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工业文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文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文化的概念

第1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字:工业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园;鲁尔工业区;S0HO艺术区;798艺术区

中图分类号:TU 984.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Case study o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which transform form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WANG Wei-ha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of the economy of China,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emerging industry which rely on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most of the old industrial parks and buildings are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renewal and demolition.Man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nd monumental industrial heritage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from the city.At the same time,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booming in the whole world,and get the atten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In this context,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which transform from the urban industrial heritage have mushroomed throughout the county. Combining with specific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are trying to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experiences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 which transform from industrial heritage.

Key words:industrial heritage,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Ruhr area,SOHO art district,798 creative industry park

引言

当前,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常常集聚于城市或城市周边已衰退的工业遗产中,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许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于工业遗址中?为什么在已经萧条的工业园内发展创意产业会使园区重新走向繁荣?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何相得益彰呢?带着上述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查阅和调研,试图总结工业遗产园区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过渡的因素,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概念的解读

1.1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下塔吉尔》中对工业遗产定义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能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由此可以看到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方面、范围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1.2文化创意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目前,不同的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在概念上有不同的阐释。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案例及经验总结

2.1德国鲁尔工业区

地处德国西部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面积800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传统工业集聚地之一。在历史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曾经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煤炭和钢铁资源,被誉为是德国的动力工厂。20世纪70年代以来,鲁尔区与世界其它老工业区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危机。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煤矿和钢铁厂相继停产关闭,出现失业率急速上升,大量工业区闲置,环境污染、人口大量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鲁区在德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下降。

2.1.1 鲁尔工业园改造历程

第2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都市景观;功能;价值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城市中工业场地,遗址和遗产构成的工业景观或产业用地景观。城市文明中遗留了优秀而丰富的工业遗产,应该在发展进程中注重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恢复,使旧工厂、旧仓库从历史的萧条走向新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工业遗产景观,通过改造与利用工业遗产使其不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而且增强了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与理解。

在通过制定保护规划、推动产业转型与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如德国杜伊斯堡与美国纽约苏荷区,在景观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由传统工业集中区演化成为全球闻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持续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再如引导世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铁桥谷工业旧址区域形成一个由7个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工业景观遗址区,每年吸引了超过30万的参观者光顾。正如欧洲百年前所经历工业革命的繁荣,在尊重历史的理念中又迎来了工业遗产的二次文明,创造了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新景观。

1.尊重景观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建设应该是尊重城市遗产,尊重城市历史与尊重景观演化的发展过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演化过程是城市自然更新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都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介入应该是恢复其发展过程,恢复其功能属性的介入过程。 作为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我们已认识到工业遗产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工业遗产视作珍贵的文化传承,是培植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承载体,是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都市工业遗产景观应坚持在“还原”概念下重现工业场地的城市记忆,其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重塑人与工业遗产间的关系。因为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承载了城市历史性的物质载体与人的精神回忆。如我国上海的现代创意产业主要集聚于具有工业遗产属性的老工厂、旧仓库内,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尊重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特征性。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能将工业遗产景观与现代新兴产业融合。设计中在保留原来的框架结构、砖石墙体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将建筑设备、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在、传统与现代融入其中,为工业遗产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保护性的外在环境。传统工业产业结构亦在现代设计的引导中转向创意产业发展,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工业遗产找到了延续文脉的承载。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城市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交替中珍藏历史的物质遗存,是尊重历史景观的可持续演化。

2.景观引导产业功能的有机更新

工业遗产景观的存在为其功能从第一代传统工业集聚区转型为第二代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变革创造了可能。都市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和再生模式的转换中通过满足现代城市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功能的演化。如上海建于1912年,位于苏州河畔的“Creekart―苏河现代艺术馆”,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工业建筑遗产,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沉静后在2000年转换为新的艺术创作功能的新产业聚集区,实现了功能在景观更新过程中的有机转换。

工业遗产是场地、景观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由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城市有机体。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应尊重有机体的功能性,利用有机体的内在发展条件实现景观在功能基础上的转变。单纯从景观出发的设计是景观形式主义,不尊重场地、功能的景观改造将阻碍工业遗产作为要素发挥其潜在能力的作用性。

3.构建新都市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

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更新与建设应审视城市文明的发展,尊重文化、尊重文脉是任何城市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文明应归功于城市在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合规律的规划思想及在此理念下对这一普遍性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依附于工业遗址景观而具有可触摸的文化特征。从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除包含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外还包含了该场地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范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工业厂房到工业机械、从具有工业文明特征的公共游憩空间到充满文化符号性的建筑构件,从工业生产行为到工业文明传播,工业遗产的文化性藏于具象的景观与抽象的景观文明中。所以文化与历史是工业遗产景观的内核。一个城市景观的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文化传承目标。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城市中工业景观的灵魂,因为有历史的城市才会在历史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能力将是判断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保留了一批较丰富的近代工业遗址,且相当一部分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期,这些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设计必须以在尊重旧文脉,建设新都市文化性景观的辨证关系中完成,通过从景观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保护和开发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可持续力的文化传承、构建城市新文明的规划方案,以此建设具有都市文化特征、彰显都市工业文明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法则是目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中运用传承历史的、延续文化的、尊重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综合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的有机更新,这一理念追求在景观中现实自然与景观和谐的融合,现实景观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遗址的文脉,保护遗址的特色。如苏州运河遗址景观在规划中通过对遗址场地现状的研究,提取遗址中具有大量体现运河工业文化的景观元素,如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仓储景观及部分重要的近代工业遗存,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其景观文明的延续。对工业遗址景观文化元素的尊重,通过渗人“文化”的概念使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在创造文化价值中实现景观价值,在景观形式转换中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基于工业遗址场地的城市新文化。3. 可参与性的工业遗产景观旅游发展价值

随着都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城市中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逐渐热兴,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蕴涵了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无疑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工业遗产文脉具有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与可参与性的三重体验效应。工业遗产旅游核心的内涵是游客在工业遗产景观中对工业场地的感受与对工业文明的感知。因此,在工业遗产景观规划中,应该强化感知与参与的设计观念,在规划中将体验过程渗入景观设计中,通过在行为中感知文化的策略为人群营造独特而有意义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参与性的文化认知。

发展可参与型的工业遗产旅游景观应当遵循 “还原”的开发原则,还原工业遗址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包含对遗址、遗迹的恢复又包含对历史文脉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展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以参与互动为主题,设计情景交融的体验式旅游景观,多元化感受工业的发展文明。国内在感知性与参与性工业遗产设计中最成功的范例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工业遗址设计,在该场所内啤酒生产车间的建筑、生产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布置的设计以尊重历史原貌为原则,在体验过程中让游客感知啤酒生产过程的工业文明。

研究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在提升城市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寻找设计在经济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景观设计在提升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运用景观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设计的手法将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融入到景区的每一个消费点,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大程度地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这一研究同时对景观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有积极作用。

4. 总结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以个体景观结构为基础依托的景观构成,由于工业遗产范围的广泛性与传统工业门类的多样性,就工业遗产景观自身体系而言有其内在复杂性与差异性,但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特征与价值体现的都市景观元素,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本身的地块镶嵌格局在城市中形成了由一系列大小形态各异的景观斑块并构成相应的景观廊道,为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与多元价值的展现提供了可能。以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历史文脉传承为底蕴,以多重价值为主要功能,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态随城市发展而繁荣,随城市繁荣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宏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彼得茨.废弃场地的质变[J]. 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29~36.

[5]苏龙,金云峰.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J].规划师,2005(2)99~104.

[6]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2):36~39.

[7]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6~100.

[8]侯凤武,张立昆.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概念再析[J].工业建筑,2010(6): 52~55.

[9]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4~29.

[10]迪特.哈森普鲁格.德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区域转型―IBA埃姆瑟公园和区域规划的新范式[J]. 刘崇译,建筑学报,2005(12):6~8.

[11]邵龙,张伶伶,姜乃煊.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英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再生的借鉴[J].华中建筑,2008(9):194~202.

第3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化产业;性质界定;原因;当代慨况

马克思是把艺术生产置于其社会生产的理论框架中来阐述的,在马克思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天才式的精神创造,而是一种生产,并与社会生产活动发生种种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生产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而是融入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之中。

一、“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以及马克思对其性质的界定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提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可见关于艺术是一种生产活动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是由来已久的。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思想最终产生却是在1857年。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着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广义上的“艺术生产”已经演变为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生产”了,作家艺术家正在进行着“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利用他们由此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生产从而转化成资本。相同的机制一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发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那么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便产生出一种为社会积累资金的功能,从此以后就由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精神活动的方式演变转化为一种社会的生产形式和部类。

二、文学的“艺术生产”性质的形成原因概述

艺术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活动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艺术生产”现象是社会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历史。在“艺术生产”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和因素是值得注意和分析的。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经济因素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经济是基础,但是除了经济,我们说还有政治,宗教,文化,法律,哲学等等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严格来说“产业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形成;现代型城市的出现和日趋繁荣;闲暇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和制度化;印刷出版术的广泛使用;知识分子群体的泛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者”的职业作家群的形成;书商的出现;书商和出版商的分化,书上和媒体的合谋,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形成和日趋繁荣,就像有着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而“艺术生产”正是这个合力下的产物。

三、艺术生产创作下的文化产业

(一)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过渡

最早用的是“文化工业”这个词,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异化的、假的文化而不是真实的东西,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是资本主义进行统治的工具。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等十部门联合对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进行研究,阐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迄今为止对“文化产业”最具权威性的界定。

第4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ulture, popular and mass culture to clarify and define as a starting point, attempts to criticiz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a real grasp of their critical spirit.

关键词:大众 文化 批判

Key words: Popular Culture critical

作者简介:张毅,天津师范大学学院思政专业09级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文化、大众与大众文化的厘清和界定

(一)文化的理解

大众文化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文化内涵的把握之上,这样才能把握一种作为具体形态的大众文化,同时必须明确文化是在劳动中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将生产区分为人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三部分,提出了研究精神生产的科学方法论。他们对精神生产方面的论述,为作为具体形态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我们从作为具体形态的狭义文化来分析大众文化,文化是与经济、政治一起作为并存的三种形态构成社会有机结构的一部分。文化作为社会的精神活动,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关系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因此,“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史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1]

(二)大众的理解

大众文化是大众在一定的制度共同体中占有文化资源和表达精神诉求的文化形态。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对大众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大众的反叛》一书中这样论述 “大众的概念是数量上的和视觉上的……大众是不均的人。在这方面,纯粹数量的东西―――大量的人―――可以被转换成一种量的决定因素:它也就变成为一种共同的社会特质,即彼此没有差别的人,却又在他自己身上重复出现的种属类型。……通俗地说,大众的一般形式意味着,在那些个体中构成大众的欲望、思想和生活方式方面是别无二致的。”[2]奥尔特加一方面从一个量的角度分析大众,说明如果把大众仅仅当做一个量的概念,那么大众就会被淹没在共同体之中,这会带来人的主体性散失、人性的消亡和创造性的明灭,另一方面,认为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为一种异己和操纵社会的场力,社会成为大众权力意志的附属者。总而言之,在资本逻辑控制的现代社会,大众成为了单面的人,主体性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深化直至自我消亡,大众文化使了“自我”就是”他我”,只有政治共同体的自我。没有个体独立的本我。

(三)、大众文化的理解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最主要从资本力量和国家主义对文化的“收编”和“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大众文化背后的异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力量,这是和其一直以来的社会批判理论相承。“用“文化产业”一词来代替“大众文化”更为直接的贡献是明确了对文化工业的分析。“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是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首先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其含义是指战后资本主义使得娱乐和大众传媒变成了工业,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的意识。”[3]使用这一概念时可以说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对于商品生产的普遍批判,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对大众的控制,在现代社会已经延伸到了符号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具有审美的、转移作用的和意识形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因此文化工业同任何其他资本主义工业一样,它们为了竞争同样是在使用“异化”劳动,同样在追求利润,同样在依赖技术。从根本上来讲,大众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是工业生产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大众文化也是在生产“消费者”,也是消费社会的一个部分,其核心是围绕着“统治”这一核心概念来展开的和论述的。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的批判与解读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是一种可以生搬硬套的方法,而是方法与实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所以我们在考察其具体的文化解读时应该做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文本和语境的统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出现处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其理论是在科技与文明,理性与审美,垄断与自由的激烈冲突下产生的,其认为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切被物质发展所遮蔽了,包括革命的主体,已没有可能再产生19世纪下半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那样的革命实践主体,一切主体都被现实所迷惑和抑制,所以物质的武器批判已失去意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否定,只采取意识革命和精神批判的形式。所以,其把媒介文化和文化工业放在政治语境当中的,把大众文化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推手,是控制和加剧统治人们的异己的手段,通过文化的批判达到对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批判。

在晚期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制品的生产是为了换取货币,其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商品化使文化退化,消除了它的解放力和批判性。文化商品化的一个结构特征:人们把他们对企业文化生产的从属关系视为第二个自然。实际上,这完全是由于文化商品拜物教在作祟,因此,人们认识不到文化的历史性,认识不到自己成为了文化的奴隶。“不过,在这一点上法兰克福学派内部是有争论的。本雅明在承认大众文化下的文化工业伴随的灵光的消失和艺术的退化,一种韵味的反叛精神的丧失,但他看到了在其中文化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能动的参与和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积极意义,看到的是贵族化的审美观念韵味的衰落以及取而代之的审美新效应――震惊所带来的积极的希望。”[3]从资本的逻辑的角度去看待文化工业,是按照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对其大众文化进行意识资本的逻辑分析,把商品生产的逻辑延伸到文化和意识领域。于是他们看到了大众文化就像商品拜物教那样使文化接受者安然成为文化拜物教的信徒。这种立场把关于文本的分析与关于语境的分析统一起来,也就是把文化表现与文化所处的制度统一起来,深刻的解读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参考文献:

[1]颜晓峰:《文化理论》[J] .《大连大学学报》第26卷,2005年10月第5期。

第5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就组织客人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引起很多厂家的效仿,这样参观活动就逐步演化成为工业旅游。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经济产业发展从福特制的经济规则模式向后福特制的弹性生产系统转变,导致发达国家的传统工厂和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英国、德国等国在对衰退地区考察研究以后,提出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这使得工业遗产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又引发了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开展工厂观光旅游的兴趣。

中国的工业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2004年国家旅游局命名首钢总公司等103个单位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这标志着我国的工业旅游开始走上规范化的发展之路。同工业旅游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我国有关工业旅游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少。有关工业旅游的研究仅仅集中在工业观光旅游,而忽视了十分重要的工业遗产旅游。

二、 工业旅游的研究内容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国外将工业旅游分为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国外工业旅游源自工业遗产旅游。David Sand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 、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相对来说,工厂观光游的概念比较简单,约翰认为:工厂观光旅游就是指为游客提供了到车间观看工业生产情况,主要是制造业的机会。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就工业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阎友兵和裴泽生最早对工业旅游作出了定义:工业旅游就是指人们通过有组织地参观工业、科技、手工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业,了解到某些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并能从厂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产品。姚宏将工业旅游定义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 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 ,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这是国内旅游学界对工业旅游作出的最早的学术化定义。

(二)工业旅游的产品分析

工业旅游产品与一般的旅游产品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有关工业旅游产品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它认为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包括:采矿业中的矿石场和工矿地;能源动力产品中的水车、蒸汽机、核电站;制造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厂,纺织、化工、陶瓷等生产厂;谷物交易所等商业性建筑 ;工人的住房、工厂主的管理和办公建筑、工业码头等相关建筑;整个工业区。

不少国内学者也对工业旅游产品展开了研究。吴相利总结出工业旅游产品的特征:(1)以工业为产品的主题。(2)工业产品生产与旅游产品生产同步进行。(3)科普教育功能的突出地位。(4)相对稳定而又明确的市场。(5)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芳对工业旅游产品提出了六大定位 :自然景观型定位 、艺术型定位、民族文化型定位 、历史型定位 、企业成长型定位 、地区型定位。吴相利通过抽象研究,提出了工业旅游产品十种开发模式:城市型、商品性、中心型、景观型、扩展型、场景型、产品型、文化型、外延型、综合型。

(三)工业旅游的开发设计分析

国外有关工业旅游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遗产旅游上。国外一般将工业遗产旅游归纳为工业遗产公园和工业博物馆两种开发模式。李蕾蕾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考察分析,认为有 4种开发模式:① 博物馆模式;②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公园型开发模式③ 与购物相结合的综合开发;④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谢红彬,高玲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旅游保存与再利用的分析,总结出三种方式:①全新用途的再利用;②相关用途的再利用;③公共游憩开敞空间的再利用。

国内有关工业旅游开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曲薇薇和黄安民进行了工业旅游开发时间上的三个层次分析:第一层次――流程型游览;第二层次――互动型参与;第三层次――主题型体验。关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裴通过对辽宁工业旅游潜力分析,提出了辽宁工业旅游发展的四种模式:①专业型开发模式;②公园型开发模式;③港口型开发模式;④特定型开发模式。李蕾蕾在珠海金湾区工业旅游开发中提出名牌企业主题园、工业园区观光地、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组合开发等四种可选模式。

三、结论与展望

第6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时代的物质载体和有形印记,是人们缅怀、追忆、体验“工业文明”的最佳载体和场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遗产的区域化保护越来越重视,遗产廊道这一新兴的区域化遗产保护方式成为目前国际上遗产保护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工业遗产廊道是遗产廊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将工业遗产作为其核心构成资源的线性遗产区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多样的工业遗产资源。本文介绍了工业遗产廊道及其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可以为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一、研究综述

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工业遗产廊道是将工业遗产作为其核心构成资源的线性遗产区域或文化景观。

遗产廊道的概念是由绿道发展来的。William H.Whyte(1959)首先提出“绿道”的概念,认为绿道是沿着自然廊道建设的线性开发空间;Charles Little提出绿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线性廊道;Seams(1995)进一步提出了“遗产廊道”的概念,即“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1984年,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是首个通过美国国会立法指定的国家遗产廊道;Mean,Mary(2003)将廊道遗产与地区规划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

王志芳、孙鹏(2001)首次将遗产廊道的概念和思想引入国内。俞孔坚等(2007)从大运河廊道构建原理、基本范围与层次及规划设计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方法。吕龙、黄震方(2007)尝试构建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对古运河江苏段进行了实证研究。梁雪松(2007)提出“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模式最适合丝绸之路这种廊道型带状区域。朱强、袁剑华(2009)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探讨了遗产廊道评价方法。施然(2009)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对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罗菁(2012)通过研究提出了滇越铁路遗产廊道的设计构架。王敏、王龙(2014)提出了遗产廊道“点―轴”开发与圈层开发相结合的梯形网络型结构模式。钟行明(2015)以山东运河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协作的基础、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旅游协作的策略及路径。

二、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

我国拥有优秀的工业遗产廊道资源,但目前对这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对遗产的区域化保护关注较多。工业遗产廊道具有空间跨度大、历史文化价值高、遗产资源丰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等特征,旅游活动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是一种最综合的能挖掘工业遗产廊道区域多元价值的方式。

工业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步骤与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步骤基本一致。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旅游者需要和旅游规划开发原则,注重线路解说、游步道设计、游憩设施布局等方面内容的建设。朱强(2007)将工业遗产廊道研究的基本流程分为主题确定、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格局构建和实施对策五个步骤,基本囊括了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内容。

1.资源调查与主题的确立。工业遗产廊道不应是各种遗产点的简单集聚,而是具有共同历史主题,见证廊道沿线工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特征的工业景观的整体代表。每个工业遗产廊道的主题不是唯一的,但是主题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全面分析廊道内资源和历史基础上,提炼最符合工业遗产廊道历史沿革的主题内容。

2.确定空间范围及影响区域。目前一般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应用,确定工业遗产廊道的空间范围。

3.构建旅游空间及模式。遗产廊道主要有4个主要的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目前学者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梯形网络型结构等工业遗产廊道开发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在具体构建工业遗产廊道与旅游开发时,不同区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开发思路与旅游开发模式。

4.完善法规政策与管理机制。工业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是一种区域旅游开发方式,涉及到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问题,沿线各级地区政府、企业必须树立积极的合作共赢理念,最重要的是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寻找合适的管理机制来推动跨区域旅游合作。

三、结论及建h

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是挖掘工业遗产廊道区域多元价值的最综合的一种方式,符合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目标,实现区域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休闲游憩、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中需要遵循开发的步骤和原则、进行科学评估,构建合理的空间范围并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进行旅游。

第7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现代性;资本主义

一、现代性的含义

现代性这个词是用来描述“现代”这样的状态。如果将历史区分为三大时期的话,现代可以表示所有在中世纪之后的欧洲历史。这三大时期为:上古时代、中古时代与现代。现代也会特别用来指称1870年到1910年这段期间开始的一个时期,一直到现在。如果还要更特定的话,则是指1910年―1960年这段时期。

按照“现代性”最权威的理论家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一词为了将其自身看作古往今来变化的结果,也随着内容的更迭变化而反复再三地表达了一种与古代性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哈贝马斯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

很显然,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正如汪晖所概括的那样:“现代”概念是在与中世纪、古代的区分中呈现自己的意义的,“它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的’新’敞开的时代。这种进化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把我们自己的生存与奋斗的意义统统纳入这个时间的轨道、时代的位置和未来的目标之中。”

法国历史学家费.布罗代尔则把“漫长的16世纪”看成资本主义起源的时期,但他甚至把萌芽上溯至12、13世纪 ,他认为那时就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布罗代尔赋予工业革命决定性的作用,并把世界的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8世纪前和18世纪后,18世纪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真正诞生的标志。由于资本主义起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就不能把现代性起源与之简单等同起来。现代性的起源应该是一个更广泛更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以此看来,把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兴起看成现代性缘起的时期比较合理。

由此看来,现代性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其二,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

二、现代化的含义

从历史上来讲,现代化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西方国家,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法,都不能算是现代化的典范了,于是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的新的“现代化”概念逐渐形成,并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是“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竞是什么?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公认的定义可言。这里就目前所知的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加以归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

第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除英国以外,都始于十九世纪,到本世纪中叶才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二十世纪;对第三世界的新兴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因此,用“工业化”这个标题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已为经济史学界和社会史学界所广泛接受。现代化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第三,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按照这种观点,人类社会在现阶段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限于工业领域或经济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这种现代化理论不仅强调现代化是随着科学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社会变动方式,而且提出“现代性”与“传统”作为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比的类型。“传统”是前现代社会的特征,而“现代性”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化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各发达国家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由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前者向后者过渡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第四,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这主要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现代化的。这类观点强调现代化发展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即从传统主义到个人现代性的改变。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

以上四类看法,归纳得并不一定恰当,也很不全面,同时各类观点并非截然对立,其中有些观点实际上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新兴国家的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与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机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而历史学家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现代化的过程有若干不同的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的层面;而思想文化、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则是社会文化的深度层面。

三、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区别

“现代性”与“现代化”概念的区别首先在于,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现代性则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其次,现代性乃是现代化的结晶,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而不断演变。

与哲学味道很浓的“现代性”不同,“现代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学概念。作为社会学概念,现代化与现代性一样,极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范围广泛而宏大,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心理于一体。换言之,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历经全面变迁,使旧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新的社会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产物”,但现代化则不仅是“产物”,同时更是“目的”和“过程”。作为“目的”的现代化,其宗旨在于追求和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现代性,使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由落后国家向先进国家嬗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变迁。

国外学者布莱克曾经这样说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社会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这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现代化与现代性两概念之间的区别。现代化是动态性的“因”,现代性则呈现为静态性的“果”;由现代化的过程,产生了现代性的特征。不过,虽然这一说明点明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他的有关说明则是主要从“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的,而“现代性”概念的最深的层面,却是属于哲学的,属于哲学反思所把握的时代本质与精神。就这一意义来说,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表明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表明社会在这一文明变化过程中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上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的根本变化,以及社会在城市化、信息化、教育普及、知识程度提高等方面的巨大进步。“现代性”则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从哲学的高度审视文明变迁的现代结果,着眼于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上,抽象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着眼于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把握“现代”应有 的时代意识与精神。

四、现代性与现代化的联系

作为“过程”的现代化,就是获取现代性的过程,是用现代性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破坏和削弱旧的权威、摒弃和排除阻碍现代化实现的传统社会的历史积累,而后经过阵痛和发展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可见,现代化就像一把发展的利刃,总是在不断地向着现代性挺进。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势态,但两者并非绝对对立,因为传统的东西有时会因吸收现代性的某些层面而发生裂变,并在裂变中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从而获得再生,使传统性和现代性巧妙交融。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中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互动。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相关性可以通过“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得到进一步阐明。“资本主义”是说明现代化或现代现象的一个十分有效且能引起人们持久关注的概念,资本主义概念的含义也很混杂,如韦伯的“资本主义”与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就有所不同,但其指述的意域则主要是指以资本运行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人们不得不通过“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来扩大。“资本主义”的含义,从而把“资本主义”问题引向更广阔的社会文化伦理背景。而“现代性”概念不同,其指述的意域比“资本主义”更宽泛得多,“资本主义”可能只是。“现代性” 的一个维度。因此。“现代性”概念在许多领域或问题背景下都可以取代。“资本主义”概念来针对现代社会进行意义更为深远的言述活动。“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远不及“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具有更广阔的论说空间。“现代性”与“现代化”的相关性,还在于前者对于后者具有一定的反思性。我以为这种内在的反思性对于现代化尤其重要。现代性以社会科学或人文关怀的方式审视或重估现代化的根据及其负面影响,分析或批判现代化滚滚车轮碾过的文明大道上人类的生存状况。舍勒指出,由西方文明造成的现代化进程迄今井没有给西方带来可靠增长的幸福。无论过去或是现在,中国、日本和印度没有欧洲文明都更为幸福。换句话说,假如没有被迫接受西方的现代化,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幸福状况还会延续更长时间。舍勒对于现代化与现代人的心态、痛苦或幸福感的关系的揭示,正是站在现代性立场上的一种反思。

目前,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当现代化成为举国上下、统一奋斗的政治目标或基本国策时,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评价现代化建设给落后的中国所带来的巨大进步以及种种福祉,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现代性反思对于现代化建设尤其不可缺少,因为在中国,现代化的洪流已经掩盖了现代性问题,使现代性问题变得晦暗不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志扬对中国的担忧情真意切,值得记取:“现代化的路或许很快,现代性的路还远着呢。”

参考文献

[1] 汪晖.汪晖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牡,2010.

[2] 单世联.反抗现代性[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3] 张志扬.缺席的权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志扬.问题与思考[A].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A].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精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6] 舍勒.量丰资本主义的主义未来[M].罗梯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7] 福柯.什么是启蒙?[A].汪辉译.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2008.

第8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工业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19-02

一、项目概况

首钢主厂区位于石景山区中部,西邻永定河,河西为门头沟区门城组团;南临莲石西路及永定河,河南为丰台区长辛店北区;东侧、北侧紧临石景山区八角及模式口社区;长安街延长线从用地中部穿过,海拔约180米的石景山位于主厂区东北角。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首钢主厂区的规划范围,占地面积约8.56平方公里;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为首钢工业区改造的启动区用地,西至古城南街,东至北京巴布科尔・威尔科克有限公司西边界,南至莲石西路,北至体育场南路及路北首钢权属用地,占地面积约125.81公顷。

自1919年成立至今,首钢见证了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昔日北京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落实奥运行动规划等方面的客观要求,首钢将于2010年全面停产。这片土地上,城市建设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区域更新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城市景观重塑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主厂区概念规划

1.产业研究

首先,由于首钢主厂区用地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同时主厂区位置又是北京西部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因此首钢工业区改造首先应着力发展能够代表首都北京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类型。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增长9%的整体目标,北京经济面临高端化、轻型化、集约化的新型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通过对现状中心城范围内金融商务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会展场所等功能区片分布的分析,首钢主厂区所在的长安街西轴线和中心城西部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同时,由于项目用地又是“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五环路、六环路、阜石路、莲石西路、京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及规划地铁M1号线、S1号线、L3号线等轨道交通,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因此,本项目适合发展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北乃至全国的产业类型,形成包含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新技术研发、博览会展、高端商业及部分行政办公等功能的规模较大、用地完整的综合办公区。

其次,首钢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我国工业化阶段不可再生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工业遗产价值。方案在充分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遵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保护原则,一方面,积极响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以及北京工业发展规划中“促进城区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型产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贯彻和落实石景山区政府“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的战略规划,重点发展以工业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及工业主题的旅游休闲产业,形成大规模的以钢铁文化、工业设计、会展、旅游为主导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创造具有工业文化景观特质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

再次,首钢主厂区所在的石景山中部位于石景山区、丰台区及门头沟区的交汇处,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推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目前项目周边已存在华侨城、翠城、万科青青等大型居住区。本项目应当发挥区域潜在的空间优势,承担完善区域交通、综合商业、休闲娱乐的职能,满足居民对城市综合服务设施的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首钢地区是总体规划西部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开敞空间形态的重要节点,首钢工业区改造应按照“绿色北京”的目标提出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结合永定河两岸生态治理所形成的带状滨水空间,安排生态旅游、水岸休闲、水上娱乐等功能,建设滨水生态休闲区,推动区域水岸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本项目作出如下定位:凭借长安街绝版区位优势,打造中心城西部最具品牌价值的,集综合办公、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与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功能区。

规划理念

“绿色生态、传承振兴、协调发展”是本次主厂区概念规划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规划充分利用场地特有的山水环境和景观资源,向区域内部全面引入绿色空间,使绿色、生态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风貌保护、有机更新和开发建设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方案在传承工业遗产,使其融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及城市风貌的同时;通过对可开发地块的全面建设,振兴区域经济,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地区;最后,方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布局、加强支撑系统规划,实现区域南北两侧、东西两端、土地利用与支撑系统、企业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2.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了“山水-绿轴-四片-多核”的规划结构。石景山和永定河共同构成了区域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区域创建中心城范围内独特的山水城市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传统工业文明的纪念轴线和城市新兴功能区的振兴轴线为主厂区规划的主轴线,串联起各功能区及公共空间、绿化广场、景观节点、标志性建筑,形成整个主厂区由风貌保护向协调发展与产业振兴的时空转换;在产业研究的框架下,规划通盘考虑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结合支撑系统的规划,合理组织各功能区片的布局关系,形成综合办公与创意产业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为纽带、轨道交通站点为辐射、各种功能高度集约的新兴城市区域;在各个功能区片内部,方案通过设置均衡发展的多处核心空间,为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多点协同发展创造规划条件。

3.功能分区

现有规划中,首钢主厂区8.5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共包含七个功能区:行政中心、北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兼容功能:首钢总部研发区)、工业主题公园、中部的城市公共中心区(兼容功能:文化会展区)、东部的总部经济区(兼容功能:综合服务中心)、西南部旅游休闲区、东南部综合配套区。 本次规划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研究对主厂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梳理,将原规划七个功能区整合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使之既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又能够形成较大的用地规模和相对完整的用地形态,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创造生动有活力的城市区域。整合后的功能区主要包括: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综合办公区、滨水生态休闲区及城市综合服务区。

方案根据首钢主厂区用地北部工业遗存比较集中的现状规划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包括首钢焦铁公园及创意产业园区。方案一方面保留了该区域区现有的历史格局和工业风貌特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在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基础上,对人文场所进行景观再造,对现状建筑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创意利用,植入以钢铁工业文化为主题的观演、休闲、展示、体验等功能,形成特色鲜明、公共开敞、环境友好、功能多元、可持续经营的新概念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同时,方案依托首钢焦铁公园简洁硬朗、开阔恢弘的工业文明形象及独特的工业文化魅力,利用长安街及北辛安路的便利交通条件,在主题公园东侧安排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北部集中设置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南部紧临长安街和地铁站点的位置设置工业主题会展中心,引导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国际、国内相关企业在此聚集,积极培育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工业营销等生产业,实现“工业制造”向“工业设计”的转变,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搭建平台。

第9篇:工业文化的概念范文

(1)30年代到50年代,出现概念,但不清晰。按麦克尔·科勒的追溯,最早出现的概念即F·D·奥尼兹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o,1934),随后有D·费兹的“后现代”(Post-Modem,1942),A·汤因比的“后现代”(Post-Modem,1947),以及查尔斯·奥尔森在1950年到1958年期间经常使用这个词。但是,这些新名词概念不清,没有明确界定。(2)1959年到60年代中期,指美国的反文化。欧文·豪、哈里·莱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美国50年代开始的现代主义的衰落,是一股改头换面的“反智性思潮”(antiinte-llectualcurrent)。莱斯利·费德勒和苏珊·桑塔格认为60年代的反文化大大倾向于艺术的通俗化,即与精英文化决裂。(3)60年代后期,更彻底的对现代主义智性的反叛。里查德·奥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哲学本体论的强烈怀疑,是对现代主义预设的反叛,它否定统一性,崇尚偶然性。(4)1972年到1976年,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威廉·斯邦诺斯以海德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的源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致力于真实性,致力于揭示人类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偶然性的作用话语的阐释理论。(5)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走向综合与包容的后现代主义。如伊哈布·哈桑的“不确定性”与“内在性”,利奥塔德的反“元叙事”,梅苔·卡利内斯库的“新的(后现代)多元主义”等等。上述会议虽然主要以文学视角来审视后现代主义,但是它竭力涉及的是整个后现代主义现象,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联系20世纪其他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等的理论来看,“后现代主义”概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1、现代主义的延续或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

丹尼尔·贝尔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社会是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而后工业社会则是以知识技术为中轴的。但是他同时指出,后工业社会并不取代工业社会,而只是消除了一些东西,增加了另一些东西。对文化艺术上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是这样看的:(1)后现代主义不是新的文化逻辑,而是“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的表现。(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实现了文化自治。这也是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走出普遍性、强调个性就开始的,只不过现代主义的文化独立的思想在后现代主义这里实现了。(3)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被认为是传统的现代主义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的企图失败之后的新出路。(4)后现代主义抹杀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因此,它“溢出了艺术的容器”,而强调一种行动本身。这样,它打破了现代主义对有序形式的依恋,放弃了审美形式的表现原则。现代主义的革命与反叛只是纸上谈兵或预演,而后现代主义则将革命与反判付诸行动。(5)因此,后现代主义将所有文化特权下放到民间,以通俗化为一大特色,并具有反文化(反传统的主流文化)的意味。(6)与此相应的是文化市场(文化商品化)的出现或加剧。当然,贝尔并非是个完全的“延续”派,因为他谈到后现代主义形成传统“文化言路的断裂”。尽管这种断裂在现代主义那里就埋下了祸根。

哈贝马斯是扞卫现代性的主要人物。他始终认为“现代性设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他明确阐明自己的立场:“我并不想放弃现代性,也不想将现代性这项设计看成已告失败的事业。”他所说的问题指社会各方面在历史造成分裂之后缺少有效的沟通,例如专家文化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对此,他的解决方案是指出新的行为交际理论。他以艺术为例,提出消除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办法是,“一方面,享受艺术的俗人应当自身受教以成为一个专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胜任的消费者。这种人运用艺术并将美学经验联系到他自己的生活问题。”总之,哈贝马斯虽然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如先锋派已经走到了尽头,耗尽了现代性的推动力,但是在他看来,贝尔等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他自己提出仅仅是修正偏差的行为交往理论。这样,他实际上是用现代性来对抗后现代性。

利奥塔德虽然旗帜鲜明地否定现代主义,但是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应是现代主义的前期状态,也就是创新、反叛和“川流不息”。就这一点而言,他还是把后现代主义秉承现代主义初始时期创造性、反叛性的一面勾画了出来。

2、对现代性的否定或超越

利奥塔德指出“雄辩法”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合法化的证明本身得不到合法化证明,因此这些“宏大叙事”应该祛除。后现代主义的口号就是“向统一整体开战”。从传统到现代的所有体系化的东西都应该被打破。

与此相似的是罗蒂的“后哲学”观点。他认为现代主义企图以大哲学替代大神学的地位是行不通的,因此应该以后现代主义的“小型叙事”替代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

F·杰姆逊的“文化分期”理论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对应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多国化)资本主义。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使战争更令人恐惧,战争的破坏性也使人对工业化承诺失望,这样,现代主义的进步性消失了,现代主义也就成了“历史陈迹”。“这样,他便认可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这一点。

米歇尔·福柯将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考察,以此作为分析主体与真理之间关系问题的工具。他以“疯癫”、“犯罪”和“性”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否定西方现代文明,指出由于现代性进程中形成“理性独白”或“理性疯狂”的一边倒,致使人的另一面(非理性的一面)受到扭曲和压抑。因此继尼采“上帝死了”之后,福柯喊出“人死了”的警言。“人之死”的含义即人的中心地位的丧失。福柯认为自己不是非理性主义者,而是“反结构主义者”。所有现代主义的东西都是结构主义的,因此,反结构主义就是反现代主义。这样,福柯把自己摆到了后现代主义以文化边缘批判现代主义文化中心的位置。

德里达作为西方当代哲学界一位反现代主义斗士,最醒目的标志是他的“解构”观。他的目的是反对西方有史以来统治哲学思维的“罗各斯中心主义”。“罗各斯”在希腊语中具有说话、思想、规律、理性等含义。在赫拉克里特哲学里表示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体现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罗各斯中心主义通过柏拉图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圣经·约翰福音》中,罗各斯是上帝的话语,是一切真理的终极源泉。总之,它是一种静态的、恒定的、抽象的、封闭的结构的中心。因为这种中心具有假定性,是与动态的、变化的、具体的、开放的历史事实相悖的,所以要加以拆解。

后现代主义也可以按“反叛的”、“建设的”和“中庸的”(带有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的含义)这三种来划分。反叛的后现代主义否定传统与现代主义的任何中心或本质观、形而上学或普遍性、封闭结构或形式,否定整体性或一切体系化的东西,否定连续性的历史观如线性进化论,否定一切深度模式等,而强调多元、断裂、局部或碎片、离散或

弥漫、解构或开放性、平面或能指游戏等等。它们的特点是批判、摧毁多于建立。由于它的旗帜鲜明的革命性,也被称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设的后现代主义力图破中有立,在否定“机械还原论”的同时,实现对存在于现代主义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摆脱或超越,代之以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这里的“整体”指世界各部分联系的或相关的层面,如宇宙论和生态圈)。中庸的后现代主义往往持客观认识的立场,力求准确、公正地看待一切。它强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历史与逻辑及其二者的关系上。 当然,各种形容意谓本身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显然,这个概念是多元的、不统一的,有些地方甚至是矛盾的,就象它所涵盖的现象一样。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中的音乐

从中世纪开始的西方专业音乐史,在音乐型态上可以分为三个范式: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传统范式即大小调体系,现代主义范式即各种除大小调体系之外的有体系和没体系的结构样式,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包括解构的和多元的两种样式。这三个范式的区别是足够明晰的:传统型是有序的,但是只有大小调体系这一种结构;现代型也是有序的,但是却有许多种非传统的人工结构;后现代型是无序的,无论是反形式或多风格拼贴。另外,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还包括通俗音乐、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和综合样式的音乐,它们的存在型态和存在方式都不同于传统型和现代型。当然,就象后现代主义是非“主义”的主义一样,后现代范式也是非范式的范式。

后现代主义样式的音乐或者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音乐可以大致划分为下列两大类型。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提出基本样式,而不展开分析。

1、专业音乐领域:“无序”、“解构”、“反形式”、“多元混杂”等等。