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第1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重要性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IL)或称为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明确提高要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初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2.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华育高新区学校七年级学生为样本,对2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6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课外时间主要在哪里上网。234名学生回答在家里上网,有22名学生回答是在网吧里。

(2)对于上网目的的调查是多选题。有42人回答“查资料”,占16.4%;有135人回答“玩游戏”,占52.7%;有87人回答“聊天交友”,占34%;有98人回答“影音娱乐”,占38.3%;有36人回答“阅读新闻”,占14%;有25人回答“收发邮件”,占9.8%;有12人回答“其他”,占5%;如下图1-1

图1-1

(3)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46人回答“不使用”,占18%;110人回答“1小时以内”占43%;65人回答“1-2小时”,占25%;35人回答“2-3小时”占14%;没有人回答“3个小时以上”。

(4)你觉得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满足了你对学习的需求。198人回答“是,满足了”,占77.3%;58人回答“否,未满足”,占22.7%。

(5)你最喜欢老师用什么方法上信息技术课。喜欢“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的有62人,占24.2%;喜欢“教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的有42人,占16.4%;喜欢“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有55人,占21.5%;喜欢“教师以讲解为主”的有12人,占4.7%;喜欢“任务驱动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有85人,占33.2%。

(6)“你希望老师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希望老师讲授哪些知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五花八门的回答,例如:“我想学学怎么在网上快速的找到数学题的答案”,“如何能找到语文课上需要查找的资料”,“怎么把我自己的照片变的好看一些”,“我想学怎么用EXCEL处理数据”,“我希望信息技术课有更多的操作的时间”等等。

3.问题和建议

本校位于鞍山市高新区,这个地区计算机普及率非常高,绝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学生在家里就可以方便的使用计算机,但仍存在部分同学经常出入网吧,甚至存在逃课在网吧玩游戏的现象,这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加大监管和引导的力度。

通过对上网目的的调查,饼形图很清晰的反映出学生对于上网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大部分学生还是把上网作为一项娱乐活动,还停留在“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的阶段,对于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每天使用计算机时间的数据上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是可控的。七年级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教师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到“做作业”是学生放学后最大的任务,每天主要忙于老师布置的题纸,作业。而用于“预习”“复习”的时间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平时基本上是这样的,如遇到期中期末考试,会出现熬夜复习的情况,部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睡眠不足。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们上课积极性非常的高,在上课过程中表现出比其他学科更高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自作,小组探索以及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法。并希望在信息技术课上有更大的收获,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4.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4.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讲解、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等方式;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讲得精,练得多的原则。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和处理能力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既有一些正面的对学生有利的信息,也有一些“垃圾”信息。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庞大的数量,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评价和处理能力尤为重要。应该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结合起来,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对于不良信息进行抵制;创造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正确地进行启发诱导;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终将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加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利用课外活动、专题课、纪律管理等多种方式解决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4.3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去探究数学定理;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搜索语文课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再全班共享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得到了提高,更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下转第360页)(上接第358页)和学习效果。

4.4采取多元评价标准,督促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实践和操作是其最大的特征。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才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评价,如作品评价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实际上机操作并量化评分,理论评价等等。

4.5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对学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的高,学生在兴趣小组中学会了如何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用Dreamweaver和Frontpage做网页,用Excel处理数据,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用Flash制作动画等等。学生在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兴趣小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比较好的补充和拓展。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初中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这样初中生才能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正确地判断信息、快速地获得信息、技术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从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

【参考文献】

[1]时延娇.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第2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界的热门名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想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满足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需求

目前,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以应付应试教育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将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阳光的心态和创新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概念是根据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所提出的,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得到更好的身心发展。

(三)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是初中?A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数学人才也是当今国家建设紧缺的人才类型,因此,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了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方法。还包括了数学思想以及通过数学建立的价值观,对于学生体会数学情感,形成数学意识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性

数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老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的概念来理解数学知识,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版帮助学生通过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的将知识充分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上,也更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直观的认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方程”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应该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交代给学生,方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种类型,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方程等。学生在了解了方程的整体概念后,对接下来学习各种各样的方程类型时就会更加容易理解。

(二)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数学课程是一门典型的理科课程,很多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老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的理论知识与数学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学生不仅能将数学知识深刻记在头脑中,还能了解到更多的数学背景和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情感与数学意识,另外,很多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可以将数学作为桥梁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圆周率”这一章节的知识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圆周率的发展背景,比如现代数学计算中用到的圆周率是由南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7位,体现了古代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老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背景,引导学生向数学家学习这种坚持探索知识的精神。

(三)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课程中有一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对这样的知识难免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变换教学的方法,通过一些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情景教学以及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数学思维。

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概率”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扔硬币和扔骰子,每一轮规定一个朝上的面,哪个学生扔到这个面就算赢一次,通过这个游戏计算获胜的概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为蹙额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还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高,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3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1.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2.有效课堂教学概述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取得的进步或发展,它的核心是教学效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最短的时间,耗费最少的精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何谓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它的目的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它的条件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它的核心是数学教学效益。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时间和效益的观念,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教学结构的改变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初中数学教学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课程目标的改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目标的改变,同时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参考依据就是课程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以及课程目标的改变包括四个方面:(1)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础知识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明确提出;(3)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完善;(4)课程目标的术语更规范。

3.2课程理念的改变

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的描述更具体,课程理念的含义也更丰富。《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课程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除此之外,把初中数学课堂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归纳为“教学活动”,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1]。

3.3设计思路的改变

相比以往的初中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在设计思路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它周详地考虑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对课程内容做了明确阐述,比如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将数学的魅力体现出来,同时确立了诸多关键词,比如“空间概念”,“几何思想”、“模型思想”、“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并且确立的关键词有具体的描述[2]。因此,学生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关键词的描述,能够自主进行数学思考,启发数学思维。

4.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4.1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陶冶他们的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但是学生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有所进步与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是无法代劳的,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

案例:有一位同学在探讨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的时候,碰到一种特殊情况,如图1所示。因为ABO的外角是∠AOC,故∠AOC=∠OBA+∠BAO;同时AO=BO,故∠BAO=ABO;因此2∠CBA=∠COA。请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情况吗?如果有请在图3中画出来,并猜想结果如何,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这道数学题是取自于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数学教材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如果考试中完全放弃之,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出这道题目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如果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程度达到中等偏上就能够顺利做出来,但是从试卷分析得知,该题的得分率较低,得满分的不到20%。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对重要的数学定理、概念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碰到课本知识无从下手。实际上,教师在讲授圆周角定理时,要着重讲解如何证明圆周角定理,如何转化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既能熟悉掌握圆周角定理,又能证明圆周角定理,转化圆周角关系。第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换位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基础不重视,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进行教学,错误地认为学生的思维逻辑等同于教师的思维逻辑。第二,教师对教材的内容不加以揣摩、理解,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圆周角定理,对如何证明、如何转化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晓。

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定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证明该定理,比如公式教学要向学生展示推理过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也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从“模仿”蜕变成“创造”,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培养主体精神。

4.2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最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4.3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这一学科,而且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在相应的背景中获得的,真实有效的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是十分有利的。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概念,要创造条件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数学现象,将学生置于生活情景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来源于生活,如果情境只是一种假设,学生在心理上就会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既然不会发生,更不会与我有关,既然与我无关,那这道题就没有现实意义。所以说,一定要注重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

4.4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多,有效教学的时间就会越长,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而许多学生因敬生畏,不敢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上,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批评反而要表扬,倾听、补充、完善学生的想法、意见。只有这样,师生交流起来才不会有顾忌,才能互相启发,才能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4.5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学习成绩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励和引导学生进步和发展。

教师应该建立一种激励的评价机制,不能以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就否定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人格。要告诉学生,任何一个优秀的人才,都有他的优秀之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一个人。只要他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就,他就是成功者。

5.结语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如家庭情况、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学习方法等方面,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学生;备课;授课;作业;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前提,授课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步骤,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巩固的有力武器,评价是对学生的鼓励,使得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而在这五个方面应用分层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讨.

一、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分组中的应用

学生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核心就在于学生的分组,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策略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之前,应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分层之前,应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学习成绩等将学生分为高、中、低(A,B,C)三个不同的层次,一般按比例3∶5∶2进行分组,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分组实行动态管理和动态调整.

二、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如果说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策略应用的“左膀”,那么备课分层就是分层教学策略应用的“右臂”,也是应用分层教学策略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的根本前提.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以及心理、生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作为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就对备课进行分层,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坚持生本原则,在备课时确立层次鲜明的教学目标,确定哪些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哪一层次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教学层次鲜明,效果显著.

三、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授课中的应用

如果说学生分层和备课分层是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犹如一部戏剧的序曲,那么授课分层就是这部戏剧的和核心部分,也是确定分层教学策略应用效果的决定性环节,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摆脱传统“一锅煮、满坛糊”授课模式的束缚,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主体地位转移到主导地位上来,以加强学生训练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为目标,开展起点低、坡度缓、层次多、系统化、立体化的弹性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难度的问题,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例如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交给成绩优异的A层学生解答,难度一般的问题给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解答,将最简单的问题给成绩有待上进的C层学生解答,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应启发A层学生思考探索,引导其归纳和总结一般规律或结论,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而对于B层和C层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其始终处于超强的求知欲望之中,激发学生上进,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确保分层教学的高效性.

四、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的应用

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补充环节,因此,作业应精心编排:A层学生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灵活熟练的运用为主,从数学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考虑,相对减少基础知识作业量,增加有思考性的作业量;B层学生以把握数学概念、掌握一般解题方法为主,难度为数学例题的简单变式或与某一知识点的小综合,难度适中,基础和变化相结合,使他们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C层学生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结合例题,模仿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力保证.如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对B层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揭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唤起他们学数学的自信心.

六、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策略时应注意学生分层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进行分层,以全面提高分层教学策略应用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50-01

信息整合和跨越式发展是目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又是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让教学更加富有活力,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和数学的结合产生了很多新的数学分支,例如计算机科学、近代数学和模糊识别等,信息技术也让数学产生了更多新的方法和思想。西方国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在我国信息与学科的结合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意义重大。

一、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

1、创建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共享资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寻求知识,这种学习状态会让学生对数学逐渐树立自信心,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的变化。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等功能,这些因素能够为学生建立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们能够平等的享有学习资源,原有的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就是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恰当的利用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开发属于自己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使用工具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性等方面。

3、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应该秉持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取足够用一辈子的知识,接受完校园教育后,走向社会也要不断学习,比较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重要因素。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学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运用信息工具进行自主探索,使用网络共同合作交流,通过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1、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始发展起来。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图像、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材料,还能创建直观形象、界面友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太过自由导致教学与原有目标偏离的问题。

2、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媒体既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励工具,并且教师还能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3、课堂讲授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师和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对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主要是使用机房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黑板书写公式和定理等,清晰准确的做出图形,教师使用电子黑板不仅能够写出清晰的数字和符号,还能随意改变字体颜色、大小、位置等,节省了教师画图和书写的时间,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传统黑板所不具备的功能,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推算数学公式有很大帮助。

4、课堂讨论教学模式

虽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传授内容的教学方法为主,但是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和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创建课堂讨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根据已有的信息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可以使用聊天室、BBS等系统沟通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下获取知识。

综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春红.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39.

第6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一、概念图概述

概念图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学者诺瓦克提出的,他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时,通过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得出概念图的基本概念。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搭建对新知识学习与理解的桥梁,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概念图作为一种图形方法,就是通过将相关概念置于一个方框或圆圈当中,然后用一条线把相关的命题连接起来,表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从而达到串联知识结构的目的。从整体结构来看,概念图一般包括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的标注。从教学实践来看,概念图作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详细的知识体系,进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特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达到深度学习为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概念图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引导和解决,突破教学的瓶颈。

(一)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灌输,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单一板书式和强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探究、合作等方式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依然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部分教师也缺乏运用概念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经验,无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课堂活动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和鼓励学生的目的。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学生更没有时间去主动探究知识,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使得学习过程过于表面化和死板化,无法真正地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注重习题练习,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定理、公式等相关习题的练习,不善于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无法根据所学的具体知识内容,如不等式、方程、函数等,进行逐层深入的探究过程。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是融会贯通的,是由众多的知识点贯穿而成的一个知识链。课本中的知识点、例题和习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系的,并且课本中涉及的不同领域的知识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代数与几何能够达到相互统一,几何图形又可以用代数式来表达。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连续与深入探究,进而找到不同知识结构体系的统一之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传授新的知识内容,而是要组织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强调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和整体性,通过运用概念图的方式达到对不同知识结构体系条理化和关联化的目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学生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学好数学是非常困难的。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教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概念图不仅是一种元认知策略,也是一种学习策略。由于受思维定式和习惯的束缚,不是所有人都能独立使用概念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目的,再加上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指导过于欠缺,导致学生虽然已经累积了一些学习经验和答题技巧,但是关于特定思考方式和记忆方法的突破却仍旧不够,无法根据一个命题展开推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式和培养深度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而相关的知识结构如定义、公式、概念等等是较为难懂且抽象的部分。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性,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它一般是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初中生的特点把数学教学中的诸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设想和计划,集中体现在备课环节,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系统性、程序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利用概念图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应用其简明、直观的层次化结构来呈现所学概念、知识之间的关联,这样就能够从整体上呈现所学内容之间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相关知识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观下应用概念图对本单元进行如下教学设计:按照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有理数的运算三个角度给学生呈现概念图,旨在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同时,为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留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相关概念的整理。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应用概念图的优势不仅能够辅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衔接,还能够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在具体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图”或者“学习定位图”,从而使学生厘清所学习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针对性和体系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呈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准确把握其概念与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知识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抓住核心知识、重点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课上习题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回到概念上。从本节课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上”出问题较多,这时教师就可以再次从判定的概念着手,指导学生通过这几个方面进行判定,即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实际上又回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学习中。这种以概念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凸显了重点,也容易使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概念图在教学总结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而数学概念则是其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但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做题,对于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不太重视,导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总结是对一节课或一个学习主题的内容总结,这种总结应该是化具体为抽象,进而提升学生认知的过程。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总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概念,强化对概念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总结时,初中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主导者角色,可以和学生一起来梳理主要概念,然后让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分类和展示,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概念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三维教学目标为依据,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等融入其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切实发挥教学评价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制作概念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全面复习知识,还要在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概念之间的联系。这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能够较为直观地呈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会对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重要意义。这符合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种方式。

(五)概念图在教学反思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是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认识、优化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一般是对学生错题、方法的总结和反思,但是这样的方法较为单一,对于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不够明显。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概念图融入教学反思中,通过总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来追根溯源,分析学生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错误,进而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就能够提升教学反思的针对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图这种较为成熟的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策略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其生命力与实效性。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来看,数学抽象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应用概念图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是相通的。概念图作为“学”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概念图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大胆尝试,不断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永红,肖冬梅.探究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9).

[2]俞祖华.“问题串—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9).

[3]付应丽.论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1).

[4]武新生.基于概念图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5).

[5]黄远华.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1).

第7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验证结论;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教学的引入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得以落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抽象性明显增强,更需要让学生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对实施过程进行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是合作探究的核心,是探究的开始,而问题又往往是寄予一定的情境中的,因此,实施合作探究教学首先就要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有效。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发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去商场买东西时,根据商品的折扣情况,怎么样买才最划算?利用生活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既体现了教学的目标,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自主探究,合理自我定位

在合作探究之前,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要探究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发现,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进行合作探究前重要的环节,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有沟通的意识、有目标,这样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的时候,才能知道怎么去探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探讨,有利于合作探究有效地进行。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答疑问

小组合作探究是探究教学的重要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探究的问题

探究问题的确定是实施探究的核心,小组合作就是为了解决个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准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关键。

2.在探究中观察和实验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观察和实验往往能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对问题进行假设、猜想

数学中经常运用到假设、猜想,通过反证寻找解决的途径,这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4.通过探究验证结论

学生对假设和猜想进行验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证明,如果得出的是假命题就,重新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让探究教学更加有意义。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古怡然.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尝试[J].神州,2012(4).

第8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一直以来,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作为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所存在的,然而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无法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一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思维,对于数学本质的认识,以及思想指导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在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时,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对自如。

1.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

(1)分类思想。一是同类型的问题标准必须一致,二是在整个分类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遗漏问题存在,三是分类时不能重复。

(2)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数学语言和图形的结合,能够使数学题目更加清晰明了,是解答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3)类比思想。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有一些问题是较为相似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类比猜想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4)方程思想。方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应用最频繁的数学方法,因其包含着许多基础知识,如函数、分式等。

2.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其中包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等,数学方法是对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方法受到数学思想的约束,是实施数学思想的具体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不经意间将数学思想方法渗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今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自身为教学主体,导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还存在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中本身包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或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自行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做题时也是如此,让学生直接将公式或定理套用进去即可。由此可见,由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导致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渗透,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2.重技巧、轻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初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主要以中考考点为主,运用题海战术,在对数学题进行讲解时,只告诉学生如何解题或是解题的技巧,解题时要运用哪种公式或定理等,导致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数学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3.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告诉学生数学结论,而不重视数学过程,如教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只告诉学生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深刻记忆,却不告诉学生这个概念是如何得来的,使得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论证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就更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1.从教材内容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间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在授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找出能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一些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内容,如有趣的图片、真实的数据、数学史知识等,并且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能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素材,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方程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中一种特殊的代数思想,是建立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因此教师可以将方程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如求解函数解析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再比如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从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近年来,多数中高考的题目都来源于教材,因此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每一道考题中,既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讲解题目时,不要只注重于解题技巧和结果的讲解,要将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的过程作为讲解重心,不要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在不同的解题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最终找到答案。

3.从情境创设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为学生创设情境,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方法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充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如“班长家楼下的超市有一种商品,成本价格是20元一件,如果按照25元一件进行销售,一个月能够卖出300件,但销售价每上涨1元,一个月的销售数量就会减少50件,那么现在请问,当每件28元进行销售时,销售量和月利润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4.从总结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隐藏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类数学题目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部分内容,但同时由于这些内容是分散在不同的数学知识中的,往往学生在解题时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每学习完一个数学章节都应及时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

方法。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数学思想,并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李艳妮.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286.

[3]陈建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22):47,36.

第9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茶文化;数学思想;教学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成为每个教师关注的重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与认识茶文化,从中汲取适合数学教学及学生发展的要素,将茶文化与数学教学合理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可靠支持。因此对于初中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茶文化中的数学思想

中华民族不仅盛产茶叶,喜欢喝茶,更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在长期发展中我国茶文化在社会经济、国民精神塑造等各个方面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将茶文化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在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表现如下:1.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是学生学好数学,全面发展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一个人大脑思考与探索的核心所在。在茶文化中蕴含的数学逻辑思维,是从饮茶中凝练而来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感觉。茶叶生长于大自然,能为饮茶者带来逻辑思维方面的遐想。1.2演绎推理数学学习过程中演绎推理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茶叶的种植与采收过程中,蕴含着数学思想中的演绎推理。人们在茶叶种植过程中,等到茶叶成熟之后才采摘,茶叶的苦涩味道是无论如何加工都会存在的。可以看出茶叶的成熟与否与时间有着紧密联系,茶农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演绎推理,通过茶叶颜色、大小等来判断茶叶是否成熟。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对茶叶形态、大小、颜色等的演绎推理,判断茶叶的口感。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茶文化中的演绎推理思想,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3结构严谨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的结构更加严谨,严谨的结构及准确的数字确保最后结构的准确性。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严谨结构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无论是茶叶的采购与销售,还是茶叶的加工,均需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可靠性与严谨性,这样才能保证茶叶最终的口感。

2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内涵

当前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其茶叶远销至国外多个国家。同时,我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通过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知识还是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国际社会发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和作用。在茶文化理念内涵中,包含丰富的、多层面的物质文化元素,也蕴涵着诸多的精神内涵。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中,其价值内涵是多样、丰富的,运用这些有引导作用的茶文化知识和内容,可以使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传统茶文化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可以在应用中推动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能有效丰富整个教学活动的知识和文化氛围。随着茶文化内涵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茶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理解更加明确,尤其是在系统化、深入分析茶文化知识以后,可以更好地将茶文化的丰富理念与教育教学融合,并达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目的。传统茶文化在发展中与现代元素的有效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全面化、深入化发展。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也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价值内容,以及体现很多历史文化精神理念,通过对其深入分析和研究,能够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日益成熟,课堂教学活动和茶文化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通过茶文化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且让茶文化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中,突出文化学习和课程学习价值。茶文化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范围,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的意识,充分分析和感受茶文化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3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教学的价值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与象征,蕴含着人生发展的哲理,将其与数学教学课堂相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信息时代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通过茶文化的有效渗透,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理念,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合理融合茶文化,在茶文化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与结构严谨的作用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3)优化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茶文化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4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新时期我国对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期间要注重全面型人才培养,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文化内涵,从中汲取教学方法,有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下面就对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有效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4.1与数学解题相融合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茶文化可以从数学解题入手,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融入茶文化期间,教师首先要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找到融合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与数学解题相融合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解题过程中的背景知识、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学习茶文化和有效解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解题中融入茶文化思想和观念,通过茶文化演绎推理、逐个击破的方式,使学生可以真正了解数学学习概念和相关解题内容,增加学生对习题的解决效果和学习效果。比如在遇到下面写的选择题时,教师就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到解题中。例题:在数0.25,7,0,-3,100中,正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在解题时,教师从茶文化的演绎推理中获取灵感,告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要慌,仔细回忆一下学过的知识以及做过的例题,从茶文化中的演绎推理入手,逐个击破。正数的个数有几个?学生需要回忆正数的概念,然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答案选择C。无论遇到什么题,都要冷静观察,联系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确保解题的速度与效率。

4.2学学生心态相融合

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各类复杂题型,对学生心理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茶文化,调节学生心理,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好基础。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环节,从采摘、烘焙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均要求抓住问题所在,确保每个环节的可靠性,在严谨的逻辑下对茶叶的制作进行创新。数学解题也是如此,学生需要冷静分析问题,尤其是在遇到难题时,更要冷静对待,找到突破口,有效解决问题。茶文化和数学学习心态的融合,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方式,并根据茶文化清俗、淡雅的文化内涵,保持积极乐观的数学学习心态,进而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茶文化中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能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和谐的学习态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计算下面这道题时,对于一部分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学生,极有可能遇到阻碍放弃解题。所以教师需从茶文化中找到适宜教学的元素,引导学生有效解题。例题:化简:3ab-a2-2ba-3a2。化简之前为让学生沉着对待,让学生仔细回忆一下学过的知识,如果忘记了可以翻书看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在公式中有两个ab,两个a2,将相同的先写在一起,就可以转化为3ab-2ba-a2-3a2,继续化简为:ab-(a2+3a2)→ab-4a2。冷静是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找到题目中的同类元素,在严谨的结构下,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找到解题思路,顺利化简。

4.3与思考方式相融合

初中数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条理清晰、科学有序是学生解题及学习的关键所在,也是探寻一切事物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从茶文化的内涵中汲取数学思维,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对种植区域有严格要求,要从温度、水质等多个方面综合思考,如果一个条件控制不好,就会对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产生极大影响。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所有知识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一个环节落下,就会影响后续的学习与探究。当遇到一道题目中包含众多知识点时,就要发挥茶文化逻辑思维的作用,引导学生逐一击破问题。虽然茶叶的种类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茶叶都会散发淡淡的清香,这些茶叶无论生长在哪里,无论品相如何,淡淡的清香是不变的。教师可以将这一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学习过程中需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通过一道题目的解析举一反三,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确保学生能有效掌握这类习题的解题方法。数学学习中思维方式十分重要,而茶文化带给教师的思考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比如煮茶、泡茶,最终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散发茶香。

4.4与思想道德相融合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重视德育。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正确的价值观。茶文化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单从茶道中就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要素。茶很多人都喝过,但是品茶却不多见,品茶要求人性情平和,不急不躁,在品茶中悟出人生哲理。信息时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比较浮躁,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入茶文化,让学生能保持平常心。在学习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浮躁的情绪时,可以让学生适当休息与调整一下,允许学生放空一小会儿,学生在这短暂的空隙中不用去想太多,在休息与调整之后继续回到学习状态。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很多人被外界的信息所干扰,失去人生的方向,但其实多年以后会发现一个人就如同一杯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到,更不要在学习数学中退缩。当然在茶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渗透茶文化,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4.5与教学改革相融合

教育改革是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时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但是就当下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改革存在功利性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更制约着教育改革。茶文化中的“淡”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能够让教育者静下来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社会及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以及能够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能算好的教育。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要求教育者在践行教育改革制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茶“淡”的精神思想,以教育者的态度与思想去正确看待教育改革。在落实素质教育期间,按照教育改革方向制定教学方案,调整好自身心态,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要求教育改革要“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确保教育改革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改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茶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内涵与灵魂,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熟悉教材内容,加强对茶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深入了解,并在教育教学中将合理融入茶文化。茶文化与数学相融合,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茶文化,构建起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学习与教育改革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利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