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语言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语言、动作初步形成,语言发展进入关键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如何有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成为幼儿教育阶段一大重要课题,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研究。
一、儿歌与语言教育
1.利用儿歌教材,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幼儿的语言学习教材多种多样,但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儿歌简单的语法结构、浅显的词汇和口语化的语言,很容易激发儿童对语言的模仿兴趣,在儿歌营造的欢乐有趣的氛围里,儿童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提升。例如,《小熊过桥》的儿歌:“小竹桥摇啊摇,有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这样的儿歌在激发儿童对事物想象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记忆力,最重要的是儿歌“ao”的押韵,让儿童在不知不觉间对音调和元音因素有了感性认识,在积累大量简单词汇和感性认知以后,对后期语言学习将有很大帮助。
2.科学选择儿歌,循序渐进用儿歌教学。儿歌作为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儿歌材料的选择要求很高,各级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文化研究者都比较重视对儿歌材料的创造、收集、整编和研究。基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科学的选择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的材料,对幼儿语言学习有重要作用,只有儿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材料才有助于语言教学。幼儿阶段,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认知能力有很大不同,对儿歌的感知能力也不一。例如,小班儿童对儿歌的节奏感知强于内容探索,因此,对他们可采用吟诵、打节拍的方法帮助学习;大班的儿童年龄较大,创造力和探索欲增强,因此,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创造或编排儿歌,这样可以满足儿童的创造需求和想象力。
二、故事与语言教育
儿童故事是深受幼儿喜爱的另一文学题材。优秀的儿童故事语言生动,情节有趣,富于情感,是儿童获得生活知识、拓展眼界和想象力、丰富感性认知经验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儿童只要一听到讲故事,就会情绪高涨,热情洋溢,这充分说明了故事在儿童心目中的分量。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小矮人、森林、城堡、小动物、精灵、巫婆、妖精等为儿童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打开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一扇门,在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存在的,因此,在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儿童故事的魅力在于,它给与了儿童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常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植物、花草、地名等,这些词汇对儿童来说有可能是熟悉的,有可能是在生活中完全没接触过的,但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会逐步认识这些陌生的词汇,从而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
故事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口头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故事书、绘声绘色的音频、生动的动画播放等,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儿童语言发展有不同作用。例如,利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动画片,这种方式实现了声音和图像的完美结合,因此,能够直接促使儿童快速学习陌生词汇。对大班的儿童,可以呈现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鼓励儿童发挥形象力自己编故事,这样有助于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欣赏完故事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向学生简单的提问,让他们发表自己的听后感或观后感,自由表达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或厌恶,这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连贯性。
三、游戏与语言教育
语言活动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社会交往的开始,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他人交往、合作、获取信息、沟通情感,这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自我概念。
在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他们对游戏有着完全的自,教师在给予幼儿指导时,只需用心了解儿童心中所想,引导儿童陈述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以及想收到什么样的成果;游戏环境布置,游戏规则等由儿童自己制定,使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与环境、他人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较大发展。
游戏的设置多种多样,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游戏检验儿童的词汇量,比如,让孩子比赛说出尽可能多的水果种类、运动项目、动植物花卉等;利用简单的词汇引导孩子造句,锻炼连词成句的能力;通过儿童熟知的幼儿故事进行角色扮演,演一出话剧,每名角色配有自己的台词,这些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儿童在合作、交往和沟通中自然的提高了口语交际和运用能力。
目前的幼儿语言教育过多的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了语言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致使有些儿童虽然掌握了一些词语,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过课堂内外的游戏设置,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和沟通,为儿童正确运用已学的语言找到了用武之地,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用使用的有效的方法激活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及时鼓励,积极引导,将其培养成能适应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1.创设优越语言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在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门、窗、桌、椅、书柜、沙发等物件上分别标出名称,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在幼儿的作品、用品、幼儿的生活照片旁标出幼儿的名字;标出各个游戏角的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幼儿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上好佳、蒙牛等。幼儿仿佛置身在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2.了解幼儿的语言规律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注意留心听幼儿之间的对话,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适合2~3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口语表述。在倾听2~3岁幼儿语言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语言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重复罗嗦性、喜欢模仿性"等特点,掌握了孩子们的语言规律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有办法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语言特点与规律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从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比较简单的规范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幼儿有一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感觉。
3.让幼儿敢说、想说
实际上,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进行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4.鼓励幼儿用语言主导人际交流
大多数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还很弱,在和同伴交往中发生争执时,语言表达不出来就出现了打人、咬人的行为。记得刚刚开学时,孩子们常常为了抢玩具,抢凳子出现了打架的情况。有一次暄暄小朋友为了拿同伴手中的一本书咬了别人,我们及时和他交流,告诉他应该和小朋友说:"你的书借我看一下好吗?"如果小朋友不同意要告诉老师而不能抢,他点点头。当我逐渐教会了孩子用简单的话语与他人交流,渐渐的打人咬人的现象也少了。现在有部分幼儿能够大胆地与人进行有礼貌地交往。
5.注重创造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采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和文字活动等形式,为幼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但这些只有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语言教育充满生命和活力。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培养。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有时看过一次广告也能流利说出广告词。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想学语言的欲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语言发展是很好的。特别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等。家长也可以选择带配乐的优美儿童诗。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接受语言。
【论文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会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兴趣的培养、心理结构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根据我国幼儿园新纲要精神,5~6岁的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主要应该侧重对幼儿的倾听、表达、文学欣赏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其他活动的进行使幼儿的各方面的综合技能同步提高,要作好这一切笔者认为应作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
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境,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通过这些物质环境和教玩具的制作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的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前提基础。
结合在活动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引导、鼓励幼儿建立一种自信,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用否定评价,(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
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的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
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的去学习、体验和交流,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技能,巩固了幼儿的记忆,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二、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按新纲要的主旨,语言教育应是听、说、读、写、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因此在活动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和教材内容应有一种整体的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幼儿语言综合素养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以语言表述为主,引导和支持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进行不同侧面的观察和感知,从不同层面的探索活动中应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分享,将整个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单一的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地获取与提高。
如在故事教学中可采用听故事,看图说感受,以图或文字作记录,学表演,作游戏的活动并与内容有选择的、有机的整合于一体,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引导了不同水平幼儿的表现欲望,同时还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此题材多样化的教材通过多元化的整合,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上的差异,将集体教学改为分组结伴,区角活动、个别交流等方式在不自觉的交流和想象的过程中使每个孩子的语言潜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提高。
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教育手段
利用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在活动中 尽量把一些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可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扩大和充实具体的感性经验,将一些童话,科普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像结合。
如“小水滴旅行记”、“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播放过程身临其景,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使幼儿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四、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习惯主要指听、说、读、写四大方面中的前三项,而倾听则是幼儿感知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它关系到人际交往和对语言的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而幼儿文学作品则是引起幼儿倾听的良好素材,如在故事欣赏活动“妈妈和她的勿忘我”的活动中,通过配乐故事的欣赏使幼儿从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逐步体味一位普通妈妈对孩子的那一分真爱。
这样不仅使幼儿听辩出了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激发了想说的动机。而说则是语言的关键,如何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的从最简单、断断续续的说到流利、完整、连贯的说,应从对父母、同伴的说到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入手,将源自于生活的、比较熟悉的、和幼儿感心趣的内容,作为活动的主题素材,给幼儿提供大胆说的情景。使幼儿 情不自禁的对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培养了幼儿听说习惯的同时,不应忽视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陪养。应从幼儿视图入手;而后导入情景讲述、看图说话;最后介入有序的翻阅图书,学会观察和思考进行评价性的拓展评述。
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等级的思维会有不同的思维表述。结合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听、说、读的技能综合于一体的引导,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曾红台.香港幼儿教育见闻[J].教育导刊,1997
[3] 刘华.用“全语言”教育思想指导幼儿园语言教育[J].早期教育,2002
一、实施情感教育,提高教师的技能技巧
幼儿园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旱乃嘉?主要是形象思维,通过恰当的情感引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1.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保障幼儿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如在喝水、吃饭的时候,教师可以强化幼儿的秩序性,让幼儿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和意识;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让幼儿礼貌用语,养成主动向他人打招呼的好习惯。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借助现代化手段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一些游戏和故事中,使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中,同时有效启发幼儿的思维。在讲完故事后,教师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故事情节的播放,更加形象直观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持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
二、积极实施引导,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1.加强教师的行为示范引导,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在与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言行示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2.建立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对幼儿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巩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自我认可,不断强化和巩固德育教育效果。所谓激励机制,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情等,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赞扬。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红花等奖励形式,对幼儿进行行为激励。
三、加强家园联系,充分挖掘各种资源
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幼儿园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带给幼儿更直接的现实引导。
1.加强家园联系,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
家庭是幼儿获得经验认知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诱导因素。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家长会向幼儿园教师反映,幼儿在幼儿园比较乖巧懂事,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样,包括一些品行方面的行为举动。这就说明,幼儿园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德育行为产生了影响,而家庭没有与幼儿园和德育教育保持同步。或者说,家庭给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提供了条件,如过于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等。因此,加强家园衔接,如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近期表现,以便及时引导。另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讲座等形式,对家长的德育教育技能技巧提供帮助。家长在掌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有效策略。
2.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幼儿德育教育的大环境
一、幼儿文明礼貌的内容
幼儿文明礼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礼貌常识。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如三岁的幼儿可能只懂得有礼貌就是好孩子,会说简单的“早上好”“再见”;四岁幼儿可以正确和有礼貌地称呼自己接近的人,懂得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面对讲话人注意听,能听从大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等。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环境中,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文明礼貌行为方式,并不断对其进行补充。
二、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出现偏差的原因
1.幼儿园因素
在3~6岁这个阶段,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主要阶段。但现今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幼儿教师素质有限。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个人日常行为中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把智力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园里甚至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成绩的攀比,制度和规范也越来越“小学化”,全然把文明教育抛之脑后,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氛围。
2.家庭因素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且家庭的一般模式为“4-2-1”模式,家长对子女容易过多地顺从, 在家中把孩子当做小皇帝一样对待,形成一些不良的品行。
3.社会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可见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漠视红绿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的行为。在整个社会需要进行文明礼貌“救赎”的今天,社会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并不十分文明的环境,又怎能让我们的孩子出淤泥而不染呢?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貌教育的措施
1.灌输理论知识,树立文明意识
我们要转变现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从重视智力培养转变为文明礼貌好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在不影响智力培养的前提下,多开设有关文明礼貌教育的课程,教师可利用看图讲述、讲故事、个别谈话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文明礼貌意识教育,使幼儿逐步形成讲文明礼貌的正确观念;也可选取身边行为礼貌的幼儿作为榜样,或通过介绍文明礼貌典型事例的幻灯片、录像、故事情节表演等,采用提问的形式与幼儿进行沟通,让幼儿模仿与学习。
2.强化实践教育,养成文明习惯
在对幼儿灌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给幼儿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目前各幼儿园很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养成教育,即习惯养成教育。21天习惯养成法表明:良好的习惯需要21天来培养和形成。学校可以抓住这个教学中心,集中一个月对幼儿的某项文明礼貌行为进行强化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文明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幼儿参与。可以让几名幼儿进行情境模拟演练,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切身体验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文明行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渗透性是儿童养成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要将文明礼貌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
3.家园密切合作,巩固文明礼仪
幼儿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幼儿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针对有些孩子的文明礼仪具有两面性这个问题,家园密切合作非常重要。通常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宣传开展培养幼儿说话有礼貌的良好习惯的目的意义,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说话有礼貌的教育策略等。考虑到大人的工作时间,幼儿园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家校通、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与家长实时地进行交流。这样既免了家长常往学校跑的麻烦,又能让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日常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刘洪霞.浅谈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0(5).
适时对留守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其语言发展水平。
一、调动留守幼儿的情绪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最初的语言是表达情绪、情感和愿望的。可见情绪在幼儿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针对留守幼儿的心理特点,摸索了一些调动他们积极情绪的方法。
1.语言游戏。以前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采取面对面的教育方法,希望教会留守幼儿一些古诗或进行发音练习,可总感觉效果不明显。于是,我开始尝试在班级中进行语言游戏活动。传统“击鼓传花”游戏中,我发现留守幼儿情绪高涨,完全没有了以前课堂上没有精神的样子,而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也很集中,学习效果较好。接下来,我就秉承幼儿爱游戏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我经常和幼儿做一些语言游戏,通过多次练习,留守幼儿从不会组词到会组四、五个词,他们的语言积累水平在开放活泼的玩中得到了提高,让我的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适时鼓励。表扬如同阳光、雨露,它能照亮、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激发学习的动力。哪怕留守幼儿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例如,在课堂上,留守幼儿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就让全班小朋友一起为他们鼓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另外,我还针对留守幼儿年龄小,喜欢小礼物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例如,当留守幼儿开口说话了或读准了某个音,我就发个小礼品给他们,鼓励他们说更多的话,同时让他们学会把话说完整。
二、创设和谐的语言环境
很多为者都非常强调幼儿语言发展中周围环境的作用。因此,留守幼儿所在的语言环境的好差,将直接关系到幼儿语言的质量,是影响留守幼儿语言发展速度的最关键的因素。为了给留守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切实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多交谈。我会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跟留守幼儿交流,比如,问问他们:“你们家里有几口人啊?爸爸、妈妈都做什么呀?”等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和句子。经过一个时期的交流后,我发现这些留守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同时我与留守幼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了。
[关键词]艺术教育;婴幼儿潜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29 — 02
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发展程度对人的大脑的潜能开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的右脑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智力世界。这一智力世界的开发,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人脑的发展过程中,0-3岁是一个关键期,它是人类开发大脑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可能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幼儿的右脑,促进幼儿智力的平衡发展。例如,对幼儿进行的音乐美术方面的教育,带有综合教育训练模式的性质。是幼儿个性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大脑,特别是右脑,既具有身体活动的直接刺激模式的特点,又具有认知和非认识刺激模式的特点。故此,开发人脑特别是右脑的潜能,应十分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
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应该从家长和幼儿老师两个方面入手。因为在0-3岁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其父母,因此注重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潜能开发十分重要。此外,幼儿教师是幼儿除父母外接触到的第二个主要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因此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设计一些幼儿右脑潜能开发的游戏和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右脑的潜能开的具体方法
(一)增加音乐律动的课堂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幼儿教师适当的增加音乐教育的内,对幼儿的右脑开发十分必要。因为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旋律、节奏等音响对大脑进行刺激,在联想中产生音乐形势,给予人以直觉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由右大脑来完成的。因此,音乐对开发右大脑,发展智力具有很大作用。智力的发展除了需要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也很重要。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如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往往能快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的分析,能培养人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对音乐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及表达的感情进行联想,能培养人的想象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即兴创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毅力,自信心,专注力,适度感等许多方面。
(二)增加幼儿手工操作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课程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用有趣、新奇的刺激诱导和启发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通过剁成想象和思维的发展,开发右脑的最大潜能。例如教幼儿画蝴蝶,通过对蝴蝶外形的观察,及蝴蝶身体形状的外部特征描绘。不同的幼儿对蝴蝶的理解就会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幼儿幼儿认为蝴蝶是由不同的圆圈组成的,有的认为,蝴蝶是由三角形和圆形及方块组成的。
在美术课程授课过程中,还要求幼儿首脑并用。如幼儿手工制作,通过手指的活动,锻炼幼儿小肌肉群的运动。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锻炼大脑的控制力和调节能力。如:贴画游戏,让幼儿先剪下和构图相关的图画,然后根据自己对整体画面的理解在适当的位置填上合适的图画。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
(三)注意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既要注意故事的含义,又要注重故事原本的趣味、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都省略。
在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双侧运动训练(左侧和右侧)使幼儿身体全方位得到锻炼。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要思考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
同时,应该注意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右脑训练时,应该配合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的学习,这样才不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右脑人。比如一些从小就开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他也许能拿到世界冠军,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不能写也不能说,那当然也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脑的潜能开发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脑协调的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二、 家长对幼儿进行的右脑潜能开发的具体方法
(一) 多听古典音乐,进行看画和绘画训练
婴儿期人类的耳朵是非常灵敏的,而且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他的心灵他的脑神经就产生多少种应对的方法,所以越丰富的声音就越刺激他的头脑的发展,这叫作耳聪,要在三岁之内教育,音乐是最简单的。因为,音乐是增加智慧的必备营养物,耳聪目明的人大脑才发达,大脑和五官紧密相连,锻炼五官是可以增加大脑的智慧的,家长让孩子听听高雅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开发有很大的作用。所谓的古典音乐,都是天才的作品,而且都是优秀的演奏家的演奏,这在古代只有皇宫贵族才能听得到。现在我们只要有一部录音机,都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贵族式的教育,接受这种优雅的绅士的教育。在古典音乐中,类似击掌节拍、尤其适合宝宝听,可以边听边让孩子用左手模仿按琴键的姿势,听小提琴曲是则让宝宝模仿压琴弦的样子。
大脑科学的研究表明,音乐的波动能以生物电的形式影响人的记忆神经元,象架设桥梁和网络一样,它可以使大脑神经元上的突触数增加、轴突变粗,从而改变大脑进行信息交换和加强思维能力的物质基础。所以经常给幼儿播放音乐是十分必要的。
看画和绘画:绘面的感觉是右脑的重要机能。当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展览会 上的绘画作品,用心欣赏并陶醉其中时, 孩于的右脑正在工作。家长不必要求孩于注意作者的名字或评价作品的好坏。孩子作画时, 鼓励她们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 许多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喜欢绘画,由此也可以看出绘画对激活右脑的良好作用。
(二)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进行想象力训练
家长给孩子看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让他想象董事是什么样的面貌,将一幅幅画的一部分遮起来,让孩子猜猜其他部分是什么个样子等等。这些游戏都是通过幼儿记忆食物的形态来提高右脑对事物整体结构的认知能力。例如在听童话故事的时候孩子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情节的发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 场面和情景,这对右脑的图形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要带孩子到大自然去熏陶,让孩子爱上自然,这个很有利于孩子充满探索欲。例如看云,云朵是立体的, 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只注意其轮廓,所以感觉不到它们的立体形象。如果能让孩子常常盯住它们看,久而久之,就能看出其立体层次,这是孩子利用空间认识锻炼右脑的最好促进机会。
但是有时我们也会见到,一些家长让很小的孩子背古诗,孩子非常流利的背诵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然而幼儿并未见过鹅,也未见过鹅悠然浮水的样子,这样只能在左脑中留下一些文字符号,非常不利于想象力的开发也就是右脑开发。应该到农庄,至少到动物园,在形象场景下学这首诗。孩了再背诵这首诗,头脑中出现的不再是一些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生动的景象。
在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直觉判断能力。例如,家长在幼儿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上,给幼儿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孩子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孩子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或者家长可以在短时间让幼儿看图,例如给他一张图片,上面有几样用品,让他看几秒钟,之后拿来另一张,让他说出与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同,也许是数量不一样,也许是图案大小不一样,注意,开始时不能太难,重点在于让孩子立刻判断,练习要从简单逐渐增加难度。
(三)有意识的进行左侧活动训练
首先可以训练幼儿的左手,多用左手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形体动作是被右脑控制,因此可以让孩子有左手剪东西、写字、画画、抓玩具。此外,让幼儿多用右脚、左耳等等也同样有效果。此外,让幼儿反复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子细小手指动作,也有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并且两只手都会得到训练。或者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左视野训练。指让幼儿把头稍稍向右偏转着现察事物。 这个训练随时随地可以做,如在楼房屋顶或交叉路口让孩子用左视野观察大街上的车辆。 记住它们的颜色、形状,把它们排列在脑海里。
(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右脑潜能开发的训练
家长可以带幼儿一起去逛商场。这是开发孩子右脑的有一种有效途径,因为这样能培育孩子综合各种知识以及判断能力等。家长可以教孩子独自挑自己感兴趣的东东,也可以教幼儿怎样根据价格来挑选面包、水果以及玩具等等,这些游戏都是通过幼儿记忆事物的形态来提高右脑对事物整体结构的认知能力。或者家长可以改变行走路线,不里总是带孩子走一成不变的路线。 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去爷爷奶奶家或是晚上散步时经常有意识地改变路线。因为每一次走过的街道,周围的景物全部都是新鲜的,对促进右脑的记忆很有好处
家长还可以让幼儿多干家务。尤其对于年纪小的幼儿来说,家长可以人为的把房间打乱,知道幼儿进行整理,但是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指导,这样对于幼儿的右脑发育有一定的帮助,效果也是很好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养成一定的独立生活的习惯。
四、结语
艺术教育对婴幼儿右脑潜能的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艺术教育的效果对幼儿成年后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要重视婴幼儿发展关键期过程中的潜能开发。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在幼儿进行右脑潜能开发时,不能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幼儿大脑充足营养的前提下,使幼儿感知身边事物,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借助游戏活动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来激发活化幼儿右脑,可以使幼儿在感知、体验、探究、联想的能力得到提升。总之,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婴幼儿的整体素质,发展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以便使婴幼儿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完善自我的人格。
〔参 考 文 献〕
〔1〕北京博文智星国际金融教育机构.0~6岁孩子右脑潜能开发〔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
基础。
关键词:幼儿时期;语言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
幼儿园老师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对儿童的语言教学都是统一进行的,没有意识到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幼儿的性格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活泼开朗型的,另一种是内向型的,所以要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对所有孩子都实行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只会让那些性格活泼的孩子受到关注,从而忽视了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语言教育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的旧观念,忽视了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一些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说话的情境。
2.幼儿语言教学的方法存在问题
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故事、谈话以及看图说话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看图说话教学中也是借助简单的画面和连环画,这些形式都是静止的,只是丰富了画面内涵,并没有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达不到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
目标。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人机互动,使图像可视,能够让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虽然有些幼儿老师有较好的创意,但由于制作技术的限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幼儿语言教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不完善
幼儿语言教育在具体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幼儿发音不正确时急于纠正,有些教师认为语言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过于频繁地纠正幼儿的发音,反而使他们很难发清楚字音,还会影响他们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其次,当幼儿在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马上就进行纠正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不敢回答问题。最后,当幼儿不能及时回答问题时教师会着急,这样会让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敌意。
二、解决对策
1.改变幼儿语言教学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为主,幼儿教育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要实现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就要设计一个完善的语言教育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语言的学习,让幼儿能够自主进行语言学习活动。
2.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把语言教学活动蕴含于多种形式之中,比如,谈话、做游戏、阅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能得到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园还可以引入综合活动来不断丰富语言教学活动,综合活动主要是各个方法的相互整合,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说话的欲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再加上综合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幼儿理解起来更容易。
3.改进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
首先,当幼儿的发音不准确时不要急于纠正,因为幼儿的语言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出现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很正常,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儿童,通过环境的变化,让儿童意识到正确的方法,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其次,对于儿童回答错问题的情况,教师要分析儿童答错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对问题没有理解还是没听清楚又或者紧张,不能急于批评儿童,要让他们敢说,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尝试错误中发展语言能力。第三,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也不要着急,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要多鼓励儿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对于那些在课堂上不敢说话的儿童要多多关注。他们不爱说话可能是因为内向也可能因为自卑,教师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让他们充满信心,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幼儿的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语言的教学,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接受一些美好的、艺术的东西,这样对于学生良好心态、性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让他们受益
一生。
参考文献:
[1]何晓花.发展语言 贵在渗透:为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支招[J].才智,2010(16).
语言教育 教育理念 存在问题
一、前言
1.幼儿语言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就是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2.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规律决定了幼儿语言教育的特殊性
幼儿3岁以前是幼儿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这时的幼儿记忆力水平可以吸收所有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的记忆。随着年龄增大到18岁,记忆力会逐步减退。因此,幼儿的智力开发重点在于给灌输一些有用的东西,发挥记忆力好的特点,只要记住就行,不需要理解。而幼儿智力开发的主要途径是语言教育。当教授一些经典内容时,幼儿会吸收一切美好的、艺术的东西,这样幼儿的心态就很好,性格就很好,就拥有智慧,这些东西将影响他一辈子,受益一辈子。
3.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针对性强,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感情亲密、互相信任,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其次,家庭语言教育具有灵活性与随机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而且家庭语言教育中家长教学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孩子更容易听从。但是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存在缺陷。家庭教育时间不固定、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忽视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不齐都导致家庭语言教育存在不可回避的难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这些优势比如固定的环境、专业性是家庭无法提供的。因此本文选取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对策。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不适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问题
传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时代的今天,它存在一些落后方面,大致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宏观是对于教育变革全局的阻碍,主要表现为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中观主要体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微观上反映了教师在教授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具体的实践来进行阐述。
1.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
首先,是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习惯对儿童进行统一授教,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在幼儿中存在开朗和内向两种孩子,两者需要不同的教授,但是这种一刀切的教学理念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它容易让那些性格活泼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关注,这对内向的孩子造成了一种自卑心理。
其次,语言教育的观念仍是在语言教育中由教师主导,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单纯以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创造幼儿主动说话的情境。另外,一些幼儿园对新观念采取排斥的态度,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这导致幼儿对幼儿园精心准备的活动兴趣不高,语言能力发展缓慢,这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导致的必然结果。
2.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存在语言教育方式简单的误区。传统语言教育活动认为采用讲故事、谈话、看图说话三种方式就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看图说话的教学中,所借助图画以单一画面和连环画为主,这两种方式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即使丰富了画面内涵,也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他们偏爱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看图说话和连环画会迅速使儿童看腻,不能满足幼儿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影响了看图说话的有效性。在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一般会以一个话题如尊敬老年人来探讨,但是这种谈话仅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的想象为基点。幼儿需要丰富多变的对象来认知,所以谈话的效果其实也并不突出。
多媒体教学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图像可视化,使复杂内容简明化,已经得到了幼儿园的广泛采用,但是作为发展时间不长的教育手段,幼儿语言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的创意较好,但由于制作技能的缺乏,导致课件枯燥无味。儿童也就缺乏兴趣来享受新的教学技术带来的好处。另外,一些教师追求技术挂帅,将多媒体课件弄得比较花哨,造成幼儿只注重色彩、图片的变化,忽视了对于语言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产生了喧宾夺主的不良影响。
3.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操作存在瑕疵
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操作存在瑕疵,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急于纠正。一些教师认为语言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一味地纠正幼儿说话时的发音,以致幼儿难以发清楚字音,还会丧失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影响语言的发展。第二,当幼儿答错问题时马上予以否定。这种方式会使得孩子受挫,不敢再积极回答问题。第三,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过于着急。虽然回答不出问题确实会耽误教育时间,但是这种急躁会使得儿童产生自卑感,并因此对老师产生敌意等。第四,忽视不肯说、不爱说的幼儿。对于这类孩子,有些老师仍只是教幼儿说,让幼儿说,实在不行就忽视他们的存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