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一般项目(编号09yb44)的研究成果。]

摘要:中部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中部六省人口3.7亿,占全国的近30%。中部地区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必须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中部区情,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中部地区 城镇化发展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区域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区域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区域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区域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过程。中部地区是一个经济地理学范畴,是相对东西部而言的,由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和山西等6省行政区组成的“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中部地区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必须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中部区情,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剖析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其国土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它为全国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面对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实施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市场发展与发达程度落后于东部,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后列,甚至低于西部,一时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焦虑。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其城镇化也就有其特定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3.03%,比2006年提高4.07。估计到2020年城市人口个百分点。其中,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率分别为46%、45.99%、43.2%和43.18%,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2006年的4.9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9年的3.56个百分点。当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强,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1.5第39页]预计2020年,中部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56%,而要达到70%的目标,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中部地区城镇化道路走的是一条二元化道路,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根据钱纳里模式测算,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应为50~60%,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理论水准。其具体特征就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脱离、各自为战的发展,城市超经济聚集与城镇化不足并存。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缺乏区域统筹,产业集群与区域城镇化的互动是割裂的,往往是有产业而无群、有城镇而无产业、弱产业的现象明显,彼此间无实质性的必然联系和互动机制。中部地区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数量多、规模小,两极分化严重,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中部地区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城镇化道路选择

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来讲的。新型工业化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和不同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系统中,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能得到适当平衡的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必须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带动生产要素的集聚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的集聚,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同的作用。

1、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新型工业化,构建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要求来发展经济,就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城镇化为抓手,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功实践,走出一条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增长和市场空间可以无限扩张的工业和服务业中,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众多人口争夺有限农村资源和市场的矛盾,为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中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改造农村的小农经济,推进农村的专业化分工上,使农业产业化或现代化真正成为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进而把更多的农民纳入工业化的轨道,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

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就要舞好工业化这个发展和壮大经济的龙头,把工业化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来认真对待。要在走好新型工业道路的探索中,努力提升农村工业化的水平,通过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作用,建设好有县城特色的工业园区;通过园区的带动战略,整合县内优势产业,吸引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集聚,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治理污染,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

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就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进一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在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区划调整,有计划地实施“并镇”、“并村”、“并校”等工作,加快调整城乡布局结构。与此同时,加大城镇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的建设力度,把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连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夯实基础,是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2、中部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从区情出发,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大、中、小城市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取决于历史条件、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集中的能力及其他社会政治文化因素。中部地区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思维下制定的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积极完善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科学编制产业和城市发展布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走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道路。

从经济意义上看,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和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一般是省一级区域经济中心;200万以上的超特大城市多数是跨省的区域经济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而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对周边的小城镇起着辐射带动作用。从理论上讲,发展大中城市更有利于节省土地和投资,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中部地区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适度发展大城市,合理引导大城市规模扩张;坚持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遵循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小城市成长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的梯度成长的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加快县域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建制镇的发展,使之成为功能完善,实现人口集中的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中部地区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来认真对待,也只有这样,小城镇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并不断取得理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滞后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并寻找出路的结果,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的事实表明,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是有光明前景的。但发展小城镇不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唯一选择。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与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因此,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小城镇的发展,不能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有引导地在条件成熟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礼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93页.

第2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fine management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Eighteen major 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 adhere to the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wn mutual coordination of benign interac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Visible urbanization progress in the future is no longer a reinforced cement type "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formation city, smart city.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onnotation; thre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 “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 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 “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 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 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 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 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 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 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 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 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 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 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 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 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 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 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分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 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 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 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 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 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 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 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 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 相反。 (7)城镇联动紧。我们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 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 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 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 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 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 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 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 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 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 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 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 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 戒。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新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即整个国家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体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当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收入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村也拥有与城市相近的基础设施。具体还包括:

①.新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总体背景,拥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体系,“内需为主、消费支撑”的需求体系,“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结构体系,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企业结构体系,充满活力的经济。

②.新型社会。以新型社区、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社会管理为基本要素,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社会阶层橄榄型的包容和谐的社会。

③.新型环境。城镇主导背景下的城乡,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节约,环境保护有效,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共同塑造绿色低碳的环境。

(2)新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市民化

①.让所有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这三项城镇化的占比大致各为30%,其他形式的城镇化占10%。人口城镇化的新内容是让这三类人群尤其是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原来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当是保障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享受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

②.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主要有三个区域:老城区、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城镇化的新内容是: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减缓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的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③.着力克服“城乡病”,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因此,防治“城乡病”,确保城乡健康发展和城乡双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3)新的基本动力是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日益信息化以及重大技术突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

①.新的拉动力。

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需求拉动力。

②.新的推动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供给推动力。

③.新的源动力。

信息化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了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4)新的发展方式是内涵集约增长

①.提升城市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充分利用有关地上地下城市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②.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依托合理的城镇及乡村空间布局和便捷的联系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③.完善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功能。完善和配套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外部经济的作用。

第3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镇化;经济升级版;内涵型增长;技术推动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81-007

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对中国经济既有版本的继承、发展和升级,它通过改革发展、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城镇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质量和效益改善、就业和收入提升、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目前,学术界对低碳城镇化与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关系认识不清。有人甚至认为低碳城镇化就是造城,经济升级就是新型工业化。这将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产生方向性的不利影响。本文从低碳城镇化与中国经济升级的关系出发,论述了低碳城镇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低碳城镇化,而不是工业化,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动力或第一动力,是中国经济成功升级的关键。只有推进低碳城镇化,中国经济升级版才能成为科学现实。

一、低碳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

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升级为内涵型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经济发展,是从过于依靠外需拉动速度型增长升级为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是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内生增长型经济发展,也是升级为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环境得到更好保护的经济发展。[1]一句话,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目标与效果的转变。

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目标与效果的转变?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中国经济升级的道路,是由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条道路所构成的。而中国经济升级的必要过程和有效方式,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来说,就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是四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低碳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是由中国经济升级的道路、过程、模式、目标与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经济升级的四种发展模式中,有三种发展模式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关,如表1及图1所示。所谓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就是低碳城镇化,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约束条件与目标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低碳城镇化的核心是要建立低碳生产体系,包括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改造等,而这又离不开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教育、低碳价值观念等。可以说,低碳城镇化的方向,就是“四化”同步发展的方向,低碳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升级的主动力。

二、低碳城镇化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向更高层次的变革、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城镇化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碳排放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基于Kaya恒等式的拓展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可以得出人均碳排放水平是“四化”发展水平的函数,所图2所示。

其中,城镇化水平可以通过数条路径影响人均碳排放水平。一是能源的直接需求。城市人均能耗水平高于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能源消耗的直接增长。城市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交通和建筑能耗。这是城市化发展不利中国经济升级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但是,城市是科技创新中心,是服务低碳产业的摇篮,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经济升级有着至关重要与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2003—2012年城镇化率、服务业比重与万元GDP能耗和人均CO2排放的数据分析比较可知,我国城镇化率与服务业占GDP比重高度相关,两者与万元GDP能耗成负相关关系,与人均CO2排放成正相关(见图3)。1995—2006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与单位GDP能耗呈负相关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4.2倍,年均增速为5.8%;尤其是近10年,GDP年均增速高达11.2%,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上涨,增速高达9.5%,远大于以往任何时期。[2]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

从中国能源基础储量的总量及其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速度来看,中国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年限有限,加之海外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升级版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延伸,其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破解能源需求结构及规模的低碳转型尤其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城镇将成为未来我国碳排放和能源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对碳排放具有锁定选择效应,与我国经济既有版升级能否成功关系重大。

因为城镇化与人均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与万元GDP能耗成负相关关系,这就决定了低碳城镇化发展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重要地位。低碳城镇化是相对高碳城镇化而言的,低碳城镇化是一种与人均碳排放增长和化石能耗增长脱钩的城镇化。低碳城镇化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低碳城镇化作为低碳转型期间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着上百个产业部门几万种产品,因此,具有主导性地位。低碳城镇化中的主要新产业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具有低碳、低能耗等特点,这对于促进中国转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低碳城镇化又是民生工程,既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还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的安居、就业,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文明水平。总之,低碳城镇化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要求。

三、低碳城镇化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的第一驱动力

研究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历史性转变,是我们理解低碳城镇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和主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机和积聚器。这是西方国家在要素能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规律。但是,在我国,受到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高度相关的时期极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发动机和主动力功能被弱化,表现为人口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水平时间同步数据相关性不高,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响应存在严重的滞后效应,或严重脱节,如表2所示。

由图4可见:1949—1956年期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上升,城镇化发展速度落后于工业化;1957—1978年期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工业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有限,1979—2008年期间,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减速;2009—2012年期间,城镇化取代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第一驱动因素。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4]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变投资驱动为消费驱动,突出城镇化质量、品质的提升,不是单一地追求工业化与GDP指标,中国梦的实现才有希望。

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原来城镇化也有高碳与低碳两条绝然不同的道路。如图5所示,美国目前城镇化水平高达82%,但人均碳排放水平高达20吨。美国走的是高碳城镇化道路。巴西城镇化水平与美国差不多,但人均碳排放水平只有3吨左右。巴西走的是低碳城镇化道路。如果我国走美国式的高碳城镇化道路,人均碳排放水平高达20吨,就违背了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环境得到更好保护的宗旨。事实上,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碳空间供我国排放,也没有那么多化石能源供我国消耗。所以,只有低碳城镇化,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第一驱动力。

四、低碳城镇化是打造中国经济

升级版的重要手段

低碳城镇化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各种技术和制度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城镇化过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要求。低碳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弱化国内显著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变革落后区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调整和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从而为升级版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改革红利视角出发,低碳城镇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带来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我国的“改革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全部有益成果的总和。低碳城镇化带动中国经济升级的途径之一,是国家政策致力于消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部门等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此时,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弱化赋予了改革红利新的时代内涵,有别于早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释放的改革红利。

就需求结构而言,低碳城镇化将提升绿色住与行,以及对新科技和衍生知识的学习投入,进而拉动内需,推动内需与投资、外需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利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形成。消费性投资(1)的严重不足,是引致“住、行、学”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根本成因。由于在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中“吃、穿、用”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呈现下落趋势是一个规律性现象,所以,与GDP增长率相比,这一时期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不足的主要成因不能归结于“吃、穿、用”占比的降低,只能归因于“住、行、学”方面的消费支出额增加过慢。通过扩大消费性投资的路径解决“住、行、学”等供给不足的过程,同时就是低碳城镇化建设过程。事实上,解决“住、行、学”问题,既是低碳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主要内容,还是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5]

立足产业水平,低碳城镇化将优化要素组合形态,扩大产品需求规模,进而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低碳转型城镇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如技术培训、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等又为低碳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而城镇人口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绿色消费需求的养成,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劲的低碳产品消费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与市场接轨的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形成地方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促共进良性循环。以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其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几乎无例外地与产业集群的良好成长有密切关系,产业集聚的成长和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6]

以城乡发展问题来考虑,低碳城镇化以低碳社会模式主导城镇体系形成和完善、城乡差别缩小、城乡关系的协调以及城乡一体化演进,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国是城乡二元经济突出的国家,城乡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赖性和深刻的渗透性。以低碳主导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与城市第二、三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城乡空间的经济集聚度,引导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三大产业相互渗透,合理配置城乡人口分布。同时,低碳城镇化以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城镇,也降低了农民市民化的门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镇,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是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主要动力源泉,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7]改善技术生态,低碳城镇化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升级。首先,低碳城镇化通过大规模兴建、改建和扩建交通、通讯设施,调节新兴城镇与周边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区域间信息、资源及人员流动速度,有利于新兴城镇吸收相关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技术进步。其次,低碳城镇化改变了相关地区等级规模及技术偏好,而区域等级差距与技术偏好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十分显著。再者,低碳城镇化改变了新兴城镇内部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结构及人们的生活形态,相应激发了当地对相关适用技术及其升级改造的需求,进而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升级,有利于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五、低碳城镇化是检验中国经济

升级版是否成功的标志

可以从发展方式、改革红利、需求结构、产业水平、城乡发展、技术创新与资源环境七大方面,检验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否成功(见表3)。

对检验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否成功的一、二级指标,依据低碳原则进行指标细化,我们能计算出评价中国经济升级的蛛网图。此处,计算框架及技术细节参照了可持续能源发展观察指数。8项指数以不同单位度量,但却不会影响比较结果,因为评价体系将各指数转换为无量纲值后纳入目标值。两者结合得到中国经济升级检验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指标的高低变化是检验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否成功的具体标志。

计算结果绘制成蛛网图(见图6)。当指数值大于或等于1时,该观测值是不可持续的;当指数为负值时,表明相对于基期,其存在弱化效应。从图6可以看出,1990—2010年期间,我国经济升级努力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能源强度的降低,最失败的地方是人均CO2排放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任务很重,最艰巨的任务是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人均CO2和污染物排放量。总之,通过低碳城镇化,实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依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总之,低碳城镇化是评价中国经济升级成败的重要标准。

注释:

(1)消费性投资是指为形成消费对象和消费条件所进行的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相近。

参考文献:

[1]刘迎秋.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和打造路径[N].人民日报,2013-05-16.

[2]徐铭辰,岑况,李建武,陈其慎.基于倒“U”形规律的中国未来10年能源需求预测[J].资源与产业,2011,(5):10-15

[3]宋杰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37-38.

[4]郭文婧.对推进城镇化的几点理性认知[J].科技潮,2013,(1):11.

[5]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70-81.

第4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 浙商 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两次转型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开放的、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含综合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笔者认为,过去30年浙江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农村工业化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具体时间是从1978年开始到1991年。这次转型的主要特点:一是政府直接推动或主导。以后,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颁布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从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重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乡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轻小集加为基本特征的区域工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三是开放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其它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网络,并通过“两头在外”、贸易兴省战略,促进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初步实现了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城乡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为主要内容,具体时间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到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之前。第二次转型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后,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指引下,市场化改革开始覆盖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如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改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深化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二是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化改革发动、组织和实施的主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也适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在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和干预。三是为适应工业化快速推进。以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培育区域增长点为内容的城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和大中城市的集聚明显加快,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心镇密集的都市带或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经过两次转型,从体制上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且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广泛尊重,作用也不断得到强化。这两次成功转型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与保障,应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浙江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发展成为全方位开放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快速经济发展体。

二、当前浙江经济转型面临的新趋势新特征

“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浙江经济已跨过1.5万亿元生产总值关口,预计2009年将跨过2万亿元生产总值大关。但是。在“十一五”规划后半期,浙江经济可能会面临着发展势头减缓和发展动力减弱的问题。“十五”中期(2003年起),消费结构的转变已呈现加速趋势。浙江的产业结构与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不协调性问题从“九五”后期开始出现后,浙江的企业事实上在总体上并未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来对付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是采取了市场调整的策略,用大量的出口来维持企业经营及区域经济发展增速。同时。为增强出口竞争力,以产业向中西部生产要素洼地转移的方式,来维持低成本,实施用国际市场需求替代国内市场需求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使浙江经济继续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相应减轻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压力。

但是,从“十一五”规划执行的前半期来观察浙江区域经济,浙江经济发展中,以国际市场需求替代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有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国际经济增长的减缓,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已经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环境,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外需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量。

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加快,同时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开始变化,环渤海湾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吸引了较大量的浙商投资,导致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004年起连续5年大幅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降低了投资需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量。

从国内经济运行的环境来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宏观调控的紧缩环境,大量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又面临土地、劳动力、资金的三重要素约束,且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综上所述,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无论从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还是从需求拉动力量和供给支持条件来看,都可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考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后半期,浙江省应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才能促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加快经济转型的对策

根据浙江发展的现实,要加快经济转型,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实施创新强省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原有增长动力的不断弱化,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积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使创新成为企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提高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素质

区域要素禀赋结构是比较优势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以低成本。低价格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已难以维持。无论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还是促进新一轮创业创新。都必须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提升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吸引全国优秀生源到浙江高校就学,从而为浙江省创业创新提供丰富的高素质人才资源。

(三)加快区域产业升级,构筑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浙江创造为核心。要积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趋

势新特点,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动淘汰一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而是服务的主体,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权保护、激励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创业创新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专业性要素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公事的市场化改革。

(五)完善分配体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城乡居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应该说,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相比较,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初次分配中能更充分地体现劳动的价值和贡献,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要尽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体制。

(六)进一步发展网络新经济

近几年,浙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数字浙江”全面建设,使得浙江信息化总体水平和信息产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信息化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已略超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信息化平均指数。新浙商代表的n’财界巨子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以其独特的创业创新神话,一改“草根浙商”的传统形象。与老一辈浙商们相比。起点更高、视野更广的新生代浙商演绎着与老浙商完全不同的创富神话,从而成为浙江创业创新的典范。网络新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浙江省经济转型的动力。政府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IT产业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更多的IT企业家创新创业。

第5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于推进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曾指出,“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首先是工业化。我国目前已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这是多数经济学者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较好地体现了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现状。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长期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以东部为主体的发达地区和以中西部为主的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巨大的差距。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外资利用额、外贸进出口额等方面明显领先。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不仅有较大差距,即使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总体尚处在初级阶段。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一、信息化是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1.有助于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层、支撑层与应用层三个方面。核心层是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支撑层包括信息化所需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所需的各种规制环境;应用层包括应用实效、政府导向、消费观念、用户需求、市场供应和价格定位等。

西部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寻求新兴主导产业来化解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各种制约因素,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信息技术产业是直接开拓人类信息功能的产业,主要由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产业、通讯产业、网络化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构成。其具有先导性、基础性、高关联性和高成长性的特点。它的发展能促进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等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教育、研究、信息服务、咨询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从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益、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确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一方面会促进以知识为产品的软件、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硬件等新型产业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上升;另一方面,还会促进以管理和传输信息为主的产业发展,如远程通讯、银行、保险、广告、法律等。这些都必将提高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高质量、高水平、健康协调运行的结构机制,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分工深化、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提升,形成产业高次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产业高加工度化。

信息化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推动和支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其一旦出现和发展起来,便会反过来改造传统工业领域,使现代工业加速自动化、信息化的过程,最终可能将传统的工业生产改造成信息化工业生产。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培植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保证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3.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就业水平和推动城镇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必然加快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区域内国有电子、信息企业的公司制改组改造力度的加大,民营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将得到大力扶持。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电子、信息企业的改革,非公有制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它势必将彻底改变由于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使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直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4.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人才集聚

信息化建设与科教兴国相辅相成,信息化既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手段。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实现,之所以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而人才问题根本又在于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的科学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过缓。

信息化将改善西部地区信息环境,为文化科学教育事业提供新平台。一方面,信息化环境的改善,可在客观上促进信息化知识在全民的普及;另一方面随着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合一”信息网络工程的实施,西部地区国民教育将突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E-Learning将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为西部地区培养和储备人才,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的人才集聚,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将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高水平、健康协调运行的结构机制的形成,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分工深化、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提升,形成产业高次化。产业高附加值化,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产业高技术化,产业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产业高集约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科学而灵活,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产业高次化,产业秩序从传统的

一、

二、三次产业转向

四、

三、

二、一次产业。实质上,将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高效益、低能耗、少污染和多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看,不少国家通过信息化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或者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爱尔兰和印度在软件业中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看,也出现了美国西部“硅谷”发展的神话。这些经验都应该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的限制因素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以中西部为主的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电子、网络等高新技术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看,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

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这些地区的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以及国外企业之间失去了竞争与协作的基础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与交流的进程。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很低,必然造成企业在研发、生产工艺、管理、成本控制、营销等方面成本增加,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企业按现代企业模式成长。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成长是知识型的、跨越式的,而这是完全依赖于企业获取、占有、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的高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西部地区企业成长处于传统的企业成长环境,企业扩张和发展极其缓慢,企业难于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很难快速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对西部地区经济有强大带动力的企业群体。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将在推动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制约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从宏观角度来看,限制性因素主要有:(1)企业、社会与政府的信息化程度都还较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较差;(2)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网络带宽不足,转输速度慢,资费昂贵,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3)政策和法制建设条件还不成熟,缺少宏观约束和激励机制;(4)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够。由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正在实施之中,缺乏成功的指导性经验,客观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企业这一战略的实施;(5)服务中介机构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从微观层面看,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有:(1)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信息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将改变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信息和技术;(2)企业缺乏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难以顺利起步;(3)R&D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还较小,企业资金投入有限;(4)基础工作不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管理基础难以适应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亟待进行调整建设和完善;(5)内部资源有一定改观,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要;(6)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面临系统庞杂、功能复杂、投资巨大、实施周期长、见效益慢的局面,企业大多效益欠佳,发展后劲和实力有限,积极性较低。

三、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顺利推进信息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全国经济信息网、企业产品信息网行业信息网、国际互联网等一大批经济数据网的上网开通通过网络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是全球经济热点,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对西部地区而言,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加强管理,坚持推进“三网合一”工程,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使网络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网络融合的平稳过渡和升级换代,逐步建设宽带高速信息网,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

2.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其产业化及广泛运用的前提。西部地区要围绕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从事系统开发集成及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建设,把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作大、作强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工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资金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要重视在以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为重点的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支持和提升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讯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发展掌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重视加快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建设,使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建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3.加大信息技术对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

要重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强化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的改革,使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实现从单项应用向集约化、综合化、网络化应用方向发展。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应用的重点应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改造,要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科技教育部门一方面要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辅助科研和教育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肩负起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专业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广大劳动者的信息化技能,不断增强全民信息化意识。

5.加快与西部地区发展相关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有相应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保证。加快区域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金融、海关、税务、外贸、商检等部门和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使金融、财税、外贸的宏观调控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发展面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它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开发、信息利用、信息增值具有重大带头作用。

6.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指导

第6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发展现代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作总体布局。在学习十报告时,乌当区干部群众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十分关注,结合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更加坚定了“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区”的信念。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在一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生态建设便是其一。

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平衡,不节约资源,不走一条与环境友好、良性互动之路,就可能变成“前人砍树,后人遭殃”。为此,乌当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增加生态资本,树立绿色财富理念。

素有“黔中秘境·生态乌当”之称的乌当区,是大贵阳建设“北扩”的首善之区。这里生态环境较为完好,森林覆盖率为49.36%,同时,有17亿立方米地热温泉资源分布其间……生态资源在乌当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贵阳市提出要把乌当区打造成为贵阳核心区,与云岩、南明形成“三足鼎立”,同时,市委市政府对乌当区“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区”的定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乌当区将依托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所有规划的指南,不断推进绿色创新。

随着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现代农业规模和水平在全省领先地位的确立和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乌当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大盘子”中,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环保材料已占半壁江山,正朝着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产业质的方向发展;在服务业方面,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推动生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生活业均衡发展,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设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突出民生导向

创新社会管理

乌当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坚持民生为先、服务在先、基层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郊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不摘农业帽子、不丢城市牌子、不挡发展路子”的思路,建设新型社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以前,街道办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更多地履行着政府管理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服务功能难以适应要求。2012年,贵阳市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撤消了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社区服务中心,把过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变成了现在的市、区、社区三级管理体制,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专门机构。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乌当区以构建以群众工作统揽工作、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力量帮扶社会特殊群体、复合型社区防控体系保百姓平安为突破口,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开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行政层级,成立了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构建群众服务工作平台,整合区纪委(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28家职能部门派员集中办公,积极构建覆盖面广、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新型网格化服务平台,把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在办实事上想办法、下功夫,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2012年乌当区对民生的投入达10余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投入100万元建立了救助专项基金;投入6717万元用于促进城镇就业,落实社会保障;投入2.4205亿元用于加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149万元用于撤办建社区,促进城市基层体制改革;投入1103万元用于深化平安乌当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综合治理……

乌当区还将大力开展以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城乡发展一体化

富民强区奔小康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已成为乌当区干部群众的共识。乌当区按照城乡规划、城乡产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更加大的决心和勇气打破城乡二元分立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努力推进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011年被列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试点示范区”以来,乌当区紧紧围绕“四区”建设目标,即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为主导的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以“生态、高效、创意、循环”为特色的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支撑的贵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黔中经济区,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推进“四化”同步。

目前,乌当区正加快同城化步伐、拓展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加快区内发展互动,积极融入贵阳核心区。继续发挥东风镇核心区和主战场的承接和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按照产城互动的原则,做好产业园区与城市布局的衔接,努力实现建一个园区、兴一批产业、带一片新城、促一方发展。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乌当区加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按照经济产出、人口承载、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各类建设用地的合理配备、各类功能片区的科学分布、各类功能组团的优化布局,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让未来的乌当,既是产业新城,又是城市新区,既宜居宜业,又宜游宜乐。

第7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交通和小城镇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通推动着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制约小城镇的产生和布局,以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小城镇发展是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刺激和影响交通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合理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系统,提高小城镇交通服务水平,是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城镇交通的主要特点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交通特性也不一样。

处于城镇化初期的小城镇,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对交通需求的质量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机动化水平偏低。交通结构中以非机动方式出行占比最大,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压力不明显。

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起步期的小城镇,这一时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加大,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机动车出行比例加大,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小城镇内部交通比较混乱,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小城镇物流和对外交通需求加大。

处于城镇化成熟期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内部交通设施和条件已比较完善,具备一定的交通管理能力。此时,小城镇空间形态向联系密切的都市群模式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带来城际交通会越来越频繁。

3 我国当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小城镇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城镇间的交通规划研究还比较滞后,详细的交通发展规划还没有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交通规划中针对小城镇的分析部分欠缺。对小城镇的分析经常是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小城镇作深入透彻的分析,交通对城镇的影响分析不足。

3.2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交通建设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统筹规划,存在道路功能分类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路网不完善,只重视干路,忽视支路,断头路较多,交通层次不明确,脉络不清晰等问题。

3.3未充分考虑小城镇间的横向交通规划

现阶段我国公路网布局中,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各个镇用直线联接起来,小城镇只保持与作为行政中心城市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各小城镇与行政中心城市的单一经济体系,隔断了各小城镇间的相互经济辐射的通路。各镇间的横向网络交通被阻隔,形不成县际、省际之间的网络交通。

3.4交通管理落后

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3.5未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大多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造成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的破坏,未与其形成和谐自然的融合。

4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服务于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的交通需求,使人人都能共享安全、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4.2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交通规划,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从根源上避免“城市病”。

4.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要通过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小城镇空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着力推进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的发展,使交通布局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和谐宜居的城镇环境。

5 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小城镇交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及规划深度存在差异,相关标准也缺乏统一,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小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笔者认为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等。

5.1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镇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公路网空间格局和道路分级系统,并为每条规划道路提出红线控制指标,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

(1)道路网规划

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道路网空间布局规划和道路分级系统规划,并提出道路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用地率等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所有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确,不仅应提出每条道路的规划行政等级,而且应对道路的技术等级给出明确规划要求,使道路网系统高效、合理、完善,使小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2)道路的选线布置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为行车、建筑群布置、排水、路基稳定等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以便于行人和车辆辨别方向,便于组织和管理道路交通。

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5)道路设施的建设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近远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和组合实施。

(2)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每条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为道路用地的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小城镇道路红线宽度应适度,不提倡“宽马路、大马路”的规划思路,应满足集约高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由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和交通条件配置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以考虑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3)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不同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规划道路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并可针对每类红线宽度推荐典型道路横断面。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换乘,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等措施,使各级道路上的各类交通实体尽量分流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5.2对外交通规划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是城市群,要提高城市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其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连接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对外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根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合理的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与小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联系,保障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且,要特别重视小城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5.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妥善处理好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出行问题,必须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场站、枢纽的统一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预留好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必要条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有效性。

5.4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明确小城镇在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上的政策,以及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等。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充分重视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结合城市主要景点、公园、城市绿地及河流走向,建设有特色的慢行通廊。

5.5停车系统规划

停车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停车供给政策和建筑物配建停车要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及用地规模要求。

目前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小城镇的停车系统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率会逐步提高,在规划中要适当提高停车设施的建设比例,并预留一定的停车设施建设空间。

5.6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空间网络上流动规则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政策性、原则性的建议或具体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上述只是小城镇交通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各个部分还包括更多的子项,在具体的规划制定中,小城镇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侧重,并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6.结语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将是今后城镇化的重要战场。而小城镇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保障。如何合理配置城镇交通系统,妥善处理各小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小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交通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小城镇交通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在规划的方法、标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

[2]曾静康,邹亚华.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J]. 2003(1):8-12.

[3]陈红,李永涛.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方法研究[A].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772-776.

[4]李宗侃. 当前小城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经济市场[J]. 2006(08):167-168

[5]阮金梅、盖春英. 北京市小城镇交通规划编制方法探析[A].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1-7.

第8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现代教育,是包括传统的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在内的全民族、全身心、全周期的教育大系统。

新兴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高科技的特征。在发展与布局上不同于传统工业,要求有高投资,大型、超大型设备,高科技投入,高精密度、高质量的环境条件,要求接近科研技术中心。在非物化因素中,新兴工业的本质特征是科技的创新。

新兴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托于现代教育。生产性是现代教育的特性之一,科学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院校直接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新兴工业的实例已经有很多。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科技与生产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科学为新兴工业开路,近代教育为现代科学开路。电子技术、激光、光纤通信、信息技术、机器人、宇航、新型能源、海洋开发、新型材料及生物工程等现代工业部门,无一不是建立在新型科学的基础之上。在新兴工业中,生产者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现代教育,才能使生产者掌握必要的生产知识与技能,才能实现人力因素与物化因素的最佳结合,形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是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新兴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者的自身需求。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底蕴和后劲来自于科学技术实力,而科技的基础在于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众多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不仅可以推动新兴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升级中遇到的教育瓶颈

人力资源低成本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低成本是一个优势,但转化为胜势却极为艰难。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提出和实施,越来越多的行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发展教育的经费还能占到GDP的4%,2004年只有2.79%了,远低于联合国6%的最低标准。随着产业升级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强化,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更新技术,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将使得中高级技术劳工短缺问题短期内会继续恶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高级技术劳工需求将持续增加,但供给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比例过大,职业教育被忽视。职业教育中又过于强调学科倾向,忽视职业岗位训练。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放弃适合的工作机会。大量毕业生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集中,造成人才局部过剩。而小城市、农村、落后地区则人才匮乏。加快教育体制和高校改革,强化高等教育的市场导向,多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解决产业升级瓶颈的关键性因素。

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我们已经看到,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政府履行公共教育职责得到较好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快速增长,总投入从1978年的9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00多亿元,增长128倍,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教学设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产业升级的福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福音。随着知识经济来临,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增长转向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人力资源、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制约或推动作用。作为承担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的现代教育是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不仅应该

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更应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引领作用。

三、新兴工业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新兴工业可以为现代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从理论上来讲,现代教育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以及在办学条件、校舍、设备、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先进程度,据此可测量和比较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教育的发展程度;二是教育在制度层面上的现代化,即建立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三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等方面的先进程度。在这三个层面当中,教育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为基础的,没有新型工业化也就没有现代教育。

新兴工业之一的信息化也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尤为巨大。综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兴工业、产业升级和教育发展程度都与时代相关,成功的新兴工业和成功的现代教育都是吸收和应用人类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和教育发展以及其他领域所产生的催化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新兴工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当然,信息基础设施和建设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作为基础,工业化为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又为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教育现代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教育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加快我国的工业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今这个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为现代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不仅表现在能使人们可以通过前辈人无法想象的方式获取信息,还包括为人们提供更多方式来编撰、研究、记录、报道新的发现、新的理论和其他一些方面的进步。现在的学生能轻松地接触到从前只能供很少一部分人使用的资源。目前很多大学及学院已经成功的把多媒体教学推广到某些班级,甚至整个学位计划的学习过程中。学校采取这种方式的理由是现在许多学生因为家庭和工作的负担太重而无法到学校接受定时定点的全部学习。由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和其他技术力量的支持将为现代教育带来无穷无尽的机遇。

四、结语

第9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增强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大胆突破,敢于创新,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有效路径,总结推广融合创新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渗透,推动产业高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网络化,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

二、基本原则

(一)先行先试,大胆突破。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产学研协同,着力破除制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观念桎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软环境。

(二)融合创新,提升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催化器作用,全面推进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供应链和服务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供应链协同和服务,提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视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指引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作为投资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内生动力。

(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集中有限资源,优先突破数控装备、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络和嵌入式软件等关键领域,打造融合引擎,形成支撑和带动作用。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全局性,统筹推进信息化在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行业和地域特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培植特色,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2012年,有效转变资源扩张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推动自主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提高,构建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示范市。

具体目标为:

(一)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汽车、船舶、机床等电子信息化率达35%,消费电子产品的电子信息化率超过65%,中高端数控系统国内领先,信息化服务手段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模式。

(二)企业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等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70%的大中型企业进入集成应用阶段,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

(三)信息技术对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节能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石化、钢铁等行业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建立在线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5%,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5%,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效缓解。

(四)行业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整合行业资源,依托创新型服务企业,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

四、主要内容

(一)着力推进三大领域渗透融合。

1.改造提升重点优势制造业,做强“*制造”。

(1)汽车、船舶制造业。大力应用全数字化建模、三维数字化设计、数字测控、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水平,实现装配生产线的数字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推广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利用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和订单化生产的特点,发展对接国际、整合产业链的供应链系统,推动产业链融入国际供应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为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电子导航、安全报警及检测等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电子产品在整机中的比例。

(2)装备、电气机械产业。大力发展装备电子、软件、现场总线、数字测控技术和模糊控制等先进技术,推动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大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重点研发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虚拟仪器、光电检测设备等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共性信息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自有知识产权比重,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提高装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和网络化水平,应对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满足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钢铁、石化和造纸行业。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建立专家系统,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精益高效生产。以龙头骨干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协同化、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平台。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

(4)医药行业。大力利用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推动医药产品创新,综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加快中医药产品标准化和生产规范化,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建设医药企业原材料生产、采购、药品生产、物流、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管理体系,构建区域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5)纺织服装和皮革行业。以设计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发展虚拟化、数字化在线设计平台,开发建设设计资源库,提升企业创意设计能力,发展网络制造模式,推动向时尚产业转变。推动服装、皮革行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与生产设计平台无缝连接,发展信息交流、三维展示、交易支付和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专业性展示交易平台。

2.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活“*创造”。

(1)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实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重点加强嵌入式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音视频芯片和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设计创新能力。加强资源整合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分工和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3C)融合为核心的数字家庭产业,牵头制订一批国家标准,聚集一批国家和国际标准产业化项目,构建数字家庭“专利池”,促进数字视听产品升级,加快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等软件,加快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发展。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经济领域的行业性、综合性海量信息资源库,发展网上咨询服务,拓展网上信息服务市场。推动电信、广电网和互联网等三网业务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宽带无线移动网等的新兴增值服务产业,优先发展在线软件、在线咨询、在线设计等创新型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信息服务骨干企业和品牌。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在线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3)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新材料研发能力。突出发展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新兴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背光源等技术产业化,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产品。加快生物信息、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提高新药研制能力。

3.融合创新服务业,做大“*服务”。

(1)物流业。围绕物流资源和物流环节整合,完善物流信息编码、单证、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推进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大力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和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构建与制造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置优化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提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继续完善*电子口岸大通关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南方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2)金融保险业。建立金融保险预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积极开发电子商务衍生新型金融产品,发展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信贷、网上基金、网上理财等在线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创新。继续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支付系统,发挥这些系统在满足企业和居民日常支付需求的积极作用;推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创新,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公务卡,扩大银联卡国际网络,鼓励网络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领域的创新,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提高支付服务效率。建设安全度高、信用好的跨行、跨区域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培育在线支付服务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区域交易支付中心。

(3)商贸会展业。以现代百货和连锁业为主体,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企业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依托品牌优势,培育网上百货和网上连锁市场,增强地域辐射力。加快推进皮革皮具、珠宝、服装、玩具礼品等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前店后厂”型网上商务平台,整合联动产品设计、生产链条,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大宗原材料、工业产品和可标准化农产品,建设大宗货物的电子交易市场,构筑新型电子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商品交付标准化、交易透明化和监管规范化。优先建设金属、石油、塑料、煤炭、粮食、建材等电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化工、纸品、电子元器件、花卉、装备等网上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大型展会宣传推广、注册、商务、票务、旅行、展位等“一站式”网上服务,积极利用三维模拟、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发展网上展会和网上交易会。

(4)新兴衍生产业。通过信息化与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业、商贸业等的融合,大力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医疗电子、商贸电子等新兴电子产业。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契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变,推动电子商务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行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衍生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支撑服务能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快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

1.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工程。

实施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服务、数字家庭、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液晶显示、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增长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加速培育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等高潜力产业,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产业,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2.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

围绕汽车、石化、电子、装备、船舶、钢铁和医药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装备及工艺、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增强企业设计、生产、产品、管理和营销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平台。4年内培育50家以上数字化制造示范企业,

3.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

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为突破,组织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资源,建设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共平台,发展南方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居网等新型服务,实现区域和行业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力争4年内培育20家左右产业链整合创新服务企业。

4.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

以装备数字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和船舶电子,突破关键零组件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推动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电气装备等应用,提高大型装备产品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高端化。组织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4年内发展30个以上数字化装备示范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5.实施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工程。

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围绕重点专业市场、骨干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电子交易中心和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促进产业流通服务,逐步形成“*价格”。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整合上下游企业相关资源,加快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建设面向全球的大型国际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具有在线支付功能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普及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应用,保障网上交易安全。

6.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围绕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知识和协同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间的协作。从管理和市场着手,引导和扶持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制定财政补贴扶持政策,降低中小企业使用信息服务的门槛和应用成本。从金融服务着手,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体系,推进金融机构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方面的合作,以信息化推动中小企业间联保模式的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7.实施协同创新工程。

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汽车、装备、石化、电子信息、服装、物流供应链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专题标准库、专利池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研发测试和行业信息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集聚创新和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建立专业知识库,推动知识共享和协同研发。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网络版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发展网络培训教育和协作平台,提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8.加快建设网络新都工程。

加速建设连接国际、汇集珠三角的大容量骨干网络,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域网、无线宽带接入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网,建成广覆盖、多业务的领先型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带宽。建立一批金融、贸易、汽车等国际级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级容灾备份中心,大幅提高国际出口带宽和互联网络交换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组织领导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成员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积极探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行之有效管理体制,联席会议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落实推进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参照市的做法,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措施,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用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本地融合创新的产品,优先支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用地需求等。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测评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建立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国有骨干企业为试点,大力推广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扶持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安排资金有计划地培育当地融合示范企业和项目,对列入市融合重点项目工程和试点示范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同时,要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

(四)加强示范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建设。按照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不同领域,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域建立一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试点示范企业,突破难点和热点问题,总结剖析经验教训,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同时,选择推进工作积极、条件较好的区(县级市),建立区(县级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

(五)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家人才库,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加强前沿性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力量,培养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发展社会性、市场化的信息化培训机构,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00名以上企业骨干,提高企业高层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决策管理水平。

(六)推动产学研联动。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产学研联合互动的机制,优势互补,加大力度攻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社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行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筹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联盟,凝聚产业合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