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消费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相关背景
资源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着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完备的体育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就河北省而言,旅游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都极其丰富,全省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位,是我国著名的文物大省。各级各类景区景点432个,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3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全国4A级景区23个。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河北都堪称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燕赵旅游百花园。
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催生出与之相匹配的旅游消费市场,目前河北省2011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74亿人次,全省旅游消费市场总收入1059亿元。而全国范围内有6个城市仅仅一市的全年旅游市场消费总收入就超过千亿,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杭州市和苏州市,全年旅游消费总收入分别是3400亿、2768亿、1255亿、1200亿、1025亿和1020亿元,河北省各城市中更是没有一个城市进入全国旅游产值排名前20名,排名河北省第一的秦皇岛市全年旅游产值仅为227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与河北省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所以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成为目前寻求发展、扩大旅游消费市场的主要途径和主攻方向,体育旅游消费作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笔者提出的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两圈两环绕”区域划分,旨在促进河北省体育旅游潜在优势项目的进一步开发,从理论上确定区域发展模式,为不同地域开展特色体育旅游提供思路。
河北省体育旅游“两圈两环绕”发展模式,主要依据城市地理位置、交通、人文、景点和地方体育特色划分,其中“冀西北体育旅游圈”主要是针对承德、张家口两市特色体育旅游消费而提出的;“冀中南体育旅游圈”主要是针对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和邯郸等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而提出的;“环渤海体育旅游圈”主要是针对河北省沿海地区城市,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而提出的;“环京津体育旅游圈”主要是针对廊坊全部、保定、唐山、沧州的一部分旅游资源而提出的。
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一)“冀西北体育旅游圈”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冀西北体育旅游圈”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主要包括张家口、承德两市所辖景区,其中以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坝上草原、翠云山滑雪场、京北第一草原等景点最为著名,北邻,西依太行山脉,东与秦皇岛相接,南邻京津,享有“京城后花园”美誉,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观光游览。虽然依托优质自然观光资源,但“冀西北体育旅游圈”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却难以令人满意。以张家口翠云山滑雪场为例,目前已经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只有滑雪,由于滑雪项目运动强度较大,并且较难掌握,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一般只有一到两天,而像狗拉雪橇、雪上摩托车等趣味性较强且简单易学的项目还没有开发,影响了游客的消费热情,没有起到名利双收的积极作用。承德避暑山庄也遭遇到了同样的困境,游客观光多、消费少,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收入。景区应依托自身景点多且相对较分散的特点,开发诸如游客定向运动等趣味性更强、更流行的项目,在增加景区效益的基础上也拓展了景区的知名度,起到拉动中青年人消费的目的。
(二)“冀中南体育旅游圈”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冀中南体育旅游圈”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主要包括石家庄、保定、邯郸、衡水、邢台五市所辖景区,古称直隶,取京师直接隶属之意,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旅游景区众多,其中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景区有西柏坡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狼牙山、白洋淀等;以绿色旅游为主的景区有石家庄地区的清凉山、苍岩山、天桂山、抱犊寨,保定地区的野三坡、白石山,衡水地区的衡水湖景点等;以名胜古迹为主的旅游景区有邯郸武灵丛台、广府古城、保定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以趣味旅游为主的景区主要包括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邯郸永年太极拳文化节等。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旅游,都应该抛开简单的观光游览,增加体育旅游内容,吸引不同年龄、消费层次的人群进行消费。
例如,野三坡景区位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紫荆关深层断裂带北端之上,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以雄山碧水、奇峡怪泉为独特地貌的自然景观。该景区不仅适宜登山、划船、垂钓等普通休闲娱乐方式,而且也非常适宜举行诸如定向运动比赛、攀岩比赛等体育赛事。又如衡水湖拥有75平方公里的广大水面,碧波粼粼、一望无际,当地渔民又有驾驶摩托艇的习惯,所以非常适合举行摩托艇竞赛、滑翔伞竞赛等新兴体育项目竞赛,以扩大衡水湖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度假,拉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体育旅游消费收入。
(三)“环渤海体育旅游圈”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河北省沿海海岸线曲折坦缓,沙软潮平,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清澈的海水、金黄的沙滩、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倾倒了无数游人。“冀中南体育旅游圈”就位于这一地区,主要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海滨景区和以蓝天碧海、清新空气为依托的其他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北戴河海滨、集发观光园、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祖山森林公园、山海关长城、新奥海底世界、昌黎黄金海岸、长寿山景区、唐山清东陵、月坨岛景区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极为丰富,有“华北天然氧吧”之称。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在秦皇岛的成功举行,更加促进了旅游业在这一区域的发展。但是与河北省其他区域相同的是,“环渤海体育旅游圈”也存在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效益不好、影响不大的问题。
例如,秦皇岛北戴河海滨拥有华北地区最优质的天然海水浴场,风清浪缓,但是却没有开发潜水这一风靡全球的时尚运动,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集发观光园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戴河穿园而过,岸旁山石林立,河水时缓时急,非常适合漂流和定向运动,但暂时还没有开发,相信开发后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与;祖山森林公园位于秦皇岛市西北部,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部,有五大景区:北龙潭景区、望海寺景区、响山景区、花果山景区、背牛岭景区,由绝壁、怪石、奇松、飞瀑组成,是一处天然优质的定向运动活动场所,并且由于景区开发时间较长,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较完善,所以已经具备了承办大中型定向运动比赛的条件。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举办此类活动。
(四)“环京津体育旅游圈”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环京津体育旅游圈”主要位于河北廊坊,北临首都,东邻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 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在廊坊,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共有6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在当地已经成为大众参与的运动项目;天下第一城作为影视剧拍摄的重要外景,吸引着无数爱好者到来参观游览;茗汤温泉度假村,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温泉,也会吸引大批游客,特别是京津地区的游客周末前来休闲度假。但无论是高尔夫球场还是温泉度假村,景点内涵都相对单一,如果增加一些例如垂钓、摄影、定向运动的体育旅游项目在其中,会大大提升游览中的趣味性,提高效益。
扩大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一)把扩大体育旅游消费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国民经济大发展和现代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新世纪,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方向和重要利润增长点,正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对河北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战略定位,加强战略设计和战略规划,以扩大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为出发点确立全新的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二)加强体育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协调力度并发挥体育旅游消费功能
扩大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需要各区市间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实现区域体育旅游的制度化和有序化。充分发挥旅游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功能,大力开发和整合河北省体育旅游资源,使目前河北省体育旅游的粗放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使得各类体育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此必须加快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整合河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力度,建立资源共享、供需互动、多方共赢的体制和机制。加强生态、历史、人文等景观的保护、发掘和利用,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线路的整体开发和建设,精心打造一大批以体育旅游为主打项目的等级旅游区(点)、精品旅游线路和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景区内外交通网络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
(三)注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参与性并提高区域旅游的可持续性
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体育旅游与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旅游活动,保护与改善体育旅游环境。同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游客的需求,体育旅游者一般都是以体育和旅游为共同目的,在旅游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实现旅游过程。参与可以让游客亲身从这些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乐趣,提高旅游吸引力。
(四)加快开发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体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消费在旅游产业总收入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环节。而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过程中,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景区自身,都没有意识到开发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体育旅游消费商品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和景区的负责人经过认真论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体育旅游商品,增加体育旅游收入。
(五)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
河北省诸多旅游开发区体育旅游产业知名度不高与其促销资金缺乏、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总体形象不明及方式粗放有关。市场规律要求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产品的宣传促销。通过政府搭建的有效平台对河北省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旅游资源产品和四季景观进行宣传推介,大力提升河北省特色体育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使河北省体育旅游产业被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所了解,同时,发挥旅游业的窗口、带动作用,促进河北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琥,宋常玉.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构建的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
2.李中堂,汪敏.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构建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9)
3.孙玉梅.扩大旅游消费的潜力和政策建议[J].中国物价,2007(7)
1.1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
西方人视旅游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其社会福利和各项保险健全,即使没有存款也要外出旅游。中国人则不同,相对于攒钱购房、购车来说,旅游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只有在有足够余钱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额外消费。尽管政府大力提倡居民进行消费信贷,但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50%居民并没有消费信贷意向,在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个人信贷消费发展缓慢,旅游信贷消费更是举步维艰。
1.2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制约
目前的消费信贷中,商业银行既是消费受理方,又是授信方,独资承担了信贷消费的资金压力和风险,这就制约了信贷消费的进一步发展。贷款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必然以苛刻的信贷条件要求贷款人履行繁杂的贷款手续。而旅游信贷的需求往往是突发性的,烦琐的手续影响了贷方和借方的积极性。
1.3银行服务质量的制约
近年来由于银行尝到了房贷、车贷所带来的利益,普遍对金额较小、季节性强的旅游消费信贷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忽视旅游消费信贷的宣传营销,消费者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手续烦琐、门槛较高、周期较长,抑制了消费者的热情。
2旅游消费信贷的市场定位
2.1人群定位――青年市场
目前对国内市场来说,耐用消费品已趋于饱和状态,而人们的旅游动机和需求日益旺盛,这就要合理地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向,旅游消费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积极鼓励人们进行旅游消费。
亚当•斯密认为年轻人对于自己和未来的估计总是过于乐观,相比其它年龄段的人更容易产生负债消费的动机。我国老年人消费观念大多过于保守,而青年人已普遍接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对于收入不高、积蓄有限、收入来源稳定、有一定还款能力且有强烈旅游欲望的个体消费者而言,旅游消费信贷是很好的途径。
2.2类型定位――境外旅游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出境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自1997年至2004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1亿人次,其中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达2885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43%,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外出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但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于出境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开支来说,有一定的悬殊。目前除了少数高收入者,很少有家庭能在一年内潇洒地举家出游几次,就是一年外出旅游一次的也是中高收入家庭。对于年轻人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而分期付款是一种平衡手段。
3旅游消费信贷的拓展对策
要使旅游消费信贷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来,除了制订与信贷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担保、评估、保险、公证等一系列制度,使旅游信贷消费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个人信贷消费健康发展以外,针对旅游消费信贷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文章:
3.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政府、金融机构、旅游企业和媒体要加大旅游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等各种宣传方式,普及信贷消费知识,逐步转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传统先积累、后消费的消费习惯,引导人们树立借助信贷工具,适度超前消费的新观念,只有当消费观念转变时,旅游信贷消费才能真正在我国普及。
当然在消费宣传上不可盲目误导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不可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收入预期,就举借债消费。而应正确引导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培养正确的消费倾向。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奢侈浪费、盲目消费攀比,脱离实际收入水平、不量力而行的消费观念违背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引导青年人消费结构的转变,少在吃喝上浪费,少负债购大房、购车,多在购书和游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上消费,这对于提高青年人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氛围。
3.2放宽条件,简化旅游信贷的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当前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很少将旅游贷款直接贷给个人去旅游。银行的贷款条款上大多规定贷款只限于支付与贷款人签订合作协议的特约旅行社的旅游费用,也即旅游者的旅游只能是跟随团队参加大众化的团队旅游,如此苛刻的要求有背于旅游日益散客化的国家趋势。
消费信贷手续烦琐,旅游消费信贷更是如此。一般游客需提前一个月向开办此项业务的银行提出申请,其间需要往返银行多次,并提供银行所需的各种文件、证明、担保。因此金融机构要简化手续,方便游客。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健全信贷产品质量保障机制。
3.3加强协作,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发展旅游信贷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旅游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要密切配合,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形式高效、便利的旅游信贷服务;银行要配备必要的信贷消费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多与旅行社和消费者沟通,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旅游信贷消费工作力度。
“去携”大战:同行相煎为哪般
去携大战沸沸扬扬了这么长时间可谓赚足了眼球,从口水战升级到对簿公堂,针锋相对的两家之所以“结下梁子”,说白了还是因为利益。作为交易平台的携程和作为营销平台的去哪儿,无论是从盈利模式还是企业站位来看似乎都井水不犯河水。用户可以通过携程的网站直接订购酒店,携程获得酒店佣金;而去哪儿网只提供搜索结果,用户如果要预定酒店,则需转入酒店或者其他与携程类似的交易网站页面进行交易,去哪儿网通过传统的营销费用形式获得利润。但两家真的如此泾渭分明吗?恐怕并非如此,作为搜索引擎的去哪儿更希望市场多元化,希望OTA模式与直营模式更为平衡,寡头垄断只会降低搜索的价值;但是携程则希望市场更加集中,搜索不但会不断分流用户,也会引发价格大战。
此外,去哪儿网后来还开通了团购频道,用户可以通过该频道直接预定酒店产品,这种从营销平台一举杀入交易平台的形式,抢夺了携程口中的蛋糕,模式之争和直接利益之争最终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携程:老大哥的中年危机
在去携大战中,不少人感叹携程风光不在。其实面对变幻莫测的在线旅游市场,即使是老大哥也难免会遇到中年危机。
自从打下酒店预订、机票预订行业的大片江山以后,携程一直是游戏规则的主导者,所以不管是对同行竞争还是酒店控制,携程向来以强硬著称。但是根据携程今年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9%,但由于毛利率下降、运营支出上升,公司净利润下降28%至1.69亿元,连续两个季度都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中,占携程总营收入38%的宾馆预定营业收入更是环比下降了8%。
目前这家长期以来在中国在线旅行OTA市场表现不俗的优等生,陷入了艺龙、去哪儿和各种新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纠缠之中,而众多合作酒店也纷纷自建直销体系或尝试新的分销模式,试图减少携程的控制,并不时爆出对携程“垄断”的抱怨。表面看来,携程人力成本的上升,和行业激烈的价格战是其业绩下滑的主因,但携程还有其他潜在的危险:过去支撑携程高利润的模式已经受到挑战,但在代表新兴的休闲旅游中,携程尚未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而淘宝、京东等几大电商的闯入,更是让携程雪上加霜。
“酷携”联手:高举价格屠刀
其实携程的对手不仅仅是去哪儿,艺龙等背靠互联网大佬的后起之秀也令其大为头疼,一直以来,携程的运营模式比较传统,相对的运营费用就会比较高,尤其是人工的客户服务中心,虽然保证了携程的高端用户更加稳定,但也使得携程的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也是携程不敢直面价格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了早日突破围城,携程近日传出消息,将携程的酒店产品加入酷讯旅游的比价平台,与其他在线旅游交易网站“短兵相接”。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合作代表着携程将高举价格屠刀,准备割肉。笔者通过酷讯旅游搜索发现,携程提供的酒店价格确实与艺龙和同程网达到了相同的价格量级,考虑到携程多年积累的品牌与用户忠诚度,在价格相同,返利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携程网还是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
但是,在外向型旅游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内向型旅游作为产业而言的发展滞后。却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状况,在外向型旅游产业发展顺利的情况下,就已经造成了对于国内旅游市场开拓的不利影响;在外向型旅游市场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冲击发展受阻、市场萎缩的形势下,无疑就会使整个的旅游产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比如,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云南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游客人数就急剧下降,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旅游设施和项目却由于长期立足外向型产业的定位,价位比较高,一时难以大规模地接纳国内中低层次自费旅游者,限制了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开拓。这种状况,确实有一定代表性。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以一定速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寄希望于国民对于普通、传统消费品需求欲望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已经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由于内向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力加拓展,完全有可能发挥其对国内需求的激活作用,并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是与如下一些必然因素密切相关的:
其一,旅游业的适时而兴,是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必然。我们都知道,旅游业现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所有旅游产业大国其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也经历过产业发展、变化、调整的过程,并非一开始旅游业就自然而迅速地让人们理解了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经济魅力。我国如贵州、云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边远贫困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均极其重视旅游产业的开发,云南省则是直接将旅游产业作为跨世纪后对于全省财政收入关涉极大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但是,云南省不少地方在历史上并未象今天这样重视旅游产业,而是长年发展与内地、沿海同构的制造产业、加工产业等,在付出了数不清的生态、植被、环境的沉重代价后,才逐步明确了立足省情应取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并由此把旅游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其间人的认识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产业本身的发展也有一个规律,一个新的产业能不能形成以及能不能具有相当规模,总要等待对这一产业构成需求的外部条件的成熟。目前,国内在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日渐浓厚,旅游产业已经面临着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朝阳产业”的良好机遇,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必然并施以恰当的开发战略,其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其二,是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目前我国市场出现了饱和状况,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但是,这种饱和状况是相对的。人们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正在转型,在原有的消费空间已经饱和的同时,新的消费空间也正在形成之中。在基本生活的消费要求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已经把消费目标转向文化、精神消费领域(旅游市场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具有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一种新的消费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自然要出现一些新的消费新空间。在这些新的消费空间,市场需求不低,有效的供给并不总是过剩的,有时甚至还会显得不足。应当充分把握住国民消费转型的机遇,努力扩充旅游产业市场的消费空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大量旅游产业多以外向型产业定位,旅游消费成本过高,脱离了国内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实力,这就使得一方面许多的旅游设施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众多消费者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且潜在的消费欲望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这不但不说明旅游市场前景不好,而只能说明内向型旅游产业的开发滞后限制了其对于国内旅游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就限制了对于国内市场开拓的深度和广度。
其三,是社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增加的发展观念已经过时,代之而生的是实现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中枢的全面、和谐发展观念。在观念变革的支配下,发展方式也正在转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拼命消耗人力与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日渐被“可持续发展”方式所取代。这种带有革命性质的变化,无疑可以深刻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在以知识经济、智力经济为主的经济社会中,劳动负荷已远非昨日这般沉重,人们通过旅游来调节身心、陶冶性情、修养精神,已经不再是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奢侈,而是人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实际上,近年来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就十分善于通过组织员工出国旅游来激发人力性资本的弹性活力。由此看来,在新型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为社会普遍接受之后,旅游将成为人们十分寻常的消费,国内旅游产业也将会获得远比过去大得多的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良好前景,但是在一般观念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旅游行业看成外向型的产业,而常常忽略了对于国内市场的足够估价和开拓。这样,虽然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远比外向型旅游市场前景要好,但是直至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旅游市场还是潜在的,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它于对国内新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方面作出更加积极有效的努力。
第一,应当适时培育国民的旅游消费意识
公允地说,中国人对于现代旅游概念很早就已经有了大量宣传和传播,人们对于现代旅游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在国内可以让旅游产业兴旺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过去对旅游概念的传播,似乎给人一种“高消费”的印象,并不能真正促使国内旅游作为产业而迅速兴起。而今天,在发展国内旅游产业的条件正在迅速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培育国民的旅游消费意识,就不再具有“超前”、“奢侈”的意味了,它往往可以取得培育新的消费需求生长点的效果。目前,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一般普遍公众而言,其旅游意识还比较淡漠,不少人在拥有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后,感到在生活中遇到了大片的消费盲区,不知道应当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什么样的新消费项目。他们基本上还是以高“恩格尔系数”状态的旧生活观念来指导实际生活,不知道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包含旅游消费在内的文化生活消费值可能将要超过物质生活消费值。少数高收入阶层人士似乎有很强的旅游意识,可相对于实际来说又显得不够成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是把旅游当作了富有者的高消费项目。这一方向,令中低收入者望而生畏,显然不是希望获得广泛客源的国内旅游产业所应采取的。针对这种情况,从国情实际来看,应当特别重视发展适应中低收入者的大众旅游产业,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对国民旅游消费意识的培育。主要是应当强化旅游意识,使更多的人把旅游作为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选择,把旅游作为调节人力生产力活力的一种补充方式,养成愿意为获得这方面生活资源而付费的新习惯。
第二,在不放松发展外向型旅游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内向型旅游产业
从长远看,我国旅游产业要扩大市场容量,应着眼于国内市场,而并非国际市场。如前所述,国内市场在近、远期的发展,具有必然性的趋势。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旅游产业的经营者积极更新观念,把相当一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定位在满足国内消费方面。在发展旅游产业中,一般业内人士都有“瞄准国际消费水平”、“起点要高”的思想。不能说这种经营思想不对,发展外向型的旅游产业,确实有一个高起点的问题。但是如果把这种思想绝对化、普遍化,实际上就将旅游产业囿于“贵族旅游”的误区了。我们简单考察一下国外旅游产业如欧洲一些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非常高的软硬件水平,而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我认为,在不放松发展较高档次的外向型旅游项目的同时,国内旅游产业的主流项目,还是应当以国内大众消费水平为发展参照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扩大需求。我国重要旅游城市昆明市确立了国家级滇池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后,大量建设发展旅游度假和娱乐项目,有不少原先着眼于外向型的高档次项目建成之后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近年来许多经营者转换了经营思想,开设了工薪消费、大众消费(如“百元消费之类”)等项目,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效果。
第三,重视把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来进行开发
旅游产业成为具有规模化的产业之后,必然会形成综合性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一个规律。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先期进行规划布局,就可以有效地发挥旅游产业对于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取得更好的综合性效益。只要能够卓有成效地扩大旅游产业的市场容量,比如对于旅游用品、工艺品的制造业就有希望寻找到市场,高新科技产业因为要参与进旅游娱乐业中而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也能够因为面向旅游市场的某些大批量农业产品供给而找到生长点和聚集点,至于与旅游业相谐而生长、而繁荣的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常识。这些产业伴随着旅游得到发展,旅游产业也就具有了综合性,成为十足的大产业了。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少旅游热点地区的政府和具体经营者,还习惯于就旅游搞旅游,缺乏综合性开放的意识和气魄,这不能不对于产业规模和效益形成相当的局限性。如世界著名的旅游区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若讲门票收入,已经十分可观,但是因为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开发不很理想,游客多是对于石林一饱眼福即去,延伸性消费很不够,使得经营者失去了增加收益的多元化来源,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消费者也感到遗憾,这无疑意味着放弃进入极大的消费空间。否则,石林的旅游收入将不会只是目前的水平。应当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真正把旅游业作为综合产业来进行开发。
[关键词]高端消费市场 营销人才 营销平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60-01
1.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早在《福布斯》中文版与融创中国联合举办的“2012福布斯高端生活论坛”上,《福布斯》首度《福布斯 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调研白皮书》2。该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财富的迅速增长已引起全球瞩目,随着财富的激增,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高端生活方式的追求已经开始倾向贵族化、特色化,高端消费市场持续呈现井喷。
《福布斯》称,短短几年,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脱离蹒跚学步的阶段而有了质的飞跃。初始时盲目消费的稚拙姿态渐渐消失。中国财富人群伴随着财富增长,发展出成熟的消费行为模式。中国高端消费者在全球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占得高地,走的越发稳健。
再者,对于全球奢侈品牌来说,大中华区已成为高端消费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在高端消费市场中,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的介入,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获利,竞争变得激烈。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将是现在消费额的4倍,未来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十足。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政策环境,成为占领高端消费市场制高点的重要筹码。
2.三亚市的优势地位
三亚市,位于海南省的一个临海城市,靠近赤道,属于中国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旅游的崛起大三亚时代的到来。三亚市是第56个城市规划由国务院最终审核的城市,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滨风景区。三亚作为国家南部城市的门户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起到火车头作用,在旅游经济带动下各项经济指标一路高歌猛进。
3.三亚高端消费市场人才供求存在的问题
3.1市场分布不集中,人员分散导致供需不平
在三亚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自古三亚一条街”。这条街指的就是解放路。现在,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主城区已建起了很多新的街道,但是,最活跃的商业区域仍是沿解放路一带形成的商业圈。
现在看来,太过拥挤、太过缓慢的人流车流,让人感到无奈。“到解放路来买东西,堵车很痛苦。”不少市民都这么说。“本来,做生意不怕扎堆,但是,像解放路二路三路这样拥挤,动不动就堵车的地段,给很多消费者带来烦恼,因而客人也少来了,可见,太集中了也会影响生意”。
主城区交通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没有泊车位,可利用的空间有限,规模发展受到制约。对于解放路存在配套有限、停车难、交通难等的问题,是商业发展的“大忌”,太过密集造成的交通堵塞、休闲空间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商业的发展。
如今三亚商业圈不断延伸,如海坡购物中心、瑞海购物公园和亚龙湾环湖及海棠湾免税店万达广场商业。然而又各自为政,踏步不前,知名度小无法发挥品牌效应。顾客购物不集中,无法发挥集约化的优势,所以人员相对分散,需求大于供给。
3.2营销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管理混乱导致供需不平衡
在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阶段,营销人员应如何配置才能实现供需平衡,是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市场存在着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人员分配不合理。众所周知,在过春节准备购置年货时,各大超市几乎人满为患,营销人员根本忙不过来。然而我们也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超市的收银台多数都是闲置的。当然,在高端消费市场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营销人员配备不合理,以成为影响顾客购物体验的重要因素。
目前,管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高端消费市场,而是几乎所有市场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但在高端消费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占领一席之地,对于营销人员的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介于高端消费市场的产品的高端性、昂贵性、稀有性,应该对其营销人员给予专业的业务考核。而实际工作中,营销人员在没有顾客光顾时,时常互相攀谈聊天,在工作中接打电话,无故旷工或者因收入降低准备跳槽时常发生。使得在职员工人心散乱,工作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斗志全无。
3.3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供需不平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端消费市场最为吸引消费者关注的首先是购物环境,再次就是购物的体验。所以,高端消费市场的营销人员的知识水平是否专业,成为能否成功吸引顾客消费的重要环节。介于高端消费市场的产品高端性、昂贵性、稀有性,高端消费市场的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热情的服务心态、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诸多实力。然而,根据当前三亚市的高端消费市场营销人员的调查水平显示,相关营销人员只具备热情的服务理念,对其公司产品只有初步了解,而像更多其他相关公司基本情况,甚至对本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等诸多情况知之甚少。这对于高端消费市场的营销人员,是不合格的。
另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三亚市的高端消费市场营销人员的文化水平均不高。许多招聘单位对于营销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的不是很严格。甚至没有相关专业水平的人员也可以经过所谓的“岗前培训”后,直接上岗。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其直接结果就是不能引导购物者产生极大的购买欲望,从而与销售业绩失之交臂。
4.关于高端消费市场人才供求解决的办法
4.1提高市场的集约化程度――建立良好的营销策略
从商业发展态势看,政府的管理及观念更为重要。首要一条就是政府要加强引导,营造一个集约而又休闲的营商环境,将游客引入主消费区来,同时必须有可行的发展规划,强硬启动“准入制”。
4.2完善营销人员的配置,实现优化合理配置
4.3建立严密的考核制度――打造完美的营销团队
在三亚市高端消费市场中,应明确相关营销人员的工作准则,明确工作中的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严格考核出勤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定时开展工作调查和工作反馈。明确权属关系,实施工作责任制。开展等级考核和分数考核的双轨制。以顾客的反馈为主,领导的评定为辅的评价A制度。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和休息制度,逢年过节给予节日的祝福和礼物,使员工找到强烈的归属感。注意员工的建议和反馈,实现公平的晋升机会。最终实现在工作和考核中的优胜劣汰,实现良性循环,为高端消费市场提供合格的人才。
4.4开展相关专业研究,引进相关人才――完善优秀的人才教育体系
高端消费市场学中,最知名的要数奢侈品管理专业。所谓奢侈品管理专业,是通过国际顶级奢侈品管理大师的引导教学,帮助时尚产业管理者深入理解时尚与奢侈品的内涵及文化、扩展国 际视角、优化管理技能,从而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品牌价值。通过对成功商业案例及运营模式的深入探讨,在深化学员对时尚奢侈品商业趋势理解的同时,更加强相互沟通,为其完善国内外时尚奢侈品行业人际关系网络、扩大自身企业品牌影响力、并开拓个人发展空间。
法国的奢侈品管理专业开展较早,其学生遍布世界各大顶尖奢侈品领域。三亚市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知名院校展开合作,在相关高校开设奢侈品管理专业,为自己培养优秀人才,提高高端消费市场人才的学历水平,再通过校企联合,为学生开辟就业道路,为高端消费市场人才打造黄金就业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引进相关高端人才进行直接营销,学习吸收其宝贵经验,为打造高端消费市场铺平道路,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
5 结论
高端消费市场人才平衡战略是三亚市高端消费市场走向成熟与成功的关键所在,建立良好的营销策略、打造完美的营销团队、完善优秀的人才教育体系,是打破高端消费市场人才束缚的“三板斧”,是破除高端消费市场“固步不前”牢笼的钥匙。只有与时俱进,迎合世界高端消费市场前进的步调,做到知难而进,有的放矢,才能在中国这个充满挑战和创造奇迹的舞台上,续写属于三亚市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公布的2014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数据,2014
[2]福布斯2012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调研报告[J]
http://.cn/roll/20120908/224713084429.shtml
[3]崛起的中国高端消费市场 宏源证券,2011-9-18
[4]销售人员管理制度http:///
[5]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的市场供给信息因素分析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3.8 21-23
[6]西方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高端消费产品(奢侈品)行业市场分析
[8] 2015-201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热点分析报告[M] 郭凡礼 杜岩宏
1联合国公布的2014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数据
那么,“黄金七日”的市场表现如何呢?
“十一”的消费市场传达了两个重要的信号。信号之一,黄金周休假制度实施了十年,虽然有种种弊端,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制度创新带来的激发国人休假意识、刺激假日经济、拉动内需的潜力仍在。特别是在“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十一”黄金周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来自全国假日办的消息表明:截至10月4日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219.32万人次,同比增长28.91%;收入同比增长29.75%。其他消费市场也热火朝天,家电、文化娱乐、餐饮市场尤甚。来自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民众消费热情高涨,前三日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金额和跨行交易总笔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5%和43%。
信号之二,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遇到了重大瓶颈,急需向更倚重内需尤其是更倚重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必须更多地通过市场创新来实现。黄金周七天,从消费的角度看,其实是有喜有忧的。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观望情绪仍然浓重,汽车市场总体也偏于平淡,这些大额消费品的不温不火,说明宏观经济走势的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的消费意愿。但家电、IT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和餐饮、旅游休闲产品的火暴,乃至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在局部、个别产品上的热销也告诉人们,市场创新是可以创造消费的。
说到市场创新,旅游度假产品的创新是最为突出的,这也是十年来黄金周旅游收入增长数倍、成为黄金周休假制度最大受益者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传统的观光游,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项目可谓更加丰富多彩:农家乐旅游从大城市周边起步,逐渐风靡全国各地;集知识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也渐成气候;美食游、高尔夫专线游等专业产品方兴未艾。汽车租赁、家庭旅馆、青年旅馆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多元化有力地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容量,提高了旅游市场的质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9月当月增长10.7%,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单月增速。据商务部监测,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9月增速同样创今年以来新高。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指出,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发挥了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主要有五大特点:
一是新型业态快速增长。网络商品零售仍保持较高增速,前三季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7%,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速比百货店和超市分别高24.3和18.5个百分点。其他零售业态中,购物中心、便利店销售增长较快,分别高于零售整体增速2.9和2.8个百分点。
二是居住类消费继续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带动住房相关商品消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居住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 0.5个百分点,其中,建材、家具、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6%、11.3%和10.2%,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3.4、0.4和0.3个百分点。
三是汽车类商品销售加速明显。受政策拉动、消费升级和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增速提升。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9月汽车销量1936万辆,同比增长13.2%,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加快12.9和5.5个百分点。9月当月销量同比增长26.1%,较8月份继续加快1.9百分点,其中,SUV和MPV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4.2%和37.3%。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较高增速,累计同比增长100.6%。
四是服务消费持续火热。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大众餐饮、休闲娱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餐饮企业收入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消费增速0.6个百分点。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西式快餐、中式快餐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比西式正餐、中式正餐增速高12.4和7个百分点。电影票房收入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355.4亿元,同比增长8.6%;观影人次达到10.58亿,同比增长14.6%。旅游行业维持了较高的景气程度,暑期和节假日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高品质旅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为119.1,较上一年提高七个点。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持续领先,达到124.8;写字楼市场信心指数仅为107.1,则与之相差17个点。与去年相比,2015年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提升十个点至124.8,显示市场整体形势趋向乐观。
从商业物业市场参与方的角度来看,品牌商超越服务商位居第一,其信心指数达到127.8;服务商则紧跟其后,信心指数为123.8;业主方信心指数也高达121.1。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依然取得最高值,其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为129.1;三线城市跃居第二,其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达123.2,高于二线城市的121.3。
通过与上一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可明显看出2015年商业物业信心指数在各方面都有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包括业主方、服务商及品牌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持乐观态度的人数占比,较上一年均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品牌商最为乐观,高达71%的品牌商都相信消费者购买意愿将在2015年提升。
此次调查中,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是影响受访者做出市场判断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在盈石集团研究中心的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体系中,这个指标在商业物业市场的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仅次于经济环境指标,达到30%。在权重较大的情况下,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的大幅提升,明显拉高了整体商业物业市场的各方信心指数,这也可以说明为何直面消费者的品牌商取得了最高值。商业物业市场的受访者对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的一致看重也说明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理解消费者的喜好、习惯和结构已经成为制胜的关键。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席张平女士指出,品牌商对消费市场增长的坚定信心在此次调查中凸显,2015年商业物业信心指数得到显著提振。相较于业主方的保守,服务商信心指数更贴近直面消费者的品牌商,这也体现了服务商把握市场脉搏的专业能力。
非零售类品牌高度乐观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本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还发现,非零售类品牌商的信心明显高于零售类品牌商,其中生活配套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最高,为145.6,餐饮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也达到131.6,零售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仅为123.4。从关键指标来看,由于对电子商务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忧虑,零售类品牌商对行业发展持乐观评价的占比较低,而餐饮、生活配套及娱乐等非零售类品牌商在行业发展及拓展计划上尤为乐观。
从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跟踪的行业数据来看,非零售类品牌商对行业发展的高度乐观早已有迹可寻。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大众化及生活配套类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持续升温,非零售类品牌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在2014年,居民外出就餐需求推动大众餐饮企业收入增长13.2%,较中高档餐饮企业高11个百分点;文化旅游需求旺盛,电影总票房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的位置,达到296.4亿元;商务部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增长1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
大宗交易更受青睐佐证大资管时代的到来
此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相比对消费市场的普遍乐观,业主方及服务商对物业销售市场态度较为谨慎,仅约四成在销售指标打分较为乐观。
其中服务商对商业物业销售市场的态度趋向保守,他们对商业物业的资产价值判断更为冷静。而在交易宗数上看,数据显示受访者对大宗交易比散售交易更有信心,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商业物业市场在走向大资管时代。
消费市场虽长期被看好商业物业发展仍需创新
在这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调查中,商业物业信心指数(CRMCI)进一步趋向乐观,并且保持高于写字楼信心指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