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1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小成就。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步伐,凭借自身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地区,国家按照整体工业布局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体系较为完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多年的资源开发进程中,特别是在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众多资源型城市在东北地区不断兴起并得以发展,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衰退,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等诸多问题存在,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尤为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要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循环经济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是加快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基本特征,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目标是节约开发资源,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原则针对的是使用过程,目标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再循环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目标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促进物质和能源能够合理持续利用。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则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优势:一是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三是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减少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以规模大、资本密集、污染重的传统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的深入实施过程中虽已取得不小成就,但是资源枯竭、装备老化、技术落后,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仍需深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自然资源大量减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过多年的粗放经营、乱采滥挖,并且开采率较低,使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大量减少,资源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重了环境污染,导致部分地区资源濒临枯竭或完全枯竭,失去原有的经济优势。多年传统经济模式指导下大规模、低效率的开发资源,无节制地向自然排污排废,使东北目前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高强度的开发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影响,造成的迅速而巨大的破坏世界罕见,老工业基地为此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2)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任务艰巨。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资源转换装置,把资源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转换。在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和结构的惯性扩张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已经走到尽头,必须优化升级,转变观念,发展循环经济谋划老工业基地振兴新的产业方向。现阶段,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尚处于封闭状态,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者发展相对独立,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背离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经济和环境有机结合,提高区域竞争能力。(3)技术、生产运营水平低。东北老工业基地过去所走的工业化道路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即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入大量生产要素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技术、生产运营水平低下、生产工艺陈旧落后,主要表现在企业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状况。技术落后阻碍了经济增长的脚步,造成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循环经济模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因此,东北地区必须优化生产工艺,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中,大力发展技术与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

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的构建,可以引导循环经济的实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目前,应该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使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了解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除了在法律法规中体现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外,还应该运用价格、税收、财力、信贷、收费、保险、转移支付等方法,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经济政策,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作用,努力建立循环经济多元化投资机制。另外,循环经济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还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念,确定具有环保意识的企业目标和企业精神,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开展培训,进行宣传教育,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工业化改造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联合污染治理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转变观念,降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污染现状,有利于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东北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路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普遍规律,提升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首先,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高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使农业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推动知识密集型的农业迅速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应该运用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形成工业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能耗低、效益高的知识技术密集产业,进一步加大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促进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型产业转变。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注重第三产业的生态效果。第三产业从总体上具有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少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服务的过程中,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尽可能地减少服务的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服务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调整过程中我国尤其要注重发展以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为目标的金融服务与保险业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3.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主要依靠科技,走污染治理、废物循环、清洁生产的综合性道路。一是污染治理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自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等。这是目前环境保护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二是废物循环技术,即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思想,所有废弃物都可以视为资源进入另一产业链,采用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形式。目前,比较重要的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包括废纸加工再生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的技术、废电池等有害物回收利用技术等。三是清洁生产技术,即全过程控制的绿色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载体。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清洁生产的理念,不仅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赢利性,充分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义。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又可以通过废弃物的少排放或零排放,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能够有效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环境哲学:哲学视阈中的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戴永安,陈才,张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0(2)

第2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1.1区域内水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匀

松花江流域是东北地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最丰沛的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工业水平则不高,大部分地区是国家所有形式的大农场,是国家主要的产粮区。而与之相比,辽河流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明显偏少,但是该区域尤其是辽河的中下游地区,是整个东北地区工业水平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广泛集中了大量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十分的巨大,而该地区水资源总体偏少的情况造成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例如: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已经非常有限,一些用水量较大的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表水,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对水资源的正常循环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全流域共打机电井400000眼,地下水开采量达到25224000000m3,占总供水量的46.31%。因此,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对应的,也造成了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1.2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水平较低,而相对于地表水的开发相对落后的现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明显的处于严重超标的的状态。例如: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率较高。辽河流域区水资源的各项开发利用指标均大于松花江流域地区,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整体开采率和能够开采率有的地区已接近或者超过100%,有的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处于超警戒值的超采状态,整个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2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2.1水质污染已成为东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密集,大量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江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严重的水质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丧失了开发利用价值,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集中饮用水源的质量。水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地区生态和环境质量以及人畜饮水安全。

2.2一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包括沙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形式。东北地区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东北西部的科尔沁、松嫩和呼伦贝尔三大地区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这三大沙地的总面积约为80000km3。在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沉积了相当厚的中、细沙层,沙地被草本植被覆盖并发育形成古土壤。但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导致一些地方沙丘活化和土地沙漠化。近半个世纪来,东北西部沙漠化面积急剧扩大,“三北”防护林的建成,部分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得到治理,但就总体而言,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3东北地区应对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

3.1科学正确的认识东北地区的整体生态和环境质量状况

东北地区的整体环境和生态状况,相对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还算不错。在一些地区的一些环境领域内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国家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相信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本前提下,要做好生态恢复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要在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条件基础之上开展,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和恢复好东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可持续,从而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生态基础。

3.2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资源的配置,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水要求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生态和环境,根本的对策是通过建设高效、节水、防污型社会,节制社会经济用水,切实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要跟区域的年降水量、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社会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对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生态需水量要加以区分,降水量大于400mm的半湿润地区与东部湿润地区面上(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可由天然降水满足,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3.3科学正确的认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环境生态质量的监测工作,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3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转型资源型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历史欠账多、资源过度开发、区域生态条件恶化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政策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及其他各方协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建设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缘于自身因素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第二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侧重工业、忽视农业的情况依然存在。二是重视增量调整、轻视存量调整。“十一五”期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10%左右。三是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趋缓,部分地区增速连续三年下降,而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还没有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还是局限于资源开采和资源的初步加工制作,依赖资源的开发而建立的低端产业链的格局尚没有完全打破,第一、第二产业在整个东北经济的比重还占大头,第三产业的投资虽有增加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严重阻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缺乏统一协调。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没有真正贯穿于资源开发与利用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例如资源开采产生大量的矸石、垃圾,其堆放造成土地的占用和地表生态的破坏;资源开采过程中对植被、地表水、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过度砍伐林木,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第四,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缺乏不健全。一是区域内各省、地区资源型城市之间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协作机制。二是资源型城市与国内发达地区及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还没有明晰、配套的有效措施,这严重制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间协作发展与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也进一步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

第五,缺乏完善的综合体系。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从资源型城市长远的、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入手建立起完善的综合体系。一是城市内部结构尚未很好调整,没有强化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的整体性,因而缺少内部增长的活力,环境与空间还没有呈现出多元化。二是没有强化和集聚区域优势,缺乏与周边地区和国家进行广泛合作因而缺少外在的支援。三是在整个民生服务方面,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民生、政府服务等方面相互协调配套的综合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对策略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

第一,继续完善和加强基础产业建设,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良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三元经济结构,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科研成果向资源型城市转化工作,构建以产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新体系。同时,资源型城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动员各方力量推进利用外资转型工作,在利用外资方面要由资本引进积极转变为技术引进,同时引进技术与管理,并与产业园区发展相结合。重点研究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并积极向国家争取在资源型城市兴建更多大型产业园区。另外,要推进资源型城市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积极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企业,推进支柱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

第二,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延伸,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加工深度,利用资源开发的副产品发展建材等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以资源开采、粗放型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同时发展和完善配套产业,将属于产业链低端的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制造与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高级产品的精细加工、制作与经营相结合,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现代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不断进行根植于本土资源的高端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实现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开展内部合作与外部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

第一,加大力度开展资源型城市区域内部合作,加强东北三省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强化地区中心功能。如推进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内产业分工,提高竞争能力等。另外,东北三省之间,可以充分依靠地缘优势,更多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项目的技术与管理创新方面合作,加快农产品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并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同时,加快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

第二,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在国内可以积极与发达地区开展合作,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国际上可扩大与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也可积极吸引国际上的资金到本地投资。还可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拓展东北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能力,从而可以吸引更多外部人才到本地来参与建设,不断促进老工业基地经济的繁荣。

(三)重视环境保护,建立有特色的综合体系

第一,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采取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上要积极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资源开采与加工工业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既要兼顾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第二,国家及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从交通、能源、就业、金融、区域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支持,积极探索东北资源型城市内资源枯竭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通过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内及城际间发展的优势互补和经济转型。如东北三省政府应继续加强打造“诚信政府”形象,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不良资产处置、清收不良贷款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交通方面加大公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维修和新建力度,使资源型城市区域间及城际间物流活动畅通无阻;积极建设就业帮扶中心,给待岗人员提供新的工作机会。

(四)完善基于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

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要立足于长效机制并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快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设,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体系和改革资源税费体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好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矛盾。二是要加快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能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还要注重法制建设,要建立起一套完善、规范和透明的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环境,通过法制使政府决策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规章制度及行事准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是鉴于资源型城市财政拮据的实际状况,还应赋予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以更多的事权和财权,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①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②刘惠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③杨帆,王慧英.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产业的协调发展.科教文汇,2008(1)

第4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五)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第5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农田林网建设;现状;问题;对策;江苏海安;**镇

农田防护网在改善农区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显著作用。近年来**镇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现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以供借鉴与参考。

一、**镇农田林网建设现状

**镇地处泰兴、如皋、姜堰三县交界,境内银杏资源十分丰富。前些年群众把农区内的路、四级沟两边都栽植了银杏树。随着全镇经济的发展,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硬质渠的两边也栽植了女贞。据统计,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684.6hm2,已建成林网面积为3389.3hm2,林网率达91.9%。但是一级林网少,二、三级林网多,绝大部分林网的主、副林带只有1~2排树,且以小银杏树、女贞为主,缺株断档现象比较普遍,符合标准的高规格农田林网面积偏少,实际防护效果较差。

二、存在的问题

2.1农林争地矛盾较大

由于农田林网建设主要是利用田间的路、四级沟、渠及机耕路两侧进行植树造林,群众认为在田间栽树影响到近旁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群众对农田林网建设的认识不足,他们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经济利益,忽视农田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这种短期利益的冲突如不加以协调解决,常会导致树木被破坏的现象,尤其是夏收秋种的时候,路边的银杏、女贞树被焚烧秸秆时烧毁。

2.2财力紧张,树种选择空间小

农田林网树种的选择本应做到适地适树、合理混交、乔灌搭配,要求主栽乔木树种应具备高大挺拔、抗风能力强、优质速生丰产的性状。但**镇属于黄桥革命老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没有足够财力购买水(池)杉以及一些乔木桑、意杨、香樟等树种用来建设农田防护林。前些年一些村在树种选择上干脆把本地优势数种银杏作为农田林网的主栽品种。**镇银杏树数量多,育成后又能增加收入,群众乐于接受。但近年来随着银杏市场疲软,连续几年银杏果销路不畅,群众也对银杏树不抱多大的希望。

2.3管护措施难以落实

目前农村现有耕地实行的是。建造农田林网需利用地埂田头植树,涉及到千家万户,给管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现实生产中大多数采用对工对段,谁家田头,谁栽、谁管、谁有。由于认识水平不一致,所以栽植管护水平也不一致,这就出现了树不成林、有林不成网、缺株断档的现象。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农田林网的树种没有经济价值和效益,因此农户不接受,个人不愿承包,往往处于有人栽无人管、任其自生自灭的状况。

2.4宣传动员未到位

**镇农田林网推广建设20多年,每年都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农田林网建设任务。但对绿化作用宣传得还远远不够。群众对田间农田林网的重大意义还只有粗浅的认识,对自家责任田边建林带难以接受,认为意杨树冠遮荫、虫子多、胁地重、对农作物的影响大;水(池)杉生长慢、材质松、经济效益低;随着银杏市场的疲软,在田边栽植银杏树群众更不愿意接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局部利益与农区局利益难以统一。

三、对策

针对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结合**镇的实际情况,现提出对策与措施。

3.1统一规划,抓好协调

根据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先要解决好植树用地和林带胁地的问题。对规划的宜林地段,在做好清障除杂、保证专地专用的基础上,划出并保留一定宽幅的树冠地带,本着让利于民、积极鼓励的原则,通过胁地带不纳入农户承包责任田等优惠政策措施,平衡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3.2依靠上级财政支持,因地制宜选好树种

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搭配、合理混交,既要考虑防护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利用等级公路两侧、河道、圩堤营造林网的基干林带和主林带,林带要达到3排、宽幅10m以上,构建起农田林网的大框架,发挥其降低风速、保持水土的作用。其树种应以高大、速生乔木为主,如意杨、水(池)杉、银杏、泡桐、枫杨等。利用田间路、沟、渠营造林网的副林带和辅助林带,在主栽1~2排乔木的基础上,再点缀栽植一些灌木,达到调节农田小气候的目的。乔木树种应以窄冠形树木为主,如水(池)杉、中山杉、实生银杏、速生意杨等;灌木可以选择紫穗槐、杞柳、塔柏类、黄杨类等树种。

3.3明确责任,抓好管护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林木管护难,农田林网的树木管护更难,必须把林业机制创新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田防护林管护的根本措施来抓,一定要按照“谁栽、谁管,谁有、谁收益”的基本原则,正确协调和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坚决不栽无人管的树,做到责任明确。同时,要通过及时颁发树木林权证,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切实保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3.4正确引导,树好典型

应清醒地认识到今后农田林网推广难的根本原因是群众身边缺乏当地成功的典型事例,这影响了农民建造农田林网的积极性。当务之急必须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算帐对比、效益分析,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营造农田林网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此基本上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导,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稳步推进,从而推动全镇农田林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3.5尊重规律,依托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

今后要加强与科研设计部门和高等院校联系,依靠科技兴林,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镇农田林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清堂.浅议振兴平源地区农田林网建设[J].山西林业,2009(4):31-32.

[2]海红,金菊.关于引大灌区农田林网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9(3):59.

第6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本土音乐 生态发展 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音乐文化传承仍然存在着双轨发展的现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以社会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在民族传统生活中,本土音乐与生活、生产、民俗和礼教等深深融为一体,以一种开放的、直觉的方式,对族人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其音乐的传承行为、学习动机以及对音乐的那种整体直觉、有机生成把握,与我们现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书面的、专业性的和非语境性的西方理性分析的音乐认知和体验模式截然不同。学校音乐教育受制于整体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教育观将从思想观念上对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等方而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要认识到将本土音乐文化传统作为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确立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追求本土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对于本土音乐文化如何走进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不仅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更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作为当今世界各地各民族普遍遇到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将形成新世纪教育文化特征中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音乐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范畴。本土音乐是民族或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受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族源、语言、社会形态、民族交往、和民间习俗等多方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类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音乐的意义与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将本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来考察,对认识和研究本土音乐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均有积极的作用。

二、中华民族自成一体的音乐文化传统,与基督教音乐传统、东正教音乐传统及其他世界音乐传统,共同在全球音乐文化生态系统中相生相长,不同而并立。世界若漠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木身就将潜伏着音乐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中国人若自身漠视她的存在,更等于在亲手慢性消解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未来。因此,振兴本土音乐教育,是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历史选择,不仅是着眼于本土、着眼于当前,更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这是在新世纪“文化变迁”的重大历史当口,为自己求生存、求发展所做出的既符合民族利益、又符合全球化文明进程规律的明智选择。

三、“文化生态学研究所依据的前提是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过程很可能因社会群落而异,因此,应将研究集中于不同社会群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过程的异同,对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适应过程进行比较研究。”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文明”能理想“统一”整个地球上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任何一个“文明”的到来,对于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它总是会根据自己文化的生存传统进行“选择”和“适应”。适值21世纪这样一个辐射强大的信息时代,传统社会对各类文明的接纳和适应有着自己的选择,且不同社会群体对信息文明的适应过程亦是不同。在人类环保意识逐渐从关注自然生态平衡,过渡转换到重视文化生态平衡的今天,如何防止文化生态失衡所可能带来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切实的对策就是坚定不移地、科学全而地发展、振兴本土文化。而发展的第一步是传承,传承离不开教育。

四、教育在音乐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中应该、也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教育人类学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学校最普遍的本质功能——文化传递的机构。现代学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义务,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担当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恢复和促进多元音乐文化传统的“活态传承”是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的一大重要措施。而如何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其不可回避的问题,正是如何正视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传承主要渠道的学校教育。本土音乐的特有价值,只有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才能得以体现,而本土音乐的文化价值定位和音乐教育主体定位,又必须通过音乐教育体制、体系的创新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从人类学的文化“整体性”来看,对某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必须还原到它所存在的整体文化背景中。本土音乐在自身文化内部如得不到系统的传递,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势必而临断裂的危机。

最后,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性,为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中传承的可行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保障,并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普通高校为例,在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资源性方而,普通高校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艺术表演等各类学科优秀、资深的师资条件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等,可以提供各方而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长期形成的高等人才培育生产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都有相当的优势,是社会音乐文化传承所不能相比的。这些条件为木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总之,本土音乐资源进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不仅自身得到保护,还可借以发展,而且对于学校的音乐学科建设亦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同时,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设置木土音乐相关课程、确立自身特点、依托学校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和乡土音乐特色,打造学校自身的独特品牌,使自己的专业教学有新的开拓和创新,是地方学校在木土音乐文化继承发展中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黄育馥.21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2]周凯模.木土音乐教育与全球文化生态平衡[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80-83.

第7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第8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论文摘要: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渊源及其基本内涵,以优化辽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从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健全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一、引言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着主导和枢纽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然而,由于受到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社会信用意识淡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不利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充分发挥。当前.辽宁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振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只有通过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进一步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加快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才能有力保证辽宁省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才能有效促进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切实保障全面振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渊源及其基本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中国内地,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后由徐诺金博士(2005)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予以完善.从而提出较为完整的金融生态理论,它是指“金融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包含金融生态主体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两个部分。而农村金融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李丽滢,2008)。本文所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则指的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的系统。

三、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等主要资金需求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总量呈现出螺旋式攀升的势头,但与之相对应的,由于多年来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多干预,致使农村金融环境始终处于不良状态,金融主体发育处于畸形状态,结构主体单一,无法满足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资金需求。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已随着商业化改革大量撤并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和网点,对农村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少,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的金融机构对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增幅较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农

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正在逐步地完善。但目前其业务面过于狭窄,在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仍为空白,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中主要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所有者缺位、产权归属不清晰等问题,其帮农、扶农作用也受到严重制约。辽宁省民间借贷由于在货币当局的严厉管制之下,无法得到合法地位,得不到深入的发展,其所具有的借贷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灵活、交易成本低廉等优点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征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也就没有市场,经济活动也就无法健康发展。诚信环境的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更为直接的原因.诚信缺失所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其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冲击。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开始建立以其自身的资产承担风险的体制,并以其自身的信用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自我约束意识,信用意识淡薄,借企业改制、兼并、重组之机逃债、废债,借财税体制改革之机悬空债权.钻法律的空子失信违约等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政府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发展项目的主观意愿良好.但由于短期行为、盲目追求政绩、功利主义等思想作祟,致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最终成为“政府信用”的“牺牲品”。另外,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覆盖农村的信用征信体系和征信数据信息库。由于工商、税务、银行等不同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分散闭塞,没有形成统一的、全面覆盖农村个人信用数据的登记和征信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很难了解、掌握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从而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防范的难度。

(三)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金融债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首先,由于中国现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与金融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尚处于逐步发展和探索阶段,而中国现行的《破产法》中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加之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不规范,以及“个人破产法”的缺失.均对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司法独立性和公正公平性还不尽如人意.金融司法案件频频发生,在司法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不公平和程序繁琐、执行费用高、执法到位率低等突出问题。金融案件执法中地方倾向性明显,在审判和执行过程中与地方利益交错组织,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司法机关不能客观公正地作出判决或是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也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此外,司法监督体系还不完善,执法部门尚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行为、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不能充分有效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都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平和公正,直接危及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负面影响甚为巨大。

四、优化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实施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第9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 经济林;发展现状;对策;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S7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5-01

截至2012年底,临沂市经济林总面积约28.05万hm2,年总产量347.2万t;其中,果树面积19.85万hm2,产量326.4万t。全市各类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企业达到800家以上;年储藏能力达到56万t,年加工能力逾70万t,年出口量7万t以上。经济林年总产值达到155.41亿元。

1 发展现状

1.1 特色树种发展稳定

临沂市以核桃、板栗、银杏、杞柳为主导的当地特色经济林发展形势良好,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核桃种植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全市新发展面积逾2 666.7 hm2(费县在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核桃产业项目的实施带动下,新发展1 666.7 hm2)。全市板栗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由于2013年板栗价格的上升,种植效益提高,近几年大面积减少的趋势放缓。杞柳、银杏、山楂、柿子等种植面积保持平稳。

1.2 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

目前,临沂市共有优质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超过10万hm2;2013年新增加经济林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超过认证30个,使全市“三品一标”认证的总数达到140个以上。

1.3 龙头企业建设突出

2012年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再获殊荣,被中国经济林协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在2012年度山东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评选中,莒南县山东龙窝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平邑县山东中海食品有限公司和临沂奇伟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经济林加工、种植企业,被授予“山东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蒙阴县金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蒙阴县类城果品专业合作社、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苍山县抱犊人家林果专业合作社、苍山县会宝山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苍山县兴银富才种植专业合作社、莒南县珠玉板栗专业合作社等被评为全省首批林业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1.4 经济林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伴随着全市森林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经济林生态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也乘势而上,蓬勃发展。2013年,沂水县泉庄乡举办了首届采摘节,推出葡萄、桃、苹果、山楂四大采摘季以及系列活动;平邑县武台镇举办了首届桃花节;莒南县相沟乡举办了首届“五彩相沟”草莓采摘节;再加上传统的蒙阴桃花节、郯城银杏生态游,费县核桃观光游、河东草莓采摘游等,都吸引了大批省、市内外游客的到来,成为全市经济林产业新的增长点。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市重视程度还需加强。二是在发展经济林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果农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果园管理粗放,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四是产后增值能力不足,全市现有的果品储藏和加工能力远未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五是产业化发展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整体协调性差,市场适应能力比较脆弱。六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多数乡镇林业站或果茶站人员都是兼职。

3 对策

3.1 实施工程带动

全市继续组织实施了“6611”林业科技示范带动工程,围绕板栗、核桃、银杏、杞柳等六大林业产业,一是抓好60个专业乡镇、村、合作组织及加工企业建设,加大资金及科技扶持力度,使之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提升100处市级林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提高标准化基地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板栗等六大产业约6.7万hm2优质林产品基地建设步伐,通过工程带动,使林产品基地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四是认真组织实施板栗等六大产业振兴规划,充分发挥六大产业办公室的作用,整合全市林业科技力量,加强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水平[1-3]。

3.2 加强基地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思路,全市以5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和173处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主体,重点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全市发展,不断扩大优质经济林标准化基地规模。

3.3 加快品牌化发展

全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大扶持力度,狠抓品牌建设,依托区域特色生产基地,各地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产品,如费县的“沂丰”、“芍药山”牌核桃,郯城县的“老神树”、“新盛牌”银杏,莒南县的“珠玉”板栗和“沂蒙绿润”牌板栗系列加工产品,苍山县的“抱犊人家”牌核桃产品,沂南县的“沂中高湖”牌香椿等,逐步叫响了“沂蒙山优质林产品”品牌。

3.4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通过采取扶持、改造、联合、新建等多种形式[4],不断加大对经济林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有效地壮大了企业规模,提升了企业质量,整合、培育出一批实力强、辐射带动广的龙头企业,促进了全市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果品加工企业逾200家,规模以上的逾80家,形成了莒南绿润、平邑奇伟、平邑康发、费县蒙禾、费县沂蒙小调、蒙阴富亿农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的龙头企业。

3.5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长期以来,全市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桥梁与纽带作用,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林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和重要力量,涌现了如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费县绿缘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莒南县珠玉板栗专业合作社、苍山县会宝山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的示范典型,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合作社促进经济林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目前,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 300余家,带动农户逾60万户,其中经济林方面有800余家,占总数的近70%。

3.6 狠抓果农技术培训

2012年全市各级共举办林业生产技术培训班630余期,组织大型科技下乡活动30余次,培训林农8万余人次,发放各类明白纸10万余份,狠抓对果农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搞好科技与市场信息服务,不断提升果农的科技素质和果园管理水平,真正把技术教给果农,把服务送到果园。

3.7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

为推动优质经济林标准化基地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先干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的扶持政策,提出了支农贷款要向市级经济林标准化基地倾斜。

4 参考文献

[1] 田俊.浅谈恩施州经济林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7):109-110.

[2] 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浙江省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9(3):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