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关键词:施工企业;竞争力;信息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之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建筑领域项目施工难度逐渐增大,同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企业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 施工企业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是一个通过信息系统将企业内部的事务处理、生产过程、现金流动、物料移动以及客户交互等各种业务数字化的过程,通过信息系统整合加工的新信息将会被提供给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人员使用,从而作出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最终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进而可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促使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信息化则是借助于管理信息化过程,全面梳理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以期达到在共享企业信息资源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应当注意的是,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的基础,在讨论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脱离项目管理信息化这一基础,否则,提高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讨论没有任何意义。
2 国内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在企业群体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迄今为止,我国施工企业约有50000家,然而绝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脱离时展潮流,致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工作发展极为缓慢,依然处于传统技术低含量的产业模式中。即使有一些企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完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3 施工企业信息化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些施工企业中,参与单位人员较多,工作内容繁杂,比如报表工作、数据处理工作等。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处理报表或数据工作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复核、计算等较大的工作量使得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科学系统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施工企业依靠科学系统的信息管理理念和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的流通,可以及时进行信息整合及利用,从而使得企业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最后还可以简化企业工作业务流程,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为企业领导者决策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施工企业通过现代网络技术、现代化通信手段、信息技术、网络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在企业管理、经营及施工等各环节实施信息电子化,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存储于手机自动化、信息利用科学化等。施工企业信息化是将高新技术与用于传统施工企业的一种模式,其最终使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要求我国的施工企业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同时也要求施工企业的宏观政策制定能力及决策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施工企业信息化成为当前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
4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架构体系
施工企业信息化要求施工企业内部有系统合理地信息化系统,下面介绍一下信息系统架构体系。信息系统有三层体系结构,通过三层体系结构将企业业务数据、工作流等在企业内部科学合理地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增加企业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1)操作控制层。该层位于信息系统的最底层,这一层主要是负责信息系统信息流的处理工作,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信息进行细致、深入地控制和管理,以及及时地交流、处理企业信息。该层运用网络技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全面服务。
(2)管理控制层。管理控制层是信息系统的中间层,该层主要是完成各业务子系统对施工企业内部各业务数据的处理,同时对相关业务实施指令下达、工作协调、管理监控、审批审核以及作业指导等。管理控制层是一种开放式应用接口,它有助于企业选择性地连接企业内部其他各个业务子系统,最终实现业务整体化的管理。管理控制层有助于施工企业整体上配置、优化企业资源,最终有效地降低企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
(3)战略控制层。该层主要完成对施工企业工程管理数据的组织、存储以及提取数据等工作。战略控制层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可以帮助发展及预测施工企业潜在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对企业做出合理的长远规划,以及为企业积累项目管理经验提供方法。
5 建设信息化施工企业的具体方案
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案有助于施工企业较快地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1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依据的策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解放思想,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以集约化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将企业的战略管理作为龙头,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集中资金管理,以生产监控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作为基础,规划企业信息化进程,之后分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有做好信息标准化的工作,比如数据元标准、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标准、数据库表结构标准等等,只有全面的总体规划、设计及控制才能促使企业内部信息流通,才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5.2 建设信息化基础环境
企业信息化基础环境主要指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硬件环境:存储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网络建设、安全建设以及公司和项目部之间的可靠网络连接等等。硬件环境中服务器也是重要元素之一,因为80%以上的数据和程序是服务器来存储处理的,它是信息系统核心,也是信息共享的载体。软件环境:主要包括健全的信息化组织结构、全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以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规范等。
5.3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架构
一个完善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包括成本管理、投标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工程设计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电子商务、协同办公管理、知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竣工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进度管理等模块。上述各个模块的设计依据国家相应标准,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要依据施工项目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要求。
6 结语
当前施工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及创新管理提升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以更好地解决目前施工企业中无法攻克的难题。实现企业集成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的发展才是不败地屹立于世界竞争中决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张建平,马天一.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79-82.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为什么要再工业化,这是由初始阶段的工业化的低水平所决定的。为什么说工业化是低水平的呢?首先,因为工业化的标志性产业是制造业,而不是采掘业。采掘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等自然条件高度相关,因此西方经济学历来把资源采掘业和农业等同,划归为一产业,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其次,采掘业设备、设施、专用技术、人才等具有很强的专用性,比如,在煤矿建设过程中,井筒、巷道等固定资产难以进行流动和重组。矿井一旦报废或者转产,采煤设备、采煤机械等也很少转作它用,因而与制造业相比,采掘业具有很强的技术锁定性,缺乏扩散性,因而决定了煤炭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较弱,“自组织”的聚集与集中作用不强,而在一个更大的城市群系统中,受大城市经济“自组织”作用的影响,煤矿城市的经济要素在“自组织”中的流出要大于流入。__地方工业的先天不足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
即使这样低水平的工业化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依煤电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并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二,随着资源的枯竭,已不能成为__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已不能解决近90万人口的城市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其三,由于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加治理,就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此,就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再工业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寻找新的动力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为此,__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一次再工业化的过程,只有再工业化,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久性的动力。与经济转型伴生的再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再工业化是国家行为和地方行为的有机结合。五十年代的初始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国家行为,而在五十年后的今天的伴随着经济转型的再工业化,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因而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反映出中央对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关心和支持,但更主要的表现为地方政府谋求地区经济发展的行为,因此要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央和省的意图,吃透支持__经济转型两个文件的精神,找准政策的对接点。只有搞好结合,才能抓住机遇,借势发展,乘势而上,开创转型振兴的新局面。
二是再工业化要以项目为载体,以三大基地建设作为目标。我国的初始工业化是以156个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的,在__四个项目的确立,使__获得了老工业基地的美誉,确立了__煤电之城的地位,如今经过五十年,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市委仍然强调项目的重要性,把项目作为转型振兴的着力点,是非常正确的,反映了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一般性规律。与此同时,市委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三大基地建设,这是我们再工业化建设和经济转型的一个新的目标,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也是中央和省对__支持的政策对接点。特别是三大基地建设,是__未来主导产业的主体框架,特别是新型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建设,它与传统的以煤电为主的产业格局,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一种产业提升和深化,使再工业化具有了对象性。
三是再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工业化,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最显著的特征和核心问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__转型和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的重要途径。
结合__转型的实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抓好项目的新建和老企业的改造两项工作,新项目要突出它的新,要解决和环保和节能的问题,不能饥不择食。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加快提高竞争力。我市的传统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前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统计资料,在加工工业中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使功效提高3—5倍,图纸一次成功率达到90%以上。在加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控制,又能使功效提高3—5倍,废品率下降80%以上。近几年来,我市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是再工业化要跳出工业看全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动力。工业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形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巨大吸引力。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外部推动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转移成为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历史过程。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综合动力。再工业化,不是就工业抓工业,“工业年”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把工业做强做大的问题,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进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即要用工业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和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注重工业的原动力的同时,要充分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外部推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好农产品加工基地,用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用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的综合的动力。
一、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理解
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②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③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④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
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
4、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
(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
(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5、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三化”水平:
(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3)我国工业化现状:
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转贴于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
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
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乡规划关系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等。所以重视和加快信息化与建设事业的结合,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建设事业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加快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
2、积极推进建筑业、住宅产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积极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领域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
4、科学、有效地推进建设事业各类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适应新的技术、市场、体制环境,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5、积极推动数字社区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
6、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路径,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各项必须的基础,包括信用、法制、物流、观念、体制的基础等。
7、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进程。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创造信息资源市场化的环境,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基础、就业基础。如建设领域的GIS数据的开发应用。
8、构造完整的建设事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装备、技术、市场、管理、运行
机制到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问题。在前面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高科技和优化产业结构,事实上,我国面临着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从全局看,要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既形成了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也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社会压力。比如,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但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较低、效益也不高。在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致关重要。
2、关于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业务跨度大,情况复杂,所以,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人们常讲改造和统一已有的多个应用系统比新建一个统一的、新的应用系统要困难得多,这个问题是由于原有各系统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造成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过去我们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式的开发,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所以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三、制定的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应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并能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不应使标准变成技术壁垒或成为技术发展的阻力。
3、关于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需求牵引问题。
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概括起来说建设事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大方面;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众多,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条件迥异。所以为确保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应首先制定出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其次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本着实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组织协调非常重要。
4、关于提高认识与人才培训问题。
目前,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行业信息化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信息资源作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承认,所以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自觉性。
工业化,通常指一个国家(地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地区)转化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工业化又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就缺乏重要支撑,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些新概念,新思路,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经济工作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疆内发达县(市),更落后于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和后发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快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可以这样讲,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富民强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08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08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市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市资源禀赋明显,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余种,可开发利用的就有24种,其中尤以铁、铅、锌、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将是××市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以矿业勘探开发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矿山企业技改扩能不断加快,同时,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矿业深加工,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后盾和现实基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条件。一产方面,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07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08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属××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需要强调的是,我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应该讲,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刚刚起步,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做到建设环保型矿山、环保型企业。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项目规划时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要多上一些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关键词 广东 工业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都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每一段又存在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值得探究。
一、广东产业结构特点
(一)园艺产业和畜牧业是农业的两大支柱。
广东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的南亚热带优势和广东特色的园艺作物中的蔬菜,水果,茶叶,南药和桑蚕等作物面积达到3400万亩,产值达到570亿元,分别占了农作物面积,种植业产值的35%和60%。牲畜传统优势品牌生产发展较快发展,优新品种开发势头强劲。园艺产业和畜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
(二)制造业成为最大最强的产业。
“十五”期间,广东工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总量全国前列,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16.39亿元。第一,制造业成为广东工业化的核心,广东的制造业积累了庞大的资产存量,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规模。2005年,制造业产值为32719.04亿元,增加值为8156.04亿元,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合理的关键所在。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025.55亿元,已成为广东生产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第三,九大工业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5年期间,全省九大工业支柱工业,其产出为6833.48亿元,增加值为6633.48亿元,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现代化水平。2005年,广东第三产业对经济的高贡献率已达42.2%,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
二、广东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非均衡性偏差明显,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目前,广东人均GDP比较接近中等收入地区和国家,但是第二产业比重则分别比下中等和上中等收入国家或者地区高出近17和2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对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无论是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都相对落后,2000年至2006年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48.7%下降到45.9%。
(二)转型升级比较缓慢,产业素质不高。
第二产业中,由于企业普遍缺乏核心与关键技术,广东高技术企业大多数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高端产品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相对走低。第三产业过分集中于低层次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缺乏增长动力。“十一五”期间,金融业的增加值年均增加只有5.8%,不仅是同期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增速最慢,而且与“九五”相比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
工业结构雷同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阻碍。目前,城市产业同构化趋势日益严重,广州和深圳除了在金融,汽车和成套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从工业行业完成产业情况来看,排在前十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到60%,只是排序不同,广州,深圳与各省其他主要城市也有60%以上相同。
三、加快广东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一)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相融合与互相促进是加快广东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的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和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现有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建立和完善行业性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和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机构。
(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一,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由组装加工型向制造与服务协调发展型转变,使广东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基地。第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快发展汽车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第三,加大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真正得到发挥。第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优化产业,企业组织机构。
(三)技术创新。
第一,以解决支柱产业以及战略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制造和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产业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第二,增强技改观念,加强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面向新型工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队伍。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地理学院人文地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赵玲玲等,《广东省工业经济简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节能降耗产业的发展,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二)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规模的急速增长、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城市生态环境供给与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激化,从而出现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成山、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有些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出现PM2.5超标,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环保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致力于对环境的改善和治理。
(三)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
加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产生的新兴产业,需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单纯的依靠自发行为是无法实现环保产业的兴起,所以需要政府出面,把环境保护形成一种产业,并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和优惠政策,让环保产业成为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和全体人民群众就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加快环保力度的紧迫性,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致力于对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我们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就要发挥好引导功能,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和政策支持。资金是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政府需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环保产业有足够的资金基础,能够从多方面开展环保工作。
(二)大力推进环保产业的技术进步
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支撑,对于环保这一新兴产业来说更为重要。激活环保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并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关于环保技术方面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实现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国迫切需要推进环保产业的技术进步,在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实现环保技术的创新。
(三)建立完善的环保产业监督管理体制
有了环保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实现环保产业的良好发展,还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机制,监督对法规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的生产行为,要及时制止其的生产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惩罚,命令其限期整改,把环保法规落实到生产的实处。对于那些实力雄厚,发展潜力较大,技术比较先进的环保单位,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建立产业之间的互帮关系,带动那些环保实力不强的小产业,并加强管理,促进它们在环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积极开展环保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过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在技术方面,严重制约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对于我国而言,有些发达国家环保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就要扩大对外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开展环境贸易,把先进的环保设备推向国际市场。另外,我国还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来国内办厂,把先进技术引进国门,本地的产业也要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为环保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快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步伐,就要制定有利于调动环保产业积极性的政策,在税收、贷款、补贴等方面对环保产业实施优惠政策,以达到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扩大和完善享受环保优惠政策的范围,例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都要涵盖在范围之内,做到从细微之处着手,为它们提供鼓励和支持,解决环保产业发展不起来的问题。
结语:综合上文关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惠及子孙后代的事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策略。我国环保产业相关人员要从细微之处着手,加大研究力度,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保证我国的环保事业有条不紊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勋;沈哲;董骁.战略新视角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13(03)
关键词:贫困山区;工业发展;选择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78-02
一、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贫困山区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基础设施面貌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包括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80个县(市、区)的秦巴山区,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即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1694元和455.2元,分别是2001年的3.84倍和4.4倍;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0:35:35调整为2010年的21:46:33;201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13155元和3978元,分别是2001年的3.3倍和2.8倍;襄渝、宝成、西康、宁西等铁路和沪陕、福银、京昆、二广、沪蓉等高等级公路初步构筑起区内外交通运输骨干网络。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支柱产业、工业发展落后。武陵山区湖南区块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3.40亿元,占湖南省的比重由2005年14.0%下降到2010年13.0%;2006--2010年GDP年均增幅12.8%,比全省慢1.2个百分点。2010年,秦巴山区四川区块人均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四川省少9558元、1508元、2306元、1162元,分别比全国少18207元、5782元、5954元、1941元。
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山区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思想观念”、“山区穷不在钱,而是穷在脑袋”。长期以来,多数县区的领导和群众都没深刻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为“我们能发展工业吗?”、“怎么发展工业?”所困扰。
三是经济环境不优,发展活力不强。据有关部门调查,越是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越差。“四乱”歪风禁而不止,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政效率低,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
四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竞争能力弱。基础设施投入需求高,投入少,贫困山区县财力有限,基础设施投入能力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区县,同时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限制,加上人口密度较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相对于发达地区要大的多。如秦巴山区省际、县际断头路多,铁路网覆盖范围不足,陇南9县区整体不通高速公路;4.5%的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50.6%的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
二、加快贫困山区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和现实基础
(一)加快发展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工业化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走向富强和文明的一般性路径。
1、理论依据。发展经济学中论证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论主要有:恩格尔法则,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相对扩大,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必须结果,工业化又将大力促进经济增长。
2、实证依据。一是工业经济带动力最强。二是税收贡献最大。三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加快发展工业的现实基础
1、资源丰富。分布在我国的广大山区,一般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生态物种多样而富集,农副产品资源各具特色,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大量的名胜古迹。如四川省广元的煤炭储量4.6亿吨、天然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96万千瓦,有著名的蜀道风景区;陕西的汉中的金、银、铜潜在资源总量分别达到260吨、5065吨和209万吨;长江三峡库区的煤矿蕴藏量有9.64亿吨,有开发蕴藏量居全世界前列的锰、钡等稀有金属,水能理论藏量214.29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102.12万千瓦,油桐产量占全国的60%。
2、人力资源富足。如秦巴山区的广元市现有劳动力124万人,占总人口的40.9%。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裕,全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80多万人。
3、政策支持力度大。一是对进口设备的免税,二是支持贫困山区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三是实施差别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加大对口帮扶工作力度等。
三、贫困山区工业发展模式与产业选择
(一)工业发展模式选择
我国工业发展模式一般认为有四种。一是江浙模式。就是产业类分工的社会化小生产效应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县只发展一个产业,比如永康只发展五金,海宁发展皮革,每个县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围绕这个产业链构成规模。二是基于产业辐射的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发展模式。比如说一些地区把世界500强或者国内的大企业引入到这个地区来。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主要优点,第一,资产充足促其大,第二,改革创新促其活;第三,技术改造促其优。三是基于产业转移的飞地工业发展模式。四是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带动发展模式。
贫困山区如何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各地的资源、交通、市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一般来说,山区多缺水、生态脆弱,适宜选择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带动发展模式,倾力打造工业发展软硬环境,依据本地矿产、生物、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选择1-2个主导产业,以选商引进优势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加快主导产业集聚、集群、成链发展。
(二)工业发展的产业选择
1、产业选择原则
差别化原则:国家经信部《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制定了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明确要求西部地区要依据本地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避免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
专业化原则:从经济的内生增长来看,专业化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如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过低,往往易导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产业专业化有利于围绕优势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效益性原则(比较效益):即该产业要具有一定规模或良好发展前景,能创造较多的税收和带动较多的人就业。关联性原则:即该产业的发展能强力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反映产业关联状况的指标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是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反映某一产业的后向关联即它对生产中间投入品的部门的影响,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分配系数,反映某一产业的前向关联即它对生产最终产品的部门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某一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越高,则该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越强,拉动或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无害性原则:选择产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生产环境污染少、无公害产品。
2、产业选择方向(以秦巴山区为例)
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发展木本油料、茶叶、干鲜果品、中药材、畜禽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林产品基地建设,完善生产加工链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依托十堰汽车产业基础,发展商用车整车制造、微型车、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制造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建设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依托汉中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以飞机制造和大型数控机床为重点,全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等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生物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现代制药企业,加工转化杜仲、天麻、连翘、丹参、绞股蓝、当归、黄姜、山茱萸、金银花、西洋参、秦艽等中药材,打造“秦巴药乡”品牌。利用现代生物提取技术,建设中药饮片和医药中间产品提取生产线。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原料、化工原料、肥料、饲料等相关产业。
冶金、化工与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升技术含量,合理布局铝材、钒、钼、镍、钛等冶炼加工产业,构建新材料循环产业链条。
四、加快工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
贫困山区一般都是典型的农业县(区),由于自然、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抓经济就只知道抓农业,抓农业就只知道抓粮产,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工业经济的时候较少,工业经济意识差。加大对“工业强县”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解决吃饭问题要靠工业,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工业,实现小康目标更要靠工业。
(二)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要实现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必须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工业园区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最主要的力量。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有关资金支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整合、配套完整、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从培育龙头企业和抓产品、技术链条入手,围绕产业链条抓招商、承转移,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发展,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集聚、集群、成链发展。
(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抓住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当地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产业转移。按照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合理确定承接发展重点,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2]湖南农促会网,2011年2月22日,《贫困山区县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述》.
[3]四川省统计局,《统计分析》[2010]第053期,《四川省产业结构瓶颈问题研究》.
[4]人大经济论坛,《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5]豆丁网,《支柱产业选择的准则、原则及标准》.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2013-GH-117);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多维视角分析与对策”(SKL-2014-39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雪梅(1976-),女,河南固始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引言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党的十明确提出,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对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通过城镇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作出了新的部署。可以说,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整体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发展由高增长阶段转入平稳增长阶段,经济增速的回落和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就业岗位需求有所下降。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少也对国内就业形势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与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并存的问题是,我国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并存。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而言,不仅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而且还出现了转移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农村后备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农业发展后继乏人同时存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尤其是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就业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当前我国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新形势,在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时,需要我们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实际,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局着眼,进行多维视角分析,认真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努力寻求妥善解决之道。
一、横向维度: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农工关系和谐的总体要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根本解决之道就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2]可以看出,这两次重要会议均强调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强调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协调发展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可以说,“三化”协调发展不仅为我国今后如何统筹城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路径,也为我国今后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一般来说,城镇作为人口的聚集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工业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又催生和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城镇化还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供应,这就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该把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尽可能多地吸纳来自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同时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满足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增加的农副产品的需求。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就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和相互协调发展。
虽然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最终取决于如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差,三者还没有真正做到协调发展。
首先,城镇化还不能有效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也就是说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城市蓝皮书》则认为,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仅为42.2%。之所以两者会出现大约10个百分点的数据差,是因为其统计口径不同。一个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一个是完全能够享受市民待遇人口的完全城镇化率。这种数据差说明,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人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他们还不能够享受市民待遇。这就意味着2亿多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仍然处于流动状态,这种状况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还难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因此,专家表示,应警惕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伪城镇化”现象。
其次,工业化没有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存在着工业化超前于和滞后于城镇化两种现象,两者均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过去,我国曾经走了一条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工业化道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而无法进入城镇实现非农就业;当前,一些城市的资源仍然过多地投向工业领域,已经导致工业产能明显过剩,这种超前的工业化将削弱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的能力。与工业化超前相反的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因为资源和投资有限,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能够容纳足够多劳动力就业的工业和其他行业的支撑,那么城市政府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再次,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做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这就增加了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增值的潜力有限。以河南为例,一是,河南虽然承诺承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但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很难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所以在经济工作中往往把加快城镇化和大力发展工业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制约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难以做到兼顾发展农业经济的问题。在河南,一些农业大县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许多农村面临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严重问题,以致有学者认为,近年来的城镇化让乡村衰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把最容易资本化的青壮劳动力引向城市,把最难于资本化的老弱妇幼残留在农村。[3]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上述情况说明,要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就业必须要有更广阔的视野,需要从我国现代化全局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甚至违背农民意愿一味加速城镇化,也不能让工业化超前于或滞后于城镇化,更不能忽视农业现代化,要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寻求解决之道。为此,必须在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和服务业,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下,中西部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牢牢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增强各自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牢固建立在以非农就业增加的基础上。同时,大规模建设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安居的保障房,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通过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三化”协调新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后继有人。只有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的“三化”协调,才能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二、纵向维度:处理好新老农民工代际关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民工在转移就业时的不同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国家城乡隔离政策的松动,我国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寻找就业门路的民工潮。30多年过去了,虽然农民工的身份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农民工群体内部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人口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去分析,由于各自的自身素质差异和机遇的不同,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有了较大程度的分化,在流动程度、所从事职业、经济收入、社会声望、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较大的亚群体,原群体内部的同质性被打破,不同层次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特征,各自的价值诉求不同,对在城市就业和对城市管理服务的要求方面也各不相同。
从代际差异看,改革开放之后产生的第一代农民工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道农民,他们进城,主要是为了挣钱。为了能在城市多挣钱他们甘愿吃苦受累,甚至可以忍受某些歧视;而一旦城市经济不景气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或因年龄原因丧失就业竞争力,他们仍然能够退回到农村实现就业。和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很多人要么随父母生长在城里,要么跟爷爷奶奶留守在乡下长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农业生产技能,又不愿在农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生活已经相当陌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选择在城市就业。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会更多地考虑个性发展,更在意在城市就业的待遇和条件。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目前他们在城市的生存还无法改变外来人的尴尬处境,往往成为城里安不下、农村又回不去的制度化流民。城市就业和生存种种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会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焦虑。如何让这些只能选择城市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不仅事关这个庞大群体的民生问题,也关乎未来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直以来,党和政府以及专家学者均强调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我们认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也就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顺利实现就业的问题以及他们在城市中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的问题。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方面也存在差异。当前,城市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加工、制鞋、电子装配、玩具制造、家庭护理等对年轻女性农民工需求较大,对男性农民工则相对较小,因此,城市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女性农民工尤其是年轻女工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对相同年龄段的男性农民工需求则相对饱和。其原因除了男女农民工数量和行业要求不同外,还因为农村里中青年女性劳动力受到家庭因素和生育周期的影响,转移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在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方面除了要处理好新老农民工代际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对不同性别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着不同用工需求。
从在城市是否有固定工作岗位情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比如已经在城市里有固定经营摊位、在城市工厂企业从事稳定生产的产业工人或长期从事建筑、社区服务的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有能力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这类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发展的最大愿望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取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另一类是在城市里还没有固定的岗位或即将到城市发展的大学、中学农村毕业生,他们是上述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问题不仅是解决整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这些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在制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政策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分群体差异一刀切的做法,既要把不同层次和不同代际的农民工对转移就业的不同要求区分开来,还要把城市对不同性别的农民工不同用工需求区分开来。对于年龄较大又缺乏一技之长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尽可能让他们在农村实现就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对农村土地的情结淡化,很少有再回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和可能,在其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市化和融入城市、身份转变的意愿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重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问题,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壁垒,创造有利于实现社会流动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解决他们在城市就业、创业的困难。通过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让作为城市化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得到妥善安置,最终实现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针对城市对女性农民工用工需求增加和农村里中青年女性劳动力因家庭因素转移就业困难问题,应考虑在户籍、子女入学、住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让青年农民工能以举家进城的方式实现转移就业。针对已经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根据城市的规模或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通过差异化的政策设计,解决他们在城市的落户问题或提供相应的市民待遇,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比较彻底地解决他们在城市就业问题;对于还没有在城市拥有固定工作岗位或即将到城市发展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该加强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
三、空间维度: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
从空间维度上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要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处理好就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与繁荣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业劳动力,使农村发展有坚实的依靠力量。然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由于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城市为进城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存发展提供越来越有利的环境,这给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村地区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使得农村主要劳动力只能是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以及一部分中年人,这不仅弱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而且由于老人、儿童以及务工伤残和患职业病的人员留在农村而增加了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成本。如果农村劳动力资源存量相对比较高的那部分劳动力流走了,那么,外部资本想进入乡土社会的时候,它是难以和只有劳动力资源残质的那部分中老年和妇女去结合的。[4]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还会因为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问题面临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和问题。
另一方面,“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最紧迫的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民非农就业,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就业。不减少农民人数,“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市化,也是迄今为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各类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说,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早已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因此,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就要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把向大中城市“异地转化”与留在农村“就地转化”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一方面,要在农业生产领域内部挖掘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潜力。一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二是实施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扶贫开发计划,增强其发展潜力;三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增强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各种培训计划,尤其要加大实施对农民工的各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当然,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时不能搞短视政策,因为,不论是对在农村就业的农民进行培训还是对去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只有在一个能给他们创造安居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不打折扣。对于那些不安心当农民或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所接受的任何技能培训都将是临时的和不确定的,这种状态不仅会让他们接受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挫,还将使技能培训流于形式。[5]因此,今后各地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在制定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政策时,还需要制定保证他们在就业地能安居下来的配套措施,使各种就业培训取得真正成效,真正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素质,化解当前突出的就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