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生物教育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教育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教育理论

第1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性别角色;生物学视角;生物因素;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4-0042-05

自20世纪后半叶起,性别差异、性别认同和性别刻板印象等与性别角色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渐受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们不仅关心两性之间存在哪些差异,更关心这些差异是如何导致的,或者说性别角色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对性别角色发展机制的解释已形成了近十种理论,大致可归为三类:生物学视角、社会影响视角和认知发展视角。支持生物学理论的学者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先天生物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遗传的结果。社会影响倾向的学者则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主要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养成深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同伴群体乃至大众传媒的影响。而认知导向的学者则更注重对发展模式的研究,特别强调社会认知能力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另外,相较于前两种流派而言,认知派理论更关注在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支持此理论的学者认为性别角色发展并不是个体被客观因素(包括生物的和环境的)形塑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在这三派理论中,生物学视角理论虽然仍不断贡献出新的研究成果,但一直遭到理论界的广泛质疑。批判之声主要源于生物学视角理论过于强调先天因素,而忽视了环境与个体认知发展对性别角色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理论派别,生物学视角的理论或许有片面之处,却并不缺乏事实依据,它们同样值得研究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长期探讨的主题。近些年来。国内对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研究总结并不少见,而针对生物学视角理论的系统论述却不多见。笔者希望通过对生物学视角理论的梳理,以及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的总结,引发研究者对生物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和研究。

一、生物学视角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长期以来,关于性别的研究一直因为概念界定的不一致而难以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故而,在介绍生物学视角理论之前,本文首先对有关性别角色的定义加以解释。

性别角色是一个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问题。由于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他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看似相近侧重点却不同。Constantinople于1973年从生理学视角出发对性别角色作了如下界定,即“或多或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区分开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Spence在综合多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性别角色是指“社会认定为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Gilbert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国内学者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从生物基础出发,如《心理学词典》中将性别角色定义为“由于人的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或行为模式”;另一种从社会建构出发,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将性别角色定义为“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又如时蓉华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从形形不同的有关性别角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性别角色虽然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基础仍来源于生物因素。笔者将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学取向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进行阐述和评析。

(一)生物进化理论(Evoludonary Theory)

支持生物进化论的心理学家相信,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上面临着不同的进化过程,自然选择导致了最基本的男女差异,而这些差异将决定未来的劳动性别分工。他们尝试从生命繁衍的角度对男女人格特征差异作出解释。他们指出,传统上,男性在养育后代方面仅仅需要贡献,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繁衍后代以便将其基因延续下去。相比之下,女性则要付出更多。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她们需要经历九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孕育后代,在此后,还要花多年时间来养育,直到孩子可以独立生存。为了抚养孩子长大,女性要全情投入,而这将使其变得善良、温柔而富有教育能力。而男性则要表现得对女性尽量体贴并为母子提供食物来源和必要保护。故而,男性的人格特征将倾向于富于竞争性、果断性和积极进取性,因为这样才能使他们吸引更多配偶,达成生命延续的目的。

生物进化论学者Buss认为,两性的心理特征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相似,但同时也必然存在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将主导两性在人类进化历史上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忉例如,男性往往具有更强的视觉空间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打猎的必要条件。男性为了成功猎取食物、保证生存,便发展出较女性更强的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

然而,生物进化理论现已遭到广泛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生物进化论取向的学者坚持认为性别定型化(gender typing)的根源是两性的生物基础。他们努力寻找两性人格和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物起源,却大大忽视了文化和历史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二)生物社会理论(Biosocial Theory)

Tohn Money和Anke Ehrhardt是生物社会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们辩证地看待生物进化论者的研究结果,将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生物基础和社会标定(socidal-labeling)两部分。其中生物基础的影响主要包括基因影响和激素影响两个方面。

在基因影响方面,研究者认为基因因素可能是导致两性个性、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等多方面差异的原因。Corrine Hutt于1972年研究发现。常出现在男孩身上的几种发展紊乱现象可能是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导致的,而男孩的母亲正是这一基因的携带者。由于Y染色体上不携带基因,故而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将在男孩身上表现出来,若换作女孩的话,则可能仅是携带者而不会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有研究显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将对个体视觉空间能力发展有一定影响。那些晚些到达青春期的儿童比早熟的儿童在

解决视觉空间问题上表现更突出。

在激素影响方面,大量研究结果来源于对出生前曾被迫暴露于不恰当性激素环境中的儿童的研究。有些孕期女性由于服用了含有雄性激素的药物,导致其生出的女孩为双性人,即体内存在完整的女性生殖器官而体外却表现为男性生殖器官特征。Money和Ehrhardt曾对那些出生后改变外显生殖器官并被当作女孩来抚养的双性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女孩比普通的女孩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她们经常会和男孩一起玩耍,喜欢那些适合男孩玩的玩具和游戏更胜于在传统意义上适合女孩玩的玩具和游戏。她们达到青春期后,开始与男孩约会的时间也会比普通女孩晚一些,并且她们倾向于在建立事业之后再考虑婚姻问题。另外,双性女孩也比普通女孩表现出更好的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者由此认为,胎儿早期暴露于雄性激素的环境中,可能使其大脑已经受到男性气质的影响。c912000年以后曾有多位学者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重新验证,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更说明了我们应重视激素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性差异的形成可能是以激素作用为中介的:二是出生前暴露于雄性激素中可能会影响女性的人格特征、兴趣偏好和活动方式。

Money和Ehrhardt与其他持生物学视角理论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们还强调社会标定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社会标定能够改变或扭转生物因素对个体前期的影响。同样通过对双性女孩的研究他们发现,若在双性女婴出生后的18个月内对其进行性别更正(修复女性生殖器官),并从此将其当作女孩来抚养,那么个体需要针对性别改变付出的努力(这里指心理上的)将比较少,但如果推迟到3岁以后,性别角色任务的重新定位将变得非常困难。他们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社会标定和性别角色社会化将对未来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偏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尽管生物社会理论对儿童早期性别认同的社会影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其主要研究方向仍集中于基因遗传和激素影响等生物学因素在性别定型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尤为值得肯定的是,此理论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双性人这一特殊群体,大大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结果的严谨性。但这一优势同样也是该理论的劣势,因其研究对象过于具体,所以该理论对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偏好将出现于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约4N6岁)。这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儿童为了取悦异性家长会在行为上尽量与同性家长看齐。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3~6岁男童身上。他们往往对母亲表现出依恋,而将父亲视为与自己分享母亲的情敌,弗洛伊德将男童这种的性取向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他指出,男童一方面为了取悦母亲,另一方面害怕被父亲报复,于是以父亲为性别认同对象,将父亲所代表的社会戒律变成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并逐渐获得性别自认,继承父亲的角色规范。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性别定型化过程对女孩而言更加复杂。因为女性没有男性的外生殖器官,故而天生认为自己是被的,但同时对父亲又有一种倾慕之情,表现出“恋父情结”。在此情况下,女孩自认只有以母亲为角色榜样,不断内化母亲的行为方式,才能赢得父亲的爱。

弗洛伊德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是以个体生理差异导致的性取向偏好为基础的。他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同性别家长的行为来形成重要的个性特征,从而完成性别定型化的。由此我们看出,弗洛伊德虽然强调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塑造作用,但其同样是以生物学特征为出发点的。由于弗洛伊德理论将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归结为性本能的驱使,所以自提出以来不断遭到其他流派学者的质疑。例如,弗洛伊德认为男孩认同父亲是基于内心的恐惧,但多数研究者发现,那些更倾向于认同父亲行为的男孩往往拥有一位体贴而善于教养的父亲,而不是那种惯于惩罚和威胁的父亲。

综上所述,生物学视角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的性别角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天的两性生理特征。进化论学者认为,两性之所以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是因其先天生理特征的差异导致两性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适应问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样重视个体先天的生理特征,但其主要聚焦于两性的第一性征差异,他认为,儿童最初的性别角色分化是其在性器期为解决自身的“情结”问题而认同并模仿同性别家长行为的结果。生物社会理论较前两种理论而言更重实证依据,以双性女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遗传基因和激素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影响视角理论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认知视角理论渐进成为研究焦点,生物学视角理论在慢慢淡出学者们的视野。然而,作为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笔者认为,生物学视角理论仍应被学界重视。社会影响视角理论虽然充分考虑了环境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但确有夸大环境因素作用的倾向。而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认知视角理论虽自成体系并顺应了现今学界的理论主流,却少有可被反复验证的事实依据。相比之下,生物学视角理论虽有片面夸大生物基础的嫌疑,但生物因素对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二、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以上三种生物学视角理论分别从进化原理、遗传基因、激素影响和性生理特征几个方面对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因素作出了解释。由此我们虽不能断言生物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却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生物因素可能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深入分析性别角色发展的机制,客观、辩证地评价各理论流派的理论学说,也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更深入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规律。

首先,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使我们看到了生物学因素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性别角色发展规律是众多研究者的一致目标。本文介绍的三种理论从三个角度阐释了生物学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这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更深入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规律。

其次,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客观、辩证地看待各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科学指导教育实践。笔者曾对国内有关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过梳理,发现可将已有研究中涉及的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大致归结为生物、社会文化、认知、父母影响、同伴影响、教师影响及媒体影响等七个方面,其中的五个方面均可归为社会影响,而关于生物因素的阐述则甚为粗略,因而令人们常将环境错视为性别角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为家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儿童的发展造成决定性影响。而生物学视角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生物本身固有的或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与性别有关的特质,将在未来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在这里,“促进”亦包含着限制的意思,即环境的建构作用也将受到生物因素的限制,那些不符合生物特质的影响可能仅是暂时性的,正如双性女孩常常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即便父母一直将其当作女孩抚养,这一群体的性别特征仍与普通女性有所区别那样。

第2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要最终回归生活,为改造生活服务,也就是说生活与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该教育思想主张学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生活展现给学生,力求实现学校生活社会化,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生活;其三,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本身就是教、学、做的统一,要加强三者的紧密联系,强调教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适应做法,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大众教育思想,是符合中国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理论,对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与教育要紧密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生活性的特征,要使教学情境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情境,而是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和净化,使其符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建立起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取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上一个重物,让两名学生分别拽着绳子的两端,要求学生将绳子拉直,并保持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无论这两名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拉直绳子,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无法拉直绳子呢?谁能运用刚学习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最后应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研究中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奥斯特在大量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存在,法拉第经过十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探究生活物理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和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手电筒,一个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装有电池的手电筒,另一个手电筒是手摇式、里面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摇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也可以发光?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起来,这时教师打开手摇式手电筒的外壳让学生观察内部装置,发现手电筒里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必然会想到手电筒发光与这样的装置有着某种联系。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这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将生活问题与物理规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就是要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改变生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只会运用知识解决书面上的习题,而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用物理改变现有生活。例如,在讲授完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人为什么能跳起;马为什么能够拉动车。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结论:

总而言之,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其实质是利用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所以,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找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素材,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吴凤英.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物理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3).

[3]杜建萍.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才智.2012(4).

第3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主要是坐在自己的位置听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室中很难获得深刻的生命感悟,对于生命的体验停留在非常浅层的表面,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难以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生命价值.

2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生命教学策略

1)加强生命教育意识

为了提高高中物理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度,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教师对于生命教育教学的重视,在意识上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结合物理教学的特征,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各个环节中.例如,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物理教学内容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理念.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万有引力这一知识点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学习万有引力时教师会为学生讲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陌生,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万有引力形象化.笔会掉到地上,水龙头的水往下流等生活现象其实都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如果失去万有引力会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我国航天员在神舟飞船上工作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失重状态下生命的状态.让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获得重新的认识,保护地球环境与地球生命.

2)挖掘生命教学资源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教学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对于生命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师要通过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物理,通过生活进入物理学习,运用物理理论解释生活现象与生命现象.高中物理教材中增加了一些物理学史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入理解物理探究的历史,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关注物理探索过程,通过物理学家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探究的坚持感化学生,提高学生对于生命探索的认识,对于科学研究认识也更加深入.例如,对于镭的发现以及居里夫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镭对人们生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居里夫人淡泊名利与对于科学与自然探究的不懈精神也感动了很多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知识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

3结语

第4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在国家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体验发现者的乐趣,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概括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要靠探索隐蔽的现象。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经常熟视无睹,而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则会引起学生的注意,生物学现象多种多样,学生可以研究的对象丰富多彩。因此,教师不应把生物教学仅限于课本,而是要扩展到自然环境中,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观察生物现象并揭示其本质。

兴趣的培养要靠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教学中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去模仿,允许学生实验失败,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出原因,直至实验成功,使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将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蝗虫”一节前,笔者预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实验: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仔细观察两只蝗虫的反应,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记得牢,印象深刻。

2.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就没有学习。师生合作性的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和思想产生共鸣的过程。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体,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交流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3. 注重分层教学

生物学包罗万象,新教材安排了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同时,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建构信息技术下的生物教学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只想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教学,那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交互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具有以下优势:

1. 能将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新课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并进行“整合”,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和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诱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八年级下册讲动物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动物,用直观的画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2. 教师利用整合手段能突破教学难点、化静为动、促进理解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生物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自然现象的认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构成了生物教学中的诸多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能否合理突破教学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教学“花的受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画过程: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胚囊。接着从花粉管出来,与卵细胞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由原来的卵细胞改为受精卵。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3. 情景再现,穿越时空

生物很多内容是涉及生物进化的,而这些内容包括的时间和空间异常宽广,从广袤的宇宙太空到细微的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从太古生物到现代自然中的生物,无不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有些已逝去的自然形象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还原、无法呈现的,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也无法在课堂上呈现,如:人体在母体中的发育过程,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细胞的分裂等。这些过程都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观察,因此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文字图片充其量只能让学生了解生物某一时刻的形态,却不能窥探事物的全貌。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再现史前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可以把现代生物研究得到的微观景象融合在课件中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冲破地域、季节和空间的局限,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能力。

4. 利用整合手段展示生物知识的应用

学生要学好生物,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搜集、整理、设计与相关知识有关的图片和(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动画以及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在“关注健康“一节的学习中,其知识点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注意事项,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理解、操作是不容易实现的,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口对口人工呼吸视频来解决这个问题。

5. 省时高效,增加容量

多媒体技术运用了视、听的感觉机制,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虽然课下教师的工作量大了,但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却大大增加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细胞的立体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的图像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加快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节约了上课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

第5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态伦理;初中生物;教学

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环境问题都越来越重视,生态伦理思想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生物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伦理素质。

一、生态伦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生态伦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素养。目前全球的生态危机日益加重,正逐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生态伦理素养,才能让我国的经济增长由资源型转变为科技进步型,才能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目前初中生生态伦理素质的基本状况

根据在学校的调查,初中生的生态伦理知识、环保知识比较欠缺,保护生态的理念和实践能力都较弱。这些和他们自身、家长、

学校和社会宣传有较大的关系。

1.学校教育不足

当前的初中教育,过分关心的是升学率,关注的是基础知识的构建,而基本上没有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尽管有部分章节谈到了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很少从人与自然的价值观、消费观、权利观等方面去讨论和引导,未能让学生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生态伦理的教育往往停留在组织一些简单的环保活动上,手段过于单一,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

2.家长意识不够

家长的生态伦理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的形成。由于部分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尤其农村学生的家长很少接受相关知识,导致这些家长很难从正面影响学生的生态伦理观。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将促进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形成,相反,则会起到阻碍作用。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太多,信息量太大,媒体在宣传生态伦理观念时引导不够。同时由于生态环保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监督措施成为形式主义。公众真正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生态伦理观念难以形成。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的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提升他们的生态伦理素质,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生态伦理素质的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不少章节和内容都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伦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1.做好典型课程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中,教师应该紧扣环境保护这一核心,采用情境式教学。教师尽可能多地收集图片、影像等相关资料,利用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如,在《生态系统》一章中,可以采用小品的形式,由学生扮演各种生物,演绎生物链、食物网的各种变化。这种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活力,使得学生对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有助于生态学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观。

2.结合社会活动,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湿地日、爱鸟周、无烟日、人口日、土地日、减灾日等众多节日,旨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教师应结合这些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如,我们可以结合爱鸟日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媒体组织的征文比赛;在讲传染病一节时可以观看有关非典的影视录像,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的危害,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督促自己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

3.突出农大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

江西农业大学有众多与生物学相关的专业,如农学、林学、动物学、环境保护等专业。同时大学还有植物园、生态实验园。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利用相关优势,邀请大学农林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学生传授一些最新知识,或者组织优秀学生参与他们的一些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课程,将对学生今后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生物教师应该坚持对学生灌输生态环保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尊重大自然发展规律,社会才能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物医学高新技术 医学伦理学 教育

[作者简介]李义军(1955- ),男,河南淮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洛阳 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86-02

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但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基因技术、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等广泛研究与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远远超出了生物技术本身,需要相关人员合理运用伦理学的方法作出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判断,促进生物医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这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发展机遇。适应现代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发展,优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模式是医药院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背景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意义

1.当代医学伦理理念指导着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医学伦理能以一种理论体系、一定文化氛围作用于生物医学技术应用,在实践上对整个生命科学发展和社会卫生事业进步以伦理指导和道德控制,进而影响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医务人员职业行为及涉及个体的生命、死亡、器官、性别等许多方面的医学选择。通过生物医学科学技术进行伦理指引和把握,可让以呵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印映人文和哲学之光,能站在道德哲学的高度以一种无形的专业理念强有力地制约关乎人类健康的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方向和路径选择。

2.当代医学伦理原则可规范生物医学技术的正确运用。科学上某些发展应用不当而导致对人类伤害的事例不胜枚举。最显著的是原子能的开发,它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但也被应用于军事,成为屠杀的威慑武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临床应用,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福祉,另一方面应用不当会带来极大伤害(如基因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只有遵循医学伦理原则,才能保证现代生物医学高新技术正确运用。

3.当代医学伦理学对培养医学人才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医为仁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高尚的医德医风是成为一个合格医生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灵魂。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临床的工作环境中,对医务工作者伦理道德素质要求提高,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伦理学,才会给医学人才提供解决医学高新技术道德难题的正确方向和思路,只有把技术与伦理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医学决策,充分发挥医学技术的作用和设备的潜力,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学伦理教育只有适应了当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二、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理念落后当前医疗实践。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受种种因素影响,我国医药院校在相当长的时期课程设置仍停留在生物医学的模式上,虽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于目前的医疗实践,没有给予医学伦理学课程应有的重视。

一是课程定位模糊。早在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发表的《明日医生》就提出,医学伦理学应列为英国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伦理学是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主干专业课程。而在我国,许多医学高校将医学伦理学课程划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性、特殊性、重要性认识远没确立;我国医药院校医学伦理授课学时普遍偏少,总课时一般在18~36学时之间,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为学生在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领域作较为系统的讲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二是教育目标空泛。欧美国家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均有着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如“掌握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训练解决伦理问题的技能、内化职业价值、促进沟通技能等”。而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多以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目标,教育目标较为空泛,没能体现出医学伦理学应有的课程性质及作用。三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多在基础课教学阶段单独开设,未能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临床课程的教材和教学中,极少涉及伦理学内容,未涉及器官移植、基因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最多只能了解一些医学伦学的基本理论,很难培养医学生的正确临床伦理思维理念及解决临床一系列伦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西方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广泛而针对性强,涵盖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从业法规、生命科学、沟通技能、与卫生保健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等诸多方面。课程教学内容则显得抽象和空洞,偏重医德理论说教,不能与医学很好交融,未能重点围绕医疗实践中产生的与社会公众关系密切的医学伦理学困境和难题展开,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医学伦理学教学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欧美国家医学伦理学教学多采取主动参与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灵活多样,非常重视结合医疗实践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如进行医学伦理临床查房、临床病房教学等。而我国此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手段上较单调,几乎都是大教室、大班级传统灌输知识的理论教学方法,不能紧密联系医疗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4.缺乏具有临床经验、医学科研实践背景的师资。医学伦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师资背景应为接受过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训练培养。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师专业背景主要为医学专业或是哲学类专业,还有少数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同不足是欠缺将医学伦理的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教学能力。一部分医学院校至今仍无专门的教研机构,更无专职教师,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甚至是行政管理人员承担,虽然现在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越来越高,师资整体学历水平有了提高,但具有医学实践经历和伦理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教师依然匮乏。

三、改进医学伦理教育的对策

1.确立科学教育理念。医为精光之道,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良好医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伦理学应是医学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特别在当今生物高新医学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医学伦理学教育更为重要。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医学院校行政领导、教务部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医学生应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借鉴欧美国家做法,将该课程作为医学教育主干课程开设,加大课时、师资及其他教学条件的投入力度。根据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结合医学职业的内在要求,确定注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教育,提供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文关爱精神;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意识,锻炼其伦理分析、决策、评价和对临床行为的指导能力。

2.创新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研究医疗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乃至公共卫生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其本身和医疗科研实践紧密相连。我国医学院校应创新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逐步实现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伦理教学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应增加相应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中隐蔽课程的应用研究。伦理学课程设置可以灵活多样,低年级医学伦理学教学主要是对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围绕医患关系主题安排“医学伦理学基础”“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课程,掌握医学伦理基础知识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高年级可以安排“生物医学技术伦理”“医学与社会”“医疗卫生管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辅导”等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实习阶段结合医疗临床伦理难题进行相关“医学伦理讨论会”等。

3.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应结合医学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在保证课程体系结构完整前提下,充实对基因技术应用、现代生殖技术及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卫生保健、公民医疗保障等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贴近时代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其次,要针对不同专业(临床、护理、检验等)、年级、学习阶段的学生调整授课内容的重点,使课程内容和专业紧密联系。

4.推进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变革。学习发达国家,建立新型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大班级、大课堂满堂灌输的单一课堂讲授教学形式,在保证一定理论教学前提下,探索案例教学法、医学伦理难题讨论、医患角色扮演、医界楷模讲座等在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增加医学伦理学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如医患冲突原因及调适专题调研、临床医疗医学伦理查房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医德理论的理解、内化和践行,锻炼其实际的伦理决策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5.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用于医疗实践规律的学科,是对医学领域进行道德审视的科学。应用伦理学的特点要求讲授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师应将医学伦理学理论和临床科研实践密切结合,既具有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训练经历,又具有较高伦理学知识背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中复合型教师极少,建立一支优秀学科师资队伍是保证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各医药院校应建立、完善专门教学科研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生、硕士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师资队伍;其次,发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及各省医学伦理学会的作用,制度化举办全国性或本省的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医学伦理研讨会,进行医学伦理学临床问题研讨及教学研讨,提高师资教学科研能力;再次,鼓励医学伦理学教师兼职医疗机构成立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伦理委员会,经常参与临床器官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运用等伦理问题讨论及处理,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医药高校应制度化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进行国内或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物伦理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检测人体器官移植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据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7年高考,山西某地首次对艾滋病感染者设立了单独的高考考场,这是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特殊关怀还是歧视?这个举措引起了网络上关于伦理学的讨论。伦理学的讨论实际上早已存在。例如克隆羊“多莉”仅仅活了7岁,克隆人到底可不可行?对转基因农作物应该采取“无罪推定”还是“有罪推定”?利用生物芯片进行基因检测非常迅速,能否导致歧视“基因缺陷”者?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让许多过去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同时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概念也不断的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出了许许多多的令人意想不到的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的一系列难题。

1生物伦理学的概念与功能

20世纪后期,生物伦理学作为一个生物学、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相互交叉的学科诞生了,“生物伦理学”一词由B.P.波特于1969年提出,由“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埃托斯”(行为、品德)两词组合而成,通常定义为面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突飞猛进造成的种种情况,用以“指导人类行动”的全部行为法则。人们希望能以崭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去解决因生物高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难题,在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和立法三个方面作出正确反应。欧洲制定了《生物伦理公约》(现名《在生物学和医学应用领域保护人权和人的尊严协定:人权与生物医学协定》)其初衷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保护人的尊严、基本权力和自由。生物伦理学研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向有重要决定作用。

2中学生物教学需要生物伦理教育

新的生物課程标准要求更多地反映生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如HIV、器官移植、基因工程都在必修内容中涉及。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转基因技术等等都已经渗透到高中选修内容中,学生对这些知识了解不多,且已有认知未必符合现代的生物伦理学的普遍看法。

我国部分初中生物新教材已经开始渗透生物伦理学观点,如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教育。高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角度理性客观分析新技术带来的利弊。避免学生片面看待新进展,同时拓展学生视野,避免学生唯教材倾向。

3生物伦理学在中学生物教学的渗透

3.1基因工程

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引发了诸多争议,主要体现在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两个方面。关于环境安全性,如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变成野生种类或者侵入新的生态区域演变成环境杂草;某些基因如抗除草剂基因通过花粉传播或者近缘种杂交产生超级杂草;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关于食品安全性,如有毒物质的产生和过敏蛋白的产生;营养成分的改变等。转基因作物的赞同者则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克服。如加强各个阶段、多环节评估审核安全性,在有风险时及时阻止其研究或商业生产;转基因作物本身生命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顽强,花粉远距离传播或和当地植物杂交非常困难。

现有的例子也部分说明人类有能力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如美国内布达拉斯加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将巴西坚果中富含甲硫氨酸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大豆细胞,结果发现这种转基因大豆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于是就不再试种这种转基因大豆。1999年,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转Bt毒蛋白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黑麦金斑蝶的幼虫死亡,但是科学家认为该实验并不严谨,因为蝶也属于鳞翅目昆虫,也在杀虫范围内。

在严格的监管体系下,转基因食物本无需担心风险。现在我国在保护消费者法规中规定了消费者对消费产品有知情权,要求转基因产品必须加以标注。但由于科普和宣传机构的宣传不到位,公众谈“转基因”色变,对转基因食物担忧最明显的是大豆油是否由转基因大豆制成,是否有转基因成分。如圣女果、小西红柿、彩椒、小南瓜等市面上不常见到的蔬菜、水果也被一些人误认为是转基因而受到排斥。转基因技术来给公众带来的恐慌其实也是生命伦理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担忧,转基因生物实质上对物种基因库造成了干预或者改造,是对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冲击。要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与发展经济,既要尊重自然界的稳定和有序,也要考虑到人类的整体利益。例如,富含维生素A的“黄金大米”对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3.2克隆人与克隆人胚胎

中学生对克隆动物很感兴趣,高中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一、选修三中提到了克隆的概念和克隆羊“多莉”,提到“鲤鲫移核鱼”,经常有学生由此谈到克隆人。从技术和原理上看,克隆动物能做成的,克隆人应该也能做到的。那么教师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克隆人呢?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清楚克隆人、克隆人胚胎中的伦理之争。2000年之后,不断有组织宣布克隆人即将出生或者已经出生,但是都没有下文。可以认为克隆人的出生还需要一定时间,但一些阶段性成果已经获得。2001年11月,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克隆出了人类胚胎。

支持克隆人研究的观点认为:“无论以什么方式企图阻止科学进步都是一种可怕的错误”。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克隆人的出现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克隆人技术将使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而反对克隆人研究的观点则认为克隆人会扭曲了人类伦理,将改变现有的人伦关系,并将在克隆人生活作为人的权利保障、法律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人类基因组的保持等方面提出了挑战。科学家确实对克隆技术的着床率低、流产率高、畸形率高、某些克隆动物出现的染色体端粒缩短并容易夭折等异常提出了疑问。

在国外相关部门决策中,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下令:禁止生物科学研究机构用公共拨款研制克隆人,要求国会通过立法禁止克隆人。德国、英国、WHO、欧盟等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如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克隆人的研究者将可能判处15年徒刑。中国政府则表示:对生殖性克隆人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宗教团体如天主教也态度鲜明的反对克隆人研究。

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明确表示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希望胚胎干细胞能治愈某些无法治疗的疾病或者替代患者损坏的组织。2005年2月18日,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通过一项政治宣言《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但是对该宣言,中国投了反对票。中科院研究员张钟宁表示,我国明确反对用胚胎克隆一个完整的人,而支持胚胎研究并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用以治疗多种疾病。

3.3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检测、基因治疗

在吉林省现行生物教材中只介绍了基因治疗和基因检测的简单而抽象的原理。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了教材上相关知识后,有必要对人类基因组、基因治疗、基因检测的应用和前景进行简要介绍。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达尔贝科1986年提出的。是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之后的第三大科学计划。研究的目的就是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大大促进从根本上了解各种遗传病、癌症、心血管病以及神经病和精神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途径。如果能设法导入正常的基因并使之发挥作用就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病人。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预测、监控疾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有基因专利等伦理争论。基因检测和基因治疗在伦理上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基因检测会使个人自由权和隐私权受到侵害,并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政府组织、工作单位利用,歧视“基因不良分子”“先天存在基因缺陷者”。美国已经有些公司利用个人咨询决定是否雇佣就业申请者。在市场需求下,也许将来会出现专门盗窃或出售个人基因资讯的行为。科学家相信基因治疗的思路是正确的,将从遗传上根本解决某些疾病。教材上只是展望了基因治疗的技术发展。但是基因治疗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功的案例。也有着伦理学的争论。例如,基因治疗是否使致病基因继续在人群中保存,是否影响了人种的进化;基因治疗是否会导致出现某些异常现象;使用的运载体是否安全等问题。甚至会不会有通过基因治疗来提高智商或改造人种?因此,1985年美国就制定了有关基因治疗的国家准则,确定了安全值指标,并确定了相关规定。

3.4人体器官移植

高中生物教材中多处提到了器官移植。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即人体器官移植,如心脏、肾脏、甚至大脑移植等。人体器官移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医学高科技的象征。器官移植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也是他们新生命活动的开始。

人体器官移植也存在伦理上的冲突。符合要求的器官只能来源于脑死亡者如车祸脑死亡、植物人等。脑死亡后短时间内心脏、肾脏、肝脏、胰脏等器官功能维持正常。世界上一些国家对脑死亡概念立了法极大地促进了器官移植的开展。中国脑死亡的概念尚没有被公众所接受,更没有脑死亡法规,供体器官几乎全部来源于尸体,是中国器官移植手术发展缓慢和难以大规模开展的主要原因。中国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真正愿意死后捐献自己器官的人很少(担心自己向未死亡时器官被摘去、捐献器官时遗体被切碎、看病时医生不积极治疗、捐献的器官被人用钱买走等)。一些医院在没有法律依据及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下取走脑死亡者的器官,伤害了活着的人的感情。某些落后国家出现了穷人出卖肾脏等供富人移植的现象。这些人与人之间器官的买卖引发了伦理学上进一步的思考。

3.5艾滋病

截至2016年3月31日,全国报告现因艾滋病死亡188152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53003例,AIDS病人248669例。艾滋病从被发现到被人们熟知不到40年时间,从最初的由“爱”滋生,到现在普遍了解其病因为“HIV”感染导致的免疫缺陷病。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从必修一第一节内容提及HIV和AIDS到必修三关于艾滋病患病机理的分析多处涉及。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产生和传播机理,更要让学生“以医学人道主义宽恕和谅解HIV/AIDS人群过去的行为和错误”,以伦理学中的“道德宽容”正确对待HIV的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尊重相关人群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6其他生物伦理学热点

生物伦理学在课堂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所体现,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生物学研究对人类带来的利与弊,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生命与自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积极的人文气质和科学素质,并主动宣传正确面对生物学新技术。这也符合培育当前的教育改革——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理念。

作者:孟安华

参考文献: 

[1] 诺埃勒·勒努瓦.生物伦理学:宪制与人权[J].第欧根尼,1997,(1):97-116. 

[2] 蔡超.安徽省高中学生生物伦理现状调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45-147. 

[3] 梅曼彤.略谈植物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3):281-286. 

第8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各类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中教育。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高中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政府(宏观)、学校(中观)和教师(微观)三个层面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尝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探析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期为我国高中教育发

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空前,高中办学点不断增多,办学规模也不断增大。在高中教育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是高中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而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高中教育具有承接基础教育、启发高等教育的性质,这种双重性质的教育必然要求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教学突出、能力较强的高中教师队伍。总体来讲,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我国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中教师的数量、质量都得到了提升,教师结构也不断趋向合理。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教师队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具体来

说存在三方面突出的问题:(1)高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及性别结构不合理四个方面。(2)高中教师队伍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

强。受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本位严重,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3)高中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结构单一。我国高中教育偏重文化课,重视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而对于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则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教师队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制约,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情况,就必须创新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被称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 Theory),是建立在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

brenner)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若

干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样可以将其分为微

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维持学校的

平衡。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单个的个人,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类型,如个人、同辈群体、家庭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主要是指与教学有关的教师、学生、学校工作人员、家长等。

2.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系统之间发生联系的数量、质量及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中观系统主要指的是教师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社区等。

3.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如整个社会长期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等。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宏观系统主要有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等。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探析

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可以从宏观(政府)、中观(学校)以及微观(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1.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认真解决高中教师队伍建

设面临的问题。

(1)改革教育制度,更新教育观念。高中是连接大学的最后阶段。目前,我国大学选拔人才主要是以高考分数的多少来为标准,这种教育制度造成了我国高中教育一直处在应试教育阶段,也使

得高中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交叉叠加下,高中教师队伍还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要解决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改变当前传统的以“分数”衡量人才的教育观念,还高中教师一个轻松愉快的职业环境。

(2)建立健全科学的高中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教育要处于领先地位,就要求有一整套科学的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对高中教师主要采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指标来就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加剧了应试教育倾向。而且我国教师管理体制封闭,教师管理实行“终身制”,缺少优胜劣汰机制,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应该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师评价认证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充分调动高中教师的积极性,推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步入科学轨道。

(3)提高高中教师待遇。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师有着较高的标准,但对教师待遇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一味强调教师职业的神圣崇高,应该依照市场经济,理性地对教师行为进行报偿。高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更大,如果他们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很难使得他们安心努力地工作。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教师待遇提高到比公务员约高50%的水平,如日本高中教师月薪为36万日元,而税务公务员为25万日元。因

此,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需要政府重视教师待遇,切实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2.中观层面:以学校为主体,创新教师培养的体质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中观系统)的主体作用,合理制订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人为本,关心和激励教师,为教师营造和谐奋进的教育环境,创新教师培养的体制与机制,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1)创新用人制度和机制。高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中学校应该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落后观念,建立“能上庸下”的人才竞争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大胆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促使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且爱岗敬业的教师脱颖而出。

(2)建立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培养机制。高中学校应该制订特级教师培养制度、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制度。可以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师范院校进修,进示范性高中学校交流学习或者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学科研究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教师队伍。

(3)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高中学校在学校住房安排、住房公积金、工资待遇、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确保学校教师同工同酬、同工同待遇。对于那些德才兼备的教师,应该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在学校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与激励制度也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创造性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3.微观层面:以教师(微观系统)为重心,建立学习创新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单个的个人,在高中教育这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微观系统中处于重心,他们的素质会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产生影响,高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与提高。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队伍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此,作为大学“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高中,高中教师更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总结新规律,寻求教学新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中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知识传播工作,有必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来跟上时代的发展。然而高中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经常忙于上课、辅导、监考、评卷的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很多的教师不想也不愿意继续学习与培训,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取时间来学习新知识、

新理论、新观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表明,每个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是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得以维持的。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重心的作用,在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密切合作下,从根本上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齐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6).

[2]刘彦文.要走出教师待遇观念的误区[J].教育研究,2001(09).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1.

[4]余扬,薛梅,姜世虎,等.试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4(08).

第9篇:生物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字: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五藏”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214-02

一、思想教育等同正“心”

在教育中,人们常常把思想政治部分比作“五藏”里的“心法”,可以这么解释:心主神志,是人的思维通过各种器官相互协调,在精神上得到体现。很多的入校大学生,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没有得到健全的发展。在进入大学时,因为摆脱了父母的约束,他们开始变得自由。对外面的世界,具有强烈的新鲜感,他们开始解脱自己。在不成熟的思想指引下,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没有应对困难的决心,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在新生进入大学期间,他们的塑造性非常好。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习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用平静的心态处理问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境。

“90后”学生,在稳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出生,他们没有遭受政治动荡,没有经历历史变革,没有遭遇社会经济波动。一般“90后”的家庭家境都比较优越,他们生活环境舒适,没有经历过苦难,一直是父母掌心上的明珠。“90后”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离开父母之后,步入大学生活时,思想健全程度非常差,思考问题的思维也比较简单,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出现从众心理。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下,他们的理解能力更加的理性化和人本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他们缺乏信念和理想,网络成瘾大以及功利性心理强等不良现状。在高中的学习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没有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内心沉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势在必行。在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领导下,帮助大一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引导学生把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得学生个人的思想融入到社会大家庭思想中,把个人的人生奋斗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宽大的情怀,自觉的肩负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二、专业教育等同疏“肝”

人们将专业教育比喻成“五藏”中的“肝法”,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肝法”在“五藏”书中这样理解:肝主疏泄,可以帮助全身进行放松,特别是对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有着疏通协调平衡功能。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专业课程的了解还比较模糊,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比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目标,每天跟着教师的PPT教程不停的记录笔记,自己缺乏思考的能力。该现状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严重阻碍教学建设。

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时,要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课程学习思想。适当开展专业知识普及课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清晰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如肝之功用,它帮助调节脏腑气息,让脏腑气机升降有着规律可循,提升身体健康强度。专业知识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进入大学时,专业学习迷茫,帮助学生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在学生没有进入课堂学习期间,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该教育的内容有:专业性质、专业基本状况、专业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特点,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专业学习还要涉及到更广的范围,教师要结合市场发展的情况,把专业的就业前景让学生提前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紧迫感。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思想教育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理解了本专业的知识上,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学习,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才能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感恩教育等同补“脾”

人们将感恩比喻成“五藏”中的“脾法”,这样的比喻恰到好处。“脾法”可以这样理解:脾在五行中属于土,土生万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脾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地带,它连接着各个身体器官,促进器官的和谐运行。脾主运化,水谷在生长中化为精微,并将这营养物质传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中,以致达到濡养四肢百骸以及养脏腑组织的作用。该“脾法”中有一句话形容学生的情怀非常恰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述的是,具有恩情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让学生懂得受之于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该文化根深蒂固在每个人的心中,它代表了人性的光辉点,学生拥有一个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的心,将帮助学生健康地生长。他们的友爱会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传递,进而感染更多的人。在新生进入大学期间,要把感恩教育放在首位,让学生懂得养育之恩、懂得知遇之恩的珍贵,在学习中,懂得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培养学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优良美德,把感恩作为教育的起点,把教学目标定在感恩中,内心具有爱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的有用人才。

四、感染教育等同宣“肺”

“五藏”中的“肺法”被形象生动的比喻成感染教育,“肺法”可以这样理解:肺主气为司呼吸,指的是在肺部的呼吸下,大自然新鲜空气可以通过背负呼吸传入,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的气体是浊气,这样的交换方式在肺法”中最常见。人们深感体会感染有好坏之分,学生提倡感染教育主要是考虑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感染的重要性,不良的感染要被取消,大学是学生学习的美好殿堂,学生应该好好把握住该学习机会,吸收先进的学习理念,抛下传统的旧思想,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学习中。从以往的教学中看出,学生最容易受到榜样感染的影响,高校教师都是高素质人才,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感染学生的同时,不仅是在学术上影响学生,更要在人格魅力上影响学生,让学生的学习处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哥学姐可以给新生带来榜样,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用正能量指引学生不断前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学长是新生的学习对象,对新生学习能起到感化的作用。因此,学长要做好本职工作,用阳光的形象给新生带来榜样。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中被感染,影响到学生的一言一行。

五、约束教育等同固“肾”

“五藏”中的“肾法”被比喻成约束教育,“肾法”可以这样理解:肾主藏精。肾对身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精微物质进行过滤,对物质具有闭藏作用。个体在大千世界中,都属于精微物质。教育约束类此肾之封藏,让学生在校期间遵守校园学习,用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约束教育指的是坚持学校的管理制度下,狠抓学生日常规范,这是纪律观念在学校中最好的体现。这些纪律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自动学习的心理,对纪律的认识形成自主性。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纪律约束学生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包括:学校的校规校纪教育方面以及社会公德和国家基本规则教育。在新生入学之后,可以开展班级社会公德教育,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

众所周知,校规主要是管理学生的主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生规章制度,该制度制约着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学校中获得了培养,当他们步入社会时,会自觉的遵守法律,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他人。在法律观念以及纪律意识上不断的升华,在学生心里形成自我约束力,从而更好的约束了学生的行为。教育和五脏的关系并非是独立而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只要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舒畅的心情去面对学习,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新生的“三观”发展还不健全,在进入大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三观”,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姿态。

六、结束语

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医基础理论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内容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用“五藏”理论体系教育他们,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五藏”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中医治疗上,而新生在进入大学时,他们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让人们不得不感叹教育事业艰巨而长久。对新生要采用专业、思想政治、约束以及感染的教育模式教育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五藏”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要关注“五藏”理论体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有芒.东京五藏本店[J].建筑创作,2012,(6).

[2]王红旗.连山易与五藏山经[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