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财务基本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基本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基本制度

第1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医院会计制度也日趋完善,科学、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也越显重要。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反映经营过程中的全部耗费,是财务会计核算中确定盈亏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现代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按完全成本法可把成本分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和财政专项支出五部分。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成本分类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医院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以及有偿医疗服务的财务信息,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这项制度也是规范医院为病人有偿医疗服务行为,推动医院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医院努力实现集约型经营管理的重要制度。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的分类是医院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医院会计工作流程顺畅,稳定运行的保障。

一、医疗支出

医疗支出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应当负担的间接费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包括:从事医疗临床服务的职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医疗服务应当负担的间接费用主要是指发生在行政后勤部门的各项支出。由于这些部门是为全院服务的,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医疗服务部门应当承担相应的支出。

对于财务会计制度中的医疗支出(药品支出),我们还可以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的不同,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非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两部分。

(一)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

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医疗服务(药品经营),它是指在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药品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按照具体的经济用途又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医疗服务(药品经营)间接费用三类。第一、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药品经营)的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卫生材料(药品),这些卫生材料和药品的成本能够直接计人具体的医疗服务或药品经营过程中。这里的直接材料不仅包括医院外购的卫生材料和药品,而且还包括医院制剂室自己生产和炮制的各种卫生材料和药品。第二、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在医疗服务(药品经营)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病人)直接施加影响,促使其康复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在核算上表现为医务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以及医院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管理人员工资和补助等,和直接材料的共同特征是都可以将成本准确地归结到某一项具体的医疗服务(药品经营)上,最能够体现“归属性”这一传统上的本质属性。第三、医疗服务(药品经营)间接费用:医疗服务(药品经营)间接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为提供医疗服务(药品经营)而发生的,无法直接归属具体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病种、医疗服务项目等)的全部支出。

(二)非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

非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主要是指行政和后勤部门发生的不能直接记人医疗服务(药品经营)的部门支出。非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的特点是其成本支出可以使医院的整体受益,但是难以描述这项支出与某特定服务之间的关系,所以非医疗服务(药品经营)成本在财务上被处理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药品支出

药品支出是医院在向病人提供药品以对其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应负担的各项间接费用。药品支出的内容包括,从事药品采购、保管、发放以及药品管理工作的职工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药品(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原材料、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其他费用以及其应负担的管理费用。

三、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的特点:一是具有全面性,医院的行政管理覆盖医院的全部,后勤部门提供的服务,医院各部门都共同受益。二是这些费用的发生体现在行政和后勤部门,与其他的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三是这些费用都是附属性的,属于间接费用类型。因此,管理费用的核算包括两个过程,即费用在行政、后勤系统的归集过程和这些费用在受益部门之间的分配过程。管理费用包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后勤部门发生的能够直接记人医疗、药品、在加工材料支出的,不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四、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在医院发生的除了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财政专项支出以外的各项其他支出。包括转让无形资产成本、被没收的财产支出、各项罚款、赔偿、捐赠支出、财产物资盘亏损失、医疗业务无关的基础科研支出、医疗赔偿等。这些支出的共同特点是与医院的各项业务无直接关系,既不属于资本性支出,也不属于收益性支出。对这些支出进行单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的反映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及制剂生产费用与其收入的配比关系,以评价医院管理的水平。

五、财政专项支出

财政专项支出,是指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购建专项、修缮专项、科研课题、挖潜改造等指定项目或用途的支出。

总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的正确分类,有利于医院经营者更清晰的了解分析医院财务状况,加强内部管理,评价经营成果,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和监督。这对于医院加强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锡军.美国医院的成本分类和性质中国卫生经济.Chinese Health Economics.2009(12).

[2]徐元钊,董恒进.国内医院医疗成本研究.中国医院管理. 2010(12).

[3]宫晶瑛.医院成本核算整体框架的构想[.中国卫生经济. 2006(03).

[4]王日春,孙红,梁伍今,毛芹,贾丽丽,王佩华,陈凤荣.试论医院护理成本的核算.中国卫生经济.2009(03).

第2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一、当前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层次的空缺

在我国当前很多医院当中,财务部门普遍缺乏成本控制的良好意识。它们对于财务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了收支的核算方面,而对于成本控制,并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一些医院虽然设立了专门的成本控制岗位,但在成本核算工作中,仍然对原有的财务工作有所以来。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都处于筹备阶段,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我国全民医保事业的开展中,医院成本核算的主流是按项目报销。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医院应当对项目报销管理工作,尤其是医疗项目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强化。

(二)间接费用的分配

对于医院的费用支出,虽然很多医院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标准,同时也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成本收支运营。不过,在费用手指的具体分配上,还是不够精细,没有与实际情况实现良好的结合,也难以对成本支出动因进行准确的反应。同时,由于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没有被制定,这就模糊了医院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不但难以体现出真正的成本,也无法确保精确和正确的成本消费信息。另外,很多医院对于成本费用的分配制度、归集费用,没有进行详细的制定,使得成本核算无法获取第一手数据。

(三)成本预算流于形式

虽然很多医院关于成本控制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不过,却按照经验制定预算,缺乏实际的调研和分析。没有按照成本费用实际发生额来对预算费用进行制定,对于成本费用,也没有实现与经济责任的有效联合。对于成本控制工作,医院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成本预算也流于形式化。此外,后勤人员、行政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缺乏积极性,无法高效的开展成本控制工作。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规范医院成本核算

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应用,使得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得以融入,对医院成本核算对象进行了细化的规定。同时,也使得医院成本核算的成本分摊方式得到了健全,成本核算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信息,也确保了良好的完整性。另外,在新财务会计中,对成本控制的责任与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使医院成本核算技术得到了改善,成本核算的科目得到了有效的细化,从而是医院成本核算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对于医院成本核算的进步十分有利。

(二)药品收支核算的优化

对于医院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针对药品的核算、收支、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规定。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合并了成本、药品的收支核算项目,同时也将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药品总账目制度取消。这样,医院药品收支核算得到了完善,同时也实现了规范化的核算管理。

(三)资产核算方式的改良

对于医院资产核算的方式,新财务会计制度也进行了改良。对于医院财务成本,也进行了科学的规定。这样,对于医院的总体财务情况、资产核算情况等,也能够进行准确的体现,从而使医院成本预算、资产核算等工作能够更加良好的开展。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人员成本意识与能力素质

在当前社会中,新财务会计制度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中的成本核算问题也属于一个较为新兴的领域。很多医院对于成本控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所以,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应当对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进行强化,从而使其能够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指导下,更好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另外,需要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与素质,了解与掌握新会计制度中的要求与内涵。从而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发挥出更加良好的作用。

(二)建立内部监管制度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当中,对成本核算、成本预算等方面的监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部门在对医院成本的负债、收支、预算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以外,还应当对内部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成本控制中的各项基本环节。同时有助于医院明确对外投资的范围,报纸和增值固有资产,从而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加强财务分析与评价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应当强化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使其能够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发挥出应有的评价作用。对此,在成本核算的对象及内容、成本分配的基本方式等方面,医院应当对相应的分析与评价标准进行确立。另外,结合医院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科学化、个性化的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第3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部分医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仍然按照二级核算的方式,这种按照医院科室为单位的核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二级核算的方式容易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执行力度,部门医院的科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了医院采用性能低下的设备,或者导致医院的科研成本投入降低,降低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影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部分医院将成本分为两种方式来计算,其中对间接成本的费用核算比较混乱,例如有的医院只是将成本中的管理费用进行统一的计算,而没有进行细化,导致了成本控制难以真正的执行到细节方面,使医院的管理成本不断的提高。部分医院对管理费用进行分摊的时候,是按照员工的数量来进行分摊,缺少一定的科学性。这些方法都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医院财务分析和管理的有效性。部分医院对于政策性的医疗费用的减免和对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常常缺少必要的会计核算科目,这些方面的成本增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成本控制和核算,影响医院的运行和发展。

二、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建立成本管理的专门组织医院的管理者要正确的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运行的重要意义,把成本管理纳入到医院管理的重要日程中。医院的领导应当根据医院的经营状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构,通过医务、后勤、人力资源等部门的配合,加强不同部门的分工,将责任层层落实,逐渐的形成覆盖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核算组织。同时将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逐渐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效率。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宣传,使成本控制成为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医院的成本效益,不断的完善成本控制的细节,增强医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调动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医院的成本管理要涵盖医院的方方面面,使成本核算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医院的成本情况。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是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预算是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的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所以医院的成本管理应当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成本管理流程化、系统化。通过就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结合,通过定期的检查发现成本支出的相关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成本核算还应当和医院的员工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员工作为医院成本管理中的直接人员,可以帮助医院的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医院各个部门的参与,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以执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成本考核成本结果的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医院的成本管理在医院的重大项目、医疗设备的采购中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减少了医院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此外,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结合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相应的风险支出等科目,对医院运行中的医疗风险和政策性卫生医疗事件的开支进行核算和控制。加强医院的财务监督管理,对于及时发现医院的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在发现问题之后应当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发挥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作用。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医院运行中的各种财务现象和财务关系进行监督检查,将成本控制融入到医院的运行中。人力资源支出是医院的主要支出,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激励的效果,也更能够发挥医院成本核算的功能。例如在考核医院科室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把科室中的每个员工的考核成绩和成本考核结合起来。

三、结束语

第4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 成本核算 问题研究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规定

1、进一步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定义及遵循原则

成本核算是医疗机构进行成本管理的首要步骤及重要基础。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主要是指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切实核算在医院业务范围内的各种费用,并且按照其核算对象进行分类和归集、分配,进而计算出单位成本、总成本及其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指出并强调了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合法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重要性等原则。新医院财务制度关于成本核算的有关规定为医疗机构开展成本核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医疗机构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相应的统一的标准与依据,避免了成本核算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对象、分类及核算内容

新医院财务制度根据核算的对象的不同,将成本核算的类型重新进行了划分,将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新制度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开展科室、诊次及病床日成本核算;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还应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

3、进一步明确了成本核算过程中所核算的成本范围

新《医院财务制度》关于各种成本核算费用的有关规定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成本核算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改变以往成本核算混乱的状态。例如按照旧版的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否将其计入成本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部分医疗机构不将其计入成本,部分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又将其计入成本,导致出现成本核算结果混乱的状况,使核算结果可比性比较差。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并且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

二、基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成本核算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系统连续复杂的工作,需要医疗卫生机构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首先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倡导广大人员积极参与

因为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医院各部门,各级财务工作人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积极参与,因此首先医院领导层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并且充分认识、深切了解成本核算在医院经营管理当中的重大作用与深远影响。医院应该积极做好成本核算的培训及宣传工作,鼓励广大员工思想上重视成本核算工作,行动上积极配合成本核算工作,并且积极进行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学习及实践应用,积极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组织机构,实现全员成本核算

健全的组织结构是顺利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与重要保证,合理地有效地管理组织结构与人员职能分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成本核算更是如此。为此,医院领导层及决策层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集中广大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并且参照国内外的实例,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组织机构,积极在医院各部门范围内有效促进全员成本核算的实现与完善。成本核算实行院长最高领导责任制,在院长的最高领导与最高责任下由医院财务科最高负责人直接负担责任与安排具体工作,人事部门、后勤部门、医务部门、药剂部门、器材部门及工会部门等各部门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以医院整体成本核算工作为中心,各部门负责完成相应责任,各部门积极参与,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覆盖全院各部门的成本核算管理网络组织机构,为医院有效顺利展开并且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3、完善成本核算过程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有效促进全过程成本核算的实现

在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同时,医院应该制定并且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实际调查并了解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在成本核算过程当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制定出科学详细、符合医院实际、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具有良好实用性的程序及管理制度,有效促进全过程成本核算。该管理制度需要实际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及主要操作流程:资料收集、医疗成本、项目成本计算的操作流程等等。

为了有效节约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卫生成本、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就需要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的每个重要环节、各个关键方面以及基本环节,基本步骤,进行核算和控制,从医院部门制定成本计划、执行成本控制标准、总结成本实际实施结果以及事后分析成本反馈,从而实现医院实际业务中全过程、全方面的成本控制。

4、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成本核算实现全网络管理

医院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计算机信息化是时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引进新技术,升级医院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积极开发功能更加齐全、操作更加简易、安全性能更好的成本核算软件系统,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接收和输出财务数据。同时应该注意该系统的在医院科室的实际覆盖范围,该系统应该包括临床科室、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或者医技科室的检查地、治疗以及医疗发生地、药品及医疗器材管理库房、行政后勤部门、各收费结账处以及账目核算管理点实行统一标准的联网,达到数据进行标准分享,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成本核算结果的实际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广.会计信息体系结构的发展,会计研究,2007(10)

[2]臧慧萍.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中国会计电算化,2005(11)

第5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

近几年,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在社会各行业广泛的推广应用,医院在该背景下的成本核算也受到了各界的重视。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成本控制是关键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变革的意义

1、可有效的促进医院提高社会效益。

在新制度的背景下,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体系改革的是医院进行现代化医疗改革的基础,通过成本核算改革,能够使医院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财务实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改革后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对医院各科室、各流程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整体掌握,找出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及时的调整医院的收入支出结构,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使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可以获得较高的患者认可度,使医院整体的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2、可以促进医院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我国现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医院需要进行全面的财务制度改革,而其中的重点就是成本核算体系的变革。优化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对医院资金的管理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率,从而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医院成本数据的分析整理,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前医院各个科室间的成本管理情况,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各科室医疗项目的盈亏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对收入和支出结构做出相关调整,使收支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成本核算还有一作用就是可以为医院的财务预算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医院的财务预算更为合理,使医院的财务结构更为合理化,更具竞争实力,不断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3、可以为政府医疗补助提供依据。

医院有两大经济来源,其中一项是日常运营收入,即为患者提供各项医疗服务所取得收入;还有一项重要收入就是来自于政府医疗财务补助。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变革能够对医疗各项合理支出进行分析,为政府提供完整的、详细的成本数据,可以作为政府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

二、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

结合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进行落实。然而,医院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与盈利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医院的重要领导及财务工作者对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视,导致成本核算改进不彻底和不到位。

2、业务水平较低。

医院的工作比较稳定,没有较大的工作竞争,因此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没有及时的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尤其在招聘财务人员时,过分的重视文凭和理论水平,忽视了其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导致许多财务人员职业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新制度和新形式的发展要求,阻碍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进展。

3、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财务人员在医院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成本控制核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会忽视运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使成本控制的效果不理想。现在,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在摸索阶段,没有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标准,所以在执行中,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计算,核算的力度较弱。

4、新旧制度衔接存在问题。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有所变动和改进,但在执行中并不顺利。在旧的体制中,例如医院的报废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会计入固定基金,但清理的收支却无法体现。在新的制度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使其能够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和核算。但由于医院习惯于旧的制度,对许多问题仍采用旧制度处理,导致衔接出现问题。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改进措施

1、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应有所调整,从而适应更高的发展要求,实现更加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了能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建立并完善成本核算的组织体系。(1)成立成本核算的领导小组。医院院长作为小组长,财务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其他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小组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会同财务人员一起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的操作流程,起到成本核算实施的决策作用。(2)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以财务管理者为组长,财务经理级为副组长,其他财务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工作内容是对医院的各项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医疗成本各管理成本进行核算,最后总结出各类财务报表和成本核算报告等,为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事实依据。(3)技术小组。信息技术小组主要由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软件供应方派出人员组成。小组工作内容是负责对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进行维护和优化,为工作小组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其他财务模块进行维护,实现医院各系统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对药品进价和售价实现监督。(4)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主要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日常主要负责统计各科室的工作出勤情况,做成报表,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提供核算依据。

2、加强对成本费用的分类和管理。

医院对成本费用进行准确的分类管理才能确保经济效力做大化。医院的各项医疗活动都与成本有关,为了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而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医院各部门间的默契配合。在成本核算时,要加强对各种费用的核算,如差旅费、办公费等,避免出现虚报和假报费用的情况,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将卫生材料、人员经费等划入成本费用,将折旧费用、工资津贴等划入费用类,实现成本核算的合理合法。

3、加强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

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教育宣传,提高医院领导和财务工作者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度,使其积极的配合,帮助协调各科室关系,大家一起确保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4、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要做好财务人员的选用工作,对于已经在岗的人员要加强其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素养,定期进行专业的财务培训,提高财务成本核算的操作水平。在招聘新的财务人员时,不仅要考核其专业能力,对其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也要重点考核。针对财务工作人员,要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全面的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成本核算的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5、成本核算体系标准化建设。

建立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医院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在医院整个经营过程中都严格按标准执行,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6、使新旧制度更好的衔接。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行,可以整体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医疗改革顺利进行,但要注意与旧的制度衔接。比如固定资产在新旧制度中核算的问题,这就要求采取人员认真学习新制度中的具体要求,新的问题坚持用新制度解决,对遗留的问题请示领导用新制度还是旧制度。

四、结论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改进,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使新旧制度能完美的衔接,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开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经贸,2016(12)

[2]徐春龙.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22)

第6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F23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在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渐树立与推行,医疗机构之间的竞赛日趋激烈,这就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新的应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管理发生了微观变化,而其间的成本核算问题是确保医院正常安稳运转的底子。

一、现行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表现

1.重收入、轻管理。医院中大多数的科室只是单纯地专注收入,而在卫生材料、物资管理及固定资产方面做得不够。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是简单地将卫生材料进入成本核算,忽略了其他科消耗资源的成本核算,导致水、电、气及其他资源浪费严重,另外还有些医用耗材不是根据科室当月的使用量进行统计,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进而无法真正反映出医院真实成本核算从而进行有效地核算。

2.只着重物化成本。医疗效劳成本,指的是医疗机构或是医务人员为了出产或是供给有关的医疗效劳,所耗费的全部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的钱银总和。可见医疗本钱管理既要重视物化本钱,又要重视技能与劳动力成本,才能体现医疗服务的整体价值。而医院目前的成本核算劳动力计量口径不一致,导致医院在成本核算知识简单地使用门诊人次及人数,住院量及人次作为计量单位,进而导致成本核算不全面。

3.缺乏合理的预算。医疗成本计算是依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规模的规则,计算医院在医疗效劳进程中所发作的物质耗费、劳务酬劳以及有关费用的数构成和水平,是对医疗效劳进程中的费用发作和医疗效劳所进行的计算,意图是真是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本钱。合理的预算能对不合理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医疗资源的的科学配置,最优化实现医院成本核算。

二、会计成本核算完善的内容

财政部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对现行制度进行了全部修订,以便非常好地合作医疗体制变革。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引用了公司会计制度的计算办法,对医院的成本计算进行全部变革,解决现行成本计算的缺点,对医院的成本计算进行了完善,其完善的内容具体表现在:

1.夯实收入和成本基础数据。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收入一般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医院按照收入在HIS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医院各科室开单科室以及执行科室的收入想对应。同时医院的成本数据由各科室的人员、卫生材料、物资、固定资产以及消耗等的核实与统计,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这些数据将由物资管理和财务系统进行归集,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打好坚实的基础。

2.四类三级分摊法。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各个科室之间的成本结转以及划分表现为进一步透明化、原则化,医院将各科室按照业务性质以及于本身的管理特点分为:临床、医技、医辅以及于管理等四大类核算单元,将医院的成本分为: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医疗成本、提取医疗风险基金、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其他费用等各类费用事项,各类核算单元先进行医疗业务支出的耗费进行归集,划分到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直接成本要直接计入,间接成本要分配计入,归集形成科室业务成本。然后再按照分项的方式逐级分布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依次对于行政后勤类科室耗费、医疗辅助类科室耗费、医疗技术类科室耗费进行结转,形成临床服务科室医疗成本。

3.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变化。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院为适应市场变化会不断增加更新设备,固定资产占成本的比重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实行成本管理,科室实行成本核算后,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方面通过累计折旧体现单位资产净值,另一方面通过累计折旧以科室成本的增加,体现设备的有偿使用性。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无产资产核算以及累计摊销,用来核算医院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费用,使无形资产的减值成本化。这些变化客观、正式地反映俩资产价值,所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也成为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之一。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一系列卫生改革政策的出台,在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为全面反映医院的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开始实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在管理、服务、质量、成本、收益等各方面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对策如下:

1.提高管理层对成本核算的认知。医院的成本核算从宏观的角度也可以把握目前卫生行业形势,为了更好地制定出比较适合的财政补偿政策以及于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医院的成本核算要从微观的角度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促使医院收益不断增加。为实现目标医院需要强化内部管理者对于新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不断强化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层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帮助财务管理理念用于成本核算管理中。同时通过同行业好的新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地将医院的成本核算细化,使医院逐步建立起内部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质的飞跃。

2.完善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体系。医院的成本核算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新财务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成本核算进行了细节完善,明确了成本的归集和转移,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引进完善的HIS系统,进入信息管理平台,统计收入、支出、物资等各方面必要可靠的数据,以进行成本核算;再者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努力学习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掌握新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内容,保障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医院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不断的增加。从而建立起一系列比较适合医院本身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

3.注重成本核算的价值与分配。一方面医院卫生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医疗服务价格主要还是以政府的相关定价为主,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一般只是偏重于物化的劳动,活劳动的价格不能够得到相关的体现,医院医务人员运用掌握的知识以及于技能为患者提供的相关服务,也具有相当大的价值。所以,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之下,医务人员的技术也能够在价格中得到体现,医院要在成本核算的同时追求医疗服务的最大化,利用好卫生资源,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成本核算上的分配机制,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成本的核算公式为:科室成本=直接计入+分摊成本、管理成本、医辅成本、医技成本),进一步落实了成本核算的分配机制。

四、结论

医院财务成本的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而且核算的难点部分在于收入确认以及于成本的分配比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而随着当前医疗市场的发展和医疗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细化,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的相关的体系,作为成本核算营造一个比较适合的、畅顺的医院运行的良好的环境,确保在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能够站稳脚跟,并且提供高质量的卫生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能够保障医院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平.对医院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3,1:35.

[2]朱捷,江启成.医院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5:47+48.

[3]金晓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医院成本核算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8.

第7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前言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企业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一个全新的会计理念。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基本建设长期以来在会计制度、会计基本准则以及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变革

新时期背景下,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目标上均出现相应的变化。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理念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理念方面,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应立足于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发展适应市场的发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现出市场的需求。在法制理念方面,新会计准则为水利基本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提供重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影响或者改变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法制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促使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使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会相应的出现变化。新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修订更改,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地适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水利基本建设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在财务管理方法上选择了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实行新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水利基本建设相关部门在收集信息时的成本,降低水利部门的经营成本,优化水利部门财务资源的配置。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与以往的准则不同,它在企业研发费用方面具有明确的规定。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从自身实际经济情况出发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对所需费用的研发,寻找成本最低、收获最高的发展道路,使水利部门的资金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运用,使水利部门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此外,在新会计准则里,还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以及相关一些财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长效发展。

三、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创新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一)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所发展,但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全面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情况,这给水利部门增添了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新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管理的风险,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拓展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的管理或者是一些相关财务的管理,更应该包括相关的税收管理、保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第二,相关的水利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更新财务管理方法。水利基本建设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不应局限于原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应根据水利基本建设实际财务状况及时地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第三,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应尽可能的体现出量化方面的信息,比如相关的风险决策、定量预测以及滚动预算等等。再次,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信息的建设,将信息化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网络的财务管理体系,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开和透明。

(二)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时,应该设置相应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使水利部门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并不健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重要项目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项目款项的审批以及复核出现漏洞,出现虚报项目款项的造价现象,进而导致水利基本建设出现超付款的现象,给水利部门带来一定的损失。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必须是严格的,而且是具体、清楚的。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里,必须具有明确的财务管理办法,这些财务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不是笼统的,它应该包括水利基本建设营运中每一个经济环节的具体财务处理。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法,可以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应该包括财务管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业绩考核制度引入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激发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创新财务人员的管理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强调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要真实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状况,水利部门要贯彻好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是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财务管理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工程财务管理经验,导致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计量支付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水利基本建设财务会计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财务状况。对此,首先,相关的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财务人员掌握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第二,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此,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第三,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考核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制度上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使财务人员自觉地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

(四)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财务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财务控制影响和制约着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强化了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财产上的损失,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刘洪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2]胡文政.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09;14

[3]张建国.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4]李晓云.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9;11

第8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本建设;财务监督;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前言: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各部门、各地区及项目建设单位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地方财政从1995年1月1日起全面行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职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既关系到基建专项资金流向,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进行基本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已成为地方财政的工作职责,如何改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也成为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思考的课题。

一、目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观念薄弱

对于建设单位财务管理长期以来都未能被管理者所重视,在经营观念上,有大部分的建设单位管理者和决策者更重视运作项目而轻视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观念的薄弱导致财务管理体制的缺失,使财务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和可控性,往往会带来经营上的恶性循环,即一边单位在倾其全力争项目,另一边对取得的建设资金和建设成本缺乏管理控制,导致企业利益的委缩,甚至滋生腐败行为。

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统一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的不统一,某些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出现了不同部门制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不同的现象,缺乏制度体系的统一性。虽然各部门制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强制性的统一的执行标准,财政部制定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在众多的制度管理中也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多套制度并存,制度体系不统一是导致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3.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存在缺乏监管的严重问题,无论是内部财务监管还是外部财务监管都不到位,存在监管漏洞。从内部监管的角度,对项目建设投资预算不细致、对项目建设成本控制不严格导致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的“三超”现象;从外部财务监管的角度,由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调整,调整后各级财政部门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处于初级的摸索和研究阶段,各地方财政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也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形,因此在执行外部监管的过程中,很难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使基建财务监督职能发挥不到位,使监管工作受到局限。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意义

1.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我国大规模的进行基本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全面提高社会效益,因此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追求的最终目标。而现阶段财务管理的健全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建设成本和投资效益,因财务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等现象大大缩减了投资效益。因此,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提高基建投资效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强化财政监督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健全,财务管理监督职能也得以在各个领域允分发挥。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财政监督职能在基本建设领域的发挥一直没有得到强化和发展,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还较低,管理还很混乱,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因此,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是促进地方财政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的需要。

3.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

基本建设项目存在较大的竞争,各建设单位为了争夺项目纷纷采取手段,其中不乏存在不正当竞争、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了行业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如何有效地避免不正当竞争,防止贪污受贿的发生,就要从财务管理入手,加大基本建设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建设单位财务透明度,拒绝给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方便之门,加强基本建设的廉政性。

三、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各级地方政府要全面实现其管理职能,就必须制定统一执行标准的财务管理办法,将所有建设单位纳入管理范围,强调管理制度的主导性,明确管理制度的权威地位。

2.加强财政基建队伍建设

提高财政基建队伍业务水平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因此要不断培养既懂得基本建设行业业务、又熟悉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人员来充实财政基建队伍。具体做法可以通过组织人员到实施基建财务管理水平高的单位学习,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培训和基本建设知识培训等,以此来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队伍整实业务实力。各级财政部门在抓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同时,也要把提高基建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3.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建项目立项的参与性,不论是何种投资方式,财政部门作为监督职能的行使者必须参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工作,确保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政部门要组织审查基建项目的工程预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根据审查结果来确定项目招标造价底价。在项目建设进行过程中,财政部门要时时监督项目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对不合理的资金用途应拒绝拨款。基建项目完工后,财政部门要以工程预算为依据组织会审,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帐务情况。总之,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建设实施,再到项目竣工结算等各阶段,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其监督职能,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保障基本建设健康进行。

结束语: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的科学、完善程度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与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目前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用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解决现存问题,促进我国基本建设行业在健康的内部环境与公平的外部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4(05).

第9篇:财务基本制度范文

一、高校基建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新旧体制改革给传统的基建财务工作带来挑战。传统的基建财务工作是以沿袭几十年的记账、报账工作为主,在原来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中,这种方法也有过其发展和较切合实际的历史。如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单位按计划供料,施工单位按计划施工的管理体制,基建财务与材料,计划等部门的有效配合,确实起到了有效的财务检查和财务监督作用。但随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招投标体制的推广和完善,基建财务只能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计划和拨付大笔的工程款项,不能切实、有效地起到财务的检查和财务监督作用。基建财务如何适应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核算,如何认真调查分析、正确预测,积极协助和参与,做好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实际过程中,又如何有效运用财务手段,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和支出项目,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等等,都对传统的以记账、报账为主的基建财务提出了挑战。

(二)财会制度的缺陷,客观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的不规范。1998年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财会制度客观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对独立。表现在:1、新会计制度中报表体系、会计科目的设置无法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单位基本建设的基本情况。一方面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和有关附表未能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内容,实施中的基本建设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核算和反映;另一方面新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和一般预算科目中“目”级和“节”级科目设置不完整,无法完整反映基建收支情况。2、基本建设财务收支会计核算不规范。当前,学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多数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正常经费收支一起核算,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在建工程”科目,基建支出列支渠道不统一。为归集基本建设所发生的费用,有的自行增设“在建工程”科目,有的通过“暂付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还有的通过“事业支出”科目。有少数单位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核算,但行业会计制度之间,在适用会计科目上缺乏衔接。

(三)传统的财务方法与基本建设管理要求的矛盾。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向综合性发展,这个趋势体现在科学技术上,也必然体现在管理工作中。传统的基建财务工作,疲于应付日常琐碎、繁杂的各项具体业务中,财务人员也有那么一种思想,只要到月末账平了就“万事大吉”,其他无论怎样,一概与己无关。但随着承包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基建财务已不再有那么多的经济业务需要处理,工程款只是按进度,经监理公司核实后拨付给施工企业,设备物资也是依据招标结果和合同规定按计划支付,这就要求我们财会人员除了做好基础核算工作以外,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基本建设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转变和延伸基建财务工作的功能,参与基建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适应能力。

(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基建财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基建原来均以政府投资为主,学校投资为辅,自1999年实施高效扩招以来,各个高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高校的基建投资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投资不再是主体,学校采用多种渠道自筹资金。这就要求我们基建财务,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做好事前的预测和分析,积极参与计划和决策,运用综合财务手段,节省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二、高校基建财务应对措施

(一)由记账、报账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应当走出办公室,深入社会、深入现场,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和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熟悉生产过程,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参与基建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真正体现财务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管理与监督作用。如基建财会人员可参加工程管理部门的工程例会,财会人员能了解工程变更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同时基建财务也应及时宣讲有关财务管理要求。在平时,财会人员还可以参与招标考察,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同时还以可参加工程的竣工验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建财会人员,还应直接到建材市场,了解材料的品种、价格,并努力做到货比三家,为搞好材料的一次定价工作等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参与上述一些工作,基建财务突破传统财会工作的局限性,扩展财会工作的内容,加强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投资效益。

(二)制定办法,完善制度,保证财务管理有效实施。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对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价款结算及报销审批制度、材料物资管理、银行存款及现金管理、暂付款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基建财务管理以建设资金管理为重点,开设基建专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以资金流向为主线,规范资金用前、用中、用后三个环节的监管。在项目资金拨付使用前,严把项目的概预算审核,认真落实“财政基本建设预算编制制度”、“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制度”,使有限的财政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规范资金拨付管理,严格按财政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建设单位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经常性的专项监督检查。工程竣工后,要加大审计力度,严格财务决算审查,审减不合理开支,对审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给以披露并从严处理。学校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表、年度财务决算和编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