础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在篇幅上选择较长的一些歌曲,音域到达十度左右,可以加强幼儿对歌曲演唱完整性的练习。到了学前班阶段这开始要重视加强幼儿对歌曲演唱水平的练习,对气息训练、腔体的打开、发声位置的正确与否有一定的要求,作品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难度。

儿歌教学目标系统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于社会需要带来显著的变化,学生只有做到学有所用,专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因此这两方面的教改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第2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29-01

要上好一门课,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与合作。而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由于儿童的年龄小、表达能力、自控能力差,他们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也容易失去兴趣。并且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或是感到课堂气氛不活跃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采取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殊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一、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还不善于从内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儿童在第二语习得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刺激要比成人大得多,学习和记忆能力受主观情感制约十分明显。可以说,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是儿童能够顺利进行第二语习得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移情思考,充分考虑到所教对象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困难,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降低他们的焦虑,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成效。

(一)巧妙运用游戏教学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对儿童而言,更是如此。“儿童往往出于生存或娱悦的需要学习语言”(李宇明)。将适宜的游戏与语言教学、相应的语言活动相结合,游戏的“娱乐”性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供了保证。学习者可以在有趣、开心、甚至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下运用所学语言,提高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并达到轻松、有趣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游戏之所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于它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学习动机,缓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并为他们提供真正的交流机会。

(二)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具

对外汉语教学的授课内容就是语言技能,而语言的根本特性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手段,营造生动的、形象的语境和交际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针对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将电影、电视、录像中有关的片断分类剪辑,汇编成“初次见面”、“打电话”、“在机场”、“在饭馆”等不同的专辑,在学习初级日常会话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自己选择有关的片断,观摩、模仿,然后再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不同的虚拟场景反复练习。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音乐或歌曲来教儿童学习汉语并且影响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研究表明,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学习者平静,使他们在学习时拥有更积极的情绪。著名的教学法暗示法就是部分地利用了巴洛克音乐,改变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汉语的民歌小调、儿歌、童谣等来教学,这对促进儿童习得汉语无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二、正面的课堂评价方式

(一)委婉、间接的纠错和教导

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使用委婉、间接的方式纠正儿童的错误,并要鼓励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是无法避免的。儿童正处于自尊形成时期,需要被尊重。他们把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看得很重,在练习说汉语时怕别人笑话。因此,教师要帮他们克服语言学习的潜在障碍,并让所有儿童都参加到汉语说话练习中,让他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谁都会犯错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嘲笑同学是不应该的,从而使儿童具有安全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汉语的活动。

(二)热情、真挚的表扬和鼓励

鼓励是一种强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心理学实验表明,表扬对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如训斥、冷漠等。表扬有助于动机的激发,而批评虽会使学生为了避免批评而努力,但往往有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因此,儿童在学习和习得第二语言时,教师给予及时的、积极的鼓励与表扬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小小的成就感就是他们努力、进步的最大动力。

三、教师的语言艺术

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也是有讲究的。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殊心理以及对所学外语的陌生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目的、有技巧的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和交流。

(一)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研究表明,对教师语言的不理解是导致学生焦虑、无法有效地参与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为当新输入的知识或信息接近可理解的程度时,原有知识水平和新输入知识水平的差异会进一步激发儿童的语言发展。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节奏感,语调活泼、轻快

轻松、愉悦的语调,快节奏,反复的语言输入能够消除儿童的情绪疲怠和懒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流畅表达的目的。保持强烈的乐律感可以使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结语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的观察、分析儿童生理、心理、学习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特质,注意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去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方法和技巧,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快乐、有效的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儿童汉语学习的焦虑分析及教学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罗庆华.谈对划华裔儿童的华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7(3).

第3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37-02

学前教育工作能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学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教育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旨在调整儿童心理变化趋势,矫正不良心理发展,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中去,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影响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因素不但决定儿童情绪和心理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1)家庭矛盾。家庭成员的关系出现问题之后,儿童情绪会受到重要的影响,不断争吵、父母离异、家庭暴力,这种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非常深刻的阴影,相应的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情绪波动等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2)家庭收入。家庭收入也是对儿童情绪造成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贫困对于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无法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必要需求。贫困,能够给儿童造成自卑的心理;贫困,能够使儿童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贫困,会造成儿童对金钱的强烈欲望;贫困,容易使儿童过早的接触社会;这些问题,导致了儿童情绪的问题性发展,从而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严重危害。

(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儿童情绪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或是不正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等问题,将无法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任何有利的帮助,无法对儿童的情绪进行正确的引导,致使儿童出现各种不良情绪问题。同时,由于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家庭内部人员的不良情绪流露,也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年龄和性格。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3~4岁为依恋发展阶段;5~6岁为适应发展阶段;7~9岁为停滞发展阶段,阶段不同,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程度也就不同,在3~4岁的年纪,社会以及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为重要也是最大的,依恋阶段容易受到心灵上的创伤,从而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性别的差异,使得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存在区别。性别的差异,对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的差异,最终影响一个人得情绪和性格。男童较女童要更为好动,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现象也较为严重;而女童较男童则较为文静、老实、听话,减少了家长训斥所带来的情绪影响,也减少了社会不良因素对身心的影响。

3.气质因素。气质因素,是指儿童出生时所带有的一种神经生物的基础模式情绪行为的表现。在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将决定家长对儿童的培养方向和方法,但气质是受年龄增加和家庭等因素影响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培养教育手段的一成不变,将会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学龄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教育措施

1.游戏性教育方式,促进儿童情绪培养。由于学龄前儿童对相关事物的理解能力还远远不足,因此,对于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应该采取引导性教育手段,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合理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给孩子以正确的心理养成和情绪建立。

游戏在学龄前儿童的生活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时间,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在利用游戏对学前儿童进行智力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游戏对于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家长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儿童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角色扮演的游戏也非常热衷,利用这类游戏,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促进了自己同家庭成员或小伙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儿童在角色类游戏中宣泄自己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培养孩子正确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缓解心理冲突和紧张,从而达到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目的。教师与家长之间也应该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况,从而确定有针对的教育与指导,避免儿童不良情绪的养成。

2.儿童成长中的多样化教育。多样化教育,是指针对于不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波动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也可以指针对儿童的不同心理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教育手段的过程,是确保儿童正常心理和稳定情绪发展的行为。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儿童的观察,并对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当教育效果不明显或是儿童心理发生某些变化时,应该针对变化进行教育策略上相应的改变,而不能仅仅一味的从自己方面出发,而不去结合儿童内心发展规律,导致儿童不良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产生。多样化教育不仅能预防儿童行为、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问题的发生,还可达到针对性、选择性教育的目的,对于儿童的未来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拒绝家庭暴力,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一点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在进行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教育时,家长要杜绝暴力行为的发生,防止暴力行为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儿童产生恐惧感和封闭感,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家长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儿童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与儿童做好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寻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

此外,幼儿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警示,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不能使用任何暴力手段,也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对儿童实施暴力行为,这样会给幼儿的心灵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

4.高度重视艺术对儿童的影响。美术、音乐等艺术属于一种特殊的情绪表达方式,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绘画和音乐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使不善于表达的儿童通过特殊的途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同时,艺术培养能够缩短儿童的性格差异,使男童变得稍加文静,减少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问题的发生几率。所以,艺术培养应用于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来说,都有采取的必要,能使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更加健康,儿童的成长道路更加平坦。

学龄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建立,对于儿童以后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应该以正确的教育方式达到培养幼儿正确的心理发展以及排解情绪问题的目的。作为家长,要注意家庭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科学性的育儿手段,确保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要担负起心灵导师的重任,认真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精神,在幼儿园小社会体系中以健康的情绪成长,让学龄前儿童的未来成长之路更加坦荡。

参考文献:

[1]林青.婴儿的父母和祖辈的教养方式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

[2]余文,黄美琳,黄燕.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06).

[2]王继堃,赵旭东.从系统观点看青少年抑郁症与家庭功能[J].国际精神病学,2011,(01).

第4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本文以目前学前教育中多媒体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为切入点,就多媒体教学思路与实践手段,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提升学前教育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促进学前儿童的能力思维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多媒体教学;运用

学前教育阶段是发展学前儿童智力,衔接并适应小学学习的重要教育环节,伴随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学前教育进程中,为其教育思路与方法的转变提供方向。多媒体教学作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育活动的模式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并丰富教学手段,推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当前学前教育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水平与学前儿童的智力思维发展。因此,本文以目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探究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当前学前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一)多媒体教学技能方法欠缺

虽然多媒体教学方法已得到绝大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但多数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多媒体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多媒体设备的配置上,而忽视了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与方法的培养。当前一线的幼儿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技术设备时,会进行教学培训,但其掌握的教学技能,大多仅限于计算机操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无法熟练运用各类多媒体技术与软件,缺乏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一问题在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或是地区经济水平较差的乡镇幼儿园较为普遍。部分幼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课堂教育工具层面,忽视对学前儿童教育与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影响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成效。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相互脱离、缺少整合

在学前教育中使用的视频影像、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具备强烈的感官刺激特性,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更能有效开展与组织。但部分幼儿园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过于依赖,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有的课程甚至全程使用课件与视频,产生学前儿童缺乏认知与经验积累、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等问题。传统教学方法的实践动手训练,也是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提供的,因此,孤立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利于学前儿童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策略与方法

(一)强化对幼儿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方法的培训

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成果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与技巧,因此对幼儿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与方法的培训,就成为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首要措施。幼儿园针对这一问题应树立打造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的理念,并依据本园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积极组织进行多媒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不定期邀请本地区的多媒体教育专家到幼园专题指导与讲解,帮助幼儿教师从多媒体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提升与强化。

(二)将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方法整合应用

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脱离的问题,幼儿教师可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与应用。对于学前教育目标,多媒体教学资源凭借集图像于一体的特点,能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因此,其教育目标可偏重情感性目标。例如,教育学前儿树立礼貌谦让的礼仪观念等,传统教学方法则以教育学前儿童实际技能为主,比如,识数识字等,发挥两类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作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学前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可基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特性,将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展示,以便幼儿理解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带有较高的操作实践性,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类知识运用与实践的机会,帮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与运用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信息传递的方式,开阔幼儿视野

学前教育的一大重点在于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促进其智力成长与视野的开阔。但传统教育模式大多将知识传递限于课本,限制了幼儿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影响学习兴趣与思维发展,幼儿教师可在传统教学中适当插入多媒体课件,利用其生动形象的信息表达特点,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在丰富知识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提升学前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作为目前学前教育的一大改革与创新要点,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能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激发幼儿求知欲与学习兴趣,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文丽华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5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育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60-04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幼儿园几十年一直沿用的“常识课”才逐渐被“科学教育”所代替。[1]

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问题,如教师将科学教育的内涵狭隘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干涉不恰当,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缺乏对自己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关注等。而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现实诉求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丰富和积累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培养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前儿童丧失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制约了活动的现实价值实现。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重科学知识的灌输,轻探究兴趣的培养

我国学前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使得科学教育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常识教育上,教育的目标主要以知识的获得为主,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忽略了实践性和探究性。使科学教育活动变成了向幼儿传输知识的课堂,从而忽视了科学素质的培养,无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对幼儿好奇心、进取心、耐心、细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科学态度、情感的培养。[3]

2.科学活动内容抽象,幼儿理解困难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而学前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传统的科学教育方法难以将抽象的科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导致幼儿理解困难。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讲解和演示,把结果或答案强加给幼儿,活动效果不理想。

3.传统教育理念,禁锢幼儿想象力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对孩子实行“一刀切”、“大统一”。教师很少对个体进行分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前儿童被培养成遵从教师命令的整体,其创新欲望和想象力遭到扼制,禁锢了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4.教师主导活动过程,幼儿主体性丧失

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然而,现实是“只见教师主导教,不见幼儿主动学”。孩子的思维总是按照老师的指导走,听老师的讲解,回答老师认为该知道的问题。而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主体性丧失,很难体会到自由探究的乐趣。

5.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无法激起求知欲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游戏、参观或竞赛。然而,现实状况是科学教育活动只局限于单一的“上课”形式,这种形式大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很少被采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是被动的,只坐着看和听,无法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优势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4]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能够解决以往的教育模式、方法不能满足科学教育活动现实需要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当然,想要进行有效整合,首先要充分了解二者整合的价值,要明确整合的效度。[5]

1.信息技术可以集中注意力,培养兴趣

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其自制能力较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具有无意注意占主导位置的特点,应在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深入把握这些特点,利用具体形象、动感、鲜明新颖的刺激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培养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

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加上声音的配合,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学前儿童感官,激发学前幼儿的学习兴趣。[6]信息技术通过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画面和图片,吸引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快乐轻松、主动积极地融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效率。

2.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科学性的知识,比较生硬难懂,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重点或难点。通过信息技术表现的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通过观看课件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3.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情境,利于体验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需要孩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大胆的假设,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经验的欠缺,局限了幼儿的假设空间。这就需要借力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有利于学前儿童体验,发挥想象力,继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假设。

4.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不能忽略学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深化了学习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它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解说的工具,也是幼儿认知的帮手。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幼儿学习的被动地位扭转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5.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起到一个组织、指导和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学前儿童自主、协作、研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或独立思考。

三、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整合的途径

1.科学教育活动准备阶段

(1)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发展个性。教师在备课时应首先考虑到教学材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是否相适应,帮助幼儿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

例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实物的体积、重量等原因无法摆放到幼儿的面前,这时就可以用照片或录像的方式来转换。有一些肉眼难以观测的实物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放大等等,把更多的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计算机中,制作成课件用于教学。

(2)创设导入情景

课堂导入的设计应依据教学内容需要和教学对象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导入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声音文件导入、利用图表文件导入、利用动画视频导入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导入情景,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科学教育活动实施阶段

(1)创设探究活动情境

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通过做实验来揭示一些科学道理,帮助学前儿童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幼儿园大都不具备先进的实验条件,实验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很难体现。在实验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打破有限的实验条件,为幼儿呈现一些在生活中难以操作或观察的画面。为幼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验的作用。

在探究实验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科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在探究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画视频,增强了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加深了孩子的记忆,提高了活动效果。

(2)营造轻松愉快的表达环境

表达交流是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形成正确概念,得出科学结论的阶段。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地会出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表达交流。

在幼儿得出正确结论或勇敢回答问题时,教师总会用“你真聪明”、“真棒”这样的话来表扬孩子。在互相表达交流的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

比如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很积极地发言,可以用一个动画来代替教师的表扬,动画中制作一个圆圆的笑脸,伸着大拇指,嘴里说着鼓励的话;当幼儿有不正确的行为时,可以给他一个哭脸等的方式。这样不会让孩子在错误之后有压力和不愉快的心情。而且幼儿会对问题的答案有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成果。

3.活动延伸阶段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也是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的工具,其方式灵活多样。在科学教育活动的最后,会有一个延伸的部分,以往总是教师带领幼儿将教育活动中幼儿所要掌握的东西再复习一遍,以便再次加深印象。在这一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养成好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科学实验结束的时候,或者是在科学游戏后,很多幼儿对材料的整理和放置草草了事,教师多次强调但是效果不佳,可以用DV把幼儿整理材料的现场录制下来,再放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进行讨论、自我评价,指出不对的地方,促使幼儿成养良好的习惯。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利用“校信通”来帮助孩子加深印象,教师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向家长发送所学的内容;也可以建立博客,方便与家长的沟通和及时反馈。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几点建议

信息技术具有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发展趋势,能否让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1.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中,不少教师过多地追捧利用新技术,在无形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帮助幼儿理解,弥补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不足。

应针对教育活动内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有的放矢,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效果。

2.要注意活动节奏

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节奏快、信息量大。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为“主导”的教师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调整好活动气氛,把握好节奏。对于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放慢节奏,并且适当地重复、暂停甚至回放,给幼儿消化的空间和时间。此外,还要注意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否则会造成活动进度慢,影响活动效果和活动任务。

3.要精心设计课件

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中,课件制作的好不好与活动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好的活动课件凝聚了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也是教师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运用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能不能对幼儿起起到教育的作用,与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是不是相呼应,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不是只注重课件制作的好不好看。

其次,要精心设计课件的每一个页面、每一个演示对象,尽量做到幼儿化、游戏化、趣味化。只有这样的课件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完成活动目标。

4.注重师幼情感交流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实用,制作的课件如何精美,都代替不了人丰富的情感。学前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互动,那么在活动中就避免不了情感的交流,教师一句肯定的话,就可以温暖孩子的心;一句鼓励,就可以化解遇到困难挫折时的焦虑。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时,不但要发挥它的作用,还要注重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不能将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硬邦邦的人与技术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能够强化幼儿对抽象事物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得益彰,为科学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还有待于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不断提高科学教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7):60-62.

[2]夏力.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二版)[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

[3]王崇丽.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与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1(3-4):90-92.

第6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现在的幼儿园不仅仅只是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而是更加注重孩子的各方面的启蒙教育。比如说,语文,英语,数学,美术等等学科也被安排到学前儿童的课程当中。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属于一种启蒙式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孩子对于美术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应该来说,美术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的方式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也没有培养出孩子的美术素养。本文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现在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环境。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1.1美术教育目标方面

我国现在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教孩子美术其实就是教会他们画一幅画,把学习美术当做一种技能,认为他们只要学会画画就行,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也曲解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另一方面,很多老师认为美术儿童美术属于一种素质的教育,从而过分强调它的道德教育和素质培训,但是却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是有一定的专业培养计划,它在于让孩子学会描绘美,欣赏美,并且在生活中发现美。总结来说,当前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不明确。

1.2美术教学内容方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主要应该是描绘动物和人物为主,可以针对儿童喜欢动画片的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或者动画角色等,这样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此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美术作品。但是,由于学前儿童自己的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还需要教师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图像,然后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自由发挥。但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家长经常试图把孩子的思维引到自己的思维方向上来,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只会模仿而不会创造,最终会丧失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1.3美术教学方法方面

现在儿童美术的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跟他们所给的图画一模一样的图画,如果有哪个地方和他们所给的样板不一样他们都要指出来,甚至是颜色方面也是如此,但凡有一点不一样,教师都认为是学生画错了,然后纠正他们,这严重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天赋,会导致儿童会认为只有画得一模一样的才可以。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己对于美术的创造天性,离开了老师的指导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创作了,这样会严重磨灭儿童的创作意识。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只注重模仿,没有创作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大多教师多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说,教师打算教给学生画一幅画,那么教师就会先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来,再让儿童进行模仿,完全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使得儿童美术课堂变成了一样的“画家”,不管是画什么,都是在强调模仿、模仿、再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导致学生很难举一反三。

2.2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对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几乎不会正确引导学前儿童学美术知识的方法,也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这些因素制约了美术教师的思想,从而使得他们没有发掘到学前儿童身上所具有的美术天赋,严重妨碍学前儿童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天分和想象能力的发挥吲。

2.3美术资源的缺乏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不仅只是在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同样,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启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于孩子的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高,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使得美术教育的效果偏低。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先接触他们喜欢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再在观察和玩耍中,让孩子学会美术教育知识,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画出一个生动的图画。假如学校和老师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不能对动物有个清晰的认识,也就不能把动物画好,导致对美术的兴趣不高,因此美术资源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到孩子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对于艺术的创造性。

第7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农村;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7-01

家庭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始环节,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家长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素养等原因因素影响导致发展受限。本文重点分析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家长对早期教育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然而,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的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绝大多数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1、认识不足。家长:随着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家长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父母送进了学校参加学前教育。然而,在广大的贫困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很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进入学校就应该学习加减乘除、识字、背诵唐诗等。哪个孩子算数算得快、认得字多、背诵的古诗多,哪个孩子就是好孩子,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而且,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是否聪明,将来是否有出息。

教师:参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为小学教育做铺垫、做准备的,他们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家长和教师的上述认识,严重的违背了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片面的追求学前教育的数量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情况者:岁数大身体欠佳者、岁数小经验不足者、没有学历代课者等。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多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老师基本都是代课人员。这些教师很少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学习的经历,要不是缺少教育教学经验要不就是教学方法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近年来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幼儿的学前教育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不好出成绩,在很多农村学前教育尚存在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设施严重缺乏等问题。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学前教育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器材匮乏,几台简陋的放音盒,各个破旧的篮球,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许多农村儿童开展音体美教学的全部家当,老师只能进行简单教学。孩子们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短缺或过于简单,严重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纠正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

1、认识不足的对策。0-6岁是儿童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作为我国学制体系的起始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使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遵循儿童的这些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①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我们要大力宣传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②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各种素质和能力远比让孩子记住各种数学公式、古诗词等要重要得多。③而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应结合幼儿阶段儿童的活泼好动、思维形象具体和个性强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发展和需要的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形象思维活动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师资力量薄弱的对策。①幼儿学前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专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到农村任教。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聘用教师不要只聘用语文、数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大量吸收文体美专业的教师,在教育上形成专业化教育。②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能够按时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使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支教或让农村教师到城市进修一段时间,让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到农村的学前教育中区,已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③另外,政府应加大教师资源的人才引进,为农村学前教育合理调派教师,补充专任教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鼓励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些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的对策。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一所学校经费充足后才能改善教学设施。①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购置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各种教具和玩具,使广大农村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教育条件。②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参与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才没有后顾之忧,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③也只有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农村的学前教育才能吸引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特长的教师投身其中。

学前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要提倡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我们要把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儿童学前教育重视起来,以确保我们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第9篇:学前儿童教学方法范文

一、教师教育行为

1、教师教育行为的概念

教师教育行为是个普遍的概念,但是具体指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表现,确是众说一词。如高潇怡等整理已有对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概念,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将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教师对儿童所实施的全部教育;另一种是相对狭义的定义,主要是指外显的教育行为。”刘英丽指出“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显性活动和动作,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策略以及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语言,情感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的体现。

2、教师教育行为的维度

(1)期望

期望是指教师是否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建立恰当的标准,并努力要求学前儿童达到这些标准。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的目标等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

(2)接受

接受是指教师对学前儿童接纳和关爱的程度以及对学前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敏感程度和满足程度。

二、学前儿童自我概念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是学前儿童对自身的感觉和认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是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基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三、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现象学指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是理解我们行为的基础。我们做什么,以至我们学习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我们的自我概念。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拿破仑,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像拿破仑,至少也会表达他对拿破仑的看法。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反应迟钝或者觉得自己很笨,这种自我概念会影响他的认知表现。幼儿后期到童年期,幼儿的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我中心性减弱,对成人的依赖性不断提高,顺从权威;二者相对平衡稳定地向前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这一阶段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初步形成具有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1、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一日规程里面,活动是最主要的,那么师幼互动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在互动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某个幼儿关注很多,经常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该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则更为积极,“我很棒,我是优秀的,我听老师的话,我积极回答问题”,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但是如果教师经常对某些不太聪明或者很调皮的幼儿置之不理甚至用讽刺挖苦批评的语言,幼儿表现的很温顺,在活动中也极少表现自己。“我比较笨,老师不喜欢我;我不聪明;我不知道;我很讨厌”,建构消极的自我概念。例如笔者在幼儿园小班观察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反应,一位叫莹莹的小女孩(4岁)总是有些胆怯,很少回答问题,看到老师就有些紧张。有次教师要求幼儿用纸叠一些形状,莹莹动手能力似乎不强,教师见她很久都未叠好,便说到:“怎么这么笨!”我对莹莹说:“不要急,慢慢来。”她说:“我很笨,不会叠。”并且在以后的观察当中,发现该老师经常用本地话骂幼儿,如果表现不好,甚至用手去戳他们的脑袋或者禁止参加游戏。

因此,教师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动作会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反之则亦然。

2、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性格特征在其决定了教育方式,影响着她的教育活动模式,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方开朗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会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对待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性格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模式的老师,会采用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幼儿也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相反,如果教师的性格属于安于现状思想比较保守类型,活动中坚持固有的理念,不懂变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调,可能会造成幼儿消极的自我概念。良好性格特征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融洽,幼儿乐意亲近喜爱自己的老师,“我喜欢你;我很喜欢X老师;我以后也要像X老师那样……”。反之,个性沉闷或者态度生硬的教师,幼儿表现出害怕或者恐惧教师,“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不喜欢老师”。

3、教师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与幼儿互动,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幼儿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本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每个幼儿不同的个性,在制定教育目标和实施教育方法时因人而异,幼儿能够逐渐的认识自我,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以及自我的重要性。自信心也是自我的表现形式之一。幼儿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会表现出自信、乐观、开朗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采用适度的教育方法,合理的进行表扬或者批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自我概念的培养是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拔苗助长。但也不要认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能接受,进行这样的教育就没有必要了。疏不知,自我概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具有很大的作用,也许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能产生影响。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处于初步形成时期,教师对其影响性逐渐增大,经常会出现在家里不听话,但在幼儿园非常听老师话的情况,喜欢模仿成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教师在幼儿互动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形象、语言、性格特征等教育行为都会影响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高潇怡,庞丽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教育行为研究[J].教育科学,2006,(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