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 学习态度 大学英语水平
一、前言
CBI教学理念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英语教学理念,他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刻意的将外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转向内容的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没有达到实际使用语言的目的。通过内容教学,来丰富课堂内容,让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任务,赋予语言生活化的气息,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语言,来熟悉英语的语法规律。许多国家的外语机构上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CBI教学理念进行外语教学,在研究者的调查中发现CBI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外语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CBI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内容、对象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二、CBI教学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从学生学学英语的内容上作为出发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处于权威者的位置,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减小。在CBI教学模式融入大学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信。在CBI教学模式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后,老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的表现,并且施以适当的表扬和赞赏,使学生的自信和兴趣逐渐培养起来。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的成败归因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的因素上,让学生产生自信。
2.丰富课堂内容。任何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本身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CBI教学模式融入大学用于教学,不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还能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CBI教学模式融入大学英语新鲜的学习信息是必要的,课程设置通常符合不同的学生群体需要。教学材料新鲜,使得学生更自然的融入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CBI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既参与到教学过程上,又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上。
3.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CBI教学理念融入大学英语的过程中,选择内容上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所涉及的学习任务需要经历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高中到大学,学生身处的环境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得到改变。在知识上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比较不管在词汇还是在语法上都比较专业,让学生一时无法接受。所以CBI教学模式的融入中要选择容易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内容的趣味性。尽可能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自然。
三、CBI教学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引入现代科技,丰富教学形式。在CBI教学模式的融入下,教师需要改变在学生心目中权威者的位置。教师的反馈决定着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的给予鼓励。CBI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习英语成为一件轻松自然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有压力,而是感觉到非常有趣,这就是CBI教学理念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兴趣,可以从丰富教学形式开始。例如,如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发挥有趣的视频,课下可以通过网络创造口语平台。在课文教授过程中,老师以线索有过程的实现主题中各种话题,始终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自然的融入英语的学习中。
2.提高学习动机,引入竞争因素。CBI教学模式十分灵活,最简单的教师可以通过变换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英语从个人的任务变成集体的任务,从而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焦虑感。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取得了高程度的发展CBI教学模式采用真是的语言材料,于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规定一个主题,让小组内部人员讨论,设定故事情节,进行英语情景对话,最后由全班人员共同选出最具有表现力的小组。这样引入竞争因素,让每个同学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而学习英语,进行英语练习和交流,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循序渐进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各阶段主题。CBI教学模式在创造学生的学习环境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老师会依据学生的英语掌握情况来调整进度和课程难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成就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在不断地适应中提高学习能力。老师会循序渐进的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每堂课的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表达的求知欲。例如:老师在开始可以以家庭、朋友这些经常提起的话题作为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随着课程的开展可以以旅游,影视,饮食等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生疏的英语领域为主题,让学生想说,愿意说,提高学生的兴趣,到后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进行演讲,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根据学生情况一步一步提升课程难度的教学模式,能稳步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CBI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上讲,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CBI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作用。CBI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这种学习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已经改编成适合中国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是以内容教学带动外语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语言驱动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为了学习外语去学习外语,从而人为的分裂了语言教学哈学科知识获得的联系。CBI模式融入大学英语之后帮助了学生在英语内容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此外CBI教学模式还应用于在英语专业的泛读课,最大程度的提高W生对于英语的使用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CBI教学理念符合大学英语的课堂要求,它将学习依托于运用之中,将运用融于生活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所以说将CBI教学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是一次正确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顾忆华.基于CBI教学理念的高职高专ESP教学模式探讨[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1(5).
[2]田萌.CBI教学理念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校园英语(下旬),2015(8).
[3]任诤.CBI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96).
[4]宋婷婷.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CBI教学理念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A),2014(1).
摘要:“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是一种把语言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外语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并在很多高校得以实践和应用。本文在分析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的理论问题,期望通过该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CBI;高校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引言: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尤其是国际社会需要的人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专业与外语能力都有的复合型人才是必然的,因此,高校英语教学方法便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主要研究课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能熟练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领域信息并能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所以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高校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CBI教学理念对高校英语教学具有借鉴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的理论问题,例如在转变授课方式,师资培养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一、CBI教学理念及其理论来源
1.CBI教学理念概述
CBI教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immersion programmed) 。该实验通过目标语对学生进行诸如数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的教学,使其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外语运用能力。
由于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在当今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交际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教学原则上,都忽视了交际的主体内容。而CBI,即“内容依托式教学”。它区别于以语言技能的学习为主的传统英语教学,以学科内容为依托,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教学方法。正如袁平华所描述的:教师用内容话题而非语法规则或词汇表作为教学的框架,它将语言教学建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袁平华,2006)。在CBI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是其教学的重点所在(Brinton,eta.l,19 89)。
CBI的成功经验在世界很多国家受到外语和二语工作者的关注,并被广泛实践和实验。迄今为止,很多非英语国家教授英语和英语国家教授其他语言的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俞理明、韩建侠2003)。
Leaver和Stryker(1989)归纳了CBI的四个显著特征:(1)主题核心(subject matter core) ;( 2 )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 ( use the authentic contents ) ;( 3 ) 学习新信息( learning of new information) ;( 4 ) 适合学生的具体需求 ( appropriate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students) 。
根据课堂教学中内容和语言所占的不同比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主题模式(Theme-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2)辅助模式(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3)保护模式(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在这三种模式中,语言所占的比重依次逐渐递减,内容所占的比重依次逐渐递增(Richard s& Rodgers ,2008)。
2.CBI的理论来源
CBI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对认知科学以及二语习得的研究。
认知科学界研究表明,只有当语言被作为了解信息的途径而非为了语言学习而学习时,语言学习才会成功,人类所有的智力活动,如思考沟通解决问题以及学习等,既需要过程又需要内容知识,仅仅依靠诸如读、写、批判性思维等“过程”不能将人们的认知能力提升到较高水平,内容知识是保证这些“过程”良好运作的基础。(Sticht,1997)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Krashen(1982)的二语习得理论对CBI教学理念影响最大。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是向习得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同时,只有当学习者接受到可理解的、有意义的信息输入,而非被动去死记硬背第二语言词汇和语法时,才能真正习得语言,所以二语习得应专注于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此外,他提出了i+1原则,i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表示语言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强调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既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从而逐渐提高其使用目的语的技能。
二.CBI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
1.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教师所灌输的内容,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想要得以改变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自行探索性地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符合束定芳教授指出的:外语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因此老师在进行传道授业的时候,必须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实施CBI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将学生的性格特征考虑其中,通过了解学生性格、能力、兴趣爱好来实施CBI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运用CBI模式过程中,还需要精心采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各方面信息,特别是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准确找到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包括学习者真正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他们认为有用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怎样的学习方式最适合他们?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在哪里?他们的学习策略中有哪些优势和弱点?(程丽波,2013)
2.以内容为载体,语言与内容相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基本都是以课本为主,围绕教科书的内容来进行被动教学,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传统英语教学将容易的单词和常用的语法放在前期的课堂上学习,而将较难的单词及不常用的语法放在后期的课堂上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传统英语教学则侧重于语言技能的教授。而CBI教学模式则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学科内容与语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可以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英语语言则可以作为内容讨论的载体。例如:我们在进行旅游管理这门学科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相关书中的具体内容掌握英语表达的专业术语,比如英语中常用的各种语法,词汇,句型,这些专业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这样既学习了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了我们所需要的第二语言或外语。
3.重视教师培训及师资力量的壮大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其惑者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从古到今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教育如何改革和发展,教师始终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内容依托外语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同时应具备课程所需的相应知识体系。因此基于CBI教学理念的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教师培训。高校中不乏英语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师人才,对这些教师定期进行英语培训(杨洁,2013)。培训过程中,切忌单纯地进行语言培训,而应与教师专业特长相结合。培训完之后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者才能着手进行CBI教学模式。
同时,壮大高校师资力量也是实践CBI教学理念的关键一步。我国高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师资储备有:留学归来的教师,国外访学归来的教师,还有外籍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都很高,尤其是外籍教师,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所以他们的英语非常地道,故在CBI教学模式下,他们都是高校CBI教学首选的理想师资,这些教师经过培训并评估合格后,可以和专业教师一起在CBI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教学,这些强大的师资力量有助于高校CBI教学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
良好的评估方式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在CBI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个性化探究性的自主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能够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比如对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评价。而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能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完善评估体系,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加强对学习者个体内差异的评估,加大形成性评估的力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语:依托式外语教学以学科内容知识为出发点,将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环境中,实施依托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使学生成为自觉的语言学习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外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与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中受益,从而发挥该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不过,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去做有关事情,以及如何将CBI教学理念与其他教学理念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Brinton,D. eta. l Content-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 burry House,1989.
[2]Leaver,B. &S. Stryk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69-275.
[3]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1982.
[4]Richards,J. C,and T. S.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 M ]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 216
[5]Sticht T G.The theory behin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J].Focus on Basics,1997,1:6-10.
[6]程丽波,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
[7]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 外语界,2006,( 4) :21-29
[8]杨洁.美国芝加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考察与思考―― ―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纲 CBI课程 英语基础阶段教学
一、引言
当今社会,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很好地完成英语专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年,成千上万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从14所外语院校以及大约600所综合院校毕业。但是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很好地掌握了英语语言技能而缺少广博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North Project Group,1998)。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毕业生,国家于2000年出台了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2000年版《英语教学大纲》)。正如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所描述的那样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所以在基础阶段90%的课程都是关于语言技能训练。只有在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部分课程是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能会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知识面狭窄将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该找到如何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的办法。
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
当我们绞尽脑汁为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寻找出路时,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很多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BI理念在于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被认为是将外语同内容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Dupuy,2000; Kasper,2000; Stryker & Leaver,1997) CBI理论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二语学习条件(Stryker,Stephen & Leaver,1997)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知识结构的探讨上 这种知识结构可以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从严谨的学科知识到学生最喜欢的流行歌星,甚至可以是些话题新闻或电影之类的东西 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而不是用母语来学习学科知识,最终目标语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教学理念被认为是发展语言能力更为自然的一种方式,与我们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相一致(Peachey,1999)
三、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指导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结合课程模式研究
如何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大的作用是沟通与交流同时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在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时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充分利用这丰富的内容去学习语言一定会令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更有成效。我们可以用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风土人情、当代大众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人交往的文化课等CBI课程代替基础英语、听力、口语、泛读、写作、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课等纯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在学习CBI课程时,我们既可以夯实英语基础又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CBI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四、结语
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要想把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其正确性与必要性。笔者也将继续将此研究进行下去为中国英语专业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Dupuy,B.2000.“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c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3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Kasper,L.(ed)2000.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
关键词:数字教材;电子书包;电子版教材;教材元素化
数字教材概念的提出与特点
1.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
比尔・盖茨曾于1999年在Computer World中大胆预测:“随着数字化的进展,10年内纸质形式的东西必将被淘汰殆尽。”14年过去了,基于纸介质形式的东西,特别是教材,仍然占据阅读的重要一席,但数字化进程却在突飞猛进,各种新型的阅读形式方兴未艾,教材出版的数字化亦是必然的趋势。
数字教材也称电子教材或网络教材、电子课本。电子课本、网络教材是个约定俗成的、不准确的名字,它很容易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各种便携式的电子终端,从而遮蔽了数字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命。笔者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称之为“数字教材”更为合适。数字教材是伴随着电子书包、云而衍生的概念,是电子书包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电子书包”、云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是其实质是构建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个方面构成,融合了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创造了全新的教育出版和服务产业链,其中的学习内容就是数字教材。
按照黎加厚教授的定义,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字教材应该是以现行的课程标准及教材为内容依据,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对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和多维目标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和学习工具的交互化、智能化,从多角度、多维度呈现教学内容,从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与选择。
因此,“数字教材”不是任何物理意义上的“课本”,甚至它也不止是个软件、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它更应该是一种方法、模式或环境,能够在数字环境下运行,并通过一系列的固定设备与移动终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跨时空优质资源共享的要求。
传统的纸质版教材在为读者提供文献阅读功能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浏览、检索、查阅、标注、讲授、学习、收藏等比较完善的传播和交流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数字教材在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纸质教材的全部功能,但是数字技术的海量存储、多媒体呈现、跳跃式检索、全息化、移动化、交互化、关联性和网状阅读也蕴藏着纸质教材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难以想象的应用与发展空间,因此充分发挥数字教材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是构建电子书包的关键。电子书包只有回归教育的本身,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从师生教学实际出发,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出版数字化产业链的升华。
2.数字教材的内容
基于“交际化、交互性、任务型、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教育理念,数字教材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内容模块。
(1)数字教材资源:教材出版者在纸质版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为有针对性地辅助纸质教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不断开发的数字版教材资源和解决方案。这是电子书包运载中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最权威的具有出版者资质的数字形式教材。
(2)泛学习资源:教材出版者在数字教材的基础上,基于数据库技术和网络环境,为学生的拓展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而提供的扩展性补充学习资源,其核心理念就是提供可供选择的优质资源共享,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素材选择的视野和范围。
(3)用户再创作资源:学生和教师用户在使用数字教材的过程中,自主产生的各类内容资源和作品素材资源。用户创作的资源可以通过分享机制激发资源的再创作。
3.数字教材的特点
从数字教材在电子书包中的核心地位及与电子书包的功能关联角度来看,数字教材应该包含在电子出版、电子学习、电子学具和电子商务等功能的范畴之内,基于上述功能需求和范畴的界定,数字教材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1)关联性:数字教材应该实现教育目标和教材内容之间的有机关联,实现教材内容与相关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关联,实现学生个人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互动的关联。
(2)富媒体:数字教材是在传统纸质教材阅读和教学功能基础上,具有更强大的音、影、图、文、网络、动画等多媒体形态的表现和集成形式。
(3)交互性:数字教材具有人性化和更加高效的人-机、师-生、生-校、师-校-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机制。
(4)开放性:包括学习、技术和出版的开放性,数字教材具有网状的、多方向的、灵活有序的资源展示、分享、共享系统,具有技术平台上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4.数字教材与电子版教材
从电子书包的系统构成和技术角度而言,数字教材和电子版教材分别是电子书的高级层次与基础层次。电子版教材是与教育、教学内容有关的处于比较基础层次的电子书,它只是纸版教材内容数字形式的简单复制和呈现。数字教材则是在电子版教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更加有效地呈现纸版教材本身及知识的关联与拓展,将教材的编写意图贯彻得更加透彻,是较高层次的电子书。
电子版教材是将原纸质版教材的每页内容按照原版式“原汁原味”地搬到某种电子设备上供教师和学生阅读,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注释性的强调或者标注处理。电子版教材只是在出版形态上的简单复制和叠加,可以在单机的环境下完成其阅读需求。数字版教材与电子版教材的最大区别在实现通常阅读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在“交际化、交互性、任务型、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教育理念指导下,拓展教材内容,多维度、多媒体、立体化地呈现学习及其关联内容,延伸学习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学生自主学习需求,适应教师课堂教学的普遍需要。
英语数字教材的优势与特征
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体验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以及任务型教学、语言学习语境化、学习过程交际化、合作与探究等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了可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无论是教师的教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教材的内容组织、呈现方式还是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都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直接影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进步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的结果。
1.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
教材历来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载体和媒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主题内容,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受到语言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等基础教育理论的影响,其发展历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第一代英语教材。主要基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重视书面语和语言形式结构的准确规范,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关注不够。教学内容主要是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知识,教学法主要是语法翻译法、结构分析和形式训练。学生学习到的主要是单词及语法条文,听力和语音学习比较困难,听说技能发展缓慢。
(2)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前――第二代英语教材。主要受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影响,倡导功能教学法,重视语言应用。教材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课本,出现了挂图、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录音带、录像带开始引入教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听说和句型训练,地道的英语输入,语音语调的学习有所提高。本阶段的教育资源大多是脱离了语境的语言片段,缺乏英语完整语境的体验,在感知语言的得体性和交际功能方面受到限制。
(3)2001年新课标之后――第三代英语教材。主要受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及建构主义的共同影响,英语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语境意义和真实应用。此阶段的教材开始融合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等多元大纲于一体,教材的载体形式也日益多元化,新技术、新媒体与教材不断地进行有机融合和发展,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选择。
2.英语数字教材的特征
基于“交际化、任务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育理念研发的英语数字教材应该着重突出交际功能和语境的真实呈现,实现任务型教学和合作探究的互动与交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多媒体集成、共享和再创造。因此,英语数字教材应具有如下特征。
(1)内容多元化。纸质版教材受到印张、篇幅、版面、定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传统教材的内容选择往往局限于最基本、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部分,内容扩展与难度调节的空间有限,教学内容对所有的学习者都是一样的,无选择性,满足不了不同学生不同地区的个性化需求。数字教材则打破了这种范围限制,可以对不同难度、不同需求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纳,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多元,可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水平层次、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为自主选择、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2)呈现集成化。与传统的纸质版教材的线性呈现不同,数字教材实现了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的集成共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线上信息反馈和自主学习都得以实现,这种非线性的立体化呈现形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3)学习语境化。对语境的感知与理解在语言的学习中至关重要。语言知识的有效学习、知识能力的转化都离不开语言交际的具体语境。数字教材的图文声像集成特征,能使语境的实现更为直观和简便。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情景会话,在纸质教材如果要呈现语境,除了图片、文本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人物、地点和背景的文字介绍。完整的语境呈现和体验在数字教材中则很容易实现,语言输入的效果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过程交互化。语言学习者与数字教材的互动,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互动,对学习难度、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反馈都可以通过互动和交互得以实现。交互功能的实现使得合作学习、集体探究、自主体验、过程评价都得以在学习过程中实施。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的模块设计
1.数字教材的设计理念
湘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目标要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着重突出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和文化性。教材按照“话题+功能+词汇+结构+活动”建构体系,围绕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及环境展开,以单元话题为纲,既体现国际化视野,又与国内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兴趣培养相结合,着重突出英语应用功能及文化意识。教材以培养“用英语做事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以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内在逻辑为辅线,遵循英语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内在规律,将语法项目随着情境发展而分散安排在各册的单元话题之中;教材采用板块开放式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对学习效果和过程实施动态评价。教材注重梯度衔接,按照“听说为先,读写跟上;点面结合,不断复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内容。细致考虑了各单元、各册之间的内容梯度衔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感知到内化,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实现了学生水平的平稳过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的设计理念与纸质版教材一脉相承,基于“交际化、任务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个性发展和启迪开放性思维作为具体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要求。数字教材的教学思想是强调通过英语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发展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I can do”的自信,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综合人文素养。教学模式以交际语言教学(CLT)和任务型教学(TBLT)为主,突出交际功能。在此基础上,数字教材要着力探索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突出数字教材的优势,形成体现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新途径、新工具、新手段,为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提供模拟的真实语境和丰富的个性资源,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立体化的备课资源和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数字教材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及互动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2.数字教材的内容构成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拟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单机版主要是在没有网络环境的情况下运行,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检测使用,网络版则是在具有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使用,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权限,部分模块只对教师开放使用。无论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共同的内容模块,仅部分资源为网络版独享。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单机版与网络版拟设计的模块见表1。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是采用直接将数字程序放到网站或平台中运行的模式,无论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都是首先将纸质版教材的延伸辅助服务、教师培训、教材资源共享作为第一需要。网络版与单机版数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与制作思路相同,但增加了网络专区。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是在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上,辅助教师和学生实现课堂同步使用、课后复习巩固、师生交流互动,并以纸质版教材内容为基本框架,对现有学习资源进行共享、重组和再创造,对学生用书、同步阅读、活动手册、教师用书等内容资源进行整体聚合;给教师备课提供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语境分析和内容分析、文化背景知识的适度拓展,建立学生个性化学习档案,提供课时建议、单元和课时教学活动设计示范,实现单元教学任务活动的案例、多媒体素材和教学课件、单元知识测评等资源库内容的聚合。总之,英语数字教材开发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逐步实现拟定设计功能,主要目的是实现与纸质教材的优势互补和拓展需要。
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的研发方向
1.教材元素碎片化
将教材元素化实现碎片分解和结构化标示是一项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教材元素化应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体系,首先将原纸质版教材的内容进行元素化分解和碎片化处理。碎片化的原则是将教材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单元,进行元素化和结构化标注;然后,在实现教材内容元素化的基础上,聚合其配套的诸如教师用书、活动手册、单元测试等已经元素化了的大量泛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语音识别系统等数字技术工具,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人机互动的语言环境,辅助实现矫正发音、练习对话、听力、读写、背诵等功能,将教材元素片段深度加工、组合和再创造。
2.教材使用交互化
数字教材的相关功能是以教材内容元素化为基础实现的,其提供的相关服务均可以植入到数字教材的每个环节,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浮现、召唤技术,在终端屏幕上对原有教材的内容任意召唤。数字教材要实现人机互动,学生、教师、编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还应适时开发语音识别、搜索引擎、辅助学习、字典词典等实现自动化交互的学习工具软件。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拟逐步实现的教学辅助功能见表2。
3.学习资源的集成化
数字教材应该关联、集成、聚合更多的学习资源,除了建设纸质版教材教与学的主资源库之外,还要建设供拓展知识和视野的开放性泛学习资源库。既要满足应试考试的需求,也要满足素质教育和拓展教学视野的需要。泛学习资源包含适龄学生学习的经典作品,涵盖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及人文类教学资源,从而使师生的阅读从单线、单向到多线、多向、网状交流模式进化和提高。湘教版英语数字教材拟逐步聚合的内容资源见表3。
4.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数字教材必须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和移动电子终端。数字教学平台、各种教学软件和硬件是数字教材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具体的研发实践中,让数字教材适应软件平台和硬件环境,提高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适应具体教学情境需要才是数字教材的目标追求。
其次,数字教材的研发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原创教材的要求。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教育的意志,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要求与方法,是编制教科书的主要思想依据。但是,现行课程标准制定之时,数字教材还没有产生,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远未成熟,课程标准没有体现数字时代的特征,教学实践中也没有体现运用数字设备的经验。
再次,数字教材的研制必须面向教学实践过程。纸质教材在教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不进行教学实践调研,撇开具有丰富教学实验积累的纸质教材,在内容上依靠区域化的狭隘经验或者闭门造车都是不明智的;简单地对纸质课本的电子文件做粗浅加工,仅链接一些教学资源,也不能满足个性化教学和教学共享的要求。数字教材研发应以纸质课本为基础,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结构化、元素化、片段化的前提下,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据资源管理、加工、整合和开发创造,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数字化革命。
最后,数字教材的研发应基于出版社的数字化编辑出版流程进行。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数字出版,“内容为体,技术为用”,编辑始终是图书生产的核心,是优质内容资源的组织者、优化者、把关者和再创造者。只有合格的、资深的、具有广泛出版资源的专业编辑,才能充分了解课程标准的学科目标、教学需求、学科内容、数字教材的目标需求,从而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和本质,组织行之有效的数字教材研发流程,故数字教材的研发应该在出版社内编辑出版流程中进行。只有出版社主导的数字教材研发流程,才能将数字教材研发目标与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出版社享有教材内容资源的版权和专业化的编辑资源,不应该轻易让渡给数媒公司去实现片段似的短期功利性开发,但可以通过有限度的技术外包实现“可控制”的开发模式。如果完全采用技术外包和内容让渡的“没有”的开发模式,则不利于出版社在数字出版大潮中新型出版模式的建构,会导致版权资源的旁落,导致出版社的话语权和商业利益、社会效益的丧失。出版社应该及时对编纂流程和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才能适应数字教材研发的需要。
关键词 研学后教 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教学由“教”走向“学”的变革走向。它使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也使得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研学”是学生在“研学文本”的前提下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关键”学习内容;“后教”是针对学生在“研学”基础上存留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交流,允许个性化观点和不同的答案,从而获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活跃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时进行点拨,恰当地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再通过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展示过程中获取自信,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发展,从而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研学”和“后教”是课堂教学的显著标志,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学”作为“教”的基础和前提,以“教”作为“学”的发展与深化。“研学”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课内研学或课外研学。“后教”是教师在学生完成“自学”后更加有目的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使得课堂缺乏生机活力,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学后教”颠覆了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使得课堂的中心从教师“先教”转变为教师“先研”,学生“后学”转变为学生“先学”,强调学生完整地学,而不是教师完整地教,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一、研学后教,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研学后教”呈现学生“研学”的过程,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路线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预设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研学案”是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实施“研学后教”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集教案、课前自学、课前导学、课堂练习和互相评价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检测到他们自学中不能掌握的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案例1]译林版牛津英语7B Unit 8 Reading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了解诗歌的押韵规律、重音和音调;能阅读有关动物行为的诗歌;能运用新词汇谈论宠物。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以Pets为主线编写“研学案”,发挥教学设计的预设和引领功能。此课时“研学案”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堂反馈练习三个部分。在完成“研学案”总体框架设计后,精心设计了课堂合作探究部分:(1)导人:Revisefavourites pets andthe reasons.(2)呈现:①Show four pictures about dogs,present theactions and information about dogs.a.小狗在追赶东西;b小狗在找藏起来的主人;c.小狗在咬东西;d.小狗在表演杂技等。②Describe the pictures.(3)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的新知识。①Here’s a poem about a dog.Please read it after the tape andtell me what the dog call do.②Read the poem again,complete part B2 on Page 95,then check answers.(4)知识点拨:①the cleverest animal 0f all中cleverest是形容词最高级形式,由原级"clever+est"构成,意为“最聪明的”,三者或三者以上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最高级。②with eyes openwide中with表示伴随状态。如He hunts me with eyes open wide中③Hedoesn’t like to fight.“fight”在此作不及物动词,意为“打架;斗争”。
“研学案”的课前预习第一部分是“写出并默写下列生词”和“仔细阅读课本P92-93的内容,翻译下列句子”,这部分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内容应难度适中,尽量采取“先学”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自学,提出问题。在每堂课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对照“研学案”上的内容主动学习新知识,划出难点,解决“研学案”上自己通过研学能懂的知识。实践证明,有目的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研学的被动接受知识。在这一课时的课堂合作探究部分通过教师的“研学”发现,由于班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23%的学生对于描述图片这一环节还不能达到要求。根据这一环节教师提出修改建议,增设选作题。用下列问题和同伴进行交流:(1)Does agoldfishbark?(2)Does a goldfish fight?(3)DoeS a goldfish need a bed?(4)Does a goldfish miaow?@样有梯度的“研学案”,既有语言点的“研学”,又有开放思维的训练,体现了分层教学,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研学后教”必须要重视“研学”反馈。研学反馈不是“研学”的目的,而是为“后教”做有效的准备[2]。教师在课前研究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编写引导学生学习的“研学案”。“研学案”所设计的问题引领学生质疑、思考,让学生“跳一跳可摘到桃子”,既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发展,又能通过“研学案”的自主学习,找到先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和探索,真正发挥“研学”的功效。
二、研学后教。把握“重难点”,落实课堂因材施教
“研学后教”依据学生“研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来决定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后教”必须在学生“研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互相帮助,解答疑惑。遇到学生真正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后教”过程中加以引导再详细讲述,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问题。另外,教师在讲解中也必须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个别问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对一些共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有助于实现“研学”、“后教”效应,进一步把握教学重难点。
[案例2]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 2《School life》Welcome to the unit一课是有关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单词拼写的不同点。以往的教学步骤是:教师教学生朗读英式英语单词和美式英语单词,然后学生分个别和小组进行朗读,检查他们的发音是否准确,并对新生词biscuit,lorry,eraser,soccer,vacation等进行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教得很“放心”,因为教师认为所要教的内容或是要训练的内容都涵盖了。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水平要比我们预计的高很多,之前备课的内容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为什么还要求他们陪着全班再一起学习呢?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不同,每一届的学生都不同,我们怎么能“以不变应万变”呢?于是改变了原先教学设计思路,并采取了下列措施。
头脑风暴: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拼写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的英式英语单词和美式英语单词。教师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做到心中有底。事实证明,约有1/3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书本上所列出的拼写不一样但意思一样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互动交流: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英式、美式英语进行互动交流,列出书本上所没有的拼写不一样但意思一样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比如:apartment/fiat,Candy、sweets,mad、angry,can/tin,bathroom/toilet……这是教师所没有想到的,学生居然还知道这么多新单词。
[思考]“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行两次学情分析:第一次在学前,第二次在“研学”和“后教”之间。教师必须检验哪些是学生通过“研学”已经学会的,哪些“难题”是学生还没有学会的。检验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问,还可以是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研学”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教师通过设计任务进行引领,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若还是解决不了,则由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的教学阶段则往往是教师最忙碌的时候,教师要捕捉自己在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真正的教学难点,也是教师务必予以重视的教学重点。
三、研学后教。突显“议论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学生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解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初一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简单易懂,而且不设悬念,课堂上鲜有学生探讨交流的机会。哪怕是少有的课堂“讨论”也是,学生处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浅层次表述,深层次思维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因此,教师可以改编现有的教材内容,重新解读与构建文本,通过深层次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案例3]译林版牛津英语7A Unit 2《Let’s play sportsl》Welcome to the unit一课是关于几项常见体育运动的讨论。Amy和Simon的对话中讨论了各自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进行这些运动的频率。对话内容较少,句型简单,任课教师通过重构文本,增加和凸显议论点。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重新构建后的文本不但丰富了话题内容,更将讨论引向深入,即“why”。青少年学生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喜好,一些学生甚至有了初步的人生理想和规划,这两个深度探讨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拓展思维的空间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课堂讨论时,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但当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用全英语向全班展示成果时,他们却望而生畏了,因为学生有限的英语知识储备使他们胆怯。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用汉语表达想法,再适时教授如何用英语表达相同含义。课后通过检测,证明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如何表达自己的喜好及其原因。因为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绕着“研学”问题自主合作学习,在“研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讨论和思考,这种针对学生实际和需要的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技巧应用
“少教乐学”的核心含义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正面授课,通过引导激励,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等方面下工夫。首先,教师应引入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新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还可以应用一些教学上的小技巧,例如对学生进行鼓励,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等。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使学生更容易融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之中。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以看图片问答的形式进行语言对话练习,第一步,看例图,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示范;第二步,另外出示几幅图片请学生模仿范例进行小组对话练习。这种活动稍加变化就能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语言操练更加主动积极。小组操练环节,在原本出示的图片上再增加两幅图片:第一幅为刚才师生示范过的例图,供基础薄弱的学生模仿练习;再增加一幅写着问号的空白图片,供思维活跃的学生另外想象一个情景来新编一组对话。反馈时,学生不用按照图片顺序进行问答,而是可以任选其中一幅图来对话,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
实施任务驱动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是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只有让学生参加实际操作,才能够让学生学会方法,掌握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任务分为不同的子任务,再根据子任务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任务驱动的学习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Flash是一款优秀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MTV、宣传片和广告的制作中。该软件操作简便,界面简洁,很受学生喜欢,但是,很多学生仅仅懂得操作的技能与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应用。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其中,让学生针对某个产品来设计广告和宣传图。当学生设计完之后,教师从中随机筛选出几个,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大家一起评价,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行任务评价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创新教育理念;渗透
引言
创新教育又称发散式教育,是基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得以提出并广泛应用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创新性原则,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下,创新教学理念为我国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但在实践教学中,我国中学政治教育仍存在教学设计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氛围压抑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保障中学政治教学的多元化、开放性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教育教学学科,所以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性、思想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体系与教材内容中占有重要比重。例如,中学思想教学中的“唯物主义哲学”相对于其他内容而言,所占内容相对较多,加之唯物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知识内容具有驳杂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政治教学增添了难度,同时,传统教学政治教学中单一性的概念与内容解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其教学内容,形成思想认识,不利于学生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培养[1]。因此,教师在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创新教育理念实行的环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方法的改变。即,教师在针对“唯物主义”内容的讲授时,通过设置具有探索性的引导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从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 与此同时,教师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也需要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针对辩论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与辩论分析,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开放性建设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严谨性、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教学中呆板、单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中学政治教学学习兴趣的缺失,教学氛围沉闷,致使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产生。因此,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创新教育理念的渗透则需打破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开放性、多元化设计,从而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自由、新颖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学生全面性发展。例如,教师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基于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发展特性,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发散性问题,并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与指导,从而在多重角度上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2]。 与此同时,由于中学生政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基础知识与基础教学理念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人文、科学、社会现象、事物本质、世界发展、政治政策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性拓展,将思想政治教学与文学、科学、心理学、艺术审美学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创新教育理念的最优渗透[3]。例如,在“自立自强”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影视艺术资源,结合电影《勇敢的心》引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探讨意识,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合政治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性,对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将多样化、生动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我发展、社会现象、自然本质具有充分的认知[4]。例如,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真实情景模拟教学”、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以及专题演讲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等综合思想政治素养。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中学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精神、综合素养、综合品质,提升学生社会意识的重要学科。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不仅有助于提升政治教学现代化创新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推广,强化中学政治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高素养、全面性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利.新课改视域下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优化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5,03:28+20.
[2]田鹏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的哲学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8:92-94.
[3]郭淑清,纪晓丽.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37-138.
关键词:语文;生命教育;价值;重任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26-01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相对于其他学科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小学这个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语文教师更要肩负起这个重任,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来之不易。本文就如何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研究。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追寻生命本真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中的过程、目标、能力看得更加重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1)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根据自己的潜能和优点,发展自我,实现自我。(2)教师要教导学生重视群体的利益、公众道德和伦理关系,共同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3)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追求可持续发展。(4)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关怀所有的生命,维持平衡的生态环境。(5)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未知的宇宙进行想象,思考人生信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并用宏观的视野来看待整个人类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课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多角度、多视野地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语文天地的美好,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情境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思考中感受到生命在世间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文独有的语言环境、地理、历史和人文信息来实施生命的教育,活化语文的教育,体现生命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知。比如,在《再见了,我的亲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前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创设一个感恩、无私奉献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家人?他们有什么血缘关系?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他们是亲人?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感觉置身其中,体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心情,加大对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感悟。
二、字里行间现生命价值,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友情
新课标的生命教育强调,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对自身生命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加强学生对自己生命价值和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生命价值的教育并不是在课程结束后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歌颂,而是需要提前对课文中语句进行分析、思考,利用教材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多方面地体会教学的生命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绚丽多彩的文字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比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介绍作者: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可以说,作者是一个强大的人,她的一生,几乎都活在无声和黑暗中,但是为什么她那么乐观?原因就是她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命。接着教师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思考:只有自我超越、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奇迹,让生命达到无限的高度。在生命教育中,强调亲情、友情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父亲去救儿子中发生的故事,充分展现出了儿子对其他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们,你们会这样吗?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文中的主角产生敬佩,理解生命的价值。
三、创造正确的对话视角,促进学生自由想象珍爱生命
教师要重视师生交流,让学生在对话中感悟生命的伟大和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的闲暇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大家最想完成的事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这样,让学生对生命价值进行充分思考,在和同学、老师的思维碰撞中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未来努力的目标。在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生命的无价。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作者给学生留下疑问、省略处,让学生对文中的情节进行充分想象。比如,在教W《金色的鱼钩》时,文章的最后有一句“长满红锈的鱼钩发出金色的光芒”,教师可以提问:本句想表达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虽然老班长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在整个过程中贯彻珍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了解到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
一、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来设计、生产化学产品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现代内涵,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化为产品,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提出的同时,也提出了绿色化学实验的五“R”原则,即Reduction―减量(减小试剂用量)、Reuse―回收利用、Recycling―循环使用、Regeneration―再生利用、Rejection―拒用(不用危险品)。具体地说,就是化学试剂、溶剂、催化剂、化学反应、途径、产物、剂量等绿色化。
绿色化学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绿色有机合成应该是原子经济性的。原子利用率越高,反应产生的废弃物越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
化学实验中有时直接涉及到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氮氧化物的性质实验等,会造成对实验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有的验证性实验虽然没有涉及到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和药品,但药品用量过大,造成浪费。化学工业生产和化学品的使用造成的环境副作用早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化学实验绿色化”即化学实验洁净化,是将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应用于化学实验中的一项技术,是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创新的结果。化学意把工业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既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使化学实验更加绿色化。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目标,从长远看是选择无污染的物质,合理设计实验装置,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妥善做好实验后处理,使整个化学实验实现零污染,近期目标是用绿色化学理念,大胆改进化学实验,努力使其污染降到最低。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指导改进化学实验
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绿色化学的原则,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例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中讲能量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卤素”中讲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等;“硫和氮的氧化物”中讲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应如何合理应用化学,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类能生存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1、结合化学实验题,优选实验方案,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绿色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意识选择绿色化学教育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绿色化学的教育。
2、实验试剂绿色化。实验试剂绿色化包括使用无污染试剂或将试剂减量实验微型化。
以最少的药品获最佳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通过多媒体来仿真化学实验,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在遇到危险性较大、或伴随有毒、有害物质生成较多的演示实验时,尤其是对一些试剂昂贵、实验中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采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如苯、苯酚、砷化物、重金属等)的实验,并在整个实验中排放较多的有毒气体、有毒废水,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实验,通过媒体辅助来演示部分实验,还能够节约药品、水电、时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可提高部分演示实验的可视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观察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体验了多媒体技术的绿色环保价值,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同时利用三维动画效果形象地展现实验操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规范实验操作和要求,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要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实验时,心中都有节约的观念、环保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上开始陶冶和训练。首先教师要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对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实验中再从严要求。这包括在实验态度上养成严谨、认真、客观、从容的品质;药品按规定用量取用、实验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守则,不随意带出药品、不能品尝药品,不私自做有危险性实验,不随意倾倒实验垃圾,节约水、电、酒精燃料、试纸、滤纸等,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后按要求对实验后的剩余物进行处理、洗涤实验仪器,收拾实验台面,整齐摆放好实验器皿、药品等。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往往含有酸、碱、重金属化合物以及氰化物、含砷化合物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液都排入下水道,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影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应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给学生,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又可使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