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城市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者:李总您好!请您为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创图科技的发展历程。
李欣:创图科技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3D数据压缩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研发,于2007年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正式授权。这项专利获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高度评价。公司的“3D云产业化应用”项目被评选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多项自主软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软件产品。目前公司已积极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文化产业、智慧城市、游戏等领域,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发展。
记者:我国10年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深入,科技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创图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有哪些成绩?
李欣:创图科技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致力于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Sun3D)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领域中来,是2010上海网上世博会国内唯一的核心技术提供商,打造的“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创造了7亿人次的点击量,是实体场馆浏览量的10倍,开启了网上世博的历史先河,是国内公共数字文化走近百姓生活的首例。
世博会后,创图科技开发出了“城市公共文化云”,它是一个数字化的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将博物馆、展览馆、藏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3D数字化,通过云端推送实现跨平台、跨网络运行,同时还提供功能拓展接口、电子商务接入、文化知识百科等服务,实现网页上的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让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创新的3D体验又能便捷的操作管理。对于市民它是老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门户平台,让公共文化走进百姓家庭、走到百姓的身边,只需打开电脑、手机、电视就可以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足不出户、随时、随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对于政府,它一方面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另一方面,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不需要建筑和场地设施,也不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能使政府公共事业投入效益最大化。对于场馆,将嘉定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推介和体验,不论在任何地方(家庭、户外或任何一个公共文化设施),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终端(电脑或移动终端)参观和体验数字化城市公共文化场馆,查阅文化服务的资源和内容,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和资源共享。
记者:“城市公共文化云”的理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有应用的案例吗?
李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2011年11月《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结束前要将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效能提升,大力整合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让基层群众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共享文化信息资源,譬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演出等资源服务。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用科学的力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我国,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还很薄弱,文化惠民工程还没能真正传递到老百姓身边去。作为企业,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结合自己的技术,希望能够在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服务于民生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城市公共文化云”应用最典型的案例属创图科技为上海市嘉定区量身打造适合于嘉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制作和整合、专题门户网站的推广应用以及后台统一业务资源管理平台的支撑,来充分发挥出公共文化平台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并开发了桌面PC和移动手机两个窗口的门户,让居民不出家门、不出小区就能共享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宜居生活学习娱乐环境,为政府创建具有上海嘉定风貌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打下良好的基础环境。
记者:党的十指出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创图科技在新形势下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李欣:创图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技术是创新的,应用也是创新的。2012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莅临公司考察,称赞创图科技为闸北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杰出代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创图科技将继续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大力创新自己的技术,打造国外没有的特色。目前,创图科技正在各个城市打造“城市公共文化云”服务,将来,创图科技将推动全国的“公共文化云”服务,让全世界各地都能随时感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中国的魅力。
(本文责编:魏天巍)
李欣
关键词 建筑设计;数字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179-02
1数字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应用层面看,物质被信息替代这一基础正是数字化的显著特征。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信息往往是由物质作为媒介来完成信息的交换。网络的出现符合这种物质流被信息流所替代的趋势潮流,如此一来,不仅使信息交换效率有所提高,还使物质资源消耗相应减少。从文化层面看,数字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从而使建筑发展受到深远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对能够体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提出的要求更高,尤其是能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随着现在很多传统的建筑类型被新型的建筑类型逐渐替代,这种变化给能够体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注入了新鲜血液,小到住宅范围,大到城市区域,形成一种多元化、多层级的网络通信智能空间。以智能化办公建筑为例,从某种程度上讲,该种建筑类型终将有一天没有存在意义,随着soho族越来越多,住宅范围只有跟得上这种变化才能与之相匹配。
当工作与生活这二者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建筑发展便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往明确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规划的方法不复存在。这种改变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生成许多智能空间,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建筑类型。数字化技术在其应用优势明显的区域会自动消解部分使用功能,比方说,超市这一功能性消费场所会在新兴起的电子营销冲击下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对休闲型一站式shopping mall则是个利好且发展层次更高。究其本质,这是一次功能再分配的过程,呈现高效、合理的特点,从而衍伸出“比特城市”(信息城市)这一特殊概念。工业革命发展到后期,城市化矛盾日益凸显,这与缺乏物质与信息脱不了干系。数字化时代,比特城市没了形式的外在限制,也可能呈现分散、低层的特点。
2数字化技术具体应用
2.1可行性分析、项目投标
计算机处理信息数据的优势与众不同,科学合理地分析并预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能减少决策失误率。198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某超市集团总部想规划该州北部区域的新建超市项目,经过传统方法得出要新增七个规划布点的结论。在正式做决定前,该超市集团老总尝试将这一规划任务交给计算机服务中心处理。计算机服务中心根据反馈过来的关于该州的相关信息(如人口构成、工资待遇、交通情况、商业网点等等)后进行综合处理,得出的分析报告与传统方法得出的不同,减少了两个规划布点。仅仅CAAD系统这一方案便为该超市集团节省投资费用1亿美元左右,并使工程项目投标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2.2概念设计、造型构思
过去,建筑师在概念设计阶段(即建筑设计的关键时期)构思设计方案或建筑造型时,或是凭借自身空间想象力,或是简单设计结构草图,这种局限性较大的设计方法较为原始。而CAAD系统的出现为建筑师高效设计大打方便之门,三维立体图形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建筑空间、建筑造型与色彩质感等概念,并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做好设计优化。法国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便是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借助CAAD系统构思完成的,对后世影响巨大。
2.3方案优化、专项分析
CAAD系统在建筑设计平面布置方案的深化过程中分析、评估、量化采集到的设计指标、重要属性或功能活动,反馈修改工作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以此实现人机交互的良性循环与最终优化。如何对设计方案进行具体修改主要还是看设计师,计算机也只是在旁边进行一些辅助工作,例如整理数据、综合分析等等。另外,在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案初始阶段,CAAD系统能完成定性定量的关于物理、环境和功能等专项内容的技术指标核定,从而使建筑设计更趋向科学合理。上述这些多为技术性及可计算性的设计内容,也能通过CAAD系统完成信息输入与人机交互,反馈修改工作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以此实现人机交互的良性循环与最终优化。这两种人机交互的组合便构成了CAAD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交互。现阶段,如此这般的设计方案专项内容技术指标的综合分析与反馈修改已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广为使用,且在国内外的应用效果还不错。
2.4设计制图、技术文档
计算机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其制图技术发展程度已经到了一定高度,CAAD系统软件中也有制图工具。建筑师使用CAAD系统,可完成建筑设计图纸的创建、优化及修改等诸多任务繁重的工作。在CAAD系统中,图形可以随意移动、旋转、缩放、美化,还能实现图标与尺寸的自动标注。根据工种与内容不同,建筑师在进行设计制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点,图层不同,所放置的图形也是不同的;此外,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随意选取不同图层中的图形进行组合,从而使建筑设计图纸能顺利完成。一般来说,设计系统里有数据存储系统,以方便快速存贮与准确记录设计方案中的所有信息,这么一来,既可以使不同的工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能够相互协调,也可以使错误一眼辨识,方便统一纠正。设计施工图和细部大样可选用建筑构造详图库和建筑构配件库中的内容拼接装配进施工图中。建筑设计图纸只要出炉,CAAD系统便自动生成关于建筑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分析报告,这样设计部门便可将所有相关图纸信息递交给上级部门,予以审核。建筑设计图纸阶段,CAAD系统的应用效益特高,这有利于减轻建筑师的制图压力。因此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建筑设计部门完全可以大力引进CAAD系统,并大面积推广该项系统软件的应用领域,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设计工作,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文祥.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11).
付志刚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 136000
【文章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而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人们愈发重视变电站的发展,变电站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逐渐趋于数字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本文先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具体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希望能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近年来,智能化开关、电压互感器等被广泛地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方面,这这些现代设备和技术逐渐完善,且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指信息处理全程的数字化。为进一步开发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粗略探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概述
1.1 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建立在普通通信规范之上,并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构成的,可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模块化和智能化,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特征:
1) 运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
在该系统中主要涉及状态记录、无纸化统计分析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全部数据、分解数据信息、逐层转换自动化内容。另外,该系统还能自主制作针对变电站设备的检查维修报告,将定期检修逐渐向状态检修过渡。如若在变电站运行时出现故障,可提供有效的故障分析报告,全面分析引发故障的所有因素,并紧密结合故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内部,主要借助光电技术以及微处理器设计待控制操作程序驱动回路、待检测信号回路。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数字公共网络取代传统导线相连模式,进而简化控制回路, 借助可编程序取代逻辑回路以及普通继电器。另外,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还研发并使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PT。
3) 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变电站使用的普通二次设备主要是先由规范化的危机处理机进行设计,然后在制造,各个设备之间借助速度较高的网络通信来连接,在网络环境下,可实现资源信息数据的共享,变电站所使用的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已经由普通功能装置转向逻辑功能规范化。
1.2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中构成了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其中位于站控层中的关键设备主要借助速度较高的网络统计所有的即时数据信息,优化原有数据库,并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库,并参照内部规范传送数据至总控制室中,接受相关命令转至间隔层和过程层执行;间隔层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即时信息的统计,保护和调控一次设备,执行关闭效能;过程层是自动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融合的界面,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操作控制驱动并实施执行
在过程层内部的大多数驱动和执行据均是被动进行,例如断路器中发出的遥控开启命令,依赖上层控制命令,才能实施相关操作。另外,在执行命令时,还具有智能性,可科学辨识命令真假以及是否合理。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后续动作精度,进而让断路器实施选相分闸操作。
(2)全面统计和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参数
变电站含有许多需要监测运行参数的设备,例如电抗器,运行参数主要包含工作情况、密度、温度、机械性能、绝缘情况等。
2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应用注意事项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应用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加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测量精准度,然而若想完全发挥数字化变电站的所有功能, 仍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不足、保护不到位、可靠性不足、技术人员短缺,我国对此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正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应明确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 研发应用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力度不足,例如在研发智能化电器时,应全面协调机、光和电三方面的内容;
2) 材料器件存在不足之处,针对电磁干扰和兼容控制无法进行有效的试验,在试验仪器设备、检测手段、检测标准方面尚未制定清晰的标准。
2.2 应用前景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应用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在具体的研发应用过程中,我们只有考虑普通变电站的兼容性,并进行适当的创新和突破。才能促进数字化变电站的稳步发展。
1) 过程层普通设备连接技术
互感器和断路器是过程中的普通设备,通常利用最新互感器技术、智能化断路器技术,有时也利用智能化调控断路器技术。普通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连接方式:普通互感器相连于普通断路器、普通互感器相连于智能断路器、现代互感器相连于普通断路器。
2) 过程总线连接计划
在第二阶段统一前端控制与通信系统,统一调控与测量数据,简化间隔接线, 然而也应借助两个以太网口使位于间隔层的IED、变电站与过程总线这三者相连。
3) 统一过程总线与变电站总线的连接计划
因以太网的迅猛发展,外加位于第一、第二阶段的过程以及变电站总线采用建立在MMS 之上的以太网,进而形成通信网,并借助变电站总线使其相连,加快了变电站内部通信传输速度。
3 结语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现实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兼容普通变电站技术,这表明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建立在普通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之上,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紧密结合电网发展特点, 这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理论和技术也将更加成熟,进而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培文, 顾志强, 袁正卿等. 试述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杨彦杰, 王瑞, 赵志敏等.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5):656-657.
[3] 马天涛. 自动化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2):229-230.
[4] 梁海深.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 大科技,2014,(9):76-77.
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的使命相辅相成。广州电大在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平台;以价值理念为引导,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对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体系、模式、特色品牌、长效机制、服务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关键词】 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学习型城市;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17―05
建设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重要决策部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电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2002年实施“广州远程教育中心”项目以来,结合参与实施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陆续启动的相关项目和课题研究,广州电大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大众化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正在引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及开放大学的使命
(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学习型城市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73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旨在创建“教育型城市(Educating Cities)”的行动计划。当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英国、奥地利、日本在内的7个国家的城市参与其中。[1]1990年,在巴塞罗那市议会举办的第一届学习型城市国际会议深化并发展了学习型城市的内涵。1993年经合组织“面向终身学习的城市战略”报告,将“学习型城市(Learning Cities)”定义为,其社会成员视学习为改变自身未来的途径并尝试学习的城市。[2]此后,学习型城市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进下得以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我国,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起,各地学习型城市建设逐渐开展起来,上海、大连、北京等60多个城市在2003年12月召开的“中国学习论坛首届年会”上联合发表了《学习型城市发展宣言》,倡导以人为本、全民学习、教育终身化等九大理念。[3]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京沪等城市掀起了学习型城市建设新。
同国内外许多先进城市一样,广州较早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4]并以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素质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各种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了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学习港”,[5]为市民终身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终身学习理念渐渐深入人心。2011年,广州提出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如何抓住智慧城市的发展契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智慧应用服务的机遇,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做优、特色做特,促进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拓展服务领域空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开放大学在学习型城市中的使命
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型城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广泛认同,才能持续发展。[6]政策支持、资源动员、各类组织和市民的积极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模式,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教育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作为开放大学的广州电大认识到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责无旁贷,确立了充分发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大众化的数字化学习,主动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即:广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引领者,广州学习型城市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
根据《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城市,建成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建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7]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8]及工作任务分工表,广州电大提出了服务于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组合要素、建立体系阶段(2010年-2012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初步建成“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整合资源、优化体系阶段(2013年-2016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运行“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和“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集成创新、全面建设阶段(2017年-202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高效运转,全面建成“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二、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
建设取得的实践成果
(一)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通过实施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2010年12月,广州电大成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分中心,是国内第二家正式挂牌的分中心。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汇聚各方力量,吸收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综合性教育资源体系,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权威实用平台,成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
(二)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平台
以2002年“广州远程教育中心”项目为基础,结合参与实施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及其他相关项目,广州电大同步启动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由政府支持,以广州电大为主体,联合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单位,构建了面向全体市民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以广州为中心,辐射珠三角地区,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数字化教育项目和公共服务。并于2011年12月成为教育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
三、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
建设的创新成果
(一)以价值理念为引导,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学习型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城市,其核心是全体市民的学习。[9]基于此,广州电大以主动适应和满足广州各类社会人群与组织的终身学习为宗旨,以增进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锻炼学习者的意志和品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追求“教育为本、学习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服务是本质所在,先进技术融入其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应用技术而不唯技术,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学习者为本的价值取向,把学习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全力帮助学习者实现价值和创造新价值。
学习型城市也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广州电大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就在身边、学在身边”的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数字化学习氛围,实现教育零距离。广泛深入学校、社区、行业、企业、机关、军营和家庭,在距离学习者最近的家门口建立星罗棋布的学习中心和教育超市,促进数字化学习在广州城乡落地开花。目前,在校本部建立了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在广州市十区两县级市设立了50多个分校、工作站和学习中心,建成示范学习中心和教育超市2个,以及覆盖广州城乡的数字化学习网。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复制和推广数字化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模式和示范经验,初步形成了以分校、工作站、学习中心为基地,以社区为基础,以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依托的“天网+地网”双网合一的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致力于提供普适性的数字化教育及公共服务,让终身学习逐渐融入城市每一个市民和组织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市民身边的大学,惠及市民,走近百姓。
(二)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广州电大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现代通讯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环境,逐步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一流硬件设施、超大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多样化教育项目、大规模可靠数据管理、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高品质、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广泛汇聚社会优质资源,创建了以“SSRCS+T+P”为核心的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教育服务支撑能力SSRCS,二是合作支撑环境T+P。前者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成长的根基,主要包括系统网络服务(System)、软件服务(Software)、资源服务(Resource)、渠道服务(Channel)、客户服务(Service)五大要素,能支持百万规模用户在线学习,实现对用户的分层分级管理,可为教育主导部门或教育需求机构开展规模化教育培训项目,提供从规划设计到组织实施,从软硬件支撑到教学组织量身定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在项目顺利运转后,将项目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钥匙”交给对方,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后者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成长的土壤,T、P分别代表教学服务(Teaching)、合作伙伴(Partner),整合利用包括2,800多人的社会优秀师资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联合50多个教育主导部门、培训机构和运营单位共同实践数字化教育,体现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具有充分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行业培训的专家名师,均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擅长的项目,施展教学技能,体现专业价值。所有教育主导部门或行业机构、教育服务提供商、软硬件运营支撑服务商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合作发展成效最大化。
(三)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特色品牌
多样化的教育项目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不断拓展教育服务的重要纽带。作为广州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全国率先开展“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主要实施单位,广州电大以此为契机,以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以政府和行业主导的大规模培训项目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为业务定向,以项目为纽带,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高校等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以“精英引领、辐射大众”的项目开发与拓展模式,在远程高等教育、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教育领域广泛开展数字化教育应用。自2003年以来,相继开发了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等7大门类200多个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项目、7,200多项超过3万学时达10TB的各类原创网络课程资源(课程超市),面向广州市各类社会成员和特定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开放教育、公务员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职工教育、职业资格和劳动技能培训等项目均已形成品牌,正在产生品牌效应,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人员所关注,被国家、省市主管部门所赞誉。
还对各类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在开放教育(远程高等学历教育)中引入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职业拓展”培养模式;根据学习者特征和学历教育要求,主要采取基于网络的个别化自主学习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公务员等政府行业培训中,主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量身定制学习内容,以提高学习者认识水平、业务知识和能力为重点,按照每年72学时的培训要求,采用完全的网络教学模式,集“讲学练”于一体,引领学员方便、快乐地学习,实现“大规模培训、大幅度提高素质”的培训目标。在职业教育中,适应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按照产业分类和职业类别,实施“职业导向式网络理论学习+学习中心实训/企业自主认证实训”的网上与网下相结合、随报随考、培训和鉴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力促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互认、互通,以学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向认证,即“一次培训拿双证”。在中小学校外教育中,以“综合能力提升和小初知识衔接”为目标,实施“诊―讲―练―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故事化情景教学,让学习无负担。此外,还建立了学习需求与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制度和“网络督学、辅导教师、网络班主任”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服务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四)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长效机制
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是保障。突破“学校教育”的限制,创建了“政府+电大+远教中心+学习中心”的“四位一体”业务管理模式,在体制上保证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正常运行,体现出多方分工协作、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特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作为行政主导力量,负责宏观指导、协调、监督,开展宣传并制定相关措施,激发行业人员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作为购买服务方,促进数字化教育应用项目的开展。电大办学系统作为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负责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及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中心的建设统筹和组织管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专营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机制,承担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维推广工作,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各类社会人群和组织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学习中心作为公共服务的终端,承担教育项目推广和具体教学组织实施,为学习者提供从咨询到考试的学习支持服务。
在服务运行机制方面,根据教育及培训项目的不同属性,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多元化运行机制,[10]建构了“多机构参与、深层次合作、大规模应用”的项目组织和运行机制,健全了“财政投入+运营自筹”的“双管齐下”经费保障机制。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构建广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设立了数字化学习港、学习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2011-2012年市财政投入2,5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环境、应用系统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在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低收费、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项目及服务,自筹教育项目运营经费,保障教育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完善了“硬件、软件、资源、运维”的“四位一体”技术保障机制,保障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服务运行的高效率。
(五)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标准
随着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建设的深入,新考验、新问题、新难题层出不穷。结合《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开展,广州电大启动了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攻关项目计划,梳理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建研究团队,设立了包括“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广州学习型社会中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学分银行的项目应用及规划实施”、“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及其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资源中心建设模式研究”、“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开放学习机制研究”、“终身学习体系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宣传推广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在内的八个攻关项目及一批子项目。以解决终身学习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为终身学习咨询决策和推动终身学习发展为目标,以建立数字化终身学习标准和服务规范为重点,争取出一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标志性成果,为广州制定并实施数字化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基础性和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范本。
以攻关项目研究推进实践工作进程是广州电大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攻关项目遵照统一的要求,聘请知名专家担任顾问指导,广泛开展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一些初步成果。如“开放学习机制”项目组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找出了与开放学习机制构建相关的开放学习机制等概念范畴的界定与理解、开放学习内部机制构建、开放学习外部机制构建三个领域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相应的提出了关于开放学习机制的认识及其构建思路,为广州开放学习机制建设提供了思路借鉴。
四、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
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一)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是保证
得益于广州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和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和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和广州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系统为主的相关教育机构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有力的政府统筹组织和调度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建议继续强化政府在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责任主体和核心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电大实施,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主多元”型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和制度创新,促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广覆盖”、“深应用”。
(二)平等合作共建共赢是前提
多机构参与、深层次合作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和推广应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其中涉及各种利益组织和群体,需要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要继续调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共同实践数字化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元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力量、智慧和能力,以平等合作、共建共赢为前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他方中心论”的新观念,与所在区域的政府、行业、企业、社区、教育机构等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或多向作用的伙伴关系,发挥各自品牌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服务范围,为谋求共同的利益,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综合服务支撑能力是核心
当前数字化教育出现了学习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云平台海量资源有效存储利用等新趋势,学习者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迫切要求电大根据新需求,适应新趋势,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广州电大将以专业化队伍能力建设、网络平台支撑能力建设、教育项目和网络课程开发能力建设和数字化学习中心支持服务能力建设为“四抓”,凝聚力量,全面提升广州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在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支持服务、资源整合、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支撑能力,高品质、高效率地服务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完善数字化学习品牌形象建设和宣传推广模式,推广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大规模应用,并将数字化教育项目与移动终端和电信产品融合,创新供给和服务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
一、当前我国城市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最宝贵的资产,是城市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大多数城市政府在管理能力、政策法规、技术装备、信息收集与处理措施等方面准备不足,使城市管理出现盲区。许多传统的“门前三包”不到位的地方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许多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成为中国式的“贫民窟”。
二是突击性管理方式引发千群之间的矛盾。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人,城管部门就好比是医生。如果医生对于患者不是预防在先,有了小病不予理睬,等到小病变成癌症才动大手术,就不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态度。城市管理也是这样。如对于流动商贩乱设摊位等现象,我们的城管部门往往不是事先进行人性化的疏导和安置,而是等到这些摊位固定化或半固定化,小商贩们采购了大量的装备、物资、商品后,才加以突然袭击驱赶,这时小商贩们的对立情绪就大了。再如破损的市政服务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维护,造成群众的伤亡事故,也易引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和对立情绪。这些都是管理部门没有把问题处理在初始期和低成本状态酿成的恶果。
三是管理技术的专业化与以块为主、综合性行政执法思路形成的矛盾。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人工与生态的复合系统。一方面,城市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管理部门专业化程度就会越细,不可避免地派生出众多的专业管理法规和执法机构;另一方面,对现代城市进行有效管理,管理者需要非常强的综合执法能力。但是,综合执法部门往往专业技术支持储备不足。执法主体的地位也不明确。由于这两种功能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中并没有协调一致,造成综合执法部门负担过重、专业部门闲得发慌的局面。
四是日益复杂的现代城市活动与政府效能低下的矛盾。首先表现在管理部门信息掌握不足,没有能力诊治“急病重症”。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判机制,有些城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对公共利益冷漠,对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影响和谐城市建设的城市疾病整治无动于衷。第三,有些城管部门被利益集团“俘获”。为什么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对违法建筑缺乏有效管制?为什么“以罚代拆”越演越烈?因为以罚款了之,对违法者有利,对管理者亦有利可图。在这样一种机制作用下,城市管理往往难以代表公众利益,而会跟着利益集团走。第四,政府管理滞后,成本过高。上述问题的长期存在,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发生问题。城市管理需要通过政府的公信力和法规的强制力,来捍卫公众利益的底线。如果政府失公信力,法规失去强制力,许多公共政策措施都将难以推行。
鉴于此,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目前都在开展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二、信息技术为突破城市管理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
城市管理新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手段,集成政府各种管理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社区网络内。及时发现并综合解决各类问题的一种管理机制。目前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和扬州、深圳等城市试行的主要是12319市政服务热线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12319热线是一种低成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只要市民电话能够打得进,城管指挥中心能够收发电子邮件,群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反映,责任单位处理后能够反馈处理结果,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雏形就算形成了。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通过GIS、GPS、Rs等信息管理新系统进行构建的。这个系统将城市地理空间精确划分为以街道或居委会社区为基础的单元网格,将城市管理对象按“部件”(指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等)和“事件”进行详细分类,经过编码、定位,将所有城市管理问题都在数字化的地图上标明,落实到单元网格中。系统设立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在每一单元网格,都设立一名现场监督员。监督员在自己所辖领域内发现问题时,用“城管通”手机现场拍照,将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和所发生的问题)迅速反映到监督中心,监督中心立案并将信息批转到城管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确定责任单位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指挥中心批转回待核查案卷,监督中心派出监督员现场核查,将核查结果传回监督中心,最终结案。整个过程要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相关单位将承担相关责任,受到相应处罚。这样,就实现了城市管理在空间和时间轴上的精确定位。
通过现代网络系统来实施城市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一是有利于变粗放、低效管理为精准高效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事件的处理上,以块(基层单位)为主,条条协助;在部件的处理上,以条为主,块块协同。两者职责分明,无法推诿。在城市地理空间上责任到人,职责范围定位准确。在时间上实行流程化管理,定人、定时、定量,记录在案,无效返工,及时处分。
二是有利于变突击式管理为经常『生的、深入到每个角落细节的管理。实践表明,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城市管理,“实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就像是“医生”时时在关照“病人”,“在线”诊断“病情”,时刻在做“疾病”预防治疗工作,有利于将影响城市健康运行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4小时内发现问题、12小时内处置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通用行为规则。
三是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新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网络化实现不同专业部门如市政、房产、绿化、交通、建筑、环保以及电力、热力、供水等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资源在空间、时间上的整合,能够通过在政府城管机构中设立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进行双线运行,使管理行为从传统的一次性工作指令变为循环反复的检查落实,从单向管理变成反馈追踪。
四是有利于变政府城管部门的低效、迟钝为高效、敏捷。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联动,实际上是一场城市管理的效能革命。只要有群众电话举报或者监督员报告,对于出现的问题,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推卸不了,草率不了。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后,专业部门的信息量一般增加9--12倍,及时消除了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和城市管理的盲区。
五是创造了一种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向城管专业服务单位和综合部门 “分配任务”,督促其完成,从而将城市管理置于市民的监督之下。
三、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各大中城市应将推广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 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抓手。
要尽快设立与优化12319服务系统。12319服务热线只需几十万元就可建立,是一种低成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在两年内实现全覆盖。但是要使这条热线真正高效运转并不容易。一是一线接听员的经验要丰富,要有独立判断能力。二是处理程序要形成闭环管理,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取信于民。三是管理系统对群众的呼声,要能传递,有记录,能对共性的问题处理公开登报评判。四是指挥分析小组要有丰富的经验,判断精确,指挥恰当。因此,12319管理系统需要对接听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例如,杭州市设立服务热线时,就派遣城建系统和其他部门的后备干部为接线员,每人每天接听回答35个问题作为定量指标,群众满意率达9896。几个月下来,每个人都粗通了城市管理,了解了群众呼声,锻炼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稳步推行和优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将整个系统信息化、程序化,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发达省份应在五年内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覆盖;中等发达的省份五年内应该完成1/3或1/2城市的试点工作;发展中的省份至少应在省会城市、大城市推广。当前,建立和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系统设计包含内容不可太多。初创时期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如果把民政系统、治安系统、人口系统都同步纳入,容易一下子就把整个系统压垮,使这个系统成为失败的或投资很昂贵的系统。
二是服务范围、空间覆盖面要逐步扩大。目前试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一般覆盖的是已建成的城市区域,但城市管理混乱更严重的是城市边缘地区。一个好的管理系统要能够及时扩展,要能够快速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逐步覆盖城市和城乡结合部所有人群活动频繁的区域。
三是器械装备要适当。有些试点城市的管理系统配置了昂贵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其实。一台廉价的投影仪就可以。市一级指挥中心装备一台大屏幕显示器,区一级就没有必要,只要能够对信息进行传递、接收、处理就可以了。按节约型的原则来创建和实施新模式,新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四是系统运作成果的奖罚要分明。对管理效能高的专业部门不奖,差的不罚,就会失信于民。实际上,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各专业部门管理效能和服务态度的好坏。如果对差的不作相应的处理,市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就会逐渐丧失,整个系统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五是系统管理内容中可以外包的业务要及时外包,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效率。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实行城市管理事务的社会化营运、物业化管理和市民大众的参与。系统的信息收集员队伍没有必要按事业单位来组建。管理指挥中心和反馈系统的工作人员也不必都是公务员编制,而应该建立奖罚分明、能进能出的制度,形成内部自我优化的机制。
我们在同一条河流里游泳。经济数字化多个方向的进展,几乎都从一个位置出发,即提取数据和应用数据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再是空中楼阁,商业生态随之重构,数据科学家成为关键岗位,数据分析人才变得抢手。甲乙买卖、甲方乙方化、战略合作、合资公司、跨界融合,大数据市场的五种合作模式的适应性也建立起来。微观的数据决策力,未来可能累加成为社会管理工具,用算法取代人为制定法律来管理生产、分配社会资源的图景已经在描绘。与此相对,警告的钟声响起,科幻电影中一个数字系统统治世界的危险前所未有地迫近了。
区块链正是数据算法用于规则制定的著例。数字货币挑战着所有国家中央政府的发钞权,金融行业却热情地拥抱它。而且不惟金融,专家说区块链“万业可用”。政策制定者已经反应过来,2016年1月,英国首席科学家把区块链列为国家战略。它最大程度排除了人为因素,显示出作为建设诚信社会基石的样貌。
应用区块链,金融业一马当先。其他数字技术,金融业也乐于尝鲜。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从去年到今年热度不减。今年的新气象是互联网金融有全面铺开的势头,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细分领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布局。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专项整治”。随着监管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竞争格局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出来。
像金融业一样,数字技术带来的业务灵活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享经济”这一饱含着尝鲜因子的商业模式在逆袭和改变着传统消费观念,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2016年,分享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分享经济鲜明地支持和促进态度。分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支付、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分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也因此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分享经济还只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版图中的一角。2016年,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更为制造业、电商、物流、农业、金融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和突破。今年,“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飘渺的概念,互联网技术开始对传统企业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行业从以服务为主走向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升级。
由此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告别了“传统”,进入“新型智慧城市”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在诠释这一概念时说:“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相应进一步延伸,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1.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幕上直观生动地(分层)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而且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产品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综合包罗,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读懂的缺陷。
2.数字化测绘产品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可以随时补充修改,随时出新图提供使用。
3.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可以对产品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而且还可以随意对图形进行拼接、缩放,用途更广泛。
4.利用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成果,作为底图,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规划与设计(如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和城市道路网的设计等),可方便地进行许多方案的设计与比较,对各种要素的统计、汇总、叠加、分析也方便、准确。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大大提高了测绘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也将达到新的高度。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还显示出很多优越性,但从以上几点足以可见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很符合现代社会信息的要求,是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因而,以前以传统测绘为主的专业测绘单位,现在是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二、数字化测绘中作业模式的选择问题
数字化测绘设备是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作业分为编码方法和无码方法。编码方法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必须按碎部点的类型及相互间几何关系输入特征编码,作业员不仅要熟记编码,为正确输入编码,测站与棱镜间还需要较多有关测点的信息交流,因此作业速度慢。尤其当地形复杂、通视困难、对一个地物的测量是不连续的,甚至要经过几个测站的观测才能完成时,作业难度大,出错机会多。无码作业则不需输入任何编码,代之以绘制草图记录所测点位及相邻关系。测站与棱镜间联络较少,测站照准目标操作电子手簿驱动全站仪测取数据后,只需向棱镜处作业员报告碎部点号而已。具有平板测图知识的作业员随棱镜现场绘制草图,轻松且不易出错。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在棱镜处进行,测站观测速度很快,一台全站仪可观测2~3个棱镜,相当2~3个图板的平板测图。所以无码作业方法更容易为测量人员所接受。数字化测绘记录设备过去以电子手簿为主,但目前有关电子平板的介绍、报道较多。所谓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即利用电子平板(便携机)在野外实现碎部点展绘成图被描绘成最先进的方法。但实际上若电子平板与全站仪联机则由于通视不一定好,加之数字化测图测程较远,绘图员在电子平板上编辑绘图很困难。若靠远距离观察辅之以镜站作业员的描述来绘图,则不仅对电子平板绘图员的技术、经验要求较高,且既慢又容易出错。就这一点而言,类似传统的平板测图的作业方法,不同之处仅在于不需展点、计算机编辑代替手工绘图而已。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推出了遥控电子平板。虽然采用遥控平板可使绘图员随棱镜现场绘图,但设备投资远高于电子手簿。野外作业速度也低于电子手簿加草图方法。实际上是付出高昂的代价以外业时间换取内业时间。若考虑到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作业人员的愿望恰恰相反;即宁愿用内业时间换取外业时间。加之电子平板还有恶劣条件下可靠性差,携带不如电子手簿方便的缺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复杂地区,电子手簿加草图方法仍是最适合的作业方法。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数字测图的主要内容
1.1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最适宜的。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或扫描仪、绘图仪再配以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化成果。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其中后一种的精度、效率更高。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时性不是很好。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为了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1.2地面数字测图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5cm内是可以做到的。
1.3航测数字成图
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取得成功,不久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及大测区的大面积成图。
2.数字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将急剧膨胀。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随着高新测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较之传统的大(小)平板仪(地形、地籍)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可以让测绘产品更加多样化,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更高,产品的使用与维护更加方便、快捷、直观,与传统的测绘产品(地形、地籍图件)相比,数字化测绘产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数字测量的关键所在,结合测区已有的资料,以有关规程、规范为依据,设计作业流程,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见下图:
3.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和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位(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A级、B级GPS网;完成了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像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4D”产品生产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当然,数字测绘技术应用于很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总之,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广泛,精确且使用,并且数字测绘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广大测绘工作者要更新思维、坚持学习,做数字化的测绘工作者。参考文献:
[1]贺丽娟,曹振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西北水电2002
[2]覃其进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广西地质2001
关键词: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自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家庭影院(HBO)开播以来,付费电视在国外己经存在了30多年。数字付费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一种成熟、普遍的商业模式,成为发达国家电视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步步深入百姓生活,我国模拟电视时代的光环在渐渐退去,可以说“中国的电视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一、数字付费电视的定义
数字电视(DTV)数字电视的概念则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数字形态,综合了数字压缩、多路复用、纠错掩错、调制解调等多种先进技术。数字付费电视=数字电视+付费电视在很多发达国家,在模拟电视时代就有了付费电视频道。付费电视(PayTV)付费电视是相对于免费电视而言的,在我国仍是个新事物。付费电视特指的是“付费节目和付费频道”,是除有线电视维护费用之外的,通过收费来选择节目服务。数字付费电视就是“数字电视+付费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收看电视期间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不受到广告的干扰,使人们由被动收看变为主动选择。数字电视与模拟技术相对应,从技术特征讲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与原来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高清晰的电视画面,可与DVD相媲美;有优质的音响效果,伴音更趋逼真;有抗干扰功能,数字电视受其它电器的干扰很小,因此画面稳定。以前,我国没有付费电视产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付费电视用户。随着数字技术的使用,很多模拟的付费电视改用数字播出,就成了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数字电视广义上讲是技术概念,付费电视是商业概念,“数字付费电视等于把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的优点全部集中起来,使我们坐在家中可以享受高品质、个性化的电视节目。
二、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
在十几年前,数字电视之于中国电视业的转型和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来说还没有概念:仅仅在五年前,“数字电视”这个概念还仅仅处于信息技术讨论层面;而在今天,无论是国家广电总局及各级广电主管部门,还是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甚至普通市民都在关心和议论“数字电视”的影响和发展问题。目前中央和各省的卫视节目已近50套,加上各省各市的其他节目,基本节目已超出了60套,同时,总局已批准开办68套数字付费电视、9套数字广播节目,还有几十套数字付费节目正在审核。为推进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今年要达到主要城市将普及数字HDTV的商用播出,北京奥运会将以数字HDTV方式向全世界转播;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0年,要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即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中国付费广播电视是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而发展的。目前,在49个经济实力较强、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数字化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数字机顶盒推广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付费广播电视频道的推广、销售工作也已经启动。目前,49个试点城市中已经有41个启动了整体转换。如杭州己经提前完成了市区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成为继青岛之后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城市,并打算在两年半时间内实现70万有线电视用户“模转数”的整体平移,并在2008年全部完成杭州市的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
三、数字付费电视的前景
在广电总局提出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的主题下,数字付费电视目前发展趋势良好。随着中央电视台数字付费频道的正式开播,我国付费电视将正式进军电视消费市场。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万亿元。而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是以千亿元计算。数字电视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而且将带来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用户收听收看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数字付费电视的用户已超过3万户,短期内有望突破5万户,全国到去年底城市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达200万,SiTV的数字频道信号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的3000万用户,其中数字付费电视全国用户达24.5万,每套节目的市场平均价位则在30元/月。但这个数据与全球数字付费电视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据知名的咨询机构In-Stat/MDR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的数字付费电视用户数为6100万,预测到2008年用户数将新增4000万,并有望在今后几年实现高额赢利,2008年全球这一市场收入将达到700亿美元。
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有人预计,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至少两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么巨大的产业规模无疑会刺激中国经济的旺盛发展。新技术产品通常具有宽裕的利润空间,这对于利润越来越薄的家电行业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这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事情政府当然不会不考虑,不会不关心。中国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还非常低下。因此,在市场条件下,政府应该负责的是,为行业的发展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尽快打通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壁垒已成当务之急。数字电视本身就是融合了电视和电信技术和业务的崭新行业。如果这个壁垒不被打破,内容服务商的积极性就提不高。接入服务商应该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只有覆盖面扩大了,付费数字电视的规模才有可能大起来,你的服务才有竞争力。电信也好,有线也好,千万不要满足于自己目前这种行业内的垄断。壁垒迟早要打破,竞争早晚要进来,因为这是市场的要求。投资商一定要有耐心。每个投资商都希望尽快得到回报,但是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周期。媒介产业基本属于投入资本高,回报周期长的一类。
参考文献:
[1]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字技术;测绘;运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相应进一步延伸,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1.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
幕上直观生动地(分层)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而且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产品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综合包罗,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读懂的缺陷。
2.数字化测绘产品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可以随时补充修改,随时出新图提供使用。
3.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可以对产品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而且还可以随意对图形进行拼接、缩放,用途更广泛。
4.利用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成果,作为底图,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规划与设计(如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和城市道路网的设计等),可方便地进行许多方案的设计与比较,对各种要素的统计、汇总、叠加、分析也方便、准确。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大大提高了测绘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也将达到新的高度。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还显示出很多优越性,但从以上几点足以见出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很符合现代社会信息的要求,是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因而,以前以传统测绘为主的专业测绘单位,现在是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二、数字化测绘中作业模式的选择问题
数字化测绘设备是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作业分为编码方法和无码方法。编码方法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必须按碎部点的类型及相互间几何关系输入特征编码,作业员不仅要熟记编码,为正确输入编码,测站与棱镜间还需要较多有关测点的信息交流,因此作业速度慢。尤其当地形复杂、通视困难、对一个地物的测量是不连续的,甚至要经过几个测站的观测才能完成时,作业难度大,出错机会多。无码作业则不需输入任何编码,代之以绘制草图记录所测点位及相邻关系。测站与棱镜间联络较少,测站照准目标操作电子手簿驱动全站仪测取数据后,只需向棱镜处作业员报告碎部点号而已。具有平板测图知识的作业员随棱镜现场绘制草图,轻松且不易出错。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在棱镜处进行,测站观测速度很快,一台全站仪可观测2~3 个棱镜,相当 2~3 个图板的平板测图。所以无码作业方法更容易为测量人员所接受。数字化测绘记录设备过去以电子手簿为主,但目前有关电子平板的介绍、报道较多。所谓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即利用电子平板(便携机)在野外实现碎部点展绘成图被描绘成最先进的方法。但实际上若电子平板与全站仪联机则由于通视不一定好,加之数字化测图测程较远,绘图员在电子平板上编辑绘图很困难。若靠远距离观察辅之以镜站作业员的描述来绘图,则不仅对电子平板绘图员的技术、经验要求较高,且既慢又容易出错。就这一点而言,类似传统的平板测图的作业方法,不同之处仅在于不需展点、计算机编辑代替手工绘图而已。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推出了遥控电子平板。虽然采用遥控平板可使绘图员随棱镜现场绘图,但设备投资远高于电子手簿。野外作业速度也低于电子手簿加草图方法。实际上是付出高昂的代价以外业时间换取内业时间。若考虑到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作业人员的愿望恰恰相反;即宁愿用内业时间换取外业时间。加之电子平板还有恶劣条件下可靠性差,携带不如电子手簿方便的缺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复杂地区,电子手簿加草图方法仍是最适合的作业方法。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运用
(一)数字测图的主要内容
1.原图数字化。当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最适宜的。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或扫描仪、绘图仪再配以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化成果。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其中后一种的精度、效率更高。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时性不是很好。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为了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2.地面数字测图。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 5cm 内是可以做到的。
3.航测数字成图。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取得成功,不久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句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及大测区的大面积成图。
(二)数字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将急剧膨胀。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随着高新测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较之传统的大(小)平板仪(地形、地籍)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可以让测绘产品更加多样化,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更高,产品的使用与维护更加方便、快捷、直观,与传统的测绘产品(地形、地籍图件)相比,数字化测 | 绘产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数字测量的关键所在,结合测区已有的资料,以有关规程、规范为依据,设计作业流程。
(三)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和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 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做(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 A级、B 级 GPS 网;完成了全国 1:100 万、1:25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象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D”产品生产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总之,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广泛,精确且使用,并且数字测绘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广大测绘工作者要更新思维、坚持学习,做数字化的测绘工作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