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学习报告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相比之下。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有关研究表明。解、掌握他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 大学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语言圆桌会议”曾根据语言难度对美国人学习外语达到各级熟练程度所需课时数进行了估计(约翰·康威,2010)。中国人学习英语可参照美国人学习日语、韩语,要达到实用性的3级,需2000课时。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256课时,加上中学阶段的864课时,总数为1120课时,比达到3级水平所需的课时几乎少一半。因此,利用有限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点。
在英语教学中,“费时低效”和“哑巴英语”现象使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重视,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也明确提出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二者中,很多学者都强调听力能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主张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前,应先训练听力。要培养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要先培养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与O’Malley等提出的元认知策略相吻合。因此,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被认为是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 理论依据
近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有人甚至主张培养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Water House,1990)。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Allwrigt(199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
O’Malley等(1985)提出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这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策略体系。三种策略中,元认知策略使用能力最能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成功者能有意识地使用相应的元认知策略有效地解决问题、组织信息、设置步骤、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他们具备了对认知行为的调节能力,也就具备了对自身学习的自主调控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就是,有效的听者往往能够依照不同的听力任务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或技能,能更主动地利用计划、监控和评价等元认知策略控制听力理解过程。
2 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听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听者必然面临着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制约了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了解,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有效的提前预测、过程监控及管理、过后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在整个听力过程中养成对负面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以最终达到听力自主学习的目的。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西方学者关于听力策略的分类,可将听力理解中的元认知策略分为:听前策略、听时策略和听后策略(Mary Underwood, 1989)。这种模式不仅符合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且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1)听前策略是指听前的组织、计划与安排, 包括找出听力学习的特点及难点, 制定短期或长期目标。在听力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设立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执行的明确计划。例如,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短期目标是能够准确地辨别容易混淆的音素、单词及句子结构,并掌握影响听力理解的读音技巧;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定下长期目标如两年内听懂BBC广播,或短期目标如一周内听写两条新闻。正确的目标一旦实现,会使学生增加学习听力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听力任务中,教师可用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预习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新词、特殊句型和不常见的习惯表达法,并对相关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然后利用《元认知策略练习表格》(王艳,2011)引导学生了解听力任务、语篇类型、信息特征和可能会提到内容等。经过表格的梳理,学生能对所要听篇章有个积极的预测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水平和主要学习难点,学生能有效地在听力过程中对注意力进行引导和选择,完成自身动机管理。
(2)听时策略是指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为监控自身听力过程而采取的策略。包括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学习效率等进行的监控。在听力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监控能力,包括监控理解、监控声音和双重监控。监控理解是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听懂内容。教师可设定多项选择等任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对所听内容进行监控。监控声音是学生判断听到的内容是否准确。教师可要求学生使用母语来确定他们对听力文本的感知是否正确。双重监控是学生在整个任务过程中自始自终保持监控。每听完一遍材料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顾对内容的预测,判断现在的知识和先前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并认真填写《元认知策略练习表》。除了课堂检查和提问外,教师还可定期进行阶段听力小测试或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训练效果和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将前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个人学习方案的制定。教师的课堂监控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主监控才能真正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小组监控是一种易操作和达到满意的监控效果的方法。可将学生按2~3人的规模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内成员相互监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填写《元认知策略练习表》之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听力的效果,检测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与之前的假设是否相符,这样能帮助学生理清听力过程中的疑点,使以后的听力有的放矢。课后,组长定期组织组员对小组训练和监控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3)听力完成后,教学指导重点应集中在引导学生启动评估策略的使用。评估策略包括评估表现和问题确认。在此过程中,学生评价自己完成任务的表现,并确认还存在哪些妨碍其顺利完成听力任务的问题。听后评估应当作为听后的一个固定环节,通过评估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元认知策略对听力的促进,提高其策略意识并增强其根据问题调整策略使用的能力,为课后自主学习打好基础、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课后自主学习中,评估策略可以通过由学生提交学习报告的形式完成,学习报告在策略培训的早期阶段最好以小组的形式提交,有助于发挥小组监控的作用,也能使学生发现彼此之间策略使用过程的相似或不同,从而加深对策略的个人化和多样化的了解。教师则应该充分利用学习报告,定期对学生的听力效果提供相应的评估,以印证学生自我评估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自身的听力练习中。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 M. & A. U. Chamot. 1990. L 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20-03
一 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的普遍问题
1.成人学员的基本特点
成熟性。“成熟”是成人学员的首要特点,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成人学员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思维方式、逻辑推动能力,为各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也为成人学员自我知识建构奠定了物质基础。
差异性。由于成人学员生活、工作和学习背景各不相同,年龄、职业和目标也千差万别。因此,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多角色性。成人学员的多角色性表现为一身同时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大体分为社会成员角色、家庭成员角色和学生角色。因此,成人学员存有一定的工学矛盾。沉重的工作压力、家庭负担使得成人学员的学习时间成为一件高昂的奢侈品。
2.成人教学的普遍问题
缺乏针对性。因材施教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他们带着人生发展的需要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来参加学习,求知的要求强烈,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员的所需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因材施教。
缺乏实践性。目前成人高校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使用等方面,都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严重超过实践教学,从而使实践环节得不到落实,并导致成人学员的实践能力薄弱,没有达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缺乏适用性。成人学员的文化基础不是很统一,教学对象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行业职业,均呈现出一种复杂多样的特点。然后,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和填充式教学方法培养起来的,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没有考虑成教特点,几乎成了普教的翻版。
二 PBL教学模式的内涵
1.PBL教学模式概括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具有为完成一定任务而活动的方法特性,也属于方法范畴。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该模式最早源于麦克斯特(McMaster)大学。由于它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念,因此在很多教学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和拓展。国外称其为“主题研究”,国内称之为“探究式学习”。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学策略。教师进行引导、咨询,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实际工作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其中,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的“问题”——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2.PBL教学模式特征
学生为主。学生地位主体化是PBL的首要理念,通过学生对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问题的提出,训练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和技能。这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
团队合作。PBL教学法通常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学习的问题或引入一个具体案例,将学生分成6~8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分工学习,探求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过程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激活了学习策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境学习。PBL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体系。这不仅给他们自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主动发现。PBL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寻找事例、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问题考查、背景研究、资料分析的方法探求,学习就成了一种力求有所发现的活动。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PBL教学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环节
PBL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主要有六个基本环节,分别是选定问题、制订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展示,以及评价反思(见图1)。
1.选定问题
成人学员大都是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来求学深造的,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同,问题也就千姿百态,因此教师既不能把某个单一问题强加给学生,以点盖面、以偏概全,也不能违反教学计划,毫无章法,任由学员选题,偏离教学大纲。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对学员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评价。首先,教师在问题选定之初,应开展有关讲座,目的是激发学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兴趣;其次,根据成人学员的需求、能力、水平及资源掌握情况等,论证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最后,将6~8人分为一学习小组,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成员之间思想碰撞,交流想法,集思广益,最终综合意见,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制订计划
问题选定后,就需进一步确定学习的总目标,要想顺利地实现目标,就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计划是为实现学习目标进行预期设计和统筹规划。成人学员以小组为单位,明确任务分工、学习途径,制订时间计划、学习进程以及具有可行性、弹性的学习方案,确定最终的作品形式。针对学员制订的计划,教师要给予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
3.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环节是问题学习的核心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实践阶段。活动探究是一个包含多次假设与验证的不断深入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用科学的术语来说,活动探究就是假说与验证的过程。因此,学生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其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处理数据信息,在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猜测与设想;再次,通过对假设的进一步推理和实践、验证,根据假设引申的结论是否成立来判断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否成立。当然,此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督导、协助、激励的作用。
4.作品制作
作品制作是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也是PBL教学的落脚点。此环节是将活动探究的结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学员可以通过PPT(幻灯片)、声像资料、影像资料、活动总结、研究报告、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形成最终成果。学员要将活动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充分地融入作品之中。如材料搜集、处理情况;探究的手段、方式;探究的结果等。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作品形式,做到有理有据、形象生动。教师此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为学生的作品制作多给建议。
5.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成人学员的“交卷”阶段,是作品的验收环节。经过问题探究、作品制作后,每一组都会有一个最终的成果,小组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报告会、展览会、辩论会等展示本组的作品,通过每组展示,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切磋。与此同时,可以广泛邀请相关学者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一线技术工人等参加此环节的活动。
6.评价反思
成果展示结束后,一是由参与的专家、学者、教师等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了学生的选题、活动计划、学习表现、小组合作、表述情况以及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二是小组的相互评价,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学员的视角对其他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三是学员的自我评价,要认识到是否通过此活动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有所收获?收获在哪里?不足之处有哪些?PBL教学模式最终形成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全面结合。最后,学生要有意识地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
反思有助于形成学员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有助于训练学员的批判思维能力、自我反省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对生活、工作中问题的认识程度。
四 PBL教学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学为例
商务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实用语言,它要求在掌握外贸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书面交际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识。具体包括外贸行业术语的表达习惯,外贸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如信函撰写、与外商进行交易磋商、报盘还盘和处理投诉索赔等。鉴于商务函电注重的是职业应用,教学设计就应突出实践性。在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学中就应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项目、环境为基础,依照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为学生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及工作项目。以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中投诉与处理一章为例。(见表1)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三是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
注 释
①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6
②梁瑞仪.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6
[2]仲崇光.基于PBL的高等院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3]黄冬明、聂振雯.基于PBL双环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1)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随着设计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大,装饰企业对设计师、绘图员的动手能力要求更加挑剔,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借鉴师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项目师徒制,以强化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关系,高度重视项目师徒制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室内设计专业是集设计、技术于一体,鉴于设计源于文化,其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个人具备足够的文化方面理论知识及职业素养、工作技巧等缄默知识的重要性。设计文化知识与缄默知识的领会需构建“师傅”和“徒弟”共同工作的平台,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任务为媒介由“师傅”提供示范手把手教“,徒弟”通过观察、领会、试做、完善等过程在历练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但由于教师的职业能力欠佳,班级学生多,校外实训基地配合度不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差距依然较大,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不够灵活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设计文化知识及缄默知识获得甚少。
二、内涵界定
(一)概念
项目师徒制:选择独立的室内设计项目,由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及企业的能工巧匠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采用师傅带徒弟形式对学生进行室内设计专项技能指导的教学模式称为“项目师徒制”。学业报告书:学业报告书的理念来源于档案袋,档案袋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的技术教育工程“零点项目”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学业信息交流的手段,作为资料的收集、设计思维的体现、相互交流过程的体现、成果的积累,能为教师有针对地改进教与学提供依据。
(二)融合特点
1.室内设计项目采用师徒制形式进行,通过师傅带徒弟(组长)、徒弟再带学生(组员)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水平,学生数量少,可操作性强,师傅方便指导。室内设计作品最终通过学业报告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让自己看到了成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开启了设计与制作的思维,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和创新的信心等。
2.室内设计项目实施以真实的装饰工程项目为支撑,学业报告书中的设计背景材料真实有效,便于调查研究。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中学习各项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3.在完成设计项目与学业报告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师生一起工作、学习、讨论,表现出亦师亦友的特点,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化模式。
三、实施要点
(一)师傅的产生及责任划分
以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纽带,把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大师傅,教师为新师傅,学生小组中的组长(技能形成快的人)为小师傅。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进入学校后,与行业和装饰企业的融合度佳,但其投入教学的经历不足,对教学组织与教学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其所具备的设计文化知识及缄默知识具备了与任课教师无障碍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所以技能提升和知识巩固比较容易实现。任课教师是虽然其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深,但缺乏企业岗位工作经历及缄默知识,但学习能力和理解力较好,如与师傅处在同一工作环境中,通过大师傅的言传身教其习得缄默知识较为容易。小师傅学习缄默知识兴趣最大、思想最活跃、解决问题较强的一支力量。上述三个层次的师傅团队是项目师徒制和学业报告书融合实施的根本保障。
(二)教学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步骤
首先,师傅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室内设计专业岗位中使用频繁、职业性较强且具备完整设计工作过程的家装项目一项作为“师徒制”项目。在实际教学中,即选择了中海•银海熙岸的家装设计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此项目的设计训练能与室内设计专业岗位能力完全对接,且能实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其次,师傅结合小师傅的各自专业强项,设立相对应的设计小组。学生进入设计小组,结合组内分工依次完成项目调研、项目分析、项目研究等工作。在项目调研阶段,学生通过深入工地现场量房,了解业主的喜好,整理相关背景材料进入项目分析阶段,组内成员在小师傅的带领下分析业主的设计需求提炼设计元素,推导设计主题,确定设计风格;在项目研究阶段,部分组员负责方案前期平面图布置、彩平、彩立的绘制以及前期CAD施工图纸的绘制;部分组员负责概念性设计阶段的演示性文稿制作;剩余组员负责方案的文案主创及项目后期修改。以上实施过程均通过学业报告书将完整的设计、讨论、修改过程呈现出来。再次,项目设计中期阶段,为了使家装设计项目能顺利完成且便于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期阶段,各组的小师傅均要上台进行方案汇报,保证设计工作流程能循序渐进的进行,且更好地推进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实施。最后,方案临近终期汇报时,由专业较强的大师傅参与方案指导,他以室内设计师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借鉴装饰企业的管理流程,基于家装项目要求共同商讨、完善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三)主要环节
1.组建项目团队
确定项目团队师傅:学生按4人/组的方式自由组建项目团队,教师根据家装项目对应的设计师、绘图员等实际工作岗位职责,向学生说明团队内分工要求与团队成员职责,每组就家装项目任务推选一名设计能力较强的成员做项目团队师傅。
2.分析家装设计任务,示范相关技能。
教师召集各项目团队师傅,组建临时项目团队,教师担任临时项目团队的师傅。临时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本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要求、成果等,制订计划,分角色完成学习任务,对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完成家装项目所需的相关技能做示范演示以及相关文本说明。与此同时,非项目团队的学生一同观摩此过程。
3.角色分配,制订计划。
项目团队师傅回到各自的项目团队中,组织本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家装项目的内容,参考实际的职业岗位,进行角色的合理分配,比如,施工图做的稍差的成员可以适当将精力多投入到项目背景材料的调查分析、拍摄工地现场照片等等。而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作图欠佳的成员也可向施工图作的较好的成员学习,这样可使得团队成员的软件操作能力、项目分析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均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最终,角色分配完成后,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任务详细计划的制订。
4.实施计划,完成任务。
根据已制定的计划,项目团队成员按角色分配完成共同任务。这一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在师傅的指导下要分工合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组内讨论、微调,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则请教教师或其他项目团队。随着学习任务层次的提高,教师指导的成分宜逐渐减少。这样,学生在专业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不仅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培养了其责任感。
5.评估反馈,总结交流。
当项目团队完成家装项目后,首先各团队中担任相同角色的成员进行互评,因为他们参与的是相同任务的设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从不同角度评估各项目团队内担任相同角色成员的任务完成的程度,并可更好地提出改进意见,将每次讨论的改进意见呈现到学业报告书上。通过项目设计中期汇报,团队间互评、教师点评,各项目团队可以取长补短。在终期汇报时再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大师傅)的点评,各项目团队能更加明确本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最终须改进的地方。这样反复评估反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绘图、设计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师傅”角色,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地去查找资料、查阅书籍,通过项目背景材料分析———项目讨论———项目研究———归纳总结———项目讨论———项目研究的不断循环,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设计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
四、意义
(一)协作性的小组成员互动对单一的个人学习
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方式以个人学习为主,个人学习单一、封闭且解决设计问题欠周全,缺乏合作意识,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要求学生共同学习,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并将解决的问题一一呈现到小组的学业报告书上,学习环境情境化,通过完成设计项目让学习者遭遇设计重点知识或某个设计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一种“实践的共同体中”。同时,协作中所体现的团队成员的交互性是学习者由设计新手逐步发展为设计熟手的关键,为以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做铺垫。
(二)突出学习者对设计过程的阐释与反思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怎么教,学生怎么做,重在动作技能设计上的把握和学习。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思考———设计的过程,依托工作室,基于真实项目使设计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在设计勘察、讨论交流和练习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与教师及其他组内成员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的反思均呈现在学业报告书上,师傅根据学生实践的设计任务及时指导纠偏,学生通过反思可以建构关于设计项目中存在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型,以修正或者启示自己的问题解决和设计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而丰富经验,探究更为复杂的设计任务,这也是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欠缺与不足之处。
五、结束语
紧张而忙碌的一年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感觉特别充实。这一年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我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思想方面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教学工作
认真学习、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准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品质培养,能力培养和文化水平的培养并重。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钻研教材时,多方面参阅资料。提前写好教案,备好课。坚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前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认真批改作业,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个人学习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坚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与老教师们备课,吸取他们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同时,在本学年,我担任了校广播站的工作,管理各班级的广播站投稿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向广播站投稿,使学校的广播站得以正常运行。
取得的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5—10班,生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均分都超过了不同学校的同等年级,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努力,做好2010年个人工作计划,争取使2010的年各项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
面对变化,组织惟一可行的选择就是提高透明度。对组织来讲可怕的是信息不可以获得性,或信息失真,由此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和引发连锁反应,其损失难以估量。
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组织学习,使你的组织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成功地实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组织学习是围绕信息和知识不断努力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包括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全组织的学习,但更注重组织层面的学习。
组织学习≠个人学习之和
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要提升组织学习力,首先必须提升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学习力。组织学习的成效并非组织中个人学习成效的总和,它可以远远超越个人学习的效果,但也可能大大低于后者;组织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个人学习的影响,相反它可以主动地影响其他成员的学习。
具体地说,组织学习包括: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也就是说,组织学习=反馈+反思+共享。这样的系统建设将促进组织中各类知识的流通过程更有创意,使成员中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在知识(信息/经验)交换流通中产生更高的价值。
日本学者野中和竹内突破了西方组织将组织学习仅仅看作是消息处理机的某些观点的局限,而把创新与知识产生的解释建立在动员和转化隐性知识和由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概念上,并且认为,组织学习也是组织内部获取、创造和传播知识的过程。
反思的方法:寻找“根本解”
为了能从内源和外源的信息反馈中获得信息,形成知识和智慧,产生创新能力并转化为绩效成果,必须采取一些有效举措来加以支持。
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习的基础,是品格的体现,不进行反思就看不到各种挑战与机遇。对于正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单位来说,从总体上谈,组织学习的反思内容,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认识个人作用的重要性,如果组织成员对创建学习型组织认为与我无关紧要,变革就不会发生;认识吸引他人支持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各方支持,不可能建立起组织学习的网络;认识产生实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不可能使组织成员领悟到具有持续创建的价值,而不予以支持,因而创建就不可能持续开展下去。
反思不能只停留在事件本身和行为层面就事论事的检讨,而应由表及里,研究时间和行为的背后结构,找到心智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到根本解而不是症状解,即要变单环学习为双环学习。所谓单环学习即关心―了解―行动―反馈这样一个过程,它能增进功效而且能有所校正,但并未涉及决策者的心智模式。单环学习不讲求效率与效益,仅停留在“错误检查和修改”的水平上。
相对于单环学习而言,双环学习的内容则更为多样化,即:通过冲突和深入提问能改变规范、假设、价值准则、政策和目标的学习。它要求人们学习必须从对行动对策的反思深入到研究行动背后的想法(决策者的心智模式),找出心智模式的偏差,改善不合时宜的心智模式。它要求决策者应用心研究如何来观察事物,如何形成问题,如何评价行动方案而不是针对行动方案检讨。双环学习能不断提升组织的目标。这种学习要求剖析行为背后的结构,找到心智模式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进而否定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知识、新经验。
提高透明度:组织惟一可行的选择
作为混沌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的“蝴蝶效应”是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最早是由美国MIT气象学家洛伦兹(Edward・Lorenz)教授1961年冬天在建立地球天气计算机模型时发现的,并于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所作的一项报告中提出的。他用两个相差甚微的数据(0.506127和0.506),原以为这对天气状态的计算机模型运算结果应相差不大,实际则不然,相差极大。该理念认为,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具有一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用一种形象语言来说,就像巴西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流,三个月后有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形成一场风暴。用混沌学术语表达就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值的敏感的依赖性,它告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以避免因管理瑕疵不断扩大而导致重大的挫折。
“混沌”是一种“表现上”混乱无序,而实际上具有深层次、规律性的特殊运动形态,它的特点是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即所谓“差之毫里,失之千里”。今天的人类正处在快变、巨变的时代,而且变化的特点是非连续性和非线性。
面对变化,组织惟一可行的选择就是提高透明度。对组织来讲可怕的是信息不可以获得性,或信息失真,由此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和引发连锁反应,其损失难以估量。
为了建立一条透明、快速、有效的上下沟通渠道,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公司主干网上建立一座以推进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平台”,着力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信息平台”可设“青年热线”、“干部任前公示”、“工会网站”、“劳动法律”、“员工培训”等内容,还可公布公司副总经理以上领导的电子信箱。员工在办公室里随时可以知道企业的大事,随时可以参与企业管理。
信息的广泛传播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哪儿有信息流动,哪儿就有学习的可能。组织需要改革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团队的绩效评测,或进行事后总结或“完工会议”。使更多的新知识产生,把学习融入变革方式,精心规划、实施、共享和开发知识的良性循环。
成功的组织学习有三大标志:一是组织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并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二是组织能不断增加自身的能力和活力;三是组织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组织学习:新文化的建构过程
组织现有的文化形态是组织过去学习的结果,是时间的沉淀,是组织生存的根。所以,组织文化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和滞后性,很难去改造和重塑。但是,随着组织生存环境的改变,一旦组织成员对组织文化中不良的东西有所感悟,并加以评判,组织学习就发生了。也就是说,对组织文化进行改造和重塑的理念是组织学习产生的诱因和动力。组织学习是新的组织文化的建构过程。
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为例,因为它不仅以组织结构的变革创新著称,还因认识到进行重大革新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信念而闻名。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即使最周密详尽的规划也会因意想不到的事情被全盘打乱,谁也无法准确预知下一秒将发生什么。正因如此,通用电气公司认为提高生产率和运作效率,加快应变的速度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而这必须从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开始,创造一种利于学习和变革的组织文化,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x—y理论;成人自主学习;管理方式;应用研究
一、管理学中的x—y理论和成人自主学习管理
x理论和y理论(theoryx andtheoryy)是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出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作为一对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之一的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原动力。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叫做“x理论”,其要点是: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如果情况允许,谁都不愿工作;人们需要指挥和控制,并且要用害怕惩罚和革职的心理去激发他们工作;一般人都希望受命而为,因为受命而为不负责任、比较单纯和安全。有这种管理思想的管理者,易于采取“命令系统统一”、“权威与服从”的管理方式。
而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原动力。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其要点是:多数人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看得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进行起来毫无困难,人们从工作中能够取得满足感;人们为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工作,知道自我控制;在适当的条件下,普通人不但知道负责任,而且会争取更大的责任;一般人都有想象、发明和创造的能力。
从x—y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现在通行的对于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措施,大多是以x理论为指导的。基于x理论,从事成人教育的管理者们认为,成人学生注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甚至考试时采取作弊行为蒙混过关,所以只有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才能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根据y理论,绝大部分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的本性并不是厌恶学习的,如果给予适当机会,学生们就会喜爱学习,并渴望发挥其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多数学生愿意对学习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学生去为目标即成绩而努力的唯一办法;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所广泛具有的。因此,应当把学生看作“自动人”,其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能够达到自我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佳理想状态。从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y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但这并不代表y理论在任何情况都适用;也不等于说x理论就完全错误,毫无用处。在应对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的问题上,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积极地实现由x理论向y理论的转变。
二、成人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现状
1.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己而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而学习,可以使学生持久地专注于学习而不会产生厌倦心理;而出于消极目的而学习的学生,在心理和态度上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学习效果常常不理想。由于成人学生一般都是在职人员,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固化程度高,平时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大部分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倾向,他们或是为了目前或将来的个人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或是为了追求短期目标,保住现有工作岗位;或是被要求提高学历等。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课程考试,获取学分,拿到文凭,就是达到了目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简单的外在需要所产生的学习动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习,但只是表层动力,功利性较强,缺乏深层的维持力和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不利于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要求成人学生必须有高度的自主性、自觉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6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取决于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两个因素。自主学习意识包括对学习的意愿和对学习的态度。由于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导致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十分消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巩固。而成人学生又由于间断了系统学习、疏离了合作学习,渐渐失却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调查表明,大多数成人学生文化基础偏差,学习主要依赖于课本,依赖于教师,不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去学,不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自主支配学习时间,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媒体,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怎样评价自己的学习效率,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不知道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如何寻求帮助等。成人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程度,尤其是在面临困难任务时愿意付出的自主努力远远不够,其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2.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现状
(1)教学计划死板。目前所用的成人高校制订和实施的教学计划,对修业年限进行了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并通过各种考核。每学期开设的课程,由教学计划中的教学进程表规定。课程教学内容一刀切,没有针对成人学生的个别需求,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化教学,影响了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课程所用的教材通常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指定或任课教师选定,大多借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缺乏适合成人学生特点的教材。在面授过程中,教师一般是按照选用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进行讲授,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真正需要。而且,由于成人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入学时又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导致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而死板的教材、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不能因人而异调整的教学计划,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或是无法理解,或是由于学习已知的知识而备感枯燥。甚至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学生,也会因为教学计划死板而无从发挥,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2)评价方式单一。考试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通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对成人学生的学业评价,比较注重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形同虚设。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试卷多采用纸笔问卷的考试量化评价方法,考查成人学生对定义、常识、原理等能够外显的、量化的目标内容的掌握。然而,这些并不能反映成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还会导致教师固守陈旧教学观念,采用灌输式教学,片面追求及格率,忽视对隐性目标内容的学习与培养,依
赖单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简单地对成人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限制了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单纯的笔试评价,不利于考核成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容易导致成人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出现考前的临时突击和考时的不诚信行为,违背成人教育的初衷。
三、管理学中的x—y理论应用于成人自主学习管理
1.基于x—y理论,辩证管理
基于x理论,通常认为成人学生的本性是懒惰的,相当一部分人关心的是获得文凭,对学习过程兴趣不大,希望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少越好。对这样的成人学生,要适当施以压力,通过批评、处罚等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让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自主地去学习。基于y理论,可以认为成人学生是愿意学习的,在学习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通过努力,认真学习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人一样,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不会有抵触情绪,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成人学生也会努力学习以期达到目的。许多成人学生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案例中,多数情况是没有绝对的x或y,成人学生都是x+y的情况,需要成人教育工作者们创造条件和机会,尊重和相信他们,想方设法激励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在满足个人需求和目标的同时完成组织目标。做好管理者、指导者和训练者的角色,采用激励的方式,给成人学生更多的信任、更多的职责和自主权,实行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分享成功。帮助成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激发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并将这方面的激励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成就动机的自我认识和了解,明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y理论较x理论而言更有利于调动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成人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从y理论出发,管理者要根据成人学生不同的个体情况,对于其学习对象与任务、学习手段、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方法的建议。比如,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找出要点,提炼重点;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记录难点,化解疑点等;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理论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利用手中工具查寻所需资料;如何带着问题参加小组讨论,提问和参加面授辅导;如何复习迎考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一切从学生出发,科学管理
成人自主学习的管理应灵活采用x理论、y理论,积极地实现由x理论向y理论转变,充分发挥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控制他们的消极面,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选择、学业评价方式的确定,都要与成人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充分考虑成人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成人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理解成人学生的困难,加强个性和针对性教育,力求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和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尝试实行弹性学制,即成人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适当缩短和延长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年限、学习内容、上课时间和安排学习计划。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构建课程结构体系。选用适合成人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材内容要注重解决“是什么”或“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突出实用性,减少“为什么”的理论阐述,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的定理论证和公式推导,体现因材施教。学业评价应与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y理论同时也揭示了引导的重要性。成人学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并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懒惰,更多的是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成人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而现今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而促进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比如将作业和答案放在网上,供学生练习和检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不足;通过e—mail、群内讨论、论坛等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用成人学生比较熟悉的渠道促进其轻松、自主地学习,也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由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便于指导和监督,进行立体管理。这同时也符合x理论思想,做到x理论和y理论兼顾,更好地促进成人学生的自主学习。
3.加强教与学的反馈,合理管理
根据y理论,成人教育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习者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排除在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学校应经常采用各种方法跟踪成人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实施方案、学习支持服务手段,采用各种方法解决成人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成人学生尽可能地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反馈和自我调节。学校应及时提供有关学习调控与评价的信息,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的自控能力。经常了解成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进程,加强管理和指导,把无序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纳入有序的管理之中,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推动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健康发展,促进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管理。此外,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取笔试、答辩、论文、机考、报告等综合方式对成人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成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成人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能力与所学习的新知识相结合,消除其对于考试的恐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在考核内容上,命题应该以能力考核为核心,具有开放性,充分发挥成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每一位成人学生都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对成人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所反馈,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
嘉定区自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努力尝试,大胆实验,积极探索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此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多年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嘉定区始终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引领,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打造创新品牌”为主导,结合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区、镇(街道)、村(居委)等不同层面上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嘉定区社区教育目前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发展设想。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嘉定区在2002年成立了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随后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学习型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2008年初又成立了嘉定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区开展社区教育的指导服务机构。
2006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嘉定区以该文件为指导,全面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社区学院还成立了二号文件学习小组,深入研讨如何用二号文件的相关精神指导我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二)建立社区教育队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管理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已经称为嘉定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三支重要队伍。如徐行镇社区学校成立了由教师、老干部、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组成的徐行镇社区讲师团,制定了年度讲课日程表,到各村、居委、企业等办学点进行讲课。讲课的内容有“喜看徐行十八变”;“迎世博谈文明行为的养成”等等。
从2002年起,嘉定区着手建立区、镇(街道)、村(居委)办学点的三级规章制度,以文件形式予以颁布,并通过岗位责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予以强化落实。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健全社区教育网络
区、镇两级统筹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机构、团体、单位的资源建立各类社区教育基地,为社区居民服务。黄渡镇充分利用各村、中小学校的电化教室、计算机房及各类教学、文体活动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在社区教育实验中, 嘉定区形成了以区社区学院(区电大分校、成教学院)为龙头,镇(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委)、企事业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各成人学校还分别以 “百姓学习中心户”、“农家书屋”、“村组家园”等为载体探索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使社区教育组织网络扩展为四级。
(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
嘉定区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除了电大成教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外,还有针对各类群体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培训,如马陆镇成校集中开展的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工业区成校开展的失地农民培训、真新街道成校开展的商贸市场外来从业人员培训、外冈镇成校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培训、徐行成校开展的“阳光之家”智障人员培训等等。
在社区教育活动种,嘉定区制定了学习型组织的设置标准、考核指标、管理手册等,指导各镇(街道)、村(居委)、学校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连续7年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村(居)委、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单位)和学习型镇(街道)的评选活动,学习型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
(五)加强理论研究,引领实践发展
至今,全区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实验项目有近50个,惠及对象广泛,内容涵盖全面,这些项目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实践中加以逐步推广。同时,嘉定区在实践中关注社区教育实验的热点开展理论研究,用理论成果来指导社区教育实验。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由俞勇彪副局长领衔的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上海市镇乡成人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已经形成上海市镇乡成人学校建设标准。
二、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社区教育发展取得可喜成就
经过不断探索,嘉定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近些年来,嘉定区教育局“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及办学点达标工程的实验”等两个项目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工业区成校“农民集中居住区‘百姓学习中心户’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等三个项目获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安亭镇政府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与就业研究”等3个项目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俞勇彪、俞伟、杨少鸣三位社区教育工作者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先进个人”。
在此基础上,2008年嘉定区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江桥镇、安亭镇、南翔镇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
(二)“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的实验取得一定的成功
2005年,嘉定区成为上海市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在选取区成教学院、安亭镇、华亭镇联华村和毛桥村试点实验的基础上,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全区。该项目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大推进、三个层面、四种关系、五种模式。“一个核心”,即以促进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核心。“五种模式”分别是:“中心”连“农户”;“项目”进“农户”;“专家”联“农户”;“网络”通“农户”;“成果”惠“农户”。
(三)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5年,嘉定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定区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和《嘉定区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指标》。四年来,我区有江桥成校、南翔成校、安亭成校、工业区成校、徐行成校、黄渡成校相继通过达标验收。
(四)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载体不断丰富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日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嘉定区除建立区社区学院、13个街镇社区学校、269个村(居委、企业)办学点之外,还不断拓展学习载体,如目前在全区广泛实施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工业区的“百姓学习中心户”,华亭镇的“农家书屋”,徐行镇的“村组家园”,安亭镇、江桥镇的“空中家长学校”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市民学习提供了便捷,使他们能在更近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场所。
(五)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取得成效
从2001年到现在,嘉定区已连续7年从区、镇(街道)两级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村(居)委、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单位)和学习型镇(街道)的创建活动。各类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型组织评价标准开始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效益开始显现。
三、总结经验,突出重点,不断加强示范区的内涵建设
近年来,嘉定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区县同行的帮助下,社区教育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阶段,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内涵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完善三级网络,夯实学习型城区建设基础
加强社区学院建设,继续发挥社区学院在全区教育培训功能、服务指导功能、示范辐射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和理论研究功能;继续实施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在2010年全区9个镇成人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在全区村、居委达标办学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育一批优秀办学点,扶持一批薄弱办学点,使三级网络的建设更加完善,其作用的发挥更加有效。
(二)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与建设,深化社区教育发展内涵
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并且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嘉定镇街道等街道社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工会俱乐部、敬老院、福利院、干休所等非教育性场所设施,增加其教育功能;马陆镇等镇成人学校要继续主动联合或牵手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各种有益教育培训活动。
要将远程教育网络终端与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及其办学点、企业培训中心、老年学校、乡镇成人学校等相连接,建立集体学习终端或直接将教育资源送到家庭,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的终身教育网络平台。
(三)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市民公共学习网上平台
对各类具备远程教育条件的办学单位进行整合,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学习和培训的信息化步伐,形成一个覆盖全区的全时开放学习网络,使嘉定所有学习者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学习内容,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嘉定终身学习网,及时反馈网上学习信息,不断更新网上学习资源,使嘉定终身学习网真正成为市民最便捷的学习平台和最有效的学习工具。
(四)打造学习活动品牌,繁荣发展嘉定社区文化
开展面广量大、积极健康、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包括继续推动和实施以弘扬车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迎世博系列活动、“建国60周年”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人文素质。
一、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我支部一贯重视加强党员及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做到学习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且注重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效。
1.政治学习常抓不懈。学校支部坚持抓好每两周一次全体教师的政治学习,学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学习心得交流会、教师论坛、师德演讲比赛等。
2.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我支部注重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开展党员示范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
3.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努力打造“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发展”的研训文化。教研员基于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主题研训活动,讲座、课例、反思,带有”茶馆式”风格的研训文化已见雏形。同时,与基教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教学校长和主任做复习备考、质量分析报告。
二、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学习。
1.集中学习
由于进入4月以来,是我们中学研究部最紧张、最繁忙的季节。中考在即,中教部初三教研员在主任的带领下对全区13所学校进行二轮调研,并且准备各项考试的考务工作,每天调研两所学校。但我们仍能坚持集中学习,学习中首先进行引领学习,由主讲人领着学习,然后交流学习体会,剩余时间就集中个别学习。
2.个人学习
我们第一党支部更多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党员进行个人学习,学习中做好笔记,每人完成了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
3.交流讨论
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后,第一党支部集中一次进行了学习交流,谈体会、谈心得、谈疑惑,最终形成两个研究问题,形成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三、部室主要工作
1.完善制度建设,走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之路。
(1)结合开学视导、集体调研和初三专项调研,重点指导基层学校落实“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和“初三教学工作”两个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比较明晰、周全,简明实用,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
(2)实施“两个标准”研究与学科分解工作,在开学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市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标准,开始了各学科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的两个标准已制定完毕,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下一步的细致修改完善。
2.丰富区域研训形式,开阔视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1)围绕本学期集体调研的主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行了菜单式调研形式,三轮调研,目的明确,努力做到按需指导,针对性指导,有效服务。
(2)开放研训活动,实施语文学科的区际联动教研活动。
(3)完成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发动、组织、评奖和证书发放工作,教学基本功比赛较好地激发了教师的潜能,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机会。
3.把握教学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区域教学引领的能力水平。
(1)六月份,中教部开展了科研课题和校本课程普查活动。初步统计,全区13所中学现主持或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已经开设和准备开设的校本课程一百多门。
(2)逐步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进行过程性监测评价。
(3)(落实“牵手行动”,分管校长带队,和小教部一道“带教进岛”,走进中小学课堂,授课反思交流。
4.抓实初三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在全市的领先优势
初三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指导先行,专业引领,质量跟踪,过程跟进,针对服务。
1. 指导先行。与基教科联合下发《初三教学工作指导意见》,重点抓落实。指导各校制定各学科的初三教学工作计划。明确划分出初三教学工作的两个阶段:新授课阶段和总复习阶段,明确了阶段目标和任务。
2.专业引领。在对初三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三轮复习内容目标,指导了五大学科教师上了重要复习板块的复习打样课,集思广益,区域资源共享,共同改进复习策略方法,保证初三复习备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质量跟踪。区练习卷的命制,为初三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练习机会,组织大连市的两次试测的部分和全部学科的全区集中评卷工作,保证了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评卷的相对公平。对市一模做了及时有效的质量分析,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考纲和课标,弄清试题中的变与不变的内容,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加大了对新题型的训练力度。
4. 过程跟进。对初三年级进行了三轮调研,关注教师的需求,每位教研员都对本学科薄弱教师进行跟踪听评课,反复指导。
5.针对服务。依据两次市试测的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十三所学校的薄弱学科,教研员开展针对性的下校指导。重视学生的差异。
四、存在问题:
1. 教师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校本研修质量和教师的执教能力仍然有待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