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

第1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数字技术;平面设计;电脑

中图分类号:J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49-02

一、数字技术的产生及其在平面设计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一)数字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

正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生活和生存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基础之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脑普及,而且被我们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各个领域。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也首当其冲地被应用于平面设计,因此平面设计也就一直处于数码、数字技术的最前沿。

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着。电脑辅助设计是最早的电脑设计方式,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电脑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像苹果电脑公司在1984年推出了名为麦金托什的电脑。第一代麦金托什电脑是初期平面设计应用于数字技术的硬件,而阿多比公司和阿度斯公司则为数字平面设计提供了必备的软件:阿多比公司发展的文字处理软件系统为以后的版面文字处理软件系统奠定了基础,以便进行文字和图像的综合编排。阿度斯公司发展的Pagemaker程序是1985年7月为苹果电脑公司的麦金托什电脑设计的平面编排软件,它是平面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逐步结束了以往尺子、剪刀的时代。虽然那个时期应用于平面设计的数字技术还不成熟,但是已经可以支持部分的平面设计工作,这些公司在电脑辅助设计发展的初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使电脑辅助设计成为现实。鼠标和电脑“桌面”的运用为电脑在平面设计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性,是电脑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和突破,特别是鼠标的创造,让电脑的操作变得极为简单和容易。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平面设计便应运而生,并且开始发展起来。

直到现在,数字技术依然在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继出现了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光盘刻印机、数码光盘设备等数码设备。这些图形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于电脑的辅助设计,极大的丰富了设计师处理平面图像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早期的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师们的需求,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软件的发展,所以专门为艺术家们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大家所熟知的 Adobe公司著名的photoshop软件,就是专门从事图像编辑、设计的;Illustrator是用来综合图形处理,文字编排的;还有著名的软件Coreldraw,也是用来图文编辑的,还有其他很多软件,它们对平面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从此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开始了,直到现在也未停止过。

(二)数字技术在平面设计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所有在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 ①

“平面设计的作品基本都是特指印刷批量生产的作品,所以平面设计理所当然地针对印刷的设计,特别是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系列设计,字体设计,各种出版物的版面设计等,这些都是平面设计的中心内容。”②事实上,平面设计涉及领域相当广泛,无处不在。从其对象因素来论,产生字体设计,版面编排设计,插图设计,标志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摄影,海报等;从其功能因素来论则表现为视觉传达。在数字技术的大环境下平面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也无非是以上包含的。甚至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设计都是数字技术平面设计所包含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设计使静态的书籍和印刷品变为动态,互动的多元媒体涉及到如字体、插图、版面等传统因素,也涉及到动画、电影画面等一系列非传统因素。平面设计在21世纪朝多媒体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但那些传统和范畴仍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二、统平面设计和数字平面设计的比较

新媒介和工具的出现,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在手工时代,诞生了工艺美术设计语言;工业时代,诞生了现代主义简洁、几何化的设计语言;数码时代,诞生了计算机设计语言。电脑改变了平面设计的面貌、过程和方法。

传统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传统的平面设计在创作最初,首先考虑的是材料、工具的应用,设计师必须选择能够明确表达设计意图的材料,产生出预期的表现效果。如“现代艺术的立体主义代表毕加索和勃洛克发明拼贴和纸拼贴新技术。”③把各种实物元素运用到作品中:在作品中加入像海报残片,金属,木片等材料。橡皮、画笔、水彩、拼贴等都是传统设计手段。其实传统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手工。

数字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在数字时代, 设计媒介突破了过去的颜料、笔和纸等实物,取而代之的是屏幕显示,变得虚拟化。网络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距离的缩短甚至消失,时空的限制被打破,设计师和客户都面临着更多选择,双方可以进行远程访问,达成设计项目;顾客的参与性加强,并随时可提出意见和要求,当软件发展到某些程度,用户也能自行设计。总的来说,数字平面设计的特点是以电脑为核心的硬件为载体,运用各种数字设备和软件通过设计人员的操作,设计出作品。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也就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许多构思是以往无法想象的,电脑能够迅速提出设计方案。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会产生新的设计构思。

三、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自从苹果电脑公司在1984年推出第一代麦金托什电脑,使平面设计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一)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正面影响

当数码时代一步步向我们靠近时,许多设计师起初是拒绝使用电脑手段的,但也有很多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数码设计是未来手段,因为数码设计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缩短诸如文字排版、插图、字体的选择和修改等手工设计的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并且也能迅速地改正原稿,无论色彩、肌理、字体、形象、布局等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处理,从而使设计师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多的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设计过程。

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贡献,首先在于把设计师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手工设计的周期。例如:以前一组标准字体手工描绘可能要二、三个小时,而用电脑处理可能只需要不到十分钟,而且更加精密、规整。其次,数字技术的平面设计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及时改正“错误”,有效地控制设计过程的图像,减少不必要的在时间和资料上的浪费。再次,电脑设计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构思。越来越强大的设计软件,极大的拓展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新创意的形成与表现。

(二)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数字技术的平面设计也不例外。

(1)在数字化时代,例如照片、字样、插图、黑白稿、排字、制版等在平面设计的形象因素中地位开始动摇,原来在摄影、插图等艺术之间是有明确职业分野的,而在数码时代,使这种分野越来越模糊,甚至混为一谈了。

(2)电脑设计生成的作品缺乏手工的敏感性和人情味,不管怎样逼真,常常给人一种冷漠感,不如手工描绘出来的生动自然。

(3)数字技术所产生的平面设计作品的特点往往是模式化、雷同化、标准化。瓦尔特.本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④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而复制性和标准化正是数字平面设计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4)“许多设计师将电脑取代手工而成为设计的唯一工具,使设计师产生依赖心理,不是把电脑当作工具,而是自己成为电脑的工具,窒息了自己的创意欲求。”⑤电脑用于平面设计的早期,由于价格昂贵,很多设计师还主要依靠手工,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脑能力大大增强: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输入精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软件越来越强大,同时电脑本身价格也越低,使电脑在平面设计的运用广泛起来。“就平面设计而论,无论是以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还是以电脑语言进行视觉传达,都该明确电脑不过是人脑的延伸。”⑥美国设计师艾普尔.格莱曼说:“平面编排的是后面更加丰富的空间编排,但是在所有这些设计后面,还有一层空间,那就是观念和创意。”⑦电脑只是设计师们借助的工具,其目的是将自己的设计表现得更加完美,而不是过分依赖。

(5)由于软件的不断完善,自带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起来变得容易,一些缺乏设计思维的人同样能够从事设计工作,他们大都依赖计算机自带的功能, 使设计者们入门的门槛降低,作品往往没有设计感,许多非设计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平面设计的领域,懂电脑的人越来越多,而懂设计的人却越来越少。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师的水准参差不齐,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平面广告随处可见,平面设计作品泛滥,产生大量“视觉垃圾”,却很难见到精品。

面对以上问题许多设计师也开始反思,对一些电脑设计泛滥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如何正确摆正设计师与电脑的关系,更加合理的运用电脑,审视电脑的优势和不足,对手工技巧的人情味开始重新认识是平面设计界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的设计师采用电脑与手工并举的设计方式,开创一个设计自由的天地,是一种成熟的选择。作为一名设计师一定不能走偏,设计师应当而且必须要回归到设计上来。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21世纪的平面设计已经超过了平面的范围,向更为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寻求发展,对平面设计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⑧

注释:

①②③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2002年版.第10页,第135页,第318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⑤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⑥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第2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

现代化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其多维化表现方面[1].视觉多维化的不断发展,在为视觉元素注入更多新鲜活力的同时,也给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使得设计方式能够与视觉元素紧密结合[2];除此之外,多维化表现方式使平面设计突破了自身设计的局限性,不断与其他领域相互结合,这对于促进平面设计通过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实现传统设计方式向立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设计思维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形成现代化平面设计视觉元素多维化表现特征.多维化融入平面设计中,突破了维度空间的限制,将“多维化”的内涵往更深层次与更广的范围拓展,更多的是融入了人类的想象、思维与理念等内容[3].在范围上也不再局限于自然或者是环境上所涉及的维度,而更多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收集、汲取,从而赋予了平面设计新的“多维化”特点.基于上述情况,就赋予了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多维化不同的内涵.

1元素视觉多维化的表现方式

在平面设计中,多维化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其对自身设计也很注重,在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对设计本身的语言以及图像进行合理编排,才能后达到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效果[4].同时,元素视觉多维化的表现方式与其载体具有密切联系.在平面设计中,想要实现元素视觉的多维化,其元素需要与平面设计的载体相互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其表现空间上进行拓展,从而将平面设计传统的静态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而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表现方式需要与实际环境相契合.在平面设计中,其设计成品的合理性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环境亦能够提升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环境还包括设计针对的受众人群.

2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多维化的应用

2.1图像多维化的应用

(1)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平面设计图像元素多样化的基础.在平面设计中,主要是以图像作为视觉元素的关键部分.图像在平面设计中是重要的元素,特别是在平面设计其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逐渐呈现现代化特点的主流趋势下,图像的重要性与意义更为明显;更严格来说,缺少图像作为设计元素的平面设计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越来越成熟的背景下,摄影技术成为了平面设计图像的主要来源,更是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多元化的图像素材,从而丰富了平面设计中所需的视觉元素并促进了平面设计的质量的提高.将丰富的摄影图像与平面设计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平面设计视觉元素中“图像”的多维化特点.从摄影技术层面分析,摄影师根据实际需求拍摄与要求相似的图像后,将其传输至现代化的处理软件中如计算机,再利用二维或三维这些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图像的最终效果与实际所需效果更为接近[5].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图像多维化的特点,从而能够让设计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使表达的主题、理念在图像的渲染下更为突出,从而使消费者获得一种丰富的视觉享受.(2)“图”与“形”结合扩展了平面设计元素概念.“图形”是人们对“图”与“形”这两者的统一说法,这也是大部分人对这两者的区别认识不全的一种表现,也就是将两者这种结合的关系称为“图形”,但从形态以及理论上来看,“图”与“形”这两者是两个不同的形态.其中“图”是二维平面浓缩后而形成的一种图像,而“形”则是一种多维扩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图”与“形”结合,成为平面设计视觉元素多维化概念提供了新的契机,拓展了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概念与范围.通常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对于“图”与“形”的理解较为险隘,甚至部分设计师认为“图”与“形”这两者之间并无太大区别或根本就无区别.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很好地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区分开来.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后将两者相互结合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一方面使“图”的二维设计方式能够得到更完整、更全面的体现;另一方面还能将“形”中多维化的特点扩展.因此“图”“形”结合是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多维化表现的重要方式.

2.2文字多维化的应用

文字作为一种重要的多维文化现象,其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字”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范,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维化功能.(1)文字叠加多维化.在平面设计中,将设计中的文字内容进行叠加是文字多维化表现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设计方法是将文字置于设计中的图像上或是直接在文字本身进行叠加,主要是为了使整个平面设计的效果更突出.将文字叠加应用在平面设计中,一方面能够将单调的文字表达呈现出一种多维化,使其成为平面设计中多维化的视觉元素;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为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字叠加时,切勿以为叠加技术应用的越多设计的效果越好,因为过度的叠加可能会削弱文字的识别性,使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受到影响.(2)文字强化与突出多维化.对某部分的文字内容进行强化以突出显示,是平面设计中常使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变文字的边缘或内线,亦或者是通过把首段文字中的第一个字进行加粗放大以突出显示,使得文字的表达效果能够得到强化.通过将文字进行强化与突出,进一步增强了文字表达的多维化,使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效果更为明显,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兴趣.(3)艺术字多维化.艺术字是通过现代化技术对文字进行了重新地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这种新字体其色彩与形态与常规的字体不同,视觉感官更为丰富.在平面设计中要想将艺术字的多维化功能发挥出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平面设计的文字元素进行设计时,可通过调整字体大小的方式,将重点内容以大号的字体进行突出显示,让消费者一眼扫过就能掌握到主要的信息.第二,利用不同的文字字体的调节以此引导消费者视觉,不同的字体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与视觉体会,因此适当地对字体进行调整,充分突出字体多维化的她点能够让设计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第三,对文字的颜色进行适当调节,在对平面设计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表达和凸显时,可以通过改变文字的色彩,重点信息以醒目、艳丽的颜色进行填充,能够帮助消费者捕抓到平面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再者就是改变文字的状态,文字状态可以有横向、纵向以及倾斜等多种形态,通过改变文字的状态,能够赋予平面设计更多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总的来说,将艺术字作为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充分体现出了文字多维化的特点,又使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4)动画文字表达多维化.何为动画文字?就是在平面设计中,一开始文字并不会直接在设计中展现,而是利用动画的形式例如上升、渐入、回旋等方式将文字引入设计中,这是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其多维化特点体现的主要方式,其与设计无关,而是一种独立的形态,将个性化的文字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样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但赋予了平面设计更好的灵活性,同时也为平面设计在发展多维化特点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色彩多维化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作为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因素,其不仅体现了平面设计的整体水平,更是平面设计受众增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能够让消费者通过平面设计直观地看到设计中的内容.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对色彩元素视觉多维化的表现方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色彩通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视觉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进行文字以及图像的辅助解释,同时增强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通过赋予文字与图像合适的色彩搭配,能够有效地提升设计的效果,特别是色彩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每一种色彩皆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不同的视觉体会.在平面设计中,根据不同色彩所具有的不同特性进行合理运用,将不同的设计内容以相应的色彩表现出来,例如以明显的色彩将重点内容展现,从而设计感更为丰富,将其整体设计的表现效果发挥到最为理想的状态,给消费者带来多维化的平面设计.

2.4空间多维化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视觉元素多维化的应用中,除了上述所涉及的元素以外,在新时代下,还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元素,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维度.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在为平面设计带来更多视觉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平面设计其视觉空间的多维化发展,而消费者消费观念与行为的改变则为空间多维化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平面设计多维化的应用中,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结合时展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平面设计中,实现空间的多维化发展.具体来说,现代化的空间多维化应用方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平面的二维码设计中,将空间多维化技术融合在平面图形中,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虚拟现实的链接,从而使平面设计由平面向多维空间转换;再者就是在平面的效果图中将三维空间融入其中,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扫平面效果图实现三维空间的动态对接,这一空间多维化的应用对于一些网上购物平台如天猫来说,能够让客户透过平面的产品图直观地体验虚拟三维实物.而这样一种空间多维化的应用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3小结

在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方式与特点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基础上的,随着现代化元素视觉多维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在内容表达的方式以及效果、内涵等方面也不断向更广阔和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运用具有多维化特点的图像、文字以及色彩等元素,使得平面设计其整体设计水平以及视觉上的表达效果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而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完整以及更新颖、冲击性更强的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王艳歌.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现代装饰:理论,2016(8).

〔2〕王卓.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鸭绿江月刊,2014(11).

〔3〕何姗.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探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6).

〔4〕付学佳.浅析平面设计元素多维化的视觉表现[J].北极光,2015(9).

第3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中国戏曲;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有限,这种状态需要设计者去创新和改变,在平面设计领域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运用我国的民族特色,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就是应用于平面设计的良好素材之一。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历史故事众多,中国戏曲的内容大多来自这些历史事件和民间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这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传统戏曲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意义

1.戏曲题材丰富多样我国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野史传说和真实历史故事广为流传,这些成为戏曲创作者取用不尽的创作源泉。我国脍炙人口的传说、历史和神话故事大多已经被各种戏曲多次演绎,戏曲剧目丰富多彩,题材包罗古今。2.传统戏曲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平面设计与文化是分不开的,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的平面设计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中国戏曲元素内容丰富,能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作为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优势。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戏曲元素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文化进一步发展,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

二、传统戏曲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方式

1.美术的方式中国戏曲中经典人物有很多,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西楚霸王项羽等。这些经典的人物不仅在国内受到喜爱,在国外也深受追捧,所以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些戏曲人物的知名度,在平面设计中以水墨画的方式展现这些戏曲人物的特色。我国现在有一些本土企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方式丰富戏曲人物的美感,让其他国家的人感受强烈的中国风,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传统戏曲元素的艺术魅力。2.戏曲音乐的方式中国传统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而音乐在戏曲中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国五大戏曲曲种——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中都有国人熟知的戏曲音乐形式。设计者可以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时,利用传统戏曲音乐,在展示过程中形成有力的节奏感和带入感,从而为我国平面设计展示带来更加惊艳和震撼的效果,也能促进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掀起一股强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风。

三、传统戏曲为中国文化和设计领域带来的益处

1.传统戏曲元素能增添平面设计的创意和设计思维平面设计需要新颖的创意,所以设计者应该不断开发、发现。如果设计者能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运用到平面设计中,那将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戏曲的传统模式经典、持久,内容涉及广泛,所以平面设计应用传统戏曲因素,将现代设计与历史文化艺术结合,创意新颖、丰富,能为设计领域带来一阵浓郁的中国风。2.传统戏曲元素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戏曲元素在平面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平面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戏曲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使平面设计特有的艺术形式更加鲜明、具体。中国传统艺术在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上的突破,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积淀了与内容相符的形式之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所以,科学、合理地将戏曲元素融入平面设计创作,不仅对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着重大作用,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这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传统戏曲文化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我们应该在挑战中抓住机会,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在平面设计中,我国传统戏曲元素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国的平面设计者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戏曲元素对于平面设计的作用,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文化内涵,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细细品味民族特色,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凡.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的应用探讨.艺术科技,2013(3).

[2]陈奕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3(16).

第4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探讨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

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用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中职平面设计中,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学习任务,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主动收集更多与平面设计相关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疑问,独立完成平面设计作业,找出自己平面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科学地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平面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

中职平面设计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因为平面设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自己动手绘制平面设计图,才能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平,进而实现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目标。除此之外,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还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创新,主要是因为平面设计要求具有新意,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因此,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

四、确定目标项目

中职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不断优化认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科学的目标项目。确定科学的项目,需要充分结合多项知识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生对项目化平面设计的接受程度,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项目,为实现中职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作者:刘畅 单位:辽阳技师学院

第5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一、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比赛组织”现状

平面设计的巨大缺口使得教育机构更重视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扩招的过程中忽视了基础设施的配置,导致教学水平低下,主要体现为学生职业设计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设计专业应强调的问题,但由于教学改革处于过渡期,因此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由于比赛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资金和教学资源,教师的观念落后使其不愿意为学生组织相关的设计比赛。学校在于企业合作过程中要争取企业的同意,但很明显当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职业教学内容模糊,学生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因此导致校企合作失败。为此,针对学校自身而组织的专业设计比赛就具有积极意义。但高职院校在应用教学训赛的过程中,课程与比赛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学生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平面设计具有多学科性,在教学中,单纯的教学方式很明显无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信息,自然就会使课堂的内容作用弱化,不能及时调整高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得比赛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二、教学训赛应用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一)完善竞赛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训赛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其动手能力,因此,竞赛内容的选择要与当节内容或者希望强调的内容相关。基于此,需要对竞赛的内容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对时间节点上的调整,保证课堂时间,使比赛对高职平面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相反的作用。在一定的教学计划下进行,才能确保比赛与教学周期保持一致,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在竞赛的形式选择上,要与学校的基本情况相结合,提高其可行性。根据学校的特色设置专业,并提供比赛内容。以为社会培养个性化的设计人才。最后,应在竞赛水平上进行选择与细分。根据细分的竞赛内容,来将参加比赛的学生分为多组,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专业举办的时间和实力来确定专业教学的特点、比赛的内容和难度等,对获奖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奖励,来确保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教学训赛要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只有符合教学训赛基本要求的教学模式才能确保其实用性。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根据制定的教学机会,确定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由于平面设计竞赛的举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常会出现举办时间不确定等因素,因此教师要提前设计模拟竞赛的相关机制,以免教学内容与比赛冲突或者比赛无法继续进行时,采取补救措施。当然,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创新在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比赛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竞赛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基于此的竞赛活动要具有专业性、涉及面广等特点。教学训赛模式是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的当下的教学方式之一,需要通过不同层面的教学措施、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实现。

(三)建立高职平面设计竞赛评价机制

在教学训赛模式中,要建立统一的但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培养。通过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过程中对某一设计环节的掌握、整体设计能力,以及学生在设计中出现的设计失误等。为了满足比赛的实用性需求,学校可以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由企业来为高职平面设计比赛提供相关资金和设备,由学校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好的评价机制要具有多元化特征,注重比赛成果的宣传。在而比赛后还要为优秀作品申请专利,使学生的设计成果有计划转化和升华,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设计能力。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的构建彰显平面设计竞赛的公平性。

三、总结

教学训赛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平面设计专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单一,扩招等原因逐渐导致人才的设计能力低下,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而比赛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文章分析了教学训赛的时下过程,以便于促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汪晓东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1.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的是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因而具备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包含文字语言、声音影响、图形图像等在内的诸多元素都可以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被合理地综合运用,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内容表达更加流畅。2.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当今流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除却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外,还配合使用互联网络。这一特点使得该项技术能够彻底实现无纸化教学,任何教学指令的传达将不再需要纸质材料的传递,而是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实现师生交互,方便迅捷。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使用,能够将一些教学信息集成一身,免去了教师需要大量准备教学用具的尴尬。3.师生互动更加通畅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除却集成性之外,还有它的交互性。目前的大学规模比较庞大,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可能非常内向,不善于面对面地直接沟通。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使用,能够使这一类的学生通过电子信箱留言、QQ互动等方式直接与授课老师联系,加强师生互动;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可以预先设计好类似通关游戏或问卷等方式,通过媒体设备投射到大屏幕当中,现场与学生互动,增强学习效果。4.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演绎通常声形并茂,能够把教学过程从单调的黑板板书当中解脱出来,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良好,学生求学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有效调动,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应用于平面设计教学的益处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拥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当把这些特色与平面设计教学做出融合对接时,会发现教学的益处非常明显:第一,平面设计强调的是对构图、色彩等元素的掌握,直观感强,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于课程案例的分析解读,细微之处的变化都要向学生讲述得特别详细,否则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消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此时就比较滞后,比如黑板板书不利于画面的色彩传达,而一些电教教学设备又不具备集成性的功能,在多项教学内容的转换之间比较单板,容易浪费时间。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能够利用计算机通过屏幕投身的方式,将课程案例的图形最大程度还原,并能够保证色彩的逼真度,同时配合激光笔等设备的使用,放大构图的线条,将画面逐帧分解,详细地对学生加以讲述。第二,方便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现在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多涉及一些应用软件的学习。比如PhotoShop、3DMAX、CorelDRAW、Illustrator等软件的学习。这些应用软件必须使用计算机设备运行加载,所以,对于这一类型的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第三,有利于现场进行教学训练。平面设计重在应用,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应用当中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授课理念。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有利于学生现场进行教学训练。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中使用的计算机多为通用计算机,能够执行任何的指令,所以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原有的设计图稿基础上方便地进行修改和再创作。而其他的教学手段则不能如此便捷。比如黑板板书,如果擦去原图将无法即时复原;电化教学则只能观摩预先准备好的幻灯片,却不能现场更改带有设计案例的幻灯片,无法让学生自己再创作。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平面设计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它既保留了传统的绘画学习,同时又融入了很多现代设计工具的学习,因此,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应用于平面设计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所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合教学内容的安排,方便学生的学习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内容偏向应用软件的学习。比如Adobe、PhotoShop等。学习这些知识时,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的使用,一般会配套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定向方向的培养,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比如平面设计专业可能会培养一些平面设计、图像处理行业的学生,他们可能需要在求学阶段掌握一定的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图像处理、数码制作、动画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来完成,将会事半功倍。2.方便教师更完善地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使得教学材料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更为明显。平面设计教学中涉及的教学材料多是色彩丰富、感官明快的素材,所以,授课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来组合这些素材,用以课堂教学。比如可以组合使用Authorware、Flash、Premiere、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通过Flash软件将课程案例中的画面线条逐一展现,配合解说该线条的表达作用和对构图的影响,然后用Premiere软件将老师的讲解录制成音频素材,配合画面出现,重点解析案例的难点与重点,接着用PowerPoint软件将这些素材组合成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以供学生学习。3.为师生互动搭建平台,增强学习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超强的互动性。由于该项技术采用的设备是多媒体计算机,拥有友好的交互界面,能够让授课教师随停随放,当学生对某个课程案例的讲解感到疑惑时,教师可以即时停顿,保留学生质疑的画面,然后逐帧播放,细细讲解。同时,对于已经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方便的回放,进行重复学习;对于平行的难点重点,也可以方便的跳转,选择性地进行对比学习;对于素材的切换,也可以即时地退出或加入,转换自如。即便存在操作的失误,也可以即时地排除。

四、结语

第7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一、信息图形思维的定义

前文已介绍,信息图形思维是笔者在研究信息学和艺术设计学科交叉关联部分的理论后,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所以在定义信息图形思维前,有必要对促使概念形成的相关理论作简要的阐述。

1.信息思维信息思维(InformationThinking)将现存事物的结构、关系、过程作为信息的载体或符码,并由此破译出其中蕴含着的关于事物历史状态、现实关系、未来趋向等间接存在的内容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将现实对象物或信息人为符号化,并赋予其特定的代式关系的方式和方法,便构成了信息认识方式和信息思维方式,亦即信息思维1。

2.信息可视化和信息图形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以及利用图形图像方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2。在“维基百科”词典中,信息可视化概念容易与科学可视化概念产生混淆,故以信息图形(InformationGraphics)或信息图(Infographics)作更为明确的定义。信息图形主要应用清楚准确的可视化形式或手段,解释、表达、呈现甚为复杂且大量的信息。它与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的传播手段与方法重合之处在于:借助人类的视觉感官,准确传达信息。信息图形通过跨专业和多学科的途径,并且结合了平面设计、计算机技术、心理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技能,达到交流和传播的“极限”,在整合大量复杂信息快速而有效的呈现上,传统的平面设计无可匹敌。

3.信息图形思维信息图形思维(InfographicThinking)是指以清晰、准确的视觉手段或形式映射事物的结构、关系、过程、趋势的方式和方法。视觉是人类发现和探索未知世界最为灵敏、快捷的感觉系统。而信息图形思维兼具有信息思维和视觉思维的特征,利用视觉通道将数据、结构、关系、过程、概念等抽象思维活动作具象化、直观化呈现,所以,其具有抽象和具象结合的思维过程,即明确意义基础上结构式样的整体性把握与传达。

4.平面设计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泛指利用各个视觉要素和组织形式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信息沟通手段。与侧重于利用人类的视觉能力,梳理抽象信息的内涵、加强人类认知活动的信息图形设计相比,平面设计偏重“美化”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里导入信息图形思维的目的,从根本上扭转平面设计观念和方法,避免单纯地为了迎合信息时代变化而简单地设置图表设计等课程,将信息分析、建构信息呈现框架、多媒体技术手段融合、跨学科合作模式建立等作为教学改革要点,也是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1.信息时代的新产业背景伴随着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文化与技术,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创意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创意产业随之得以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从而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的主导之一的艺术设计开始探讨新产业背景下的创新思路。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学术、政策范畴的综合概念,亦直接反映了信息时代艺术设计的产业背景和整合方向。以创新和文化为特征的艺术设计,将以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新产业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

2.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育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其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案的调整,也相应有所革新。现有课程依据调研结果大体归纳为:构成体系的基础课程、插图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图形创意、广告设计、CIS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等。总体而言,其课程设置依旧和“工艺美术教育”时期的课程设置相似,人才培养目标和信息社会的人才需求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按照“‘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教育’是一个思考问题角度的变换,这一变换将为中国艺术教育的这一领域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3的观点,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之所以不够彻底,究其根本,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依旧停留在工艺美术教育阶段。“设计教育将是以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与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人的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4现有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侧重于审美品位的提升,课程设置缺乏对大容量信息分析、处理和呈现手段的训练,缺乏对新兴媒体的接触,更无从谈及如何训练学生加以运用;教学内容缺乏以信息图形思维梳理信息条理、建构信息呈现框架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缺乏对信息接收主体——人的认知行为特征的心理分析,亦无从谈及如何针对信息接收主体实现有效的信息传达。

3.从时代特征审视专业拓展的必要性今天的信息交流已经进入多维时代,设计的范畴越来越模糊且内容复杂。以传统学科的单一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已难以解决这类复杂问题。旧有平面设计的承载媒体日益受到数字媒介的冲击,信息服务的交互性手段、动态影像、视听综合等表现手段越来越多地被纳入设计创作和表达中,以获得通过建构综合体验式的信息传播框架强化信息有效传达和实现情感对接的目的。反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乎社会特征和发展趋势、全新思维协同发展的创造力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我们的学生将因缺乏处理信息的手段和对数字媒介的驾驭能力,难以应对信息时代的需求,疲软的社会竞争力亦将无法帮助其在职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以信息图形思维为主导,拓展平面设计专业新的发展方向,大力革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现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基于信息图形思维拓展平面设计专业新方向——信息设计

1.何为信息设计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是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巧和实践,通过信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应用信息的效能。520世纪70年代以前,信息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子集,经常被穿插在平面设计的课程当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信息设计”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当时已有不少平面设计师开始使用“信息设计”这一术语。到了80年代,信息设计逐步涉及到文本类信息内容和语言领域,此时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更多的用户测试,这在传统平面设计中是极为罕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设计与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科技成就紧密相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继承自平面设计后又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信息设计在新的形势下,融合多学科知识、集成文字、图形、视觉、听觉等多维多媒的艺术呈现形式,必将推动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段发生重大的变革。对于平面设计专业新方向和新思路的拓展而言,既是新挑战,亦是新机遇。

2.信息时代对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1)信息时代平面设计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针对高校教育,主要培养平面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层面。关于专业能力,平面设计专业设计人员应该以视觉传达设计为指导,做到:掌握造型、色彩、质感的基本表达技能,掌握视觉要素不同形式组织的基本法则并加以实践运用的创新能力;熟悉各个设计辅助软件的应用技能;依据符号学、视觉心理学等理论,通过图像的组织结构、视觉感应引发联想机制,理解图形(像)的“意义”;重视字体对视觉识别、结构和特征与视觉效应的研究,了解和掌握中英文字体设计的视觉规律和设计方法;重视对编排学的理性分析和研究,整体性把握视觉中心、视觉层次、视觉流程导向、视觉趣味应用规律;掌握图形、文字、色彩、编排应用到包装设计、CIS设计、书籍设计、网页设计等不同设计类型中的不同视觉要求。关于综合能力,我们主要以信息时代所需求的专业设计人员特征为依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跨专业的能力,如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掌握或了解新兴数字媒介的基本应用,对信息科技前沿性动态的观察能力等;第二,方法能力,如具备信息收集和筛选的能力,具备整合信息科技与艺术设计的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等;第三,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信息时代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体系设计的要求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明确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只有明确了目的的思考,才是一种科学的系统性思考,才能确保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形成制定目标——建立体系——方法调整——效果达成的紧密贴合模式。针对专业基础课,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培养主线,充分考虑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和学时分配,既满足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课程设置合理性,又要通过充分的实训和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针对专业设计课,以培养能够整合信息文化和视觉传达的交叉型平面设计人才为主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打破以纵向、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6,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举例说明,将信息图形设计、界面设计(新增)、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论(新增)、网页设计等以研究信息设计方法论和信息呈现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在考虑其理论逻辑递进性、实践表达相关性特征分析后进行课程整合。笔者所理解的“打破”,并非四门课程学时分配上的彻底拆分与整合,而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具体而言,被整合课程的学时安排和独立的课程名称与培养方案保持一致,课程讲授内容以阶段化、模块化、多维化方式进行,实训课题的制定贯穿四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如以同一设计项目实践体现理论指导的连贯性、深入性和完整性,且以设计项目或实验项目为载体,拓展跨专业、跨学科的宽度。

四、基于信息图形思维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要点

高校教育的培养,必须满足时代的要求。第三次科学革命使信息系统整体综合世界图景得以科学实现,对世界的描述采用了新的科学范式,相对应,也必须采用新的科学思维模式——信息图形思维,来探索高校教育改革以应对新的局面。笔者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三方面进行探讨。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是动态的、连续的、变化的、多维的。依照这一特质,平面设计教学首先应该用信息图形思维模式逐步改造模块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其次,调整建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三,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用信息图形思维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面向信息时代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地增设信息设计类课程,而是要结合信息产业的特征和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发展的眼光整合各个知识模块,并需考虑到高校学分制特点,既要保持课程教与学的相对独立性,又要符合信息科学多维交叉性,因此,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非简单粗线条地打破课程壁垒,而是通过梳理信息设计专业知识的构成要素,结合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特点,进行整体性、模块化思考。关于创新课程体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信息的构建和视觉表达层面的专业知识,需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选取、分析、呈现信息内容,构建信息图形的表达框架和表现形式。为此,在现有构成类专业基础课、字体设计、编排设计、设计摄影、计算机设计基础课程基础上,新增信息结构、信息设计方法论等理论类课程,信息图形设计、网页设计等实训类课程。其二,人的认知和信息之间的互动与互生层面的专业知识,需培养学生关注用户的行为和交流特点的意识与分析方法,并具备遵循有效协调二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设计形式。配合此目的,应增设的理论课为用户体验研究、可用性设计,专业实训课为人机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数字媒介技术。

(2)用信息图形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优化和改造主要针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信息科学是一个拥有众多学科的大家族,导致了信息理论几乎与所有的传统学科间普遍交叉、渗透,这也是平面设计能在信息科学里找到切入点的原因。平面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7,“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它通过跨学科的途径达到交流目的,并结合了平面设计、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创作、心理学、沟通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技能”。8从以上两个概念定义不难看出,信息设计与平面设计的区别在于,前者整合多学科技能和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使更为精确的信息传递得以实现。从这个分析里面,笔者找到了创新平面设计教学内容的明确方向。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旧有课程内容为封面设计、内版式编排、纸张选择、开本设定等,讲授和实训内容主要侧重视觉审美层面的训练。创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内容,应首先以信息图形思维重新审视设计对象:书籍本身就是信息载体的集合,信息是主体,实现大容量信息快速、有效的传递,才是书籍设计的内核。“书籍设计不单是给书‘化妆’,而且是实现信息交流。”9用信息图形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优化和改造,在现有平面设计专业相关课程里带入信息设计内容,旧坛装新酒,这也是逐步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合乎现实的方式。(3)淡化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鼓励跨界2011年9月北京设计国际周拉开帷幕,作为设计周核心板块“设计之旅”的重要项目之一——AIGA(美国专业设计协会)365:年度佳作展登陆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入选此次展览的作品,全部符合一项重要准则——必须在信息传达实效和艺术审美美学上实现双重效益。2001年5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率先提出了“艺术与科学”这一命题。2005年7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信息艺术系,随后开始招收面对数字媒体和信息交互设计领域的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信息世界里,专业之间本来就很难有太明确的界限。其次,信息的复杂性和海量性也需要学生有融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强调综合学科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淡化专业界限,强调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在当今的重大课题研究和创新中,具有“艺术与科学”交叉知识背景的人才都显示出了更强的设计整合与协调管理能力。跨界,即信息设计系统中涉及到的设计艺术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文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合作。10传统平面设计的设计对象集中在二维媒体领域,单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需求,在跨国企业的设计开发和实践中,跨学科人才组成的设计团队更有助于产生原创性的成果。文理交叉、技艺结合也是应对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与设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大势所趋。

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信息图形思维并非全盘否定平面设计有关视觉语言研究部分的教学理念,而是在此基础上导入信息设计的方法论,优化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信息的复杂性和海量性,也不可能通过本科课程设置,深度讲授和研究。笔者认为,拓展信息设计发展方向的教与学,除部分陈旧课程需更替为信息设计相关课程和在现有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带入信息设计相关知识外,其余部分则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得以实现。其基本的要点是:以前瞻性研究为依据,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以项目实训为驱动,以产——学——研为对接平台。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比重教师应从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导角色转变为引导、观察、激发的支持型角色,变静态的教学为动态的交互,这也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将课堂讲授与网络信息、设计公司、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等教学资源相结合,备课重点放在教案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上;强化学生创意思维的启发,通过开放式设计项目的布置,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光盘查阅资料的方式,提出有独特视角的设计思路;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教师在尊重学生设计思路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明显性疏忽和不足做出适当调整;通过项目进展阶段性汇报方式,训练学生对设计项目的管理能力,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并在该过程中,观察学生缺乏哪些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手段,并适时提供支持帮助。

(2)逐步建立“产、学、研”的教学体系平面设计、信息设计都属于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学科,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平面设计专业拓展信息设计方向,应该从教学和实训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搭建院校与企业市场对接平台两方面并进。为了满足信息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已逐步着手发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教学与科研并重,实验与创作并举方面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第8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 总平面设计 概念 依据 内容与定位 未来之路

中图分类号:U212文献标识码: A

总平面设计在我国虽有很长的历史,但作为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则只有几十年时间。总平面设计,是工业企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产品总类不断增加,生产操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广泛采用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合理的总平面设计显得更加重要。一个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其工艺过程复杂、组成规模庞大、物料搬运品种多、运量大、运输方式多样,如果没有合理的总平面设计,会使企业布置紊乱拥挤,运输交叉、迂回堵塞,就难以保证企业正常、安全、高效率的进行生产,而且造成基建费用和运营费用的增加,也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创造完美统一的建筑群体。

一、总平面设计概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艺和运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工业场地的自然条件,合理的确定拟建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工程管线、绿化美化等设施的平面位置,使各设施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与城市规划和国家交通运输网相协调,使企业的人流、物流和设备、设施在空间上妥切组合,在时间上适当连接,在费用上经济合理,在环境上舒适安全,以使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完美的建筑艺术整体。

二、总平面设计特点

总平面布置是一门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联系的部门和专业多,遇到的矛盾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总图设计人员在总平面布置时,综合分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多方案比较,选用最佳方案。

从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总平面布置就项目设计外部而言,要同铁道、交通、水运、农林、水利、气象、城建、卫生、公安、地质、勘测、、地震、施工等部门了解有关情况,签订有关协议,委托有关工程。就项目设计内部而言,要同工艺专业、土建、给排水、机电、通讯、供暖、机修、环保、水保、技术经济等专业密切配合,根据各有关专业所提出的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按照总平面布置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合理的确定项目所有建、构筑物的位置、运输线路及各种工程管线等设施。

鉴于总平面布置要同上述许多部门和专业联系,因此,作为总图设计人员,就必须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不仅要学平面设计的有关知识,还必须掌握铁路设计、公路设计、铁路运输组织设计,而且要了解窄轨运输、管道运输、带式输送机运输、水路运输以及其他机械运输等工业运输方面的知识。同时能对于上述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选择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除此之外,还必须学习工程地质、工业生产工艺、土建工程、测量等有关专业知识,使各专业的要求能够在总平面图上各得其所,使建、构筑物在满足生产和有关规定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予以合作;使总平面布置和工业流程相一致,为项目实现生产自动化、连续化创造条件。没有较广泛的知识,缺乏实践,就不可能对各种矛盾和种种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妥善解决。

三、总平面设计在工业企业设计中的地位

现代化的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讲文明生产。整齐、整洁、安全、优美舒适的生产环境能使劳动者感到赏心悦目,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在外观能给人以科学化、合理化的美的感觉。总平面设计可为企业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企业道路和通路的安排,尽可能规整,使人感觉企业管理井然有序,交通秩序安全顺畅。企业绿化和美化,为劳动者创造优美的环境,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使建、构筑物的布置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以完美的建筑艺术群体的面貌。人流货流的合理组织,不仅给人以安全感,且能保证生产过程的紧密衔接,使生产过程具有协调性和节奏性。

四、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定位

从目前工业项目规模化、基地化的发展趋势来说,“总图”专业要在工程项目中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布置”的问题,“竖向”次之,其它问题,如管线综合、道路以及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内容,再次之。

在具体项目中,我们知道,为便于项目的实施及控制,整个项目需要分成若干个主项,“布置”实质上就是鉴别并协调处理各主项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复杂而反复。说复杂,是由于它需要协调处理众多主项之间的物料及非物料关系以及外界环境状况对主项位置的影响;说反复,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外界因素以及内部因素逐步明朗化、细化后,“布置”亦要随之调整优化。好的“布置”对总图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总图人员的主要挑战也正在于此。这里强调“布置”,并不意味着总图专业的其它工作内容不重要,抑或不需要。俗话说,好花还需绿叶来配,如果说“布置”是总图专业的“花”的话,那么总图专业的其它内容(竖向、道路、土方、绿化美化以及相关详图)就是陪衬它的“绿叶”。

“布置”是总图专业的核心内容,物料供需关系是影响“布置”的重要因素。“布置”应在物流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这些物流关系主要包括工艺物料供需、公用工程物料供需。以综合物流关系为依据的总图布置追求的是工艺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之间物流路线最短的目标。在化工行业,路线最短就意味设计材料的减少,建设投资的降低。另外,物流线路最短为后期工厂运营能耗的降低也有着长期的意义。

五、总平面设计的技术总结

总平面设计的专业性不强,根本原因就是缺少计算、缺少数据。缺少支持性数据的结果就使得总图专业的许多内容比较灵活,懂行的、不懂行的都可以轻易的对总图发表一己看法,这其实并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专业内容使然。尤其是项目后期,总图专业涉及到的修修改改,有许多并不是总图专业的设计缺陷导致的,但是总图专业人员不应把精力放在专业间扯皮上,而应放在项目上来。要知道,在技术性的行业里,技术脱离了具体的项目,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1、标准规范

各类总图专业的标准规范是对总图工作的最低要求,专业人员应该对规范标准敏感,尤其是一些强制性的条款。并应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规范条款的理解,灵活应用。要培养起这样一种对规范敏感的能力,工作时要清楚地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规范,在处理问题时需知道可能会涉及哪些规范,以及掌握好对规范的尺度。这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工作中慢慢积累,来不得急躁。

2、设计要多考虑施工问题

设计是一种蓝图描绘的活动,要使得此项活动变为现实,只能通过施工。在满足规范,合理的前提下,设计应尽量方便施工取材、施工作业。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了解一些施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程序。现场是把设计蓝图和未来实景联系起来的桥梁,设计人员只有经历了现场的磨炼才能深刻的懂得设计和施工的关系。设计其实不是画图那么简单,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可能就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3、资料的收集积累和分析

工程行业中,比较注重个人的项目经历,对于年轻的设计人员,怎么才能在有限的项目里积累起较多的项目经验?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它山之石,为我所用”。搜集其它项目的项目资料,分析研究,假定自己是这个项目的专业负责人,准备怎么处理相同的问题。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其实是一个思维锤炼的过程,费时费力又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很值得去做。

六、 总平面设计从业者的未来之路

总平面设计专业人员的未来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和总图专业本身的发展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鉴于总图专业本身的工作内容性质,从职业角度来讲,就矿山行业来说,我认为总图人员的职业发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中进行,一个是专家型技术人才的职业道路,勤奋工作,认真钻研,这条路对于真正喜爱总图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讲并不难,需要的只是时间;另一条就是向管理方面发展,成为项目经理。我觉得要一个总图人员成为项目经理,这对总图人员的素质要求过高,应该说很少人能达到这种高度。但是我觉得总图人员成为一个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项目经理是完全可行的。单从技术角度来讲,一个成熟的总图专业人员在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中协调各专业问题上有着专业优势,而且,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项目的工艺过程本身不是太复杂。专业与管理是总图人员的两条职业道路。

第9篇: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平面,空间,平面设计,思维

一、平面思维和空间思维的释义

《当代科学学辞典》对平面思维是如此释义的:“平面思维是科学思维学研究的一个概念。也叫单面思维或非空间思维。这种思维要用图形表示的话,或是表现为平面上的一个定点而向周围展开,或是表现为向着一定方向延伸开来的直线,它不涉及认识对象的诸多方面,而只涉及认识对象的某个方面。”也就是说,平面思维是一种确定性的思维,其根本任务就在于保证思维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有一个确定不移的思维对象或研究中心并在单一定向中活动。它是在一个二维的空间里对对象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线性思考,尚未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尚未把握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所以很难对对象进行整体性、本质性的把握。与平面思维相对应的是空间思维。它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去感知对象,并充分考虑了事物存在的环境,能跳出事物的本身。它将纵、横、垂三度三维空间或点、线、面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察,即将对象的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对象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并且在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中去思考问题,因此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思维决定着行为方式、感受和需求。实现思维从平面到空间的转换,是设计师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平面设计的要求。

二、现代社会赋予平面设计新的发展空间

实现平面思维向空间思维转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体现在观念的变化上。后现代设计主张用多元、丰富来对抗单一的“纯粹”意义,甚至是跨界的交融,用活泼来消解统一,营造消费时代轻松幽默的生活氛围,自由尝试任何可能的风格并进行折衷处理,实现与大众的对话等。其次,体现在媒介的转变上。数字多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纸媒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平面设计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视觉语言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平面设计冲破传统的限域,在影像、声控等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使平面向多维空间的转化更具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它不局限于仅仅是视觉语言表达,而是调动人的多感官参与,使信息更易传播和接纳。再次,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平庸的设计很容易淹没在多于牛毛的信息中,被人们自动过滤掉。因此,信息传达要清晰有效,新颖独特的设计才能延长视觉的停顿时间,使人获得明确而深刻的印象。因此,设计师只有适时转换设计思维才能迎接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文章认为平面思维向空间思维的转换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从单一到多元———视觉形态的突破

“英文中的‘平面设计’这个词是‘graphicdesign’,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这是平面设计的真正功能,而美化则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1]但是,对于平面设计,人们往往望文生义,产生曲解和误读,将其思维局限在“平”上,限制了它的表现力。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的设计,它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进行传达。人们对设计作品的第一印象便是它的视觉形态,然后才会去追究其意蕴和内涵。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设计的表现形式,后现代的文化消解了传统设计观念,平面设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渐从平面向空间,单一向多元,静态向动态的交叉和综合方向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虚实的变化或形象的夸张、写实、阴影的塑造等手法使平面产生纵深感和凹凸感,获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如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的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在《S.费舍尔出版社招贴》等设计作品中追求平面外的视觉效果,恰如其分的把握视觉语言,让人一目了然,在设计上独树一帜。我们还可以还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影像等四维空间融入二维平面,甚至是通过触感设计来调动人与作品的互动体验。如2015年4月开始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中国巡回展,就是利用了多路动态影像和影院式环绕音响,将原本静止的画作从局部到整体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并配以光影效果,使展览空间展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展览馆还将梵高的名作《夜间咖啡馆》实景复现,并打造向日葵主题空中花园等。这种展示的方式颠覆传统观展模式,使观者身临其境地置身于梵高的世界,充分调动他们的所有感官参与,增强了人的体验与感受,拉近了人与艺术的距离。详见图1图1“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部分作品展出效果(左一,《夜间咖啡馆》作品实景呈现)大家可以看出,现代平面设计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态势发展,注重人与作品的互动、交流与体验。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作品要抓住人的注意力,当他看到时激起他的兴趣,并在想象中参与进去。这时,他不再在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其与设计作品的关系就从“我”与“他”的关系变成了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你”的关系,也即是作品不再是纯粹的客体,而是能与人产生互动的关系。现代技术和观念的发展使平面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从单一到多元,既是设计形态的突破,也是设计思维观念的转换。

(二)从孤立到互动———空间形态的融合

海德格尔认为:“空间中多个要素属于空间但并非就是空间本身,而是各个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才构成空间的概念。”[2]平面则是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面与面的叠加、围合、错落、组合构成了我们所能感知的现实空间。平面设计如脱离纸质媒介的限制,进入到空间环境中去,就意味着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责任。它不仅要承载信息传达的本质功能,同时还要承担起重新塑造和规划环境的任务。平面设计适应性与载体依附性较强,如通过充满艺术张力的绘画、图案与时尚前卫的涂鸦等等,能在三维空间中创造无限的想象力,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平面设计可以拓展和丰富空间的层次,传达空间的内容,美化空间的环境。如中国建筑中漏窗、门洞的设计,产生对景、借景、空间错觉等艺术效果,能丰富空间的层次,扩大景物的深度、广度,使整个环境生动有趣起来。公共场所里导视系统的设计,通过字体、色彩、图形等元素的组合,形成适合具体空间且传达空间信息的系统。再如屏风的使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是塑造和利用空间的高明做法,它除了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分割空间、保护隐私等。可见平面设计是空间环境形态中很重要的组成元素。朱鄂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译序中这样评价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既感官又理性,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部分,所以具有一种特别的气质。”[3]正如原研哉所实践的一样,他把视觉传达的信息之美,称为“visualogue”,也就是视觉的(visu-al)和对话的(dialogue),即平面设计是利用视觉形象构建起与环境互动生成的关系。原研哉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接受感觉刺激的容器”,在他的松屋银座翻新设计上应用具有关联性的触觉设计,把百货商店本身当成一个可以通过触摸而了解的媒介进行再设计。如外墙玻璃背面白色铁板上紧密而有规则地排列着很多白色突出的点,能够引发人的触感,上面巨型拉链的图形用拉开的程度来说明松屋翻新的进程,让人对此充满期待。外墙的平面设计既很好地传达了银座的现代感和高级感,又创造了一个能包容一切品质优秀的优质环境,这是一个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的整体设计。原研哉做的正是修正传统的设计概念,不落陈规的视觉呈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设计。详见图2。

三、结语

文章分析了在平面设计中平面向空间转换的必要性和具体的表现形态。在平面设计创作中,设计师的任务是提高信息的品质,增强信息传播的力量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尺度。“设计师的工作,并不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的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4]设计是超越技能之上的,设计中的技术性要素固然重要,但设计不是靠技术的华丽堆砌,而是要将设计的思路和眼光放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把设计者关注的内容更多地转向设计的意图、材料、方法、观念上。设计师应平静而内观,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本质功能,通过自己的创意并切中主题的把握,带动人们的思考。因此,从平面到空间的转换,首先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这种思维是不囿于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当思维在朝同一方向发散时,可形成丰富的内容,在朝不同方向发散时,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并以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产生与众不同的观点的创意。因此,转换思维,用另一个视角看问题,将平面和空间通过媒介的相互结合,可以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未来的平面设计不仅仅是表达内容的载体,也承担着为人们营造一个更为美妙生动的视觉环境的任务。

作者:王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