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乡镇农技推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农技推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农技推广

第1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09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最基层服务组织和重要载体,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都十分重要。但是,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1 概述

1.1辽河源镇简介

辽河源镇是东辽县最大的乡(镇),位于东辽县城东南,距县城32公里,镇政府驻地辽河源小街,幅员面积37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2731人,耕地面积15405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处于水系上游,适合发展生态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有煤矿和纺织、制砖、木材加工、农机、酿酒厂等。农业主产玉米、稻谷、豆类。辽河源镇以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积极促进各类产业相互交叉、融合、孵化,形成了有机水稻、食用菌、绿豆、花卉种植、培育、科研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了特色r明的产业形态。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东辽县辽河源镇名列其中,成为辽源市首个入选的“中国特色小镇”。

1.2 辽河源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当前,辽河源镇农业推广工作的职能主体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站,分别针对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召开现场会、利用科普大集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田间指导等工作方式,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同时,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产业园区、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新型主体,也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辽河源镇农业推广工作立足当地实际,紧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心,努力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尤其是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发展六型农业的大背景下,通过项目带动、园区带动、合作社带动等方式,鼓励农民构建效益型、环保型、生态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辽河源镇依托自然优势,鼓励合作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推动土地流转,通过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使生态农业理念深入人心,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宣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土壤安全和营养平衡。

2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辽河源镇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国范围的基层乡(镇)来看,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一是乡(镇)农技站和农机站的推广理念落后。长期以来,乡(镇)农业推广工作都呈现出创新不足的问题。在推广工作中,没有根据农村农业经济和农业科技、农机具的发展新形势,转变推广思路,调整推广手段。表现尤为明显的就是随着土地流转步伐加快,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而相应的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业经营服务却没有跟上,严重阻碍了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

二是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有待于提高。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与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对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认识不高,对农业推广工作不够重视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即使参加了相关推广活动,也难以全面掌握和理解主推技术。

三是推广手段相对单一,效果较差。乡(镇)农业推广工作长期存在受强制性指令进行推广的弊端,比较被动地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令,而不是自下而上地对当地农民科技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再制定科学的推广工作方案,这就会使得推广人员很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无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推广效果不高。

四是推广经费短缺。当前,乡(镇)甚至县一级农业推广经费来源都存在不足的现象,推广人员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这不仅对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打击,影响推广人员队伍的稳定,还会导致技术推广设施器材及技术示范工作,不利于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农业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薄弱。现阶段乡(镇)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年龄偏于大龄化和老龄化,队伍更新较慢,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及技术水平跟不上农业经济和农业种植模式发展的步伐。加之乡(镇)推广人员相对于省市推广人员而言,缺少集中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参加推广交流的机会,只能通过杂志、电视、网络等方式学习新的技术,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的要求。

3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应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农业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向全社会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推广工作发展的社会氛围;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自上而下地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乡(镇)一级的农业推广体系。推动农业推广方面的实地调研,根据各乡(镇)不同实际制定相应的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农业推广工作;二是实行农业推广工作责任制,激励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乐于奉献的精神,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推广工作;三是加大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及增收致富的巨大作用,乐于接受推广工作,深入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

3.2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科学合理地设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职能,明确划分其公益职能和营利,进行分类管理和科学指导。强化岗位责任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况聘上岗,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主动性。落实县、乡政府双重管理模式,为乡(镇)推广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促进推广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协调农技、农机、种子等站所机械,形成农业推广工作的合力,共同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

3.3加强建设,提升素质

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推进涵盖县、乡(镇)、村、示范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新型推广网络建设,各司其责,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推广人员和推广资源,充分发挥农业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尤其要充分利用合作社、种养大户、示范@区等新型主体对农业推广的重要作用,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和便利条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快新技术推广。同时,县级推广机构要抓好乡(镇)农业推广人员的资格认证和业务培训,吸收涉农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农业推广机构,逐步提高乡镇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3.4加大投入,改进方式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乡(镇)农业推广经费、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中,通过财政拨款、支农资金等形式保障农业推广人员工资水平,合理安排推广经费。结合当地实际,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必须与当地农民群众需求相结合,与市场发展情况相结合,实现从行政指令为主向行政指令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有机结合、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从重视产品数量向重视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的转变,不断扩展农业推广工作内容,实现推广工作向产前、前中、前后的全覆盖。

4 结语

加强乡(镇)农业推广工作还应加强农民科技示范户培育,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拓展农业推广服务内容,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只有全面提升乡(镇)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推广工作职能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2]罗斯.浅谈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J].四川农业科技,2008,(01).

[3]童泽平,鞠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9,(02).

[4]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2,(09).

[5]吕剑红,等.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

第2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其他人事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丁奎 缪方云 单位: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4(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14(10):1-3.

第3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落后。对于现在大多乡镇农技站来说,它们都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它们并没有把农业技术的服务与农业经营的服务同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对于一些老员工,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节奏了,仅靠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很难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需要,这就严重阻碍了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第二,法制观念不强。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更别说是采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控制。对于那些法律和文件上规定的政策 也没有落实到位。比如,在乡镇农技站的管理、薪酬的发放等方面,都没有做到有效的解决,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资金短缺。对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来说,其中必然也会涉及一定的资金投入问题。但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乡镇的工作条件都很艰苦,而他们相应的报酬 也比较低,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而且还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农广校、村文化大院等在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中主渠道作用,动员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二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科技宣传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 的覆盖范围。利用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覆盖面广的优势,直观、快捷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成立科教放映队,针对不同时令、不同农作物,有 针对性地选择科教宣传片到村进行播放。三要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培训重点。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

第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县乡农技人员必须在其位、尽其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工作业绩与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给予 一定补贴,确保他们在农村蹲得住、留得下。大力推行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农技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 继续再教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应下拨适当的经费,帮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技人员办公有场地、工作有设备。

第三,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鼓励农技人 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农 户推广,探索一条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培养,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 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第四,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继续坚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千名干部包户富民促调整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到村、到户、到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直接融合。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 队,村级成立由科技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技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通农科热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创办各类 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营,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4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进程缓慢、区域差距明显、隶属关系混乱等。此外,在建设推广站时,存在几个乡镇共同设置一个中心站的现象,而有的地区则是一个站所为一个乡镇设置,有的则进行合并。总之,农业推广技术机构缺乏统一的模式,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1.2机构设置不科学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多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配合,才能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实际工作中推广机构的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如各个机构之间联系不密切,彼此之间自成体系等。农业、林业和水利等部门之间的配合不紧密,各自建立相对独立的推广体系,而又对农户进行推广宣传,不仅不能达到推广目的,而且造成一定浪费。

1.3推广手段单一

现阶段,很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都是被动接受上级的命令,之后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在农业技术干部的指挥下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然后农民按照要求进行。这便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这种方式对技术推广很不利,特别是造成技术推广方式单一,对推广体系的建设具有阻碍作用。

1.4经费投入不足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中经费不足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县和乡镇两级,主要特点是自收自支、上级财政拨款和同级财政拨款等。在县级和区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其经费主要是职工的工资。在很多的乡镇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缺乏稳定的收入,其工资来源主要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效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挑战。另外,政府部门对推广工作缺乏重视,致使经费严重不足;而乡镇农技推广站也存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专业农技人员很少被分配到乡镇,有的乡镇甚至没有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已出现严重断层现象,致使乡镇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2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2.1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服务机构职能的建设必须遵循分类管理和科学指导的原则。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主要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村能源、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1]。另外,还存在一些营利性质的职能。一些公共性质的职能应加强其服务的功能,同时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保障经费充足。在开展营利活动时,应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

2.2加强建设,提升素质

对推广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梳理、分类和登记。如果出现缺岗的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如果出现脱岗的情况,限期回到工作岗位;如果逾期不回,按照情况进行处理。对乡镇技术推广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资格认定,保证推广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对高校的毕业生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为农业技术推广打下人才基础,在充实建设队伍的同时促进推广技术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2]。

2.3改进方式,提高效能

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在促进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的整体覆盖率;不断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让农民能够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3]。此外,转变服务理念,过去的技术推广主要依靠的是行政干预,现阶段应依靠科技示范,明确服务目标,从追求数量转移到追求质量上。

参考文献

[1]张宝玲,金忠梅,翟玉柱,等.浅论农业技术推广[J].河北农业科学,2008(10):38-39.

[2]张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4(5):124-125.

第5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关键词:贵州 乡镇 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在“三农”工作中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的突出问题,给我国的“三农”工作带来了严重制约。

一、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是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众所周知,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中,存在着进程缓慢,区域之间、专业站所之间差异比较大,而且大部分地区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隶属的上级直管机关也不尽相同,甚至有极少数直接隶属当地乡镇政府管理。此外,有的农业推广机构所为几个乡镇共同设置一个中心站所,而有的专业站所则依然为一个乡镇设置一个;有的则为3、4个站所合并而成等等。由此可见,农业推广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其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所导致的。

2.推广手段单一推广手段不够多样,是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现在,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都是比较被动地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令,然后再写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操作规章以及流程,再借助乡镇的行政力量,由农业技术干部遵照执行,并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严格程序和要求农民照章行事。这样,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很少进行现场的具体指导。这样,必然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推广体系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

3.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是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通常情况下,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不足,并且比较复杂,其来源有自收自支、上级财政拨款和同级财政拨款等。县、区级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则主要为职工工资,很大部分乡镇的农业技术经费缺乏,人员工资收入不够稳定,他们的工资则主要为经营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盈利来保证。可见,不少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一般都只能通过经营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一现象,对于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极为不利,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政府部门下拔的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我创收能力比较弱。

二、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1.明确职责,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强化管理,是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措施。对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划分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职能,严格实行分类管理、科学指导。一般而言,其职能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重大动物植物疫病预防、贯彻实施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投入、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服务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对于承担公众性职能的,需要切实增强其服务功能,并对技术人员实行竞聘上岗,由财政保障其工作经费。而对于那些开展营利活动的,则需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逐步融入市场。

2.加强建设,提升素质加强建设,提升素质,是做好乡镇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对乡镇从事农技推广与服务的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并进行分类与登记,对严重缺岗的适当给予补充。而对不在岗的技术人员,限期到岗,超期不到岗的及时进行转岗处理。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实行竞聘上岗,确保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80%。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部门工作,不断充实和加强乡镇农业技术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解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后继乏人的问题。

3.改进方式,提高效能改进方式,提高效能,是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部门要结合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动态,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改进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尽量做到让农民群众满意。转变服务理念,要从过去那种依靠行政干预逐步向依靠科技示范和营利方式转变;明确服务目标,要从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逐步向提高其质量、效益转变;改进服务形式,要敢于和善于从单一服务型逐步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扩展服务内容,要从以产前服务逐步向产中、产后服务转变,从传统种植逐步向农、林、牧、渔、加工等全方位服务转变。

4.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是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人头经费、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同级公务员水平的要求,保证按时足额到位。此外,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以内,安排和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达到逐年上升的目标。要通过财政拨款、支农资金等形式和渠道,并保证一定的比例,全面筹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三、结论

总之,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而且也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必须针对当前广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宝玲,金忠梅,翟玉柱,等.浅论农业技术推广[J].河北农业科学,2008(10):38-39.

[2]张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4(05):124-125.

[3]罗斯.浅谈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J].四川农业科技,2008(01):91-92.

第6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尽管相关部门重视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一些机械化技术也逐渐为广大农民所掌握。但由于推广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导致目前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不仅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还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1.1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离不开经费支持,但目前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例如,由于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福利待遇较低,难以激发工作热情,影响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在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时,也需要经费支持,但这部分经费得不到保障,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公益活动开展,制约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提升,一些农民难以有效掌握农业机械操作方法。

1.2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量薄弱

专业的机械化推广人员和高素质推广队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但目前普遍存在推广力量较为薄弱的现象,机械化推广技术装备落后,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工作人员自觉性不够,忽视加强自身学习,不重视知识更新,未能及时对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推广。或者推广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制约工作效率提升,导致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没有及时推广和应用,影响推广工作水平提高。

1.3对市场信息需求把握不准确

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不重视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使得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特点。

1.4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不灵活

灵活的推广机制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更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效率。但长期以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采用行政管理机制,尽管具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但该推广机制缺乏制约监督,激励机制缺失,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为此,今后应转变这种情况,创新推广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灵活性,增强工作实效性。

2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对策

2.1创新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

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时,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有基本了解,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农作物种植需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让更多农民掌握相应的机械化技术措施,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实惠。技术推广时应立足当地农业生产需要,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机械化技术,组装成集成配套技术,使这些技术措施得到有效应用。重视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场建设,展示新技术和新品种应用,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利用科技下乡、农业技术进万家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这样既丰富推广活动形式,还能促进工作效率提升,让广大农民更乐于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重视与科研院校合作,发挥他们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解决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的难题,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为农业种植和农业发展服务。

2.2健全推广人员考评机制

完善推广人员考核工作,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明确工作人员业务量和进村入户指标,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为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将农村居民对推广人员的态度纳入考核体系,完善和落实奖惩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2.3明确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目标

在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技术推广与农业科技革命、农业技术跨越发展相适应,提高机械化技术推广整体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实施步伐。具体推广过程中,应该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重视资源开发,同时也注重与技术措施相结合,促进机械化技术推广综合效益提升。只有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促进机械化技术更大效益发挥,以便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竞争力提高。

2.4细化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

高素质工作队伍不能顺利完成推广任务,还能提高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最大效益发挥。因而有必要推动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革新,激发农民、社团组织参与技术推广热情,细化推广队伍,形成健全的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坚持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结合。重视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合理配备工作人员,调动农民参与热情,支持机械化技术协会发展,完善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工作效率提高。

2.5规范管理体制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机械化纳入工作议程,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加强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建立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加强租赁公司、农机作业服务队建设,整合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建立农机工作协会,规范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3结束语

第7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一、乡镇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

1.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年龄老农机推广

乡镇农机人员作为农机推广队伍中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其年龄、学历、素质决定了农机化工作成绩的好坏。目前乡镇农机推广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学历偏低;有些农机推广人员还属于社会招聘人员,专业技术差,业务技能低,在基层工作中还兼任其他工作等等。这些现象都严重的制约了乡镇农机化工作的发展。

2.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办公配置简陋、工资待遇难保障

目前一些乡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工作繁杂、办公条件简陋在处理农机方面工作的同时还要应付其他繁杂的事情;电脑、电话、传真、打印机等现代办公配置为零。工资待遇低下,有的地方农机推广人员工资欠发现象严重,其他的值班补助、办公经费等全无,极大的抹杀了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混时间、混日子、工作敷衍思想,工作态度不端正。

3.基层农机推广职能下降

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的不足,从而使行政职能下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投入,使农业机械数量逐年增加。一些新机具,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得到应用,然而在推广后期服务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推广培训、技术操作、维修保养等等,乡镇农机推广人员技术业务还不到位。技术职能上不能完全的发挥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作用,大大的制约了农机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4.地方政府对农机化工作重视不够

进入市场经济后,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只强调抓经济建设,不重视农业生产,更不理解农机推广对农业生产中作用。在农机化推广工作中没有委派专职人员或者安排兼职人员,造成基层农机工作成为摆设,可有可无。

5.推广宣传不到位

地方政府在宣传推广农机化方面层次上普遍偏低,对农机推广工作未纳入重点工作。作为操作农机的驾驶员,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较差,技术水平有限,对新机具、新技术接受慢等问题。在农机化推广工作中地方政府缺少必要的引导和宣传。

二、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强技术抓源头重管理,建设新时期农机推广队伍

源头管理是农机推广重要管理手段,是建立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要继续抓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和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第二要做好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地方要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杜绝浪费资源、不合实际的农机推广,从而提高“三率”,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第三要抓好“农机推广镇、村、户”建设,不断创新农机推广管理模式。加强基层农机推广网络建设,让农机推广工作深入到村到户。第四做好农机推广宣传教育和农机户的技术培训工作。利用电视台、电台、明白纸、农村大集、图片广告、示范村、农机现场会等灵活多样形式,多渠道向农民宣传中央和省市农机推广政策,加强农机驾驶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定期的组织农机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演示等方式,提高农机驾驶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2.提高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地位,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

乡镇农机部门是实施乡村农机推广的主要载体,要保持他们的相对稳定,杜绝出现农机推广人员从事其他工作和安排敬业心不强、没有农机知识的非专业人员从事农机推广工作,要把高素质高业务高技能的农机推广人员重点培养,让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农机推广工作上,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除了乡镇(街道)农机人员从强化自身业务工作、农机管理、农机服务等各方面提高自身形象、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上级部门应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政策。首先,上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经常不定期的举办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培训班,逐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其次,不断加强农村农机工作的信息化交流,对一些中央和省市地方的惠农政策通过基层农机部门及时传达下去,逐步建立一个农村―乡镇农机部门―县区农机推广主管部门―到市农机推广中心的农机推广体系平台。最后,在一些农机产业大的乡镇,可以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形成农机推广工作的统一领导模式,人员、物质、金费等收归农机主管部门,从而使农机推广工作逐步走向统一、规范、稳定安全的道路上来,带动整个农机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8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__县地处__省东南部。地域广阔,总面积2674.3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一分水一分田”的多山丘陵县,耕地面积29.4万亩,其中水田21.6万亩,旱地7.8万亩。全县标准农田面积11. 6万亩(其中:一等田为2.1543万亩,占18.6%;二等田为9.2543万亩,占79.8%;三等田为0.1830万亩,占1.6%。)。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其中农户23.53万户,农业人口81.58万人。20__年上半年农产生产总值5.1亿,同比增长29%,扣除物价因素增长5.0%。截止目前,我县有龙头企业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3家,其中种植48家,林特10家,畜禽27家,渔业3家,服务类5家。每年用于农技经费900万(农技专项经费300万元左右,包括省市下达经费)。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农技服务创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按照省、市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环节,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截止20__年10月08日,我县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施情况如下:

1、制度建设。现已成立领导小组的乡镇34个,出台实施方案的乡镇34个,出台相关责任制度的乡镇25个。其他几个乡镇也均已进行调查研究和相关政策的起草过程中。

2、示范乡镇建设。目前,在布置任务时,全县各乡镇均以示范乡镇的标准进行建设,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后,下一步,对各乡镇进行初审,筛选出2-3个建设比较好的乡镇作为示范乡镇。

3、农技人员聘任情况。县级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通过公开报名、组织推荐、民主评议等程序,产生并聘任首席农技推广专家9名,县级农技指导员100名(其中林业首席专农1名,林技指导员24名);乡镇责任农技员已开展聘任的有29个乡镇,聘任责任农技员324名。

二、主要成效

1、进一步明确了农技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新型农技体系改革,确保了农技人员有一定的精力从事专业工作,并明确了每个责任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地解决了部份农技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职的现象。

2、强化责任考核,调动了农技人员积极性。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我们注重加强各级农技人员的绩效量化考核,使农技人员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积极深入基层,送技术到农家到田头,自觉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

3、强化资源整合,提升为“三农”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农民信箱、农技110、__农业信息网、党员远程教育、__电视台“乡土乡情”栏目等平台,充分发挥首席农技专家的带头作用,相关信息,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

三、主要措施

近阶段,我们紧紧围绕“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1、领导重视,迅速部署。全市在__召开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场会后,5月13日,__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我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多次在有关会议上督促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乡镇的目标责任考核。9月19日,县政府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__x县长在会上就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再次进行了强调。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__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出台了《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织机构建设。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设立__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并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业机械、

水利六个分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下设十个技术指导组,每组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农技指导员队伍。

3、政策到位,明确责任。出台了《__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农技推广的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保障等“五大”体系建设,以深化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同时,我县还出台了《关于印发责任农技推广有关制度的通知》,《__县责任农技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机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畜牧兽医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经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渔技人员职位说明书》、《__县责任农技人员考核办法(试行)》、《__县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林技指导员、责任林技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试行)》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评价办法。

4、理顺机制,增强活力。针对原有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部分人员知识老化、新进农技人员专业不对口、农技人员干劲不足等情况,我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调整乡镇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对各乡镇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调整,乡镇农口人员统一合编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核定事业人员506名。

5、强化措施,督导到位。为了确保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进展情况报送制度的通知》文件,采取联络员制度,各乡镇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并在建设过程中,每半个月向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报一次进度。同时,县有关领导和督查小组不定期对乡镇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9月19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为了能顺利开展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各乡镇按照示范乡镇的标准进行建设,我们整理了一整套的参考资料《乡(镇)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内容》发给各乡镇,供其参考,个别乡镇需要,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到乡镇,现场指导建设工作。瓯北镇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还组织人员到泰顺县进行学习考察。

6、加大投入,资金到位。县财政局从农发基金、科技“三项”经费中也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农技推广专项经费;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技推广专项经费,确保了有钱办事。

四、存在问题

1、进度慢,发展不平衡。由于部分乡镇领导不重视,造成进度较慢,还有个别乡镇至今未启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2、体系改革不规范。有些乡镇制度未制订就已经聘任了农技员;有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未成立也已经聘任了农技员,出现前后倒置的现象。

3、操作性不强。有的乡镇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流于形式,造成责任脱钩,操作性不强。

五、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我们将加大督查力度,加强示范建设,加强培训,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以第三季度县政府对乡镇进行考核为契机,把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列入考核项目, 引起乡镇领导重视,从而加快建设进度。

第9篇:乡镇农技推广范文

主题词: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困难对策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依靠力量。建立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体系,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没有一个长期稳定健全的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农业各项工作就失去了基本依托,就不可能更好地将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农民,就不可能更快地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现就我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困难与对策浅析与同行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探讨,目的是进一步把我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向前进。

一、绵阳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现状

(一)绵阳市自然地理、气候、人口耕地的基本情况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介于东经103°45′—105°43′,北与广元接壤,距省会成都98公里,是川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现辖6县6区1市共13个县(市、区),273个乡镇,3453个村,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5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0.3万人,占总人品77.8%,农业从业人员141.1万人,占农业人口比重34.4%。总耕地424.6万亩,其中水田192万亩,旱地23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7.3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51.05万亩,高塝望天田9.33万亩。全市地貌可分为11个基本类型,共有15个土类,21个亚类,38个土属,117个土种。绵阳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呈现四季分明,气候终年湿润,夏热冬暖,春暖秋凉,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等气象灾害多,立体气候明显,类型多样等特点。

(二)绵阳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2004年8月调查统计,全市种植业系统共有推广机构28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9个、乡级约272个,有1789多个村设立了服务组织,还有200多个专业协会。80847个科技示范户或示范场。全市共有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2513人。乡级农技推广人员1300人,全市农民有33万人获得“绿色证书”。

二、我市农业推广体系面临的困难

各级农技推广机构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推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出率和产品品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作为承担国家公益性职能的农技推广体系,其状况与新阶段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地区农技推广机构队伍不稳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催粮催款、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于农业。

2004年7月对涪城15个乡镇级推广机构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区政府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将农技站、农经站、农能站、水产站等站所进行了合并,组建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性质为事业人员,工作实行差额拨款,从事农技、农经工作的人员经费为全额拨款。由过去的一人一职,转变为一人多职,把农技、农经、水产、林业、国土等多个职能工作合为一体。二是侵占乡镇站财产的事件屡禁不止,有的地方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青义镇是镇政府直接收回农技站的资产归镇政府所属。三是农技服务体系国家定编人员不能适应新农业发展的需要,人员严重不足,以涪城为例农村人口218652人,乡镇农技推广系统实际上需求是68人,而实际定编是30人,缺编人员甚至达到44%以上。以上现象主要集中发生在推广工作不能系统、持续、有效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不能很好的推进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产出率和产品品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相当一部分基层推广人员没有稳定的收入,有的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生活。乡镇农技站聘用人员为各村农技员,实际是由村主任兼职。农技站的经营业务多是由各乡镇中心委托个人承包经营,涪城现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66人中,48人是全额拨款的占72.7%,差额拨款的4人占3.2%,自收自支16人约24.1%。相当多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甚至没有最简单的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三)农技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人员老化问题。一是专业人员比例偏低;二是年龄普遍偏大,由于基层推广机构待遇低,工作艰苦,很多有专业学历的青年人不愿进来;在乡镇一级尤其突出,涪城乡镇农技推广人员66人,40岁以上的占70%;三是技术职称比例失调,如较发达的涪城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系统有7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仅1人,中级职称9人;四是知识亟待更新,对农技推广体系人员的再培训、更新知识政府投入很少。目前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中,掌握常规技术的多,了解新技术的少,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农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农技推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元化格局中,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是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所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制定各级各专业推广机构的建设规范,建立体系建设监测网,抓好稳定和创新的典型,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一)稳定和创新并重,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根据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要一手抓当前建设,一手抓长远发展,当前和长远并重,也就是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要进一步落实乡级推广机构的“三定”,保证编内人员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及时到位;二要依法维护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的权益,对非法侵占、拍卖、平调、租借推广机构财产的行为要限期纠正、追究责任;三要坚决制止向推广机构安插非专业人员,保证推广机构在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到80%以上,对超比例的非专业人员要坚决清退;四要理顺乡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明确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级政府对乡站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二)创新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动力,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生命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经历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历程后,近几年来,涪城在区委、区政府和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得到恢复,并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自我发展、上通下联、服务农业”的路子。目前,全县已拥有了专业协会39个,专业大户200户。

1、以现有乡镇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场。

开辟新途径,积极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是2000年中央3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各地在实践中的成功探索,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是农技推广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涪城已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一个,农业高新技术蔬菜生产、销售企业4个。根据地域特点调整产业结构,不能一刀切,千站一面。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由石洞农技站承担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重点做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品比工作。该农技站现有5人中只有农技站长是国家编制人员其余4人是自收自支人员。他们把公益性与经营性很好的相结合,现有固定办公用房、培训室、仓储室1900平方米,结合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从去年9月至今8月间进行,引进小麦新品种13个进行试验,杂交油菜新品种4个,品比试验.213.3亩,玉米新品种183个进行示范,其中163个为试验、示范观察20个。水稻品种8个进行观察示范,为示范推广新品种做好了充分准备。改良枇杷园98亩,开现场会4次,培训实用新技术5700次。通过示范场项目实施促进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为多元化发展探出了路子,为涪城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探索一条路子,同时也为农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练兵基地,带动区域经济。通过科技示范场把农业科技与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增收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具有经营自的广大农户通过观察、比较、选择、逐步变成农户学习科学、用科学的主动力,改变运去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创办科技示范场要注意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搞好农业新技术推广。

涪城今年以康绿公司为依托,举办蔬菜实用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配合涪城发展实施十万亩无公害蔬菜规划,培训到要级农技人员,培训蔬菜农户5000户,辐射面积1万亩,很好的推进了涪城区的蔬菜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现场培训使来者有学头,有看头,有做头,利用新技术种植蔬菜后每亩增收500至1000元。现场与培训农户签订种苗合同,农民实行订单生产。充分发挥了高新技术示范、展示、推广带动作用。这种发展模式也以对推动了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3、对原有乡镇农业服务站人员、资金、财产等重新整合。

我市游仙区刘家农技站的组成是由机构改革后原农站的老技术人员、退休科技人员、向社会招聘热爱“三农”工作的人员三部分组成。由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能力强的人牵头,形成股份制的民营农业科技推广实体。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负责帮助当地农户和专业大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并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技术、物资配套服务,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同时对当地具有品牌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农产品进行宣传,产销结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当地农技推广的优势品牌。

4、通过机构改革乡镇农技服务体系人员进行重新定编、定岗,精减人员,整合机构。

我市盐亭县根据市委、市府发出的绵委发[2004]16号文件《关于盐亭县机构改革的批复》精神的要求,对全县的农业服务体系进行重新定编、定岗、整合机构,重新定位。由过去的乡镇农技、农经人员223人减为177人,减员20.6%,现在编人员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技能强。乡镇农技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绝大部分农技人员能安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做好公益。今年的盐亭的水稻大面积出现稻瘟病,基层农技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稻瘟病的蔓延,例如云溪镇水稻面积4万多亩暴发稻瘟病,镇农技人员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农户采取措施,及时扑灭稻瘟病,减少农户损失。

(三)创新是探索农技新路子的重点

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要正确认识政府扶持、自身创新和发扬奉献精神的关系。

一是要新观念,不断拓宽服务范围。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做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方面的技术。因此,各级推广机构都要把自己的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面对农业事业单位改革,各级推广机构要积极大胆的探索,实行全员聘用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岗定人,持证竞争上岗,以岗定酬,逐步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要逐步完善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技术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是开展多方合作,共同壮大农技推广体系。合作包括“三农”结合和专群结合两个方面。“三农”就是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方面,“专群”就是国家办的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服务组织等。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探索新的使用方式和机制。

要继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保护机制。政府部门要出台一系列保护农技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农技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加强农技服务队伍的自身建设。政府要把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制度化,经常督促农业科技人员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继续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在农技服务平台向下延伸,直接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继续完善村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村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开展栽培、植保、施肥、管理及信息一体化服务。力争达到“基点服务村村通”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我们不仅要强化“面”的作用,更要突出“点”的功能,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速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以点带面,达到推动农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之目的。

四、建议

(一)明确责任,充分利用现有的权利,壮大自己的网络。

(二)加强对乡镇农技人员素质培养,提高农技信息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