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工业化论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段重要论述是对“四化”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也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同时,也鲜明地指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即“四化”同步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后做出的战略决策。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在全面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基础上确立的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国家又都是工业化落后的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必然不同。从世界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他们大体上是一批一批地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第二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德国、日本和俄国(前苏联)等国家;第三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是“亚洲四小龙”。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英美等国相比较有很多明显的差别。他们是在落后就要挨打、在未来挑战面前急急忙忙搞工业革命的。所以,落后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绝对不可能照搬传统工业化的方法,只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才能完成工业化的任务。
第二,传统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尖锐对立和冲突。传统的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及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广大工人阶级的剥削与对落后民族的掠夺,同时也离不开其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肆意掠夺与毁坏。因此,尽管传统的工业化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与方便快捷,但同时,这一传统工业化进程也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中国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上意味着对这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辩证否定。
第三,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先有工业化,而后才有信息化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纵观世界上一些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在实现工业化以后水到渠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果我们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就永远只能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蹒跚而行,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我们必须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客观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的小康,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业依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生态破坏,农产品价格低等,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在某些方面还在恶化。在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我们就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资源相对贫乏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人口数量近十三亿,虽然一些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在未来二十年中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大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积极应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确立的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经济知识化和信息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两股潮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冶金等)正向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国际产业调整中,如能抓住机会,就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努力促进体制创新,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对未来的工业化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工业化路径创新。因为,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之间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国在今后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逐步突破“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探索一条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互动共进、良性循环。本文试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中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寄希望于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一、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1.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加速,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重新检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并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主题。
“宇宙飞船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合理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相关论述也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这些思想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较早雏形。
循环经济的现代定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对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讲,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t。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2003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尤其是最近几年,汽车、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等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产业链条的过度延伸,使资源需求呈现为一种全面性、爆炸式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局面。此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也接受了发达国家对一些非环保产业的转移。这种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在改善我国经济状况的同时,却为生态环境保护蒙上一层阴影。
基于上述分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最能体现工业化的本质,不仅工业化本身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工业化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应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仅从资本和劳动资源约束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都对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二要素的循环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自然资源要素循环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和不可再造性的足够认识。因此,早期的工业化必然是那种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换取国民财富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即传统工业化战略。
然而,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后,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传统工业技术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经济指导思想下开发出来的技术。因此,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对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国来说,这种工业化道路不仅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和环境,会直接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12.7%,德国年均增幅更是高达25%。这种遵循“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成本是巨大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国家”的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事实相违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正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多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单纯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化而忽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所以,当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影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老路。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人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更为今后的工业化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走上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循环经济范式下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趋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做出了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我国工业化路径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更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从定义上看,它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相辅相成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为支撑,遵循“循环经济范式”要求,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一条集约型、开放式道路。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基层的县级人民政协,我们有责任全面贯彻学习党的十会议精神,必须要坚持以《宪法》为准绳,在实践工作中切实做好“三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不断优化涡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1涡阳县“三化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1.1工业化建设现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涡阳县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极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涡阳县的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支柱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五通一平”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但从整体上看,我县的工业化进程还是相对落后的,结构性的矛盾仍旧存在,企业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1.2城镇化建设现状
随着涡阳县五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涡阳县的城镇化率实现了明显提高,公共事业、路网建设、城乡电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涡河三桥正式开工,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39%,但是由于我县的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充分,使得我县的城镇化建设支撑力不足,导致城镇吸纳能力和建设质量相对较低,这也是我县在“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在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直在深入贯彻“增粮规划”的各项要求,高标准的建设产粮示范区,培育粮食专业合作社,201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2.7万亩。夏粮总产89.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加大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着力打造规模养殖优势和区域养殖品牌,促进了我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县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相对落后,保持基本农田的红线任务较为艰巨,农民收入不高,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统筹推动“三化建设”,优化涡阳发展环境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2.1加快建设具有涡阳县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
涡阳县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调结构、扩总量”的发展思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以能源、机械制造、白酒酿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为主的六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煤炭等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加快新型建材、制药等新型工业的发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2.1.1建设全省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提高我县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能力。
2.1.2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及绿色照明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节能环保绿色新兴产业。
2.1.3发挥我县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开发下游产品,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2.1.4做好协调服务,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项目审批速度,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存生的实际问题,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2.2稳步推进涡阳县的特色城镇建设
在涡阳县的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重点解决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问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要以城乡一体化为契机,不断提升涡阳县的城镇化品质,加快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继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2.2.1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以创业促事业。
2.2.2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利用外来资金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进程。
2.2.3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化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2.3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涡阳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建设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深入推进涡阳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同时要重点扶持规模经营农户和农业经营公司的发展,提高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
2.3.1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果及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把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2.3.2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2.3.3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3.4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综述 新型工业化 途径
一、工业化理论演进综述
1.工业化理论的微观基础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最初的工业化理论起源于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后来的经济学家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产出比率是个固定常数的假设,像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尝试用不同生产函数的方法解释增长的根源。他们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但包含了更多的生产要素,把资本存量(K)、劳动力(L)、可获得资源(R)和生产效率(A)等因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去,得出新的生产函数方程式。这样产出的决定因素从资本推广到了资本、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效率。因此工业增长的贡献性要素,除了资本存量的增长外,还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获得资源约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等。
之后的新增长经济学学家修正了传统增长模式中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假设,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新增长经济学强调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决定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一国的知识水平越高,则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不断地使用和创造出知识,是发展中国家谋求长期增长之路。他们的理论暗示者决定一国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以及知识创新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适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们据此认识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结论和战略。
2.工业化理论的中观基础
新增长经济学理论已经认识到工业的规模效应,规模收益递增来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促使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则要求企业间的协作和产业间的协调。产业协调即产业结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工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以及平衡三产之间的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争论。平衡增长的支持者们,如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人论证,如果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的话,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主张非平衡增长的学者,比如艾伯特?赫尔希曼认为没有任何根据表明,所有的国家必须遵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尤其是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能够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部门。然后通过工业的前后向联系,导致新工业部门的创见。在之后的工业化理论发展中,学者更多的是采用了非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等,不仅强调产业间的非平衡增长,也强调地区间的非平衡增长。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工业增长的视角延伸到了考察三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者中,有些是从工业的角度出发的,另一些则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的。前者主要关心的事,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或就业不足是如何影响工业部门发展的。他们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认为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即存在着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工业化理论的宏观基础
上面所讨论的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把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问题考虑在内。一些经济学家们则进一步把需求约束条件和贸易因素引入到对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经济学家首先把需求的产生设定在一国内部,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霍利斯?钱纳里与其合作者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而根据恩格尔定律,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工业化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花在食品上的开支预算便会下降。我们可以据此作进一步的表述,随着经济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沿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轨迹向上攀升,由于消费者主体消费的变迁,整个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将做出很大的调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在工业部门内部则表现为低层次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下降,高端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上升。如果把一个国家放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人们则发现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4.新型工业化理论
上述的工业化理论由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因素,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应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经济线性增长相对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把社会、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如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戴利则推崇由穆勒的静态经济思想演化而来的“稳态经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5.对工业化理论的评述
工业化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工业增长。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对工业化的动力的探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经济学家首先关心的是工业增长的内生变量,他们最早认识到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劳动力、资源、技术、知识等要素逐步被引入到对工业增长生产函数的分析中来。对工业增长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因此生产系统对单个企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至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一些经济学家据此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理论,它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着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制度的变迁,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氛围。另外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关系,在人类内部达到和谐发展,代际之间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
1.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相比,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具体表现为:(1)自建国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DIO)和世界银行的研究,二产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我国目前应属于半工业化国家。(2)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要素,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完全有可能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使用很长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3)利用后发优势,正如新增长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更能吸引发达国家(地区)提供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跟我国所固有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资源结合起来,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还表现在能够吸取发达国家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匮乏,许多关键性资源、能源已经或即将不能满足工业进一步增长的需求。“三农”问题仍然制约着工业化进程;其次,虽然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却相对不足,这在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信息化时代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高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再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源仍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与此相关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一些关系和体制还没有理顺,产业、地区之间尚不能协调发展,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最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的制约,发达国家在许多部门,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具有绝对优势,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体现为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在经济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发展空间同样受到了其他急切需要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约束,要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2.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
鉴于我国当前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模式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探索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模式,即新型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模式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跨越式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跨越式和持续性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为此,我国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
具体地说就是:(1)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2)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把农业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中去;(5)努力促进国家创新;(6)改善政府职能,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优化宏观调控,切实完善市场体系。(7)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提升集群竞争力,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树旺易明肖建忠: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模式,宏观经济研究,2008,(1)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
1.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
1.1欠发达地区工业存在的比较优势
欠发达是一个相对概念,从经济性上看,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从相对性上看,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而言;从动态性上看,是随着自身发展和比较对象变化而变化的;从规模性上看,具有范围要求,区域性出现。如何寻找并合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其转化为欠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赶超是十分重要的。欠发达地区工业秉承欠发达地区整体比较优势,同时各省又保持了自己的特点,把握好欠发达地区工业的比较优势,营造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氛围,可以大大促进工业发展,并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赶超提供强劲动力。
从整体来看,欠发达地区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①资源禀赋优势。我国欠发达地区一般地处中西部,资源矿产丰富,如煤矿、金银矿及有色金属矿藏等,储量非常可观;生态资源方面,自然环境优越,动植物及景观优势较为突出。②持续增长优势。基于波特发展理论,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要素或投资推动阶段,而东部发达地区则相对处于创新推动阶段。这种态势虽然会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某些利益损失,但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赶超速度,并有利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关系从“争利”到“依赖”再到“共赢”的转变。③政策支持优势。为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国家频频出台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及一系列优惠措施,刺激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实现机制
1.2.1比较优势的实现要求
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具体手段
通过上述理论模型的论述我们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下,可以很好的解释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那么,现实中要实现比较优势,就要促使现实条件不断向理论假设条件趋近,构建不断完善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并配合相应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选择性政策,特别是省级财政补贴,带有更明显的非均衡性。对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进行补贴,该产品的优势会进一步增强,因为补贴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该商品的微观价格,同时吸引生产要素向本产品集中,进一步推动比较优势。如果补贴给比较劣势产品,产品微观价格也会随着补贴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从而使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现实中这样程度的补贴不太现实,所以,应着力补贴比较优势产品,加速优势产业发展,并发挥相应的带动作用。
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增强产业绝对竞争力。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大大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循环,从根本上提高比较优势的强度,增强比较优势的实现能力。
市场扭曲的正确应对。产品市场的价格体系是俄林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此市场中出现了价格扭曲,这会反作用于要素市场,影响要素市场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要素的趋向,影响专业化分工,最终成为比较优势发挥的障碍。欠发达地区工业要致力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必须先具备一个优秀的市场环境。
3.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1“资源诅咒”的延续
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国家往往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资源诅咒”。这一理论是经济学家奥蒂于1993年提出的,意指赋予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他通过研究发现,1960年到1990年资源贫乏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源丰富的国家高2倍到3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表现反而最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首先,自然资源的短期资源收入过度吸收了社会资源,从而使资源所在地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当地工业化政策失败,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较低,资源收入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便利投资风险增加,降低了地区经济增长率;再次,资源租金的存在往往伴随着寻租和腐败,伴随着政治权力利益集团的产生,弱化了国家制度质量,从而使经济增长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最后,资源开采处于经济结构的底端,其增长对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水平的需求较低,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使经济增长缺少必要的资本、技术及人才积累,阻碍了经济增长。欠发达地区往往喜欢倚仗资源优势,放松了制度遵从,轻视其他产品的发展,缺乏前进动力④。而工业企业会放松企业创新,人才积累及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源优势亦是一把“双刃剑”,这回导致“资源优势”的延续。
3.2高新技术产业的盲目上马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太相同,传统工业化道路要求实现国民经济的机械化、电气化,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更偏重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二者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前文谈到,推动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就有动机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上马,而对这些产业是否适合当地经济状况⑤,能否真正形成技术突破,能否带动产业发展,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考虑不甚全面。盲目发展,得不偿失。(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②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③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25.
⑤赵忠璇.发展优势产业,实现贵州经济跨越性发展.贵阳学院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2]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3]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推进机制、集成方法、效率提高等方面,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制约因素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李本悦等(2014)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缓慢,普遍率较低的原因归结为建筑工业化经济效益不高、民众对建筑工业化存在偏见、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明确和范畴狭隘等方面,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1]。刘禹(2012)阐述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体制,并从结构预制化与产业集成化两个方面对发展建筑工业化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选择路径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亓霞等(2015)从法律法规、政府作用、市场力量、技术进步4个方面分析我国建筑工业化和国外成功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方法[3]。上述学者虽然都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但是并未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过程难题进行深入阐述探讨。本文注重研究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推进问题,提出建筑工业化推进的制约因素,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过程实施的方法建议。
2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制约因素
本文基于对建筑工业化内涵和意义的阐述,通过文献检索法、专家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综合集成的理论分析方法,将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的制约因素归结为:政策环境(P)、施工技术(T)、经济成本(C)、组织管理(M)四个方面,并按照分层组织、层级统一原则,将这4个因素划分为13个影响因子,我国建筑工业化制约因素及各因素所包含的制约因子。政策因素是影响其他制约因素首要环节,也是建筑工业化推进实施的关键所在,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行业向建筑工业化革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驱动力。成本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命脉所在,建筑工业化推进困难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参与方考虑到成本对自身企业发展的影响。对涉及建筑工业化的各参与方、各道施工工序以及各预制构件的组织管理,是提高建筑工业化效率的关键,也是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技术支撑。因此,本文构建了由政策环境、施工技术、经济成本、组织管理构成的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制约因素四维体系,形成了P-T-C-M一级制约因素层级,并包含了13个二级制约因子。基于上述理论阐述和分析研究,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SD)[4],将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制约因素及各制约因子构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并对各因子的相互影响趋势及逻辑关系绘制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图中,如图2所示。
3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对策建议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国建筑工业化在推进过程中受到政策、技术、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并由各制约因子的综合作用,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化在进一步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进步缓慢、难以发展的尴尬局面。由此,本节针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和制约因子出发,基于制约因素和制约因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提出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的对策建议。(1)政策环境方面。完善建筑行业的政策法规,实现政府对建筑工业化的统筹;政府应大力提倡全行业积极推行建筑工业化施工,使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风向标。(2)施工技术方面。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实现建筑施工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其次施工企业应当抓住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契机,提升企业的施工能力;最后,生产单位应确保预制构件生产的科学规范、预制构件施工的确实可行、预制构件使用的安全有效。(3)经济成本方面。施工企业应当通过技术革新、工序改进等手段,形成施工流水作业线,以质量高、速度快、产量大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整体施工成本。生产企业在注重预制构件的质量同时,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新型技术降低构件成本。(4)组织管理方面。工程管理方应当注重各参与方的协调指挥,提高工程整体施工的集约化程度;施工的组织安排应当根据施工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实施,避免因工序组织衔接造成施工进度的减缓,甚至是工序质量的降低。最后,应当设置专门的预制构件管理机构,负责预制构件的调度使用,确保预制构件调度的合理有序。
4结语
第一,概念含混、思路不清。无论是简答题或论述题,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含混不清,或与别的概念相互混淆,导致所回答的内容偏离主题,失去应得分数,最终影响到总体成绩。如“国有资产的界定、类型和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区别”(2004年简答题),许多考生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把握“国有资产的界定”的涵义,有的考生将国有资产仅理解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且细分到如何界定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家参股,或者混同为我国股份制的主要类型。又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4年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其中第二问是本题的难点,要求考生必须将分析的着眼点放在劳动力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两个方面。但有的考生回答成农业发展缓慢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环境污染等问题,虽说没有原则性错误,但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与本题要求相去甚远。
第二,答题内容过于笼统、准确性差。如2004年论述题中涉及产业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换速度慢于产值转换速度的问题,有的考生由于并没有真正理解结构转换的内涵,只是笼统地说劳动力转换速度与产值转换速度不相适应,但究竟这两者间谁快谁慢,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并没有交代清楚,而是泛泛而谈。或者将劳动力转换与产值转换的关系误解为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关系。论述题中的对策部分则要求考生结合十六大精神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但有的考生将产业结构调整误解为产权结构调整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没有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措施。
第三,对考题涉及的内容掌握不完全,答题缺乏完整性。如2004年简答题中,许多考生没有在答题中明确指出国有资产存在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产权形式,但这是本题重要的得分点。2004年论述题,有的考生只回答了前两部分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主要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而有的考生没有回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后就直接给出了对策建议。这显然是对本题重要部分的遗漏,在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中间过渡。
第四,对回答问题缺乏分析的深度,理论概括的力度不够。市场经济理论部分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及其对策等。这类问题往往现实性强,要求考生密切联系当前的经济热点和政府决策的难点进行分析,其内容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考生应具备和掌握一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由于考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在答题中往往对所答问题吃不透,只能死记硬背。
我们认为,要想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除了加强平时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外,还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必要的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现代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学有其一定的假定前提和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如使用一些图表、数学公式和模型,用以说明某个经济学理论。由于许多考生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回答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现象,而不能使用规范化的经济学语言把问题论述清楚。如2004年的论述题要求考生用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首先应充分了解西方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许多考生只是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或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现象和事例加以罗列,看起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但由于没有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
二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善于归纳和总结。2004年简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出资,二是在法律上得到确认。有的考生简单地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资产或全民资产,这是不准确的。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关键要明确前者是资本性的国有资产,要求其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后者是非资本性的国有资产,不要求价值增值。有的考生在答题中由于没有紧扣关键性的要点,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得分却不高。2004年论述题的第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归纳总结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包括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在三大产业间的转变,以及产业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但有的考生没有归纳总结出这些特点,或者偏向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三是要注意考试答题中的一些技巧。首先答题要规范化。即对所回答的问题分出层次和段落,既有利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也便于判卷时阅读试卷。其次注意审题,不要随意发挥,一下笔就离题万里。再次注意文字简练,详略得当。有的考生在某一要点上作过多论述而影响了对其他内容的回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注意前后内容应在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财政理论部分
财政理论是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科目考试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大约为30分左右。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财政理论和当前财政经济政策的认识、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难度适中,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践性,并不要求死记硬背。但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却并不理想。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应试成绩,顺利通过财政理论测试,借此谈点个人体会,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如何答财政理论的简答题简答题部分为“5选4”的题目,有一定的选择性,5道题中一般会有1道财政理论简答题,分值约为1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答出其纲目要点即可,无须加以引申发挥。目前阅卷采用先进的网上阅卷系统,按点给分,如果一个要点引申很多,只能是事倍功半。下面结合2004年试题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要认真审题。考生拿到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明题意,然后认真简明作答,以免张冠李戴或是不着边际、答非所问。如2004年简答第二题“部门预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本题考核的内容要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部门预算的概念,二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有的人审题不清,张冠李戴,那自然就得不了多少分;有的人以偏概全,也会丢分。
(二)答题要简明扼要,以提高解题效率。如果所有相关内容全都写上去,唯恐遗漏,不择要点,不是劳而无功,就是影响其它题目的答题时间。答题时应准确理解题意,避免答非所问。还是2004年的简答题,部门预算的标答是“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组成机构和部门编制的其在预算年度内收入和支出的预算”(4分),这只是一个参考答案,在判分掌握上,只要答题包含了“以部门为单位编制的年度预算”的内容,就给了满分,关键字可以体现在“部门”“年度”“预算”上。
(三)注意条理层次清楚。高级审计师理论考试根据专家确认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有些考生无视这一要求,进行论文式的长篇大论,一气呵成,没能标出解答要点,给评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很可能因此失分。所以建议考生务必在答题时单独一行列出解答要点以示醒目。这里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字体无论好坏,一定要清晰易于辨认。
(四)平时学习的要领。要想得心应手地把握好上述的内容要点又能简明扼要地回答,就必须要注意打好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的考生是很难做到上面的要求的。要达到概念准确,就需要考生平时结合业务实践不断深入对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深入掌握概念的内涵,掌握概念提出的背景、内容以及实践中的改革进度和改革的意义作用等等。
总之,回答简答题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层次清楚,要点的完整、清楚、简明扼要。
二、如何回答论述题
(一)要点明确,论证简明、清楚。论述题顾名思义,需要论述,这样与简答题不同,论述题不仅要阐明观点,还需要简明扼要地论述。这里,论述的话不要太多,但必须论证清楚。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要点和论述各有得分点,如果只有要点而缺乏论述,就会缺乏论述的分数。
(二)要认真审题,答题要注意全面。不要拘泥于一点,展开详细论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论述,导致以偏概全,影响到得分。论述的基本要求应是,首先要答出各个要点,这是得分的基础,然后再对要点用一两句话或是几句话简单、扼要地加以说明论证即可。
论述题拿到题目不要盲目做答,一方面要认真审题,一方面要看清、看全答题的要求或提示。2004年财政理论论述题,即
论述第二题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
[答题要求]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此题: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3、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根据答题要求,本题要分三个层次来回答。但是论述题与简答题不一样,不仅要求要答出要点,还需要对要点进行必要的论述或阐述。对于只答出要点的,大致只给及格分,比如20分的题,只给12分,加上必要的论述,就得到基本的16-19分了。这里必须要审清题目要求,回答全面。
(三)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有的考生脑子里的内容不少,但就是内容层次有些紊乱,在答题中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本题中“作用思路”内容颠倒,虽然内容正确,但反映出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及意义,所以,基本上不得分。因此考生备考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内容的层次,不见得一定要死记硬背,但要能够对号入座,要真正理解财政理论的内容及其中的逻辑关系。
(四)答题时的关键词要明确,切忌张冠李戴。要注意审题,不要张冠李戴,也不要随意发挥。比如对于本题中的“主要思路”,要求突出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路就可以,但必须围绕国库集中支付,比如“集中支付、统一会计科目及核算、加快资金的收缴与划拨、及相关立法”等,这些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直接要求或相关的方面和内容,即其基本的内涵。有的人答“完善分税制”等内容,这些是改革的内容,而且也是正确的,但却不是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为直接相关的内容,这样回答的人表明其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本质内涵不够清楚,所以只能得到比较低的分。而有的人回答"要统一财力、发展经济、支持重点项目"等,内容没有错,但是与国库集中支付没有最直接的关系,没有体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只能得一个比较低的分。
(五)答题要注意考试的一些技巧。比如答题规范,层次清楚,文字简练,详略得当等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创新; 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95 ― 03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哪些区别,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又有哪些扬弃呢?本文拟通过对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对比,论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一、传统城镇化道路的问题
(一)传统城镇化的概念
传统城镇化,指片面强调城镇化建设速度而机械性的减少农业、农村人口,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镇化建设道路。
城镇化建设初期,由于发展经验不足、发展理念落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等城市病,农村也出现了乱占耕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利用了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形成了一种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格局,正是这种低成本才使得城镇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传统城镇化往往重外延、轻内涵,大规模推进农民卖地、进城、上楼,使土地由属于农村地域变为属于城镇地域,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至于农业转移人口今后能否真正融入城镇生活等后续性的工作则置之不理,是一种虎头蛇尾的发展模式。
(二)传统城镇化的问题
应该承认,重速度、简单化的城镇化模式使我国在短期之内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这种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也显现出很大的问题。
1.忽视人的城镇化
地方政府为了短期之内提升城镇化水平,运用土地征收等手段,不顾现实条件地将农民赶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城市的就业竞争往往对其很不利。这样,农民进城后就处在了一种既失去土地又面临失业的尴尬境地。农民进城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户籍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城镇化往往忽视这些问题。农民进城后难以享受市民待遇,无法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还要看到,人的城镇化的滞后,在城镇内部甚至衍生出贫富差距悬殊的城镇新二元结构。
2.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城镇化采用了一种以资源消耗进行经济积累的方式。为了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城镇化速度,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以低污染治理成本来节省建设资金。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规模,忽视了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3.忽视产业的基础作用
传统城镇化没有认识到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产业支撑的缺乏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压力加大。由于一系列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城镇吸纳农村、农业转移劳动力的产业条件尚未具备,农民进城后首先就要面临就业的难题,使城镇化本身也始终缺乏动力。
4.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割裂开来
传统城镇化对城镇化发展道路本身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么发展小城镇,要么发展大中小城市。片面地强调小城镇或大中小城市,没有统筹协调意识。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割裂开来,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二、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超越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贯彻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是在城镇化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是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其消费也必然由农村消费水平提升为城镇消费水平,从而扩大内需。由于城镇生活需要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也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可以将转移人口退出的土地通过流转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承包耕种。这样,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的增加,也会相应地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准备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的创新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把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结合起来而探索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考虑到了我国农业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吸取了传统城镇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创新。
1.贯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城镇化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相应的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农业转移人口不再有后顾之忧。在离开土地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享受无差别待遇,最终完全融入城镇。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战略构想,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以人为本,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发展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的城镇化道路。
2.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城镇
能源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坚持科学发展是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的否定,注重发展内涵和质量,加强环境治理,集约高效地建设生态文明新城镇,是新型城镇化最明显的优势,并且只有绿色和谐的城镇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
3.强调产业支撑和规模经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城镇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发展城镇产业促进农业人口转化。城镇产业是实现农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民市民化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产业的集聚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的集聚,这是吸纳农业人口的前提,是城镇化的第一步。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增加了城镇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城镇化使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口安顿下来转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铺平了道路,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城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一举托两头,有利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
4.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摒弃了传统城镇化片面强调小城镇或大中城市的做法,认识到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业化、信息化起步阶段,大中城市率先发展,小城镇无法为大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同样,中心城市辐射发挥出的效力不显著,甚至只吸收周边资源,而起不到带动作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高速铁路为核心的交通网络建设,使这种协调成为可能。新型城镇化把建设城市群、城市圈与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起来,在发挥中心城市规模效应的同时辐射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有效地摆脱了无法协调发展的困境。
三、新型城镇化遇到的问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一些积聚已久的制度性问题显现出来。这主要指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一)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之所以长期在中国实施是有原因的。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国家优惠政策和天然地理优势率先发展,基础设施完备;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长期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仍未达到平均水平。在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必然会出现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的浪潮,我们国家就会重蹈拉美地区国家出现城市贫民窟的覆辙。于是,这个问题就一直搁置下来。现在看,户籍制度已成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障碍。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问题,户籍的限制已经阻碍了城镇化潜力的发挥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二)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限制农业人口离开农村融入城镇的又一个重要障碍。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耕作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机械生产。因此,必须要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然而,土地制度的僵化限制了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使用权始终限制在分散的农民手中。
四、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1.逐步放开落户限制,完善居住证制度
城镇化最根本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一手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一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逐步放宽落户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探索户籍制度与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建设贡献挂钩的机制,增加户籍制度的灵活度;要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将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要完善居住证过渡制度,通过积累年限等鼓励机制缩小居住证与城镇户籍的差距。
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建设
同志指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的,除了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外,就是要解决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并逐步让农民工进城后有个房子住,面积可以小一点,但得有住的地方。” 要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健全适合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城镇住房多层次供应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供住房政策保障。
(二)建立灵活的土地制度
1.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牵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制度问题。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还很不成熟,土地流转交易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和政策解释,地方政府往往在引导土地流转有序发展时无所适从。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出台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探索使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适当分离,农民自主流转承包地、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灵活的形式。
2.建立健全土地占退均衡机制
建立健全城镇人口集聚退出耕地与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占退均衡机制。要明确地方政府责任,严格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审批,在建设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耕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五、结语
中国经济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后增速逐渐放缓,这其中既有全球经济整体趋缓的外部因素,也有中国传统经济增长点已基本发掘尽的内部因素。未来,摆在中国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第二次经济高速增长,而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无疑需要扩大内需来实现。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是巨大的,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使农民富起来。而使农民富起来,最根本的就是减少农民。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消费潜力就是中国经济在今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释放这种潜力。
城镇化是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而上一代定居城镇也为下一代定居打下了基础。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重大战略目标的长期战略抉择,对于彻底改变中国发展面貌,实现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2-29.
〔2〕丁守海.中国城镇发展中的就业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4,(01):30-47.
〔3〕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7-49.
[论文摘要]主要论述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首先从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合理性。然后根据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指出了现行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造成社会不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三个方面。
现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主要体现在收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农民普遍居于劣势地位;分配方式“计划”色彩浓厚,价格调节机制发挥不充分;分配格局具有很强的“刚性”三个方面。这一格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观念的普及,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明显,对其改革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
一、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合理性
现行的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有其存在的逻辑必然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现代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资本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产业资本的引进、利用、培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上述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政策在客观上是“以土地换发展”。通过降低土地价格,降低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工业装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
国际产业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新一轮的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这对于我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国际产业资本,而且每年吸引的外资还在以两位数增长,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南亚印度等周边国家与中国就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展开竞争;南美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与西方的传统关系,其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视。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的艰巨的任务。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中期,按照理论不应由农业来承担国家积累,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性,现阶段还需要农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首先,占我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还比较脆弱,农业作为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工业化水平,增加国家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这一分配体系有利于把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从而有利于农民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与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转移过程相比,现阶段的这一转移过程相对痛苦还是最小的。这一过程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局限性
上面简要的论述了这一分配格局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局限性、负面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将越来越突出,下面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
在中国农村,土地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存在,其在农民的眼里是其抵御风险的主要屏障。在社会剧烈动荡的转型时期,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这一功能显得更加明显,其对农村所起的稳定作用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就是说土地这一资源在中国农村社会发挥的作用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性,在进行农地转让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把这一外部性内部化,应包含在土地交易价格里面,这样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土地的“价钱”。
(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造成社会不稳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引起的。首先是收益分配中对农民补偿不足,农民为了获得适当的收入不惜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比如阻挠土地流转的正常进行,集体上访,甚至发生斗殴事件,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往往还极大的损害当地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埋下许多社会隐患;土地流转发生后,由于补偿农民过少,而且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有些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种地挣钱很少甚至赔钱。在农民看来,土地不是资产而是负债。由于土地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其在抛荒土地的同时又尽最大努力保护其对土地的使用权。这样就造成农民不种地,但同时对土地流转不积极,据国务院农研中心对1.3万户农户所作的调查,即使对粮食收入仅占家庭收入20%以下的3366户的调查结果,愿意转让土地的也只占4.5%。[1]另外由于农用土地与非农用地之间收益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依据自身利益考量具有转变土地用途的冲动,而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又给了地方政府低成本获取土地的便利条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成为向土地市场提供过多土地的主要推动者,从全国各地兴建的过多的高尔夫球场、人造景观,大量闲置的开发区等,就知道这种动力有多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是向产业资本倾斜的,他们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有充分的理由推动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政府。
(三)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经济资源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特别是像土地这种稀缺且很难再生的资源。在现行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现任政府用下任政府的土地,现代人用下代人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有资料显示,城市存量土地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仍然转为非农用地。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农地市场结构方面国家逐步退出直接的市场交易过程,变市场交易主体为市场监管主体。其中的关键是国家角色的转换。当然,在土地市场上国家行为的转变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积极创造条件的精神逐步推进。
调整和完善土地分配格局,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方面入手,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依照张吉清同志的归纳,我国学者大致从“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该思路主张将完善农户土地经营权作为改革的重点。”[2];“再造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主张重新构建土地制度。”[3];“变革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思路。‘土地股份制’是其典型代表。”[4]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性,都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产权制度某个方面的弊端。农地产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应该慎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