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工业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文化建设

第1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一、企业文化实质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全体成员都认可并严格遵守的原则、政策以及价值观,并且这种氛围的形成能够使全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自一个企业的内部,企业文化规定了人们在组织内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方法。企业的文化诞生于企业经营的政策与原则之中,在特定行为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成长。而且,当一个企业真正经历过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它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巩固。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有时候也记述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文化是以无形的形式出现的,它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而且经常表现于企业领导者的言谈举止之中。企业文化存在于所有的企业之中,无论它是否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来。

二、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精神控制和宗教化统治的功能,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磁场,具有强大的磁化作用、同化作用,通过求同去异(剔除难以同化的顽固分子)、求同避异(不认可企业文化则禁止入内),把企业组织中各种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学历、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脾气性格、不同目的的成员同化凝聚为具有共同追求、方向一致、锐不可挡、勇往直前的战斗团体,使企业从胜利走向辉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把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换句话说,企业的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和管理模式的内涵就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上。相对西方具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更强调团体精神、主人翁精神。政治性与经济性统一是中国企业的特征,我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更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企业。

2.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旗帜,是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内涵的外部反映,其良好与否决定能否被社会所认可,是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企业形象又正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良好的企业精神扎根于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和凝聚力。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式,它主要从感性因素出发,来充分调动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通过精神上的趋同而导致行为上的一致。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性,不仅依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约束着企业员工的行为,还要通过无形的文化氛围来规范企业职工的活动。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现代企业不能没有规章制度,但是单纯依靠规章制度从外部保持生产经营秩序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国家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社会道德观念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一样。企业也必须依靠观念形态的东西维系企业职工的心态,提高职工自我约束力,保持企业内部各要素间的相对平衡。如果说企业规章制度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直接约束功能的话,那么企业的文化氛围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间接的约束功能,这种约束虽然是间接的、无形的,但它一旦形成,在一定意义上比直接约束的作用更大,企业规章制度只能规定劳动纪律而不能规定职工的劳动态度,而企业文化氛围则可以引导职工的劳动态度和行为取向。

4.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是企业上下全体职工的内在的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在企业文化的统驭下企业所赢得的每一份成就和荣誉都饱含着每个为之奋斗的职工的心血与汗水,使他们为之自豪,这种荣誉感与归属感是紧紧联在一起的。在企业的日常生活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密切合作、互相尊重,使企业成员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久而久之,这种依恋之情就形成了人们的一种心理沉淀。正是在职工中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依恋之情,使企业产生了强大的磁性效应,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一种根基牢固的企业文化也就从此形成。

5.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当职工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企业文化可以形成自身的发展机制,并产生激励效应,这种效应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从而形成制约和调节企业内部矛盾,减少内耗,激发人们专心致志工作的良好环境,企业领导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某一种有益行为,并指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促证,促进引导企业职工实现这种行为,从而促使整个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6.企业文化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调动并合理配置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并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它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适应力,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健康进取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同时,企业文化还可以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渠道、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

7.企业文化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与现代管理科学不同,企业文化不仅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而且还看成是社会人,认可其在感情、心理方面的需求。企业文化塑造了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语言,促使员工间信任、理解,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企业文化还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与企业两者结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进步,人类的进步需要文化的辅助。在文化与企业的相互关系中平衡一种新力量的产生,这不仅仅是经济建设工作当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当企业在创造中真正能感觉到一种精神世界的无形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的机制就在无形中创立了。企业文化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因此,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将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长海: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社会科学,1990,(07)

[2]王长松:企业文化绝非表面文章[J].中国邮政,2006,(03)

[3]卫先坤: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房地信息, 2001,(11)

[4]暴风: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创新[J].政工研究动态,2005,(22)

[5]项瑛李兆萍: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5,(01)

[6]王伟明:浅谈企业文化建设途径[J].黑河学刊,1997,(02)

[7]胡峰:如何回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陷阱”[J].社会科学家,2005,(S2)

[8]李成通:企业文化断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02)

[9]冯占勋: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 2005,(12)

[10]王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江南论坛, 2004,(12)

第2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进业务 机制

1. 引言

作为一个企业,任何一个部门、工区、车间、班组、所队等单元、组织,包括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主要业务范围、内容,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就是以企业文化理念教育、引导、规范业务工作行为的过程,使员工在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中自觉地、自然地体现企业文化内涵,最终养成共同的行为习惯。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是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研究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的工作机制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2. 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的目的意义

2.1 进业务是企业实现文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管理上升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因素的往往是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等,企业需要文化来拓展发展空间,需要文化作为生命力和源动力。

2.2 进业务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需要。企业文化必须落地才能发挥管理效用,高高在上、与核心业务脱节只能是与企业发展“两张皮”,最终走向死胡同。对企业而言,文化落地,就是最终要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进业务、进管理、进过程,这之中进业务又是关键,抓住这个节点,文化也就能自然地融入到管理和过程中。

2.3 进业务是培育员工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需要。员工在企业中不论处于什么岗位,都有其岗位核心业务,员工在业务中能自觉用企业文化来指导实践,就必然能形成符合企业发展脉络的集体行为习惯,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与文化发展的共同促进。

3. 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的基本要求

3.1 要能让员工在主观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理念。

一是要求“自转”要围绕“公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规范不同部门(单位)、不同管理层次的行为规范及其相互之间和谐协调。二是每个员工在履行岗位业务职责时,都必须将个人价值观服从和统一到公司价值观上来;将自主意识服从和统一到公司的经营理念上来。

3.2 要在业务流程和作业行为设计上体现文化理念的落地。

文化实践中常出现一种现象,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需要规范业务流程和作业行为设计来完成。企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各个业务流程必须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在要求,并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动作)。

3.3 要着眼于形成集体共有的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员工的业务行为中才能发挥作用,即在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集体共有的行为习惯。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形成文化品牌。

4. 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的方法和途径

要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能够在业务中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具体行为、载体的有效机制。通过机制运行,能够明确并引导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能让员工知道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达到文化引导与业务实践的有效融合,实现理念与行为的有机统一。

4.1业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机制

要把企业提出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每个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建章立制。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理念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进业务的媒介。因此,制度必须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而且越具体越好。

4.2培训机制

企业文化进业务,最佳效果是让员工在业务工作中,乃至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地认同企业文化,并能够运用企业文化的积极成果去思考、指导自己的行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达到此目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培训。

4.2.1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通过办培训班,使新员工确立正确的岗位认知和开展岗位业务的文化认知,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者意志的体现。

4.2.2 通过教育引导来培育员工自觉用企业文化指导工作的思维习惯

从员工角度而言,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知其然”,文化建设的最终是让员工从被动转为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要达到此目标必须经过“知其所以然”这个环节,通过加强培训,让员工从文化层面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制度和工作内容、在业务中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流程去行事。

4.2.3教育方式多样化。积极采用员工乐于接受的教育培训方法,避免单纯的说教式,可采取邀请专家授课、开展团队竞赛、拓展训练、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以正向的激励引导为着眼点,及时分析,总结经验,逐渐形成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有效培训方法。

4.3执行机制

制度能否得到100%的落实,是衡量执行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我们现在不缺制度,缺的是按制度运行的机制。有多少个制度是基本上没有落实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制度出台之后,没有再去研究制定落实制度的制度,即落实制度的一套措施和办法。制度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机制告诉我们把制度落在实处应该怎么做,运行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一是有落实制度的具体办法、措施,二是能够及时发现不执行制度和执行偏离的情况,三是能得到及时纠正、指导和兑现奖惩,三者缺一不可。每个制度皆应有配套的操作程序、作业指导、执行的监督主体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更新、再造是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3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49-01

一、东阳市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东阳素称“歌山画水”之地,以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闻名遐迩。近年来,该市十分重视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把它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拓展阵地,推进文化基础建设

该市以大企业、工业园区和农民工集聚地为重点,大力推进职工活动中心、农民工文化家园、职工书屋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职工文化设施得到有效改善。目前,该市规模较大企业都建有功能齐全的职工活动中心,已建成省级“农民工文化家园”2家,职工书屋128家,其中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25家、全国职工书屋3家。横店东磁公司建立了省内最大的实训基地,浙江广厦学院被评为全国职工培训教育优秀示范点。

(二)勇于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该市不断探索实践,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职工文化品牌。2008年,首创全国农民工租住地工会,其租住地工会文化和职工气排球活动在全国颇负盛名。市总工会每年组织的“新东阳人新春联欢晚会”“庆五一职工文艺晚会”品牌,职工艺术团送文化进企业的“送文化”品牌等深受企业和职工欢迎。许多企业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如“快乐员工、快乐企业”的东磁文化等。

(三)丰富内容,让职工成为活动主体

东阳市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全市性的职工文化活动,如2013年度东阳市各级工会组织1000多家企业约计10万人次职工投身劳动竞赛,组织开展“万名职工大培训”活动。在总工会引领下,内容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晚会、读书演讲、技能培训、体育健身、各类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在企业蓬勃开展。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职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

二、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东阳市职工文化建设虽然亮点纷呈,成果颇丰,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

(一)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大企业和发展比较好的企业普遍重视职工文化建设,把它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舍得投入。但一些中小企业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除了电视几乎是文化沙漠。

(二)文化建设层次不高

大多数企业的职工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各类比赛等传统模式上,缺乏创新。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素质提升重视不够,对员工思想、行为方式缺乏积极主动的引导,难以发挥文化应有的作用。

(三)人才缺乏制约职工文化发展

该市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针织服装、箱包、红木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由于待遇、发展前途等原因,企业普遍反映文化人才难招,留住更难。人才缺乏使许多企业无法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成为制约职工文化发展的瓶颈。

三、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职工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育。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强化宣传,让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职工文化建设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提升职工幸福感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引导企业决策者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切实摆上位置。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舆论宣传和典型引导的传播力、感染力,让文化理念扎根于企业的土壤,深入到职工之心,真正成为职工的行为指南。

(二)分类推进,突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基础的企业实际实施分类指导。对基础比较好的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挖掘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对基础一般的企业,要指导企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人心,通过与其他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而对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则可整合社会资源,走社区化、集聚化地发展之路。

(三)不断创新,确保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4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文化建设 措施

0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这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足站稳,除了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层面外,还应当注重加强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1 施工企业文化的特点

1.1 施工区域较为分散,且流动性大 施工企业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而项目又具有分散性,远离本部施工较多,管理跨度较大,这就使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更大,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有凝聚力、更有声势,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才具有实际意义。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很多工人跟随项目是一年或两年换一个地方,缺乏组织性,这也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较有难度,而且工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些都加大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1.2 产业工人的劳动文化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工作都要由工人来完成,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对工程质量的把关除靠有限的检查外,主要靠工人的负责精神和自觉性,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而建筑企业的职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即所谓的“农民工”,职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因此要通过企业文化对工人进行软约束,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懂科学善管理的队伍,以杜绝那些应该能干好却未认真完成的现象。

1.3 产品具有特殊性 施工企业的产品和其他企业不同,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产品形式多样(铁路、房屋、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复杂(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交叉施工),露天和高处作业多,一次性建成等特点,而且关系到国家或业主以及许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施工企业的员工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也需要管理机制对材料、机械设备的严格审查操作。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的约束,对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2 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2.1 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与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国有企业党群工作一直和企业文化相联系,企业文化工作自然也由党团组织负责,企业文化虽然不叫思想政治工作,但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加强各级组织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而已,只要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就抓好了。不可否认,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点,但两者的性质、作用和目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别。有些企业还将企业文化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各项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不能正确地认识两者的区别联系,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无所不包的工作。企业制度所规定的内容或多或少包含企业文化的元素,企业文化建设又需要制度依靠来推行。

2.2 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现场宣传和员工文娱活动 有些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有失偏颇,认为建立一套框架体系,编制一套手册,企业文化建设就算建好了。在短期内就“打造”完成了企业文化,然后按照体系要求,在施工现场统一制作一些标示标牌、标语展板等有形化宣传内容,就认为是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有一些施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举行一些文艺汇演、组织一些体育竞赛、征订一些书籍杂志,把开展员工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这样理解企业文化是相当浅薄的,文娱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文娱活动只是企业文化浅层次的、很小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完全代替甚至部分代替企业文化。

2.3 盲目地跟从地方与建设单位文化,脱离企业实际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有企业个性的越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制度的框架都有其优劣性,无论是哪种制度的构建它都植根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植根于自己的企业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优秀的管理经验,但不能全盘模仿,照搬照抄,盲目跟风。施工企业项目地域广阔,客户遍布海内外,管理理念、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只有选择和借鉴卓越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企业中,立足自己,并寻找自身文化建设的闪光点才能建立适应本企业的文化模式。

3 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完善体系、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要认真梳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体系,经常深入项目一线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来完善企业理念和发展战略体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行为。当然,完善的企业文化不能停留在文字或理念上,要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寻求一些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培训、内部技术交流、员工活动、管理条例、企业刊物、会议传播等等。通过以上方式,健全项目安全、质量、成本、执行力、接待、礼仪等文化子系统,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提供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撑体系。以上方式也是强化宣传,增强企业文化认知认同,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只有强化不同方式的宣传,才能提升内涵,让全体员工认知、认同,才能转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3.2 统一管理,强化执行,使文化建设和经营生产相互促进 当前,多数国有施工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建立起相应管理部门,基本是由工会、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分散管理。这样的文化管理,很难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管理。对此,应该统一重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设立专门部门牵头负责,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施工技术水平、现场管理能力及经营领域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制定出一个即适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现状,又符合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对各个阶段,甚至是每一年的文化建设措施进一步细化,把规划执行措施各种会议形式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中,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能与经营生产相互促进。

3.3 立足企业实际,继承与创新并举,引领企业文化整体推进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但面对当今社会进步潮流和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企业实际,又要随着客观环境和企业内在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对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如今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承,来引领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4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所重视。施工企业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种优秀、全新的企业文化,实现做大做强做专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通过长期的积淀、不断挖掘和认真梳理而形成。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企业文化.

第5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思想工作;文化建设

1 煤炭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

就目前煤炭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无论是在形式设计还是文化载体的选取过程中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领导者都认识到了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将该工作纳入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个企业都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文化载体将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不断的推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在企业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高尚的精神风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当今煤炭企业在思想问哈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首先,在文化建设的形式上缺乏创新,很多企业不结合公司现状,只是一味的去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方法,但在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企业的文化建设注重表象,一再在形式和载体上下功夫,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内涵,就目前来看,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层次较为肤浅,缺乏实质意义,故对企业的发展并未起到影响作用,另外,很多企业错误的将思想文化建设当做了对于员工的思想教育,不断的组织各色各样的学习,缺乏对于管理经营制度的思考和企业文化内涵的渗透,使得企业很难建立优良的管理机制,对外的企业风貌也具有较低的影响力。

2 煤炭企业加强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不断推进煤炭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市场迅速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已经全面展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各大企业的挑战与竞争,据统计,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三百多家进入中国市场,这给我国的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除了在技术与产品的不断研发与进步外,提高煤炭企业员工思想素质,大力推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煤炭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取得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同志曾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所以当今的煤炭企业必须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领导者要时刻明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工作,尽管其对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但是其影响力是最持久的,他不仅会带给企业一个规范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核心凝聚力,更会赋予企业一定的意义,带给每个人一定的企业精神,在整体的环境与净胜的感染下,员工才会凝聚一心达成共识,而优良的企业文化也对外展示着企业的成功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扩大了影响,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

此外,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运营制度以及经营管理也起着巨大的统摄作用,在企业的成长与运营过程中,利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但是仅凭着利益动机只能维持企业的短期发展,真正的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的是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只有不断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才能满足企业成员的归属感与心理满足感,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物质动力而造成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让企业的发展更为合理与迅速。

3 如何推进煤炭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

3.1 煤炭企业思想文化建设需同实际相结合

煤炭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要与两方面的实际相结合,首先,煤炭企业应当紧跟我国当今煤炭企业改革的步伐,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故当今的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当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方针,不断的朝着我国煤炭企业建设的目标发展,其次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当今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案例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自己,故当今的企业应当不断的对自己的发展实际进行研究,了解自身的文化内涵,寻找自己的发展着力点,在众多的文化发展方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那条道路,不断的推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 以企业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保障

很多的企业在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错误的将其理解为对于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于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较为片面的理解,在当今的建设中,企业应当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制度,让企业制度建设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保障,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为使企业文化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加强企业文化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以制度来表达企业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以制度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固化。

3.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创新思想文化推进形式

当今企业的竞争不仅在产品的产量以及销售方面展开,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各类文化衍生品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所以企业要想在这些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动力,不断的创新思想文化的推进形式,不断的吸收优秀企业的文化精髓和载体形式,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在管理制度和经营形式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使得企业在对内管理中新形式的管理机制得到员工的认可,对外公司风貌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企业离胜利就不远了。

4 结语

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应当突破简单的利益和物质动机,在不断的推进文化建设中取得竞争的胜利,当今的煤炭企业在思想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家应当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 于洪强.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程中深化煤炭企业改革[J].中外企业家. 2008(05)

[2] 唐志丹,西凤茹.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文化的沉淀分析与优势发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7)

第6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因素;对策;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9-01

统计显示,全国建筑业每年工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由于施工企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导致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效益、信誉和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失和伤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味着市场准入资格、无形资产、贷款资信、市场竞争力、商业机会等。安全文化建设对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的高低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的,之后,安全文化这一术语逐渐被使用于各种安全管理研究与事故调查报告中。安全文化是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业文化理论和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全生产活动和业绩所体现的企业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总和。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安全文化就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同的组织类型由于其不同的生产特点而产生不同的安全文化。经研究分析,导致我国建筑业出现不安全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诸如管理职能部门机构改革、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地方政府、建筑企业、个人的管理意识薄弱等主要影响因素。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讲,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建立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要在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实践。

(二)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造就品牌信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从”三项建设”入手,建立建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项建设”是指思想意识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

1.通过思想意识建设使全体员工具有共同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

2.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符合法律规定并且适合于本企业的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物质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的保障。

四、安全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提倡“爱”与“护”,以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目标所形成的群体或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既要体现企业的主流文化的强势,还要考虑地域性,从而形成和谐一致的、效率与质量,人本与规范的个性。

(三)要做好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农民工和特殊工种人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施工作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总从业人数的80%以上,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原因造成的,因此做好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应从安全生产技能教育、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等入手。而对于特殊工种的教育由由主管部门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方可上岗。

(四)要建立建筑安全预警控制系统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预警控制系统,发现、分析、研究并消除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积极努力,形成系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而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出企业特色并创造长期、巨大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罗云.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Glendon A I.Stanton N A.Prespectives on safety culture[J].Safety Science,2000(34):43-72.

[3]张兴容.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4]陈英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N].广东建设报,2007.

[5]简军.基于中国国情的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

[6]安全文化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J].安全文化网, 2009(3).

第7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路径和平台,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经营理念、企业宗旨、价值观念、工作作风、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的综合反映。它强调塑造企业个性,重点关注的是本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点。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连贯性。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职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是通过宣传、交流、教育、引导等,解决员工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员工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和生活,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教育疏导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着眼于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二是两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需要发展。两者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搭上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大船,才能在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强调在企业内部做到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统一,强调企业不但要成为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场所,还要成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也强调重视精神疏导的作用,强调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以情感人、以诚待人,强调树立先进榜样、理顺情绪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也存在差别。比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传统企业文化理论中不具备的。而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包含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如企业的技术水平、效益情况、文化设施等,又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未曾涵盖的东西。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完全取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目标和原则方法的相同性,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因其“凝神塑形、优化管理”的鲜明特质,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具体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和载体,实现创新发展。而企业文化因其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更易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者之所以能够有机结合,是因为两者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引导,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的健康开展。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挖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更深层次的智慧和潜能,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实现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赢得人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可以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于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从而增强其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借助企业文化载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不断满足员工对提高思想道德、职业技能、参与企业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能够大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爱护、关心职工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力求做到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宣传先进、鞭策后进,从而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收到成效。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在更广泛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平台;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业文化方式,可以不断丰富内容、深化工作效率。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既能注入企业文化活力,又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二者工作相得益彰,进而激发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把以抓好职工素质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同以抓好企业精神塑造、职工职业道德提升等为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结合起来,以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才的作用。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等一系列有效做法,也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活动中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吸引启发性强的活动形式。使职工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身心得到熏陶,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全面提高素质,同心协力,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正好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企业间经济文化活动的日益交往,客观上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理论,拓宽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在企业的三个文明建设中更有作为。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借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其内涵,使其更具效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不断丰富管理理念,对于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谷长春.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童福平.浅谈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EB/OL].中国期刊网,2013.01.17.

[3] 朱彦南.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第8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塑形 育人 强企 和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既有自然形成,也有积极构建;既有表层建设,也有内涵延伸;既有形象塑造,也有理念深化。笔者认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战略引领,从塑造基础形象、培育核心价值、打造优势品牌、培育优质人才、建设和谐之家入手,最终实现文化建设塑形、育人、强企的目标。

一、塑造基础形象

建筑施工企业由一个个分散的工程项目组成,工程项目的形象成为企业形象的直接展现。尤其是位于特殊位置环境和地标性的工程,因其具有明显的识别系统,有效和快速的视觉传播功能,对一个企业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做好项目驻地形象建设,需要扮亮“施工区、办公区、员工生活区、民工生活区”的形象窗口,在符合企业形象、理念、文化塑形要求的基础上,细致策划项目的形象宣传,保持基础形象的一致化和形象认同上的一体化,如在现场设置宣传栏、宣传标语,员工的个体形象也要展示企业风采,统一佩戴出入证、统一着装等。要组织现场文明施工,维护场地容貌、做好现场材料、设备、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卫生生活等方面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项目管理,项目部员工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文化建设。要规范现场形象活动,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联系沟通,为各项工作赢得主动,并根据施工进度和社会热点相关要求,与周边居民、地方政府搭建良好沟通平台,通过与社会群体进行互动,吸引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持续关注,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培育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依靠,在完全竞争的建筑市场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技术优势可被竞争对手迅速复制和超越,但核心价值和奉行核心价值的行为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从全面参与竞争、拓展市场、树立形象、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出发,提炼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以质量树信誉,以创新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员工幸福为目标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并通过诚信、管理和创新行为来确保价值理念的落地。要让“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方市场”的经营理念要成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达到以“现场保市场”的效果;要让“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业绩理念凝聚起广大干部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力争承建的工程项目无一发生亏损;要让“以发展定进退,凭业绩定职级”考核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激情斗志,保障德才兼备者“有为有位”;要让“务实、效率、创新”的行为文化推进公司的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凝聚起全员的思想智慧,推进企业升级发展;要让“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成为发展的落脚点,致力于让广大员工都能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幸福生活。

三、打造优势品牌

企业发展“短期靠机会,中期靠实力,长期靠品牌”,品牌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筑企业,很多情况下比拼的不仅仅是规模、资金、装备等硬件条件,还有质量、安全、服务、信誉等软实力。想在竞争中达到更多的市场占有,需要着力打造建筑主业品牌,围绕安全质量、核心技术、服务意识、团队建设开展工作。

1. 坚持质量创优战略

力争让公司的每类产品都有重要质量奖项作为支撑。诸如房建施工企业,应着眼施工安全质量管控,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满意用户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无论是在住宅、办公楼、写字楼还是工业厂房、医院、学校等建筑施工,均有典型的样板引领,均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2. 打造核心技术优势

铁路站房方面的快速施工和组织能力、超大体量综合体、深基坑施工、钢结构尤其是大跨型等结构技术和整体吊装滑移等安装工艺……这些,均可以构成一个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建三局承建了全国半数超高层建筑,是超高层摩天大楼施工的王牌军;中铁建工承建了国内外近150座铁路客运站房,在业内享有“铁路站房王牌军”的美誉,这些核心技术铸就了企业各自的靓丽名片,在市场持续占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要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面对业主安排的紧急任务,要组织参建人员,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施工任务,树立企业不畏艰苦、敢打必胜的美名;要盖房人想着住房人、用房人,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想办法解决,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

4.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时候与其说是业主对施工过程的认可,不如说是对一个项目管理团队的认可。作为管理团队可以执行力强,敢打必胜;可以对质量把控精准,注重每一个细节处理;可以技创新能力极强,这些;可以成本控制极有特色;均构成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作为施工企业提升竞争力,要专注现场安全质量,铁手腕保安全,零缺陷塑质量,传、帮、带育人才,精细化创品牌,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四、培养优质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要抓好人才选、育、留三大环节,培育优质人才队伍。首先要在人才选用上拓思路,以员工的多维度使用为突破口,搭平台、压担子、给待遇,深入挖掘员工潜能,缓解管理资源紧张问题。坚决摒弃平衡、照顾性的干部提拔做法,既可破格提拔,又要能上能下,公开竞聘、基层推荐、任命提拔,确保将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其次要在人才培养上见实效,构建企业人才培养发展链条,明确新入职员工培养目标和标准,例如:“新入职人员两年成长为管理骨干、项目主管三年进入管理团队、现有管理团队30%三年成长为优秀项目经理”。为此,要广泛开展导师带徒、轮岗交流、委外培训;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式”选学培训模式,“送出去学、请进来教、派下去练”,“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有集中授课、专家辅导,又有参观学习、业务座谈,为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畅通渠道;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竞赛以比促学,优秀业务骨干“传帮带”。过程中要克服重招聘轻培养、重培训轻考核的管理模式,加强员工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将人才培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打造全员人才培养机制。再者要在人才留用上出新招,待遇、职位、培训、感情等多手段留人,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分配是激活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进企业薪酬改革与市场接轨,体现绩效第一的原则,薪酬分配更倾斜一线基层、核心骨干,构建完善各层级集工资、奖金、津贴等多形式相结合的薪酬体系,稳步提升员工收入水平。探索员工属地化管理,关心员工事业、住房、生活,鼓励员工扎根区域,实现企业战略落地与员工区域化管理相融合。最终让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思想建设的“排头兵”、智力资源的“发电机”。

五、建设和谐之家

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企业的主人翁。要始终牢记并践行企业宗旨,即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职工、为了职工。要千方百计地营建和谐之家,构建“家”文化。深化“三工”建设,按照“宿舍设施配备标准化、环境卫生优美化、食堂供应品种多样化、文娱场地实用化、教育培训制度化、企业标识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改善项目职工生活工作学习环境。

第一、为职工宿舍配备空调、电视机;购置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娱乐设施,配置图书室,丰富文娱活动;提高工伙食标准,可以开展“用餐调查”,让员工填写调查问卷,对食堂饭菜进行打分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项目部将收集到的问题和意见进行统一整理,反馈给职工食堂进行改进提高。

第二、对员工在思想上、情感上给予关怀,切切实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工作安排上尽量考虑到员工的兴趣、爱好、性格和潜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不断拓展“家”的范围,采用多种交流和联谊方式,为青年员工牵线搭桥解决婚姻问题,为探亲的员工家属调配夫妻房,配备床、桌椅、衣柜等生活设施,以及有线电视、饮水机、空调等家用电器,打造探亲温馨驿站。

第三、关爱劳务工,真心为协作队伍排忧解难要坚持“合作共益”的原则,从政治上关心、管理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建立农民工夜校,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第四、要重视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推行厂务公开,通过厂务公开栏、网络平台等方式公布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工资福利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党政联席会、召开生产分析会等会议,让职工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让职工快乐工作、尽职工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打造休戚与共、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此外,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和谐之家建设还应包括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就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要义不容辞地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公益援助、抗洪抢险、警企共建等,成为社会的典范象。

第9篇:工业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音乐艺术;功能作用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的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源。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实践课题。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音乐艺术这种文化要素的联姻,是一个交叉性学科研究,也是全面提升现代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1 音乐艺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和手段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音乐则是“游离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艺术形态”,两者分别属于不同范畴。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音乐艺术与企业社会生产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和关联呢?

首先,音乐艺术起源于劳动,两者具有相溶性。

音乐在劳动生产中孕育,是极其重要的副产品。在漫长手工业时期,各种劳动号子都以自己独特的节奏、旋律、语言配合集体的统一的劳动动作,从而起到消除疲劳、鼓舞意志的作用。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除了音乐音像制品的创意、设计、生产、销售等产业之外,很多现代企业都利用音乐的独特艺术功能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服务,广泛运用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各个领域,为企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艺术是适应社会生产劳动需要而产生的,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劳动生产和经济发展。

其次,音乐艺术在企业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企业文化作为西方管理学说,重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比如管理理念、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等属于柔性的内容,正因为属于有别于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不带有强制性,更易于为员工自愿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付诸实际行动当中。这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元素,它的视听、旋律、节奏等,能够把社会上的“真、善、美”和人们的认知、信念融入到优美的音乐中,能够抒发员工内心的情感,能够弥补现代社会感情交流的缺失,能够体现和强化员工的意志、理想和追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可以说,音乐对企业经营管理所带来的作用,是潜在的、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具备的。

2 音乐艺术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影响力和品牌力的独特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品牌力。我们既要研究音乐艺术对现代社会生产活动的作用,又要研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要社会经济实体,其文化战略与企业战略中,音乐究竟能起何种功能与作用。

2.1 调节员工思想情绪

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孟子说过:“仁言不如仁(乐)声之入人深也,’也就是说,音乐比仁人之言还能深刻地影响人心,人心自有语言难及而音乐可心通达的领域。一方面,音乐在给企业员工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娱乐形式的同时,其强有力的节奏与乐调,还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常听音乐的好处可以让人解除疲劳、消除工作紧张、减轻工作生活压力,以及纾解忧郁、苦闷、急躁等各种心理障碍。我国古籍《僻经音辨》一书中有“乐,治也”之说,即是说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音乐的振动节律与人的生理振动节律能够合拍、协调,经常接触音乐节奏、旋律,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血压、神经感应、胃肠蠕动等会产生某些作用,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困难和压力,对员工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产生很大影响。这就更需要引导员工通过音乐的熏陶塑造,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完美的道德人格;通过音乐的潜移默化,学会控制、平衡、调节情绪,防止不稳定因素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2.2 提升员工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上的成就,很多就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是有规律的声波振动,能平衡人体各器官的活动频率,从而改善状态、激发潜能。音乐之所以能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因为音乐表达侧重形象思维,而在音乐语言的组织和内部结构安排方面,又含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欣赏音乐有着情智互补、开发思维的重要作用,它的语言感染力强,能够改变人们内心平静的状态,从而达到想象活动的高峰,产生创作的灵感。

企业的发展,单凭领导卓越、设备先进是不够的,更需要发挥全体员工主体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发挥音乐的功能作用,发挥员工最佳工作状态,提升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生产价值。

2.3 优化企业生产环境

列宁曾说过,“音乐是统一广大群众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组织的力量,好的音乐能够鼓舞启发大家努力工作。”在我国古代就有音乐能提高人们劳动效率的记载。《韩非子》中就讲到“不唱歌时筑墙4丈高,唱歌时却能筑8丈高的墙”的故事,生动地表明,音乐对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情绪的影响很大,美妙的音乐能让人产生美的情绪,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工业文明走向成熟,从车间到经营都高度现代化,很多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某些工作区或某些时段播放轻音乐,或者在噪声过大的劳动环境中让劳动者佩戴耳罩边劳动边欣赏音乐,这种做法对能帮助劳动者消除疲劳感。如果在紧张工作之后,经常组织员工参加娱乐活动,听听优美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有效调节大脑机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2.4 拓展企业营销渠道

作为重要的文化因素,音乐在商品、消费者两间起到交流、沟通媒介作用,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运用音乐广告,能够最大程度地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把注意力聚焦到所推销的商品、所提供的服务信息上来。比如,通过音乐可以有效地进行产品介绍,借用音乐动听悦耳的形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认识;可以帮助沟通与顾客的情感,增加亲近感,拉近彼此的距离,适时达成交易;可以更多地激发购买欲望,让顾客在心情舒畅的情形下进行消费。现在很多商场都通过播放合适的音乐,希望能增加商品的销售量。

2.5 凝聚企业精神力量

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等,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载体形成企业独有的团体情感。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厂歌或公司之歌。通过整齐、嘹亮、谐和的歌声,既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又能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传达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当员工唱起或听到自己单位的歌曲,能够产生对企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优秀的企业主题歌将会给企业带来无穷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6 展示企业公众形象

企业运用优美的音乐元素展示形象,能够更好地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听觉元素、载体的设计和创作可以运用于企业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推动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传递企业公众形象,展示企业品牌的一种名片和标志,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现在很多企业高薪聘请知名音乐制作人,谱写制作企业主题歌曲作为形象推广的重要手段,或者拍摄精美音乐电视作品。随着这些作品的传播,那些广告音乐已经深入人心,公司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品牌影响力或无形资产。比较知名的有肯德基、麦当劳、青岛啤酒等。人们在听到熟悉的音乐时,第一反应就是该企业或产品。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在塑造企业形象中的巨大作用。

3 企业文化建设中音乐艺术的运用原则和存在的误区

3.1 运用原则

在现代化传播媒体条件下,音乐艺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遵循“辅助定位、适度运用、丰富载体、拓展内涵、注重策划”的原则。“辅助定位”,就是音乐艺术始终是文化建设的一个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决不能无限大而化之;“适度运用”,就是尽管音乐艺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在陶冶员工情操、营销推广、塑造企业形象等很多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但不是说使用越多越好;“丰富载体”,就是音乐艺术的运用,需要借助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单一的形式不利于为企业文化战略服务;“拓展内涵”,就是企业文化品牌的实现对音乐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厚重的音乐内涵提升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注重策划”,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企业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关系方面的研究,搞好市场营销和推广,保证适销对路。

3.2 防止三个方面误区

防止“片面化”认识。存在两种极端认识,一是认为音乐艺术与企业文化丝毫不沾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音乐的作用可有可无,而且不管是制作广告音乐,还是经常性的文娱活动,都是一种高投入、高成本,并且预期效果不明确的行为,所以有意无意很少主动地研究企业对音乐的需求;二是认为音乐艺术具有多种功效,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大量采用,造成过度娱乐化,或者说因为注重将音乐作为企业营销和推广手段,增加了非必要的成本支出。

走出“文体化”误区。现在有的企业一提起借助音乐手段加强文化建设,就简单地认为搞音乐晚会、唱歌比赛,于是纷纷建立舞厅搞卡拉OK、成立企业音乐队等等,或者一掷千金聘请歌星影星搞大型晚会活动,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浮浅化认识。目前,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来看,都存在投入少、规模小、临时性的特点。

摒弃“同一化”模式。音乐为企业文化战略服务,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各自特征,采取不同运作模式和营销策略。现在很多企业运作模式就是,制作反映本企业文化的宣传片,或者参与电视剧、电视晚会和各种音乐演唱比赛。这种音乐艺术参与方式,要么是承担大量的活动经费和创作演唱费用,要么就是被动性的广告音乐,广告对象与音乐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往往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音乐艺术与企业文化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建设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离不开音乐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对塑造企业形象和推广企业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越来越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王吉鹏.企业文化热点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6.

[2]杨艳英,等编著.企业文化修炼案例[M].蓝天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