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狮岭,皮具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广州花都区委区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打造成集皮革皮具、五金辅料、皮革成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皮革皮具城一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成长为中国皮具之都。目前,狮岭集聚生产性企业6200余家,从事皮革皮具原辅材料经营的商铺11000家,年产皮具超5亿只,年产值超120亿元,年税收达6.4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狮岭已经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皮具业重要基地。
狮岭皮具业90%都属于三来一补的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欧美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出口为主的狮岭皮具产业也了巨大的冲击。
一、金融危机后狮岭皮革皮具企业困境因素分析
(一)受整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土地、原材料和其他资源成本不断上扬,加之出口退税取消,在出口价格没有上升或上升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对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皮具企业来说,企业的利润空间严重萎缩。
(二)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于许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企业来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三)人民币升值引发出口产品销售成本再度升高。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驱使美国政府对我国继续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继续升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导致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优势逐渐失去,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四)贸易壁垒问题。欧盟不断抬高准入门槛,今年实施的REACH制度,WEEE、RoHS、PFOS指令都严重制约着企业出口,而且还要随时面对反倾销控诉。欧盟的指令还可能会诱发皮革皮具出口行业的再次洗牌,因为这些壁垒只有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才能应对,而中小企业很难应付。
(五)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匮乏,创新与发展成企业管理瓶颈。多数企业主文化程度不高,家族管理普遍。长期以来,依靠三来一补,赚点加工费,忽视企业创新。企业规模小,缺乏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冒风险,往往选择保守的追随策略而不愿选择自主创新。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面对成本、汇率、贸易壁垒、内部管理四重困境,皮具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转型与持续发展?笔者主要有以下四种对策供参考:
(一)坚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企业主体地位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壮大,所以企业有充足的动力去转型升级。政府的角色是积极引导,不应越俎代庖。原因是:
1.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决策者在掌握大量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作出合理决策。在外部信息获取上,政府不如企业那么敏感,在内部信息获取上,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企业的具体转型升级不应由政府决定,而且转型升级的风险政府也不可能承担。所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应由承担风险的企业决策者决定。
2.转型升级需要企业自己主动寻找机会,把握机遇,制订规划,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如果企业的转型升级仅依靠政府推动,企业家没有主动性,企业转型升级注定要失败。
(二)完善产业集群公共创新平台体系,促进企业借力发展。
政府应首先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公平竞争环境是创新基础。要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产品,保护狮岭品牌,特别是名牌产品;防止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避免损害区域品牌美誉度。
进一步优化狮岭皮具公共创新平台体系:
1.丰富狮岭政府和中国皮具之都网站内容,在相关政府网站上应公布政府已公开的重要信息,包括法规政策、相关统计资料等。在网站上还应有相关部门工作邮箱,并有专人负责,以便收集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还可以一些有关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对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看法。
2.经常举办一些讨论性会议,让政府决策者、企业界和学术界相互交流。
3.由政府出面,协调工商、税务、银行、法院等部门,建立企业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优势企业的发展机会。企业要借力创新平台,加入区域品牌和营销网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获取更高的利润。
(三)企业要改革内部管理,铸造核心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从同质化转向差异化;发挥职工的创造力,降低成本和消耗压力,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内外兼修,坚持市场多元化,根据国家出口的外贸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措施来调整企业经营决策。想方设法开拓非洲、南美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在扩大国外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渠道或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扩大国内销售;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和银行金融工具规避汇率影响;提高对人民币升值的预警,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根据客户信用情况,采取不同付款方式,必要时候采用欧元等非美元国际结算,保证企业出口收汇的安全。
(四)组织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层人才
由政府组织协调,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层人才。组织企业参观业内成功企业,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把握产业发展动向。
(五)深化与人才有关的体制机制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才是产业升级关键,要为人才提供较高待遇的同时,还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才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以多种形式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高级人才来参与创业和研究。
从任何一个国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来看,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都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劳动力成本并不能成为支撑皮具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的优势会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转移。从最初的意大利,欧洲等地转移到日本、韩国,后来又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国。而如今,印度、越南凭借更加低廉的人工成本,也会对中国的皮革皮具制造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对皮具企业而言,要尽快脱离价格战,坚持质量是根本,走品牌化道路,以产品差异化来提高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展以回报社会和顾客长远利益为目的的价值战,才是根本出路。
在危机中成长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企业应该认清危机的实质与本质。未雨绸缪,在危机中赢得先机和优势。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皮具行业协会./chinaleather.org/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丰田公司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不断向国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外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市场,这就造成了我国本土的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成为当前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完善和加强自身的生产管理建设,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汽车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就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精益生产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精益生产方式最早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公司,根据当时的国际化背景以及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创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一经提出,迅速推广与整个日本市场,日本汽车公司凭借着这种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迅速发展壮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制造企业凭借着这种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快速提高了本国的制造业水平和质量,迅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中强有力的竞争者。对于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正是由于普遍使用了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迅速增强了日本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为日本汽车企业迅速打入欧美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欧美国家相关工业和制造业专家,不惜投入巨资分析日本汽车制造业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对日本汽车企业创造出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赞不绝口,并纷纷模仿,这就奠定了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成为世界主流的生产管理系统。这种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从最早的汽车生产制造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已经成功运用到其他生产经营领域,引发了世界生产经营的革命。
当时的美国制造业专家通过对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考察研究,对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下个比较完整的定义。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指的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在产品设计产品管理和客户关系上面,通过运用特定的方式和手段全面减少其中的浪费,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服务于顾客。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最为关键的核心是,对无业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行为进行杜绝,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使生产经营不断尽善尽美。生产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从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整个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制造企业提出来的,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是通过长时间对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制造商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美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管理方式,是不适应日本本土市场的发展环境的。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汽车市场比较狭窄,采用大批量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不能够满足日本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刚才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起来,由于设备资金的不足,缺乏相关的资金支持要想完全模仿美国那种大投入,大规模的制造生产模式,是完全不适用于的日本经济环境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的大规模生产经营方式是由当时是由当时美国拥有大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的。但当时的日本人口下降,缺乏相应的劳动力。
二、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内容
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由最初的汽车生产制造领域逐渐拓展到其他的领域和行业,从生产环节来看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由最早的制造领域逐渐发展到产品的设计研发和产品销售各个领域,发展到现在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已经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精益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减少各种浪费和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和节约成本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无论是从生产制造环节销售环节,各种浪费包括,过多的制造浪费,时间上的浪费,加工上的浪费,由于品质不合格造成的浪费。除了生产部门,其他部门的浪费包括,由于各职能部门协调不够导致的浪费,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造成的内耗,管理过程中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浪费。
三、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建议
在具体的讲有商场管理系统建设中,要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并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建设和完善适应于自身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这种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不断提升和加强汽车制造企业的自身管理和生产水平,也是增强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其中包括资源集成,信息化管理,目标考核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生产管理系统,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涵盖的职能部门有,生产制造部门,工业物流部,安全控制部门,每一个部门和模块都有自己清晰严格的标准,和业务流程,在明确相关的标准和流程之下,还有清晰点考核体系,这样就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具体的考核。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在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指导下,可以有效地促使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内部员工生产积极性,有效的消除在物质空间,设备等方面的浪费情况,有效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地提高生产经营指导,有效地提升了汽车制造产品的市场反应速度。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能够有效地建设和完善经营生产管理系统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文化建设水平,这种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员工提升精益化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浪费,使企业员工能够形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四、结语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作为当前生产经营过程中主流的管理系统,它的最核心的思想在于通过准时生产,从而降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环节和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浪费情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本文就是着眼于这一角度对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发展含义和内涵,以及关于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梳理,希望通过本文的系统介绍能够为汽车制造企业在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上提供有益的借鉴。对于我国当前的汽车制造行业来说,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和改变自身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就会被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淘汰掉。因此,中国当前的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重视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亩喔龇矫娑喔鼋嵌冉岷希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找出一条是适合自己发展改变的道路。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变自身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也只有不断建设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才能提升汽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根保,付兴林,朱瑜庆,任显林.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2010,02:93-98.
[2]汪玉春.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管理创新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董雷. 精益生产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关键词:施工企业 资金营运 内部控制 管理
一、施工企业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
施工企业资金营运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施工企业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设计、组织和规划的方法和程序。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活动的集中归口管理,明确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要求,评价资金活动情况,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营运的良性循环,加强对营运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本文主要从施工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内部控制分析。
从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分析。施工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就是货币资金,其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所以其业务内容主要是现金的收支和各种形式的银行往来结算。施工企业利用货币资金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对库存现金额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库存现金并严格执行,授权专人保管资金,定期或不定期资金盘点,不允许大额现金支付,凡是大额支付都必须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2、对货币资金支出进行控制。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首先是支付申请,即有关部门或个人要用资金时,要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其申请包括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并附上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其次是支付审批和复核。必须明确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权限,审批人应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复核人应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会计对相关凭证进行横向复核和纵向复核。最后是支付的办理。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为凭证加盖戳记,及时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3、对货币资金收入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货币资金收入要及时入账,严禁收款不入账,防范小金库,加强业务管控。4、对银行账户进行控制。施工企业按照执行《支付结算办法》,包括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并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管理和控制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授权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加强对银行账户的控制和管理。5、对票据及印章进行控制。施工企业办理资金业务时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要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置专人保管,印章与空白票据分管,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法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保证财务专用章与法人名章分管。内部控制有利于调节内部资金余缺,节约企业资金占用和筹资费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做好资源配置,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促进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管理有序。
从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分析。施工企业应加强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等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运营效率。特别是对主要材料成本和施工方案优化方面的控制。责任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承接项目的项目内容、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结算价格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然后以委托经营责任书的形式下发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实施并签订经营责任书,通过节奖超罚的方式把员工的个人收入同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以此调动项目领导班子及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各组织、各部门的成本费用。还要做好事前预测,即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确定项目各阶段资金需求计划;事中控制,即划分责任中心及责任范围、责任预算的分解、建立台账核算制度,及时严格按照调整程序调整预算与实际不相符的资金需求;事后分析,即在月末、季末、年末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分析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找出节约与超支的具体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1、在对材料成本的控制方面,要采用招投标办法,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竞标来降低材料成本,保证材料的质量、及时供货,加大材料采购环节的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要做好进料计划,执行限额领料,杜绝无计划用料,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降低存储成本,节省流动资金,加大了材料使用环节的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还要做好对各种边角余料回收,废料利用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耗,加大了施工环节资金内部控制管理。2、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面,加强节约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尽大可能优化施工方案并达到切实可行,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浪费,控制好各项目节点工程,都会成为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的有效办法,好的施工方案可为项目节约大量成本并有更大利润空间可挖,更好地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管理。
二、施工企业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因为工程施工的实际特点,建设周期长,设备投入大,导致资金占用量很大,并且工程进度款分期支付并扣留质保金,导致资金周转缓慢,所以施工企业资金营运紧张,进而使其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问题。
2、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时常出现施工企业垫付资金进行施工建设,还有工程款的拖欠,导致资金流通率低,资金回笼运转困难。并有可能使得许多施工企业无法及时收回债务,形成呆账,从而增加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3、有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企业的实际规模和资金承受能力,没有制定有效的符合实际的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投资失误。有些企业不从实际出发,不与时俱进,片面强调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项目风险综合评估不足,成本分析测算不充分准确,盲目投资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使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
4、施工企业对资金营运的控制和管理不够重视,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有时还会出现不坚持职责权限和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对企业资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使用不当,施工建设计划不能如期完成,还使企业发展存在更大的风险,使企业内部资金营运管理混乱,严重制约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针对施工企业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1、规范建筑市场,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建筑市场体系和运营机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制止盲目压价、垫款施工等违法行为,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要加强招投标管理机构的建设,树立招投标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
2、施工企业要科学合理谨慎地选择投标项目,加强对投标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从源头立项上加强资金的控制和管理。项目的投标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还要考虑财务盈利性强、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适用、建设条件可行,这样才能够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不能脱离企业实际,避免盲目投资和决策失误,达到施工企业资金运营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3、施工企业负责人要提高企业资金营运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和思想素质,保证施工企业资金运营内部控制的工作规范化和合理化。
4、施工企业要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完善有效的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推广实行,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施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且利用效率低。所以可以通过网上银行业务把分散的账户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保证支付重点,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施工企业应对突发性支付的能力,从而达到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的目的。
5、施工企业要强化对项目中标后的资金预算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金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现金流量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
6、施工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日常管理,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收支关口,对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各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加强管理。
7、施工企业应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监察员,加强对企业资金营运的内部审计。要执行内部审计制度的规范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保证资金营运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施工企业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四、结束语
在施工企业中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是财务战略的一部分,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公司战略及其他业务或职能战略的制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为资金是流动性极强的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企业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实力,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的竞争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加强对施工企业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要从完善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下手,在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资金营运的过程管理,使资金在各环节处于可控的状态,充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最需要的项目上,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从而加大监控力度,有效的规避资金风险,保证财产安全与完整,使施工企业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郑丽,段利玲.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 (10) .
关键词:中资企业 税务问题
一、当地财税法律法规情况
(一)税种和税率
俄罗斯没有专门针对房地产的税法,所有行业都统一按《俄罗斯联邦税法典》执行。至目前我们了解和在执行的情况,与企业相关性较大的主要有下列税种及税率:
其中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税种是增值税和企业得得税。
(二)关于流转税
俄罗斯实行全行业增值税,税率18%;其中参建(相当于国内预销售)情况下,成本部分不需交纳增值税(包括住宅、商铺及地下车库),但开发商所收服务费(预售收入超过房产成本部分)须交纳增值税。建设完成取得产权后,做为现房的住宅销售免交增值税,商铺及地下车库销售则须交纳增值税。
(三)关于企业所得税
依据《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25章“企业所得税”(第246――333条)相关规定执行,包括收入的定义程序、分类及确认、成本费用等允许税前扣除项目的定义程序、分类及确认等规定,与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原理、大致原则基本类似,但也有其不同的特殊规定(将在后面较细分析)。
二、中资企业税务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流转税方面
按中国税法相关规定,房地产企业在国内须交纳营业税,而在俄罗斯须交纳增值税,不同的流转税带给企业很大困扰。在国内,只要按预售或销售收入的5%,加相关附加税费计算交纳营业税,既方便核算,也容易进行相关投入产出测算。而在俄罗斯,房产企业销售分为两部分:预售不作为与销售相关的经营业务,而属于与购房客户的共同投资业务,定义为参建。预售时,企业与客户根据俄罗斯专门的《参建法》制定、签定《参建合同》,收取参建款做为一项专项负债――参建合同暂时收,在房产建设完成后根据实际成本进行清算――参建收入大于实际成本的部分,做为开发商管理费,须交纳增值税。而在房产建设完成开发商获得小产权证后,现房视同为二手房销售,其中住宅销售无须交纳增值税(俄罗斯政府鼓励住宅消费),商铺和地下车库等其他业态销售须交纳增值税。由于市场销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规定使得企业在开发前期测算时较难确定参建和销售比例,把控增值税支出规模,因而较难准确地预测开发总体成本并合理定价。
(二)所得税方面
虽然根据俄罗斯税法典收入及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与中国税法相比大同小异,但实际执行中非常严格和死板,甚至严苛。中资企业的一些正常成本费用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税前列支,加大了投资成本。现简单比较如下:
从上表可见,中俄罗斯两国对税法的理解和执行有很大差异。例如:公司某一项目开工典礼购买了一块大的奠基石,因相关文件未指明是专为该项目发生支出且构成建筑产品实体,其费用最终未能在税前列支。再如:理应计入开发成本的项目绿化景观支出,因“不构成建筑产品实体”,相应土地权属亦尚不明确而不能列入成本在税前抵扣。类似的实例比比皆是。
另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地费用和利息支出的税前列支问题。根据俄罗斯目前做法,开发商在开发初期只能获得所开发项目地块的土地租赁权――该权属下开发商拥有该地块的开发建设权,支付的相关费用属于土地租赁费用,应按租赁期限逐月分摊计入成本或费用;其中项目建设期间的租赁费用计入项目建设成本,项目完工后计入期间费用。这样规定不但核算手续繁琐,且给企业计算房产成本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同时,企业与城市签定的《按投资条件租赁地块》合同约定中,除现金支付以外还须完成一些投资条件义务――建设所开发地块的道路、桥梁、运河及学校、幼儿园、医院、警署等基础设施及公建,并在完成后无偿移交给城市――这部分实际上属于土地费用的支出由于是新业务,在税法上无明确规定,不能税前列支(以下简称投资条件)。
利息支出:根据《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规定,向外国公司支付利息,要付预提所得税;如属于受控债务,还要受资本弱化条款限制――即企业的利息支出中,受控债务(股东借款)发生的利息如超出自有资金(类似净资产)的3倍,超过部分应视同股利,在交纳利息税的同时,再交纳企业所得税(股息税),形成实际上的重复纳税。此外国际合同支付时,须先缴纳增值税(一般服务合同为18%,货物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税率)。这又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等等等等,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三、解决对策与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笔者所在单位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进行适当筹划,解决了其中一部分问题。
(一)认真研究与本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关注变化及调整
由于俄罗斯目前仍然处于经济改革时期,各种新型经济形态、经济业务不断发生,而相关的许多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且同样业务不同管理部门会有不同解释的法规,有时还会想互矛盾。因此认真研究新的法律法规及其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境外投资主体企业。笔者所在企业首先聘请有资质的翻译公司,将《俄罗斯税法典》全部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统一税、交通税、财产税等各个税种,并认真研究学习,尤其研究与企业经营强相关的关键条目,对照分析我们的问题和困难所在。
(二)事前进行税收筹划,合理制定企业自身会计核算和税务核算政策
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聘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近年来发生的所有业务进行检查,找出存在不足的问题和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公司业务和文件的相关工作流程;同时制定合理的会计核算和税务核算制度,根据成本测算情况确定共同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合理避税,力争使我们的开发成本费用支出尽可能多地在税前列支。
(三)重大问题与当地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咨询事务所联系沟通,听取相关建议和意见
公司就投资条件税前列支和利息支出税前扣除等问题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以及有经验的当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反复认真的商讨和研究,明确我们的观点,并获得他们的支持意见和方案;同时,就相关问题与当地税务咨询事务所沟通、商讨,获得理解和认同。
(四)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获得相关支持
在俄罗斯,企业与税务局不能直接联系、商讨税法执行中遇到问题。或者说,税务机关只负责简单、严格按照税法条目的明确指向规定进行税收征管――如税法中无相应业务的明确条款,或未涵盖目前发生业务的税务处理,一律被回答“NO”――不可行,不能税前列支。如有疑问或问题,或者直接发函给财政部寻求解决,或者上法庭诉讼解决。所以与税务机关直接联系沟通非常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公司一方面直接给财政部写信咨询、阐明我们情况与观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所开发项目属于中俄两国战略合作项目的特殊地位,在国内政府和股东的支持下,与当地政府高层联系沟通,获得与联邦税务局直接沟通机会,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从否定到肯定的答复,允许我们为投资条件发生的支出做为土地租赁费用的组成部分,在税前列支。从而使我们数额巨大的成本支出能合理地在税前列支。在此过程中,公司还通过研究市场对未来几年将要建设完成的20多项基础设施和公建的投资规模进行测算,进行税务筹划:按预计价值量均摊原则,根据俄罗斯相关规定试算、制定、并最终确定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案,将所有投资条件分配到已经或将要开发建设的十几个建设地块中,并通过市政令的法律形式得到确认,从而将基础设施税前列支问题从筹划变为可行、有依据的操作。
同样,利息支出重复纳税问题,通过艰苦努力,与事务所、财政部、税务机关及多方沟通,也得到了解决。公司可以根据利息支付时的性质(根据支付时企业的资本弱化系数判断),只交纳其中所属类别的所得税,即或交利息税,或交股息税,二者只取其一,避免了重复交税。从而维护了企业和股东利益。
(五)关注税收鼓励政策,获得税收优惠
关键词:ERP 企业集团 应用
■一、前言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2)技术成熟之后,随着企业管理模式和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功能覆盖市场预测、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以及相关财务管理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二、企业集团应用ERP的必要性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从制造资源计划MRPII 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 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它扩展了MIS、MRPⅡ的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将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面向用户的管理思想。ERP 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现代企业集团化、国际化趋势要求一种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新型管理工具,使不同语言、货币、会计准则等的不同地点(区)的公司都可以由一个系统来处理,ERP具有良好的业务集成与优化功能。
企业集团传统的信息系统只注重每个部门的商业化活动的最优化,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能力都很薄弱,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部门和集团传递,ERP具备在相关部门中进行自动数据更新的能力,管理人员能根据自动适时更新的数据信息迅速地制定不同的计划及决策。
■三、如何强化ERP在企业集团中的应用
(1)ERP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集团实施ERP项目前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对中、外ERP软件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行调查、比较;对软件功能和管理思想的先进性、适用性进行分析;考察软件在典型客户的实施状况和实施效果。其次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初选的几家公司进行软件模拟演示。根据市场调研和模拟演示的结果,考虑到中国国情、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软件的有关性能,软件商的服务能力与商业诚信,产品价格和服务费用,是否提供源代码等因素以及公司今后发展前景和软件的适用情况等,反复进行综合评议,并请有关专家参与鉴定,最后确定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软件。
(2)制订ERP项目实施计划
ERP项目的实施计划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咨询公司制订,或在其指导下制订。由企业的项目实施小组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讨论、修改,最后由项目的领导小组批准。项目实施计划一般分为两类:项目进度计划与业务改革计划。
一般来说,ERP的项目实施会分为两到三个阶段,也就是常说的一期、二期或更多。期数的划分要依据企业的ERP软件模块需求、二次开发量、企业的业务工作量、项目资源、企业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
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时,关键是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细分。项目管理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将各项工作细分为分项目或子项目、阶段和步骤、作业和任务,从而明确项目工作的内容、层次和顺序。工作分解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构建一个塔式的工作层次图,而主要是说明各项作业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依次顺序进行,也可能是并行的,甚至是网状的。要绘制工作流程图,标注每项作业的代码、名称、内容、责任人,结合计划进度,标注开始和完成时间。
最终,要制订分阶段、分步实施的系统模块的细化计划,详细到各个业务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对负责人作出规定,可以来用图的形式表现。业务改革的计划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订。
(3)注重企业集团需求和软件适应性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政策制度、企业合理需求和软件可变通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总会有些不适应ERP的东西,例如企业集团传统的部门管理模式与作为价植链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改变现有的做法,因为这需要进行大量的流程重组,这时就需要软件的灵活性和实施的变通性,通过必要的二次开发和增加接口来解决管理中的流程问题。当然,随着管理理论和IT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集团流程也会随之改变,ERP会不能满足企业这种流程变化的需要,也只能经过艰难的二次开发和实施来实现,因此,ERP服务提供商应加快动态企业建模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增强其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何洪. 基于ERP的企业集团管理创新[J]. 时代经贸(下旬刊) , 2008,(12) :115-119
[2] 胡高峰. 浅论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J]. 商场现代化 , 2007,(15) :125-127
[3] 任楠, 黄岚. 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思考[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114-118
企业选址是关系小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创业初期就涉及的几个问题之一。多数情况下,创业者都是就近寻找空闲的地方作为企业地点。创业者应该了解做出正确选址决策所需的信息和技能。应该强调,一个好的地理位置虽然只可以使一个普通的企业生存下去,但一个糟糕的地理位置却可以使一个优秀的企业失败。
企业位置分析是一个贯穿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事情。人口变化、消费者购买习惯变化、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社区扩展方向等因素,都决定着企业选址是否合适。企业选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选择一个独特的地区
2.在该地区内选择一个独特的地点
企业位置的重要性
对于某些类型的企业来说,位置选择非常重要,像零售商店和服务类企业,如服装店、干洗店等都要靠一定的客流量砩存。这类企业要想成功必须靠近它的顾客。
而对另外一些零售和服务类商店以及多数的批发类企业,地理位置在吸引客户方面却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出售的产品成本较高(如家具等),则可用产品的质量招揽顾客。某些服务类企业,如会计公司、税务咨询公司等,即便是位于很偏僻的地方,仍然可以实现很高的营业额。因为消费者愿意花费时间去寻找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制造类企业、建筑公司及其他一些服务类企业,一般通过销售人员或广告寻找客户,不太在意用位置吸引消费者。这类企业在选址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环境,以及原材料供应等问题。
经济、人口和竟争因素也是企业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这方面的因素有助于了解把企业放在哪个城市更有发展前途。
企业选址的一般因素
1.经济因素
在决定把二个小企业开在哪个社区时,主要考虑社区经济方面的情况。为什么人们居住在这个社区?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其他企业为什么要设在这里?要对社区做一下行业分析:80%的人集中在同一行业还是少数几个行业呢?这个地区只有几家企业还是有很多企业呢?该地区各行业兴旺吗?该区域的企业活动具有季节性特点吗?企业正在搬出或者迁入吗?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将会对你的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人们收入水平决定着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创业者要收集有关所选地区人们收入的信息,包括家庭平均收入是多少?收入水平如何(低、中、高)?就业/失业趋势如何?交通情况也是重要的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决定了当地的购买力即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能力,通常可以由受雇佣人数,家庭总收入,银行存款人均零售总额以及当地人口数量和总人口等情况来反映,这些数据一般与当地繁荣与否有关,很显然,企业主希望企业所在地区的人们对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能力不断增加。
2.人口因素
创业者应该对可能成为其消费者的人群有所了解。比如要开一家音像店就要了解哪里青少年最多,因为这个群体购买光盘最多,其他人口问题还包括,人口稳定性怎么样?人口迁入迁出有规律吗?人口数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某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很可能有较多年轻家庭。选址时这些都要考虑。
3.竞争因素
收集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对竞争者进行研究,要知道你有多少竞争者他们都在哪里,还要知道过去两年内有多少跟你业务相似的企业开张和关闭了,对间接竞争者(产品或服务与你相似的企业)的情况也要做研究。
有三种情况有利于开一家新企业,该区域内没有竞争者,竞争者企业管理很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购物的人往往到处走动,比较各家商店,并购买商品,因为购物中心拥有大量的交易,所有零售商需要的只是市场的一个“公正份额”。在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下,销售产品或者一般产品的零售商以及并不依靠于当地市场的批发商或制造商都能经营得相当不错,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小型杂货批发商有可能会遭到竞争对手的严重伤害。同时,在评论竞争状况时,还必须考虑到企业主的能力,他是否工作勤奋、雄心壮志并且富有经验?如果是这样,那么他能够更为自如地(相对于不具备这些特征的人而言)应对竞争。
4.个人因素
企业主个人的价值也是选择小企业场所时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主希望选址在什么地方小城镇还是大城市?喜欢靠近亲戚还是远离他们?喜欢暖还是冷的气候等多会影响选址的决策。
5.地理因素
为企业选址时所需考虑的第五个因素是地理因素。对于那些限制在某些地理范围内销售某种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这个因素尤为重要。比如,天然滑雪场只能位于经常下雪的地方,船舶维修店的场所必须考虑靠近海域。
这方面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与市场的接近程度,有些产品必须位于它们被销售出去的地区。比如,砖块生产需要靠近市场,因为它们非常重,如果长途运输将是极其昂贵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是劳动力的供应,有时候企业的场所是由能够找到足够的劳动力的地方确定的,如果具备特殊技能的人居住在北京上海等地,那么选址也应考虑在这些地方。
6.地方性法律和法规
小企业主还必须仔细研究各种法规,法令和行为限制,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经常会受到国家和当地的法律以及私人行为的约束。企业应该对他们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对企业的潜在影响。比如;分区法令和细分管制确定了企业可以经营的地点和条件。有关建筑、电、水管、防火、健康和其他方面的法律要求企业在建设和经营时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从而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获得相应的资格,企业还需要得到各种授权和许可,此外,还必须获得销售和其他税务的许可通常,新的小企业主需要得到律师和承包人的建议和帮助,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事务。
所有企业还要考虑的基本因素有租购期限或付费方式、停车场地和营运成本。除了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重要与否取决于企业的类型,如零售类企业、制造类企业、批发类企业、服务类企业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不同的。
与企业类型相关的选址因素
1.零售类企业
对许多零售类企业而言,停车是否便利和道路交通情况是主要问},但开在购物中心里的商店很少遇到这种问题。零售店还要考虑周围店铺的业务类型。有研究表明,服装店就不适合设在加油站旁边。
路过店铺的步行人数情况也是个主要因素。可以问问自己路过这里的人是去公共汽车站还是去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人停下购买东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2.批发类企业
批发商从制造商那里大批量购进商品,然后再小批量地卖给零售商。批发类企业选择位置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像铁路、公路,另一个是要适当便利,如在建筑、设备、公共设施等方面。没有这些便利条件,批发类企业就根难处理大量的货物。有些地方批发业务会有一些限制,要了解相关的规定。批发类企业也要尽可能地接近它的客户。
3.服务类企业
服务类企业应尽可能靠近大型购物中心。但像电脑维修店、干洗店、牙科诊所、修鞋店或者是儿童看护等业务,就没有必要设在高租金地段。为了得到较好的服务,消费者情愿多花些时间多走点路。所以这类业务可以选择适当偏僻的位置。但在服务类企业中,位置好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让干洗店靠近食品杂货店和药店就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较大的客流和便利条件有利于干洗店取得成功。但类似的位置却不一定适合牙科诊所。
4.制造类企业
制造类企业的选址不同于零售、批发及服务类企业。开办制造类企业时,要考虑交通状况和距离原材料的远近。其他要考虑的因素还有离客户远近、设施情况及当地的规定等。在研究企业选址一般性和特殊性因素的时候,既要考虑企业目前的需要,也要考虑将来的需要。
选择具置的程序
建议参考以下企业选址程序:
1.把你认为必要的条件列出来,同时列出你希望的但并非必需的条件。
2.找出一定区城内符合你所列条件的所有位置。
3.实地考察这些地方,根据初步印象剔除不合要求的选项,选择二、三处比较合适的。
4.对剩下的几处再次进行考察,并一一对照事先列出的条件,要特别注意那些关系生意成败的关键因素。
5.找个地方白天、晚上多去几次,以便进一步了解其是否合适。
6.做客流情况统计,计算每个地点\每天各时段通过的人流、车流情况,以便推算消费者数量。
7.向有经验人士和该地区的生意人征询意见。
8.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意见,做出企业选址决定。
选址在企业孵化器中
近几年,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发展。虽然企业孵化的定义有很多,但基本的看法是企业孵化器是指具有足够的空间,小企业可以以更低的租金`活租用的地方,在企业孵化器中可以共享各种支持性的服务(财务方面、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和经营方面等),这取决于承租人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性质。绝大多数孵化器对小企业可以承租的时间进行了限制,-般为2-5年,公众、传媒和金融界都为企业孵化器提供了很多支持。特别是新企业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定位,较低的租金和共享现场服务加了创业成功的机会,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更具体的选址因素
对某些企业来讲,交通条件(对你的潜在顾客来说)和易接近性比对其他企业更为重要。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向你的客户进行销售的?他们希望你如何经营?到底什么东西对他们才是重要的?应该在分析各位置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假如你已经决定在邻近的地方或是某商业区进行经营。现在,你准备在这些区城寻找具置,那么,你第一i要考虑的是该区域的交通情况和消费者是否容易接近你的企业、因为首先得保证目标区城内有较好的消费群体,接下来的任务才是在各个区域内寻找最好的位置。
在商业区及其周边地区,零售商店大部分依靠大商场带来客流。大商场与小商店都需要从客流中吸引顾客,餐馆及其他一些业务也是这种情况,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来自便利条件下的临时决定,如果你经营这类企业,一般来说,在经营地点方面花的钱越多,你在广告方面节省的钱也会越多。
研究交通情况,特别是购物中心和大商场周边的交通情况,努力造一个最好的位置。特别要注意是否单行道、街道宽度和停车点情况等。
当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数几个备选地点后,就要确定交通状况对你生意的重要程度。考察交通情况的重要程度,可以参考下述因素:
公共交通情况对消费者和员工部很重要。要特别注意公共交通终点站及其附近的位置,车辆交通情况方面,要考虑停车的方便程度。停车的收费和出入口都需要考虑,它应该便于顾客停下来购买东西,如果人们无法停车,那么,即使位于繁忙的街道也是毫无用处的。
对于某些类型的业务,与居民区和商业区的距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交通拥堵可能导致人们设法避开交岔路口或购物中心。如果生意周围交通过于繁忙,销售将会受到影响。
企业在街道的哪一侧也值得考虑。如果把驾车者定为销售对象的话,那么可以借鉴一项关于加油站的研究结果。例如,报纸和汽油通常在上班途中购买,而购买食品和领取洗好的衣物等,则希望是在回家路上。如果你的生意是下午好做,就要考虑是不是该放到下班高峰时人们要走的马路一边。
道路的宽度也可能是个重要因素。道路的宽窄能显示它目前的遍行情况和将来的趋势。一般说来,路越宽,位置越好,主街道要比小街道好,因为每天走过它的潜在消费者多。如果某条街道总是塞车,人们会想尽办法避开它。
店铺所开街区的具置也很重要。拐角处的位置要比街区中间好,因为从路口处就很容易看到,但拐角位置的租金通常也会比较高。
如果选取位置适当的话,临近的商店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集中在一起的商店可以做较多的广告,有助于增加销售。有时一些企业也会拿出部分促销资金,共同宣传,因此要好好选择企业的邻居。
有关选址必须记住的要点
1.仔细研究并评价所选择的地址
2.检查停车场的可用性
3.避免交通拥塞的区域
4.场所易于访问井且容易引人注意
5.注意附近不太协调的企业(比如,位于潜在珠宝店附近的工厂和货栈)
6.检丝障谐〉氐乃有权,并尝试确定将来的建筑计划,所在地区的形象可能是一个关键要素
7.检烁浇企业成功和失败的记录,它们提供了这一区域的跟踪记录
学习组一行12人于3月17日下午17:30分安全抵达**市安定区。18日8:30分,在**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敏的陪同下,学习组全体成员本着“虚心学习、相互探讨、真诚求教、务求真经”的态度,准时到**市工商局进行学习。在会议室,学习组全体成员仔细翻阅了该局(主要是经检分局)2009年度案卷材料40余份,对案卷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办案技巧进行了认真笔记,对该局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各项制度进行了下载拷贝,并摄取了大量的视频、图像资料。与此同时,学习组成员就该局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与经检分局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多对多”的交流探讨。当日下午14:30分,学习组全体成员在姜局长陪同下,前往安定分局学习。安定分局召集了全体在家班子成员和经检大队全体干部、法制科负责人、工商所所长参加了学习交流会议。安定分局主管经检办案工作的副局长首先介绍了该局经检办案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绩。随后,我局学习组全体成员认真翻阅学习了该局2007年---2009年所办的一些典型案例。16:30分,全体学习组成员和安定局参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田福副局长简要介绍了酒泉局工作情况和此行的主要目的,真诚希望定西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利用有限的时间给酒泉局提建议、传真经。定西局姜敏副局长也简要介绍了**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定西局一些主要工作成绩。此后,与会人员紧紧围绕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交流,学习组成员就执法办案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向定西局的同志进行了认真求教。交流座谈会最后,田福副局长一方面对定西局的周到安排和认真指导表示真挚感谢,另一方面要求我局学习组成员回去后要及时将学习成果向市、县两级党组进行汇报,向各级执法人员进行传授,切忌“学时激动、学后不动”,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动力,认真按照市局党组的安排部署,狠抓执法办案工作,力求实现执法办案工作大的突破,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月19日,学习组全体成员安全返回酒泉。回程途中,田福副局长就这次学习的后续工作和今后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二、定西局的突出成绩和主要做法
定西全市辖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2009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9.47亿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其基本市情。定西工商局现有干部职工736人,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3754户,个体工商户40643户。就其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酒泉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定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各类企业)与我们的监管对象相比,数量和规模上也都存在差距。但是,**市工商局上下一心,狠抓执法办案工作,不断提升工商执法效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在了全省系统前列,且所办案件涉及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抽逃出资、合同欺诈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学习组全体成员对**市工商局执法办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赞叹和信服,体会和认识到该局的一些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抓住工作重点。在2009年执法办案工作中,定西工商局始终把治理商业贿赂、打击传销、红盾护农、食品安全和查处公有企业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执法办案工作的五项重点,通过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方法步骤等手段,多管齐下、重拳出击,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凸显了工商执法权威。
(二)努力夯实工作基础。一是积极协调工作关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通过与公检法、质检、银行、石油、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协调与配合,营造了内和外顺的执法环境,为深入查办各类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起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都与银行的配合密不可分,多起劣质油品案件的查处都是由中石油等单位提供的信息。二是抓阶段重点和行业特色,确保监管工作到位。安定分局在全局推行“一季一重点、一所一特色”的工作模式,每季度研究制定工作重点,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声势浩大、协调统一的专项整治。此经验经过市局推广,在全市系统形成共识,有力的推进了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辅强不放弱,有针对性的提升基层办案水平。针对基层工商所办案工作普遍落后的状况,市局经检分局和法规科等科室不断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使得全市系统各基层工商所在办理大要案方面普遍取得突破。安定分局所所都查办了合同、商标等领域的案件。四是分级抓目标,大案保突破,全面提高执法工作效能。市局经检分局和各县(市、区)局经检大队主要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特别是传销、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案件。工商所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近查处无照经营、制假售假、虚假广告等案件。既保证了工作不打架,又节约了执法成本,同时提高了执法效能。五是全面推行阳光办案,确保依法行政。大要案件及上级交办、督办的案件一律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避免了说清风,提高了办案效率。建立完善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公物仓管理机制,规范了暂扣、罚没物品的管理。
(三)不断加大办案投入。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执法办案力量到位。全市系统抽调各路精兵强将充实经检队伍。市局经检分局虽然只有5人,但是每个干部各具特点,有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有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分局2009年查办案件23件,案值51.44万元,罚没款36万元。安定分局对基层工商所办案执法力量进行了相对的固定和强化,每个工商所专门从事办案的人员达到4人以上,其中城区每个所达到8人。二是执法办案经费到位。努力加大对办案经费的投入,分级承担各办案单位的办案费用,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安定分局2009年仅化肥、成品油、农药的抽样检验达33次,分局支付检验费用6000余元。三是执法办案装备到位。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市局、分局多措并举为各办案单位配备了数码相机、电脑等设备,为部分经检大队配置了执法车辆。市局近期又准备为市局经检分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力求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四是激励机制到位。对上级部门拨付的办案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全额报销办案经费,同时加大对执法办案机构及工作突出人员的奖励,有效解决了由于经费不足而有案不敢上、大案不深究的局面。3月12日,**市局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行政执法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市局拿出11万余元资金对全市执法办案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并现场交流执法经验、观摩典型案卷。
**市局通过上述工作措施,使全局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实现了办案领域的突破。查办的案件由无照经营、销售过期食品等向商业贿赂、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合同欺诈、商标侵权、企业抽逃注册资金等案件转移。监管对象从地摊商贩和个体工商户向公用企业、垄断行业突破。全市系统2009年查处商业贿赂案件3件,罚没款34740.8元。二是实现了案件数量和罚没收入的突破。2009年全市系统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596件,罚没款418.62万元。两项指标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加45%和91%。三是实现了大要案的突破。全市系统2009年查处案值在5万元以上的案件54件,罚没款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83件。四是案件质量上的突破。在全市系统所办案件中,核审率达到100%,无一起行政复议、诉讼案件。
三、几点学习认识和思考
通过远赴千里之外的学习交流,学习组的成员切实看到了定西工商局执法工作的突出成绩,也初步产生了几点学习心得和认识。
(一)勤学苦练是前提。在定西工商局学习过程中,一个切身感受是该局干部职工的勤奋敬业的精神和勤学苦练的成果。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市局还是安定分局的干部对经检办案工作信心百倍,对许多法律法规熟稔于心、信手拈来,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独特见解。这是建立在敬业与苦练基础上的一种外在表现。**市局经检分局副局长在临洮县检查时,一眼发现金昌某地方知名企业生产的化肥标示含量不符合国家新近颁布的强制性规定,立即封存了20吨涉嫌不合格的化肥,经过回头查阅法律法规完全印证了执法人员的判断,连前来交涉的厂家质量负责人都自愧不如。此案最终罚没款入库3万元。安定分局经检大队队长在座谈时,对复合肥等农家常用肥料的各类品牌、指标和性能烂熟于心,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经济违法违章案件表现形式多样、作案手段诡秘、涉及领域广泛,既需要执法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案源,准确实施打击。今后,我们将如何结合全省系统开展的“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切实强化自身工作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技能,自觉练就“工商百事通”和“火眼金睛”,是执法一线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动真碰硬是关键。定西工商局在全省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中,执法办案工作却走在了全省系统的前列,其中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就是“动真”和“碰硬”。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大要案件的查处给学习组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动真”:案值9万余元的李某销售假冒名优白酒案,经**市局经检分局依法查处后,没收所有假冒白酒并处罚款5万余元;**市某公司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案经**市局经检分局查处后,罚款8万元;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案,案值仅有2607.02元,经**市局经检分局查处后,做出了没收违法所得2607.02元并处罚款1万元的处罚。“碰硬”:据**市工商局经检分局执法人员介绍,他们在查处某医院利用征兵体检工作给地方武装部帐外回扣一案时,既顶住各方压力全面核对了医院收支账目,又敢于对地方武装部负责人进行检查询问,最终核实了违法事实,对医院做出了罚没1.68万元的处罚;在查处前面所述金昌某地方知名企业生产的不合格化肥案时,因该企业是金昌知名企业,而定西地区又是该企业产品的主销区,并且企业已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较大,一旦被查处,企业毕将遭受沉重打击,从而使案件的查处惊动各方,甚至多级政府出面协调保护,但是**市局坚决顶住各方压力,前后历时3个月才将案件办结完备。没有动真碰硬的精神,就无法树立工商执法的权威,也无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愿、不敢“动真碰硬”也许正是我们工作现状的“软肋”所在,很值得深入学习和深刻反思。
(三)依法行政是根本。**市工商局虽然查处了很多大要案件,但是2009年却没有一起案件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而且绝大部分案件都顺利得到了执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组的同志普遍发现,**市局经检分局所办案件中询问笔录简洁明白、切中要害,文字表述科学准确、严谨细致,各类证据完备齐全、相互印证,材料装订整洁规范、前后有序。该分局查处的**市某公司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案中,因涉案公司几经变更,隶属关系相当复杂,执法人员先后调取了该公司前后4次从、并、转、设的档案资料和政府批文,用以印证该公司在注册过程中转移国有资产、提交虚假材料的事实;在查处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案中,分局执法人员不但提取了涉案双方的各类往来财务账目,还先后提取了几十名投保车主的证明材料和身份证复印件,只为固定帐外收受2607.02元回扣款的违法事实,案卷厚达上百页。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执法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和效力,才能有效防范行政违法,避免不当行政,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才能有效保证监管职能的全面履行,才能树立起新时期工商部门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尤其要从近年来涉诉案件中查问题、找差距,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和结案质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每一起案件的办理工作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四)健全制度是保障。**市工商局在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中,逐步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善齐备的各类管理机制、约束机制和奖励机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工作动力,也使定西局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逐步实现了“四个转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责任制横向推行到全市系统的每一个执法岗位,纵向推行到基层工商所,以制度督促执法工作、监督执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层级监督和工作指导,积极探索制定科学实用的执法考核和监督办法,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严查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制定落实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障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关键词:水质管理 ;用水安全 ;水质检测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也是与日俱增,这就要求供水部门以及供水企业需要不断地加强水质管理工作,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加强水质管理工作离不开水质检测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水质检测水平的意义
现如今,人们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如果水的供给不足,人们的生活就会大受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城市供水事业已经初具规模,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人们的饮水需要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可以忽略问题的存在。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宽,我国饮用水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水质问题日益凸显,给供水安全增添了不利因素;中小供水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检测设备和技术落后,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水质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当数量的管网设施因为使用年限的超期,导致漏损,进而造成了水质的降低;建设部虽然定期公布三十六个大城市的自来水合格率,且合格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但是水质检测项目并不全面,仅仅是取众多水质标准中少数几个指标进行检测而已,同时,这些检测数据多属于供水公司自检并提供,可信度可想而知了;还有,检测的水样一般取自水厂,并非用户家中的终端水质。
提高水质检测水平,可以对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隐患进行有效地预防与整改,是城市加强水质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确保居民安全用水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二、如何提高水质检测水平促进水质管理工作
1、对城市供水的水质进行严格地检测
供水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检测制度并成立一支专门的检测队伍,依据国家卫生部关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水质特点,按照一定的检测频次对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存档与上报。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探究及时地调整生产工艺。水质监测工作需要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不是任意部门可以胜任的,该项工作需要具有专门检测资质的机构来完成。水质检测数据要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给有关部门。对于那些未按规定上报检测数据以及水质不达标的机构,要给予通报批评,严重时,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2、加强水质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
1)仪器设备的申购:仪器设备的申购是检测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新开展检测项目的需要提出购置需求。申购前必须充分考虑仪器的适用性和设备的使用条件。
2)仪器设备的购置:检验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计划开展的新检测项目,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并明确所要求的设备类型、主要性能指标和大致预算,如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准确度等级、数量、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
3)仪器设备的采购:确定所需采购仪器的品牌规格后,了解易耗品的需求量。因首次采购的折扣一般比较大,所以首次可多采购一些易耗品(易老化的易耗品可以和厂商协商保存在厂商处,待需要时发货)。
4)仪器设备的验收:仪器设备的验收主要是根据装箱清单和采购合同清点相关设备,并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伤或瑕疵,并填写验收报告,详细记录仪器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安装验收的时间等,待实验室管理层确认后输入设备档案。
5)仪器设备的档案:大型仪器验收后给仪器设备建立档案。仪器设备档案是实验室的五大档案之一,可以由以下内容组成: 申购报告、调研报告、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修理记录,校准或检测证书、售后服务联系方式、说明书、采购清单等,以上内容供日后的仪器购买提供参考。
6)仪器设备的使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一般在安装工程师的现场培训下掌握一些基本功能。掌握仪器的基本技能后应撰写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操作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减少因人员的流动和更换而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使用前后要填写使用记录。
7)仪器设备的维护:维护保养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率、延长其生命周期的最有力保障。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全面维护。日常维护是指检测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后对仪器进行简。
单的清洗或老化;全面维护是指仪器使用一段时问后请厂方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要使其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利用,必须做到精心保养和维护定期计量和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其完好无损后正常使用。
8)停用、报废:做好仪器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可以及时清理不良资产,改善实验环境,促进设备更新,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无法修复的可申请报废。报废后的检验仪器设备应建立台帐,进行调整。同时,建立严谨的报废程序,做好报废过程中的技术鉴定工作。经鉴定,尚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一定要充分挖掘,设法变废为宝,节约购置经费。
3、全面建立第三方的水质检测体系
将各区域级以上重要水质检测中心从自来水公司中彻底分离出来,在财政支出或定价成本中专门列支。水质检测中心应成为第三方的独立监管机构,对行业监管部门负责。水质监测站每季度对供水企业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常规项目全面监测一次,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5日前将水质监测数据及分析情况汇总,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各供水企业应积极配合。水质监测站应依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认真检测,科学、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市建设局将对供水企业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及供水水质监测情况监督不合格的供水企业进行整改工作。同时,政府要加强水质检测方面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支持,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建议将饮用水安全与否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城市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的一个标准。此外,要以特许经营制度为基础,保留政府对供水设施的最终产权,制度化地开放供水企业经营权,推进供水服务的社会化经营,从而将政府与企业的隶属关系改为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便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水质三级管理体系
制订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水质三级管理体系:一级为水厂实验室,负责厂内进水和出水的简单分析及在线检测仪表的维护和数据的收集,如浑浊度、色度、消毒剂等的测定;二级为自来水集团公司水质检测中心,负责自来水集团公司所属全部水质检测点(原水、水厂出水、管网水)的全分析,负责水厂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培训和考核,必要时,依据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定时对特殊项目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指导水厂的生产运行,如采用纳滤系统降低水中总硬度的工艺,就要每天对纳滤系统出水的总硬度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清洗纳滤系统,保证出水质量;三级为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测。三级水质管理体系的建立,从制度上保证了供水水质安全。
5、加强实验室管理,力争自来水集团公司实验室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资格。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规定了实验室应满足法律地位、独立性和公正性、安全、环境、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程序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和财务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取得了资质认定资格的实验室,就不仅能够保证实验室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可靠,而且为保证水质、保证数据的公正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及法律上的约束。
三、结语
供水水质的安全可靠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繁荣稳定。只有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的法律法规,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水质检测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管理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桂华.甘肃省永昌县农村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 预防医学杂志,2010(5).
[2]刘雨.2008年聊城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预 防医学论坛,2010(3).
[3]谢达禄,王晓风,罗立新,吕秋林,吕丽英. 兴国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02) .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教育政策,我国自全面推行这一政策以来,已建立起了多元化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离公平的理想和现实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贫困大学生认定程序、完善经济援助、增设学业援助、创建和谐环境等路径来解决。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教育政策。1994年,我国开始试点高等教育收费(双轨),1997年全面并轨,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建立。收费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有配套的学生资助制度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国际上通行的学生资助模式和方法很多,但每一种资助都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实效。我国自1999年以来建立和推行以“奖、助、贷、勤、补”为主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试图在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为了保证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也发出了“决不让一个贫困子弟不能上学”的号召,并为此颁布了有关制度和方法,以及种种资助项目,虽然已有一定的成效,但离公平的理想和现实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样本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南长沙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分年级、系科、专业进行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回收率为91%。
在正式调查前,用重测法对量表的信度进行预测检验,两次测查间隔为两个星期,重测人数为40人,得出r=0.85,说明本调查量表的信度较高。
本次调查主要从“你认为当前高校收费情况如何”、“你在校的主要资助来源”、“你希望选择的资助方式是什么”三个维度,对大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对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情况的态度倾向
高校收费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是否应当收取学费,在目前已没有较大的争执。为了了解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之一即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倾向,设计了“你对当前收费的看法”一题。在调查的学生中85%的学生认为高校收取一定的学费是应该的,学费的收取有利于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维护教育的公正性。但对于目前的学费标准,91%的同学认为目前高校收费太高,有8%的同学认为收费合理,认为收费偏低的只有1%。此调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2001年10月初颁布的数据基本吻合:54.3%的居民认为目前各类教育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增长速度过快,26.6%的居民认为基本合适,只有13.3%的居民认为慢了。
2.高校学生的主要资助来源
学生的资助来源是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经费的获取方式和渠道,包括家庭资助、亲友资助、助学金、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
根据调查结果,高校学生主要资助来源由高到低排列是:家庭资助、亲友资助、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贷款、其他。其中家庭资助是高校学生最主要的资助来源,92%的学生报告他们教育资助的第一来源是家庭,不足部分则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在家庭资助之外的其他渠道中,最主要的是亲友的资助,约有84%的学生获得过亲友资助。而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勤工俭学等学生资助渠道获得的资助,相对于家庭及亲友资助而言处于较低的水平。这说明高校学生主要依赖家庭和亲友资助来完成学业。而高校目前的学生资助体系在帮助学生解决高等教育支出需求方面是有限的。在关于学校学生资助是否发挥了作用时,43%的学生回答“没有”,36%学生回答“不确定”,只有21%的学生认为发挥了作用。通过助学金、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提供的学生资助不足以支持低收入水平家庭学生继续其学业。高校在奖学金的发放上金额比例较高,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助学金的机会高,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较低。助学金的水平较低,它并没有有效提高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获得公共资助的水平。这说明现行的学生资助措施不仅存在数量问题,而且在结构上也不尽合理,没有实现公共资助分配的公平。
3.高校学生对助学贷款的需求程度和对不同贷款偿还方式的支持程度
从调查情况看,高校学生对利用贷款来支付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成本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76%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通过贷款来支付高等教育成本,他们愿意采用这种方式。并且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高收入家庭有更高的比例表示愿意通过贷款支付接受高等教育,助学贷款需求更强烈。
但目前助学贷款的发放比例还比较小,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除了需要加大助学贷款的发放比例之外,提供助学贷款的方式也是值得考虑的。在所调查学生中只有2%的学生选择毕业后一次还清;有98%的学生选择的还款时间是毕业以后,其中66%的学生选择“毕业后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偿还贷款,直至还清”,32%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在一定期限内还清,在此期间每月定额还款”。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在建立政府担保或准政府担保上前进了一大步,风险补偿金由高校承担50%。将高校纳入准政府级别的再担保体系,实际上是把以前银行承担风险的一部分转移到高校。这客观上使高校加强了助学贷款审批和管理制度,有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但由于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还款的拖欠问题非常难解决,为避免风险,高校参加贷款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并且往往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偿还贷款,事实上没有真正起到让学生利用毕业后的收入来延期支付高等教育成本的作用。这样会影响学生贷款的愿望。
4.高校学生对勤工俭学的参与和支持程度
在所有调查的学生中,41%的学生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在希望能选择支付高等教育成本的方式中,有97%的学生选择勤工俭学作为支付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44%的学生把勤工俭学排在第一位,说明高校学生对勤工俭学的需求量很大。但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的岗位较少,工作与学业在时间上有冲突,在社会上找到的工作对学生同工不同酬,使很多大学生有勤工俭学愿望但没有机会实现。大多数学生的勤工俭学机会主要来自于自我推荐、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朋友介绍。因此重视勤工俭学在学生资助中的意义,在勤工俭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应成为高校学生资助的一个重点。
5.高校学生对高校学生资助情况的建议和看法
高校学生对学生资助的关注点主要是资助对象情况的真实性。在开放性问题“你对高校学生资助有什么建议和看法”中,80%的学生对是否将资助经费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表示怀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收入报税系统不完善,很难鉴别学生的经济地位和家庭收入水平,在缺乏精确的收入数据的条件下,确定能够有资格享受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以及勤工俭学等资助的学生,在实践上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如此高校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指标,核实学生的生活支出情况,从而将有限的公共资助经费落实到达到学业标准但缺乏付费能力的贫困学生。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和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压力逐渐增强,我国目前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中还存在各种资助配比不合理、贷学金资助未达到预期规模、贷学金资助办法还不健全等宏观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目前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有以下具体问题。
(一)“学费减免”不宜作为主要资助手段
在高等教育收费阶段,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不再由国家全部承担,学费是高校主要的资金来源,如果平均每人减免一半学费,学校就将少收入12.5%;减免1/4的学费,学校也将少收入6%之多,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开支。因此,靠减免学费来解决贫困生问题不是根本办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减免学费作为无偿资助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针对极少数的特困生;对于大面积的贫困生,我国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有偿资助上,加大助学贷款资金投入量、健全和完善助学贷款的相关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方式。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规范性不强
我国现行的学生贷款制度主要用于弥补学生生活费用之不足,但是,随着收费制度的深化改革,现行贷款制度的不足与缺陷越来越明显,其资助面和资助力度远远达不到贫困学生的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使贫困生们看到了希望,社会各界把它看成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法宝,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很大的进展,有的省份拿到贷款的学生仅占申请贷款学生总数的3%。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不配套。现在的银行大多都属于风险自负的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也是一种长期的无担保信用贷款,学生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地,银行担心无法收回贷款,担心出现呆坏账,不但收不回利息,甚至本金都难以收回。因此银行采取了表面上热情,实际上冷漠的态度,导致了助学贷款进展缓慢的局面。
(三)勤工助学岗位少,且对贫困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好办法,早在20世纪20年代,革命先辈们就有过“留学法国勤工俭学”的举措,现在我们仍然把勤工助学当作贫困生自救的最佳途径来提倡。但是,勤工助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园内能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很少,助教、助研、文秘、图书馆这些文职岗位几乎饱和,后勤所能提供的有限的体力劳动岗位不但少,满足不了贫困生的要求,而且有的贫困生出于自尊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去做。二是校外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也并不多。据统计,90%以上是从事家教,但从事这份工作的多是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不少贫困生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被学生家长看重。其他勤工助学岗位由于同样的原因使贫困生所占的份额也很小,所以,贫困生从事勤工助学的机会要比其他同学少得多。第三,勤工助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的学习。一些学生因为勤工助学,成绩一直上不去,尤其是从事商品经营的学生,进货、销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勤工助学变成了“勤工误学”。
(四)奖学金不具备助困的特点
各高校都规定了比较高额的奖学金,用以奖励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贫困生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奖学金,将是学业和经济的双丰收,因此,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奖学金被放在了首位。实际情况是,能拿到高额奖学金的贫困生虽然也有,但比例很小。据湖南师范大学1998~199年对获得一、二等奖学金的学生的统计,全校共发放一、二等奖学金47人,获得一等奖学金的特困生1人,获得二等奖学金的特困生3人;1999~2000学年共发放一、二等奖学金89人,获一等奖学金的特困生2人,获三等奖学金的特困生9人。这倒不是因为贫困生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与城市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培养不同,在很多方面都相对处于弱势,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追赶过程。贫困生经过刻苦努力,虽然也有一部分脱颖而出,成为班上的拔尖者,拿到了高额奖学金,但绝大多数与高额奖学金无缘。
三、构建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个完整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应是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学业援助为补充,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人性化援助系统。构建这一完整的系统,需要完善经济资助,增设学业援助,创建和谐环境。
(一)完善经济援助
经济援助是整个贫困大学生援助体系的基础,因此应不断完善经济援助的策略、渠道和管理控制。
首先,要强化激励性资助,减少补贴性资助牌低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额度,用于奖学金。改革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实施办法,缩小额度和比例,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奖贷资金中,使其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并引导学生养成责任意识。在目前奖学金的基础上,增设困难学生奖学金,单独评比,专门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的贫困生,使奖学金机制更加完善,真正起到助学作用。保证勤工助学资金到位,加强勤工助学的实施,进一步开发助学岗位,尤其是技术性岗位,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劳动报酬比直接发给补助的办法要好得多。
其次,要加强信用管理,发挥助学贷款作用。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国家的资助方式,对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问题起到了根本作用,必将是未来经济援助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抵押的个人信用贷款,因此我国大学生缺乏还贷信用便成了这一有效方法的最大障碍。因此强化信用管理,推进全社会信用法制建设是完善经济援助的保障。
再次,要规范援助中介,形成社会援助合力。所谓援助中介,是指一些社会团体,如慈善机构、基金会、援助中心等。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现在已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一些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海外工商巨子、文化科技名流、慈善机构甚至普通公民,都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业与成长。但我国相关的机构组织还不完善,这部分资金的流向渠道还不十分顺畅,因此应建立相关的公益机构,健全有关机制,通过法制的手段,对这些援助中介的职责、受赠渠道、资金管理、援助范围、援助标准进行规范,使这部分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同时,应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真实地向社会反映贫困学子的艰难处境,唤起更多的个人、社会团体的爱心,切实地帮助这部分学生。
(二)增设学业援助
所谓学业援助是指在课程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的援助。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老、少、边、穷地区,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技能、工作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如果不进行一定的帮助,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感到技不如人,缺乏自信,进而导致学习、就业的各种困难。而这些问题靠经济援助、心理援助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在整个援助体系中应对贫困学生的学业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对贫困生弱势课程的学习提供援助。
同时,对贫困生薄弱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应提供援助。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锻炼各种能力的大平台,贫困生也深知锻炼这些能力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活动的参与都要一定经费作保证,正因为经济拮据,一些贫困生尽可能少参加各种活动,有的只好无奈放弃,以致失去提高各种能力的机会。这是高校贫困生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学校应当予以应有的重视,并尽可能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条件,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能力的培养。
(三)创建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