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消费市场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市场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市场的定义

第1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群体;消费现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056-02

1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被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在大部分中国人概念里,奢侈一词带有贬义,购买奢侈品几乎等同于挥霍、浪费。然而奢侈品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高端追求。从商品学角度上看,奢侈品是一个具有稀有、精巧和独特地位的商品,购买奢侈品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它能够带给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

奢侈品分布于各个行业,奢侈品牌包括多种产品,如男士、女士高级成衣,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酒类、汽车、游艇、家具等。在众多行业中奢侈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同行业中追求顶级品质,从制作工艺到服务上都追求极致完美,但又由于它价格昂贵,大部分人消费不起,所以奢侈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一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富裕人群的出现以及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他们共同构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群体。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10年2月初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和豪华汽车),中国国内奢侈品市场消费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因此,在世界经济和商业条件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奢侈品作为一个整体性行业来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武汉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

(1)奢侈品行业发展迅速。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良好的配套购物环境使武汉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圈,为形成奢侈品消费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专业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武汉市奢侈品消费量已接近60亿元,在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中排名第五位,而在2009年,武汉还排在第17位,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武汉市奢侈品消费市场得到迅猛发展,显示出武汉市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武汉软、硬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未来武汉市还将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时尚品牌展示中心和中部购物天堂。

(2)消费群体年轻化。据中国奢侈品消费协会统计,购买奢侈品的顾客年龄大多集中在25-45岁之间,武汉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以私营企业主、外企高管以及年轻的富二代群体为主,其中,女性购买者所占比重较高。年轻消费者之所以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年轻人已具备一定的消费奢侈品经济能力,他们在形象和品位上都要求很高;还有一部分年轻人虽未达到消费奢侈品的能力,但为追逐名望和时尚,不惜血本也要提前消费。女性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原因有三:一是在生活中,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为感性,在购买商品时对美和时尚的感触比男性表现得更加敏感;二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女性购买奢侈品能彰显自己的身份,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和自信;三是盲目消费,有些女性消费者喜欢攀比,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也要过度消费。

(3)消费者心理逐步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奢侈品的消费已经不再是炫耀财富的一种手段,消费者更加偏好于消费奢侈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以前追求购买物质产品延伸到今天在旅游、运动、休闲、健康等生活各个领域的消费。在购买地点选择上,有些消费者已不再局限于武汉本地购买,出国扫货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而这部分消费者往往更追求精神层次上的消费,把欣赏奢侈品的艺术价值作为消费奢侈品的另一种境界。

(4)大型商场成为奢饰品消费的主要渠道。武汉目前已形成以世界知名商贸企业、顶级品牌为龙头的多层次商业集群,如武商摩尔城、武汉国际广场、万达楚河汉街、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等成为高端消费群体首选购买地。以武汉国际广场二期为例,众多全球知名品牌纷纷进驻商场。一些快时尚品牌如GAP、UNIQLO、ZARA、H&M、C&A、MUJI等也相继出现在武汉的各大商圈,颇受当前追求潮流的年轻消费者青睐。大型商场的奢侈品以香水、化妆品、手表、手袋、服饰为主。在价格上相较于其他品类的奢侈品,香水、化妆品、手表、手袋价格偏低,消费者对此类商品关注较高,拥有大量的入门级消费者,无论是在商场还是网上销售,市场业绩都很可观。

第2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差异化的两面性。后消费时代,同一产业内的同质化竟争已经使许多企业在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血拼之后甚感举步难艰,单纯的差异化,比如说在产品本身功能利益,以及技术、设计、服务等肤浅层面的差异化已经开始让市场反应平淡,向外寻求与日俱增极端的差异华便迫在眉婕,然而这种极端的差异化能否凑效,或是能否真正创造消费价值和需求,须分清差异化的两面性本质。一种是真正以消费群的真切动机和欲望,包括隐性和显性的为基准,通过对符合消费群日常的场景生活和行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来确定创新的内涵和实际应用元素,这是一面,把握了这一面的本质就等于成功掌握了创新的船舵。一种是自定义式的创新,即就是通过对消费和市场的大致扫描,或表象特征的观察,然后开始以自身臆想和推断来完成企业及品牌的创新之举,这里举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讲的是在一次会议期间与会的妇女中午休息,组织者提供了两间客房供大家小休息,一间布置得异常现代时尚,一间布置得传统典雅,当组织人员中有人问及所有妇女喜欢哪一间客房时,90%以上的人都总是传统典型的那间,可实际他们开始进入客房休息时,都有一大半人走进了布置得现代时尚的那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消费市场表现出来的未必就是真正的需求空间,如果我们自定义去臆断其创新内容必遭惨败。以真功夫的前身为例,双种子作为一家中式快餐,为突破传统中式快餐的经营模式,在多样化产品系列中希望能够把洋快餐肯德鸡、麦当劳的模式部分地嫁接过来,自定义式地进行品牌创新,企业以为融进洋快餐的经营模式后,在产品的性价比上又要绝对优越于洋快餐,而且又有中式快餐蒸的营养,可谓多种价值元素重重叠加,而每一种价值都是顾客能接受,甚至是趋之若骛的,这种自定义式的既区别于传统的中式快餐,又区别于洋快餐的差异化创新,通过市场的实际检验,却寸步难行,就连深圳都无法走进,更谈不上进入省会城市,只能在东莞本部所在市场的一隅痛苦绯回。

在现实市场中这种以自定义式的创新来寻求企业及品牌营销的差异化极为常见,究其本源,还是由于经营者普遍拥有的自我意识或者本位主义,这种本位主义往往完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不破除这种经营意识上的本位主义,自定义式的创新便会重复上演,企业也就会陷到一轮又一轮的乱象与迷局之中,不能自拔。

理想化的营销跨位。这种所谓的企业创新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很多企业经营中。从美国的朗讯、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索尼等世界顶级企业到一些曾经名气颇盛的中大型企业,如美国最大的汽车零售商——共和工业,再到国内外多如牛毛的中小企业都为这种自定义式的创新——理想化的营销跨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值。

第3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信心不足造成消费减少

“现在生意不好做,物价又高,所以我现在买衣服少了,就算买,也是去一些折扣店或趁一些品牌店做活动打折时再去买。”正在品牌折扣店挑选衣服的王小姐表示。和王小姐一样,现在越来越的消费者,开始节省了。为什么居民的钱袋子在没有大幅度的缩水的情况下,消费会如此减少?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虽然经济回暖比预期的要早,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会马上消退,多少都会对部分家庭的收入造成一定影响,造成人们对未来收入降低和失业的预期比较悲观,信心不是很足,所以对消费产生抑制性影响。据统计,今年居民消费趋于谨慎,消费倾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0.75下降至0.7。

另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今年以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增收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但由于收入来源单一,低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不高。据调查显示,今年北京上半年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04元,仅占全市平均水平的33.5%,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2.8%。许多低收入户没有太大的支付能力,自然降低了消费数目。尽管近年来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大,生活负担很重,所以现在“紧衣缩食”很正常,也比较理性。

事实上,低成本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危机中,懂得理性有计划地省钱才是硬道理。如何将智慧与传统节俭和现代时尚思维结合起来,既省钱,还不影响生活质量,这才是“省”的最高境界。

专家表示,目前最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在增加居民收入,有能力消费的同时,大力引导居民的消费心理,对未来经济与个人收入充满信心,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才能更好地让消费市场火起来。

全球消费趋势大“变身”

由于对未来经济信心的不足,“消费者购物变得更为理性、实在”。而为了提高服饰类的销售,打折促销的力度高过往年,甚至是不惜成本。谁是“战争”最后的胜利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危机导致的全球消费趋势的改变,我们却能清晰看到它。去年年底,韩国KOTRA公布了《从年终购销动向看2009年全球消费趋势》报告,该报告根据美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倾向、业内营销战略和热卖商品动向,对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得消费走向作为了分析。

报告指出,2009年美国的节约型消费和追求性价比的消费有望形成主流。通过网络或熟人仔细打听后再“明智”消费的人越来越多。

德国百货商店及大型超市的消费者将有所减少,而大型折扣商场的消费者将会增加,利用直销店及网上商城小量购买的现象也将呈增长趋势。在香港利用高档品牌的顾客选择该品牌中的低价位商品的现象日趋明显。为此,各大高档品牌将为纷纷开展减少商品规模、降低价格的营销战略,以拉动消费。尤其是,中端(Mid-range)消费者(高端消费者和低端消费者之间的消费群体)受到高度关注。而日本畅销则是以H&M、uniqlo,甚至是类似一碗880日元汤面价格的牛仔裤等低价类实用服装。

中国“口红效应”显现

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天兰天、天汇、通州等8大尾货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20亿元。仅天兰天尾货市场一家,两年来已经成就不下500位百万富翁。因为金融危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理性,他们越来越把青睐的目光投向物美价廉。显然,中国消费的“口红效应”已经来临。

“口红效应”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比如化妆品里的口红,口红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却因为价格低廉同时有修饰的作用,因此销量大增。面对失业、减薪所带来的压力,中国消费者又开始重新审视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削减支出,来寻找省钱的“窍门”,因此,节俭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主导。伴随节俭而来的,则是消费中的简约主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崇尚简单生活,希望活出生活本真,因此,消费者会抛弃那些包装过度、功能多余的产品。

虽然很多消费者看不上中国本土品牌,但这次危机过后,“国货”改变了这一观念。大家开始重新考量中国的本土品牌,物美价廉应当首选,像美特斯邦威、真维斯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再热衷世界品牌,对那些品牌折扣店和直销店,仍情有独钟。

如果说这些消费趋势还不够明显的话。那网购绝对是当前最火爆的方式。来自中国互联网中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35%的网民有上网购物的习惯,而总人数首次超过两亿。便宜的价格成为网络最具人气的不二法宝,以淘宝网为例,目前淘宝会员数1.45亿人,去年同期日成交额为每天3.5亿元,现在是每天超4亿元,去年一整年销售额是999.6亿元,今年超过1000亿元十分轻松。

或将重新定义中国消费市场

据统计,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改民生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显现。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4%,比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来的同期新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零售行业而言,两端的产品价格的刚性最强,奢侈品甚至具有负的价格弹性。据所调查显示,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其中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世界奢侈品协会近日报告称,2007年中国人在首饰、服装、皮具、香水等奢侈品(不包括私人飞机和游艇)上的消费达80亿美元,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超过日本。

第4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包装设计 可持续发展 趋势 市场发展 设计思想

社会文明的发展影响着消费市场的需求,而包装设计则必须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来变化。所以,包装设计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经历了很多的阶段。从最初单纯的包裹、 装载产品起到保护商品目的的简易包装; 到通过美化装饰产品包装来提高产品价值的过度包装; 再到通过包装设计来体现产品属性和受众类型的分类包装; 以及在以环保为理念的大环境下出现的绿色包装等。所有的一切变革,都体现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对包装设计起到的推动作用。

一、包装设计定义的技术内涵及广义性

包装设计是保证商品包装达到科学、合理、美观、适销等要求的必要条件和操作程序,对产品的包装进行选型、结构和装潢设计。由于包装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和国际贸易环境条件,所以对上述定义的内涵可进一步理解为:包装材料、容器、技术与方法的选择;结构造型;商标、图案、色彩、文字等视觉传递的表现;印刷、成型工艺;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支撑。

二、包装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和系统性

从国际包装业的发展来看,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整个包装工业的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牌战略、全球化、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材料科学、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成型和印刷工艺、物流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消费者利益保护、美学技术等主导潮流,体现着现代包装设计的最本质的原则和完整的设计理念。

优秀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可归纳为8个方面,即:①对内装物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 ②方便开启,使用安全;③清晰表述内装物的信息;④具有良好的销售外观效果;⑤平面设计美观大方;⑥良好的包装制作工艺;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⑧有益于环境保护。以上8个标准体现了包装设计适应科学和时展的需要,以及科技创新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

三、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形态

包装生态学是建立在现代包装设计文化形态上的一种民族化现象。无论世界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从宏观上体现出了这一文化的特点。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去分析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异,对其文化底蕴进行不断的解析,并以此为基础来指导我们的设计艺术实践。包装生态学作为一种民族化的特征,更具时代感。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而不同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也都包含着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滋生于世界文化的土壤之中。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以文化为本源,以自然生活与民俗文化为基础,以现代工业与信息技术前古代城市的风貌,历史悠远的全民参与的祭祀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中国包装设计风格上的平稳、 圆满寓意和形式上的完整性、 对称性、 也正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向心理特征和相对生态物化的意识形态。

四、现代包装设计的多元化

包装设计是将自然科学与美术相结合,运用到产品的包装保护和美化方面,它既不是广义的“美术”,也不是单纯的装潢,而是含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综合要素的多功能的体现。所以对包装的设计也开始从繁琐走向简洁,从复杂走向简单。社会关注环保,保护环境的意识使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单纯、整体感强,材质环保,包装的设计和材质也要具有循环使用性。

包装设计必须要与人的生长环境,思维和谐,具体含义包括:①个人自身的和谐;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③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④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⑤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也影响着消费市场需求的改变,为了加大产品竞争力,产品的包装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时代。出现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而设计的分类包装,这种包装形式可以很好地照顾到少数弱势群体的需求,将包装设计的人性化体现得更加充分。把“和谐”带进包装设计理念中,使少数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而随着跨国贸易的高度发展,把中国传统特色的商品通过包装设计走向世界,也成为包装设计新的发展方向。这要求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既不能盲目丢掉自己的本色,使其丧失于世界文化之中,也不能墨守成规,拒绝外来文化,必须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中国传统商品既能立足国内又能走向世界。

总结,在精神文明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的需求的改变,使他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这种发展也在刺激着市场消费。促使消费市场开始朝着增加文化品位,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转变,而包装设计新视点——增加包装设计信息量,让商业包装与公益广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就是这一转变的开始。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使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正面形象,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里——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迟天尧.论包装设计的文化性[J].包装工程,2004

第5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

有机食品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这里所说的有机并不是化学上的概念。有机食品是指生态环境未受到污染,生产活动有利于建立和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及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行生产,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此外,有机食品比我们经常提到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都要高。

有机食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在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国家,有机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而在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有机食品又称为生物食品。除食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提起有机食品,不得不说说有机农业,因为要想生产有机食品必须先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强调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有机过程。有机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体系,其概念在不同地区的表述各不相同。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11)给出的有机农业定义是: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 。

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对有机农业的定义略有不同,但是农业生产依照的基本原则大体相同,都是以“健康、生态、公平、关爱”为原则。例如,美国农业部提出的有机农业定义是指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所谓有机农业是指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最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IFOAM国际有机联盟其定义的有机农业是指所有能够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粮食、纤维生产的农业生产体系。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也对有机农业给出定义:一个依靠生态系统管理而不是依靠外来农业投入的系统。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和意向

随着消费者对有机农业认识的不断增强,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市场发展迅速。根据IFOAM国际有机联盟(IFOAM-OI)联合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2017年2月在德国Biofach 展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机食品(含饮料)销售额高达81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0%。有机食品的生产种植面积也达5090万公顷(包括转换期数据)。其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2270万公顷)、阿根廷(310万公顷)和美国(200万公顷)。我国目前以161万公顷的有机农地位居世界第五。

2015年全球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依然是美国,销售~约占全球总额的47%。美国有近20 万个自然食品商店和3/4 的食品百货店销售有机食品,且从30 年前有机食品开始零售以来,美国有机食品种类繁多,发展相对均衡,且新鲜蔬菜和水果一直占据有机食品销售额的榜首。

在中国,有机食品以出口导向为主,国内消费量还较小,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有机食品也越来越受城市消费者青睐。国内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仍然非常小,目前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而且即使在这些大城市,居民有机食品的平均消费量也仅占食品消费总量的0.08%,在中小城市的消费则更为少见,而在广大农村有机食品的销售额近乎为零。

是什么决定着消费者的购买认知和意向?根据有关消费市场调研研究显示,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的因素繁多且复杂。例如,年龄、价格及认证必要性评价对购买体验影响显著;家庭结构、健康意识对购买强度影响显著;而收入、食品安全意识、信任度及购买便利性等对两个层次决策皆有着显著影响。也有研究认为,大部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很关注但对目前国内的食品质量并不放心,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者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态度对其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年收入等变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市场中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不高,且与实际市场高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可追溯信息的应用使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可靠,便捷。不同于普通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都属于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属性。完善有效的有机食品可追溯标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将大大促进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有机食品的管理

有机食品生产除了遵循无化学合成品、不使用化肥农药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必须得到法定机构的认证和批准,贴上审批合法使用的认证标签和特定标志。

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准、管理法规和组织分为3 个层次: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以及联合国层次。国际有机食品的管理组织是IFOAM国际有机联盟,它于 1972 年 11 月 5日在法国成立,并在 1980 年制定并首次了关于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基本标准,该标准属于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非常大,对协调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 IFOAM 已拥有来自 120多个国家的800多个团体会员。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制定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标准,从此,有机农业在法制轨道上得到迅速发展。1992 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了《有机农产品蔬菜、水果特别表示准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点》。2001 年4 月 1 日,日本正式实施有机食品法(即《日本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简称 JAS 法)。 2002 年,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市场局开始实施全国有机项目,要求有机食品的生产者和批发者执行相同的有机标准,对销售额达到5000美元的有机食品采取强制性认证。认证机构会对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认证资格进行评估,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查员对有机产品进行年度实地检查。

第6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奢侈品 理性消费 对策

一、奢侈品的含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和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即无形商品的价值更具有的吸引力。一般认为,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

二、促进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因素

1.价值持久。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因而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而且随着市场行情、股价变化等,它的价值和价格也会发生波动,从而作为一些人谋利的手段。

2.树立社会地位。奢侈品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竞争是多方面的,而最好体现竞争优势的就是奢侈品的拥有状况。特别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从古代的古董字画到如今的名车名表,不仅成为彰显地位的必需品,也是个人品味的彰显。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因而,这一点是我国居民购买奢侈品的众多出发点中最重要的一点。

3.个性追求。时代的变化刺激人们追求标新立异、有个性。个性本是指人本身的特有属性,而今被理解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甚至是走在时尚前端的代名词。所以这种对稀少且高端的追求也不断刺激着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欲望。

三、引导我国居民奢侈品理性消费的对策

1.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改变国外奢侈品独占中国消费市场的格局。随着进口商品的涌入,外国奢侈品牌在国内大受欢迎。然而我国产品虽具有品质竞争力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像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品牌有一种崇拜,因而倡导我国产品消费势在必行。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奢侈品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具有源远流长的多民族文化历史和千差万别的区域特色,这为本土奢侈品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的陶瓷、刺绣、白酒、丝绸等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受全世界追捧的,所以可以将诸如此类的具有高超工艺且体现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产品打造为世界顶级的奢侈品。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奢侈品产业水平。我国的很多产品被评价质量差、时尚感不强等,致使我国奢侈品行业并未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保留奢侈品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才能保持品牌的稳定性和独特性。例如高校可以开设奢侈品产业管理专业、奢侈品设计专业,向外国派遣实地考察学习等。

3.调整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税率。在全球最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国中,中国的奢侈品进口税率是最高的。中国目前对奢侈品的进口综合税平均在25%-30%之间,有的则高达50%以上。高额关税导致国内进口奢侈品的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使得中国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到海外市场购买奢侈品。因此应该适当调低奢侈品的进口关税或通过建立免税店等方式,使国内外价格平衡,解决消费外溢现象,促进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4.健全奢侈品牌管理措施,加大对非法品牌打击力度。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对奢侈品牌的管理措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对奢侈品牌的法律监管力度也不够。这也是我国奢侈品不能在国内外打响名声的理由之一。在我国奢侈品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非法使用知名品牌商标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和对国内奢侈品市场的信心,导致大多消费者选择转战国外市场购买正品,从而产生了国人消费外溢的现象,不利于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进而对国内奢侈品市场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重。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奢侈品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大对奢侈品的法律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及本土奢侈品企业提供建立健康、有序的奢侈品市场。

参考文献

[1]桑叶斯.浅析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动机及社会文化因素[J].经济师,2011(11)

[2]张俊.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师,2011(3)

第7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手工业;利润分析;思考政策

一、引言

1.选题背景――以史为鉴,谈古论今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本世纪以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其发展迅猛,其作用有目共睹,它们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老牌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做对吗?

历史是一座知识宝库,人类进步离不开借鉴历史,先民们的成功与失败是对我们的引领和警示。历史上,私营手工业消费市场广大,发展日趋繁荣,存在巨大利润,一直是社会经济中最有生命的、最活跃的。因此,我国发展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经济体是完全正确的,是中央的英明决策。

2、有关利润的探讨

利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会计学都对其下了不同定义。(1)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资本家在销售商品后所获得的超过其预付资本的余额。”①马克思说:“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可见,马克思关于利润的定义有强烈的阶级色彩,是一种狭义利润的定义。(2)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一般将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两类。其中,“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质与工资相类似”。“超额利润又称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指在企业利润中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并且,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利润中通常还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3)在会计学中,认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通过对以上三种利润定义的介绍和分析可见,会计学的定义较好地撇去了阶级立场,以“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这一基本范式定义和计算利润,是一个较好的广义的利润概念。下面,我将把会计利润作为衡量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利润的标准。分别分析其收入和成本,以求得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到底有没有利润?”这一问题的结论。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利润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究竟有没有利润?这主要通过中国古代手工业中成本和收入的对比来回答。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本文将对这三类手工业分别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分析。其中,在对收入的分析上,本文将通过市场的繁荣程度以及一些史料来说明;在成本方面,则主要是分析成本的构成,包括原材料、税、缴纳的管理费用等。

1.中国古代手工业种类及其发展简述

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分为三类: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产品不进入市场。官营手工业工匠有世袭的传统,世代服役“(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②(2)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随着土地兼并的集中,汉代出现田庄经济。(3)私营手工业:独立的私人手工业,大致产生于春秋时期,战国时“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③。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很多朝代采取了“官有民营”的方式,如先秦的“官山海”等;但西汉中期的“盐铁专营”和元代“匠籍制度”等则打击了私营手工业。明清以来,私营手工业快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的利润和成本

(1)收入分析

官府手工业的存在,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的政治、军事需要,因此其生产部门包含着矿冶业等基础民生部门。以西汉的官营手工业为例,汉代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煮盐业、冶铁业、铸钱业、漆器业、丝织业、酿酒业等。其中,冶铁业、制盐业和铸钱业是政府最重要的三大官营手工业。

汉武帝于元封元年置盐铁官,实现了盐铁官营,“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顾盐铁家富者以为吏。”④自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所有盐铁的生产和运输一律收归官营。关于铸钱业,西汉的铸钱业从景帝时起完全为官营,汉武帝时,决定“更造钱币以用,以摧浮并兼之徒。”表明这次币制改革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抑制商人的兼并。

依靠盐铁的垄断专卖和铸钱业的垄断,武帝政府解决了财政困难,还从经济制度上找到了一个抑商问题的办法,铸钱业的垄断更是使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这一史实可以推测,官营手工业,特别是关乎基础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部门,确实存在着丰厚的利润,并入政府的财政收入。

(2)成本分析

官府手工业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官府直接垄断的各种自然资源,或以土贡、坐派、科买等超经济强制手段取之于民。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有军工匠、役工匠和雇工匠。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与官府手工业的生产营运几无关系。可见,单从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要素方面来说,其价格较便宜,成本较低。

但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不仅垄断着国计民生等高收入、低成本行业。它还要满足奴隶主贵族、封建皇室与官僚集团的寄生性消费。官营手工业主要提供中央政府和皇室的用品,汉代如丝织业、漆器业等。这一类产品并不进入市场,也就没有收入。因此这些产品是对财政收入的纯耗费。《汉书・贡禹传》中关于丝织业耗费的记载云:“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⑤关于漆器业的描述中:“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可见,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而言,官营手工业的成本较低,但其大量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所以官营手工业的大量部门是作为政府财政的负担存在。

(3)官营手工业的利润

官营手工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盐、铁等政府垄断且进入市场流通的部门,成本主要产生于仅供皇室贵族享用和军需部门。但官营手工业的大部分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且除特殊需要外,随着朝代的推移官营手工业的封闭性越强,也就越不可能产生利润。利润长期为负也是它明清时期被民营手工业超过的重要原因。

3.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一般说来,农民家庭从事手工业生产,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或缴纳赋税所需。他们偶尔将一部分产品投于市场,主要也还是为了换取他们自己不能制作的生产或生活用品,是以小商品市场为媒介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变换过程,而不是出于商品生产的既定目的。

可见,家庭手工业并不是服务于利润而存在的,其生产目的决定它不生产或只生产少量利润,可以视为家庭手工业的零利润。

4.私营手工业的利润和成本

(1)收入分析

私营手工业一直伴随着官营手工业出现和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着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小手工业,《孟子・梁惠王上》谈到:“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彤琢之。”由此可知,当时有很多人从事玉器制造业,它成为一门常见行业且有利可图。《史记》中曾提到战国时因煮盐、冶铁而致巨富的大商人,如“猗顿用盛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⑥

汉代时,《史记・货殖列传》日:“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在这一记载中,雍伯却因贩脂发了千金之财,张氏以卖热水饮料赚了上千万的钱,浊氏靠产销胃脯却可以富到车马成行。

唐宋元以来草市、夜市兴起,抑商程度有所减弱,商业的发展带动手工业的发展。消费市场扩大,需求大量增加。唐代私营手工业涉及纺织业、造纸业、印刷业等,宋代私营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制盐业和冶铁业,元代制瓷业大多是民营。

明清手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民营手工业蓬勃发展,中期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明代手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⑦苏松一带丝织业出现了两种经营形式:一是机户开坊,雇佣机工;二是散放原料,收取成品,计件付资。可见,明清时手工业已十分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从以上历代手工业的致富情况及私营手工业的逐渐繁荣可知,经营私营手工业的收入较高,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收入不断增加。

(2)成本分析

私营手工业的成本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生产要素价格、税负和管理费用

生产要素主要有: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私营手工业经营的大多是关乎民生的轻工业,如茶、醋等,原材料价格低;小手工业者劳动力多为自家人,雇工经营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总之,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生产要素成本较低。

私营手工业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税负:以元代为例,宋代的醋息钱既多且滥。后,两税之外包括醋息钱在内的杂税多如牛毛。“有所谓月桩,有所谓盐产......有所谓醋息钱,又有所谓科罚钱,其色不一,其名不同,各随所在,有之不能尽举。”⑧元代制瓷业,官府以“二八抽分”收取20%的产品税。窑户还要缴纳多种杂税,所以瓷课的实际税率超过20%。

(3)私营手工业的利润

私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不同,它的产品是为了销售,它的经营是为了盈利。私营工商业所经营的产品大多是人人所必需的日用品,并且价格便宜,因而有广大的销售市场。虽然总是存在着政府对私营手工业的打压和高税负,但私营手工业的旺盛发展暗含了大量的需求。所以经营的人往往大发其财,甚至成为富商大贾。

5.结论

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分为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其中,(1)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和军工的需要。这一目的决定了官营手工业不参与市场流通,也就无法获取利润。虽然官营手工业在汉代也发挥过获取利润,增加政府财富的作用,但历史上大多时候官营手工业是对财政的一种耗费。(2)家庭手工业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满足小农自给自足的需要,不存在或只存在少量利润。(3)私营手工业直接以利润为目的进行生产,虽面临繁重的课税负担,但消费市场广大,发展日趋繁荣,存在巨大利润。

在发展的时间脉络上,官营手工业在明清之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具有市场封闭性,利润一直为负制约了其发展;私营手工业因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和课税政策等早期发展有所受限,但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其增长的动力,在明清时期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确实存在利润,且伴随着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的逐渐发达,利润逐渐提高。更重要的是,历史上大多时候官营手工业是对财政的一种耗费;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或只存在少量利润;私营手工业消费市场广大,发展日趋繁荣,存在巨大利润。

三、对经济发展的思考

1.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业、商业的发达程度息息相关。首先,农业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家庭手工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从而产生了小手工业;农业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其次,通过商业贸易参与市场流通是手工业利润的来源。官营手工业长期利润为负,且因为统治者的支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社会经济而言,这是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中国古代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抑制了商业的同时,也打击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2.从政策的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人为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孤立地去发展农业,打乱了一个社会内部经济结构的自然平衡,农业发展失去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刺激,本身也很难得到繁荣。

3.从官营、私营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可见,中国古代手工业民营优于官营。民营要尽量节省成本,利用价值规律,在市场上优胜劣汰,然后进行原始积累,逐步扩大实力,做大做强,最终给社会提供廉价的丰富产品。但经济的官营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需要,以奢侈品为主,浪费大量社会资源,不计成本,垄断经营,缺点是明显的。所以从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工商业的官营弊大于利,而民营则利大于弊。

4.从当前的经济政策来看,这些政策符合历史发展,很有科学性,其意义是深远的,其作用是巨大的。我国发展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搞活社会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治国之上策。只有将所有国民都调动起来,把所有经济都参与进来,社会经济才能够活起来,国家才会国泰民安!

注释:

①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

②《管子・小匡》.

③《盐铁论・复古》.

④司马迁《史记・平淮书》.

⑤《汉书・贡禹传》.

⑥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⑦白寿彝.中国通史09卷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⑧蔡戡.定斋集卷K'论州县科扰之弊札子'.

参考文献:

[1]刘花章.两汉手工业商业的官营和民营.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陆文静.宋代私营企业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5日.

[3]赵玉琳,郭连强.究竟什么是利润的源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纵横》.

[4]李建毛.浅论届周私营制陶业――兼及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起始时间.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5]沈济.浅析明代的社会经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6]王文书.宋代的榷醋和醋息钱.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第36卷第2期,

[7]王绪栋.西汉时期官营经济再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15日.

第8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什么是品牌﹑品牌的准确定义

对品牌下定义是营销学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年以来,东西方对品牌都存在着许多错误理解。十大典型错误理解如下:

1, 品牌是产品加营销包装;

2, 品牌是概念;

3, 品牌是符号体系;

4, 品牌是服务加产品;

5, 品牌等于卖高价;

6, 品牌是消费关系;

7, 品牌是感觉;

8, 品牌是文化;

9, 品牌是附加值;

10, 品牌就是商誉。

以上十大品牌观,不是以偏概全,就是把品牌的结果和表现当作品牌本身;在理论上存在错误,在实践上造成品牌建设偏向或残缺,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指导不力。

那么,什么是品牌呢?简单扼要地说,品牌应该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心理﹑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感受好,评价高,品牌价值就高,反之,则低。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说的品牌,则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即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商业人物,包括产品﹑商标﹑企业家﹑企业四大类型商业人物的综合感受和评价结晶物。

对应于以上十大错误理解,对品牌的正确理解如下:

1, 品牌的构成要素包括产品和营销包装,但并不仅仅是产品和营销包装;关键的是所有这一切需要通过消费者和公众认可,并形成肯定性评价,品牌不是在企业手里,而是在消费者和公众心灵中,品牌价值的大小由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公众来评价和决定,而不是企业产品和营销行为的完美程度所决定的。

2, 概念的确是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概念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品牌概念需要有品牌的标识和传播行为等其他部分的全面配合,光有概念做不成品牌;

3, 符号体系也只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品牌标识识别系统,是品牌的可见的载体部分,就是包括理念符号在内的符号体系也仍然不是品牌,品牌必须经过公众的感受和评价,以公众的认可为准;

4, 服务已经包含进大产品的概念,服务和产品都只是品牌的一个基础的组成部分;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加品牌价值,但品牌的构成包含更多部分;

5, 品牌不等于卖高价,品牌也可以卖低价;价格只是产品的一个属性,而产品只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

6, 品牌既包含消费关系,也包含非消费关系,如许多人认可宝马车,但他自己并不实际购买或打算购买宝马;没有品牌的产品服务也存在消费关系,因此消费关系对于品牌定义毫无用处;

7, 品牌不仅仅是感觉,更是多次感觉的最终综合结晶物;品牌不仅包含感性较多的感受的产物,而且包括理性较多的评价的产物;品牌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8, 品牌应该有文化,但并不必须或自然而然地有文化,有的著名品牌如“张小泉”剪刀,我并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文化;品牌文化是人为赋予培育的,或逐渐形成的,文化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品牌文化只是品牌的理念部分,没有产品及其他部分支持,品牌建设要落空;

9, 附加值是品牌建设产生的结果,可以用来衡量品牌价值,可以说是品牌的表现,但显然不是品牌本身;

10, 品牌不仅仅是无形的商誉,品牌还包括商品﹑标识﹑行为等有形的内容;另外,商誉本身是个模糊和不确切的需要定义的概念,不适合用于给品牌下定义。 第二部分

什么是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市场定位是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者说目标消费市场的选择。产品定位是在完成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许多人至今还把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混淆在一起,其实这两者完全是两回事。从理论上讲,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然后才进行产品定位。在实际商业实践中,也有先完成了产品定位,然后才来补做市场定位的。

如牛仔裤的发明:市场定位在先,发明者首先发现的是淘金者需要一种耐穿耐磨的衣物,即发现目标市场在那里,然后才想到把帆布裁下来做成牛仔裤这种真实的产品。随身听的发明也是如此。那就是索尼老板首先意识到人们需要边行走边听音乐,也就是说发现有随身听的市场,然后才冒出了创造随身听这一产品的念头,产品定位才产生。这些都是市场定位先行的经典例子。

那么,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都定什么呢?

市场定位一般应定如下基本内容:

1, 总体市场分析;

2, 竞争对手分析;

3, 市场细分;

4, 目标市场选择;

5, 目标市场区域规划;

6, 经典目标市场和经典目标消费者市场特征描述;

7, 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和基本营销策略。

市场是一群有具体需求而且具有相应购买力的消费者集合。因此,市场定位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对把东西卖给谁这一人的问题的定位。而产品定位则更多的是对我们生产什么产品来卖给目标消费者这一物的问题的定位,它以人的定位为基础,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根本差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产品定位是企业对选择怎样的产品特征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决策。一般说来,产品定位定应该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 基本产品类别定位,即生产什么大类的基本产品来满足定位市场的需求,如:是生产服装呢还是生产鞋子?

2, 基本产品档次定位,这在市场定位中已研究,但在产品定位中更实际和具体;

3, 基本产品构成定位,即在产品的组成上应该如何决策,同样一类产品,但产品构成可能有较大区别;

4, 基本产品功能定位,即我们所选择的基本产品应该对消费者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5, 产品线长度决策,即产品线应该如何安排组织,是否所有产业链都自己做;

6, 产品宽度和深度决策,即花色品种﹑型号规格构成如何;

7, 产品外形及包装决策;

8, 产品的USP独特卖点是什么;

9, 产品价格决策,即价格定位策略;

10, 制定以4P模式为代表的,产品层次的营销组合及基本营销策略。

产品定位是对市场定位的具体化和落实,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受市场定位指导,但比市场定位更深入和细致。一般而言,在完成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较顺利地进行品牌定位。品牌定位解决的是:在市场差异化和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品牌差异化,以增强我们的产品竞争能力的问题,品牌定位以产品定位为基础,但其内容远远不止于产品定位。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的商业性决策。品牌定位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 品牌MI理念系统部分:

1, 目标消费者文化特征分析;

2, 目标消费者消费心理需求分析;

3, 目标消费者文化形象标准描述;

4, 与3相对应的品牌文化的基本描述;

5, 品牌概念的提出;

6, 品牌价值观的提炼;

7, 品牌个性确定;

8, 品牌口号的提出;

二,品牌VI视觉识别系统部分

9, 品牌商标的设计;

10, 品牌产品包装设计;

11, 品牌道具设计;

12, 品牌环境设计;

13, 品牌公司形象设计;

14, 品牌标准视觉形象系统确定;

三,品牌BI行为识别系统部分

15, 品牌延伸规定;

16, 品牌输出规定;

17, 品牌传播计划及传播行为规范;

18, 品牌禁止行为规定;

19, 制定品牌管理办法。

四,品牌SI销售形象系统部分

20, 品牌销售人员形象设计;

21, 品牌销售服务规定;

22, 品牌经销商形象要求设计;

23, 品牌专卖店店面形象设计;

24, 品牌SI标准形象系统建立。

由以上所列的详细清单我们可以看出,品牌定位内容极其丰富,并且完全不同于市场定位或产品定位。

第9篇:消费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

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日益明显,甚至某些汽车 行业出现破产、兼并的现象,导致市场产生了较大动荡和调整。紧跟着又出现了国际油价升高,经济硬着陆导致各大汽车厂家生产下降,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带来的危机和压力,全球的汽车厂家都在试图通过调整汽车的结构和重新选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化解这场“经济危机”。在此情况下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既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汽车零部件商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入研究汽车零部件的营销策略很有必要。

一、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的定义有很多种。在2013年7月,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一致审核,将市场营销定义为是在市场营销是在创造、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客户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有价值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和体系。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或者集体通过产品的价值,并同他人进行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基恩・凯洛斯则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为消费者服务的理论;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更是一个通过销售渠道将生产企业与社会商品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

总而言之,市场营销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目的,实现商品交换的一个营利性活动。

2.市场分类。根据市场的需求的多少、需求的质量水平、激烈的市场竞争程度,可以将市场分成三类:一是核心市场。是指对周围的顾客市场有强大的影响作用的、而且相比较其他市场而言,该市场的消费容量和消费水平,要高,如果占据了核心市场,可以促进周边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是社会销售市场,也就是成长市场。市场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自下而上”发生转变。三是未开发市场,也就是潜在的市场。指企业暂时未开发、未进入的,具有消费潜力的其他配套市场。

二、汽车零部件的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研究策略。根据汽车零部件商家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研究同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的研究中心,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个研究中心,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动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监控、分析。为了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甚至是“技压一筹”,给本企业的零部件产品在市场中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根据消费群体对于某种产品的重视程度,树立自己产品的市场形象,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使汽车零部件在特定的消费市场,对某一类型的消费群体出售,对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尽早的提供预警、战略,提高同行业竞争的优势。

2.网络营销策略。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网络销售,也就是电子营销,其职能包括开发客户、在线销售、在线调查、品牌推广等。利用网络进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不仅可以时刻关注同行业的产品信息,对该公司的产品作出相应的调整;还可以在线销售、在线解答消费人群的各种疑问,既省时又快捷。

3.品牌营销策略。品牌,是一个区别于同行业的该企业的标志。很多客户几乎不懂汽车零部件的质量,通常都是跟据价格的高低来进货。汽车零部件企业要确保该产品的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可以运用品牌战略,将消费市场中的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加以优化,树立品牌形象,确保品牌的地位,有了品牌的市场地位,就有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利润空间。

4.客户分析策略。产品种类的不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出相应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解决在销售中产生的问题。以此把握每一个的客户资源,建立客户的数据档案,便于以后向客户推广新的服务和产品,寻找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的各个突破口及发展方向。

三、汽车零部件的营销原则

1.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历来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经商道德的重要品德标准。在诚实守信的原则下,才能更好的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2.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原则要求在市场营销行为中,正确地分析、评价自身的利益,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自己有利而对利益相关者不利的,或者是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不利的,就会使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3.理性和谐原则。在市场营销中,理性的运用知识手段,科学的分析市场环境,准确的预测未来市场发展变化状况,不好大喜功,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结束语

目前,市场经济竞争不断,想要做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工作,必须以市场的营销基本行为为基础,坚持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理性和谐等原则,充分研究市场的经济需求、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对同行业的或竞争对手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加大广告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采用电子营销的手段,储存客户资源,制定合理的、有效的营销策略方式。培养、训练高水平的销售人才,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建立健全营销激励体系,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打造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的良好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洪.3M中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