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在社会经济中的能源地位日益显现,石油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在我国,油田企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企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必须面临着不断的改变与革新,油田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油田企业也面临着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不良社会影响等后果。因而,油田企业应当加强安全标准化建,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标准化运行的管理是油田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运行,以国际石油巨头为首的油田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探索出了油田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并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目前已成为国际石油行业广泛认同和共同遵守的规则,同时也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
1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企业在交通运输管理上都采取委托专业交通运输公司管理的模式,油田企业内部车辆主要以小型汽车为主,主要用作生产指挥和各个科室部门的交通使用。由于车辆使用人员主要为内部人员,车辆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车辆调配使用的矛盾和冲突。车辆管理在油田企业交通运输中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下属单位在执行车辆管理相关规定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规定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此外,由于车辆车况较旧,驾驶员配备数量较少等问题,经常在配属过程中出现矛盾,在招聘驾驶员时,由于采取委外方式,因此驾驶员的的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缺乏严格的考核和成熟的评估机制。
在对委外交通运输公司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满足相应的车辆运输要求,又要对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进行严格管理。而由于驾驶员管理的归属权为交通运输公司,油田企业要想对车辆及驾驶员进行严格管理,既保证车辆的服务质量,又保证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十分困难。同时交通运输车辆在车辆费用结算和车辆停放、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大多数交通运输公司提供个油田企业交通运输服务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为主,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交通运输公司常常严格控制车辆的维修、油料、保养等费用,这种严格的控制措施,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驾驶员常常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车辆本该做的维修、保养都不能到位,给油田企业的交通运输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提高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强化措施
2.1油田企业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证油田企业交通运输的安全,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是关键。完善的油田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是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具有系统化、科学化的特征。确立油田企业专属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当严格规定驾驶员应当遵循的安全管理条款,应当详细规定驾驶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同时建议科学的驾驶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严格规定驾驶员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保证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的基础。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和安全管理规范,对驾驶员进行绩效考核,并与驾驶员的绩效工资、奖金等挂钩,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的积极性就,促使驾驶员不断提高驾驶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交通运输安全意识。
2.2落实严格的车辆维修保养制度
在油田企业交通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因为车辆维修保养不到位,车辆出现设备设施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落实严格的车辆维修保养制度是保证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的必要条件。落实严格的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必须定期检查车辆的运行状况,检查车辆的安全装置,使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在开展运输任务前,应当检查路况,检查车辆的轮胎、制动装置等要素。其次,应当落实乘车人的安全责任制度,严格监督驾驶员的驾驶速度,对于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应当坚决处罚和禁止。对于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夜间行车安全、特殊天气行车安全、长途车辆运输安全、车辆行驶速度控制等要重点控制。
2.3提高油田企业交通运输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油田企业交通运输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的有效措施。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油田企业交通运输过程,风险因素众多,提高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交通运输事故。油田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涉及压力容器和管道作业、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等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作业范围,属于高危行业。为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活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批准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并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此外,油田企业由于其生产运营的特殊性,因此在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建设策略。加强企业危险源辨识的力度与措施,让所有员工明确危险源、能够辨识危险源,有效应对风险。再次,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事故救援、调查等制度。
2.4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强化油田企业交通运输车辆管理
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给交通运输车辆管理带来了更好的方式,GPS监控装置可以动态地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的行车速度、行车位置以及行车状态,不仅能够有效监督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行为,还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有效的行车帮助,提供实时路况、天气等驾驶信息,有效地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3结语
总之,油田企业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必须从安全意识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制度构建、车辆维修保养、车辆强化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最大程度上降低油田企业的交通运输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交通运输 安全 管理 模式
1、交通运政管理(行业管理)
总的来说,行业安全管理主要面向四个层面。
1.1 公路客运安全管理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的行业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基础,自场、车分离以来,省运管理外明确了管理对象,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省内客运常见的违章形式是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针对以上现象,省运管处和交通警察管理部门均加大了抽查力度。
从客运市场来看,省内目前共有客运企业37222家,包括普通公路运输、旅客快速运输、包车、租车等,客运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一般大型的运输企业普遍具有雄厚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例如龙运集团、大庆客运总站等,企业内部都有自己。
1.2 公路货运安全管理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黑龙江省货运的市场化程度太高而管理相对滞后,其结果是导致管理混乱。在省内发生的营运性车辆交通事故中,货车的事故次数是高于客运的。截至2006年8月,省内共有87945家货运企业,除了几个大型货运企业外,大多数都是私营、个体运输,数量繁多。在企业经营审批的过程中,这些小企业或个人也大多采用挂靠形式,以绕开有关政策的限制。并且个体运输常见形式是空车配货,为了赚取利润,业主不异超载、超限。
1.3 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
危险品运输之所以危险,并不是由于运输过程发生交通事故而危险,关键是一旦运输的危险品发生泄漏,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我国对于危险品运输有着明确的规定。到2005年底,危险品运输车辆登记在册的仅有4200辆,这显然与过去庞大的运输需求相比有很大缺口,所以必然存在许多违规车辆违规运输危险品,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但由于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特殊性和货运市场的混乱,所以黑龙江省危险品运输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1.4 维修企业与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
法律规定,省运输管理局和各地、市运输管理局拥有对全省维修企业和驾驶员培训学校监管的权利。维修企业为汽车运输提供后勤保障。驾驶员培训学校负责向社会输送驾驶员,各地、市运输管理局要把好审验关。运输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审验驾驶学校的开学资格,对驾驶员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并配合交警管理部门做好驾驶员考试工作。
2、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安全意识淡漠,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情绪存在,对安全管理付出精力不够,手段比较单一,缺少前瞻陛,往往只注重事后处理。(2)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不适应。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几经变革,现已经理顺。但从黑龙江省交通行业的实际来看,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对私营股份制运输企业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监管不力的现象。加上这些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对从业人员疏于管理和教育,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3)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可概括为多头管理,所谓多头管理是指道路运输涉及的方面很多,就出现了运输同时受很多机构统管的现象,这种多头管理主要分为:综合管、专业管和行业管。(4)安全宣传教育还不完全到位,多数经营者素质不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三违”、“三超”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部门在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上缺乏创新和持久。(5)道路运输体制改革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车、路矛盾日趋突出,但政府在道路运输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滞后,不能满足和适应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的需要。(6)道路通行能力有待提高,事故隐患多。在黑龙江省的个别公路上,路况、路面差,线形不好,道路标志、标识、标线、警示牌和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损,这些都构成了运输安全隐患;山区和乡镇公路等级低、路窄、坡陡、弯急,道路通行条件较差,缺少交通安全设施。(7)多数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放松安全管理,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安全工作上不舍得投入,造成一些重点领域、高危岗位设施、设备老化,安全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水平难以提高。(8)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不够,不能充分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能做到有人管和没人管一个样。多数单位动态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失之于宽,责任追究与处罚不及时、不到位、不严格。
3、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督促、指导运输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促进从业人员在运输生产活动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规定及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环境。(2)安全管理创新的方向在哪。而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一种人格化的安全管理新机制,也许就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出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是为行车安全营造一个亲和力很强的氛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是人、车和环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是企业之根本,人是管理工作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能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企业安全管理成败的标志。(3)提高科技水平,强化监管手段,增强管控能力。一是要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的研究,从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入手,严格安全资质和安全经营行为,在更深层次上解决安全管理问题,随时发现新问题,随时研究对策,使管理理念始终跟得上新形势变化,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安全,工作始终处于主动位置;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向科技要安全,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建立科学的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解决道路运输行政审批。
4、结语
道路运输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工作不但要靠各级管理部门重重把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制,还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使其树立安全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措施。
关键词:油田企业;交通安全;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U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55-02
1 油田交通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油田交通运输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此外,复杂的道路条件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也对油田交通运输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各油田而言,随着产量的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加上恶劣的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安全性便更加难以保证。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认为油田交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
1.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
多年来,人为主观作用对我国油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影响巨大,大多数油田企业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都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管理工作中一些极其关键的工作细节未被重视,这也是部分工作环节与管理工作反复进行的主要原因。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关键细节的忽视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了油田交通运输工作中的巨大安全隐患,某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环节的反复进行则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同时也会对其他工作环节的正常展开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了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的不确定性。
1.2 管理者责任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出自主观意识,没有客观制约因素。这种情况难免会造成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员首先出现对管理工作不重视的问题,进而在整个油田企业内部,便会自上而下地出现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懈怠与轻视。这种对管理工作的懈怠与轻视又会进一步造成管理质量与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与隐患。此外,管理者在油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业务能力的欠缺也是制约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的主要原因。油田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对管理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既要求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统筹规划与人际交往能力,又要求管理者熟悉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能够处理好油田生产需要与运输安全保证之间的关系。
1.3 管理者对运输任务交通环境认识不足
油田交通运输任务不同于一般交通运输任务,一方面是由于油田生产工作所在地往往比较偏僻,道路条件与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给车辆行驶与运输带来了一定困难与危险,另一方面是由于油田企业的交通运输任务往往较重,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往往较大,保证交通运输任务的及时完成与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管理者对油田运输任务认识不足往往会造成任务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任务安排过轻会影响油田交通运输效率,造成资源浪费,任务安排过重则会给驾驶员带来过度的工作压力,极易出现疲劳驾驶的现象,给交通运输工作造成危险。管理者对交通运输环境的了解不充分则无法对驾驶员进行合理指导,不能使驾驶员提前了解交通运输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不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出判断并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油田交通运输工作的安全性。
1.4 驾驶员安全意识欠缺,驾驶水平不佳
驾驶员安全意识缺乏,驾驶水平不佳是油田交通运输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油田交通运输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由于油田交通运输任务较为繁重,驾驶员需求量较大,无法对所雇用的驾驶员全都实行严格的业务能力与责任意识审查,这也是造成油田驾驶员安全意识与驾驶水平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原因。油田驾驶员安全意识缺乏是造成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意识薄弱的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事故也频频发生,驾驶水平的缺陷则常会导致驾驶员对某些特殊路况与特殊天气条件的应对失误,影响行车运输安全。
1.5 油田交通运输用车维护工作缺乏,车况不佳
油田企业交通运输车辆数量庞大,难于有效管理,常常未能对交通运输用车实行及时有效的维护与检修,导致交通运输车辆常常是在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被投入使用。油田交通运输用车带病工作一方面会加快车辆的损坏,给车辆造成更多更严重的故障,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性能不稳定,给交通运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油田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结合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解决途径,以构建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
2.1 完善油田交通运输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切实提高油田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与驾驶员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减小交通运输工作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完善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首先,要使重视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将对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视从主观认识转变为一种制度,以规范章程的形式确保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良好落实;为保证油田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还应在实际管理中做到权责明确,奖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工作中出现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任务的相互推诿,避免对部分管理工作出现管理真空,造成油田交通运输工作的安全隐患;此外,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应对相关方法与流程作出具体说明,以便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2.2 定期组织驾驶员业务能力培训与车辆检修
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只要包括驾驶员管理与对车辆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只有分别做好这两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合理可行的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对驾驶员的管理主要是对其责任意识与驾驶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其驾驶能力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路况与气候条件均比较恶劣,交通运输常常是在山路、沙漠、戈壁等复杂路况下进行的,还常常会受到风沙天气的影响,这无疑给安全行车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与恶劣环境中的行车能力进行培训与提高,使其能够应对恶劣驾驶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提高油田交通运输安全性。复杂路况与恶劣环境中行车对车辆的损耗速度较快,损耗情况也更加严重。为了保证车辆性能能够适应恶劣的行车条件,应加强对车辆检修的重视程度,既要做到勤加维护,更要做到及时检修,以良好的车况减小油田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3 及时了解相关路况与天气情况,提前预见并排除危险
路况与天气条件对交通运输安全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提前对路况与天气条件进行了解可使驾驶员对行车中的困难做好相应准备,采取一定措施杜绝危险的发生。油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可加强与交管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准确的路况与气象信息,并向驾驶员如实传达,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
3 结语
油田企业交通安全运行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各级管理部门及员工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离不开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方法与管理流程。此外还应注意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与油田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以提高各级职工对其的重视程度。
驾驶员的业务能力、交通运输车辆的性能、路况的复杂程度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程度均是影响交通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条件。实际工作中既要做到对驾驶员驾驶能力与车辆性能的提高,更要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以保证油田交通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振杰,罗晓丽,唐齐,柏冬梅.油田企业构建交通安全运行机制的实践[J].安全管理,2011,(11):51-52.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0引言
各项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作为支撑,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极大便利了人们日常出行。国家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不断增大,有效拉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以2016年交通经济运行状况为例,其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交通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也处于高位运行,完成额度为2.85万亿元,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民生服务能力,完成民生实事13件。虽然交通运输供给量逐渐提升,但是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结构性矛盾,必须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分析具体原因,采取相应解决对策。
1发展交通运输经济重要性分析
1.1社会作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仅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同时建设材料的投入也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出现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时期,如发生自然灾害时,通过多种类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及时实现救灾物资的运送,转移受灾人员。交通运输行业属于战略产业,应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以完善的运输通道为依托,促进生产力布局及资源配置的优化。
1.2经济作用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
能够保证经济活动正常展开,加快生产要素及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经济空间形态的形成及演变。近年来交通运输网络初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强区域间联系。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交通运输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必要资金支持。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有效拉动沿线经济发展,形成空间发展轴。交通运输规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一致,既满足社会客货运量的需求,又要不断调整实际运输量,创造更大经济价值。
2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我国交通运输规模逐渐扩大,但仍旧存在不同程度滞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交通运输供给量不足,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以及山区地带,由于资金、地势条件等因素限制,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程度较低,加剧了当地贫困程度。其次,交通运输网络不合理,城市交通拥堵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导致物流运输降低,影响人们正常出行。再次,城乡交通建设不均衡,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差距,不利于城乡之间互联互通。根据《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统计的数据,以公路运输为例,截至2016年我国公里总里程已经达到了469.63km,每百万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为48.92km,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我国人口密度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仍旧面临较大的交通压力。
2.2交通运输资金保障问题
资金问题是制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完善的交通运输作为依托,要求其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而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若单由政府部门投入资金,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也无法满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利于交通运输经济持续发展。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劳动力、原材料等各项成本也不断提升,导致建设造价随之上升,更加剧了资金短缺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制约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2.3交通运输安全问题
在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仅货车事故就发生5.04万起,造成死亡人数为2.5万。同时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渐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2.9亿辆,对于交通运输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增加客货运空间位移范围时,也应不断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将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其一,安全管理意识不足,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安全制度,无法真正保证安全行驶。其二,驾驶人员操作不规范,超载超速、违章操作等问题仍旧存在,潜在安全问题突出,导致事故发生机率不断提升。
2.4交通运输管理制度不健全
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应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不能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增加,出现过剩运输量;而经济发展低迷阶段,交通基础设施闲置,导致获利下降。因此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3促进交通运输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3.1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对于交通运输需求量呈快速攀升状态,因此必须逐渐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常情况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相对较大,需要大量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而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自身属性,资金回收速度相对较慢,导致资金筹措存在一定难度。政府作为交通运输规划引导主体,在给予相应财政投入的同时,可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中适当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吸纳资金投入。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应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形成资金联动管理机制,引入动态管理理念,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
3.2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及先导性产业,为各项经济活动正常展开提供保障。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科学战略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积极作用。交通运输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确保其供给量能够满足经济活动需求,避免存在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过度超前也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要求以及当前交通运输状况,从全局角度出发形成科学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
3.3加强交通运输综合管理
首先体现在安全管理层面,相关部门应加强违章行为打击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性。同时不断完善车辆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的规定,禁止质量不合格的机动车投入运营。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与水平,进而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逐步提高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其次,推进交通运输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监控仪器、测速设备等,实现对交通运输动态监管,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3.4优化交通运输管理机制
应根据实际运行状况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机制的完善,使交通运输结构得以优化,综合利用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满足客货运需求。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也应加大科技投入,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交通运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提高运输网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高效处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加强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做好交通运营单位的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形成科学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提高交通运输稳定性。
4结语
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限制,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诸如建设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制约了交通运输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此类问题,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战略规划,加强综合管理,适当引入信息技术,进而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恶劣天气对公路水路运输安全构成的严重影响,全力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的损失,确保我县交通运输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交通局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职责是:一是根据上级指示启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二是我局对雨雪冰冻灾害对交通运输影响程度向上级报告经同意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三是对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应急处置统一指挥、协调、部署,并组织实施;四是研究应急处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处置的对策和处置方案;五是与安监、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协调有关处置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工作组:
1.办公室:由任主任,任副主任成员。职责是:做好上传下达、信息联络、请示报告工作,协调对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加强各方联系和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应急处置情况,及时通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一组:由雨雪冰冻灾害公路畅通应急保障行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按照《县雨雪冰冻灾害公路畅通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开展工作。
3、应急处置二组:由雨雪冰冻灾害公路运输旅客滞留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组成。按照《县雨雪冰冻灾害公路运输旅客滞留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工作。
4、应急处置三组:由水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按照《县水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预案》开展工作。
5、宣传组:由沈宏任组长任副组长,成员。职责是:做好应急处置期间的信息收集、上报和宣传报道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对外预案信息,提示注意事项。
6、法制组:成员。职责是:应急处置期间的法制指导,对因应急处置造成的等,开展法制宣传、劝解工作。
一、交通运输安全
2013年,全市交通安全工作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全省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2〕112号)为主线,开展“三化三整治”活动,以“三化建设”推进长效治理,以“三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事故预防预控水平,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从事客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运输企业力争在2013年底前达标,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在2015年前达标。因此,企业标准化建设将是今后三年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重点。一是迅速宣贯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按照《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分别组织召开道路客运企业、道路危货运输企业、石油化工码头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宣贯会,明确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序时要求,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指导企业开展达标自评。运用《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南及自评手册》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南及自评手册》,引导企业对照自评要求深入开展自检自查,找准薄弱点,完善工作措施。指导企业健全自我完善、稳步提高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格控制考评工作质量。强化对考评机构和考评员的监督管理,确保考评机构清正廉洁、客观公正从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理清质量控制重点,编制考评技术指导文件,细化评分规则。四是确保达标考评年度目标顺利完成。要根据市局工作部署、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和提交达标考评申请情况,制订考评工作计划。
(二)推进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管主体责任落实
坚持安全监管制度和规范建设,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和绩效考核,努力提升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明确建设目标把握建设方向。要认真梳理各项安全监管规章制度,以建立覆盖全行业各领域、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为目标,理清现行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存在问题。要加快规范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安全监督执法,保证行业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安全监管规范体系有效落实。要健全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良好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监管内控机制,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责。二是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建立健全。配合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大力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建设,明晰相关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各门类安全监管标准。三是加强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开展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按照厅《交通安全监管绩效综合评定指标》,细化调整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中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实行事故指标和监管绩效双考核,合理量化分析和评估监管成效。四是大力开展安全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持续开展我市交通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严把“三类人员”人员持证准入关,严格落实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三)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监管工作效能
2013年是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年,主要任务是开展数据统计体系研究,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提升对整个行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把握,统筹安全工作的开展。一是落实安全工作数据统计制度。行业条线主管部门和各市交通运输局要严格落实统计报送规定,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港口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城市客运安全生产事故等六类事故的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市局报送安全生产形势统计分析报告。二是推广应用事故隐患跟踪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隐患识别、控制、消除等工作内容的标准化、流程规范的系统化、统计分析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事故预防预控能力。通过系统应用,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网络化、动态化、信息化工作格局,实时掌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监督各类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三是推广应用省厅应急指挥系统。推进应急处置预案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全省交通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动态监控和应急值守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工作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准确反应,及时掌握情况,快速确定和调度各类应急保障资源和保障力量,实现上传下达、多级联动、快速响应,实现高效的应急处置。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按照“强化服务、突出应用、示范引领、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加强对局应急指挥平台功能的维护开发,发挥好指挥平台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实效。确保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并成为交通安全工作的新亮点。
二、平安交通建设
(一)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扎实开展“三项整治”
结合上述“三化建设”,深化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要巩固去年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航段的监管力度。实施“救生衣工程”。确保旅水上旅游区按乘客定额100%配备救生设备,严格督促乘渡旅客穿戴救生衣;确保全市执法船艇按乘员定额100%配备救生设备,确保水上执法人员100%穿戴救生衣执法。二是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运管、海事、航道部门要联合行动,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安全管理行为,确保危化品水陆运输安全、有序。运管要加强水、陆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审核检查;海事部门要加强危化品船舶申报制、报港制和实船签证工作检查;航道部门要设立危化品运输船舶专用停泊区,加强危化品船舶安全管理,要以石油化工码头压力管线安全为整治重点,加强对港口码头危险货物罐区的安全管理。三是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道路客运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继续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客运企业安全检查行为,指导企业建立定期自评制度,组织专家对“安全带-生命带”、安全告知、车辆动态监控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会同公安、安监部门加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落实,组织开展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干部培训。按照交通运输部“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工作和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宣贯培训,指导和规范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继续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条件,深化源头治理,全面实行违法超限运输信息抄告制度,推广关联处罚机制,加强对重点源头企业的监管;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治超行动,有效控制国省道公路平均超限率。
(二)坚持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凡重大决策的决策部门、重大项目的审批部门、重大事项的决定部门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今年原则上“应评尽评”“全覆盖”。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重大项目实施、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认真落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查究办法》,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问题;对策;国民经济
随着交通供给能力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提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能力明显滞后于需求增长的状况正逐步得到缓解,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旅客运输量增长了8.6%,货物运输量增长了9.2%。我国交通运输在供给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的同时,交通运输业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1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公路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门对门的运输方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也已经处在一个大规模建设的黄金时期,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提高,是公路运输企业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开始。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国际国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从我国的国内环境看, 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比较旺盛。
2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保障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建设与运输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政策力度在经济形势转变后出现了倾斜状况。现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计的建设还处于紧张阶段。从目前公路工程建设来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提升,导致建设成本的极大提高,但现阶段银行信贷政策与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致使严重限制了银行投资,减少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2)城乡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
我国地域广阔,进而增加了公路建设的难度。同时又受到施工条件、地方配置及资金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交通运输经济建设中我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的供需矛盾,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功能。但农村公路因其具有较低的技术标准、较差的路况质量及较低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导致城市与农村公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严重制约了公路网的完善和农村的发展。
(3)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道路运输必须提升其安全性,确保在乘客、货物空间位移次数与范围增加的同时,加大其安全保障措施。造成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对安全运输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安全行驶。第二,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为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客货运站安全管理如无法达到管理需求,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三,道路客货运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普遍存在客货运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低,安全服务意识低等。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部分驾驶人员存在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大量出现,将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4)道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各地上报的道路通行受阻突发事件中有76.8%是恶劣天气造成的。上半年全国共经历了9次大范围的集中性降雨过程,暴雨导致数十条国道及省道出现严重交通中断,公路水毁造成1.1万公里路基、1.7万公里路面及数千座桥梁被冲毁。综上所述,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的稳定运行有着巨大的不利影响,会造成国民财产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加强我国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提高运输行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势在必行。
2 应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1)资金多渠道筹集
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是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政府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明确责任,进行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制度,以此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公共设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以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担负着公路投资、建设及养护的主要责任。为此各级相关部门必须承担其自身的职责,完善公路网体系,确保道路畅通。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投融资环境、体制加以改善,确保社会各方力量都能充分参与到公路工程投融资体制中。为实现公路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必须对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及个人捐赠加以鼓励,并对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性公路积极引导,确保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处于均衡的状态。
(2)加大综合管理力度
现阶段我国公路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况,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等。在决策部署中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东西部、城乡地区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对公路工程、车辆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水平。基于此,应进行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设置,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特级、一级市场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等负责,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一级、二级市场规划、建设等负责,以此类推,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公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
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违法运营行为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对驾驶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对营运车辆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监督,完善公路安全设施等。②对危险货物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其运输行为加以规范,提高应急与防护能力。③实行合同运输。对《合同法》中的相关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将合同运输广泛应用到交通货物运输中,这也是对交通运输市场进行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合同运输的实行可以对运输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增强,为货物的安全到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有利于实现运输市场的有序性。
(4)加大科技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各种新型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也不断产生。为加大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力度,相关部门必须对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并快速模拟分析经济信息,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仍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又要考虑部分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交通运输发展滞后的情况,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规划,才能不断提升道路运输能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区域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2013(30).
[2]侯永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2).
[3]连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一、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复审培训
(一)培训对象:县辖区内已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应于2013年复审的交通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2013年10月9日下午15:30—18:00在县安监局(镇建设路)报名。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2013年10月10日8:30—18:00在大酒店底楼培训厅学习、考试,共1天。
(四)收费标准:培训费、教材费等270元/人,由市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统一收取。
(五)注意事项:
1.报名时请交回《安全资格证书》原件。
2.资料不齐不能报名,未按课程表要求参加学习不许考试。
3.培训期间学员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4.请县运管所负责通知县内各交通运输企业应参训人员按时报到参训。
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换证新训
(一)培训对象:县辖区内已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应于2013年换证的交通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考名单见附件2),不包括新办证人员。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
换证新训一期:2013年10月15日下午14:30—18:00;
换证新训二期:2013年10月24日下午14:30—18:00;
地点:市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培训部b区一楼。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换证新训一期:2013年10月16日—10月22日培训、考试,共7天(其中:16日—17日机考题、能力测试题讲解;18日-21日机考练习;22日理论机考、能力测试)。
换证新训二期:2013年10月22日—10月28日培训、考试,共7天(其中:22日—23日机考题、能力测试题讲解;24日-27日机考练习;28日理论机考、能力测试)。
地点
(四)收费标准:培训费、教材费等600元/人,由市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统一收取。
(五)注意事项:
1.换证新训人员报名时携带《安全资格证书》原件,近期免冠同底蓝色背景彩色照片1寸4张,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1张。
2.个人归档资料不齐的学员,不允许参加考试,并不退任何费用。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保障和国防安全,乃至文化、宗教、科技等社会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公路运输的支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运输任务日渐繁重,各地来往通行车辆规模与日俱增,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直接威胁到通行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和道路交通安全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当前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运输市场规范化建设尚未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实现了飞速发展,道路运输业作作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而言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年进入道路运输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数量急剧增加。运输主体的增多,在提高了我国道路运输水平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由于企业数量多,素质良莠不齐,许多企业单纯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入运输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较低,日常生产中只是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收入,而忽视安全生产,无视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造成超载、超速、争客抢客等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容易造成行业纠纷、矛盾,还使得乘客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甚至威胁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大量统计数据显示,运输违规经营、操作是导致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 安全管理机构缺失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这就给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从企业性质上看,交通运输企业存在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其它类型企业等多种类型,企业自身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其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也不相同,由此导致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上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缺乏,给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1.3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公路运输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极多,企业运行活动日趋复杂,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渐白热化,竞争的内容也也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牵涉到企业管理者精力的绝大部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下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缺位,或者虽有制度却缺乏执行效果,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情况十分严重。安全生产制度的缺位,使得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无根之木,无本之源,根本无法健康开展。
1.4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除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缺乏外,许多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是对安全生产管理缺乏重视的原因,虽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却无法保证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单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发挥实际效力。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充分重视,漠视安全生产管理,侥幸心理广泛存在。且结果就是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不力,难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1.5 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高度重视和统一规范的管理,当前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和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技能匮乏是影响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公路运输企业进入门槛较低,许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并且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知识、技能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获取的。由于安全知识、技能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经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导致职工严重缺乏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安全意识淡漠,更加不会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其结果就是运输行业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1.6 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生产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投入。从近期看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降低经济效益。而许多运输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主动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甚至不对安全生产进行投入。这样虽然在短期内会降低由于安全生产投入造成的经营成本,但从长期角度看无疑会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投入,安全生产措施就无法落实到位,安全生产自然就无从提及。
2 道路运输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原因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安全生产的充分重视。人是所以社会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体,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许多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到位等后果。
(2) 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许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都有兼职人员完成,这些工作人员除了安全生产外,还有其他工作职责,不仅精力有限,而且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是其根本属性,基于这个原因,当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产生冲突时往往会牺牲安全生产。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履行监管职责,用行政手段对企业行为予以规范约束和正确引导。
3 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运输市场准入机制,规范运输市场,加强对公路运输企业资质的审查、审核。严格遵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逐项审核运输企业资质条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允许进入运输市场。二是实施运输车辆定期维护、检查制度。由主管单位指定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公路运输营运车辆就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根据车辆状况进行评级,营运车辆必须达到对应标准后方可投入运输经营。运输企业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定期车辆送检,不参加检测或检测不达标的不允许进行营运活动。三是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自制的审核工作,坚决执行执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驾驶员培训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业务技能。
4 结束语
公路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正常实施的生命线。我国是陆地大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更是有着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公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合法经营,推动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